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治疗恶性淋巴瘤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应用

一种治疗恶性淋巴瘤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应用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恶性淋巴瘤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应用,该药物组合物由如下重量份的中药材原料经水提醇沉法所得沉淀制备而成:镰羽贯众28-40份、芙蓉根52-70份。本发明的药物组合物对恶性淋巴瘤细胞的生长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同时由来源广、低成本、毒副作用低的中药材制备而成,可开发成治疗恶性淋巴瘤的中成药制剂。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5232592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6-01-13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青岛市市立医院;

    申请/专利号CN201510675296.1

  • 发明设计人 马树沛;程海;郝鲁梅;李雪梅;

    申请日2015-10-16

  • 分类号

  • 代理机构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苏雪雪

  • 地址 266000 山东省青岛市东海中路5号青岛市市立医院东院区

  • 入库时间 2023-12-18 13:18:56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22-09-23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 IPC(主分类):A61K36/185 专利号:ZL2015106752961 申请日:20151016 授权公告日:20190215

    专利权的终止

  • 2019-02-15

    授权

    授权

  • 2016-02-10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A61K36/185 申请日:20151016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6-01-13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中医药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治疗恶性淋巴瘤的药物组 合物及其用途。

背景技术

恶性淋巴瘤是原发于淋巴结或其他淋巴组织的恶性肿瘤。在我国,淋巴瘤在 所有恶性肿瘤中发病率上升最快,每年5%的速度上升,已位居发病率最高的十 大恶性肿瘤之一。据资料统计,我国每年新发淋巴瘤患者约8.4万人,死亡人数 超过4.7万,发病人群年轻化和城市化趋势日益加重。多见于中青年,男性患者 多于女性。

恶性淋巴瘤是具有相当异质性的一大类肿瘤,虽然好发于淋巴结,但是由于 淋巴系统的分布特点,使得淋巴瘤属于全身性疾病,几乎可以侵犯到全身任何组 织和器官。因此,恶性淋巴瘤的临床表现既具有一定的共同特点,同时按照不同 的病理类型、受侵部位和范围又存在着很大的差异。胸部X线片上有圆形或类 圆形或分叶状阴影,病变进展可压迫支气管致肺不张,有时肿瘤中央坏死形成空 洞。有的肺部病变表现为弥漫性间质性改变,此时临床症状明显,常有咳嗽、咳 痰、气短、呼吸困难,继发感染可有发热;恶性淋巴瘤可侵犯心肌和心包,表现 为心包积液,淋巴瘤侵犯心肌表现为心肌病变,可有心律不齐,心电图异常等 表现;腹部表现脾是HL最常见的膈下受侵部位。胃肠道则是NHL最常见的结 外病变部位。肠系膜、腹膜后及髂窝淋巴结等亦是淋巴瘤常见侵犯部位;皮肤表 现恶性淋巴瘤可原发或继发皮肤侵犯,多见于NHL;骨髓恶性淋巴瘤的骨髓侵 犯表现为骨髓受侵或合并白血病,多属疾病晚期表现之一,绝大多数为NHL; 神经系统表现,如进行性多灶性脑白质病、亚急性坏死性脊髓病、感觉或运动性 周围神经病变以及多发性肌病等其他表现。恶性淋巴瘤还可以原发或继发于脑、 硬脊膜外、睾丸、卵巢、阴道、宫颈、乳腺、甲状腺、肾上腺、眼眶球后组织、 喉、骨骼及肌肉软组织等,临床表现复杂多样。

虽然造血干细胞移植或分子靶向药物治疗恶性淋巴瘤取得较好的成绩 (GlassB,KfoessM,BentzM,etal.Dose-escalatedCHOPplusetoposide (MegaCHOEP)followedbyrepeatedstemcelltransplant-tationforprimaryt reatmentofaggressivehigh-risknon-Hodgkinlymphoma[J].Blood,2006, 107(8):3058-3064.),但由于受适应证及治疗费用等因素影响,常规的化学药 物治疗仍是目前的主要治疗手段。然而,几乎现有的化疗药物都有骨髓抑制、脱 发、胃肠道反应、肝肾功能损伤等副反应,只是发生程度和侧重面不同而已。因 此,研发新的毒副作用小的抗淋巴瘤药物具有重要意义。在人类对抗癌药物的探 索研究中,中药、天然药已越来越凸显其药效良好、无成瘾性、不良反应少及资 源丰富等优势,引起人们的重视。因此,寻找并开发一种防治恶性淋巴瘤的中成 药物,这显得尤为重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通过对民间验方进行深入研究,提供一种治疗恶性淋巴瘤 的药物,该药物在抑制淋巴瘤细胞增殖方面具有较为理想的生物活性。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治疗恶性淋巴瘤的药物组合物,所述的药物组合物由如下重量份的中药 材原料经水提醇沉法所得沉淀制备而成:镰羽贯众28-40份、芙蓉根52-70份。

进一步优选地,如上所述治疗恶性淋巴瘤的药物组合物由如下重量份的中药 材原料经水提醇沉法所得沉淀制备而成:镰羽贯众32-35份、芙蓉根58-63份。

再进一步优选地,如上所述治疗恶性淋巴瘤的药物组合物由如下重量份的中 药材原料经水提醇沉法所得沉淀制备而成:镰羽贯众33份、芙蓉根60份。

需要说明的是,在制备本发明所述治疗恶性淋巴瘤的药物组合物中,其中的 中药材原料芙蓉根选用锦葵科植物木芙蓉HibiscusmutabilisL.的干燥根。

本发明药物组合物的制备方法为:称取镰羽贯众28-40份、芙蓉根52-70 份,合并粉碎;再将上述颗粒状药材加水漫过药面浸泡0.2-1.0h,然后捞出置于 提取装置中,加水煎煮1-4次,每次加水量为药材总量的10-20倍,武火煮沸文 火煎煮1-3h,过滤,滤液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0.9-1.2,加乙醇使体积含醇量 达73-77%,搅拌,静置使充分沉淀,过滤,所得沉淀经干燥后即得。

本发明的药物组合物采用水提醇沉发制备而成,即水提醇沉法所得沉淀制备 得到的中药提取物B;而水提醇沉法所得滤液制备得到的是中药提取物A。本发 明人通体外细胞试验研究发现,中药提取物A对Raji细胞体外生长没有明显抑 制作用,而中药提取物B对Raji细胞体外生长有明显抑制作用,其抑制率呈时 间-剂量依赖关系,即在相同浓度下,随着药物作用时间延长,抑制率显著增高。 另外,在相同药物浓度下,中药提取物B组的抑制率大幅度高于中药提取物A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因此,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制药 用途,即:镰羽贯众与芙蓉根组成的原料组合物经水提醇沉法所得沉淀在制备治 疗恶性淋巴瘤的药物中的用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药物组合物对恶性淋巴瘤细胞的生长具有明显的 抑制作用,同时由来源广、低成本、毒副作用低的中药材制备而成,可望开发成 治疗恶性淋巴瘤的中成药制剂。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发明的制备实施例和效果试验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和技术效果 做进一步的解释。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采用的中药材原料具有如下来源: 镰羽贯众选用鳞毛蕨科植物镰羽贯众Cyrtomiumbalansae (Christ)C.Chr.[PolypodiumbalansaeChrist]的干燥根茎。芙蓉根选用锦葵科 植物木芙蓉HibiscusmutabilisL.的干燥根。

实施例1中药提取物的制备

称取镰羽贯众3.3kg、芙蓉根6.0kg,合并粉碎;再将上述颗粒状药材加水 漫过药面2cm,浸泡0.5h,然后捞出置于提取装置中,加水煎煮3次,第1次加 水130L,武火煮沸文火煎煮2h,第2次加水120L,武火煮沸文火煎煮1.5h,第 3次加水120L,武火煮沸文火煎煮1.5h,合并煎液,过滤,滤液在0.08MPa的 条件下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0(65℃测),加95%乙醇使体积含醇量达75% 左右,搅拌,静置48小时使充分沉淀,过滤,所得滤液在0.08MPa条件下减压 回收乙醇并浓缩至稠膏,冷冻干燥,粉碎过100目筛,得到中药提取物干粉A; 所得沉淀冷冻干燥,粉碎过100目筛,得到中药提取物干粉B。

实施例2中药提取物对恶性淋巴瘤Raji细胞体外的生长抑制试验研究

取对数生长期的人恶性淋巴瘤Raji细胞,调节浓度至1.5×105/mL的细胞 悬液,接种于含10%胎牛血清的RPMI1640培养基的96孔板中,每孔接种90μL, 每组设4个复孔。37℃、5%CO2培养箱中培养12h,将细胞分为阴性对照组和 实验组:阴性对照组不加任何药物,实验组加入不同浓度的中药提取物干粉A、 B,10μL/孔。各组加药后分别培养48,72h,再加入5g/L的MTT10μL/孔,继 续培养4h,每孔加入三联液(10%的SDS、5%的异丁醇、0.012mol/L盐酸)100μL 终止反应,于37℃放置12h,酶标仪测定波长为492nm的吸光度值(OD值),取 各组均值,重复实验3次。以下面的公式计算生长抑制率:抑制率(%)=(阴性对 照组OD值-实验组OD值)/阴性对照组OD值×100%。

通过表1的试验统计结果可以看出,中药提取物A对Raji细胞体外生长没 有明显抑制作用,而中药提取物B对Raji细胞体外生长有明显抑制作用,其抑 制率呈时间-剂量依赖关系,即在相同浓度下,随着药物作用时间延长,抑制率 显著增高。另外,在相同药物浓度下,中药提取物B组的抑制率大幅度高于中药 提取物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1。

表1不同中药提取物对Raji细胞体外增殖的抑制率比较(%)

相同时间相同药物浓度下,中药提取物B组与中药提取物A组比较,*P<0.01。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