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银翘散固体汤剂的制备方法

一种银翘散固体汤剂的制备方法

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银翘散固体汤剂的制备方法,包括:(1)按准备各药材:金银花30g、淡竹叶12g、连翘30g、荆芥12g、淡豆豉15g、牛蒡子18g、生甘草15g、薄荷18g、桔梗18g和芦根18g;(2)将各药材合并粉碎成粗颗粒,直径不大于1cm,置于煎药机中,加水90mL,煎药机功率为1200W,先将锅预热2min,预热后再加热煎煮3min,得到吸附药液的药材粗颗粒;将药液与药材一起干燥后,装入滤纸袋中,外用透明塑料袋直接包装,即得银翘散固体汤剂。本发明的优点在于:本发明的银翘散固体汤剂具有煎煮时间较短、加水量较少,制作方法简单、携带、服用方便的优点。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5193741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5-12-30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福建中医药大学;

    申请/专利号CN201510708399.3

  • 发明设计人 林渊;

    申请日2015-10-27

  • 分类号A61K9/16;A61K36/899;

  • 代理机构福州市鼓楼区京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宋连梅

  • 地址 350000 福建省福州市五四路282号

  • 入库时间 2023-12-18 13:04:21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22-10-11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 IPC(主分类):A61K 9/16 专利号:ZL2015107083993 申请日:20151027 授权公告日:20180216

    专利权的终止

  • 2018-02-16

    授权

    授权

  • 2016-01-27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A61K9/16 申请日:20151027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5-12-30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具体涉及一种银翘散固体汤剂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固体汤剂是在汤剂与煮散剂基础上进行改革,是一种方便、快捷的新型 剂型,是改进了传统汤剂煎煮方式与现代机械自动化制作相互结合的一种携 带、服用方便的固体制剂,其不但有传统汤剂吸收快、药效迅速的特点,还 能根据病情的变化而随证加减药味药量,可以较全面灵活地兼顾到不同病人 或不同病变阶段的特点;且携带、服用方便,机械化自动生产工艺能够显著 地降低煎药时间,提高药物的煎出效率。

银翘散是由金银花、连翘、生甘草、牛蒡子、薄荷、荆芥、淡豆豉、淡 竹叶、桔梗、芦根十味药组成的,其中金银花、连翘为君药。金银花主要成 分有绿原酸类化合物、黄酮类化合物以及三萜皂苷类化合物和挥发油等;连 翘的主要成分为木脂素与其苷类化合物、苯乙醇苷类化合物和五环三萜类化 合物及挥发油等。绿原酸是金银花的主要有效成分,具有降压、利胆、抗菌、 升白的作用,同时还具有抗氧化的活性,是有前景的抗氧化剂。连翘苷为连 翘中重要的活性物质,也是连翘的指标性成分之一。方中臣药牛蒡子、薄荷 等含有牛蒡子苷、橙皮苷,既为有效成分又为检测的指标性成分。故本发明 测定银翘散中的这四种物质的量并将其作为控制指标。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银翘散固体汤剂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银翘散固体汤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按以下配方准备各药材:

金银花30g、淡竹叶12g、连翘30g、荆芥12g、淡豆豉15g、牛蒡子18g、 生甘草15g、薄荷18g、桔梗18g和芦根18g;

(2)将(1)中的各药材合并粉碎成粗颗粒,直径不大于1cm,置于煎 药机中,加水90mL,煎药机功率为1200W,先预热2min后再加热煎煮3min, 得到吸附药液的药材粗颗粒;将药液与药材一起干燥后,装入滤纸袋中,外 用透明塑料袋直接包装,即得银翘散固体汤剂。

进一步地,所述银翘散固体汤剂的冲泡方法如下:

用沸水200mL冲泡2次,每次冲泡时间为5min。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本发明的银翘散固体汤剂具有煎煮时间较短、加水 量较少,制作方法简单、携带、服用方便的优点。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银翘散固体汤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按以下配方准备各药材:

金银花30g、淡竹叶12g、连翘30g、荆芥12g、淡豆豉15g、牛蒡子18g、 生甘草15g、薄荷18g、桔梗18g和芦根18g;

(2)将(1)中的各药材合并粉碎成粗颗粒,直径不大于1cm,置于煎 药机中,加水90mL,煎药机功率为1200W,先预热2min后再加热煎煮3min, 得到吸附药液的药材粗颗粒;将药液与药材一起干燥后,装入滤纸袋中,外 用透明塑料袋直接包装,即得银翘散固体汤剂。

所述银翘散固体汤剂的冲泡方法如下:

用沸水200mL冲泡2次,每次冲泡时间为5min。

1、银翘散固体汤剂供试品的制备

将上述制得的银翘散固体汤剂用沸水200mL冲泡后过滤,定容至250 mL,然后蒸干,加入甲醇25mL后超声提取30min,滤过后精密量取15mL 滤液,加甲醇定容至50mL,摇匀,用注射器通过微孔滤膜即得。

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条件:

色谱柱:UltimateXB-C18(4.6mm×250mm,5μm),检测波长:279nm,柱 温为30℃,流动相为甲醇:磷酸水溶液,洗脱方式:梯度洗脱,流速为 0.8mL/min,进样量为10μL。

表1梯度洗脱程序

1.1连翘苷、绿原酸、牛蒡子苷、橙皮苷的含量测定

1.1.1对照品溶液的配置

连翘苷、绿原酸、牛蒡子苷及橙皮苷对照品精密称取适量,加入甲醇分 别定容,制成对照品溶液,浓度分别为:0.1428mg/mL、0.1309mg/mL、 0.1536mg/mL及0.1686mg/mL。

1.1.2线性关系考察

精密吸取各对照品溶液0.2mL、0.6mL、1.0mL、1.5mL、2.0mL、3.0mL 到10mL的量瓶中并加入甲醇定容。再分别吸取20μL注入高效液相色谱仪, 记录色谱图测定的峰面积积分值,并以对照品进样质量溶度(μg/mL)为横坐 标x,对照品峰面积为纵坐标y进行线性回归,结果为:连翘苷的回归方程 为y=6900.6x+4356.9,r=0.9994(n=6),证明连翘苷的进样量在1.3μg~45.4μg 范围内关系良好,绿原酸的回归方程为y=82104x-54858,r=0.9998(n=6), 证明绿原酸的进样量在2.6μg~39.4μg范围内关系良好,牛蒡子苷的回归方 程为y=7214x-1532.3,r=0.9996(n=6),证明牛蒡子苷的进样量在3.2μg~44.0μg 范围内关系良好,橙皮苷的回归方程为y=7411.5x-2013.5,r=0.9998(n=6), 证明橙皮苷的进样量在3.4μg~51.0μg范围内关系良好。

表2连翘苷的线性关系

表3绿原酸的线性关系

表4牛蒡子苷的线性关系

表5橙皮苷的线性关系

1.1.3精密度实验

取银翘散固体汤剂供试品溶液连续进样5次,并计算连翘苷、绿原酸、 牛蒡子苷、橙皮苷峰面积RSD%,结果分别为:0.29%、0.97%、0.64%和1.02%, 表明仪器精密度良好。

表6精密度实验结果

1.1.4重复性实验

制备银翘散固体汤剂供试品5份进样,并计算连翘苷、绿原酸、牛蒡子 苷及橙皮苷峰面积RSD%,结果分别为:1.04%、0.33%、0.84%和1.17%, 表明方法重复性良好。

表7重复性实验结果

1.1.5稳定性试验

取银翘散固体汤剂供试品溶液分别在第0h、2h、4h、6h、8h、12h、24h 时进样一次,并计算绿原酸、连翘苷、牛蒡子苷及橙皮苷峰面积的RSD, 结果分别为0.82%、0.59%、0.34%和0.54%,表明:样品在24h内稳定。

表8稳定性性实验结果

1.1.6回收率试验

取同一批已知含量的银翘散固体汤剂6份,精密加入对照品适量并按 “1.1.3”操作,测定含量。结果连翘苷、绿原酸、牛蒡子苷和橙皮苷的平均 回收率分别为97.50%、99.44%、100.67%和100.56%,RSD分别为4.29%、 1.37%、2.71%和2.50%。

表9连翘苷回收率测定结果

表10绿原酸回收率测定结果

表11牛蒡子苷回收率测定结果

表12橙皮苷回收率测定结果

1.2影响银翘散固体汤剂制备因素的考察

因银翘散内含挥发油,原方煮散煎煮时间也较短,且服用时还需开水冲 泡。故设定煎煮时间为3min,因煎药机功率固定为1200W,故在此探究加 水量对各主要成分及浸膏得率的影响。同时考虑煎煮后剩余药液干燥时间快 慢综合判断最佳方案,结果见表2-13。

1.2.1浸膏得率计算

将银翘散固体汤剂用90℃自来水200mL冲泡,过滤后定容于250mL, 量取滤液20mL并置于已干燥恒温的蒸发皿中水浴蒸干,蒸干后放置于105 ℃真空干燥箱中干燥3h,取出后放入干燥器内30min,并精密称重。

(m为测得浸膏重,M为药材饮片总重)

表13银翘散固体汤剂加水量考察表

由表13可知在固定煎煮功率及煎煮时间的条件下,由于加水量只相差 5mL,对各成分含量及煎膏得率影响不大,但考虑煎煮过干是否会有药液干 在锅底上以及干燥时间的长短,得出最佳煎煮方案为:煎煮3分钟,煎煮温 度(功率1200W),加水量90mL。

1.3最佳条件的验证实验

按处方量称取药材饮片并粉碎成1cm大小的粗末,在最佳工艺条件下 制备银翘散固体汤剂,重复制备3次,按照上述方法测定,取平均值,结果 见表14。

表14最佳工艺验证结果

1.4成型研究

按照优选的最佳制备工艺条件制备银翘散固体汤剂,装进滤纸袋中,并 进行包装。

1.4.1正交实验优化固体汤剂冲泡工艺

由于固体汤剂是经煎煮过并连药汁一起干燥的药材饮片,需用水冲服, 故对固体汤剂的冲泡方法做简单优化,作为固体汤剂用药指导。根据传统汤 剂的煎煮次数为2次,固定固体汤剂的冲泡次数为两次,使用水为90℃(考 虑到不同地区海拔不同而导致水的沸点不同),以加水量为探究因素考察, 结果见表15。

表15固体汤剂冲泡工艺结果

由表15可知,冲泡时的加水量对冲泡效果有所影响,最佳冲泡加水量 为200mL。最佳冲泡方案为:水温90℃、200mL冲泡2次。

1.4.2最佳条件的验证实验

按处方量称取药材饮片并粉碎成1cm大小的粗末,在最佳工艺条件下 制备银翘散固体汤剂,并在最优冲泡条件下进行冲泡,重复进行实验3次并 进行测定,取平均值,结果见表16。

表16最佳工艺验证结果

2.银翘散及其固体汤剂浸膏得率比较

2.1测定方法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水溶性浸出物测定方法:用移 液管精密吸取银翘散煎煮所得药液10mL,置于已干燥恒温的蒸发皿中,水 浴蒸干后放入真空干燥箱内105℃减压干燥3h,放入干燥器内0.5h后精密 称重。计算总浸膏重及浸膏得率。

2.2浸出率计算方法

将本发明的银翘散固体汤剂从加200mL水冲泡起分别在第1、2、3、5、 10、20、30、60min时间间隔时准确吸取20mL,每次用水20mL补充后离 心,吸取10mL上层清液置于已干燥恒温的蒸发皿中,水浴蒸干后于真空干 燥箱内105℃减压干燥3h,置于干燥器0.5h后称重。

m为测得固体重g(m的取 值第一次为m1,第二次为m1+m2,以此类推),mL是容积的总量(mL), mL是进行测定的待检液量(mL),W是样品重量(g),m(1~8)为m的总测出物 重量(g)。

2.3样品制备

2.3.1银翘散煮散样品制备

按处方量称取药材饮片并粉碎成1cm大小的粗末,置于煎药机中煎煮2 次(第一次加水300mL,煎煮3mim,得煎液约200mL,第2次加水300mL, 得煎液约200mL),合并两次煎液,过滤后定容至400mL。取20mL于干燥 恒温的蒸发皿中水浴蒸干后,放入红外干燥箱中105℃干燥3h后放干燥器 中0.5h,精密称重。并按以上方法制备3份。

2.3.2银翘散冲泡散制备

按处方量称取药材饮片并粉碎成1cm大小的粗末,用200mL90℃自来 水冲泡2次后过滤,定容至400mL。取20mL于干燥恒温的蒸发皿中水浴蒸 干后,放入红外干燥箱中105℃干燥3h后放干燥器中0.5h,精密称重。按 以上方法制备3份。

2.3.3银翘散固体汤剂制备

按处方称取药材饮片并粉碎成1cm大小的粗末,于煎药机中,加水 90mL,煎煮3分钟,干燥12分钟后用200mL90℃自来水冲泡2次后过滤, 定容至400mL。取20mL于干燥恒温的蒸发皿中水浴蒸干后,放入红外干燥 箱中105℃干燥3h后放干燥器中0.5h,精密称重,制备3份。

2.3.4测定结果

表17银翘散及其固体汤剂的浸膏得率测定结果

表18银翘散固体汤剂的浸出率测定结果

2.3.5统计处理结果

对银翘散及其固体汤剂的浸膏得率使用SPSS10.0统计软件进行t检验 (取显著性α=0.05),结果如下:

方差齐性检验F=2.1683<F0.5/2(2,2)即P>0.05,则方差齐

均值t双尾检验t0.1/2.2<t=2.5348<t0.2/2.2即P>0.05无统计学意义, 可以认为本发明的银翘散固体汤剂与银翘散原方煮散的浸膏得率没有差别, 浸膏是临床应用的总的物质基础,可以反应出二者的基本差异性。

综上所述,影响银翘散固体汤剂制备工艺的因素主要有煎煮温度、加水 量,因所用煎药机为固定功率,故不讨论温度因素,通过实验的出最佳工艺 条件为:加水量90mL,煎煮时间3min,最佳冲泡工艺为加沸水(本文为 90℃的水)250mL冲泡2次。

实验结果表明银翘散固体汤剂的制备工艺和冲泡工艺稳定、便捷,在此 条件下制备的银翘散固体汤剂浸膏得率与银翘散无显著性差异。

本发明的银翘散固体汤剂具有煎煮时间较短、加水量较少,制作方法简 单、携带、服用方便的优点,本发明在传统汤剂与煮散剂制备方法上进行改 进,银翘散固体汤剂的制备方法与传统汤剂相同,只是制剂形式和煎煮条件 有所差别,为固体汤剂与原方饮片汤剂的化学组成对比以有效性研究打下了 基础。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