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嵌入式轨道系统由上至下的快速施工方法

一种嵌入式轨道系统由上至下的快速施工方法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嵌入式轨道系统由上至下的快速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施工步骤:对基底的线路中心控制线和高程控制线进行测量放线,并将钢轨、高分子预制构件等运送至施工现场贮存;加工、连接钢筋网并将其沿轨道方向纵向铺设在基底上;将运送至场地的钢轨焊连并将焊接接头打磨平整;钢轨两侧粘结高分子预制构件;铺设钢轨组件并精调;现浇混凝土道床;养护及拆模。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施工方法操作步骤简单、快捷,工序合理、新颖;步骤一、二、三可以同时施工,步骤四、五也可以同时施工,提高了施工效率;占地少,噪音小,周期短;固定工装能有效的调整和保持钢轨的几何形位,保证列车运行的安全舒适性。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5200869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5-12-30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成都市新筑路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1510553112.4

  • 申请日2015-09-02

  • 分类号E01B2/00(20060101);E01B1/00(20060101);

  • 代理机构51214 成都九鼎天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李兴洲;钱成岑

  • 地址 611430 四川省成都市新津工业园区

  • 入库时间 2023-12-18 13:23:49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22-12-23

    专利权的转移 IPC(主分类):E01B 2/00 专利号:ZL2015105531124 登记生效日:20221212 变更事项:专利权人 变更前权利人:北京市文化科技融资租赁股份有限公司 变更后权利人:成都市新筑路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变更事项:地址 变更前权利人:101300 北京市顺义区金航中路1号院2号楼711室(天竺综合保税区-031) 变更后权利人:611430 四川省成都市新津区新津工业园区

    专利申请权、专利权的转移

  • 2020-01-10

    专利权的转移 IPC(主分类):E01B2/00 登记生效日:20191223 变更前: 变更后: 申请日:20150902

    专利申请权、专利权的转移

  • 2019-09-24

    专利权的转移 IPC(主分类):E01B2/00 登记生效日:20190904 变更前: 变更后: 申请日:20150902

    专利申请权、专利权的转移

  • 2017-01-18

    授权

    授权

  • 2016-01-27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E01B2/00 申请日:20150902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5-12-30

    公开

    公开

查看全部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轨道系统施工方法,尤其涉及一种嵌入式轨道系统由上至下的快速施工方法,属于轨道交通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交通压力的增大,城市轨道交通由于具有运量大、速度快、安全、准点、环保、节能等特点,在各城市大力发展。但是,城市轨道交通的施工周期长,占地面积大,粉尘噪音严重等施工问题,给城市交通,居民生活带来极大影响。

在先进的城市轨道交通技术领域,嵌入式轨道系统作为一种新型的无砟轨道系统,应当具有施工快速、建设成本低、占地面积小、美观环保等特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发明目的在于: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嵌入式轨道系统由上至下的快速施工方法,先调整轨道的几何形位,再浇注现浇混凝土道床,施工步骤简单、快速,对交通影响小、噪音低,绿色环保,有别于传统扣件施工形式。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

一种嵌入式轨道系统由上至下的快速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施工步骤:

步骤一:施工准备

采用常规无砟轨道道床基底的测量放线方法,在施工现场对基底的线路中心控制线和高程控制线进行测量放线,作为钢轨组件铺设参考基准;并将钢轨、高分子预制构件等运送至施工现场贮存;

步骤二:铺设钢筋钢

加工、连接钢筋网并将其沿轨道方向纵向铺设在基底上;

步骤三:钢轨焊接

将运送至场地的钢轨焊连并将焊接接头打磨平整;

步骤四:钢轨两侧粘结高分子预制构件

将钢轨表面浮锈、灰尘清理干净后,在钢轨、高分子预制构件粘接面涂刷专用胶粘剂,将高分子预制构件粘接到钢轨轨腰两侧。为保证初始粘接效果,粘接好后用绑扎带将高分子预制构件固定在钢轨上,待浇注现浇混凝土道床时,再去除扎带;

步骤五:铺设钢轨组件并精调

以线路中心线为基准,调整钢轨位置并用固定工装将钢轨临时固定住以保证线路的几何形位满足设计要求且在后续施工过程中不会被扰动;

步骤六:现浇混凝土道床

在路面两侧用模板封模,混凝土应尽量均匀连续灌筑,并在灌筑过程中,随填随振捣密实;

步骤七:养护及拆模

混凝土可采取带模包裹、浇水、喷淋洒水等措施进行保湿、潮湿养护。在混凝土强度达到10MPa时即可拆除模板。

作为优选,还包括步骤八:轨道周围景观铺设

根据城市景观要求对轨道周围进行沥青、砖石或绿化铺设。

作为优选,步骤五中,所述固定工装包括一根横板、两根支撑柱以及两块固定块,两根所述支撑杆设置在横板两端并临时固定在轨道两侧,每根支撑杆套接一根套管,两块所述固定块分别置于一根钢轨上且固定块底部设有与钢轨内侧的槽相匹配的凸起,固定块通过螺栓螺母固定在横板下方。设置套管的目的,是为了方便现浇混凝土道床完成之后,将横板、固定块取出重复利用,而套管则直接留在道床中。

作为优选,所述高分子预制构件一侧与钢轨轨腰侧面粘接固定,另一侧设计钢板或锚筋,与现浇混凝土道床实现有效锚固。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操作步骤简单、快捷,工序合理、新颖;

2、多个步骤可同时施工,比如步骤一、二、三,就可以同时施工,步骤四、五也可以同时施工,提高了施工效率;

3、占地少,噪音小,周期短;

4、起到调整、固定作用的固定工装能有效的调整和保持钢轨的几何形位,以保证列车运行的安全性、舒适性、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施工方法所涉及轨道的横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施工方法所涉及轨道的纵向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施工方法的施工流程图。

图中标记:1为固定工装,2为钢轨,3为高分子预制构件,4为混凝土道床,5为钢筋网,6为套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

本发明施工方法在实施过程中,所涉及的结构如图1、2所示。

一种嵌入式轨道系统由上至下的快速施工方法,包括如图3所示的施工步骤:

步骤一:施工准备

采用常规无砟轨道道床基底的测量放线方法,在施工现场对基底的线路中心控制线和高程控制线进行测量放线,作为钢轨组件铺设参考基准;并将钢轨2、高分子预制构件3等运送至施工现场贮存;

步骤二:铺设钢筋钢5

加工、连接钢筋网5并将其沿轨道方向纵向铺设在基底上。

步骤三:钢轨2焊接

将运送至场地的钢轨2焊连并将焊接接头打磨平整。

步骤四:钢轨2两侧粘结高分子预制构件3

将钢轨2表面浮锈、灰尘清理干净后,在钢轨2、高分子预制构件3粘接面涂刷专用胶粘剂,将高分子预制构件3粘接到钢轨2轨腰两侧。为保证初始粘接效果,粘接好后用绑扎带将高分子预制构件3固定在钢轨2上,待浇注现浇混凝土道床4时,再去除扎带。

所述高分子预制构件3一侧与钢轨2轨腰侧面粘接固定,另一侧设计钢板或锚筋,与现浇混凝土道床4实现有效锚固。

步骤五:铺设钢轨组件并精调

以线路中心线为基准,调整钢轨2位置并用固定工装1将钢轨2临时固定住以保证线路的几何形位满足设计要求且在后续施工过程中不会被扰动。

步骤五中,所述固定工装1包括一根横板、两根支撑柱以及两块固定块,两根所述支撑杆设置在横板两端并临时固定在轨道两侧,每根支撑杆套接一根套管,两块所述固定块分别置于一根钢轨2上且固定块底部设有与钢轨2内侧的槽相匹配的凸起,固定块通过螺栓螺母固定在横板下方。

步骤六:现浇混凝土道床

在路面两侧用模板封模,混凝土应尽量均匀连续灌筑,并在灌筑过程中,随填随振捣密实。

步骤七:养护及拆模

混凝土可采取带模包裹、浇水、喷淋洒水等措施进行保湿、潮湿养护。在混凝土强度达到10MPa时即可拆除模板。

还包括步骤八:轨道周围景观铺设

根据城市景观要求对轨道周围进行沥青、砖石或绿化铺设。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