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用于模拟侧面路肩碰撞试验的刚性壁障

一种用于模拟侧面路肩碰撞试验的刚性壁障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精度较高且直观的用于模拟侧面路肩碰撞试验的刚性壁障,包括斜坡体和路肩,所述斜坡体包括均为框架体的上横梁、下横梁、承重梁和三个以上的斜纵梁,以及三个以上的直纵梁;所述上横梁、下横梁和承重梁由左至右的长度相同,由前至后的宽度依次增大,且由上至下相互间距地平行布置;所述三个以上的斜纵梁相互之间纵向平行间距地布置,每个斜纵梁分别与上横梁、下横梁和承重梁的前端连接;所述三个以上的直纵梁相互之间纵向平行间距地布置,每个直纵梁的前端分别与上横梁、下横梁的承重梁的后端连接,后端与碰撞墙可调整上下位置地连接;所述路肩为实心钢体,其整体近似梯形,路肩共有两个,分别连接于承重梁的前端的左右两端。

著录项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7-11-28

    授权

    授权

  • 2016-04-13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G01M7/08 申请日:20151130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6-03-16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速度为10Km/h的侧面路肩误作用试验,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模拟侧面路肩碰撞试验的刚性壁障。

背景技术

在GB、C-NCAP及Euro-NCAP测试程序中,64KPH正面40%重叠可变形壁障碰撞试验、50KPH可变形移动壁障侧面碰撞试验、50KPH正面100%重叠刚性壁障碰撞试验已经成为必须程序。但是除了这些已定的检测试验工况外,还有很多其他非标准的碰撞工况会伤害到乘员或者造成财产损失。

根据统计,当车辆在高速急转弯的情况下,车辆的一侧会撞击到路肩(俗称马路牙子),虽然这个撞击速度不大,但往往会导致气囊打开,严重的甚至会伤及乘员。

而对于这种事故,一些国家的企业及研究部门通常是采用软件系统进行模拟试验。然而,采用软件系统进行模拟试验存在的缺陷是;精度较低、不直观、不能够完全获得真实的试验数据,从而对解决这种事故的效果并不明显。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精度较高且直观的用于模拟侧面路肩碰撞试验的刚性壁障。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用于模拟侧面路肩碰撞试验的刚性壁障,包括斜坡体和路肩:所述斜坡体包括均为框架体的上横梁、下横梁、承重梁和三个以上的斜纵梁,以及三个以上的直纵梁;所述上横梁、下横梁和承重梁由左至右的长度相同,由前至后的宽度依次增大,且由上至下相互间距地平行布置;所述三个以上的斜纵梁相互之间纵向平行间距地布置,每个斜纵梁分别与上横梁、下横梁和承重梁的前端连接;所述三个以上的直纵梁相互之间纵向平行间距地布置,每个直纵梁的前端分别与上横梁、下横梁的承重梁的后端连接,后端与碰撞墙可调整上下位置地连接;所述路肩为实心钢体,其整体近似梯形,路肩共有两个,分别连接于承重梁的前端的左右两端。

优选地,所述上横梁、下横梁和承重梁均为目字形的框架体。

优选地,所述上横梁、下横梁和承重梁均为日字形的框架体。

优选地,所述上横梁、下横梁和承重梁均为田字形的框架体。

优选地,所述上横梁、下横梁和承重梁由前至后的宽度分别不小于30cm、50cm和120cm所述直纵梁和斜纵梁的高度均不大于100cm。

优选地,所述每个斜纵梁与上横梁、下横梁和承重梁之间的斜角的角度大于45°。

优选地,还包括与直纵梁配对连接的安装固定件,所述直纵梁通过相应的安装固定件与碰撞墙可调整上下位置地连接。

优选地,所述安装固定件为与直纵梁的高度相当的长形板件,其与直纵梁连接并由直纵梁的一侧向外延伸,并在向外延伸的部分上由上至下设有间距地布置的纵向腰型孔,所述直纵梁通过安装固定件上的纵向腰型孔,采用螺栓与碰撞墙可调整上下位置地连接。

优选地,所述承重梁内设有人字形的连接梁。

优选地,还包括两个螺栓组,所述两个路肩上均分别设有由其后端向两侧延伸的安装部,所述安装部上设有由上至上相互间距地布置的螺孔组,所述承重梁上设有配合螺孔组,所述两个路肩分别通过螺孔组和配合螺孔,分别采用一组螺栓组连接于承重梁的前端的左右两端。

本发明包含如下有益效果;

由于本发明所述斜坡体包括均为框架体的上横梁、下横梁、承重梁和三个以上的斜纵梁,以及三个以上的直纵梁;所述上横梁、下横梁和承重梁由左至右的长度相同,由前至后的宽度依次增大,且由上至下相互间距地平行布置;所述三个以上的斜纵梁相互之间纵向平行间距地布置,每个斜纵梁分别与上横梁、下横梁和承重梁的前端连接;所述三个以上的直纵梁相互之间纵向平行间距地布置,每个直纵梁的前端分别与上横梁、下横梁的承重梁的后端连接,后端与碰撞墙可调整上下位置地连接;所述路肩为实心钢体,其整体近似梯形,路肩共有两个,分别连接于承重梁的前端的左右两端。因而,能够利用本发明,针对速度为10Km/h的侧面路肩误作用试验进行真实的车辆碰撞试验,直观地获得真实、有效的数据与实际情况非常吻合,与软件模拟相比,数据精度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通过利用真实、有效的数据,能够很好地分析并解决当车辆在高速急转弯的情况下,车辆的一侧撞击到路肩,使导气囊打开,甚至伤及乘员事故的发生的问题。同时,本发明能够通过比较方便地、精确地调整三个直纵梁与碰撞墙之间的上下位置而比较方便地、精确地调整整个刚性壁障与碰撞墙之间的上下位置,以适应不同直径轮胎的试验车辆侧面碰撞试验碰撞的需要。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日字形的上横梁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田字形的上横梁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侧视图;

图5是斜坡体的侧视图;

图6是本发明的使用状态图。

图中,1-斜坡体、2-路肩、3-碰撞墙、4-试验用飞行地毯装置、5-试验车辆、6-螺栓组、12-承重梁、13-安装固定件、130-纵向腰形孔、14-上横梁、15-下横梁、16-直纵梁、17-斜纵梁、连接梁19、A-斜角、安装部20。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至5,本发明的用于模拟侧面路肩碰撞试验的刚性壁障,包括斜坡体1和路肩2:从图1至5可见,所述斜坡体1包括均为框架体的上横梁14、下横梁15、承重梁12和三个以上的斜纵梁17,以及三个以上的直纵梁16;所述上横梁14、下横梁15和承重梁12由左至右的长度相同,由前至后的宽度依次增大,且由上至下相互间距地平行布置;所述三个以上的斜纵梁17相互之间纵向平行间距地布置,每个斜纵梁17分别与上横梁14、下横梁15和承重梁12的前端连接;所述三个以上的直纵梁16相互之间纵向平行间距地布置,每个直纵梁16的前端分别与上横梁14、下横梁15的承重梁12的后端连接,后端与碰撞墙3可调整上下位置地连接;所述路肩2为实心钢体(按照法规规定,其高度为100mm-140mm、边缘半径为5mm-10mm、上边缘长度不小于10cm、倾斜角为0-10度、长度27为50cm-100cm),其整体近似梯形,路肩2共有两个,分别连接于承重梁12的前端的左右两端。因而,参见图6,能够利用本发明,针对速度为10Km/h的侧面路肩误作用试验进行真实的车辆碰撞试验,直观地获得真实、有效的数据与实际情况非常吻合,与软件模拟相比,数据精度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通过利用真实、有效的数据,能够很好地分析并解决当车辆在高速急转弯的情况下,车辆的一侧撞击到路肩,使导气囊打开,甚至伤及乘员事故的发生的问题。同时,本发明能够通过比较方便地、精确地调整三个直纵梁16与碰撞墙3之间的上下位置而比较方便地、精确地调整整个刚性壁障与碰撞墙3之间的上下位置,以适应不同直径轮胎的试验车辆侧面碰撞试验碰撞的需要。

由图1可知,所述上横梁14、下横梁15和承重梁12均为目字形的框架体。这使得上横梁14、下横梁15和承重梁12的结构比较简单,制造比较容易且刚度较高。

由图2可知,所述上横梁14可以为日字形的框架体。实际上,所述上横梁14、下横梁15和承重梁12也可以均为日字形的框架体。这使得上横梁14、下横梁15和承重梁12的结构更简单,制造更容易且刚度也能够满足使用需要。

由图3可知,所述上横梁14还可以为田字形的框架体。实际上,所述上横梁14、下横梁15和承重梁12还可以均为田字形的框架体。这同样使得上横梁14、下横梁15和承重梁12的结构更简单,制造更容易且刚度也能够满足使用需要。

所述上横梁14、下横梁15和承重梁12由前至后的宽度分别不小于30cm、50cm和120cm所述直纵梁16和斜纵梁17的高度均不大于100cm。这样既能够保证斜坡体1的自身刚度,能够承受试验中产生的能量而不变形,提高使用寿命,还能够方便地调整整个刚性壁障的高度,较好地满足试验中不同高度试验车辆5的试验需要。同时,还能够方便叉车、行车等分别对上横梁14、下横梁15和承重梁12的搬运。

由图5可知,所述每个斜纵梁17与上横梁14、下横梁15和承重梁12之间的斜角A的角度大于45°。这样能够有效防止试验碰撞中试验车辆发生侧翻,避免不必要的损伤,并使试验车辆尽可能反复使用,降低试验成本。

由图1可知,本发明还包括与直纵梁16配对连接的安装固定件13,所述直纵梁16通过相应的安装固定件13与碰撞墙3可调整上下位置地连接。这使得直纵梁16与碰撞墙3可调整上下位置地连接的结构比较简单,且调整上下位置也比较方便容易。从而,使整个刚性壁障与碰撞墙3可调整上下位置地连接的结构也比较简单,且上下位置也比较方便容易。

由图1可知,所述安装固定件13为与直纵梁16的高度相当的长形板件,其与直纵梁16连接并由直纵梁16的一侧向外延伸,并在向外延伸的部分上由上至下设有间距地布置的纵向腰型孔130,所述直纵梁16通过固定件13上的纵向腰型孔130,采用螺栓(未画出,下同)与碰撞墙3可调整上下位置地连接。这使得直纵梁16与碰撞墙3可调整上下位置地连接的结构更加简单,且调整上下位置更加方便容易。从而,使整个刚性壁障与碰撞墙3可调整上下位置地连接的结构更加简单,且调整上下位置更加方便容易。

由图1可知,所述承重梁12内设有人字形的连接梁19。这使得承重梁12的承载能力较高,使用寿命也较高。

由图1可知,本发明还包括两个螺栓组6,所述两个路肩2上均设有由其后端向两侧延伸的安装部20,所述安装部20上设有由上至上相互间距地布置的安装螺孔(未画出,下同),所述承重梁12上设有配合安装螺孔(未画出,下同),所述两个路肩2通过安装螺孔和配合安装螺孔,分别采用一组安装螺栓组6连接于承重梁12的前端的左右两端。这使得两个路肩2的更新替换比较方便容易。

本发明使用过程如下;

参见图1和图6,首先将整个刚性壁障连接到碰撞墙3上,并根据不同的轮胎尺寸的试验车型,调整整个刚性壁障与碰撞墙3之间的上下上位置,使之符合试验所需要的高度。然后,将整个刚性壁障与碰撞墙3固定连接。之后,将准备完毕的试验车辆5放置到试验用飞行地毯装置4上,并使试验车辆5的车身纵向中心线与碰撞方向垂直,最后以10Km/H的速度进行试验。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