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鞍带石斑鱼神经肽B基因、蛋白及其应用

鞍带石斑鱼神经肽B基因、蛋白及其应用

摘要

本发明属于水产养殖技术领域,具体地,公开了鞍带石斑鱼神经肽B基因、蛋白及其应用。神经肽B基因开放读码框序列、编码的氨基酸序列、成熟肽序列如SEQ?ID?NO:?1~3所示。本发明利用Real-time?PCR技术,检测了NPB在鞍带石斑鱼不同组织中的分布状况,同时研究了NPB成熟肽(NPB29)对石斑鱼的摄食及代谢相关基因表达的调控作用;本发明为开发以新型神经肽B为主要成分的添加剂产品奠定了基础。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5296500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6-02-03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中山大学;

    申请/专利号CN201510764490.7

  • 发明设计人 李文笙;王旻暄;孙彩云;

    申请日2015-11-11

  • 分类号C12N15/16;C07K14/575;

  • 代理机构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陈卫

  • 地址 510275 广东省广州市海珠区新港西路135号

  • 入库时间 2023-12-18 13:57:21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8-12-25

    授权

    授权

  • 2016-03-02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C12N15/16 申请日:20151111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6-02-03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产养殖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鞍带石斑鱼神经肽B基因、蛋白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神经肽B(NeuropeptideB,NPB)是孤儿G蛋白偶联受体GPR7(NPBWR1)的内源性配体,最初是从牛的下丘脑中分离纯化得到。NPB的前体蛋白prepro-NPB包含一个含有29个氨基酸的成熟肽,该肽最典型的特征是在N-端的色氨酸残基通过翻译后加工被溴化。除了哺乳动物,NPB已经在硬骨鱼和蟾蜍中被克隆出来。NPB主要分布于中枢神经系统,在外周组织中,NPB也分布于哺乳动物的肾、性腺、肝和胃等组织。如此广泛的组织分布模式预示着NPB在脊椎动物中具有多种生物学功能。然而NPB的生理功能仅在人、大鼠、小鼠等少数哺乳动物及罗非鱼等极个别硬骨鱼中有相关报道。研究发现NPB可能参与摄食调节,能量代谢平衡,内分泌调节及痛觉感受等生理活动,但有关NPB在其他脊椎动物尤其是在硬骨鱼中的研究目前还几乎处于空白。

鞍带石斑鱼(Epinepheluslanceolatus)俗称龙趸、龙胆石斑鱼、紫石斑鱼,在分类学上隶属于鲈形目(Perciformes),鮨科(Serranidae),石斑鱼属(Epinephelus)。鞍带石斑鱼属暖水性岛礁性鱼类,是石斑鱼属中体型最大的种类,有“石斑鱼之王”之称,其具有适应性强、抗病力强、肉质鲜美、营养价值高等优点,市场价格高,销路好。2004年联合国粮农组织把石斑鱼与金枪鱼和黄尾鰤列为未来20年最有发展前途的三种养殖鱼类。近年来,我国南方沿海地区兴起了鞍带石斑鱼的养殖热潮,鞍带石斑鱼也成为日后深水网箱和工厂化养殖的理想品种选择之一。探讨新型神经肽NPB在鞍带石斑鱼中的生理功能为鞍带石斑鱼养殖提供理论指导。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充分研究鞍带石斑鱼的生殖生长,提供了鞍带石斑鱼神经肽B基因、蛋白及其应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的:

鞍带石斑鱼神经肽B基因,其核苷酸序列如SEQIDNO:1所示。

鞍带石斑鱼神经肽B蛋白,其氨基酸序列如SEQIDNO:2所示。

鞍带石斑鱼神经肽B的成熟肽,其氨基酸序列如SEQIDNO:3所示。

本发明通过研究发现鞍带石斑鱼神经肽B基因主要在鞍带石斑鱼中枢神经系统中表达,其中在下丘、延髓和脊髓中的表达量较高;NPB在所检测的外周组织中均有表达,但表达量都较低。另外,发现在注射12小时后,10ng/gBW和100ng/gBW的NPB29能够显著促进石斑鱼orexinmRNA的表达,当分别注射100ng/gBW和1000ng/gBW的NPB293小时后,以及注射1000ng/gBW的NPB296小时候,石斑鱼脑区LeptinBmRNA的表达均有显著提高,说明LeptinB在石斑鱼脑区参与了摄食和/或脂肪代谢的调控。

因此,本发明要求保护鞍带石斑鱼神经肽B成熟肽在促进石斑鱼Orexin基因表达中的应用。

鞍带石斑鱼神经肽B成熟肽在提高石斑鱼瘦素B基因表达中的应用。

鞍带石斑鱼神经肽B基因在调控石斑鱼摄食和/或脂肪代谢的应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首次克隆出鞍带石斑鱼神经肽B基因,并研究了其在鞍带石斑鱼各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并对其生理代谢功能进行了充分的研究,为开发以新型神经肽B为主要成分的添加剂产品奠定了基础。

附图说明

图1-1是NPB中间片段克隆第一轮电泳结果,M为Marker,在1对应的模板中出现预期片段。

图1-2是NPB中间片段克隆第二轮电泳结果,NC为阴性对照,M为Marker,在1对应的模板中出现预期片段。

图2-1是NPB3’RACE克隆第一轮电泳结果,NC为阴性对照,其中1为所取的脑组织,M为marker。

图2-2是NPB3’RACE克隆第二轮电泳结果,其中1为所取脑组织,M为marker。

图3-1是NPB5’RACE克隆第一轮电泳结果,其中1为所取脑组织,M为Marker。

图3-2是NPB5’RACE克隆第二轮电泳结果,NC为阴性对照,其中1为所选取脑组织,M为Marker。

图4-1是NPBORF克隆第一轮电泳结果,其中1为所选取脑组织,M为Marker。

图4-2是NPBORF克隆第二轮电泳结果,其中1为所选取的脑组织,M为Marker。

图5是NPBmRNA在鞍带石斑鱼不同组织中的表达状况。

图6是腹腔注射NPB成熟肽(NPB29)对下丘脑中Orexin基因的表达调控作用。

图7是腹腔注射NPB成熟肽(NPB29)对全脑中LeptinB基因的表达调控作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出进一步地详细阐述,所述实施例只用于解释本发明,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范围。下述实施例中所使用的试验方法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常规方法;所使用的材料、试剂等,如无特殊说明,为可从商业途径得到的试剂和材料。

实施例1鞍带石斑鱼NPB全长cDNA的克隆

基因克隆的整体思路:利用NCBI的Blast检索功能,从本实验室已完成的鞍带石斑鱼脑组织的转录组中检索到NPB的部分cDNA序列,根据此序列设计基因特异引物,进行NPBcDNA中间片段克隆;根据此中间片段,设计5’/3’-RACE的特异性引物,并结合5’/3’RACE的通用引物进行PCR扩增,从而获得NPB前体的全长cDNA序列;最后在3`和5`非编码区设计特异引物,进行开放读码框ORF的克隆。具体步骤如下:

1、鞍带石斑鱼NPB中间片段克隆:利用Invitrogen公司的M-MLV,把总RNA合成第一链cDNA。中间片段PCR扩增按照Toyobo公司产品聚合酶blendtapplus所要求的反应条件进行。第一轮PCR反应条件:94℃3min;94℃15s,温度梯度(50℃,54℃,58℃,62℃)15s,72℃1min,30个循环;72℃5min;4℃,保存。把第一轮的PCR产物按照1:100的比例稀释后作为模板进行第二轮PCR反应,反应条件为94℃3min;94℃15s,温度梯度(50℃,54℃,58℃,62℃)15s,72℃1min,35个循环;72℃5min;4℃,保存。

神经肽NPB中间片段克隆电泳结果如图1-1所示,经过第一轮PCR,在300bp之间出现了预期条带,第二轮如图1-2所示,在200bp到300bp之间出现了预期条带,将预期条带进行回收测序得到269bp的片段,经blast比对证明为NPB序列。

2、鞍带石斑鱼NPB3`RACE和5`RACE:利用设计的3`RACE特异引物与通用引物AUAP扩增获得了NPB3’末端序列,3`RACEPCR反应条件如下:第一轮:94℃3min;94℃15s,温度梯度(58℃,60℃,62℃,64℃)15s,72℃1min,30个循环;72℃5min;4℃保存;把第一轮的PCR产物按照1:100的比例稀释后作为模板进行第二轮PCR反应,反应条件为:94℃3min;94℃15s,温度梯度(58℃,60℃,62℃,64℃)15s,72℃1min,35个循环;72℃5min;4℃保存;

利用已设计的5’RACE特异引物与通用引物AUAP和AAP扩增获得NPB5`末端序列,5`RACEPCR反应条件:第一轮:94℃3min;94℃15s,温度梯度(58℃,60℃,62℃,64℃)15s,72℃1min,30个循环;72℃5min;4℃保存;同样把第一轮的PCR产物按照1:100的比例稀释后作为模板进行第二轮PCR反应,反应条件为:94℃3min;94℃15s,温度梯度(58℃,60℃,62℃,64℃)15s,72℃1min,35个循环;72℃5min;4℃保存;

NPB3`RACE和5`RACE克隆的第一轮电泳结果分别如图2-1和3-1所示,第二轮的电泳结果分别如图2-2和3-2所示,获得长度分别为349bp和216bp的片段,与NPB中间片段重合部完全相同,经blast也确定为NPB的部分序列。

3、鞍带石斑鱼NPB开放读码框(OpeningReadingFrame,ORF)的克隆

在5`和3`的非编码区分别设计上下游特异引物NPB-ORF-F:5’-CTCGACATGGACATGCCCGCTAA-3’(SEQIDNO:4)和NPB-ORF-R:5’-CTGTCGGCTTCACTGCTCAGTCTGC-3’(SEQIDNO:5)来克隆NPBORF序列。PCR反应条件为:预变性94℃3min;变性94℃15s,复性58℃15s,延伸72℃30s,40个循环;延伸72℃10min,4℃保存。在第一轮出现500bp的预期条带,如果图4-1所示。第二轮出现400bp的预期条带,如图4-2所示,经回收测序为409bp,。

NPB的ORF长度为387bp(SEQIDNO:1),编码一个128个氨基酸的前体蛋白(SEQIDNO:2)。这个前体蛋白包括一个推测的25个氨基酸的信号肽和29个氨基酸的成熟肽(SEQIDNO:3),以及末尾74个功能不详的氨基酸。

实施例2鞍带石斑鱼NPBmRNA的组织分布状况

为了探讨NPB基因在鞍带石斑鱼不同组织中的分布状况,我们从3条体重约50g左右的鞍带石斑鱼中取了端脑(Telencephalon,Tel)、中脑(Diencephalon,Die)、小脑(Cerebellum,Cer)、下丘(Hypothalamus,Hyp)、垂体(Pituitary,Pit)、延髓(Medulla,Med)、脊髓(Spinalcord,Spi)、鳃(Scale,Sca)、头肾(HeadKidney,HK)、肾(Kidney,Kid)、胸腺(Thymusgland,TG)、脾脏(Spleen,Spl)、心(Heart,Hea)、肝(Liver,Liv)、胃(Stomach,Sto)、肠(Intestine,Int)、脂肪(Fat,Fat)、肌肉(Muscle,Mus)和性腺(Gonald,Gon)共19种组织,利用Invitrogen公司的Trizol提取获得总RNA,利用M-MLV,通过RT-PCR把各个组织总RNA合成第一链cDNA。根据克隆所得NPB的ORF片段,设计了基因特异性上游引物NPB-Q-F:5’-AACTCGTGTTCCCCATCGTG-3’(SEQIDNO:6)和下游引物NPB-Q-R:5’-CAGGCATGGTCTTCAGGATG-3’(SEQIDNO:7)。以各个组织的cDNA为模板,利用Real-timePCR技术检测NPB在鞍带石斑鱼中枢及外周不同组织中的表达丰度。Real-timePCR的反应条件为:预变性94℃3min;变性94℃15s,复性58℃15s,延伸72℃30s,40个循环;然后是56℃-99℃的溶解曲线分析;4℃,保存。实验结果显示,NPB主要在鞍带石斑鱼中枢神经系统中表达,其中在下丘、延髓和脊髓中的表达量较高;NPB在所检测的外周组织中均有表达,但表达量都较低(图5)。

实施例3鞍带石斑鱼NPB成熟肽(NPB29)的生物学功能研究

根据克隆所得NPB的ORF核苷酸序列推导出相应的氨基酸序列,利用软件预测及序列比对的方法,我们推断出鞍带石斑鱼NPB的成熟肽序列(NPB29):WYKQMAGPSYYSVGRASGLLSGIRRSPYI。利用人工合成的方法得到了NPB29多肽蛋白,通过腹腔注射在体实验,我们探讨了NPB29对石斑鱼摄食和能量代谢的影响。

实验所用鞍带石斑鱼取自海南省,平均体重30g~60g,体长10~13cm,驯养于循环海水养殖系统,自然光照,每天早9:30和下午4:00分别进行饱食投喂,驯养一周,在注射实验进行前,对实验用鱼进行饥饿1天处理,以利于实验结果的观察,同时还可排除饲料投喂不均匀所造成的影响。在注射实验当天,实验鱼随机分成5组,每组40条,分别注射0ng/gB.W.,10ng/gB.W.,100ng/gB.W.,1000ng/gB.W.的NPB29,NPB29用1ΧPBS稀释,对照组0ng/gB.W.注射PBS。每组注射后在0h、3h、6h、12h的时间点取每条鱼的脑(不包括下丘脑)和下丘脑组织,立即放于液氮中速冻,随后保存于-80℃备用。利用Invitrogen公司的Trizol提取获得所取组织总RNA,利用M-MLV,通过RT-PCR把总RNA反转录成为第一链cDNA。以这些cDNA为模板,利用Real-timePCR技术检测NPB29对目标基因食欲素和瘦素表达的调控作用。Real-timePCR的反应条件为:预变性94℃3min;变性94℃15s,复性56℃15s,延伸72℃30s,40个循环;然后是56℃-99℃的溶解曲线分析;4℃,保存。

鞍带石斑鱼NPB29对促摄食因子食欲素(Orexin)基因表达的影响:根据石斑鱼OrexinORF核苷酸序列,设计了该基因特异性上游引物(Orexin-Q-F:5’-'TGTTGCTTTGTCGCTCTGG-3’)和下游引物(Orexin-Q-R:5’-TCTTCAGTCCTCTTGCCCAT-3’)。以腹腔注射所取脑组织的cDNA为模板,通过Real-timePCR技术,我们检测了不同剂量NPB29在不同时间点对石斑鱼Orexin的影响。Orexin是一种主要在下丘脑表达的神经肽,又称为食欲素或下丘脑泌素,它具有调节机体摄食行为,糖脂代谢和睡眠觉醒等多种功能。我们的研究结果显示,在注射12小时后,10ng/gBW和100ng/gBW的NPB29能够显著促进石斑鱼orexinmRNA的表达,说明NPB对石斑鱼的摄食和/或代谢有调控作用(图6)。

鞍带石斑鱼NPB29对瘦素B(LeptinB)基因表达的影响:瘦素(Leptin)是肥胖基因(OBgene)编码的激素样细胞因子,在哺乳动物中,Leptin由单拷贝基因编码,因而只有一种形式。而在硬骨鱼中,由于基因组复制,在很多鱼类中都发现了两种类型的Leptin,命名为LeptinA和LeptinB。两种Leptin的组织表达谱在不同鱼类中有所不同。在斜带石斑鱼中,LeptinA主要在肝脏中表达,而LeptinB则在脑区中的表达丰度较高。研究显示Leptin作用于下丘脑的代谢调节中枢,发挥抑制食欲,减少能量摄取,增加能量消耗,抑制脂肪合成的作用。本研究中,根据石斑鱼LeptinBORF的核苷酸序列,设计了该基因的特异性上游引物(LeptinB-Q-F:5’-CTCCTTCGCCCTCACCAT-3’)和下游引物(LeptinB-Q-R:5’-AATAAACTTCTCCAGGTAGCG-3’)。利用腹腔注射实验所取脑组织(下丘脑除外)的cDNA为模板,通过Real-timePCR技术,检测了不同剂量NPB29注射后在不同时间点对石斑鱼LeptinB基因表达的调控作用。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当分别注射100ng/gBW和1000ng/gBW的NPB293小时后,以及注射1000ng/gBW的NPB296小时候,石斑鱼脑区LeptinBmRNA的表达均有显著提高,说明LeptinB在石斑鱼脑区参与了摄食和/或脂肪代谢的调控(图7)。

SEQUENCELISTING

序列表

<110>中山大学

<120>鞍带石斑鱼神经肽BcDNA序列及其成熟肽对摄食和代谢的作用

<130>NPB-29

<160>7

<170>PatentInversion3.5

<210>1

<211>387

<212>DNA

<213>鞍带石斑鱼NPBORF

<400>1

atggacatgcccgctaaactcgtgttccccatcgtggtgatctccgtgctggtggcttgc60

agtccgacggaggcgtggtacaagcagatggccggtccgagctactactcagtgggcagg120

gcgtccggcttgctgtccggaatccggaggtcaccgtacatcaggagagccgagccgcag180

ccgtcagacggcgaagagctggcgactaacaacgtgtttcctgagttcactgcgcagagt240

tacatcctgaagaccatgcctgtttgcatcaaagacatcacaccaaacctgcagagctgt300

gaactcttccaggcaacgaagggttcatttaagtgcaaagcggacatcttcctcactctg360

gactccgcagactgtgcagcagactga387

<210>2

<211>128

<212>PRT

<213>鞍带石斑鱼NPB前体氨基酸序列

<400>2

MetAspMetProAlaLysLeuValPheProIleValValIleSer

151015

ValLeuValAlaCysSerProThrGluAlaTrpTyrLysGlnMet

202530

AlaGlyProSerTyrTyrSerValGlyArgAlaSerGlyLeuLeu

354045

SerGlyIleArgArgSerProTyrIleArgArgAlaGluProGln

505560

ProSerAspGlyGluGluLeuAlaThrAsnAsnValPheProGlu

657075

PheThrAlaGlnSerTyrIleLeuLysThrMetProValCysIle

808590

LysAspIleThrProAsnLeuGlnSerCysGluLeuPheGlnAla

95100105

ThrLysGlySerPheLysCysLysAlaAspIlePheLeuThrLeu

110115120

AspSerAlaAspCysAlaAlaAsp

125

<210>3

<211>29

<212>PRT

<213>鞍带石斑鱼NPB成熟肽(NPB29)氨基酸序列

<400>3

TrpTyrLysGlnMetAlaGlyProSerTyrTyrSerValGlyArg

151015

AlaSerGlyLeuLeuSerGlyIleArgArgSerProTyrIle

2025

<210>4

<211>23

<212>DNA

<213>NPB人工引物

<400>4

ctcgacatggacatgcccgctaa23

<210>5

<211>25

<212>DNA

<213>NPB人工引物

<400>5

ctgtcggcttcactgctcagtctgc25

<210>6

<211>20

<212>DNA

<213>NPB人工引物

<400>6

aactcgtgttccccatcgtg20

<210>7

<211>20

<212>DNA

<213>NPB人工引物

<400>7

Caggcatggtcttcaggatg20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