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基于微气泡驱动的震荡射流式微混合器

一种基于微气泡驱动的震荡射流式微混合器

摘要

一种基于微气泡驱动的震荡射流式微混合器,该微混合器包括上层盖板、下层基板;所述上层盖板、下层基板采用高温键合连接,两者共同组成微混合器混合装置。本发明基于脉冲电压激励加热器产生可控气泡,并以气泡的周期性胀缩产生交替的高低压力,促使混合液体产生震荡射流;同时结合被动式混合器常用的扰流结构(支路结构、锯齿形结构、挡流结构等),强化混合,实现微尺度下多种流体的快速融合。该微混合器具有适用范围广、混合效率高、可集成性强等优势。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5195053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5-12-30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北京工业大学;

    申请/专利号CN201510604396.5

  • 发明设计人 刘赵淼;赵福旺;申峰;王治林;

    申请日2015-09-22

  • 分类号B01F13/10;B01F5/02;B01F11/00;B01F15/06;B01F15/00;

  • 代理机构北京思海天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沈波

  • 地址 100124 北京市朝阳区平乐园100号

  • 入库时间 2023-12-18 13:09:08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8-06-19

    授权

    授权

  • 2016-01-27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B01F13/10 申请日:20150922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5-12-30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提供一种可用于提高微量流体混合效率的新型主动式微 混合器,属于微混合器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微型全分析系统技术兴起于在20世纪90年代,主要包含微混合 器、微阀、微泵、微反应器、微换热器等。相较于传统实验分析技术, 该技术具有实验体积小、样品利用率高、安全性能高、易于小型化和 自动化等优势。基于以上优势,该技术已在生命科学、分析化学等领 域受到广泛关注。

微混合器作为微型全分析系统的重要部件之一,主要用于实现不 同样品之间的充分混合,为后续的各种反应提供保障条件。宏观尺寸 下,多数流体流速较大,易处于湍流状态,可以通过湍流快速的实现 不同流体之间的完全混合。在微尺度条件下,流体的表面积与体积的 比值急剧增大,惯性力的作用迅速减少,表面力与粘性力的影响占主 导地位,使微通道内部流体的流动以层流为主,从而导致各种流体混 合以分子扩散为主,很难实现各种流体的快速高效混合。为解决上述 问题,各种不同类型的微混合器应运而生。目前,根据有无外界能量 驱动微混合器可分为被动式微混合器、主动式微混合器。被动式微混 合器主要通过改变管道的内部结构和形状,增大流体间接触面积,达 到增强混合的效果。主动式混合器一般通过外部能量(压力扰动、声 波扰动等)诱发液体间的相对运动来达到混合的效果。

总体来讲,主动混合器一般具有工作附件较少,易于操作、混合 效率偏低等特点;被动式混合器具有混合效率高、混合时间短、适用 范围窄(不适用于易受高温、高压等影响的样品)、不易集成化等特 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基于微气泡驱动的震荡射流式微混合器,该微混合器包括 上层盖板、下层基板;所述上层盖板、下层基板采用高温键合连接, 两者共同组成微混合器混合装置。本发明基于脉冲电压激励加热器产 生可控气泡,并以气泡的周期性胀缩产生交替的高低压力,促使混合 液体产生震荡射流;同时结合被动式混合器常用的扰流结构(支路结 构、锯齿形结构、挡流结构等),强化混合,实现微尺度下多种流体 的快速融合。该微混合器具有适用范围广、混合效率高、可集成性强 等优势。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基于微气泡驱动的震荡射流式微 混合器,该微混合器包括上层盖板(24)、下层基板(25);所述上 层盖板(24)、下层基板(25)采用高温键合连接,两者共同组成微 混合器混合装置(28)。

所述上层盖板(24)面向下层基板(25)的一侧沉积有薄膜电阻 加热器(16),薄膜加热器(16)与金属引线(17)相连,薄膜电阻 加热器与上层盖板之间沉积有绝缘薄膜(18);上层盖板(24)上依 次加工有入口通道通孔a(19)、入口通道通孔b(20)、入口通道 通孔c(21)、信合线键合孔(22)、出口通道通孔(23)。

所述下层基板(25)上加工有微混合器流道结构,该混合器流道 采用多通道入口形式,以期实现多种流体的混合;混合器流道的数量 优选为三个,即入口通道a(1)、入口通道b(2)、入口通道c(3); 通过三个通道的三股流体汇合后,汇合的流体进入主混合通道(4), 主混合通道(4)内设有锯齿形结构(5);经微喷嘴结构(6)后进 入混合室(7),混合室(7)分为上、中、下三部分,混合室(7) 的上部左、右两侧分别设有微气泡驱动装置循环回路a(11)、微气 泡驱动装置循环回路b(12),中部设有条形支路结构(8),下部 设有圆柱型挡流结构(9);圆柱型挡流结构(9)与出口通道(10) 连接,出口通道(10)内设有锯齿形结构(5)。

脉冲电压激励加热系统a(26)、脉冲电压激励加热系统b(27) 对称设置在上层盖板(24)两侧,脉冲电压激励加热系统a(26)、 脉冲电压激励加热系统b(27)分别与信合线键合孔(22)连接,在 工作时需对脉冲电压激励加热系统a(26)、脉冲电压激励加热系统 b(27)提供具有一定相位差的周期性的脉冲电压。

所述微气泡驱动装置循环回路a(11)、微气泡驱动装置循环回 路b(12)结构相同,仅位置不同;微气泡驱动装置循环回路分别由 微通道环流道(13)、气泡过滤器(14)、微气泡冷凝腔(15)构成, 微通道环流道(13)为循环流道,微通道环流道(13)上设有微气泡 冷凝腔(15),微气泡冷凝腔(15)与混合室(7)的微通道环流道 (13)内设有气泡过滤器(14)。

所述下层基板(25)为耐热玻璃、硅等材料;入口通道a(1)、 入口通道b(2)、入口通道c(3)为示意结构,且以三种流体混合 为前提;若需增加流体种类的混合数目,可根据要求增加入口通道的 数目;混合室(7)上部需保持适当的高度,一般距离射流入口高度 为入口通道宽度的5~10倍即可;混合室(7)中部的支路数目根据需 要增加,最小宽度不小于20μm(方便加工);

为保证挡流效果,圆柱形挡流结构(14)的直径大于出口通道(10) 的宽度,且需置于入口通道的中心线上;主混合通道(5)以及出口 通道(15)内锯齿形结构(5)的数目以及大小,根据需要适当增加, 理论上数目越多混合效果越好,但相应的流动阻力也随之增大。

所述薄膜电阻微加热器(16)的材质为铂,金属引线(17)的材 质为金,绝缘薄膜(18)的材质为二氧化钛。

所述上层盖板(24)的材质为耐热玻璃等材料,以保持较高透明 度,方便观察微混合器内部的流动,并起到密封的作用。

本发明的工作过程如下:

通过入口通道a(1)、入口通道b(2)、入口通道c(3)分别 流入一种流体;三股流体首先经过主混合通道进行第一次混合,混合 通道中的锯齿形结构有助在流体中形成涡结构、混沌对流,提高混合 效果;混合后流体经喷嘴结构加速,形成射流。在混合室上部两侧设 计有对称的脉冲电压激励加热系统a(26)、脉冲电压激励加热系统 b(27),该系统在工作时需分别接入两种存在不同相位差的电流, 进而在混合室上部产生交替的高压、低压,导致射流产生震荡。(具 体原理如下:在高电平的脉冲电压下,膜电阻微加热器周围的液体快 速升温至过热状态,气化核心产生后微气泡快速膨胀,从而导致循环 回路输出高压;在零电平时,微气泡被周围的欠热液体快速冷凝,微 气泡萎缩,导致循环回路输出低压。)周期性的震荡射流喷入混合室 中部的条状支路结构,进行强化混合。经各支路强化混合后的流体, 在混合室下部汇流,室内设置有圆柱形挡流结构,以增加各支流在腔 体内的混合时间以及混合强度。流体经混合室尾部进入出口通道,该 通道内部锯齿形结构,进一步强化混合。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在该类混合器引入具有相位差脉冲电压激励加热装置,产生 可控气泡,并以气泡周期性胀缩产生交替的高、低压动力源。在这种 压力的作用下,射流产生震荡,诱发通道内产生混沌对流,有效促进 各种流体的混合。该发明解决了被动混合器易存在高温、高电磁等环 境的缺陷,扩大了该类被动混合器的适用范围。

2、微混合器中,混合室设计为水滴形结构,该结构促进了射流 的产生,同时借助条形支路结构、挡流板结构以及锯齿形结构有效增 加流体分子之间的不平衡碰撞,提高混合效率。

3、该混合器主要以微气泡的周期性胀缩产生的脉冲压力为动力 源,促使微混合器内部产生震荡射流,同时结合被动式混合器常用的 扰流结构(支路结构、锯齿形结构、挡流结构等),强化混合,实现 微尺度下多种流体的快速融合。本类微混合器主要涉及生命科学、化 工等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微混合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上层盖板俯视图。

图2是本发明的微混合器内部流道俯视图。

图3是本发明的微气泡驱动装置循环回路局部放大图。

图4是本发明的脉冲电压激励加热系统零件相对位置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的下层基板俯视图

图6是本发明的微混合器实施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的左、右脉冲电压激励加热系统输入电压波型图。

图中:1、入口通道a,2、入口通道b,3、入口通道c,4、主混 合通道,5、锯齿形结构,6、喷嘴结构,7、混合室,8、条形支路 结构,9、圆柱形挡流结构,10、微混合器出口通道,11、微气泡驱 动装置循环回路a,12、微气泡驱动装置循环回路b,微通道环流道 13、微气泡驱动装置循环通道,14、气泡过滤器,15、微气泡冷凝腔, 16、薄膜电阻加热器,17、金属引线,18、绝缘薄膜,19、入口通道 通孔a,20、入口通道通孔b,21、入口通道通孔c,22、信合线键合 孔,23、出口通道通孔,24、上层盖板,25、下层基板,26、脉冲电 压激励加热系统a,27、脉冲电压激励加热系统b,28、微混合器混 合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1、加工要求

a)此种微混合器的上层盖板易采用玻璃材质等透明材质,下层基 板采用硅板、耐热玻璃等材质。

b)微混合器中微通道的加工方法采用化学刻蚀的方法,通道入 口、出口处外接导管可采用特氟隆塑料胶管。

c)上层盖板与下层基板采用高温键合而成,同时为上层盖板与下 层基板的键合质量,可在下层基板上加工基准孔,键合时注意基准孔 对准,可有效保证系统封闭性。

d)此种微混合器可以实现多种流体的混合,入口通道可以设置多 条,文中为了便于解释仅仅设置三条入口通道。因此,在实际设计时 可若需增加流体种类的混合数目。

e)第一混合室需保持适当的高度,一般距离射流入口高度为入口 通道宽度的5~10倍即可。

f)脉冲电压激励加热系统中,薄膜电阻加热器、金属引线、绝缘 薄膜的制作建议遵循以下过程:将上层盖板洗净后,光刻通道,在玻 璃上依次溅射Ti、Pt、Au,然后剥离出Au金属引线图形,进一步采 用腐蚀工艺去掉部分Au表面,从而得到矩形薄膜电阻加热器。

g)混合室中部的支路结构数目可根据需要增加,一般最小宽度不 小于20μm(方便加工)。

h)圆柱形挡流结构的直径应大于出口通道的宽度,且需置于入口 通道的中心线上,以保证荡流效果。

i)主混合通道及出口通道内锯齿形结构的数目,可根据需要适当 增加,理论上数目越多混合效果越好,但相应的流动阻力也随之增大。

2、左、右脉冲电压激励加热系统输入电压输入要求 左、右脉冲电压激励加热系统输入电压可参考图7。若需改变频 率,建议遵循以下原则:左脉冲电压激励加热系统a、右脉冲电压激 励加热系统b的电压相位差需保证180°,其他参数可根据实际情况调 整。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