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侧入路零切迹融合器

一种侧入路零切迹融合器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侧入路零切迹融合器,包括融合器体和固定体;融合器体为类长方体结构,长边方向上包括上、下表面和侧壁;融合器体的中间部位前后对称的设置有贯通融合器体上、下表面的两个植骨孔;固定体与融合器体固定连接;固定体的上、下部位均设置有球窝;球窝植入有锁紧螺钉。本发明固定体和融合器体上下表面90°齿的设置,使融合器体与腰椎的连接更稳固,防止脱出,使植入效果更稳定;锁紧螺钉的倾斜设置及钉尾部的斜面螺纹设置,使锁紧螺钉更容易拧入腰椎体,增加植入的便捷性;在整个融合器的前端设置定位针、后端设置器械持取孔,使手术时容易确定融合体位置,增加操作便捷性。

著录项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7-06-27

    授权

    授权

  • 2016-03-02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A61F2/44 申请日:20151209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6-02-03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侧入路零切迹融合器。

背景技术

腰椎间融合术是治疗脊柱疾病的方法之一,每年越来越多的人群接受椎间 融合术的治疗。椎间融合术包括自体骨移植融合和异体骨移植融合,由于自体 骨来源有限,增加供区创伤、不能提供及时的机械稳定等缺点使得椎间融合术 的临床应用受到限制,而异体骨移植不仅费用高、数量有限而且由异体骨引起 的病毒传播和免疫排斥也是影响其在临床广泛应用的主要原因。近年来,为提 高骨移植融合率,减少外固定依赖性,改善和保持脊柱的曲度,椎间融合器应 运而生。

现有椎间融合器植入患者的椎间后,椎间融合器在脊柱做后仰、弯腰等动 作时,容易从椎间滑出。所以需要一个植入操作更方便,植入后更加稳定地保 持在椎间的融合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侧入路零切迹融合器,解决融合器植入时不方便、 植入后易滑出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一种侧入路零切迹融合器,包括融合器体和固定体;

所述融合器体为类长方体结构,长边方向上包括上、下表面和侧壁;融合 器体的中间部位前后对称的设置有贯通所述融合器体上、下表面的两个植骨孔; 两个所述植骨孔中间部位均设置有与植骨孔延展方向垂直且贯通所述融合器体 侧壁的第一通孔;所述融合器体右端两侧设置有带斜面的槽口;

所述固定体的左右两端设置有带斜面的突台,通过所述突台与所述槽口的 相互配合实现所述固定体与所述融合器体的固定连接;所述固定体的上、下部 位均设置有球窝;所述球窝植入有锁紧螺钉。

进一步的,所述球窝的延伸方向与所述融合器体长边延伸方向成锐角,且 所述球窝植入所述锁紧螺钉后,所述锁紧螺钉与所述融合器体在所述球窝同一 侧。

再进一步的,还包括压钉,所述融合器体右端中心位置设置有螺纹孔,所 述固定体中心位置开设有螺栓孔,所述压钉穿过所述螺栓孔旋进所述螺纹孔。

再进一步的,所述螺栓孔为阶梯状孔,包括外侧孔和内侧孔;所述外侧孔 直径大于所述内侧孔直径。

再进一步的,所述螺纹孔与临近的所述植骨孔相连通;所述压钉轴向中心 位置开设有第二通孔。

再进一步的,所述压钉的钉头部位设置有第二弧形面,所述第二弧形面中 心位置上设置有十字槽;所述第二弧形面上设置有两个弧形缺口,两个所述弧 形缺口相对于钉头中心相互对称。

再进一步的,所述融合器体右端两侧设置有带斜面的槽口,所述固定体的 左右两端设置有带斜面的突台,所述突台与所述槽口相配合。

再进一步的,所述锁紧螺钉包括钉帽、钉体和钉尾,所述钉帽为六方槽, 所述钉体表面设置有锥螺纹,所述钉尾表面设置有斜面螺纹。

再进一步的,所述融合器体左端设置有定位孔,所述定位孔内插入手术时 可显影的定位针;所述固定体上设置有器械持取孔。

再进一步的,所述融合器体上、下表面均设置有第一弧形面,所述第一弧 形面上均匀排布有90°齿。

再进一步的,所述融合器体采用PEEK材料。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技术效果如下:

本发明固定体和融合器体上下表面90°齿的设置,使融合器体与腰椎的连 接更稳固,防止脱出,使植入效果更稳定;锁紧螺钉的倾斜设置及钉尾部的斜 面螺纹设置,使锁紧螺钉更容易拧入腰椎体,增加植入的便捷性;在整个融合 器的前端设置定位针、后端设置器械持取孔,使手术时容易确定融合体位置, 增加操作便捷性。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说明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发明侧入路零切迹融合器的结构图;

图2为图1中A-A的剖视图;

图3为融合器体的主视图;

图4为图3中B-B的剖视图;

图5为固定体的主视图;

图6为固定体的俯视图;

图7为固定体的左视图;

图8为压钉的主视图;

图9为压钉的左视图;

图10为锁紧螺钉的主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1、定位针;2、融合器体;3、固定体;4、压钉;5、锁紧 螺钉;6、第一弧形面;7、植骨孔;8、第一通孔;9、定位孔;10、螺纹孔; 11、槽口;12、球窝;13、外侧孔;14、内侧孔;15、突台;16、器械持取孔; 17、第二弧形面;18、十字槽;19、第二通孔;20、弧形缺口;21、顶帽;22、 钉体;23、钉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侧入路零切迹融合器,包括融合器体2和固定体3。

所述融合器体2为类长方体结构,长边方向上包括上、下表面和侧壁;融 合器体2的中间部位前后对称的设置有贯通所述融合器体2上、下表面的两个 植骨孔7,手术时,植骨孔内填充小碎块或粉末状植入物,用于完成手术的植骨 操作;两个所述植骨孔7中间部位均设置有与植骨孔7延展方向垂直且贯通所 述融合器体2侧壁的第一通孔8,可使所植的植入物从植骨孔中流出,进入椎间 盘。

如图2、4、6所示,所述融合器体2右端两侧设置有带斜面的槽口11,所 述固定体3的左右两端设置有带斜面的突台15,通过所述突台15与所述槽口 11的相互配合实现所述固定体3与所述融合器体2的固定连接,机械连接更稳 定;所述固定体3的上、下部位均设置有球窝12(参照图7);所述球窝12植 入有锁紧螺钉5,用于固定融合器体,增加稳定性。

如图5所示,所述球窝12的延伸方向与所述融合器体2长边延伸方向成锐 角,且所述球窝12植入所述锁紧螺钉5后,所述锁紧螺钉5与所述融合器体2 在所述球窝12同一侧(参照图1),斜置的锁紧螺钉可以侧入到腰椎里面,操 作更加便捷。

如图2所示,还包括压钉4,所述融合器体2右端中心位置设置有螺纹孔 10,所述固定体3中心位置开设有螺栓孔,所述压钉4穿过所述螺栓孔旋进所 述螺纹孔10,可以进一步的保证融合器体与固定体的连接稳定性。

如图7所示,所述螺栓孔为阶梯状孔,包括外侧孔13和内侧孔14;所述外 侧孔13直径大于所述内侧孔14直径,使压钉的钉头部位没入到外侧孔里(参 照图2),减少边角,减小对人体的伤害。

如图2所示,所述螺纹孔10与临近的所述植骨孔7相连通;所述压钉4轴 向中心位置开设有第二通孔19,相当于又一个与植骨孔相通的通孔。

如图8和9所示,所述压钉4的钉头部位设置有第二弧形面17,所述第二 弧形面17中心位置上设置有十字槽18;所述第二弧形面17上设置有两个弧形 缺口20,两个所述弧形缺口20相对于第二弧形面17中心相互对称。弧形缺口 在压钉植入固定体时,可实现避让两侧锁紧螺钉的效果,装配好后,将压钉旋 转90°,压紧两侧的锁紧螺钉,防止锁紧螺钉脱出。

如图4、5所示,所述融合器体2右端两侧设置有带斜面的槽口11,所述固 定体3的左右两端设置有带斜面的突台15,所述突台15与所述槽口11相配合 (参照图2),进一步加强固定体与融合器体的连接稳固度。

如图10所示,所述锁紧螺钉5包括钉帽21、钉体22和钉尾23,所述钉帽 21为六方槽,便于器械持取;所述钉体22表面设置有锥螺纹,增大抗拔出力, 进一步加强融合器与腰椎的连接稳定性,防止滑出;所述钉尾23表面设置有斜 面螺纹,方便拧入腰椎体,增加便捷性。

如图1、4、5所示,所述融合器体2左端设置有定位孔9,所述定位孔9内 插入手术时可显影的定位针1,方便操作,使融合器体的位置更直观的观测出来; 所述固定体3上设置有器械持取孔16,方便操作,控制植入的位置。

如图3所示,所述融合器体2上、下表面均设置有第一弧形面6,所述第一 弧形面6上均匀排布有90°齿,增加把持力,防止脱出,进一步增加植入效果 的稳定性。

所述融合器体2采用PEEK材料,具有耐高温、自润滑、易加工和高机械强 度等优异性能的特种工程塑料,且与人体具有很好的相融性,作为人工骨材料已 经成功地替代了传统的钛金属。固定体、锁紧螺钉与压钉为保证强度,选用钛 合金材料。

以上所述的实施例仅是对本发明的优选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发明的范 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发明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发 明的技术方案做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发明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 范围内。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