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含有玫瑰精油的用于皮肤祛黑的巴布剂基质的制备方法

一种含有玫瑰精油的用于皮肤祛黑的巴布剂基质的制备方法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含有玫瑰精油的用于皮肤祛黑的巴布剂的制备方法。步骤:在褐藻胶、多磷酸钠、维生素E、甘草酸二钾、抗坏血酸磷酸酯钠、聚丙烯酸钠中加入甘油,搅拌均匀,得第一溶液;将卡波姆、阿拉伯胶、L-酒石酸、聚乙烯吡咯烷酮、依地酸二钠、氮酮水溶液、丙二醇水溶液、甲基纤维素分散于甘油中,加水溶胀,加热,搅拌均即第二溶液;将棕榈酸异丙酯、氢氧化钠、透明质酸和玫瑰精油用水溶解,搅拌均匀,即得第三溶液;混合第二溶和第三溶液,加热,搅拌均匀,再加入第一溶液,并搅拌均匀,即得。本发明制备得到的玫瑰精油巴布剂具有较好的皮肤粘附性和可揭贴性,对皮肤无刺激,可以较好了控制玫瑰精油的皮外释放。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5168190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5-12-23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傅兴琴;

    申请/专利号CN201510612576.8

  • 发明设计人 傅兴琴;

    申请日2015-09-23

  • 分类号A61K9/70;A61K36/738;A61K47/36;A61P17/00;

  • 代理机构

  • 代理人

  • 地址 644305 四川省宜宾市长宁县龙头镇龙头村2组2号附105号

  • 入库时间 2023-12-18 13:04:21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8-07-06

    授权

    授权

  • 2018-06-19

    专利申请权的转移 IPC(主分类):A61K9/70 登记生效日:20180530 变更前: 变更后: 申请日:20150923

    专利申请权、专利权的转移

  • 2016-01-20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A61K9/70 申请日:20150923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5-12-23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含有玫瑰精油的用于皮肤祛黑的巴布剂基质的制备方法,属于外用药剂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玫瑰精油是从玫瑰花瓣中萃取出的挥发性油,为黄色粘稠的液体,素有“液体黄金”美誉。玫瑰油富含维生素、胡萝卜素、维生素和维生素;玫瑰油几乎含有门捷列夫元素周期表中列出的所有矿物质。含大量香茅醇等抗菌物质,玫瑰是治疗皮肤病最佳药物。

现有的玫瑰精油存在着使用不方便,皮肤的吸收程度不高的问题,需要进行改善。

巴布剂剂又称巴布贴,是以水溶性高分子聚合物为基质骨架材料的外用贴剂,是从古代泥罨剂发展起来的。自20世纪70年代日本进行工业化生产以来,巴布剂在日本有了较快的发展,并于80年代成功地打入了欧美市场。同期引入我国。属于透皮给药系统或经皮吸收制剂的一种。是经皮肤贴敷方式用药,药物由皮肤吸收进入全身血液循环并达到有效血药浓度、实现疾病治疗或预防的一类制剂。这种剂型可以维持恒定有效血药浓度或生理效应,避免口服给药引起的血药浓度峰谷现象,降低毒副反应;减少给药次数,提高治疗效能,延长作用时间,避免多剂量给药,使大多数病人易于接受;使用方便,患者可以自主用药,也可以随时撤销用药;靶向性强,可直接作用与病患处,最大发挥药物疗效;保湿透气耐老化,载药量大、无刺激性过敏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透皮效果强,透气性好,与主药的亲和力好,与皮肤的亲和力好,制作过程安全、环保,对皮肤无刺激贴用舒适,可反复揭贴,并且性质稳定的玫瑰精油巴布剂。

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含有玫瑰精油的用于皮肤祛黑的巴布剂基质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第1步,制备第一溶液:按重量份计,在2~3份褐藻胶、2~3份多磷酸钠、3~5份维生素E、4~8份甘草酸二钾、2~5份抗坏血酸磷酸酯钠、10~15份聚丙烯酸钠中加入甘油12~24份,搅拌均匀,即得第一溶液;

第2步,制备第二溶液:按重量份计,将3~5份卡波姆、5~8份阿拉伯胶、0.5~1份L-酒石酸、聚乙烯吡咯烷酮3~5份、依地酸二钠0.1~0.3份、氮酮水溶液0.1~0.2份、丙二醇水溶液1~2份、5~8份甲基纤维素分散于甘油20~40份中,加10~15份水溶胀,加热,搅拌均即得第二溶液;

第3步,制备第三溶液:按重量份计,将3~6份棕榈酸异丙酯、1~3份氢氧化钠、0.1~0.3份透明质酸和5~10份玫瑰精油用12~20份水溶解,搅拌均匀,即得第三溶液;

第4步,混合第二溶和第三溶液,加热,搅拌均匀,再加入第一溶液,并搅拌均匀,即得巴布剂基质。

所述的第2步中,加热温度是25~35℃。

所述的第2步中,加热温度是20~40℃。

所述的氮酮水溶液的体积浓度是1.5%。

所述的丙二醇水溶液的体积浓度是1.5%

本发明制备得到的玫瑰精油巴布剂具有较好的皮肤粘附性和可揭贴性,对皮肤无刺激,可以较好了控制玫瑰精油的皮外释放,能够起到皮肤美白祛黑的作用。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第1步,制备第一溶液:按重量份计,在2份褐藻胶、2份多磷酸钠、3份维生素E、4份甘草酸二钾、2份抗坏血酸磷酸酯钠、10份聚丙烯酸钠中加入甘油12份,搅拌均匀,即得第一溶液;

第2步,制备第二溶液:按重量份计,将3份卡波姆、5份阿拉伯胶、0.5份L-酒石酸、聚乙烯吡咯烷酮3份、依地酸二钠0.1份、体积浓度是1.5%的氮酮水溶液0.1份、体积浓度是1.5%的丙二醇水溶液1份、5份甲基纤维素分散于甘油20份中,加10份水溶胀,加热至25℃,搅拌均即得第二溶液;

第3步,制备第三溶液:按重量份计,将3份棕榈酸异丙酯、1份氢氧化钠、0.1份透明质酸和5份玫瑰精油用12份水溶解,搅拌均匀,即得第三溶液;

第4步,混合第二溶和第三溶液,加热至20℃,搅拌均匀,再加入第一溶液,并搅拌均匀,即得巴布剂基质。

实施例2

第1步,制备第一溶液:按重量份计,在3份褐藻胶、3份多磷酸钠、5份维生素E、8份甘草酸二钾、5份抗坏血酸磷酸酯钠、15份聚丙烯酸钠中加入甘油24份,搅拌均匀,即得第一溶液;

第2步,制备第二溶液:按重量份计,将5份卡波姆、8份阿拉伯胶、1份L-酒石酸、聚乙烯吡咯烷酮5份、依地酸二钠0.3份、体积浓度是1.5%的氮酮水溶液0.2份、体积浓度是1.5%的丙二醇水溶液2份、8份甲基纤维素分散于甘油40份中,加15份水溶胀,加热至35℃,搅拌均即得第二溶液;

第3步,制备第三溶液:按重量份计,将6份棕榈酸异丙酯、3份氢氧化钠、0.3份透明质酸和10份玫瑰精油用20份水溶解,搅拌均匀,即得第三溶液;

第4步,混合第二溶和第三溶液,加热至40℃,搅拌均匀,再加入第一溶液,并搅拌均匀,即得巴布剂基质。

实施例3

第1步,制备第一溶液:按重量份计,在2份褐藻胶、3份多磷酸钠、4份维生素E、5份甘草酸二钾、4份抗坏血酸磷酸酯钠、12份聚丙烯酸钠中加入甘油20份,搅拌均匀,即得第一溶液;

第2步,制备第二溶液:按重量份计,将4份卡波姆、6份阿拉伯胶、0.7份L-酒石酸、聚乙烯吡咯烷酮4份、依地酸二钠0.2份、体积浓度是1.5%的氮酮水溶液0.15份、体积浓度是1.5%的丙二醇水溶液1份、6份甲基纤维素分散于甘油30份中,加12份水溶胀,加热至30℃,搅拌均即得第二溶液;

第3步,制备第三溶液:按重量份计,将5份棕榈酸异丙酯、2份氢氧化钠、0.2份透明质酸和8份玫瑰精油用16份水溶解,搅拌均匀,即得第三溶液;

第4步,混合第二溶和第三溶液,加热至30℃,搅拌均匀,再加入第一溶液,并搅拌均匀,即得巴布剂基质。

对照例1

与实施例3的区别在于:第1步中未加入多磷酸钠。

第1步,制备第一溶液:按重量份计,在2份褐藻胶、4份维生素E、5份甘草酸二钾、4份抗坏血酸磷酸酯钠、12份聚丙烯酸钠中加入甘油20份,搅拌均匀,即得第一溶液;

第2步,制备第二溶液:按重量份计,将4份卡波姆、6份阿拉伯胶、0.7份L-酒石酸、聚乙烯吡咯烷酮4份、依地酸二钠0.2份、体积浓度是1.5%的氮酮水溶液0.15份、体积浓度是1.5%的丙二醇水溶液1份、6份甲基纤维素分散于甘油30份中,加12份水溶胀,加热至30℃,搅拌均即得第二溶液;

第3步,制备第三溶液:按重量份计,将5份棕榈酸异丙酯、2份氢氧化钠、0.2份透明质酸和8份玫瑰精油用16份水溶解,搅拌均匀,即得第三溶液;

第4步,混合第二溶和第三溶液,加热至30℃,搅拌均匀,再加入第一溶液,并搅拌均匀,即得巴布剂基质。

对照例2

与实施例3的区别在于:第3步中未加入棕榈酸异丙酯。

份甘草酸二钾、4份抗坏血酸磷酸酯钠、12份聚丙烯酸钠中加入甘油20份,搅拌均匀,即得第一溶液;

第2步,制备第二溶液:按重量份计,将4份卡波姆、6份阿拉伯胶、0.7份L-酒石酸、聚乙烯吡咯烷酮4份、依地酸二钠0.2份、体积浓度是1.5%的氮酮水溶液0.15份、体积浓度是1.5%的丙二醇水溶液1份、6份甲基纤维素分散于甘油30份中,加12份水溶胀,加热至30℃,搅拌均即得第二溶液;

第3步,制备第三溶液:按重量份计,将2份氢氧化钠、0.2份透明质酸和8份玫瑰精油用16份水溶解,搅拌均匀,即得第三溶液;

第4步,混合第二溶和第三溶液,加热至30℃,搅拌均匀,再加入第一溶液,并搅拌均匀,即得巴布剂基质。

对照例3

与实施例3的区别在于:甲基纤维素是在第3步中加入而不是在第2步中加入。

份甘草酸二钾、4份抗坏血酸磷酸酯钠、12份聚丙烯酸钠中加入甘油20份,搅拌均匀,即得第一溶液;

第2步,制备第二溶液:按重量份计,将4份卡波姆、6份阿拉伯胶、0.7份L-酒石酸、聚乙烯吡咯烷酮4份、依地酸二钠0.2份、体积浓度是1.5%的氮酮水溶液0.15份、体积浓度是1.5%的丙二醇水溶液1份分散于甘油30份中,加12份水溶胀,加热至30℃,搅拌均即得第二溶液;

第3步,制备第三溶液:按重量份计,将5份棕榈酸异丙酯、2份氢氧化钠、0.2份透明质酸、6份甲基纤维素和8份玫瑰精油用16份水溶解,搅拌均匀,即得第三溶液;

第4步,混合第二溶和第三溶液,加热至30℃,搅拌均匀,再加入第一溶液,并搅拌均匀,即得巴布剂基质。

性能实验

对实施例1~3和对照例1~3所得的巴布剂基质进行性能测试,结果是:

表1

表中可以看出,本发明提供的巴布剂基质粘性好,可以反复揭贴。对照例1中的巴布剂由于在制备过程中未加入多磷酸钠,导致了巴布剂的均匀度受到了影响;对照例2中由于未加入棕榈酸异丙酯,使巴布剂的粘附性发生了下降;对照例3中由于甲基纤维素是在第3步中加入而不是在第2步中加入,导致了甲基纤维素与水的溶胀反应受到氢氧化钠的影响,使得巴布剂的均匀性发生了下降,与皮肤的追随性和滚球粘附性很严重地下降。

本巴布剂其他质量评价试验

是将成型的巴布剂贴于10名志愿受试者手腕背部,对涂展及柔软性、膜残留性、皮肤追随性、膏体均匀性、皮肤不适及痛感进行评价。各项评价标准如下:

涂展及柔软性:膏体涂布时,抛锚性好,膏体均匀不断条,以手轻触,感觉柔软、不滑腻为最好。

膜残留性:取成型巴布剂,以180°剥离,残留在薄膜上的量越少越好。

皮肤追随性:该项指标借鉴日本评价巴布剂的方法,将成型贴剂贴于手碗背部,用力甩10下不脱落。

膏体均匀性:所制备的膏体均匀、稠度适宜,涂布在被衬层上无颗粒状胶团,细腻、薄厚一致者为最好。

皮肤不适及痛感:以贴在皮肤上没有瘙痒、过敏、溃烂并且在揭扯时无痛感最好。以上五项每项为20分,各取按照实施例1、2、3制成的本发明巴布剂,由10名自愿者根据各项标准进行打分,将各项评分平均后相加求得总分。结果见表2。结果明,本发明产品综合得分均在90分以上,对涂展及柔软性、膜残留性、皮肤追随性、膏体均匀性均较好,无皮肤不适及痛感,可反复揭扯和敷贴。结果揭示本发明产品对皮肤的生物相容性、亲和性、透气性、耐汗性好,而且不容易过敏。

表2中药巴布剂基质性能结果

滚球法的试验方法是:

取供试品3片,在室温下,除去盖衬,置于长30cm、与水平面成15°或30°(按各该品种项下规定)的斜面滚球装置中央,膏面向上,斜面上部10cm及下部15cm用0.025mm厚的涤纶薄膜覆盖,中间留出5cm膏面,将各该品种项下规定的钢球(见下表),自斜面顶端自由滚下。3片供试品中应有2片或2片以上能在测试段上粘住钢球,如有1片不能粘住,再用较小1号的钢球试验,应能粘住。如只有1片能粘住钢球,而另2片只能粘住较小1号的钢球,应另取3片复试。3片均应能粘住钢球为合格。钢球的规格是:

滚球法中的钢球规格

美白祛斑功效试验

加速皮肤黑色素的转移、代谢试验。下述美白功效试验均采用人体测试方式,用皮肤黑红色素测试仪和皮肤色度测试探头+MPA9测试仪测定皮肤的黑色素含量和亮度。

选取120个自愿者,男女各半,随机分为5组,每组24人,每组分别用实施例1~3和对照例1~3所得的巴布剂基质和空白样进行试验,空白样为普通的75%乙醇,各组的测试数据均取平均值。受试部位前2~3天不能使用任何产品;用干的面巾纸将双手前臂内侧擦拭干净并做4×4cm2试验区域测定标记,用皮肤黑红色素测试仪和皮肤色度测试探头+MPA9测试仪测定受试皮肤的黑色素含量和皮肤亮度;用测试样品和空白组按10.0±0.3mg凝胶样品/cm2的用量分别覆盖在左右手臂上,每天晚间使用一次,白天揭下,重复上述试验1~4周,后分别测量第1~4周每个区域的黑色素含量和皮肤亮度。

(1)黑色素含量变化分析

皮肤黑色素含量变化反映在测试周期内,试验区域皮肤黑色素含量随时间变化规律。其值越大,皮肤黑色素含量越大,反之,皮肤黑色素含量。黑色素含量差值(ΔT)=使用产品后各时间点黑色素含量(Tn)-使用产品前黑色素含量(T0):

受试部位皮肤黑色素含量与初始值的差值

在测试周期4周内,空白组受试部位皮肤的黑色素含量呈正值,数值无明显变化,说明涂抹的基质具有转移黑色素的能力。实施例1-3的样品组受试部位皮肤的黑色素含量与初始值的差值一直为负值;第4周时黑色素含量差值为-5以下,且值随着时间的延长而降低,说明该玫瑰精油巴布剂较好的具有转移或降低黑色素含量的能力;另外,对照例3和实施例3相比,由于改变了羧甲基纤维素钠的加入顺序,使巴布剂存在有混浊、均匀度不好的问题,导致了皮表吸收效果差,使药效受到了影响。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