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用于上驱型榨汁机的主体的框架以及使用其的框架总成

用于上驱型榨汁机的主体的框架以及使用其的框架总成

摘要

一种用于上驱型榨汁机的主体的框架包括:上框架;下框架;配置成连接上框架和下框架的连接框架,其中,上框架具有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此外,一种用于上驱型榨汁机的主体的框架总成包括:包括上框架、下框架和连接框架的框架,其中,上框架具有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连接框架配置成连接上框架和下框架;驱动部,其安装在上框架的上部;以及提升部,其安装在下框架上,其中,驱动部的驱动轴插入在第一通孔中。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5078191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5-11-25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乐唤株式会社;

    申请/专利号CN201410707022.1

  • 发明设计人 李铉三;

    申请日2014-11-27

  • 分类号A47J19/02(20060101);A47J19/06(20060101);

  • 代理机构11262 北京安信方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张春媛;阎娬斌

  • 地址 韩国庆尚南道

  • 入库时间 2023-12-18 12:16:22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8-02-27

    授权

    授权

  • 2015-12-23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A47J19/02 申请日:20141127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5-11-25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上驱型榨汁机的主体的框架,其中框架布置于主体中,并且驱动部安装在框架的上部,提升部安装在其下部,从而在榨汁机运行时主体的变形被限制,并且本发明涉还及使用这种框架的框架总成。

背景技术

例如,在由本申请人提交的专利文献1和2中,已经提出了常规的上驱型榨汁机。

在上述专利文献中描述的上驱型榨汁机包括分离并排出汁和残渣的榨取部;驱动榨取部的驱动部;具有驱动部安装体和插入/退出槽体的主体,其中,驱动部安装在驱动部安装体上,而插入/退出槽形成在插入/退出槽体中,其中,插入/退出槽经配置供榨取部沿着其向前插入和向后退出;以及,使用驱动部使榨取部上下移动的提升部。

在专利文献1中,汁排出口和残渣排出口形成在榨取部的壳体的底面中,并且所有的接收杯都容纳在主体下方。

在专利文献2中,汁排出口形成在榨取部的壳体的底面中,而残渣排出口形成在其外周面中。

在上述两份专利文献中,由于汁排出口形成在榨取部的底面中,因此杯子应该容纳在主体中,因此从外侧不能清楚地看到杯子,因而可能会溢出。

此外,由于专利文献1和2中的提升部是以转动提升突起或环形拉杆的手动方式操作的,因此用户特别是主妇难于操作提升部。

另外,手动操作型提升部的麻烦在于用户应该检测提升部提升的程度。

另外,在专利文献1和2中,由于插入/退出槽的上侧和榨取部的上表面彼此隔开,因此当榨取部被上移而用户的手指插在两者之间时,手指可能受到伤害。

另外,由于上驱型榨汁机被旋转和挤压,同时螺杆被推动,榨汁的阻力(反作用)是上下施加,由塑料形成的主体被上下伸展并变形,因此其耐久性会降低。

另外,由于材料输入口被固定到盖子等上,当洗涤材料输入口的内部时,还要拿下盖子,因此洗涤操作的执行不方便。

另外,由于专利文献1没有将材料输入口的下端装配到榨取部的上表面的结构,榨的汁可能四处飞溅,因此可能通过材料输入口的下端侧和榨取部的上表面侧之间的间隙进入主体。

另外,由于电机一般是速度固定的交流(AC)电机,因此其速度不能根据汁的类型(例如,蔬菜或水果)分多级控制,例如头档速度(用于蔬菜)和二档速度(用于水果)。

另外,因为是上驱型,所以当电机的驱动轴和螺杆的从动轴位于彼此未接合的位置时,将不方便转动该驱动轴或该从动轴使它们彼此接合。

另外,当液体通过盖子的中心溢出时,液体朝着盖子的后侧向下流,主体会变脏,从而增加需要洗涤的区域。

[相关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韩国专利No.10-1045107

专利文献2:韩国专利公开No.10-2013-0098701

发明内容

本发明涉及用于上驱型榨汁机的主体的框架,其中驱动部和提升部安装在框架的上部和下部中,从而在榨汁机运行时主体的变形被限制,并且本发明涉及使用这种框架的框架总成。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上驱型榨汁机的主体的框架,其包括:上框架;下框架;配置成连接上框架和下框架的连接框架,其中,上框架具有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

连接框架可具有第三通孔,并且下框架可具有第四通孔,并且三个销可形成在第四通孔的周缘附近,并且多个向下伸出的向下伸出管可以安装在下框架的边缘上。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上驱型榨汁机的主体的框架总成,其包括:包括上框架、下框架和连接框架的框架,其中,上框架具有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连接框架配置成连接上框架和下框架;驱动部,其安装在上框架的上部;及提升部,其安装在下框架上,其中,驱动部的驱动轴插入在第一通孔中。

驱动部可包括:减速齿轮部,其安装在上框架的上部并且具有驱动轴;以及电机,其由减速齿轮部支撑以传递动力。

附图说明

通过参照附图对其示例性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本发明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会变得更显而易见,其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的上驱型榨汁机的正面透视图;

图2是后透视图,展示了从图1中分离出压榨杆和残渣容器的状态;

图3是剖视图,展示了从图1中分离出压榨杆的状态;

图4是透视图,展示了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的从上驱型榨汁机的主体中分离出可拆卸的材料输入口的状态;

图5是透视图,展示了图4的材料输入口由开/合板阻断的状态;

图6是从底面看时图5的透视图;

图7是透视图,展示了从主体中分离出框架总成和盖子的状态;

图8是框架总成的透视图;

图9是从其底面看时图8的框架总成的透视图;

图10是框架的透视图;

图11是沿图10的线11-11得到的剖视图;

图12是透视图,展示了从图10中分离出左右加固件的状态;

图13是榨取部的透视图;

图14是图13的榨取部的分解透视图;

图15是图13的底透视图;

图16是剖视图,展示了从图4中去除榨取部的状态;

图17A和17B是侧视图,展示了榨取部提升前后的状态;

图18A和18B是顶透视图和底透视图,展示了从框架总成中分出基座部的状态;

图19是透视图,展示了从图18中分离出环形齿轮以显示行星齿轮的状态;

图20是平面图,展示了行星齿轮和提升限位开关;

图21是展开图,展示了基座部上下移动同时滚压部沿着凸轮滚压的状态;

图22是示意性的侧视图,展示了驱动部的布置;和

图23是透视图,展示从驱动部分离出上壳体的状态。

[主要元件的详细说明]

100:主体120:前槽

140:后槽1100:框架总成

1110:框架1300:壳体

300:驱动部310:电机(无刷(BL)电机)

330:减速齿轮部500:榨取部

510:外壳530:盖子

550:螺杆570:卷网滚筒

590:旋转刷700:提升部

710:提升电机730:基座部

750:凸轮部770:动力传输部

790:行星齿轮900:控制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详细描述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的上驱型榨汁机的正面透视图,图2是展示从图1中分离出压榨杆和残渣容器的状态的后透视图,而图3是展示从图1中分离出压榨杆的状态的剖视图。

参照图1到3和7,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上驱型榨汁机包括配置成形成外部的主体100,布置在主体100的上侧的驱动部300,布置在主体100的下侧的榨取部500,以及配置成使榨取部500相对于驱动部300上下移动的提升部700。优选地,上驱型榨汁机还包括配置成控制驱动部300和提升部700的控制部900。

如图4-6所示,主体100被形成为精确的或近似的I字型,并且包括水平的上体110,水平的下体130,和配置成连接上体110与下体130的中间体150。中间体150形成为垂直的或倾斜的。

如图7所示,上体110具有材料输入口111,材料输入口111具有形成为从顶部向下延伸的通孔。材料输入口111充当材料通过它而插入榨取部500中的通道。

此外,配置成将动力传输到榨取部500的驱动部300安装在上体110上。

提升部700安装在下体130处。

中间体150连接上体110的下部与下体130的上部,并且上体110、中间体150和下体130一般形成I字型。

中间体150形成有从前到后穿过它的插入孔151,以便榨取部的残渣排出口513(后面会对其进行描述)插入并穿过。

上体110的前部、中间体150、下体130的前部具有前槽120,榨取部500通过前槽120插入和取出。

上体110的后部、中间体150、下体130的后部具有后槽140,残渣容器10通过它插入和取出。

更具体地说,如图7所示,主体100包括框架总成1100和配置成包围框架总成1100的壳体1130。

如图8和9所示,框架总成1100包括框架1110,以及组装并安装到框架1110上的驱动部300和提升部700。

如图10-12所示,框架1110包括具有第一通孔1111和第二通孔1113的上框架1110a,其中,驱动部300的驱动轴320的插入第一通孔1111中,而材料输入口111插入第二通孔1113中,上面安装有提升部700的下框架1110b,以及配置成连接上框架1110a与下框架1110b并具有第三通孔1115的连接框架1110c,其中,残渣排出口513插入第三通孔1115中。下框架1110b具有第四通孔1117,提升部700的旋转轴721自下而上插入第四通孔1117中。

连接框架1110c用来连接上框架1110a的后部与下框架1110b的后部,并且从其侧面看时是C形的。也就是说,上、下框架1110a和1110b是水平布置的,而连接框架1110c是垂直布置。

形成三个从第四通孔1117的周面伸出的销1119。

多个(例如4个)向下伸的管子1121形成在下框架1110b的边缘处,以向下伸。

也就是说,框架1110弯曲形成C形。此外,框架1110用钢材形成,因此最大限度地限制由于上驱型式导致的上下变形。

此外,加固件1110d通过焊接等方式优选地被固定到框架1110的两侧。

加固件1110d具有与壳体1130耦接的耦接孔1220,这在后面描述。

如图11所示,壳体1130包括覆盖框架1110左、右侧,前、后侧和上、下侧的左、右壳体1130a和1130b,前、后壳体1130c和1130d和上、下壳体1130e和1130f。

左、右壳体1130a和1130b耦接到框架1110的左、右两侧。

左、右壳体1130a和1130b中的每个包括上凸缘110、中凸缘130和下凸缘130。

特别地,左、右壳体1130a和1130b的每个下侧都形成凸缘型,该凸缘型朝着其前侧形成。

前壳体1130c覆盖框架1110的前侧,并且形成具有前槽120和前插入孔1131的C形,其中,残渣排出口513插入前插入孔1131中。

后壳体1130d覆盖框架1110的后侧,并且形成具有后槽140和后插入孔1133的C形,其中,残渣排出口插入后插入孔1133中。

上壳体1130e覆盖框架1110的上侧并且具有材料输入口111。

下壳体1130f覆盖框架1110的下侧。

如图7所示,配置成固定加固件1110d的位置的肋135形成在左、右壳体1130a和1130b中,从而具有L形。

印刷电路板(PCB)900被安装在左、右壳体1130a和1130b的内部的上部(与上凸缘对应),作为控制部。

多个配置成支撑驱动部300的电机310的下表面的肋1139形成在后壳体1130d处。

电机310由框架1110以悬臂的形式支撑,并且优选由多个肋1139支撑。

配置成开合材料输入口111的盖子1137可滑动地安装在上壳体1130e处。

即,当盖子1137从图4的状态滑动到前侧时,材料输入口111的料斗部如图5所示被覆盖。

同时,如图4所示,独立的可拆卸的材料输入口113还可插入材料输入口111中。

当引入其中的材料或其他异物被卡在材料输入口113中时,可拆卸的材料输入口113可以分开,然后方便地清洗。

此外,还可以安装检测传感器(未显示),其中检测传感器在可拆卸的材料输入口113被分开时用于防止操作。

检测传感器(未显示)可以包括金属件和用于检测金属件的霍尔(Hall)传感器,其中金属件和霍尔传感器可安装在可拆卸的材料输入口113处和材料输入口111处,或相反。

检测传感器(未显示)输入指示可拆卸的材料输入口113是否与控制部900分开的信号。

如图3和16所示,驱动部300包括具有驱动轴320的减速齿轮部330,以及由减速齿轮部330支撑以传输动力的电机310。电机310的旋转轴311是驱动齿轮,其将动力传输到减速齿轮部330。

电机310的旋转轴311是垂直安装的花键输出轴,并且配置成使旋转轴311旋转的电从动部被安装在其下端。

减速齿轮部330可以是与多级旋转轴中的每个相结合的齿轮系。

也就是说,该齿轮系包括第一减速齿轮部330a,第二减速齿轮部330b,第三减速齿轮部330c和第四减速齿轮部330d。

第一减速齿轮部330a包括平行于旋转轴311设置的第一旋转轴331a,以及安装在第一旋转轴331a上的第1-1齿轮333a和第1-2齿轮335a。

第1-1齿轮333a具有比第1-2齿轮335a大得多的节圆。

第1-1齿轮333a与旋转轴311接合。

第二减速齿轮部330b包括第二旋转轴331b,以及安装在第二旋转轴331b上的第2-1齿轮333b和第2-2齿轮335b。

第2-1齿轮333b具有比第2-2齿轮335b大得多的节圆。

第2-1齿轮333b与第1-2齿轮335a接合。

第三减速齿轮部330c包括第三旋转轴331c,以及安装在第三旋转轴331c上的第三齿轮333c。

第三齿轮333c具有比第四齿轮335c大得多的节圆,这在后面描述。

第三齿轮333c与第2-2齿轮335b接合。

第四减速齿轮部330d包括第四旋转轴331,以及安装在第四旋转轴331上的第四齿轮335d。

第四齿轮335d与第三齿轮333c接合。

减速部330的第四旋转轴331是输出旋转轴,并且驱动轴320安装在输出旋转轴的下端。

驱动轴320具有形成在其筒体的内圆周面上的齿形突起,所述齿形突起以有规则的间距间隔开。

驱动部300和减速齿轮部330安装在机壳200上。(如图23所示,机壳200包括下壳210和上壳230。

下壳210包括配置成支撑电机310的电从动部的支撑板311,以及上面安装有旋转轴311和减速齿轮部330的安装机壳213。

上壳230充当配置成覆盖安装机壳213的上部的盖子。

此外,轴承或衬套B安装在第一旋转轴331a、第二旋转轴331b、第三旋转轴331c和输出旋转轴3331的两端。

机壳200具有槽201和槽203,其中,轴承或衬套B安装在槽201中,并且槽203配置成接收每个减速齿轮。

也就是说,槽201和203中的每个都形成为圆形。

减速齿轮部330的下壳210耦接并安装在上框架1110a的上部。

电机310被固定在减速齿轮部330的一侧,并且以悬臂的形式受到支撑。

特别地,电机310可以优选利用无刷(BL)电机进行配置,其速度可以根据材料(材料的硬度)来控制。

例如,可以提供速度选择开关,例如头档速度(用于蔬菜)、二档速度(用于水果)和倒转,以便电机310可以通过控制部900控制。因此,蔬菜可以按头档速度榨取,而水果可以按二档速度榨取,因此可以提供极佳的榨取效率、滋味和能量效率。在使用具有恒定速度的电机的情况下,如果蔬菜以该速度榨取良好,则水果不能充分榨出,而如果水果以该速度榨取良好,则过大的压力会施加于蔬菜,从而可能造成能量损失和滋味的破坏。

当然,控制部900可以测量材料榨取时的榨取力,并且可以根据材料自动选择电机310的速度。

如图13到15所示,榨取部500包括具有汁排出口511和残渣排出口513的外壳510,耦接到外壳510上表面的盖子530,螺杆550,其中,螺杆550的下端由形成在外壳510的底部中的槽515支撑而其上端由盖子530的通孔533可旋转地支撑,布置在螺杆550和外壳510之间的卷网滚筒570,以及,可旋转地布置在外壳510和卷网滚筒570之间的旋转刷590。

与驱动轴320接合的从动轴551形成在螺杆550的上端。从动轴551具有形成为以规则的间距间隔开的突起,从而与驱动轴320接合。

与该实施方式相似,驱动轴320和从动轴551可以以齿的形式彼此接合,并且也可以以套筒和扳手的形式彼此接合,即,多边形的形式。

盖子530具有插入以便与材料输入口111连通的连通口531。

因此,当榨取部500上升时,从动轴551与驱动轴320接合,并且连通口531被插入材料输入口111中。

更具体地说,向上伸出的伸出壁形成在连通口531周围。伸出壁插入材料输入口111中。

特别地,如图3所示,连通口531被插入材料输入口111的下端和可拆卸的材料输入口113的下端之间,以便完全防止引入的材料漏到外侧。

盖子把手532形成在盖子530处,向外伸出,从而在耦接或者分开操作中提供方便。

旋转刷590按如下方式旋转。

当螺杆550旋转时,形成在螺杆550下侧的齿553与安装在外壳510底部的齿轮517接合,从而使旋转刷590旋转。

当齿轮517旋转时,齿轮517与形成在旋转刷590下端边缘处的齿591接合,从而使旋转刷590旋转。

也就是说,由于齿553与齿轮517接合,并且齿轮517与齿591啮合,因此螺杆550的旋转通过齿轮517被传输到旋转刷590,从而使旋转刷590旋转。

同时,从动轴551和驱动轴320根据提升部700的上下运动而控制,类似颚夹离合器。

因此,如果其间的接合位置不精确,那么提升部700的电机710就会过载(这会在下面描述),并且用户手动转动从动轴551或者驱动轴320使它们相互接合也不方便。

为此,当从动轴551未与驱动轴320接合并且榨取部500上升时,控制部900用于使榨取部500向下移动,以根据电机310的旋转使驱动轴320稍微旋转,从而控制接合位置。

也就是说,还可以在提升部500处安装向上运动限位开关600和向下运动限位开关610。

因此,由于当从动轴551未与驱动轴320接合时,向上运动限位开关600处于关闭状态,因此如果处于关闭状态的时间段达到预设时间,那么控制部900就会控制电机710使提升部700向下移动,然后控制驱动部300的电机310。

同时,如图6和13所示,导向突起430形成在盖子530的上表面的左、右两侧,并且导向突起430插入其中的插入槽410形成在前槽120的上盖的下表面中。

因此,导向突起430用来检验盖子530是否精确地耦接到外壳510上并且当螺杆550旋转时支撑盖子530。

参照图18A到21,提升部700包括提升电机710,上面坐落有榨取部500的基座部730,使基座部730上下移动的凸轮部750,以及将提升电机710的动力传输到凸轮部750的动力传输部770。

提升电机710是由控制部900控制的直流(DC)电机,并且安装在下框架1110b的下表面处。

动力传输部770包括接收提升电机710的动力的行星齿轮790。如图19和20所示,行星齿轮790包括中心齿轮791,与中心齿轮791接合的行星小齿轮793,以及作为与行星小齿轮793接合的内齿轮的环形齿轮795。

中心齿轮791可旋转地安装在减速齿轮720的输出轴721上,减速齿轮720接收提升电机710的动力并将其传输到中心齿轮。

与提升电机710相似,减速齿轮720也安装在下框架1110b的下表面处。

输出轴721通过下框架1110b的第四通孔1117向上露出。

行星小齿轮793可旋转地安装在下框架1110b的销1119上。

环形齿轮795的下表面是开放的,并且通孔796形成在顶板795a的中心,以便输出轴721插入并穿过该通孔。

此外,销1119插入其中的槽形成在环形齿轮795的顶板795a的下表面处,以便防止行星齿轮790向上逃脱。

凸轮部750包括形成在基座部730下表面处的凸轮751,以及安装在环形齿轮795外周面处从而根据环形齿轮795的旋转沿着凸轮751滚压的滚压部753。

如图18B和21所示,凸轮751包括向下运动部751a,位置比向下运动部751a低的向上运动部751c,以及配置成从向下运动部751a到向上运动部751c延伸的倾斜部751b。

因此,如图21所示,当环形齿轮795沿实线方向旋转时,滚压部753滚动,向上推动向上运动部751c,从而使基座部730上升。

另一方面,当环形齿轮795沿虚线方向旋转时,滚压部753沿着向上运动部751c和倾斜部751b滚动,并且位于向下运动部751a,从而使基座部730下降。

如图20所示,配置成操作向上运动限位开关600和向下运动限位开关610的操作件630形成在环形齿轮795处。

向上运动限位开关600和向下运动限位开关610与控制部900电连接。

当操作件630按压并且打开向上运动限位开关600时,榨取部500的上升运动被截住,而当操作件630按压并且打开向下运动限位开关610时,榨取部500的向下运动被截住。

基座部730包括其中形成有凸轮751的凸轮形成部730a,以及耦接到凸轮形成部730a的上表面上的基座覆盖部730b。

槽731形成在凸轮形成部730a的中心,其中,输出轴721的上侧可旋转地插入并支撑在槽731中。

此外,插入下框架1110b的向下伸出管1121中的柱733形成在凸轮形成部730a的边缘,以向下延伸。

柱733从向下伸出管1121部分地向下露出。

此外,还可以安装弹簧740,其配置成施加弹力以便相对于主体100将基座部730向下拉。

弹簧740用来将基座部730拉到向下运动位置。弹簧740插入向下伸出管1121中,然后螺栓745被固定到柱733的下端,以便弹簧740被支撑在下框架1110b的下表面和螺栓745的头部之间。

因此,由于弹簧740相对于框架1110向下拉螺栓745,因此基座部730被弹力偏向向下运动位置,从而被强制进一步向下运动。(由于当基座部上升时,滚压部推动凸轮向上的强制力被施加,因此当基座部上升时没有问题,但是只要基座部下降时重力被施加,基座部就不能快速而精确地下降。因此,弹簧是为这一原因准备的。)

基座覆盖部730b被装配到凸轮形成部730a上,并且具有形成在其上表面中的基座定位槽735。

形成在图15的外壳510的下表面的基座定位突起737位于基座定位槽735中。

此外,插入残渣排出口513的入口中的残渣排出控制填充件(packing)520被插入外壳510的下部表面中。

在基座覆盖部730b的上表面处形成一个干涉伸出件525,当残渣排出控制填充件520分离时,它会造成干涉。

如图3所示,根据残渣排出口513入口处的残渣量,残渣排出控制填充件520被向下推,从而控制排出速度。

如果在没有残渣排出控制填充件520的情况下执行就坐(seating)操作,残渣会泄露。因此,当分离的残渣排出控制填充件520位于干涉伸出件525上时,榨取部500不会精确地就坐,这样用户就可以轻松地识别它。

同时,如图13和14所示,向上伸出的槛部540形成在盖子530的前侧的上表面周围。

如图13所示,槛部540包括安装在圆周的部分处的第一底槛部541,以及与第一槛部541的两端间隔预定距离形成的第二槛部543。

排水通路545形成为与第一和第二槛部541和543之间的预定距离相对应的槽。

如图17A所示,第一和第二槛部541和543用来在榨取部500上升之前拦挡在前槽120的上侧和盖子530的上表面之间,从而防止当用户的手指等插入两者之间时榨取部500上升。

此外,盖子530的边缘形成为具有自上而下逐渐向外倾斜的斜面647。

斜面547用来允许即使在手指被卡在槛部540中时,手指依然能沿着容易其往下移。

槛部540被插入形成在前槽120的上侧的槛插入槽560中,以便当榨取部500上升时排水通路545稍微露出。

同时,将盖子530的上表面分隔为前、后侧的隔板580可以形成在盖子530的上表面上,以向上伸出。

盖子530的通孔533布置于隔板580和槛部540之间,更具体地说是在隔板580和第一槛部541之间。

此外,隔板580的两端与第二底槛部543的两端连接,以形成排水通路545。隔板580以V字形形成,以被导向排水通路545。

因此,隔板580和第一槛部541充当障碍,以便通过通孔533泄露的液体仅仅被排到排水通路545,从而防止渗入主体100或者流向其他角落,这样清洗操作会很轻松。

隔板580被插入形成在前槽120的上侧处的板插入槽580中。

本发明具有以下效果。

由于榨取部的残渣排出口被插入配置成连接上部与下部的中部凸缘中,并且残渣容器被布置在上、下部的后侧和中部凸缘处,因此残渣容器和汁容器可以方便地使用,同时在相同的平面上彼此隔开。

特别地,由于其上侧处安装有驱动部而其下侧处安装有提升部的C形框架被安装在主体中,因此该框架可以耐得住在榨取操作过程中产生的上下反作用力,并且防止了主体的变形,从而榨汁机可以稳定操作。

同时,由于将旋转动力传输到螺杆的电机的速度可以控制,因此可以为蔬菜和水果二者提供合适的速度。

另外,由于向上伸出的槛部形成在盖子的前侧的上表面周围,因此即使当榨取部上升时,形成在前槽的上侧的间隙也被槛部阻挡,从而完全防止手指被卡在其中。

另外,由于盖子530的边缘被形成为具有从上到下逐渐向外倾斜的斜面,因此即使当手指被略微卡在其中时,手指也可以沿着该斜面轻松地往下移动,然后被释放。

另外,由于将盖子的上表面分隔为前、后侧的隔板形成在盖子的上表面上,以向上伸出,因此排水通路形成在隔板的两端和槛部的两端之间,并且通过通孔泄露的液体仅仅被排到前侧,而不是后侧,从而防止向下流到主体等上,因此清洗操作更轻松。

另外,由于与槛部和隔板对应的槛插入槽和板插入槽形成在前槽的上侧,因此榨取部可以彻底上升,并且除了排水通路之外的另一部分也可以被密封。

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不难理解只要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者范围,本发明的上述示例性实施方式就可以进行各种改进。因此,本发明意图覆盖落在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价物的所有这些改进。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