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肘前区植皮可视包扎固定装置

一种肘前区植皮可视包扎固定装置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肘前区植皮可视包扎固定装置,包括主体、盖板、卡槽、卡扣、吸附垫、双向阀、单向阀、环形气囊、充气嘴,该肘前区植皮可视包扎固定装置结构简单功能强大,能时时监测到植皮区的动态变化,无需拆解,当植皮区出现渗血等症状时能及时处理,防止皮下形成血凝块,进而影响手术效果。

著录项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22-11-01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 IPC(主分类):A61B17/12 专利号:ZL2015107847210 申请日:20151116 授权公告日:20181214

    专利权的终止

  • 2018-12-14

    授权

    授权

  • 2016-04-06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A61B17/12 申请日:20151116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6-03-09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固定装置,尤其涉及一种肘前区植皮可视包扎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植皮术是烧伤整形科最基本的临床技术,成功的植皮不仅可以加速封闭创 面、预防感染、提高生存率,还可以显著改善外观。决定植皮成功有几个关键 因素,一是严格的止血,预防出血引起的皮下血肿;二是控制感染,尽可能的 减少植皮区的细菌数;三是良好的血液循环;四是良好的加压包扎和固定,而 肘前区是植皮成功率最低的部位,尤其是肘前区瘢痕切除植皮的患者。其最常 见的失败原因是皮下的血肿,多是由于术后继发的渗血所导致,很难预防。很 多医生为了提高植皮成功率,将皮片开洞以引流皮下的渗血。这种办法可以虽 然可以避免皮下血肿,但预后瘢痕较多,影响美观。所以,在整张皮片移植的 前提下,如果能够及时的发现和清除皮下血肿,将显著提高肘前区植皮成功率, 并且兼顾美观。所以,有的医生在植皮术后第二天即打开包扎敷料观察,之后 定时观察,遇到血肿及时清除。但是这种办法也存在很多不足,如果打开包扎 敷料过早,或者过于频繁,将不利于植皮区的加压,有可能加大出血的风险; 如果打开过晚或者间隔时间过长,那么皮下的渗血就会形成血凝块,很难清除, 鉴于以上缺陷,实有必要设计一种肘前区植皮可视包扎固定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肘前区植皮可视包扎固定装置, 来解决肘部植皮术容易造成皮下渗血形成血凝块而难以清除和不方便观察病情 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肘前区植皮可视包扎固 定装置,包括主体、盖板、卡槽、卡扣、吸附垫、双向阀、单向阀、环形气囊、 充气嘴,所述的主体和盖板为透明半圆管,所述的卡槽数量为若干个,所述的 卡槽对称分布盖板前后两端,所述的卡扣数量为若干件,所述的卡扣对称分布 于主体前后两端,所述的卡扣与主体一体相连,所述的吸附垫位于主体内部底 端,所述的吸附垫与主体胶连相连,所述的双向阀位于盖板顶部右侧,所述的 双向阀与盖板紧配相连,所述的单向阀位于盖板顶部左侧,所述的单向阀与盖 板紧配相连,所述的环形气囊数量为两件,所述的环形气囊对称分布于主体左 右两端,所述的环形气囊与主体胶连相连,所述的气嘴位于环形气囊外侧,所 述的气嘴与环形气囊一体相连。

进一步,所述的盖板内端顶端还设有压力传感器,所述的压力传感器与盖 板胶连相连。

进一步,所述的盖板顶部还设有压力表,所述的压力表与盖板螺纹相连。

进一步,所述的盖板与主体中间还设有橡胶垫,所述的橡胶垫与主体胶连 相连。

进一步,所述的主体材质与盖板材质均由高强度的聚酯类透明塑料成分组 成。

进一步,所述的盖板内部顶端还设有缓冲板,且所述的缓冲板位于双向阀 底端,所述的缓冲板与盖板胶连相连。

进一步,所述的盖板内部底端还设有LED灯,所述的LED灯与盖板螺纹相 连。

进一步所述的盖板内部顶端还设有电池,所述的电池与盖板紧配相连,且 所述的电池与LED灯线路相连。

进一步,所述的盖板顶部还设有开关,所述的开关与盖板螺纹相连。

与现有技术相比,该肘前区植皮可视包扎固定装置,植皮结束后,将肘部 置于主体内的吸附垫上,使植皮区距离装置两端至少5cm,将盖板与主体对合整 齐,用卡扣卡入卡槽中,并且卡扣与卡槽紧配相连,因此使得盖板与主体紧密 连接,通过充气嘴向环形气囊充气,使得环形气囊与手臂紧密接触,从而维持 主体与盖板组成空间的密闭性,再通过双向阀向装置内部充气,根据压力表指 示,维持装置主体与盖板组成的空间中的正压在90-140mmHg,通过单向阀连接 臭氧治疗仪,间断给予臭氧,发挥抗感染作用,主体材质与盖板材质均由高强 度的聚酯类透明塑料成分组成,所以盖板和主体均匀为透明状,因此可直接观 察植皮区变化,不需要进行拆解,避免因频繁拆解观察加大出血的风险,如果 出现皮下渗血,应及时通过双向阀和充气嘴排气,打开一侧的卡扣,再将盖板 从主体翻起,因此可将皮下积血予以清除,清除后重新将盖板和主体组合,该 装置结构简单功能强大,能时时观察到植皮区的动态变化,当植皮区出现渗血 时能及时清理渗血,防止植皮区形成血凝块。

附图说明

图1是肘前区植皮可视包扎固定装置轴侧视图

图2是肘前区植皮可视包扎固定装置的剖视图

图3是肘前区植皮可视包扎固定装置的左视图

图4是肘前区植皮可视包扎固定装置的横截面视图

主体1盖板2

卡槽3卡扣4

吸附垫5双向阀6

单向阀7环形气囊8

充气嘴9橡胶垫101

压力传感器201压力表202

缓冲板203LED灯204

电池205开关206

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中,阐述了多种特定细节,以便提供对构成所描述实施例基础的概 念的透彻理解。然而,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很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 在没有这些特定细节中的一些或者全部的情况下来实践。在其他情况下,没有 具体描述众所周知的处理步骤。

如图1、图2、图3、图4所示,包括主体1、盖板2、卡槽3、卡扣4、吸 附垫5、双向阀6、单向阀7、环形气囊8、充气嘴9、橡胶垫101、压力传感器 201、压力表202、缓冲板203、LED灯204、电池205、开关206,所述的主体1 和盖板2为透明半圆管,所述的卡槽3数量为若干个,所述的卡槽3对称分布 盖板2前后两端,所述的卡扣4数量为若干件,所述的卡扣4对称分布于主体1 前后两端,所述的卡扣4与主体1一体相连,所述的吸附垫5位于主体1内部 底端,所述的吸附垫5与主体1胶连相连,所述的双向阀6位于盖板2顶部右 侧,所述的双向阀6与盖板2紧配相连,所述的单向阀7位于盖板2顶部左侧, 所述的单向阀7与盖板2紧配相连,所述的环形气囊8数量为两件,所述的环 形气囊8对称分布于主体1左右两端,所述的环形气囊8与主体1胶连相连, 所述的气嘴9位于环形气囊8外侧,所述的气嘴9与环形气囊8一体相连,所 述的盖板2内端顶端还设有压力传感器201,所述的压力传感器201与盖板2胶 连相连,所述的盖板2顶部还设有压力表202,所述的压力表202与盖板2螺纹 相连,所述的盖板2与主体1中间还设有橡胶垫101,所述的橡胶垫101与主体 1胶连相连,所述的盖板2内部顶端还设有缓冲板203,且所述的缓冲板203位 于双向阀6底端,所述的缓冲板203与盖板2胶连相连,所述的盖板2内部底 端还设有LED灯204,所述的LED灯204与盖板2螺纹相连,所述的盖板2内部 顶端还设有电池205,所述的电池205与盖板2紧配相连,且所述的电池205与 LED灯204线路相连,所述的盖板2顶部还设有开关206,所述的开关206与盖 板2螺纹相连,该肘前区植皮可视包扎固定装置,植皮结束后,将肘部置于主 体1内的吸附垫5上,使植皮区距离装置两端至少5cm,将盖板2与主体1对合 整齐,用卡扣4卡入卡槽3中,并且卡扣4与卡槽3紧配相连,从而使得盖板2 与主体1紧密连接,通过充气嘴9向环形气囊8充气,使得环形气囊8与手臂 紧密接触,从而达到维持主体1与盖板2组成空间的密闭性,再通过双向阀6 向装置内部充气,根据压力表202指示,维持装置主体1与盖板2组成的空间 中的正压在90-140mmHg,通过单向阀7连接臭氧治疗仪,间断给予臭氧,发挥 抗感染作用,主体1材质与盖板2材质均由高强度的聚酯类透明塑料成分组成, 所以盖板2和主体1均匀为透明状,因此可直接观察植皮区变化,不需要进行 拆解,避免因频繁拆解观察加大出血的风险,如果出现皮下渗血,应及时通过 双向阀6和充气嘴9排气,同时将盖板2与主体1分开,因此可将皮下积血予 以清除,清除后重新将盖板2和主体1组合,其中吸附垫5为纳米活性碳纤维 材料,具有极强的吸收渗液的能力,可有效引流植皮区及周围的渗血及渗液, 且舒适、无毒、无刺激、无致敏、不粘伤口,橡胶垫101是增加主体1与盖板2 的气密性,压力传感器201是能检测出主体1与盖板2组成的空间的压力,并 通过压力表202显示出来,缓冲板203是避免从而双向阀6进入的空气直接喷 射到皮肤上,当需要观察内部情况时,按下开关206,使得电池205给LED灯 204供电,使得LED灯204发光,从而达到照明作用,因此能清楚看清内部情况。

本发明不局限于上述具体的实施方式,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从上述构思 出发,不经过创造性的劳动,所做出的种种变换,均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 内。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