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氧化铝-碳化硅-碳化锆纳米晶须增强切割刀具材料的制备方法

一种氧化铝-碳化硅-碳化锆纳米晶须增强切割刀具材料的制备方法

摘要

本发明属于刀具材料领域,涉及一种切割刀具材料,特别是一种氧化铝-碳化硅-碳化锆纳米晶须增强切割刀具材料的制备方法。原位生成氧化铝-碳化硅-碳化锆晶须增强切割刀具材料粉末由氧化铝基体材料粉末和氧化铝-碳化硅-碳化锆晶须粉末组成,然后采用机械混合法使氧化铝基体粉末与氧化铝-碳化硅-碳化锆晶须粉末均匀混合,混合粉末冷压实后在10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5272329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6-01-27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山东建筑大学;

    申请/专利号CN201510716980.X

  • 发明设计人 徐淑波;张晓东;李振东;

    申请日2015-10-29

  • 分类号C04B35/81;C04B35/10;C04B35/565;C04B35/56;C04B35/622;

  • 代理机构

  • 代理人

  • 地址 250101 山东省济南市临港开发区凤鸣路1000号山东建筑大学材料学院

  • 入库时间 2023-12-18 13:38:27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22-10-14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 IPC(主分类):C04B35/81 专利号:ZL201510716980X 申请日:20151029 授权公告日:20171215

    专利权的终止

  • 2017-12-15

    授权

    授权

  • 2016-02-24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C04B35/81 申请日:20151029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6-01-27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刀具材料领域,涉及一种切割刀具材料,特别是一种氧化铝-碳化硅-碳化锆纳米晶须增强切割刀具材料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切割工艺是工业生产中重要的环节,目前,切割工艺在毛坯的下料、零件的制备以及装备制造业的使用中不可或缺,在工业生产中中使用量非常大,切割刀具要求高的硬度和耐磨性,其中硬度高(HRC≥58-64),才能保证刀具在被加工材料产生变形时,刀具本身不产生变形和开裂,高的耐磨性是模具长期使用不走形,高耐磨性是以高硬度为基础的。同时要求有足够的强度与韧性,高的强度会提高刀具的变形抗力,高的韧性防止冲击载荷下的脆断。还要求有良好的疲劳性能和良好的抗咬合能力。

切割刀具材料主要分为高速钢、硬质合金和新型刀具材料,本发明切割刀具材料的基体为氧化铝,针对要求的高硬度与耐磨性、高的耐热性、高的化学稳定性以及较低的摩擦系数,本发明为新型刀具材料,在氧化铝的基体上采用氧化铝-碳化硅-碳化锆纳米晶须增强,在高温下获得的一种新型切割刀具材料。

目前我国现有的切割刀具在专利102233594中,采用原位生长α-sialon,减少晶间相,增强增韧,其刀具基体材料为氮化硅,均为陶瓷相之间的相互增强。而进一步提高切割刀具硬度与耐磨性、耐热性需要进一步研究,采用晶须增强切割刀具材料近年来取得了很大的进步,本发明利用氧化铝-碳化硅-碳化锆三种不同物质的优良特性,通过原位生成三种物质的纳米晶须,通过纳米晶须达到增韧增强切割刀具材料,本发明可以显著提高切割刀具的强度、韧性、硬度、耐磨性和良疲劳性能,具有重要的工业应用价值和广泛的应用领域。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专利的目的是: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不足,提供一种加工工艺稳定、生产成本低廉、无污染排放、可在常规条件下组织生产的氧化铝-碳化硅-碳化锆纳米晶须增强WCrMoV切割刀具材料的制备方法,较传统的陶瓷切割刀具有高的硬度与耐磨性、高的耐热性、高的化学稳定性以及较低的摩擦系数。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原位生成氧化铝-碳化硅-碳化锆晶须增强切割刀具材料,其特征在于:该材料沿挤压流线形成定向排列的氧化铝-碳化硅-碳化锆晶须和氧化铝基体材料组成,晶须直径为200-800nm,原位增强相的体积总量在0.05-0.10。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如下:原位生成氧化铝-碳化硅-碳化锆晶须增强切割刀具材料粉末由氧化铝基体材料粉末和氧化铝-碳化硅-碳化锆晶须粉末组成,然后采用机械混合法使氧化铝基体粉末与氧化铝-碳化硅-碳化锆晶须粉末均匀混合,混合粉末冷压实后在10-6托真空条件下逐步加热除气,然后在1500-1600℃,50-200Mpa条件下真空烧结1-4小时。

测试表明所获得的原位生成氧化铝-碳化硅-碳化锆晶须增强切割刀具材料具有高强韧性。

方案所需材料按如下具体步骤制备:

(1)氧化铝-碳化硅-碳化锆晶须的制备:

原位生成氧化铝-碳化硅-碳化锆晶须粉末的制备工艺为:氧化铝-碳化硅-碳化锆晶须前驱体材料化学成分及重量百分比为:ZrO2:25.4~28.2%,Al:19.6~19.8%,SiO2:25.4~28.2%,C:20.2~22.6%,Mn:0.1~0.9%,NaCl:1.0~8.1%。将按比例配制的能够生成氧化铝-碳化硅-碳化锆晶须的先驱体复合粉末加无水乙醇于球磨机中进行机械化球磨48小时,获得具有200-600nm晶粒尺寸超细先驱体复合粉末,将粉末装入石墨容器中,在氩气气氛保护和1550℃-1800℃的温度条件下,保温90min-180min合成。

Si+C=(加热)SiC

ZrO2+3C=(加热)ZrC+2CO↑

4Al+3O2=(加热)2Al2O3

(2)氧化铝基体材料粉末制备:

氧化铝基体材料的化学成分及重量百分比为:Al2O3:99.99%。本发明为获得最佳的综合力学性能和生物学腐蚀性能,严格控制Fe、Cu、Al等杂质的含量:Al2O3的纯净度大于等于99.99%。氧化铝粉末加无水乙醇于球磨机中进行机械化球磨48小时,获得具有50-100μm晶粒尺寸超细粉末。

(3)氧化铝-碳化硅-碳化锆晶须与氧化铝基体材料混合粉末:

氧化铝-碳化硅-碳化锆在氧化铝生物医用材料中的重量含量为5-10%,将氧化铝-碳化硅-碳化锆晶须与氧化铝基体材料按重量百分比为5-10:95-90的比例配制为氧化铝-碳化硅-碳化锆晶须增强切割刀具材料粉末。

该原位生成氧化铝-碳化硅-碳化锆晶须增强切割刀具材料无需专用设备,在常规氧化铝厂即可组织生产,本发明投资少,见效快,能快速收回投资成本。

与现有氧化铝陶瓷切割刀具材料相比,原位生成氧化铝-碳化硅-碳化锆晶须增韧氧化铝的制备方法具有如下优点:

(1)韧性、耐磨性、强度显著提高,间隔2小时挤压试样的力学性能差小于6%,这将有利于大批量、小尺寸口腔医学材料的稳定生产。增强颗粒尺寸细小,分布均匀,组织稳定性高,与在氧化铝基体结合良好。切割刀具材料的强度、韧性、硬度、耐磨性和良疲劳性能得到显著提高。

(2)化学稳定性好,不会分解有毒气体或有毒溶解物,本发明因增强晶须是与氧化铝颗粒在真空中原位反应生成,生产的工艺稳定性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最佳实施例的氧化铝-碳化硅-碳化锆纳米晶须增强切割刀具材料的投射电镜照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给出本发明的最佳实施例:按氧化铝基体材料的化学成分及重量百分比为:Al2O3:99.99%。严格控制Fe、Cu、Al等杂质的含量:Al2O3的纯净度大于等于99.99%,将按比例配制的氧化铝粉末加无水乙醇于球磨机中进行机械化球磨48小时,获得具有50-150μm晶粒尺寸超细粉末。将氧化铝-碳化硅-碳化锆晶须前驱体材料化学成分及重量百分比为:ZrO2:25.4~28.2%,Al:19.6~19.8%,SiO2:25.4~28.2%,C:20.2~22.6%,Mn:0.1~0.9%,NaCl:1.0~8.1%。将按比例配制的能够生成氧化铝-碳化硅-碳化锆晶须的先驱体复合粉末加无水乙醇于球磨机中进行机械化球磨48小时,获得具有200-800nm晶粒尺寸超细先驱体复合粉末。将氧化铝-碳化硅-碳化锆晶须与氧化铝基体材料按重量百分比为8:92的比例配制为氧化铝-碳化硅-碳化锆晶须增韧氧化铝生物医用材料粉末。然后采用机械混合法使氧化铝基体粉末与氧化铝-碳化硅-碳化锆晶须粉末均匀混合,混合粉末冷压实后在10-6托真空条件下逐步加热除气,然后在550℃,100Mpa条件下真空烧结2小时,然后进行T6处理,并进行性能测试,抗弯强度674MPa、断裂韧性9.16MPa·m1/2、维氏硬度19.9GPa。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