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Powerlink和6LoWPAN的网关

一种Powerlink和6LoWPAN的网关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Powerlink和6LoWPAN的网关。其技术方案是:Powerlink总线收发器(1)与ARM中央控制器(3)双向相连,Internet总线收发器(2)与ARM中央控制器(3)双向相连,ARM中央控制器(3)与6LoWPAN边界路由器(4)双向相连,ARM中央控制器(3)与6LoWPAN边界路由器(4)的通信遵循SLIP通信协议。所述ARM中央控制器(3)中的ARM处理器单元(32)装有Powerlink和6LoWPAN协议转换软件;所述6LoWPAN边界路由器(4)中的射频SOC芯片(42)装有6LoWPAN边界路由软件。本发明具有通用性强和成本低的特点,能将不同的网络有效地融合在一起,适用于智能化企业和加工车间。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5391627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6-03-09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武汉科技大学;

    申请/专利号CN201510866231.5

  • 发明设计人 李晓卉;毛善丽;陈广;尚志文;

    申请日2015-11-30

  • 分类号H04L12/66;

  • 代理机构武汉科皓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 代理人张火春

  • 地址 430081 湖北省武汉市青山区建设一路

  • 入库时间 2023-12-18 14:50:10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9-11-15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 IPC(主分类):H04L12/66 授权公告日:20180327 终止日期:20181130 申请日:20151130

    专利权的终止

  • 2018-03-27

    授权

    授权

  • 2016-04-06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H04L12/66 申请日:20151130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6-03-09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网关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Powerlink和6LoWPAN的网关。

技术背景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对产品质量以及产品更新换代速率的需求越来越高,产品的生命周期也越来越短,对工厂制造业提出了更高速和更智能的要求;另一方面,随着全球能源资源问题的日益突出,对工厂制造业的节能也提出了新要求。

传统的工业现场总线如CAN、DeviceNet、PROFIBUS和ModBus等,其通信速率低、通用性差、互联复杂且成本高,已无法满足新型智能化工厂的应用需求,因此出现了许多新型的高速以太网工业总线,如Powerlink和EtherCAT等。另一方面,无线通信具有布线简单、移动性能好、功耗低和扩展性强等特点,在工业通信领域也占有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如6LoWPAN、WirelessHART、ISA100.11a和Zigbee等。

但是由于不同传输介质之间无法直接通信,且不同厂家之间的通信协议各不兼容,需要专用的网关设备和复杂的协议转换软件来实现不同网络的互联。目前虽已经存在一些单一协议转换网关,如ISA100.11a转ModBus总线网关和Zigbee转CAN总线网关等,但功能单一,成本高,没有统一的上层协议,不同的网络不能有效地融合在一起,难以形成一个大型智能化工厂网络。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克服现有技术不足,目的是提供一种Powerlink和6LoWPAN的网关,该网关能将不同的网络有效融合在一起、通用性强和成本低。

为了实现上述的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网关包括Powerlink总线收发器、Internet总线收发器、ARM中央控制器和6LoWPAN边界路由器。Powerlink总线收发器与ARM中央控制器双向相连,Internet总线收发器与ARM中央控制器双向相连,ARM中央控制器与6LoWPAN边界路由器双向相连,ARM中央控制器与6LoWPAN边界路由器的通信遵循SLIP通信协议。

所述网关与外界不同网络的连接是:所述ARM中央控制器与Powerlink网络通过IPV4通信协议通信,ARM中央控制器为Powerlink网络内每个Powerlink设备映射一个IPV6地址,所述ARM中央控制器与Internet网络通过IPV6通信协议通信,所述6LoWPAN边界路由器与6LoWPAN网络通过6LoWPAN无线通信协议通信。

所述ARM中央控制器由第一电源模块、ARM处理器单元、第一时钟模块、第一复位模块、RAM存储单元和ROM存储单元组成。

第一电源模块的电压输出端Vcc_1、Vcc_2和Vcc_3与ARM处理器单元的电压输入端Vcc_MPU、ROM存储单元的电压输入端Vcc_2和RAM存储单元的电压输入端Vcc_3对应连接,第一电源模块的地线端GND分别与ARM处理器单元的地线端GND、ROM存储单元的地线端GND和RAM存储单元的地线端GND连接。ARM处理器单元的时钟输入端CLK与第一时钟模块的时钟输出端CLK连接,ARM处理器单元的复位输入端Reset与第一复位模块的复位输出端Reset端连接,ARM处理器单元的DDR总线接口与RAM存储单元的DDR总线接口连接,ARM处理器单元的MMC总线接口与ROM存储单元的MMC总线接口连接。ARM处理器单元装有Powerlink和6LoWPAN协议转换软件。

ARM处理器单元的MII1总线接口与Powerlink总线收发器的MII1总线接口连接。ARM处理器单元的MII2总线接口与Internet总线收发器的MII2总线接口连接,ARM处理器单元的UART总线接口与6LoWPAN边界路由器的UART总线接口连接。

所述6LoWPAN边界路由器由第二电源模块、射频SOC芯片、天线模块、第二时钟模块和第二复位模块组成。

第二电源模块的电压输出端Vcc和地线端GND与射频SOC芯片的电压输入端Vcc_Soc和地线端GND对应连接。射频SOC芯片的射频信号正极性端RF_P和射频信号负极性端RF_N与天线模块的射频信号正极性端RF_P和射频信号负极性端RF_N对应连接,射频SOC芯片的时钟输入端CLK与第二时钟模块的时钟输出端CLK连接,射频SOC芯片的复位输入端Reset与第二复位模块的复位输出端Reset连接。射频SOC芯片装有6LoWPAN边界路由软件。

射频SOC芯片的UART总线接口与ARM中央控制器的UART总线接口连接。

所述Powerlink总线收发器为以太网物理接口收发器。

所述Internet总线收发器为以太网物理接口收发器。

所述Powerlink和6LoWPAN协议转换软件的主流程是:

S-101、系统初始化;

S-102、检测Powerlink总线收发器端是否收到IPV4格式数据帧,若收到,则执行步骤S-103;若未收到,则执行步骤S-108;

S-103、将收到的IPV4格式的数据帧转换为IPV6格式的数据帧;

S-104、根据IPV6格式的数据帧目的地址,若应将IPV6格式的数据帧发向6LoWPAN网络,则执行步骤S-105;若应将IPV6格式的数据帧发向Internet网络,则执行步骤S-107;

S-105、将IPV6格式的数据帧转化为SLIP格式的数据帧;

S-106、将SLIP格式的数据帧发向6LoWPAN边界路由器,返回S-102;

S-107、将IPV6格式的数据帧发向Internet总线收发器,返回S-102;

S-108、检测Internet总线收发器端是否收到IPV6格式的数据帧,若收到,则执行步骤S-109;若未收到,则执行步骤S-114;

S-109、根据IPV6格式的数据帧目的地址,若应将IPV6格式的数据帧发向6LoWPAN网络,则执行步骤S-110;若应将IPV6格式的数据帧发向Powerlink网络,则执行步骤S-112;

S-110、将IPV6格式的数据帧转化为SLIP格式的数据帧;

S-111、将SLIP格式的数据帧发向6LoWPAN边界路由器,返回S-102;

S-112、将IPV6格式的数据帧转化为IPV4格式的数据帧;

S-113、将IPV4格式的数据帧发向Powerlink总线收发器,返回S-102;

S-114、检测6LoWPAN边界路由器端是否收到SLIP格式的数据帧,若收到,则执行步骤S-115;若未收到,则返回S-102;

S-115、将SLIP格式的数据帧转化为IPV6格式的数据帧;

S-116、根据IPV6格式的数据帧目的地址,若应将IPV6格式的数据帧发向Powerlink网络,则执行步骤S-117;若应将IPV6格式的数据帧发向Internet网络,则执行步骤S-119;

S-117、将IPV6格式的数据帧转化为IPV4格式的数据帧;

S-118、将IPV4格式的数据帧发向Powerlink总线收发器,返回S-102;

S-119、将IPV6格式的数据帧发向Internet总线收发器,返回S-102。

所述6LoWPAN边界路由软件的主流程是:

S-201、系统初始化;

S-202、检测UART串口端是否收到SLIP格式的数据帧,若收到,则执行步骤S-203;若未收到,则执行步骤S-205;

S-203、将SLIP格式的数据帧转化为6LoWPAN格式的数据帧;

S-204、将6LoWPAN格式的数据帧发向天线模块端,返回S-202;

S-205、检测天线模块端是否收到6LoWPAN格式的数据帧,若收到,则执行步骤S-206;若未收到,则返回S-202;

S-206、将6LoWPAN格式的数据帧转化为SLIP格式的数据帧;

S-207、将SLIP格式的数据帧发向UART串口端,返回S-202。

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积极效果:

本发明采用高性能的ARM中央控制器,将目前两种具有非常良好性能和广泛应用前景的通信技术Powerlink和6LoWPAN结合在一起,6LoWPAN是一种低功耗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其底层采用成熟的IEEE802.15.4协议,网络层采用IPv6协议,具有稳健性、适用性和易接入性等优点,适用于低速低功耗的传感数据采集;Powerlink作为一种新兴的工业以太网总线技术,具有实时性高、开源、易于实现和支持以太网IP等优点,在未来新型工业应用中有着非常大的潜力。以上两种技术协调互补,可以很好地用于未来智能工业的数据检测和控制,并且这两种技术都具有支持IP通信的特点,能够在实际使用中实现应用层的统一,大大降低使用的复杂度,并可以方便地接入到传统的Internet中,实现智能化工厂网络。

本发明将Powerlink总线收发器、Internet总线收发器和6LoWPAN边界路由器结合在一起,有效解决了工业应用中有线通信和无线通信相互分离的弊端,并且实现了将所有网络设备连接到Internet网络中,大大提高了工业通信网络的扩展能力,在未来的工业通信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此外,本发明还大大降低了硬件设计的复杂度和硬件成本。

因此,本发明具有通用性强和成本低的特点,能将不同的网络有效地融合在一起,适用于智能化企业和加工车间。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与外界不同的网络连接示意图;

图3是图1中ARM中央控制器3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1中6LoWPAN边界路由器4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的Powerlink和6LoWPAN协议转换软件的主流程图;

图6是本发明的6LoWPAN边界路由软件的主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法: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描述,并非对其保护范围的限制。

实施例1

一种Powerlink和6LoWPAN的网关。如图1所示,所述网关包括Powerlink总线收发器1、Internet总线收发器2、ARM中央控制器3和6LoWPAN边界路由器4。Powerlink总线收发器1与ARM中央控制器3双向相连,Internet总线收发器2与ARM中央控制器3双向相连,ARM中央控制器3与6LoWPAN边界路由器4双向相连,ARM中央控制器3与6LoWPAN边界路由器4的通信遵循SLIP通信协议。

如图2所示,所述网关与外界不同网络的连接是:所述ARM中央控制器3与Powerlink网络5通过IPV4通信协议通信,ARM中央控制器3为Powerlink网络5内每个Powerlink设备映射一个IPV6地址,所述ARM中央控制器3与Internet网络6通过IPV6通信协议通信,所述6LoWPAN边界路由器4与6LoWPAN网络7通过6LoWPAN无线通信协议通信。

如图3所示,所述ARM中央控制器3由第一电源模块31、ARM处理器单元32、第一时钟模块33、第一复位模块34、RAM存储单元35和ROM存储单元36组成。

如图3所示,第一电源模块31的电压输出端Vcc_1、Vcc_2和Vcc_3与ARM处理器单元32的电压输入端Vcc_MPU、ROM存储单元36的电压输入端Vcc_2和RAM存储单元35的电压输入端Vcc_3对应连接,第一电源模块31的地线端GND分别与ARM处理器单元32的地线端GND、ROM存储单元36的地线端GND和RAM存储单元35的地线端GND连接。ARM处理器单元32的时钟输入端CLK与第一时钟模块33的时钟输出端CLK连接,ARM处理器单元32的复位输入端Reset与第一复位模块34的复位输出端Reset端连接,ARM处理器单元32的DDR总线接口与RAM存储单元35的DDR总线接口连接,ARM处理器单元32的MMC总线接口与ROM存储单元36的MMC总线接口连接。ARM处理器单元32装有Powerlink和6LoWPAN协议转换软件。

如图3所示,ARM处理器单元32的MII1总线接口与Powerlink总线收发器1的MII1总线接口连接。ARM处理器单元32的MII2总线接口与Internet总线收发器2的MII2总线接口连接,ARM处理器单元32的UART总线接口与6LoWPAN边界路由器4的UART总线接口连接。

如图4所示,所述6LoWPAN边界路由器4由第二电源模块41、射频SOC芯片42、天线模块43、第二时钟模块44和第二复位模块45组成。

如图4所示,第二电源模块41的电压输出端Vcc和地线端GND与射频SOC芯片42的电压输入端Vcc_Soc和地线端GND对应连接。射频SOC芯片42的射频信号正极性端RF_P和射频信号负极性端RF_N与天线模块43的射频信号正极性端RF_P和射频信号负极性端RF_N对应连接,射频SOC芯片42的时钟输入端CLK与第二时钟模块44的时钟输出端CLK连接,射频SOC芯片42的复位输入端Reset与第二复位模块45的复位输出端Reset连接。射频SOC芯片42装有6LoWPAN边界路由软件。

如图4所示,射频SOC芯片42的UART总线接口与ARM中央控制器3的UART总线接口连接。

所述Powerlink总线收发器1为以太网物理接口收发器。

所述Internet总线收发器2为以太网物理接口收发器。

如图5所示,所述Powerlink和6LoWPAN协议转换软件的主流程是:

S-101、系统初始化;

S-102、检测Powerlink总线收发器1端是否收到IPV4格式数据帧,若收到,则执行步骤S-103;若未收到,则执行步骤S-108;

S-103、将收到的IPV4格式的数据帧转换为IPV6格式的数据帧;

S-104、根据IPV6格式的数据帧目的地址,若应将IPV6格式的数据帧发向6LoWPAN网络7,则执行步骤S-105;若应将IPV6格式的数据帧发向Internet网络6,则执行步骤S-107;

S-105、将IPV6格式的数据帧转化为SLIP格式的数据帧;

S-106、将SLIP格式的数据帧发向6LoWPAN边界路由器4,返回S-102;

S-107、将IPV6格式的数据帧发向Internet总线收发器2,返回S-102;

S-108、检测Internet总线收发器2端是否收到IPV6格式的数据帧,若收到,则执行步骤S-109;若未收到,则执行步骤S-114;

S-109、根据IPV6格式的数据帧目的地址,若应将IPV6格式的数据帧发向6LoWPAN网络7,则执行步骤S-110;若应将IPV6格式的数据帧发向Powerlink网络5,则执行步骤S-112;

S-110、将IPV6格式的数据帧转化为SLIP格式的数据帧;

S-111、将SLIP格式的数据帧发向6LoWPAN边界路由器4,返回S-102;

S-112、将IPV6格式的数据帧转化为IPV4格式的数据帧;

S-113、将IPV4格式的数据帧发向Powerlink总线收发器1,返回S-102;

S-114、检测6LoWPAN边界路由器4端是否收到SLIP格式的数据帧,若收到,则执行步骤S-115;若未收到,则返回S-102;

S-115、将SLIP格式的数据帧转化为IPV6格式的数据帧;

S-116、根据IPV6格式的数据帧目的地址,若应将IPV6格式的数据帧发向Powerlink网络5,则执行步骤S-117;若应将IPV6格式的数据帧发向Internet网络6,则执行步骤S-119;

S-117、将IPV6格式的数据帧转化为IPV4格式的数据帧;

S-118、将IPV4格式的数据帧发向Powerlink总线收发器1,返回S-102;

S-119、将IPV6格式的数据帧发向Internet总线收发器2,返回S-102。

如图6所示,所述6LoWPAN边界路由软件的主流程是:

S-201、系统初始化;

S-202、检测UART串口端是否收到SLIP格式的数据帧,若收到,则执行步骤S-203;若未收到,则执行步骤S-205;

S-203、将SLIP格式的数据帧转化为6LoWPAN格式的数据帧;

S-204、将6LoWPAN格式的数据帧发向天线模块43端,返回S-202;

S-205、检测天线模块43端是否收到6LoWPAN格式的数据帧,若收到,则执行步骤S-206;若未收到,则返回S-202;

S-206、将6LoWPAN格式的数据帧转化为SLIP格式的数据帧;

S-207、将SLIP格式的数据帧发向UART串口端,返回S-202。

本具体实施方式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积极效果:

本具体实施方式采用高性能的ARM中央控制器3,将目前两种具有非常良好性能和广泛应用前景的通信技术Powerlink和6LoWPAN结合在一起,6LoWPAN是一种低功耗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其底层采用成熟的IEEE802.15.4协议,网络层采用IPv6协议,具有稳健性、适用性和易接入性等优点,适用于低速低功耗的传感数据采集;Powerlink作为一种新兴的工业以太网总线技术,具有实时性高、开源、易于实现和支持以太网IP等优点,在未来新型工业应用中有着非常大的潜力。以上两种技术协调互补,可以很好地用于未来智能工业的数据检测和控制,并且这两种技术都具有支持IP通信的特点,能够在实际使用中实现应用层的统一,大大降低使用的复杂度,并可以方便地接入到传统的Internet中,实现智能化工厂网络。

本具体实施方式将Powerlink总线收发器1、Internet总线收发器2和6LoWPAN边界路由器4结合在一起,有效解决了工业应用中有线通信和无线通信相互分离的弊端,并且实现了将所有网络设备连接到Internet网络中,大大提高了工业通信网络的扩展能力,在未来的工业通信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此外,本具体实施方式还大大降低了硬件设计的复杂度和硬件成本。

因此,本具体实施方式具有通用性强和成本低的特点,能将不同的网络有效地融合在一起,适用于智能化企业和加工车间。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