首页> 中国专利> 执行载波聚合的方法以及执行载波聚合的装置

执行载波聚合的方法以及执行载波聚合的装置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控制载波聚合的方法及此装置,其方法包括:执行第一基站中的载波聚合的步骤,该步骤中所述终端利用作为第一基站控制的载波中一个载波的Pcell来将其它载波设置为Scell;执行第二基站中的载波聚合的步骤,该步骤中所述终端利用第二基站控制的载波中具有Pcell的功能的一个载波来将其它载波设置为Scell;以及传输接收下行链路信道及上行链路信道的步骤,该步骤中所述终端根据所述第一基站及第二基站各自的Pcell及Scell的设置,与所述第一基站及第二基站传输接收下行链路信道及上行链路信道。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5409137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6-03-16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株式会社KT;

    申请/专利号CN201480042115.5

  • 发明设计人 卢珉锡;崔宇辰;

    申请日2014-07-23

  • 分类号H04B7/26(20060101);H04W16/32(20060101);

  • 代理机构11332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吕琳;杨生平

  • 地址 韩国京畿道城南市

  • 入库时间 2023-12-18 14:59:01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8-10-19

    授权

    授权

  • 2016-04-13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H04B7/26 申请日:20140723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6-03-16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执行载波聚合的方法和执行载波聚合的装置,更详细地说涉及 一种控制载波聚合并对其进行设置的方法及其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通信系统的发展,如企业及个人等的消费者使用非常多种的无线终端器。 目前的3GPP系列的LTE(LongTermEvolution)、LTE-A(LTEAdvanced)等的移 动通信系统是一种脱离以语音为主的服务,并能够传输接收视频、无线数据等多种 的数据的高速大容量的通信系统,因此要求开发一种能够传输适于有线通信网络的 大容量数据的技术。另外,随着如多个小区或者小小区的部署(deployment)被引 入,需要能够在多种部署场景中适用载波聚合的技术和方法。此外,还需要一种在 两个以上的小区的双工模式分别设置为频分双工(FrequencyDivisionDuplexing, FDD)及时分双工(TimeDivisionDuplexing,TDD)而相互不同的状况下,支持在 多个基站或者异构网络(HeterogeneousNetwork)中进行传输接收的联合运营(Joint Operation)和载波聚合的技术。并且,还需要在不同的双工模式下设置Pcell的技 术,以便支持在多个基站或者异构网络中进行传输接收的联合运营和载波聚合。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能够在支持与宏小区和小小区的载波聚合及在多个基站或异构网络中 进行传输接收的联合运营(JointOperation)以及双连接(dualconnectivity)的情况 下,对于基站和终端指定主小区(Primarycell,Pcell)。

并且,本发明在两个以上的小区的双工模式分别设置为FDD及TDD而不同的 情况下,可以对在多个基站或者异构网络中进行传输接收的基站和终端试图设置小 区,以便执行联合运营和载波聚合。当两个以上的小区的双工模式相互不同的情况 下,,试图执行载波聚合和联合运营,以便通过载波聚合来执行调度,并由此提高 通信效率。

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终端执行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载波聚合的方法, 其包括:执行第一基站中的载波聚合的步骤,该步骤中所述终端利用作为第一基站 控制的载波中一个载波的Pcell来将其它载波设置为Scell;执行第二基站中的载波 聚合的步骤,该步骤中所述终端利用第二基站控制的载波中具有Pcell的功能的一 个载波来将其它载波设置为Scell;以及传输接收下行链路信道及上行链路信道的步 骤,该步骤中所述终端根据所述第一基站及第二基站各自的Pcell及Scell的设置, 与所述第一基站及第二基站传输接收下行链路信道及上行链路信道。

所述传输接收下行链路信道及上行链路信道的步骤中,在所述具有Pcell的功 能的载波中传输接收PUCCH。

此时,与所述第二基站相比,所述终端优先接入于所述第一基站而设置Pcell。

终端执行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载波聚合的方法,其包括:终端执行载波 聚合的步骤,该步骤中所述终端利用作为在第一基站控制的载波的Pcell来将由所 述第一基站控制、但并不是所述Pcell的载波设置为Scell,或者将在第二基站控制 的载波设置为Scell;以及所述终端根据所述Pcell及Scell的设置,向所述第一基站 及/或第二基站传输上行链路控制信道的步骤。

所述执行载波聚合的步骤包括:所述终端接收对于设置为所述Scell的载波进 行控制的所述第一基站或所述第二基站的信息的步骤。此时,上述第一基站可以是 宏小区的基站。

第一基站向根据本发明的又一实施例的终端执行载波聚合的方法,其包括:上 述第一基站向终端传输利用作为在上述第一基站控制的载波中一个载波的Pcell将 其它载波设置为Scell的信息的步骤;上述第一基站向上述终端传输将与上述第一 基站相区别的第二基站控制的载波中一个载波设置为具有Pcell的功能的Scell的信 息的步骤;以及上述第一基站及/或上述第二基站根据上述Pcell及Scell的设置,与 上述终端进行传输接收下行链路信道及上行链路信道的步骤。

具有上述Pcell的功能的Scell可以是上述第二基站和上述终端传输接收 PUCCH的载波。

上述终端与上述第二基站相比可以优先接入于上述第一基站。

第一基站向根据本发明的又一实施例的终端执行载波聚合的方法,其包括:上 述第一基站向终端传输利用在第一基站控制的载波Pcell而将在上述第一基站进行 控制、且不是上述Pcell的载波设置为Scell,或将在第二基站控制的载波设置为Scell 的信息的步骤;以及上述第一基站及/或上述第二基站根据上述Pcell及Scell的设置 从上述终端接收上行链路控制信道的步骤。

向终端传输上述信息的步骤可包括传输对于控制设置为上述Scell的载波的上 述第一基站或上述第二基站的信息的步骤。此时,上述第一基站可以是宏小区的基 站。

执行根据本发明的又一实施例的载波聚合的终端,其包括:控制部,其执行通 过利用作为第一基站控制的载波中一个载波的Pcell,而将其它载波设置为Scell的、 第一基站中的载波聚合,并执行通过利用第二基站控制的载波中具有Pcell的功能 的一个载波来将其它载波设置为Scell的、第二基站中的载波聚合;接收部,其根 据上述第一基站及第二基站的各个Pcell及Scell的设置从上述第一基站及第二基站 接收下行链路信道;以及传输部,其根据上述第一基站及第二基站的各个Pcell及 Scell的设置向上述第一基站及第二基站传输上行链路信道。

上述传输部能够在具有上述Pcell的功能的载波中传输PUCCH。

上述控制部可控制为与上述第二基站相比通过优先接入于上述第一基站来设 置Pcell。

执行根据本发明的又一实施例的载波聚合的终端,其包括:控制部,其执行通 过利用在第一基站控制的载波Pcell而将上述第一基站进行控制、且不是上述Pcell 的载波设置为Scell或将第二基站控制的载波设置为Scell的载波聚合;传输部,其 根据上述Pcell及Scell的设置向上述第一基站及/或第二基站传输上行链路控制信 道;以及接收部,其根据上述Pcell及Scell的设置从上述第一基站及/或第二基站接 收下行链路信道。

上述接收部可接收对于控制设置为上述Scell的载波的上述第一基站或上述第 二基站的信息。此时,上述第一基站可以是宏小区的基站。

向根据本发明的又一实施例的终端执行载波聚合的基站,其包括:接收部,其 从终端接收上行链路信道;传输部,其向终端传输通过利用作为在上述基站控制的 载波中一个载波Pcell将其它载波设置为Scell的信息,并向终端传输将与上述基站 相区别的第二基站控制的载波中一个载波设置为具有Pcell的功能的Scell的信息; 以及控制部,其根据上述Pcell及Scell的设置控制上述传输部和接收部,以便与上 述终端进行传输及接收下行链路信道及上行链路信道。

具有上述Pcell的功能的Scell可以是上述第二基站和上述终端传输接收 PUCCH的载波。

上述终端与上述第二基站相比可以优先接入于上述第一基站。

向根据本发明的又一实施例的终端执行载波聚合的基站,其包括:控制部,其 生成通过利用作为在上述基站控制的载波的Pcell而将上述第一基站进行控制、但 不是上述Pcell的载波设置为Scell或将第二基站控制的载波设置为Scell的信息; 传输部,其向终端传输上述生成的信息;以及接收部,其根据上述Pcell及Scell的 设置从上述终端接收上行链路控制信道。

上述控制部可生成对于控制设置为上述Scell的载波的上述第一基站或上述第 二基站的信息。此时,上述第一基站可以是宏小区的基站。

为了解决上述其它技术问题,在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不同的双工模式下, 基站控制载波聚合的方法,其包括:执行通过利用作为终端接入的第一双工模式的 载波中一个载波的Pcell来将其它载波设置为Scell的、第一双工模式中的载波聚合 的步骤;执行通过利用第二双工模式的载波中具有Pcell的功能的一个载波来将其 它载波设置为Scell的、第二基站中的载波聚合的步骤;以及根据上述第一双工模 式及上述第二双工模式各自的Pcell及Scell的设置传输接收上述第一双工模式及上 述第二双工模式的下行链路信道及上行链路信道的步骤。

此时,传输接收上述下行链路信道及上行链路信道的步骤,其可包括:在具有 上述Pcell的功能的载波中接收PUCCH,或设置成以PUSCH捎带上行链路控制信 息(piggyback)的情况下,当具有Pcell的功能的载波中有PUSCH时,在相应Pcell 通过相应PUSCH接收上行链路控制信息(Uplinkcontrolinformation),或者当具有 Pcell的功能的载波中无PUSCH时,通过第一双工模式或第二双工模式的Scell中 PUSCH被调度的最下位索引的Scell的PUSCH捎带,从而通过相应PUSCH接收 上行链路控制信息的步骤。

此时,终端还可包括:根据在上述第一双工模式的载波中使用的同步信道或第 二双工模式的载波中使用的同步信道中优先检测的同步信道被传输的载波的双工 模式,将相应双工模式的载波设置为Pcell的步骤;以及在上述Pcell中执行接入过 程的步骤。

此时,执行上述接入过程的双工模式可以是设置了优先顺序的双工模式。

在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不同的双工模式下,基站控制载波聚合的方法, 其包括:当第一双工模式的载波中一个为终端的Pcell时,将第一双工模式的其它 载波或第二双工模式的载波添加为Scell的步骤;以及根据上述Pcell的第一双工模 式从上述终端接收上行链路控制信道的步骤。

此时,上述载波添加为Scell的步骤包括向上述终端传输含有上述载波的双工 模式的信息的步骤。此时,上述第一双工模式可以是FDD。

在根据本发明的又一实施例的不同的双工模式下,终端设置载波聚合的方法, 其包括:执行通过利用作为上述终端接入的第一双工模式的载波中一个载波的Pcell 来将其它载波添加为Scell的、第一双工模式中的载波聚合的步骤;执行通过利用 第二双工模式的载波中具有Pcell的功能的一个载波来将其它载波添加为Scell的、 第二基站中的载波聚合的步骤;以及根据上述第一双工模式及上述第二双工模式各 自的Pcell及Scell的设置传输接收上述第一双工模式及上述第二双工模式的下行链 路信道及上行链路信道的步骤。

此时,上述传输接收步骤,其可包括:在具有上述Pcell的功能的载波中传输 PUCCH,或设置成以PUSCH捎带上行链路控制信息(piggyback)的情况下,当具 有Pcell的功能的载波中有PUSCH时,在相应Pcell通过相应PUSCH传输上行链 路控制信息(Uplinkcontrolinformation),或者当具有Pcell的功能的载波中无 PUSCH时,通过第一双工模式或第二双工模式的Scell中PUSCH被调度的最下位 索引的Scell的PUSCH捎带,从而通过相应PUSCH传输上行链路控制信息的步骤。

此时,上述终端还可包括:根据在上述基站和上述第一双工模式的载波中使用 的同步信道或第二双工模式的载波中使用的同步信道中优先检测的同步信道被传 输的载波的双工模式,将相应双工模式的载波设置为Pcell的步骤;以及在上述Pcell 中执行接入过程的步骤。

此时,执行上述接入过程的双工模式可以是设置了优先顺序的双工模式。

在根据本发明的又一实施例的不同的双工模式下,向终端设置载波聚合的方 法,其包括:当预设的Pcell为第一双工模式时,设置为能够执行使上述第一双工 模式的其它载波或第二双工模式的载波添加为Scell的载波聚合的步骤;以及根据 上述Pcell的第一双工模式向基站传输上行链路控制信道的步骤。

此时,执行上述载波聚合的步骤可包括从上述基站接收含有上述载波的双工模 式的信息的步骤。此时,上述第一双工模式可以是FDD。

在根据本发明的又一实施例的不同的双工模式下,控制载波聚合的基站,其包 括:控制部,其执行通过利用作为终端接入的第一双工模式的载波中一个载波的 Pcell来将其它载波添加为Scell的、第一双工模式中的载波聚合,并执行通过利用 第二双工模式的载波中具有Pcell的功能的一个载波来将其它载波添加为Scell的、 第二双工模式中的载波聚合;传输部,其根据上述第一双工模式及上述第二双工模 式各自的Pcell及Scell的设置传输上述第一双工模式及上述第二双工模式的下行链 路信道;以及接收部,其接收上述第一双工模式及上述第二双工模式的上行链路信 道。

上述接收部在具有上述Pcell的功能的载波中接收PUCCH,或设置成以PUSCH 捎带上行链路控制信息(piggyback)的情况下,当具有Pcell的功能的载波中有 PUSCH时,在相应Pcell通过相应PUSCH接收上行链路控制信息(Uplinkcontrol information),或者当具有Pcell的功能的载波中无PUSCH时,通过第一双工模式 或第二双工模式的Scell中PUSCH被调度的最下位索引的Scell的PUSCH捎带, 从而通过相应PUSCH可接收上行链路控制信息。

此时,上述控制部根据在上述第一双工模式的载波中使用的同步信道或第二双 工模式的载波中使用的同步信道中优先检测的同步信道被传输的载波的双工模式, 将相应双工模式的载波设置为Pcell,并且在上述Pcell中可执行接入过程。

此时,执行上述接入过程的双工模式可以是设置了优先顺序的双工模式。

在根据本发明的又一实施例的不同的双工模式下,控制载波聚合的基站,其包 括:传输部,其向终端传输信号;控制部,当第一双工模式的载波中一个为上述终 端的Pcell时,将上述第一双工模式的其它载波或第二双工模式的载波添加为Scell; 以及接收部,其根据上述Pcell的第一双工模式从上述终端接收上行链路控制信道。

上述控制部为了将载波添加为Scell能够控制使上述传输部向上述终端传输含 有上述载波的双工模式的信息。此时,基站,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一双工模式为FDD。

在根据本发明的又一实施例的不同的双工模式下,设置能够使载波聚合执行的 终端,其包括:控制部,其执行通过利用作为上述终端接入的第一双工模式的载波 中一个载波的Pcell来将其它载波添加为Scell的第一双工模式中的载波聚合,并执 行通过利用第二双工模式的载波中具有Pcell的功能的一个载波来将其它载波添加 为Scell的、第二双工模式中执行载波聚合;接收部,其根据上述第一双工模式及 上述第二双工模式各自的Pcell及Scell的设置接收上述第一双工模式及上述第二双 工模式的下行链路信道;以及传输部,其传输上述第一双工模式及上述第二双工模 式的上行链路信道。

上述传输部在具有上述Pcell的功能的载波中传输PUCCH,或设置成以PUSCH 捎带上行链路控制信息(piggyback)的情况下,当具有Pcell的功能的载波中有 PUSCH时,在相应Pcell通过相应PUSCH传输上行链路控制信息(Uplinkcontrol information),或者当具有Pcell的功能的载波中无PUSCH时,通过第一双工模式 或第二双工模式的Scell中PUSCH被调度的最下位索引的Scell的PUSCH进行捎 带,从而可通过相应PUSCH传输上行链路控制信息。

上述控制部根据在上述基站和上述第一双工模式的载波中使用的同步信道或 第二双工模式的载波中使用的同步信道中优先检测的同步信道被传输的载波的双 工模式,将相应双工模式的载波设置为Pcell,因此在上述Pcell中可执行接入过程。

此时,执行上述接入过程的双工模式可以是设置了优先顺序的双工模式。

在根据本发明的又一实施例的不同的双工模式下,设置能够使载波聚合执行的 终端,其包括:控制部,当预设的Pcell为第一双工模式时,执行将上述第一双工 模式的其它载波或第二双工模式的载波添加为Scell的载波聚合;以及传输部,其 根据上述第一双工模式向基站传输上行链路控制信道。

上述控制部为了执行上述载波聚合能够控制使上述接收部从上述基站接收含 有上述载波的双工模式的信息。此时,上述第一双工模式可以为FDD。

有益效果

当实施本发明时,支持宏小区和小小区的载波聚合(Carrieraggregation)及联 合运营(JointOperation)以及双连接(dualconnectivity)的情况下,对于基站和终 端指定主小区(Primarycell,Pcell)来执行载波聚合,并由此提高通信效率。

并且实施本发明时,由于在不同的双工模式下设置Pcell,因此能够在不同的双 工模式下执行联合运营和载波聚合。由于执行具有不同的双工模式的载波之间的载 波聚合,并执行联合运营和载波聚合,因此可提高通信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图示根据一实施例的小小区部署的附图。

图2是图示小小区部署场景的附图。

图3至图6是图示在小小区部署中的局部场景的附图。

图7是表示载波聚合的多种场景的附图。

图8是示出在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基站中的操作的附图。

图9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实施例1的附图。

图10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实施例2的附图。

图11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实施例3的附图。

图12是示出适用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情况下,基站的操作的附图。

图13是示出适用本发明的第二、三实施例的情况下,基站的操作的附图。

图14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终端的操作的附图。

图15是示出适用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情况下,终端的操作的附图。

图16是示出适用本发明的第二、三实施例的情况下,终端的操作的附图。

图17是示出根据又一实施例的基站的构成的附图。

图18是示出根据又一实施例的用户终端的构成的附图。

图19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A的终端在小小区环境下控制载波聚合的过 程的附图。

图20是以本发明的实施例B和实施例C为中心示出终端的操作的附图。

图21是以本发明的实施例A为中心示出基站的操作的附图。

图22是以本发明的实施例B和实施例C为中心示出基站的操作的附图。

图23是图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A的载波的功能的附图。

图24是图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B或者实施例C的载波的功能的附图。

图25是示出根据又一实施例的用户终端的构成的附图。

图26是示出根据又一实施例的基站的构成的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通过例示性的附图对本发明的部分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应当注意, 在对各个附图的构成要素赋予符号标记的过程中,对于相同构成要素而言,即使在 不同附图上显示,也尽可能了使用相同的符号。此外,对本发明进行说明时,如果 判断为对相关的已知结构或功能的详细说明可能会使本发明的主旨混淆时,可以省 略对其的详细说明。

本发明中的无线通信系统为了提供如语音、数据包等的多种通信服务而被广泛 布置。无线通信系统包括用户终端(UserEquipment,UE)及基站(BaseStation,BS, 或者eNB)。在本说明书中的用户终端是指无线通信中的终端的一种广义概念,因 此应解释为不仅包括WCDMA及LTE、HSPA等中的用户设备(UserEquipment, UE),而且还包括GSM中的移动电台(MobileStation,MS)、用户终端(User Terminal,UT)、用户站(SubscriberStation,SS)、无线设备(wirelessdevice)等。 以下,在本说明书中用户终端也可以简称为终端。以下,在本说明书中用户终端也 可以简称为终端。

基站或小区(cell)一般是指与用户终端进行通信的站(station),也可以说成 节点-B(Node-B)、演进型节点B(evolvedNode-B,eNB)、扇区(Sector)、站点 (Site)、基站收发系统(BaseTransceiverSystem,BTS)、接入点(Accesspoint)、 中继节点(RelayNode)、射频拉远头(RemoteRadioHead,RRH)、射频单元(Radio Unit,RU)、小小区(smallcell)等的其它术语。

即本说明书中的基站或小区(cell)应被解释为表示CDMA中的基站控制器 (BaseStationController,BSC)、WCDMA的Node-B、LTE中的eNB或者扇区(站 点)等覆盖的部分区域或者表现出的功能的广义的含义,并且是全部包括特大小区 (megacell)、宏小区(macrocell)、微小区(microcell)、微微小区(picocell)、毫 微微小区(femtocell)及中继节点(relaynode)、RRH、RU、小小区(smallcell) 通信范围等多种覆盖范围域的含义。

上述被罗列的多种小区由于存在控制各个小区的基站,因此基站可以被解释为 两种含义。i)与无线区域相关地,提供特大小区、宏小区、微小区、微微小区、毫 微微小区、小小区的装置本身,或者ii)可以指上述无线区域本身。在i)中,提供 规定的无线区域的装置被相同的个体控制或者相互作用能够使上述无线区域协作 而构成的所有装置都指为基站。根据无线区域的构成方式eNB、RRH、天线、RU、 LPN、点、传输接收点、传输点、接收点等成为基站的一实施例。在ii)中,从用 户终端的观点或者相邻基站的角度,可以将接收或传输信号的无线区域本身指为基 站。

因此,将特大小区、宏小区、微小区、微微小区、毫微微小区、小小区、RRH、 天线、RU、低功耗节点(LowPowerNode,LPN)、点、eNB、传输接收点、传输 点、接收点统称为基站。

本说明书中的用户终端和基站作为用于实现本说明书中记载的技术或技术思 想的两种传输接收主体而以广义的含义来使用,并不由特定术语或单词所限定。用 户终端和基站作为用于实现本说明书中记载的技术或技术思想的两种(上行链路 (Uplink)或下行链路(Downlink))传输接收主体而以广义的含义来使用,并不由 特定术语或单词所限定。其中,上行链路(Uplink,UL,或上行)是指通过用户终 端向基站传输接收数据的方式,下行链路(Downlink,DL,或下行)是指通过基站 向用户终端传输接收数据的方式。

对于适用于无线通信系统的多址接入方式没有限制。可以使用如码分多址接入 方式(CodeDivisionMultipleAccess,CDMA)、时分多址接入方式(TimeDivision MultipleAccess,TDMA)、频分多址接入方式(FrequencyDivisionMultipleAccess, FDMA)、正交频分多址接入方式(OrthogonALFrequencyDivisionMultipleAccess, OFDMA)、OFDM-FDMA、OFDM-TDMA、OFDM-CDMA等的多种多址接入方式。 本发明的一实施例能够适用于通过GSM、WCDMA、HSPA进化为LTE及 LTE-advanced的异步无线通信和进化为CDMA、CDMA-2000及UMB的同步无线 通信领域等的资源分配。本发明不能解释为被特定的无线通信领域限定或所限制, 而应解释为包括能够适用本发明的思想的所有技术领域。

上行链路传输及下行链路传输可以使用利用不同的时间进行传输的时分双工 (TimeDivisionDuplex,TDD)方式,或者可以使用利用不同的频率进行传输的频 分双工(FrequencyDivisionDuplex,FDD)方式。

并且,如LTE、LTE-A等的系统中是以单个载波或载波对为基准构成上行链路 和下行链路,从而构成规格。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通过如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 (PhysicslDownlinkControlChannel,PDCCH)、物理控制格式指示信道(Physical ControlFormatIndicatorChannel,PCFICH)、物理混合ARQ指示信道(Physical HybridARQIndicatorChannel,PHICH)、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PhysicalUplink ControlChannel,PUCCH)、增强型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EnhancedPhysical DownlinkControlChannel,EPDCCH)等的控制信道而传输控制信息,并由如物理 下行链路共享信道(PhysicalDownlinkSharedChannel,PDSCH)、物理上行链路共 享信道(PhysicalUplinkSharedChannel,PUSCH)等的数据信道构成,从而传输数 据。

另外,使用EPDCCH(增强型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enhancedPDCCH)或 者扩展型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extendedPDCCH))也可以传输控制信息。

本说明书中的小区(cell)还可以是指具有从传输接收点传输的信号的覆盖范 围或者传输接收点(transmissionpoint或transmission/receptionpoint)接收的信号的 覆盖范围的分量载波(componentcarrier)、该传输接收点本身。

适用实施例的无线通信系统可以是通过两个以上的传输接收点协作而传输信 号的协作多点传输接收系统(coordinatedmulti-pointtransmission/receptionSystem, CoMP系统)或协作多天线传输方式(coordinatedmulti-antennatransmissionsystem)、 协作多小区通信系统。CoMP系统可以至少包括两个多重传输接收点和终端。

多重传输接收点也可以是基站或宏小区(macrocell,以下简称“eNB”),以及 具有高的传输功率或具有在宏小区区域内的低的传输功率的至少一个RRH,其中 RRH通过光缆或光纤维与eNB连接并被有线控制。

以下,下行链路(downlink)是指从多重传输接收点向终端的通信或通信路径, 上行链路(upnlink)是指从终端向多重传输接收点的通信或通信路径。在下行链路 中传输器可以是多重传输接收点的一部分,接收器可以是终端的一部分。在上行链 路中传输器可以是终端的一部分,接收器可以是多重传输接收点的一部分。

以下将信号通过如PUCCH、PUSCH、PDCCH、EPDCCH及PDSCH等的信道 被传输接收的情况,也可以用“对PUCCH、PUSCH、PDCCH、EPDCCH及PDSCH 进行传输、接收”的形式进行表示。

并且,在以下的“传输或接收PDCCH,或者将信号通过PDCCH传输或接收” 的记载可以以包括“传输或接收EPDCCH,或者将信号通过EPDCCH传输或接收” 的含义来使用。

即以下记载的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可以是指PDCCH,或者可以是指 EPDCCH,并且也可以将PDCCH及EPDCCH全都包括的含义来使用。

并且,为了便于说明通过PDCCH说明的部分也可以适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 EPDCCH,并且通过EPDCCH说明的部分也可以适用作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 EPDCCH。

另外,以下记载的上层信令(HighLayerSignaling)包括传输含有无线资源控 制(RadioResourceControl,RRC)参数的RRC信息的RRC信令。

作为基站的一实施例的eNB向终端执行下行链路传输。eNB可以传输用于单 播传输(unicasttransmission)的主物理信道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 (PhysicALDownlinkSharedChannel,PDSCH)、以及接收PDSCH所需的调度等的 下行链路控制信息和用于传输为在上行链路数据信道中(例如,物理上行链路共享 信道(PhysicalUplinkSharedChannel,PUSCH))进行传输的调度许可信息的物理 下行链路控制信道(PhysicALDownlinkControlChannel,PDCCH)。以下,可将通过 各个信道传输接收信号的内容记载为“传输接收该信道”的形式。

本发明是在多层小区结构下,小小区(smallcell)及任意的小区/基站/RRH/天 线/RU支持相互不同的双工模式(duplexmode),即支持FDD和TDD时,为了能 够使属于相应基站的终端支持FDD和TDD之间的联合运营(jointoperation)和载 波聚合(carrieraggregation)的终端的操作方法及装置,以及使用相应方法的基站 的操作方法及其装置。

并且,还涉及一种如下方法和装置。即与双工模式无关地,各自的双工模式在 宏小区(macrocell)及小小区(smallcell)及任意的小区/基站/RRH/天线/RU中被 使用,且支持小区CA和小小区的CA及联合运营以及双连接(dualconnectivity) 时,指定Pcell(Primarycell)的方法和装置。

本发明在基站对终端考虑相互不同的双工模式(即FDD和TDD)的联合运营 及FDD和TDD的载波聚合时,提供一种用于设置PCell的基站及终端的操作方法 及装置。

提供一种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终端设置PCell的方法,其包括:从接收下 行链路信号的基站接收考虑双工模式FDD和TDD的联合运营(JointOperation)及 FDD和TDD的载波聚合(carrieraggregation)的Pcell指示信息,或者接收含有关 于Pcell指定的信息的信号的步骤;以及基于被接收的上述信号在上述FDD及TDD 双工模式下设置一个Pcell或者对于上述各个FDD及TDD设置一个Pcell的步骤。

并且,在相互不同的宏小区和小小区(或者宏小区eNB和小小区eNB)环境 下执行载波聚合及联合运营、双连接时,本发明提供根据能够与双工模式无关地适 用的相互不同的双工模式的Pcell/Scell的指定方法及此装置。

作为为应对移动流量激增的手段可考虑使用低功率节点的小小区。低功率节点 与一般宏节点相比,低功率节点表示使用低的传输(Tx)功率的节点。

3GPPRelease11之前的载波聚合(CarrierAggregation,以下简称“CA”)技术 中可以通过使用在宏小区覆盖范围内地理上分散的天线的低功率RRH(Remote RadioHead)来建立小小区。

但是,为了适用上述CA技术,宏小区和RRH小区在一个基站的控制下建立 成能够进行调度,为此在宏小区基站和RRH之间要求建立理想回程(ideal backhaul)。

理想回程是指使用如光纤(opticalfiber),视距(LineOfSight,LOS)微波 (microwave)等的专用点对点连接一样表示非常高的吞吐量(throughput)和非常 小的时延的回程。

与此相反,如xDSL(DigitalSubscriberLine,DSL,数字用户线路)、非视距 (NonLOS)微波(microwave)一样表示相对低的吞吐量(throughput)和大的时 延的回程称为非理想回程(non-idealbackhaul)。

多个服务小区通过基于以上说明的单个基站的CA技术被聚合,从而可以向终 端提供服务。即对于无线资源控制(RadioResourceControl,以下简称“RRC”)连 接(CONNECTED)状态的终端可建立多个服务小区,并在宏小区节点和RRH之 间建立理想回程时,宏小区与RRH小区共同建立为服务小区,从而可以向终端提 供服务。

当基于单个基站的CA技术配置时,终端可以和网络仅具有一个RRC连接 (connected)。

在RRC连接(connection)建立(establishment)/重建(re-establishment)/切 换中一个服务小区提供非接入层(NonAccessStratum,以下简称“NAS”)移动性 (mobility)信息(例如,跟踪区标识(TrackingAreaIdentity,TAI)),并在RRC连 接(RRCconnection)重建/切换中一个服务小区提供安全输入(securityinput)。这 种小区称为主小区(PrimaryCell,PCell)。PCell只能与切换步骤一同进行变更。根 据终端能力(capabilities)辅小区(SecondaryCells,SCells)可以和PCell共同建 立为服务小区。

以下对于能够适用本发明中说明的提案的小小区部署(smallcelldeployment) 场景进行说明。

图1是图示根据一实施例的小小区部署的附图。

图1中表示小小区和宏小区共存状况下的构成,以下图2至图3中分别根据宏 覆盖(macrocoverage)的有无和该小小区是用于室外(outdoor)还是用于室内 (indoor)、该小小区的部署是分散(sparse)的状况还是密集(dense)的状况、从 频谱(spectrum)的观点出发使用的是与宏小区相同的频谱还是不同的频谱来更详 细地进行区分。

图2是图示小小区部署场景的附图。图2是表示对图3场景的典型的代表结构。 图2图示小小区部署场景,并包括场景#1、#2a、#2b、#3。200表示宏小区,210 和220表示小小区。图2中重叠的宏小区既可能存在也可能不存在。宏小区200和 小小区210、220之间可以实现协调(coordination),小小区210、220之间也可以 实现协调。以及200、210、220的重叠的区域可以捆绑为集群(cluster)。

图3至图6是图示在小小区部署中的局部场景的附图。

图3图示了小小区部署中的场景#1。场景1是在开销宏的 存在下的,小小区和宏小区的同信道部署(co-channeldeployment)场景,并且是 室外小小区场景。310是宏小区311及小小区全部为室外的情况,312指小小区集 群。而用户则全部分散在室内/室外。

用于连接小小区312内的小小区的实线是指集群内的回程链路(backhaullink withincluster)。用于连接宏小区的基站和集群内的小小区的点线是指小小区和宏小 区之间的回程链路(backhaullinkbetweensmallcellsandmacrocell)。

图4图示了小小区部署场景#2a。场景2a是在重叠宏(overlaidmacro)的存在 下的,小小区和宏小区使用相互不同频谱的部署场景,并且是室外小小区场景。宏 小区411及小小区全部为室外,412指为小小区集群。用户全部分散在室内/室外。

用于连接小小区412内的小小区的实线是指集群内的回程链路(backhaullink withincluster)。用于连接宏小区的基站和集群内的小小区的点线是指小小区和宏小 区之间的回程链路(backhaullinkbetweensmallcellsandmacrocell)。

图5图示了在小小区部署中的场景#2b。场景2b是在重叠宏(overlaidmacro) 的存在下的,小小区和宏小区使用相互不同频谱的部署场景,并且是室内小小区场 景。宏小区511为室外,小小区全部为室内,512指为小小区集群。用户全部分散 在室内/室外。

连接小小区512内的小小区的实线是指集群内的回程链路(backhaullinkwithin cluster)。连接宏小区的基站和集群内的小小区的虚线是指小小区和宏小区之间的回 程链路(backhaullinkbetweensmallcellsandmacrocell)。

图6图示了在小小区部署中的场景#3。不存在宏的覆盖范围(coverage)的状 况下,场景3是室内小小区场景。612指为小小区集群。此外,小小区全部为室内, 并且用户全部分散在室内/室外。

连接小小区612内的小小区的实线是指集群内的回程链路(backhaullinkwithin cluster)。连接宏小区的基站和集群内的小小区的虚线是指小小区和宏小区之间的回 程链路(backhaullinkbetweensmallcellsandmacrocell)。

在以上说明的图1和图2至图6的多种小小区场景中使用的频率F1和F2可以 是支持相同双工模式(duplexmode)的频率,或者F1和F2也可以具有相互不同的 双工模式,例如,F1是支持FDD模式的频率,F2是支持TDD模式的频率或者可 考虑与此相反的情况。

图7是表示载波聚合的多种场景的附图。

如图7所示,在载波聚合场景下,相应F1和F2也可以是支持相同双工模式的 频率,或者F1和F2也可以考虑支持相互不同的双工模式的频率。

710是在F1和F2小区几乎相同的覆盖范围下共存(co-located)且重叠 (overlaid)。两层是提供充分的覆盖范围和移动性(mobility)的场景,并且是重叠 的F1和F2小区之间可进行聚合(aggregation)的场景。

720是如下场景,即F1和F2小区虽然共存(co-located)且重叠(overlaid), 但相比于F1的覆盖范围,F2的覆盖范围较小。F1具有充分的覆盖范围,并且移动 性支持也是基于F1覆盖范围来执行的,F2是为了提高吞吐量(throughput)而使用 的场景,并且是可以在重叠的F1和F2小区之间进行聚合(aggregation)的场景。

730是如下场景,即F1和F2小区虽然共存(co-located),但F2天线为了增加 小区边缘吞吐量(celledgethroughput)而诱导至(directed)小区边缘的场景。移 动性支持是基于F1覆盖范围来执行的,且F1具有充分的覆盖范围,而F2是具有 临时覆盖空洞(coveragehole)的场景,并且是相同eNB中的F1和F2小区在覆盖 范围重叠的地方可以进行聚合的场景。

740的场景如下,即F1具有宏覆盖(macrocoverage),且F2中为了提高热点 (hotspot)区域中的吞吐量而使用RRH的场景,并且为移动性支持基于F1覆盖范 围来执行,且F2RRHs小区能够与F1宏小区一起进行聚合的场景。

750是如下场景,即与720的场景相类似地,频率选择性中继器(repeaters)为 了扩大一载波的覆盖范围而被部署(deploy)的场景。并且是相同eNB中的F1和 F2小区在覆盖范围重叠的地方可以进行聚合的场景。

在本说明书中,终端在配置双连接的过程中,和终端形成RRC连接,并中断 提供成为切换的基准的小区(作为一例,PCell)的基站或者S1-MME,将对核心网 起到移动锚点(mobilityanchor)作用的基站记载为主基站或者第一基站。

主基站或第一基站可以是提供宏小区的基站,并且在小小区之间的双连接的状 况下可以是提供任意一个小小区的基站。

另外,在双连接的环境下,将能够和主基站区分而向终端提供额外无线资源的 基站记载为辅基站或第二基站。

第一基站(主基站)及第二基站(辅基站)可以分别向终端提供至少一个以上 的小区,并且第一基站及第二基站可通过第一基站和第二基站之间的接口进行连 接。

并且,为了有助于理解,可以将与第一基站相关联的小区记载为宏小区,可以 将与第二基站相关联的小区记载为小小区。但是在以下说明的小小区集群场景中, 与第一基站相关联的小区也可以记载为小小区。

在本发明的宏小区可以是指至少一个以上的各个小区,并且也可以记载为代表 与第一基站相关联的所有小区的含义。并且,小小区也可以是指至少一个以上的各 个小区,并且也可以记载为代表与第二基站相关联的所有小区的含义。但是,如上 所述,在小小区集群一样的特定场景中可以是与第一基站相关联的小区,并且此时 第二基站的小区可以记载为另一小小区或者又一小小区。

但是对以下实施例说明的过程中,为了便于说明使宏小区和主基站或第一基站 进行关联,并且可以使小小区和辅基站或第二基站进行关联,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 此,辅基站或第二基站能够和宏小区进行关联,即使主基站或第一基站能够和小小 区进行关联的状况下,也能够适用本发明。

当支持载波聚合(carrieraggregation,CA)时,考虑FDD和TDD双工模式(duplex mode)的各自模式内的载波聚合;当考虑如各自FDD及TDD一样的相同模式中的 载波聚合时,可以进行如下的设置,使得能够区分分量载波(componentcarrier,分 量载波或CC)。

首先,对主小区(PrimaryCell,Pcell)进行查看。

当配置CA时,终端和网络具有一个RRC连接(RRCconnection),并且在RRC 连接建立/重建/切换(RRCconnectionestablishment/re-establishment/handover)时一 个服务小区提供NAS移动性信息(NASmobilityinformation),在RRC连接重建/ 切换时一个服务小区提供安全输入(securityinput)。将这种小区当作主小区(PCell)。 在下行链路中相应于Pcell的载波为下行链路主分量载波(DownlinkPrimary ComponentCarrier,DLPCC),而在上行链路中是上行链路主分量载波(Uplink PrimaryComponentCarrier,ULPCC)。

Pcell只能转换到切换步骤(handoverprocedure),Pcell是为了PUCCH的传输 而被使用。并且,和多个Scell(Scells)不同的是,Pcell是不能够被去激活 (de-activated)。并且,当Pcell检测无线链路失败(RadioLinkFailure,RLF)时, 重建(Re-establishment)被触发(triggering);当Scell检测RLF时,重建不能被实 现。并且,能够从Pcell获得NAS信息。

然后,对辅小区(SecondaryCells,Scells)进行查看。

依据UE能力(capability)多个Scell(Scells)可以和Pcell一同构成为一服务 小区组(asetofservingcells)的形式。相应于下行链路中的Pcell的载波为下行链 路辅分量载波(DownlinkSecondaryComponentCarrier,DLSCC),相应于上行链路 中的Scell的载波为上行链路辅分量载波(UplinkSecondaryComponentCarrier,UL SCC)。

在一个终端构成的一服务小区组始终由一个Pcell和一个以上的Scell构成。能 够构成的服务小区的数量依赖于终端的聚合能力(aggregationcapability)。

重配置(Reconfiguration)、多个Scell(Scells)的添加(addition)和除去(removal) 可通过RRC被执行,在LTE内的切换(intra-LTEhandover)时为了和目标Pcell(target Pcell)共同使用,RRC可以重配置或删除和除去多个Scell(Scells)。当添加新的 Scell时,为了传输Scell的所有要求的系统信息(systeminformation)而使用专用 RRC信令(dedicatedRRCsignaling)。在被连接的模式(Connectedmode)下,终 端不需要从多个Scell(Scells)直接获得播放系统信息(broadcastedsystem information)。

当支持载波聚合(carrieraggregation,CA)时,考虑FDD和TDD双工模式(duplex mode)的各自模式内的载波聚合,如在本发明中试图提示的FDD和TDD一样并未 考虑具有相互不同的双工模式的载波之间的聚合及联合运营(jointoperation)。以 及在考虑非理想回程中,不管是相同的双工模式还是相互不同的双工模式,支持宏 小区和小小区的CA以及联合运营、双连接(dualconnectivity)时,未考虑执行载 波聚合及联合运营的情况。

并且,当考虑相应相互不同的双工模式的FDD和TDD联合运营及FDD和TDD 的载波聚合的情况下,本发明提出在终端的操作方法和在基站的操作方法。以及在 相同的双工模式下还考虑非理想回程的小小区环境中,各自的双工模式在小小区中 与双工模式无关地使用,并且支持宏小区和小小区的CA以及联合运营、以及双连 接时,提出关于主小区的指定方法。

当基站对终端设置相互不同的双工模式的FDD和TDD联合运营及FDD和 TDD的载波聚合时,在终端的操作方法和在基站的操作由于需要应定义为与现有各 自的双工模式内执行载波聚合的情况不同,因此本发明提出相应情况下终端的操作 方法和从基站的且对终端的操作设置方法以及与此相关的终端的装置及基站装置。 即当基站对终端考虑相互不同的双工模式的FDD和TDD的联合运营及FDD和 TDD的载波聚合(carrieraggregation)时,本发明提供用于设置基站及终端的操作 方法及装置。

以及在相同的双工模式下还考虑非理想回程的宏小区和小小区环境中,各自的 双工模式在小小区中与双工模式无关地使用,并且支持宏小区和小小区的CA以及 联合运营、以及双连接时,在终端的操作方法和在基站的操作需要应定义为与从现 有一个基站执行载波聚合的情况不同,并且提出终端的操作方法和从基站的且对终 端的操作设置方法以及与此相关的终端的装置及基站装置。

提供一种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终端设置Pcell的方法,其包括:从接收下 行链路信号的基站接收考虑双工模式FDD和TDD的联合运营(JointOperation)及 FDD和TDD的载波聚合(carrieraggregation)的Pcell指示信息,或者接收含有关 于Pcell指定的信息的信号的步骤;以及基于被接收的上述信号在上述FDD及TDD 双工模式下设置一个Pcell或者对于上述各个FDD及TDD设置一个Pcell的步骤。

当TDD-FDD联合运营及载波聚合时,本发明对于Pcell的定义/指定/设置方法 首先可考虑如下实施例。

实施例1:双工模式依赖性Pcell定义(DuplexdependentPcelldefinition)方法

实施例1作为依赖于双工模式而定义Pcell的方法,对于在终端配置的分量载 波将FDD的载波被设置为一个以上的多分量载波,并且对于TDD的载波被设置为 一个以上的多分量载波情况,对每个FDD和TDD双工模式分别指定一个Pcell的 一种方法。

按FDD及TDD按各个双工模式执行DL控制/数据(control/data)以及UL控 制/数据(control/data)的传输过程中,该方法是使得能够跟随以相应每个双工模式 类别被指定的Pcell和多个Scell(Scells)的操作的一个实施例。并且,该方法是对 DL数据的一种反馈,将对于传输HARQ-ACK/NACK及上行链路控制信息(uplink controlinformation,UCI)的Pcell和多个Scell的操作,根据各个双工模式定义能 够使根据Pcell和Scell的终端和基站的操作跟随。对于在相应载波聚合下向上行链 路传输PUCCH的侧面,以每个双工模式类别被定义的PUCCH通过使用只向Pcell 传输的方法来传输上行链路(uplinkcontrol)控制信息。并且,即使向PUSCH捎 带(piggyback)上行链路控制信息时,也可以设置对于要向哪一个分量载波、Pcell 或者哪一个Scell进行传输的规则。例如,在PCell有PUSCH的情况下,使UCI 向PCell的PUSCH传输,并且在PCell无PUSCH且在多个SCell有PUSCH的情 况下,可设置成向相应SCell中具有最下位索引(lowestindex)的SCell中所具有 的PUSCH传输。或者非周期性CSI请求(aperiodicCSIrequest)从基站被指定时, 可设置成向相应PCell或者SCell中所具有的PUSCH传输UCI,该PUSCH从指示 相应非周期性CSI请求的UL授权指示。

并且,当执行TDD-FDD联合运营和载波聚合时,对于载波聚合下的PUSCH 的传输和PDSCH传输和PUSCH的传输侧面,在各个双工模式内被定义的Pcell的 控制下,根据终端和基站的操作方法也可设置成PDSCH及PUSCH可进行传输。

通过使用各个FDD或者TDD双工模式被定义的且载波聚合时适用的方法,比 较根据TDD-FDD联合运营及载波聚合的终端操作和基站设置仅支持CA下的FDD 双工模式(FDDDuplexmodeonly)的情况和仅支持CA下的TDD双工模式(TDD Duplexmodeonly)时,实施例1的结果是,可考虑对遗留终端的操作影响最小化 的方法。即由于存在作为根据各个FDD及TDD双工模式的Pcell的操作,因此根 据在各个双工模式中被定义的Pcell和Scell的操作,在双工模式之间可独立进行终 端操作和基站操作,并且以相应设置定义/指定/设置Pcell时,能够对遗留终端的操 作影响最小的同时执行TDD-FDD联合运营及载波聚合。

但是,对于在相应方法的情况下执行接入过程(accessprocedure)的情况,首 先能够使执行接入的双工模式被优先设置,从而根据相应PCell的设置可考虑能够 执行接入过程的方式。上述接入过程的例子有如小区搜索步骤(cellsearch procedure)、随机接入步骤(randomaccessprocedure)、切换步骤(handoverprocedure) 等。当终端执行小区搜索时,接入过程根据是优先检测使用于FDD载波的同步 (Synchronization)信道,或者是优先检测使用于TDD载波的同步信道跟随相应PCell 的一种方式。

作为另一种方法,设置为对特定双工模式列个优先顺序,例如,在现有是以通 过使用FDD载波来部署LTE网络的情况下,当通过FDD载波支持充分的覆盖范围 及移动性时,以相应FDD载波为优先顺序能够执行接入过程,或者与此不同,在 现有是以通过使用TDD载波来部署LTE网络的情况下,当通过TDD载波支持充 分的覆盖范围及移动性时,以相应TDD载波为优先顺序能够执行接入过程。它能 够解决在根据相互不同的双工模式之间的PCell的设置的接入过程中可能发生的终 端和基站的模糊性。

实施例1在不是具有支持双重双工模式的能力(capability)的终端的情况下也 可以适用,其中,该双重双工模式用于支持TDD-FDD联合运营及载波聚合。即即 使是可进行具有仅支持FDD的FDD唯一模式(FDDonlymode)的非CA(non-CA) 及CA的终端,当接入于可支持相应FDD-TDD双工模式的网络时,通过FDD唯一 模式可进行非CA及CA操作。并且,即使是可进行具有仅支持TDD的TDD唯一 模式(TDDonlymode)的非CA及CA的终端的情况,如上所述,将具有TDD唯 一模式的终端的操作接入于可支持相应FDD-TDD双工模式的网络时,通过TDD 唯一模式能够顺利执行非CA及CA操作。

实施例2:作为一个双工模式下设置的方式,配置一个Pcell,并将使用相同或 者相互不同的双工模式的其它分量载波配置为Scell的方法

即使混合有支持FDD和TDD双工模式的分量载波时,根据FDD和TDD的双 工模式的Pcell和Scell的设置通过利用在现有一个双工模式中使用的方式可进行设 置。例如,如在仅为FDD的载波聚合、以及仅为TDD的载波聚合中设置的方式一 样是一种配置一个Pcell,并且剩余分量载波由Scell配置的方法。对于相应情况的 局部实施例如下所示。

支持FDD的一个载波被设置为PCell,而剩余多个载波,即支持TDD的多个 载波、或者支持除了被设置为PCell的载波之外的FDD的载波由SCell配置时,如 下所示,其可设置成由A-1、A-2、A-3、A-4、A-5配置。

配置A-1{Pcell(FDD)、Scell-0(TDD)}

配置A-2{Pcell(FDD)、Scell-0(TDD)、Scell-1(FDD或者TDD)}

配置A-3{Pcell(FDD)、Scell-0(FDD)、Scell-1(TDD)、Scell-2(FDD或者 TDD)}

配置A-4{Pcell(FDD)、Scell-0(TDD)、Scell-1(FDD)、Scell-2(FDD或者 TDD)}

配置A-5{Pcell(FDD)、Scell-0(TDD)、Scell-1(FDD)、Scell-2(FDD或者 TDD)、Scell-3(FDD或者TDD)}

支持TDD的一个载波被设置为PCell,而剩余多个载波,即支持FDD的多个 载波、或者支持除了被设置为PCell的载波之外的TDD的载波配置由SCell配置时, 如下所示,其可设置成由B-1、B-2、B-3、B-4、B-5配置。

配置B-1{Pcell(TDD)、Scell-0(FDD)}

配置B-2{Pcell(TDD)、Scell-0(FDD)、Scell-1(TDD或者FDD)}

配置B-3{Pcell(TDD)、Scell-0(TDD)、Scell-1(FDD)、Scell-2(TDD或者 FDD)}

配置B-4{Pcell(TDD)、Scell-0(FDD)、Scell-1(TDD)、Scell-2(TDD或者 FDD)}

配置B-5{Pcell(TDD)、Scell-0(FDD)、Scell-1(TDD)、Scell-2(TDD或者 FDD)、Scell-3(TDD或者FDD)}

在利用相应方法的情况中,当添加Scell时,可以显式地(explicit)添加为了 通过区分FDD和TDD的双工模式而指示的参数,或者根据隐式地(implicit)指示 的下行链路载波频率(downlinkcarrierfrequency)可知是否是支持FDD双工的 Scell或者是支持TDD双工的Scell。

实施例3:以FDD为优先定义Pcell的方法(FDDprioritizedPcelldefinition)

实施例3是一种在TDD-FDD联合运营和载波聚合时以支持FDD双工模式的 分量载波为优先设置为Pcell的方法。与此相反,假设以TDD为优先顺序设置为 Pcell时,根据在支持相应TDD双工模式的分量载波中设置的UL-DL子帧配置 (subframeconfiguration)有必要对应传输PUSCH/PDSCH/PHICH/UCI的定时全部 进行定义。即要求对应传输FDD和TDD之间的PUSCH/PDSCH/PHICH/UCI的定 时的设置,其有必要关于对FDD和TDD的各个信道类别定时关系应进行预先定义。 相反,如实施例3所示,以FDD为优先顺序设置为Pcell的情况与在相同载波上存 在DL子帧和UL子帧的TDD不同的是,由于UL载波和FDD中的DL载波是以 相互独立的频率资源存在,因此对于作为对TDD中传输的PDSCH的反馈传输的 UCI传输,通过PUCCH或PUSCH可以对相应FDD中使用的UL载波上的UL子 帧执行相应UCI的传输,所以没必要变更遗留终端。并且,和以TDD为优先对Pcell 进行定义/设置/指定的方法相比,实施例3没有大幅改变现有技术配置,只支持在 实施例3中提示的TDD-FDD联合运营及载波聚合的终端在可进行相应TDD-FDD 联合运营及载波聚合的网络下能够操作时,通过以FDD为优先仅有对PCell进行定 义/设置/指定的配置,可支持TDD-FDD联合运营和载波聚合。

控制载波聚合的方法及此装置

图8是示出在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基站中的操作的附图。在不同的双工模 式下控制Pcell设置的基站,对于两个以上的载波适用载波聚合的终端的一个以上 的Pcell设置FDD或者TDD中任意一个以上的双工模式(S810)。根据上述Pcell 被设置的双工模式,从上述终端接收上行链路控制信道(S820)。对各个实施例详 细查看时,如下所示。

在前述第一实施例中上述S810的上述被设置的状态为,上述FDD的载波中一 个载波被设置为第一Pcell时,可以将不是上述FDD的TDD载波中一个载波设置 为第二Pcell。设置为上述第二Pcell是指,虽然是Scell但设置为能够执行Pcell的 功能。当然,TDD载波中的一个能够被设置为第一Pcell,而FDD载波中的一个能 够被设置为第二Pcell。此时,在S820步骤中,可从被设置为上述第一Pcell或者第 二Pcell的载波中接收上行链路控制信道PUCCH。

或者在S820步骤中,通过作为上行链路控制信道的PUCCH传输的上行链路 控制信息被PUSCH捎带(piggyback)时,可从被设置为上述第一Pcell或者第二 Pcell载波中接收含有可通过PUCCH传输的信息的PUSCH。

与此相反,当上述第一Pcell或者第二Pcell中无PUSCH时,在S820步骤中, 可在与上述第一Pcell或者第二Pcell相同的双工模式的Scell中,以能够传输PUSCH 的方式调度的最下位索引的Scell的PUSCH进行捎带而接收上行链路控制信息。第 一双工模式为FDD,第二双工模式为TDD;或者相反第一双工模式可以为TDD, 第二双工模式可以为FDD。

以及支持不同的双工模式的终端的情况,上述终端根据在上述第一双工模式的 载波中使用的同步信道或者第二双工模式的载波中使用的同步信道中以优先检测 的同步信道被传输的载波的双工模式,将相应双工模式的载波设置为Pcell,因此终 端和基站可设置成执行接入过程,即如小区搜索步骤、随机接入步骤、切换步骤等。 即当接入过程时,基站可以将首先执行上述同步信道检测的双工模式的载波设置为 Pcell。

与此相反,在设置执行支持不同的双工模式的终端的接入过程的Pcell载波的 过程中,设置成具有对特定双工模式的优先顺序,以使执行接入过程的Pcell载波 可进行设置。即FDD双工模式或者TDD双工模式中以一个为优先顺序进行设置, 以使执行接入过程的Pcell载波可进行设置。

实施例1在图9中详细查看。

为了适用实施例2,上述Pcell为一个,并且上述Pcell的双工模式可为FDD或 者TDD,可以将与此不同的双工模式的载波,或者与上述Pcell的双工模式相同、 但不是Pcell的载波设置为Scell。实施例2在图10中详细查看。

为了适用实施例3,上述Pcell为一个,并且上述Pcell可以以成为FDD的载波 的方式以优先顺序设置。实施例3在图11中详细查看。

在图8中Pcell的设置可包括上述基站向上述终端传输指示Pcell的信息,或者 传输含有与Pcell指定相关的信息的信号。

图9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实施例1的附图。

基站以FDD载波运营CC1、CC2、CC3,且以TDD载波运营CC4、CC5时(900), 支持不同的双工模式的终端1的FDD、TDD设置和它的Pcell/Scell设置结果是与 910相同。并且,终端2的FDD、TDD设置和它的Pcell/Scell设置结果是与920相 同。终端1和终端2全部设置两个FDD-Pcell和TDD-Pcell,并以按各个双工模式, 在Pcell和Scell的设置下传输接收下行链路数据/控制信息和上行链路控制/数据信 息。即终端1及终端2分别设置FDD-Pcell、FDD-Scell_0、TDD-Pcell、TDD-Scell_0。

相反,作为遗留终端(legacyterminal)的终端3优先以FDD的载波设置为Pcell。 即对于CC3设置为FDD-Pcell,对于CC2设置为FDD-Scell。

图10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实施例2的附图。

如图9所示,基站以FDD载波运营CC1、CC2、CC3,且以TDD载波运营CC4、 CC5时(1000),支持不同的双工模式的终端1的FDD、TDD设置和它的Pcell/Scell 设置是与1010相同。并且,终端2的FDD、TDD设置和它的Pcell/Scell设置是与 1020相同。终端1在CC1中运营FDD-Pcell,终端2在CC4中运营TDD-Pcell。除 此之外的其它载波是以Scell来运营。1010及1020的配置可适用如前述实施例2 所示的配置A-1、A-2、A-3、A-4、A-5或者B-1、B-2、B-3、B-4、B-5。遗留终端 终端3配置为与图9的930相同。终端1设置FDD-Pcell、FDD-Scell_1、TDD-Scell_0、 TDD-Scell_2,终端2设置FDD-Scell_0、FDD-Scell_2、TDD-Pcell、TDD-Scell_1。

图11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实施例3的附图。

如图9所示,基站以FDD载波运营CC1、CC2、CC3,且以TDD载波运营CC4、 CC5时(1100),支持不同的双工模式的终端1和终端2如1110、1120所示,将全 部FDD设置为Pcell。遗留终端终端3配置为与图9的930相同。终端1设置 FDD-Pcell、FDD-Scell_1、TDD-Scell_0、TDD-Scell_2,终端2设置FDD-Pcell、 FDD-Scell_0、TDD-Pcell_2、TDD-Scell_1。

在图9至图11中,终端1、终端2和终端3是用于表现终端可以终端特定地方 式配置Pcell和Scell,并且终端1和终端2的Pcell的设置及Scell配置可以不同, 但不意味着始终不同,根据网络的运营也可以设置为相同。

图12是示出适用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情况下,基站的操作的附图。

基站在不同的双工模式(duplexmode)下为了控制载波聚合,通过利用作为终 端接入的第一双工模式的载波中一个载波Pcell,执行将其它载波添加为Scell的第 一双工模式中的载波聚合(S1210),并通过利用第二双工模式的载波中具有Pcell 的功能的一个载波,将其它载波添加为Scell的、第二基站中的载波聚合(S1220)。 以及根据上述第一双工模式及上述第二双工模式各自的Pcell及Scell的设置传输接 收上述第一双工模式及上述第二双工模式的下行链路信道及上行链路信道 (S1230)。

并且,传输接收上述下行链路信道及上行链路信道的S1230过程,其包括:从 具有上述Pcell的功能的载波中接收PUCCH;或者设置成向PUSCH捎带 (piggyback)上行链路控制信息的情况下,当具有Pcell的功能的载波中有PUSCH 时,在相应Pcell中能够接收含有上行链路控制信息的PUSCH,或者具有Pcell的 功能的载波中无PUSCH时,向第一双工模式或者第二双工模式的Scell中PUSCH 被调度的最下位索引的Scell的PUSCH捎带,从而通过相应PUSCH接收上行链路 控制信息(Uplinkcontrolinformation)。

并且,所述终端设置为根据在上述第一双工模式的载波中使用的同步信道或者 第二双工模式的载波中使用的同步信道中优先检测的同步信道传输的载波的双工 模式,将相应双工模式的载波设置为Pcell,从而使得终端和基站成执行接入过程, 即如小区搜索步骤、随机接入步骤、切换步骤等。即当接入过程时,基站可以将首 先执行上述同步信道检测的双工模式的载波设置为Pcell。

与此相反,在设置执行支持不同的双工模式的终端的接入过程的Pcell载波的 过程中,设置成对特定双工模式具有优先顺序,从而设置执行接入过程的Pcell载 波。即将FDD双工模式或者TDD双工模式中以一个以优先顺序进行设置,从而设 置能够执行接入过程的Pcell载波。

图13是示出适用本发明的第二、三实施例的情况下,基站的操作的附图。

在不同的双工模式(duplexmode)下,基站为了控制载波聚合,当第一双工模 式的载波中一个为终端的Pcell时,将上述第一双工模式的其它载波或者第二双工 模式的载波添加为Scell(S1310),并根据上述Pcell的第一双工模式从上述终端接 收上行链路控制信道(S1320)。

实施例2中的添加Scell时,可以独立指示双工模式,即在S1310中可以向上 述终端传输含有上述载波的双工模式的信息,并且终端利用上述双工模式。

如实施例3所示,能够使Pcell始终以FDD为优先的方式来实现。即由基站进 行控制,使得上述第一双工模式为FDD。

图14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终端的操作的附图。

在不同的双工模式下查看Pcell的设置时,终端通过使用以FDD或TDD中任 意一个以上的双工模式设置的一个以上的Pcell来执行载波聚合(S1410),并根据 设置为上述Pcell的双工模式向基站传输上行链路控制信道(S1420)。

在图14中Pcell的设置可包括:上述终端从上述基站接收指示Pcell的信息; 或者接收含有与Pcell指定相关信息的信号。

当适用实施例1时,执行S1410的载波聚合的步骤中,上述FDD的载波中一 个载波被设置为第一Pcell,且上述TDD的载波中一个载波被设置为第二Pcell,除 此之外的载波根据各自的双工模式,不是第一Pcell的、FDD载波被设置为 FDD-Scell,而不是第二Pcell的、TDD载波被设置为TDD-Scell。当然,也可以是 TDD的载波中的一个被设置为第一Pcell,FDD的载波中的一个载波能够被设置为 第二Pcell。上述设置为第二Pcell的意思是指,设置成虽然是Scell但够执行Pcell 的功能。

并且,查看S1420的传输步骤时,终端在上述第一Pcell或者第二Pcell传输含 有上行链路控制信息的上行链路控制信道、PUCCH;或者终端被设置成向PUSCH 捎带(piggyback)上行链路控制信息情况下,在具有Pcell的功能的载波中有PUSCH 时,在相应Pcell传输含有上行链路控制信息的PUSCH,或者终端在上述第一Pcell 或者第二Pcell无PUSCH时,通过向与上述第一Pcell或第二Pcell相同的双工模式 的Scell中的、PUSCH被调度的最下位索引的Scell的PUSCH捎带而传输上行链路 控制信息。

并且,所述终端设置为根据在上述第一双工模式的载波中使用的同步信道或者 第二双工模式的载波中使用的同步信道中优先检测的同步信道传输的载波的双工 模式,将相应双工模式的载波设置为Pcell,从而使得终端和基站成执行接入过程, 即如小区搜索步骤、随机接入步骤、切换步骤等。

与此相反,在设置执行支持不同的双工模式的终端的接入过程的Pcell载波的 过程中,在以对特定双工模式具有优先顺序的方式设置的Pcell载波中,终端执行 接入过程。即终端根据由基站设置的优先顺序的FDD双工模式或者TDD双工模式 来执行相应接入过程。

对于实施例1,如图9所示。

当适用实施例2时,上述Pcell为一个,并且上述Pcell设置为FDD或TDD时, 终端的除此之外的一个以上的载波被设置成与设置于上述Pcell的FDD或TDD相 同或者不同的双工模式的载波。能够适用如前述实施例2所示的配置A-1、A-2、 A-3、A-4、A-5或者配置B-1、B-2、B-3、B-4、B-5。对于实施例2,如图10所示。

当适用实施例3时,上述Pcell为一个,并且上述Pcell是以FDD为优先进行 设置。对于实施例3,如图11所示。

将终端中的操作整理为实施例1和实施例2、3时,如图15及16所示。

图15是示出适用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情况下,终端的操作的附图。

终端为了在不同的双工模式(duplexmode)下控制载波聚合,执行通过利用作 为上述终端接入的第一双工模式的载波中一个载波的Pcell将其它载波添加为Scell 的、第一双工模式中的载波聚合(S1510),并执行通过利用第二双工模式的载波中 具有Pcell的功能的一个载波,将其它载波添加为Scell的、第二基站中的载波聚合 (S1520)。以及根据上述第一双工模式及上述第二双工模式各自的Pcell及Scell的 设置传输接收上述第一双工模式及上述第二双工模式的下行链路信道及上行链路 信道(S1530)。

其中,上述S1530还包括:在具有上述Pcell的功能的载波中传输PUCCH或 者设置为向PUSCH捎带(piggyback)上行链路控制信息的情况下,在具有Pcell 的功能的载波中有PUSCH时,在相应Pcell中能够接收含有上行链路控制信息的 PUSCH;或者具有Pcell的功能的载波中无PUSCH时,由于向第一双工模式或者 第二双工模式的Scell中PUSCH被调度的最下位索引的Scell的PUSCH捎带,从 而通过PUSCH传输上行链路控制信息(Uplinkcontrolinformation)的步骤。

以及终端根据在上述第一双工模式的载波中使用的同步信道或者第二双工模 式的载波中使用的同步信道中以优先检测的同步信道被传输的载波的双工模式,将 相应双工模式的载波设置为Pcell,因此终端和基站可设置成执行接入过程,即如小 区搜索步骤、随机接入步骤、切换步骤等。即当接入过程时,基站可以将首先执行 上述同步信道检测的双工模式的载波设置为Pcell。

与此相反,在设置支持不同的双工模式的终端执行接入过程的Pcell载波的过 程中,通过基站设置成具有对特定双工模式的优先顺序的Pcell载波中,终端执行 接入过程。即根据由基站设置为优先顺序的FDD双工模式或者TDD双工模式终端 执行相应接入过程。

图16是示出适用本发明的第二、三实施例的情况下,终端的操作的附图。

终端的预设的Pcell为第一双工模式时,执行将上述第一双工模式的其它载波 或者第二双工模式的载波添加为Scell的载波聚合(S1610)。以及终端根据上述Pcell 的第一双工模式向基站传输上行链路控制信道(S1620)。

在实施例2中Pcell的双工模式变为FDD或者TDD,因此在执行将其它载波添 加为Scell的载波聚合的S1610步骤中,可以从上述基站接收含有上述载波的双工 模式的信息。

另外,对实施例3可进行排优先顺序,以便FDD的载波变为Pcell,此时,上 述第一双工模式变为FDD。

当通过利用具有相互不同的TDD、FDD双工模式的载波来执行载波聚合时, 能够解决在终端和基站之间根据Pcell的设置操作的终端的行为和对于基站的设置 的终端和基站之间的模糊性,从而使在终端和基站之间执行的接入过程及上/下行链 路数据传输以及含有HARQ操作的上/下行链路控制信道的传输和接收操作正确进 行,使得确保对于终端和基站之间的数据传输的可靠性,并且它能够使上/下行链路 的数据传输率增加。

图17是示出根据又一实施例的基站的构成的附图。

参考图17,根据又一实施例的基站1700包括控制部1710和传输部1720、接 收部1730。

在为执行上述的本发明所需的相互不同的双工模式下,控制部1710控制根据 考虑FDD和TDD的联合运营及FDD和TDD的载波聚合的Pcell的设置的整个基 站的操作。

并且,对于为执行上述的本发明所需的终端设置Pcell的方法,控制部1710在 相互不同的宏小区和小小区环境(或者宏eNB和小小区eNB)下执行载波聚合及 联合运营、双连接时,控制用于指定根据能够与双工模式无关地适用的相互不同的 双工模式的Pcell/Scell的整个基站的操作。

传输部1720和接收部1730将为执行上述的本发明所需的信号或消息、数据用 于和终端进行传输接收。

基站1700在不同的双工模式下控制Pcell的设置,传输部1720向终端传输下 行链路信道,控制部1710对于两个以上的载波,将适用载波聚合的终端的一个以 上的Pcell设置为FDD或者TDD中任意一个以上的双工模式。以及接收部1730根 据上述Pcell的设置的双工模式从上述终端接收上行链路控制信道。

上述Pcell的设置包括:上述传输部1720向上述终端传输指示Pcell的信息, 或者传输含有与Pcell指定相关的信号。

通过适用实施例1,上述控制部1710的上述FDD的载波中一个载波预设为第 一Pcell时,可以将上述TDD的载波中一个载波设置为第二Pcell。当然,与此相反, 当TDD的载波中一个载波预设为第一Pcell时,可以将上述FDD的载波中一个载 波设置为第二Pcell。

以及上述控制部1710的终端根据在上述第一双工模式的载波中使用的同步信 道或者第二双工模式的载波中使用的同步信道中以优先检测的同步信道被传输的 载波的双工模式,将相应双工模式的载波设置为Pcell,因此终端和基站可设置成执 行接入过程,即如小区搜索步骤、随机接入步骤、切换步骤等。即当接入过程时, 基站可以将首先执行上述同步信道检测的双工模式的载波设置为Pcell。

与此相反,上述控制部1710设置执行支持不同的双工模式的终端的接入过程 的Pcell载波的过程中,设置成具有对特定双工模式的优先顺序,以使执行接入过 程的Pcell载波可进行设置。即FDD双工模式或者TDD双工模式中以一个为优先 顺序进行设置,以使执行接入过程的Pcell载波可进行设置。

并且,上述接收部1730在具有上述Pcell的功能的载波中传输PUCCH或者设 置为向PUSCH捎带(piggyback)上行链路控制信息的情况下,在具有Pcell的功 能的载波中有PUSCH时,在相应Pcell中能够接收含有上行链路控制信息的 PUSCH;或者在上述第一Pcell或者第二Pcell中无PUSCH时,由于向与上述第一 Pcell或者第二Pcell相同的双工模式的Scell中PUSCH被调度的最下位索引的Scell 的PUSCH捎带,从而能够接收上行链路控制信息。

通过适用实施例2,上述控制部1710的上述Pcell为一个,对于上述Pcell设置 FDD或者TDD,对于除此之外的一个以上的载波可设置为与上述Pcell中设置的 FDD或者TDD相同的或者不同的双工模式的载波。

当适用实施例3时,上述控制部1710的上述Pcell为一个,对于上述Pcell可 以以FDD为优先顺序进行设置。

在不同的双工模式(duplexmode)下,对于控制载波聚合的基站的配置进行更 详细地说明时,如下所示。

在第一实施例中的控制部1710执行通过利用作为终端接入的第一双工模式的 载波中一个载波的Pcell来将其它载波添加为Scell的、第一双工模式中的载波聚合, 并执行通过利用第二双工模式的载波中具有Pcell的功能的一个载波来将其它载波 添加为Scell的、第二基站中的载波聚合。以及根据上述第一双工模式及上述第二 双工模式各自的Pcell及Scell的设置,传输部1720传输上述第一双工模式及上述 第二双工模式的下行链路信道,接收部1730接收上述第一双工模式及上述第二双 工模式的上行链路信道。

并且,为了适用捎带规则,上述接收部1730在具有上述Pcell的功能的载波中 接收PUCCH或者在具有Pcell的功能的载波无PUSCH时,由于从第二双工模式的 Scell中最下位索引的Scell向PUSCH捎带,因此接收上行链路控制信息(Uplink controlinformation)。以及遗留终端在上述第一双工模式的载波中使用的同步信道或 者第二双工模式的载波中使用的同步信道中以优先检测的信道中执行接入过程时, 上述控制部1710可以将执行上述接入过程的信道的双工模式的载波设置为Pcell。

在第二、三实施例中Pcell是以一个数量存在。即在第一双工模式的载波中一 个为终端的Pcell时,控制部1710将上述第一双工模式的其它载波或第二双工模式 的载波添加为Scell,上述接收部1730根据上述Pcell的第一双工模式从上述终端接 收上行链路控制信道。

添加实施例2的Scell时,可以独立指示双工模式,即控制部1710为了将上述 载波添加为Scell,上述接收部1720能够控制使含有上述载波的双工模式的信息向 上述终端传输。

如实施例3所示,Pcell能够以FDD为优先来实现。即上述第一双工模式能够 变为FDD。

图18是示出根据又一实施例的用户终端的构成的附图。

参考图18,根据又一实施例的用户终端1800包括接收部1830及控制部1810、 传输部1820。

接收部1830通过相应信道从基站接收下行链路控制信息及数据、消息。

并且,对于为执行上述的本发明所需的终端设置Pcell的方法,控制部1810在 相互不同的双工模式(DuplexMode)下控制根据考虑FDD和TDD的联合运营及 FDD和TDD的载波聚合的Pcell的设置的整个终端的操作。

控制部1810在为执行上述的本发明所需的相互不同的宏小区和小小区环境(或 者宏eNB和小小区eNB)下执行载波聚合及联合运营、双连接时,控制用于指定 根据能够与双工模式无关地适用的相互不同的双工模式的Pcell/Scell的整个终端的 操作。

传输部1820通过相应信道向基站传输上行链路控制信息及数据、消息。

终端1800在不同的双工模式下通过设置Pcell来执行载波聚合。接收部1830 从基站接收下行链路信道,控制部1810通过使用以FDD或TDD中任意一个以上 的双工模式设置的一个以上的Pcell来执行载波聚合。以及传输部1820根据上述 Pcell的设置的双工模式向基站传输上行链路控制信道。

当适用实施例1时,上述控制部1810执行通过使用上述终端接入的第一双工 模式的载波中一个载波Pcell来将其它载波添加为Scell的第一双工模式中的载波聚 合,并执行通过使用第二双工模式的载波中具有Pcell的功能的一个载波,将其它 载波添加为Scell的、第二基站中的载波聚合。

并且,根据上述第一双工模式及上述第二双工模式各自的Pcell及Scell的设置, 上述传输部1820传输第一双工模式及上述第二双工模式的上行链路信道,上述接 收部1830传输上述第一双工模式及上述第二双工模式的下行链路信道。

其中,上述传输部1820在上述第一Pcell或第二Pcell中传输含有上行链路控 制信息的上行链路控制信道、PUCCH,或者为了适用捎带规则终端设置成以PUSCH 捎带上行链路控制信息(piggyback)的情况下,在具有Pcell的功能的载波有PUSCH 时,在相应Pcell传输含有上行链路控制信息的PUSCH

或者具有Pcell的功能的载波,在上述第一Pcell或第二Pcell无PUSCH时,由 于向第二双工模式的Scell中PUSCH被调度的最下位索引的Scell的PUSCH捎带, 因此传输上行链路控制信息(Uplinkcontrolinformation)。

以及控制部1810根据在上述第一双工模式的载波中使用的同步信道或者第二 双工模式的载波中使用的同步信道中以优先检测的同步信道被传输的载波的双工 模式,将相应双工模式的载波设置为Pcell,因此终端和基站执行接入过程,即如小 区搜索步骤、随机接入步骤、切换步骤等。

与此相反,支持不同的双工模式的终端在设置执行接入过程的Pcell载波的过 程中,通过基站设置成具有对特定双工模式的优先顺序的Pcell载波中,控制部1810 执行接入过程。即根据通过基站设置为优先顺序的FDD双工模式或者TDD双工模 式,控制部1810控制能够使相应接入过程执行。

当适用实施例2时,上述Pcell为一个,并且上述Pcell被设置为FDD或者TDD 时,上述控制部1810执行除此之外的一个以上的载波设置为与上述Pcell中设置的 FDD或者TDD相同的或者不同的双工模式的载波的载波聚合。

如实施例3所示,上述Pcell为一个,上述Pcell可以将FDD设置为优先顺序。

上述Pcell的设置包括:上述终端1800从上述基站1700接收指示Pcell的信息, 或者接收含有与Pcell指定相关的信息的信号。

在不同的双工模式(duplexmode)下,终端为了控制载波聚合,上述控制部 1810执行以与预设的第一Pcell的第一双工模式不同的第二双工模式运营的两个以 上的载波中一个载波设置为第二Pcell的载波聚合,传输部1820根据设置为上述各 个Pcell的双工模式向基站传输上行链路控制信道。其中,上述传输部1820在上述 第一Pcell或第二Pcell无PUSCH时,终端由于从与上述第一Pcell或第二Pcell相 同的双工模式的Scell中最下位索引的Scell向PUSCH捎带,因此可传输上行链路 控制信息。

另外,在实施例二、三中预设的Pcell为第一双工模式时,上述控制部1810执 行将上述第一双工模式的其它载波或第二双工模式的载波添加为Scell的载波聚合。 以及传输部1820根据上述Pcell的第一双工模式向基站传输上行链路控制信道。

在实施例2中Pcell的双工模式变为FDD或TDD,因此上述控制部1810为了 执行将其它载波添加为Scell的载波聚合,上述接收部1830能够控制使含有上述载 波的双工模式的信息从上述基站接收。

另外,对实施例3可进行排优先顺序,以便FDD的载波变为Pcell,此时,上 述第一双工模式变为FDD。

执行载波聚合的方法和执行载波聚合的装置

在以下,相互不同的宏小区(macrocell)和小小区(smallcell)环境(或者宏 eNB和小小区eNB)下执行载波聚合及联合运营、双连接时,对于根据能够与双工 模式无关地适用的相互不同的基站类型,即如宏基站及小小区基站的Pcell/Scell的 指定方法及此装置进行说明。

根据在本发明以上所提示的相互不同的双工模式的Pcell/Scell的指定方法在相 互不同的宏小区和小小区环境(或者宏eNB和小小区eNB)下载波聚合及联合运 营被执行时,能够与双工模式无关地适用且更详细的可考虑以下说明的方法。

作为实施例A,与设置能够使载波聚合按本发明的双工模式类别独立执行的实 施例1相类似地可考虑基站类型依赖(typedependent)Pcell定义方法能够使载波聚 合按相互不同的基站类别独立执行。即当设置有各自的宏eNB和小小区eNB的情 况下,,按相互不同类型的各自的eNB类别对Pcell进行指定,并且在本发明中说明 的Pcell中能够执行可能的终端的操作。

即相应方法是一种依赖于基站而定义Pcell的方法,对于在终端配置的分量载 波,属于宏基站的载波被设置为一个以上的多分量载波(multiplecomponent carrier),对于在小小区基站载波被设置为一个以上的多分量载波的情况,使Pcell 按相互不同的类型的各自的eNB类别指定。

宏基站及小小区基站各自在执行对于DL控制/数据以及UL控制/数据的传输过 程中,该方法是能够使按相应各自基站类别指定的Pcell和Scells的操作跟随的一 种方法,并且,该方法作为对DL数据的反馈,对于传输HARQ-ACK/NACK及上 行链路控制信息(uplinkcontrolinformation,UCI)的Pcell和Scell的操作,根据各 个基站的设置定义为跟随根据Pcell和Scell的终端和基站的操作。在相应载波聚合 下,对于向上行链路传输PUCCH的方面,按各个基站型类别被定义的PUCCH通 过利用仅向Pcell传输的方法,能够使上行链路控制信息传输,并且上行链路控制 信息向PUSCH捎带(piggyback)时,将对于向哪一个相应分量载波、Pcell或者哪 一个Scell进行传输的规则(rule),当Pcell中有PUSCH时,使用使UCI向Pcell 的PUSCH进行传输的方法,当Pcell中无PUSCH且Scell中有PUSCH时,使用能 够向相应Scell中具有最下位索引(最lowestindex)的Scell中有的PUSCH进行传 输的方法,或者对于非周期CSI请求从基站被指定的情况,可使用设置能够使UCI 向从指示相应非周期CSI请求的UL授权开始指示的相应基站下的Pcell或者Scell 中有的PUSCH进行传输的方法。

并且,在相同双工模式或相互不同的双工模式下,宏小区和小小区(或者宏基 站和小小区基站)执行联合运营及载波聚合时,对于在载波聚合下的PUSCH的传 输和PDSCH的传输和PUSCH的传输方面,也可以认为在各个基站内定义的Pcell 的控制下根据终端和基站的操作方法可设置为能够进行PDSCH及PUSCH的传输 的一种方法。

将实施例1的概念同一使用而其结果是,在各自的宏基站和小小区基站下定义 终端和基站操作的过程中,通过利用对于各自的FDD或TDD双工模式或者TDD 双工模式的载波聚合时的单个基站下使用的方法来执行终端操作和基站设置时,比 较支持单个基站载波聚合下的FDD唯一双工模式(FDDduplexmodeonly)的情况 和支持载波聚合下的TDD唯一双工模式(TDDduplexmodeonly)的情况下,可考 虑将对遗留系统的相互互换性一样的影响最小化的方法。即由于存在作为根据各个 宏基站及小小区基站的Pcell的操作,因此根据在各个基站类型中被定义的Pcell和 Scell的操作在基站间可独立进行终端的操作和基站的操作,所以以相应设置定义/ 指定/设置Pcell时,将对遗留系统的相互互换性一样的影响最小化的同时,能够执 行在宏基站和小小区基站下的双连接(dualconnectivity)或者联合运营或者载波聚 合。

但是,在相应方法的情况下,对于执行接入过程(accessprocedure)的情况, 作为首先执行接入的基站可考虑宏基站能够以优先被设置而根据相应Pcell的设置 能够使接入过程(ex.Cellsearchprocedure,randomaccessprocedure,handover procedure等)执行的方式。此时,对于终端执行小区搜索(cellsearch)的情况, 接入过程是根据优先检测在宏基站中使用的同步(Synchronization)信道,还是优 先检测在小小区基站中使用的同步信道来跟随相应Pcell的一种方式。

作为另一种方法,设置为对特定宏基站及小小区基站列为优先顺序,因此可考 虑例如,对于现有以通过使用宏基站部署LTE网络的情况进行充分的覆盖范围及移 动性支持时,能够以相应宏基站为优先顺序来执行接入过程的方法,或者与此相反 以小小区基站进行充分的覆盖范围及移动性支持时,能够以相应小小区基站为优先 顺序来执行接入过程的方法。它能够解决在根据相互不同的基站类型之间的Pcell 的设置的接入过程中可发生的终端和基站的模糊性。

实施例A不是将宏基站和小小区基站的载波聚合及联合运营和双连接支持的 终端的情况下,当接入于可支持相应双连接的网络时,能够使宏基站下的非-CA (non-CA)及CA操作和小小区基站下的非-CA及CA操作进行的一种方法。

即使实施例B与实施例2相类似地支持宏基站和小小区基站的CA及双连接的 情况下,PCell和SCell的设置如现有一个基站中设置的方式所示配置一个PCell, 而剩余分量载波设置能够使由SCell配置的方式利用的一种方法。对于相应情况的 实施例,如下所示。

以支持宏基站的一个载波被设置为Pcell,而剩余宏基站及小小区基站下的多个 载波,即除了被设置为PCell的载波之外的载波由SCell配置的情况,对X-1、X-2、 X-3、X-4、X-5的配置进行查看时,如下所示。

配置X-1{PCell(macro)、SCell-0(smallcell)}

配置X-2{PCell(macro)、SCell-0(smallcell)、SCell-1(macro或者smallcell)}

配置X-3{PCell(macro)、SCell-0(smallcell)、SCell-1(smallcell)、SCell-2 (macro或者smallcell)}

配置X-4{PCell(macro)、SCell-0(smallcell)、SCell-1(macro)、SCell-2(macro 或者smallcell)}

配置X-5{PCell(macro)、SCell-0(smallcell)、SCell-1(macro)、SCell-2(macro 或者smallcell)、SCell-3(macro或者smallcell)}

以支持小小区基站的一个载波被设置为PCell,而剩余宏基站及小小区基站下 的多个载波,即除了被设置为PCell的载波之外的载波由SCell配置的情况,对Y-1、 Y-2、Y-3、Y-4、Y-5的配置进行查看时,如下所示。

配置Y-1{PCell(Smallcell)、SCell-0(macro)}

配置Y-2{PCell(Smallcell)、SCell-0(macro)、SCell-1(Smallcell或者macro)}

配置Y-3{PCell(Smallcell)、SCell-0(smallcell)、SCell-1(macro)、SCell-2 (Smallcell或者macro)}

配置Y-4{PCell(Smallcell)、SCell-0(macro)、SCell-1(Smallcell)、SCell-2 (Smallcell或者macro)}

配置Y-5{PCell(Smallcell)、SCell-0(macro)、SCell-1(Smallcell)、SCell-2 (Smallcell或者macro)、SCell-3(Smallcell或者macro)}

对于利用相应方法的情况,当添加属于小小区或者宏基站的分量载波时,可能 有必要显示(explicit)地添加用于区分指示宏小区和小小区的类型的参数,或者根 据隐式地(implicit)指示的下行链路载波频率(downlinkcarrierfrequency)可知哪 一个载波是支持各自的基站类型的Scell。

实施例C是一种属于宏基站的载波被列为优先顺序的Pcell定义(prioritized Pcelldefinition)方法。

当支持宏基站和小小区基站的CA及联合运营、以及双连接时,相应方法是一 种以支持宏基站的分量载波为优先设置为Pcell的方法。对于以小小区为优先顺序 设置为Pcell的情况,由于与已部署有支持相应小小区基站的分量载波的宏小区基 站相比可能对强大的移动性(robustmobility)的支持不充分,并且在特定区域发现 如覆盖盲区(coveragehole)等而落入于无线链路失败(Radiolinkfailure,RLF)等 的终端的上/下行链路的数据传输接收中可能发生问题,因此可考虑以支持宏基站的 分量载波为优先选定为Pcell而能够防止相应问题的方法。

在以下,对于以上述实施例A、实施例B、实施例C为中心设置Pcell的方法, 在相互不同的宏小区和小小区环境(或者宏eNB和小小区eNB)下执行载波聚合 及联合运营、双连接时,对于根据能够与双工模式无关地适用的相互不同的双工模 式的Pcell/Scell的指定方法及为此的装置进行查看。

图19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A的终端在小小区环境下控制载波聚合的过 程的附图。

终端执行通过利用作为第一基站控制的载波中一个载波的Pcell来将其它载波 设置为Scell的、第一基站中的载波聚合(S1910);然后,终端执行通过利用第二 基站控制的载波中具有Pcell的功能的一个载波来将其它载波设置为Scell的、第二 基站中的载波聚合(S1920)。此后,终端根据上述第一基站及第二基站的各自的 Pcell及Scell的设置传输接收上述第一基站及第二基站和下行链路信道及上行链路 信道(S1930)。其中,第一基站可以成为宏小区,第二基站可以成为小小区,并且, 第一基站可以成为小小区,第二基站可以成为宏小区。

具有上述Pcell的功能的一个载波包括前面查看的Pcell按各个eNB类别被指定 的情况。

其中,对于上述Pcell的功能查看时,上述S1930步骤包括在具有上述Pcell的 功能的载波中传输有PUCCH的步骤。

并且,如前述所示,终端与上述第二基站相比通过优先接入于上述第一基站可 设置Pcell。

图20是以本发明的实施例B和实施例C为中心示出终端的操作的附图。

实施例B和实施例C示出在一个基站设置有Pcell,而除此之外的基站设置有 Scell的情况。终端通过利用从第一基站控制的载波的Pcell而将上述第一基站控制、 且不是上述Pcell的载波设置为Scell,或者将从第二基站控制的载波设置为Scell 的载波聚合(S2010)。此后,终端根据上述Pcell及Scell的设置向上述第一基站及 /或第二基站传输上行链路控制信道。

为了实现实施例B,在执行上述S2010的载波聚合的过程中,终端接收对于控 制设置为上述Scell的载波的上述第一基站或上述第二基站的信息。它包括接收 Scell的基站类型信息的步骤。

为了实现实施例C,上述第一基站成为宏小区的基站。即终端操作能够使宏小 区的基站始终被优先设置为Pcell。

图21是以本发明的实施例A为中心示出基站的操作的附图。图21是以第一基 站的操作为基准进行说明。在小小区环境第一基站控制载波聚合的过程中,向终端 传输通过利用上述第一基站控制的载波中一个载波Pcell而将其它载波设置为Scell 的信息(S2110)。此后,终端与上述第一基站执行载波聚合。然后,上述第一基站 向上述终端传输与上述第一基站相区别的第一基站控制的载波中一个载波设置为 具有Pcell的功能的Scell的信息(S2120)。此后,终端与上述第二基站执行载波聚 合。以及根据Pcell及Scell的设置第一基站和上述终端传输接收下行链路信道及上 行链路信道(S2130)。第二基站和上述终端还可以同样地传输接收下行链路信道及 上行链路信道。其中,第一基站可以成为宏小区,第二基站可以成为小小区,并且, 第一基站可以成为小小区,第二基站可以成为宏小区。

具有上述Pcell的功能的一个载波包括前面查看的Pcell按各个eNB类别被指定 的情况。

其中,具有第二基站的Pcell的功能的Scell是指上述第二基站和上述终端成为 传输接收PUCCH的载波。并且,终端通过与上述第二基站相比优先接入于上述第 一基站而首先设置第一基站和Pcell之后,执行对于在第二基站执行Pcell的功能的 Scell进行设置的载波聚合。

图22是以本发明的实施例B和实施例C为中心示出基站的操作的附图。图22 是以第一基站的操作为基准进行说明。

对于在小小区环境中控制载波聚合的第一基站,向终端传输通过利用在第一基 站控制的载波Pcell而将上述第一基站进行控制,且不是上述Pcell的载波设置为 Scell或将在第二基站控制的载波设置为Scell的信息(S2210),根据上述Pcell及 Scell的设置从上述终端接收上行链路控制信道(S2220)。

更具体而言,在实施例B中上述S2210包括额外传输对于控制设置为上述Scell 的载波的上述第一基站或上述第二基站的信息的步骤。以及为了实现实施例C,上 述第一基站可以成为宏小区的基站。

图23是图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A的载波的功能的附图。实施例A是依赖于 基站而定义Pcell。2310具有在第一基站控制的载波CC1和CC2,其中CC1为Pcell。 另外,2320具有在第二基站控制的载波CC3、CC4、CC5,其中CC3为Pcell,其 换句而言是在第二基站执行Pcell的功能的Scell。第一基站可以成为宏基站,第二 基站可以成为小小区基站。相反,第一基站可以成为小小区基站,第二基站可以成 为宏基站。

根据2310和2320的设置,终端与第一基站的PUCCH传输可以利用CC1,而 终端与第二基站的PUCCH传输可以利用CC3。

图24是图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B或者实施例C的载波的功能的附图。实施 例B是一个基站承担Pcell,除此之外的载波配置为Scell的实施例。

2410具有在第一基站控制的载波CC1和CC2,其中CC1为Pcell。另外,2420 具有在第二基站控制的载波CC3、CC4、CC5,并且其全部为Scell。第一基站可以 成为宏基站,第二基站可以成为小小区基站。相反,第一基站可以成为小小区基站, 第二基站可以成为宏基站。

当实施例B时,终端根据首先接入或者已预设的方式通过利用任意一个基站的 Pcell,可以将不是Pcell的载波设置为Scell。

当实施例C时,终端优先于宏基站而设置有Pcell,并可以将除此之外的载波 设置为Scell。当实施例C时,2410成为宏基站的载波构成。

当通过利用具有相互不同的TDD、FDD双工模式的载波来执行载波聚合和通 过利用在相互不同的基站类型支持的载波来执行载波聚合时,能够解决在终端和基 站之间根据Pcell及Scell的设置操作的基站和终端之间的上下行链路控制信道及数 据信道以及如接入过程等的终端的行为和对于基站的设置的终端和基站之间的模 糊性,从而使在终端和基站之间执行的接入过程及上/下行链路数据传输以及含有 HARQ操作的上/下行链路控制信道的传输和接收操作正确进行,使得确保对于终 端和基站之间的数据传输的可靠性,并且它能够使上/下行链路的数据传输率增加。

并且,具有相互不同的基站类型的基站之间的CA,即执行基站之间载波聚合 (inter-基站carrieraggregation)及双连接的支持时,能够解决在终端和相互不同的 基站类型之间根据Pcell的设置操作的终端的行为和对于基站的设置的终端和基站 之间的模糊性,从而使在终端和基站之间执行的接入过程及上/下行链路数据传输以 及含有HARQ操作的上/下行链路控制信道的传输和接收操作正确进行,使得在终 端和相互不同的基站下确保对于数据传输的可靠性,并且它能够使上/下行链路的数 据传输率增加。

图25是示出根据又一实施例的用户终端的构成的附图。

参考图25,根据又一实施例的用户终端2500包括接收部2530及控制部2510、 传输部2520。图25示出在小小区环境中控制载波聚合的终端2500。

接收部2530通过相应信道从基站接收下行链路控制信息及数据、消息。

并且,对于为执行上述的本发明所需的终端设置Pcell的方法,控制部2510控 制在相互不同的双工模式(DuplexMode)中根据考虑FDD和TDD的联合运营及 FDD和TDD的载波聚合的Pcell的设置的整个终端的操作。

控制部2510在为执行上述的本发明所需的相互不同的宏小区和小小区环境(或 者宏eNB和小小区eNB)下执行载波聚合及联合运营、双连接时,控制用于指定 根据能够与双工模式无关地适用的相互不同的基站类型的Pcell/Scell的整个终端的 操作。

传输部2520通过相应信道向基站传输上行链路控制信息及数据、消息。

更具体而言,以实施例A为中心查看时,如下所示。

控制部2510执行通过利用由第一基站控制的载波中一个载波Pcell而将其它载 波设置为Scell的、在第一基站的载波聚合,并执行通过利用由第二基站控制的载 波中具有Pcell的功能的一个载波而将其它载波设置为Scell的在第二基站的载波聚 合。其结果是,对于第一基站具有Pcell,对于第二基站也可以设置起到Pcell或Pcell 作用的载波(Scell)。此后,接收部2530根据上述第一基站及第二基站的各自的Pcell 及Scell的设置从上述第一基站及第二基站接收下行链路信道,传输部2520根据上 述第一基站及第二基站的各自的Pcell及Scell的设置向上述第一基站及第二基站传 输上行链路信道。对于上行链路信道的传输能够适用在前面实施例A中查看的事 项。上述传输部2520在具有上述Pcell的功能的载波中可传输PUCCH。并且,上 述控制部2510可控制为与上述第二基站相比优先接入于上述第一基站来设置 Pcell。

以实施例B和C为中心查看时,如下所示。控制部2510执行通过利用在第一 基站中控制的载波Pcell而将上述第一基站进行控制,且不是上述Pcell的载波设置 为Scell,或者执行将第二基站控制的载波设置为Scell的载波聚合。它是指只有在 一个基站的第一基站中设置Pcell,其它载波全部设置为Scell的含义。以及传输部 2520根据上述Pcell及Scell的设置向上述第一基站及/或第二基站传输上行链路控 制信道,上述接收部2530根据上述Pcell及Scell的设置从上述第一基站及/或第二 基站接收下行链路信道。

如实施例B所示,上述接收部2530可接收对于控制设置为上述Scell的载波的 上述第一基站或者上述第二基站的信息。并且,如实施例C所示,能够设置为使上 述第一基站成为宏小区的基站,在宏小区的基站终端可以通过优先连接来设置 Pcell。

图26是示出根据又一实施例的基站的构成的附图。

参考图26,根据又一实施例的基站2600包括控制部2610和传输部2620、接 收部2630。图26示出在小小区环境中控制载波聚合的基站2600。

在为执行上述的本发明所需的相互不同的双工模式(DuplexMode)下,控制 部2610控制根据考虑FDD和TDD的联合运营及FDD和TDD的载波聚合的Pcell 的设置的整个基站的操作。

并且,对于为执行上述的本发明所需的终端设置Pcell的方法,控制部2610在 相互不同的宏小区和小小区环境(或者宏eNB和小小区eNB)下执行载波聚合及 联合运营、双连接时,控制用于指定根据能够与双工模式无关地适用的相互不同的 双工模式的Pcell/Scell的整个基站的操作。

传输部2620和接收部2630将为执行上述的本发明所需的信号或消息、数据用 于和终端进行传输接收。更具体而言,以实施例A为中心查看,如下所示。接收部 2630从终端接收上行链路信道。以及传输部2620向终端传输通过利用上述基站控 制的载波中一个载波Pcell而将其它载波设置为Scell的信息,并向上述终端传输与 上述基站相区别的第二基站控制的载波中一个载波设置为具有Pcell的功能的Scell 的信息。此后,上述控制部2610提供上述传输部2620和接收部2630根据上述Pcell 及Scell的设置控制能够使上述终端和下行链路信道及上行链路信道传输及接收的 功能。

另外,具有上述Pcell的功能的Scell可以成为上述第二基站和上述终端传输接 收PUCCH的载波。并且,上述终端设置成与上述第二基站相比优先接入于上述第 一基站,或者可以提前预约。

接下来,以实施例B、C为中心进行查看。

控制部2610生成通过利用在上述基站中控制的载波Pcell而将在第一基站进行 控制、且不是上述Pcell的载波设置为Scell,或者将在第二基站控制的载波设置为 Scell的信息。以及传输部2620向终端传输上述生成的信息,从而以使终端能够执 行载波聚合的方式进行指示。此后,接收部2630根据上述Pcell及Scell的设置从 上述终端接收上行链路控制信道。

在实施例B中,上述控制部2610生成对于控制设置为上述Scell的载波的上述 第一基站或上述第二基站的信息,传输部2620可以向终端传输上述生成的信息。 在实施例C中,上述第一基站可以成为宏小区的基站。

以上的说明只是例示性地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思想而已,对于本发明所属的技术 区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能够在不脱离本发明的本质特征的情况下可以进行多种 修正和改变。并且,本发明所公开的实施例不是为了限定本发明的技术思想,而仅 是为了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思想范围不会被这些实施例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 通过以下权利要求范围进行解释,并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应解释为与其同等范围 内的所有技术思想。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根据美国专利法119(a)条(35U.S.C§119(a)),本专利申请对2013年07 月25日向韩国申请的专利申请号第10-2013-0088234号及2013年10月21日向韩 国申请的专利申请号第10-2013-0125599号及2014年01月16日向韩国申请的专利 申请号第10-2014-0005630号及2014年02月10日向韩国申请的专利申请号第 10-2014-0015075号要求其优选权,并且将其全部内容以参考文献方式并入于本专 利申请中。同时,如果本专利申请对于除了美国之外的其它国家也以以上同样的理 由要求优选权的话,其全部内容将以参考文献方式并入于本专利申请中。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