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自动变速器用保持板、及具备该自动变速器用保持板的配线单元

自动变速器用保持板、及具备该自动变速器用保持板的配线单元

摘要

具备:线束(WH);形成有保持线束(WH)的支承面(8)且在该支承面(8)上形成有多对通孔(21A、21B)的金属制的保持板(2);插通于成对的通孔(21A、21B)并捆扎线束(WH)而紧固固定于保持板(2)的捆扎带(20),捆扎带(20)具备带部(23)和锁定部(25),所述带部(23)在一面侧沿长度方向形成有多个卡定齿(24)且向成对的通孔(21A、21B)依次通过,所述锁定部(25)设置在该带部(23)的一端部且具有供带部(23)的自由端侧插通的插通口(26),并且在该插通口(26)的内部形成有与卡定齿(24)选择性地卡定而将带部(23)保持为防脱状态的卡定爪(27),成对的通孔(21A、21B)形成为互不相同的形状。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5050861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5-11-11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申请/专利号CN201480017419.6

  • 发明设计人 河岛祐二;岛村光裕;伊藤悟;

    申请日2014-03-10

  • 分类号B60R16/02;

  • 代理机构中原信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高培培

  • 地址 日本三重县

  • 入库时间 2023-12-18 12:11:39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7-05-10

    授权

    授权

  • 2015-12-09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B60R16/02 申请日:20140310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5-11-11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自动变速器用保持板及具备该自动变速器用保持板的 配线单元。

背景技术

以往,例如,为了控制变速动作而向汽车的自动变速器组装配线 单元,所述配线单元将控制元件(ROM等)或各种传感器类等电气元 件、及这些电气元件彼此之间、或者与外部的信号传递用的电气配线 进行了单元化而成。作为具有这样的结构的技术,可以列举下述专利 文献1。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0-106946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上述的技术通过母线构筑了电气配线网,但是有时也取代母线而 使用线束。然而,在基于线束的情况下,配线需要确保一定程度的余 长量,在中途部分容易产生电线的浮起。产生了这样的浮起的部位可 能会与周边构件发生干涉,因此通常采取使用捆扎带向设置面进行固 定的对策。

然而,在使用捆扎带的部位,在设置面上开设有一对通孔。另一 方面,捆扎带正如已知那样,具备:带部,具有挠性且在一面侧呈锯 齿状地形成有多个卡定齿;锁定部,在带部的一端形成。而且,在锁 定部贯通有供带部从自由端侧插通的插通口,对于卡定齿能够选择地 卡定的卡定爪可挠曲地形成在锁定部内。使用这样的捆扎带将线束捆 扎的情况下,将带部的自由端穿过成对的通孔中的一方之后,在设置 面的背侧反转而向另一方的通孔插通,然后强烈地拉拽贯通插入口并 从锁定部拉出的部分。这样若得到相对于线束的一定的紧固状况,则 停止拉拽操作。于是,在此位置处卡定齿与卡定爪卡定而将线束较强 地紧缚。

然而,如图11所示,伴随着带部被进行拉拽操作而锁定部被向成 对的通孔中的后通过的一侧拉近。于是,与锁定部一起线束也伴随于 此被向同一方向拉近。若是图11(A)的情况,则线束WH被向图示 左方拉近,但是若是表示弄错带部相对于成对的通孔的插通顺序的情 况的该图(B)的情况,则被向图示右方拉近。当产生这样的事态时, 锁定部及线束从本来的能够退避的空间偏离而可能会与周边构件发生 干涉。

本发明基于上述那样的情况而完成,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将 捆扎带以正确的插通顺序插通成对的通孔的自动变速器用保持板及配 线单元。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本发明的保持板搭载于汽车的自动变速器并用于保持电线,其特 征在于,形成保持电线的支承面,并在该支承面上形成有用于供捆扎 电线的捆扎带穿过的一对通孔,该通孔形成为通过使捆扎带的带部的 自由端侧依次插通所述通孔并卡定于在带部的相反侧端部形成的锁定 部而能够将电线保持为捆扎状态,且成对的通孔形成为互不相同的形 状。

而且,本发明的配线单元的特征在于,具备上述结构的保持板。

附图说明

图1是配线单元的俯视图。

图2是该配线单元的主视图。

图3是该配线单元的侧视图。

图4是保持板的俯视图。

图5是该保持板的侧视图。

图6是该保持板的主视图。

图7是表示ROM的安装状态的剖视图。

图8是表示通过按压部保持线束的状态的剖视图。

图9是捆扎带的俯视图。

图10是表示通过捆扎带将线束捆扎的状况的剖视图。

图11(A)是表示带部相对于成对的通孔以正确的插通顺序插通 后的情况的说明图,图11(B)是表示以错误的插通顺序插通后的情况 的说明图。

图12是表示将线束捆扎的状态下的先通孔与带部的位置关系的 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说明本发明的优选的实施方式。

(1)成对的所述通孔中的一方也可以是在所述支承面的侧缘切口 且向侧方敞开形成的结构。

通过这样将通孔的一方设为孔缘敞开的形态,与设为孔缘关闭的 形态的情况相比,能够扩宽成对的通孔的间隔。因此,能够实现直径 大的电线的保持或电线数量的增加。

(2)成对的所述通孔中的所述带部的自由端侧先通过的一侧也可 以由能够供所述带部的自由端侧插通的一般部和与该一般部连通并将 一般部扩张的扩张部形成。

根据这样的结构,通过形成扩张部而先通孔的开口面积扩张,因 此容易使捆扎带的带部插通。

(3)所述扩张部相对于所述一般部配置在伴随着由所述捆扎带将 所述电线捆扎而所述电线靠近的方向的相反方向。

根据这样的结构,在进行捆扎时,带部向一般部侧移动而识别用 扩张部成为较大的开口,能够从表侧或者从背侧看穿保持板,由此作 业者能够检测以正确状态进行了捆扎的情况。

(4)所述扩张部的孔缘可以形成为曲面形状。

根据这样的结构,在带部的插通时,难以产生带部卡挂于识别用 扩张部的孔缘的事态,能够顺畅地进行紧固作业。

接下来,参照附图,说明将本发明的自动变速器的配线单元具体 化后的实施例1。

<实施例1>

本实施例的自动变速器的配线单元U安装在汽车的自动变速器 内,担任与变速动作关联的控制的一部分。配线单元U如图1至图3 所示,构成为具备ROM1或连接器等各种电气元件、由用于将电气元 件彼此等连接的多根电线构成的线束WH、及用于将这些电气元件或线 束WH一并保持的金属制保持板2。

如图4至图6所示,保持板2是对金属制的长条的板材进行弯曲 加工而形成。保持板2通过螺栓等而安装于未图示的自动变速器的壳 体,在图示的情况下,在长度方向的靠近两端部的两个部位及中间部 这总计三个部位贯通形成螺栓插入孔3。

如图1所示,在保持板2的图示右端部配置有端部连接器4。另 一方面,保持板2的图示左端部向二方向分支,在一方的端部配置有 与控制装置等连接的中继连接器5,在另一方配置存储有与变速动作关 联的数据的ROM(只读存储器)1。ROM1的安装构造如后文详细说 明,但是在ROM1中,电线7的一端侧与连接器6连接,电线7的另 一端侧与中继连接器5连接。包含该电线7,从中继连接器5拉出由多 根电线构成的线束WH,其干线沿着在保持板2的上表面形成的支承面 8配线。从干线的多个部位分支出分支线,在从其中的图示四个部位拉 出的分支线上分别连接与未图示的螺线管连接的连接器9。而且,从其 他的部位拉出的分支线与所述的端部连接器4连接,进而在从其他的 部位拉出的分支线上安装接地端子10,通过向在所述的螺栓插入孔3 中的中央配置的螺栓插入孔3拧入螺栓而取得接地。

如图6所示,保持板2从所述的端部连接器4的安装部位到长度 方向的中央部的范围具有大致同一平面而水平地形成。并且,在保持 板2中与形成取得接地的螺栓插入孔3的部位的图示左方相邻的部位 形成有阶梯11,由此图示左方低一段。保持板2中的该低出一段的部 位为低位区域12,在该低位区域12设有对线束WH的干线部分的浮起 进行限制的按压部13。

按压部13从保持板2一体形成。具体而言,如图8所示,由侧片 14和按压片15构成,所述侧片14从支承面8的长度方向的一方的侧 缘向上面侧立起,所述按压片15从该立起端缘呈大致直角地弯曲并与 支承面8大致平行地延伸,整体呈倒L字形状。按压片15的内表面形 成对于线束WH的按压面16。按压面16在线束WH的配线方向上具 有规定的长度尺寸地形成,能够将线束WH在一定长度范围内以面接 触状态压紧。而且,按压面16相对于支承面8的高度位置设定成与形 成在比阶梯11靠图示右方的高位区域17的上表面的高度大致相同。 需要说明的是,在保持板2的长度方向的两侧缘中的形成有按压部13 的一侧的相反侧的侧缘切口形成有弯曲的避让凹部18,如图4所示, 按压片15的前端部在俯视观察下使前端部进入避让凹部18内。

线束WH的干线在多个部位分开而插通保护管19(保护构件)。 其中,也使用于通过上述的按压部13限制浮起的部位。在此使用的保 护管19与按压部13相比为长条,避免因按压部13的端缘(断裂面有 时变得尖锐)弄伤电线的包覆。保护管19由具有挠性的橡胶材料形成, 在线束WH插通于保护管19的状态下,以压入倾向夹入按压面16与 支承面8之间而进行保持。需要说明的是,如图2、图8所示,保持板 2在安装于自动变速器的未图示的壳体的状态下,壳体侧的突起构造T 接近而位于按压片15的上方。

而且,线束WH在沿长度方向夹着按压部13(保护管19)的两侧 由捆扎带20捆扎而固定于保持板2(参照图1)。如该图所示,线束 WH中的由捆扎带20捆扎的部位都是线束WH向比保护管19靠外侧 露出的部位。夹着按压部13而设置的捆扎带20中的一方配置在与阶 梯11接近的高位区域17,另一方配置在按压部13的图示左方且低位 区域12。在本实施例中,线束WH由捆扎带20固定的部位除了上述的 夹着按压部13的部位之外,还可以设定在多个部位,但是在任意的部 位处,都是在保持板2上分别贯通设有成对地构成的通孔21A、21B。 成对的通孔21A、21B的全部设置部位中的除了两个部位(其中的一部 位在图4中与按压部13的左方相邻配置)之外,一方的通孔21A是孔 缘关闭的形态,另一方的通孔21B成为将保持板2的侧缘切口成方形 形状而向侧方敞开的形态。这样,通孔21B不是仅指孔缘关闭的形态, 也包括敞开的形态的概念,但是并未将成对的通孔彼此都为孔缘关闭 的形态的情况排除。

本实施例的通孔21A、21B中的孔缘关闭的形态的情况如图12所 示,成为使方形区域22A(一般部)与大致半圆状的半圆区域22B(识 别用扩张部)合体后的形态。形成为这样的孔形状的理由在后文详细 叙述。在此之前,对捆扎带20进行说明。捆扎带20自身为公知的结 构,因此简单地说明(参照图9)。

捆扎带20为合成树脂制,包括具有挠性的带部23和在其一端侧 形成的锁定部25。在带部23的一面侧,仅在该面的规定的长度范围呈 锯齿状地形成有多个卡定齿24。锁定部25在带部23的一端部中,突 出设置在与形成卡定齿24的面相反一侧的面的端部,并且在锁定部25 的中央部沿着突出方向贯通形成有插通口26,能够使带部23从自由端 侧插通。而且,在锁定部25的内部能够挠曲地设有可与任意的卡定齿 24选择性地卡定的卡定爪27。

然而,在成对的通孔21A、21B中设定孔缘关闭的形态和敞开的 形态这两种的理由是,在使捆扎带20的带部23的自由端插通的情况 下,区别应使哪个先插通(参照图11(A)(B))。若弄错捆扎带20 的带部23的自由端侧相对于成对的通孔21A、21B的插通顺序,则伴 随着捆扎而锁定部25靠近的方向、即线束WH的靠近方向与正确方向 (图11(A)所示的方向)相反,可能会与周边构件发生干涉,若以 正确的插通顺序插通,则线束WH能够向不会与周边构件发生干涉的 退避空间靠近且进行保持。在本实施例的情况下,孔缘关闭的形态的 通孔是先通孔21A,敞开的形态的通孔是后通孔21B。先通孔21A的 半圆区域22B配置于在利用捆扎带20紧固时线束WH被拉近的方向 (图12所示的箭头方向)的相反方向。因此,在线束WH由捆扎带20 正确地紧固固定的状态下,带部23位于先通孔21A的方形区域22A 侧,半圆区域22B侧较大地敞开。因此,在保持板2的俯视观察(或 后视观察)下,能够广阔地看穿该半圆区域22B,由此通过目视能够确 认捆扎带20的捆扎作业以正确状态进行的情况。需要说明的是,基于 捆扎带20的紧固作业通过使用工具将穿过了锁定部25之后的带部23 向上方拉起来进行,但是在紧固后,穿过了锁定部25之后的带部23 由切断器等切去。

如图6所示,在保持板2中,曲柄部28(参照图4)经由设定了 比上述阶梯11低的高低差的部位而向低位区域12的图示左方延伸。 如图6所示,具有比所述阶梯11大的高低差的阶梯壁29的上端与曲 柄部28的延伸端部连续,如图4所示,中继连接器用安装部30以从 阶梯壁29的下端向侧方伸出的方式连续。在从曲柄部28的上表面到 中继连接器用安装部30的范围内沿着阶梯方向设置加强用的突条31, 提高该部位的弯曲刚性。而且,在中继连接器用安装部30向上方立起 地形成有支承片34,能够从三方包围中继连接器5而进行支承。

上述的阶梯壁29的一方的侧缘向图4的左方折弯而连结片32延 伸出。该连结片32的延伸端部经由折弯部38向外侧方大致呈直角地 折弯而成为自由端部。在该自由端部形成有用于安装ROM1的保持部 33。如图5所示,在保持部33的靠折弯部的中央部形成有开口40,避 免与相对于ROM1的连接器6的连接部的干涉。而且,在折弯部38上, 在从连结片32到保持部33的范围形成有加强用的肋35,提高保持部 33的弯曲刚性。

在保持部33,如图4至图6所示,多个铆紧片36一体地立起形 成。在本实施例中,铆紧片36在保持部33的一方的侧缘配置两个, 在另一方的侧缘配置一个,这些铆紧片36中的两个在保持部33的前 端侧的两拐角部处相对配置。如图4所示,各铆紧片36成为前端部稍 窄幅的铆紧部36A,在将ROM1铆紧之前,铆紧片36的铆紧部36A相 对于基部36B侧而成为向斜内方向倾斜的形态(参照图6)。因此, ROM1从折弯部38侧沿着保持部33的上表面进入之后,通过将铆紧 部36A铆紧而进行相对于保持部33的固定。

而且,在本实施例中,在ROM1的下表面(与保持部33相对的 相对面)上突出设置有定位用突部37(参照图7)。另一方面,在保 持部33中靠一方的侧缘(仅配置一个铆紧片36的侧缘)的位置,在 与该铆紧片36接近的部位呈长方形状地开设形成有承受孔39(承受 部),定位用突部37适合地嵌合于承受孔39,由此能够在铆紧作业前 将ROM1相对于保持部33进行定位。

如上所述构成的本实施例的配线单元U将ROM1、连接器4、6、 9等电气元件及线束WH组装于保持板2,预先以单元化后的状态组装 于自动变速器。本实施例的配线单元U的作用效果如下所述。

(1)当将ROM1固定于保持板2时,各铆紧片36相对于保持板 2一体地形成,能够将ROM1直接固定于保持板2,因此与以往相比, 能够削减元件个数。而且,ROM1通过使定位用突部37适合地嵌入承 受孔39而相对于保持部33被定位。这样,将相对于ROM1的铆紧位 置规定为正确位置,因此铆紧位置不会变动。此外,在进行相对于ROM1 的铆紧作业时,以折弯部为中心而弯曲的力作用于保持部33。然而, 折弯部通过加强用的肋35来提高弯曲刚性,因此能够将伴随着铆紧而 保持板2变形的事态防患于未然。

(2)线束WH通过一体地形成于保持板2的按压部13这样简易 的构造来限制浮起。因此,在线束WH的上方,在某种构造物存在的 场所,通过预先配置按压部13,能够将线束WH与构造物的干涉防患 于未然。而且,按压部13通过按压面16按压电线的沿着其配线方向 的规定范围,因此与捆扎带20那样的局部性的按压相比,能够大范围 地确保干涉回避区域。而且,若将线束WH插通于保护管19而穿过按 压部13,则即使按压部13的端缘变得尖锐,也能够可靠地避免电线包 覆受损这样的事态。此外,在本实施例中,按压部13是向侧方敞开那 样的形状,因此能够简单地进行穿过线束WH的作业。此外,在本实 施例中,对于容易产生浮起的通过带有高低差的两个区域的线束WH, 在低位区域12配置按压部13,从而能够有效地进行浮起限制。而且, 线束WH由按压部13强制地捆扎,因此反之在按压部13的两侧处于 容易扩散的倾向,但是在本实施例中,隔着按压部13而在其两侧部位 利用捆扎带20进行紧固固定,因此通过与按压部13的协同作用,能 够在更大范围限制线束WH的浮起。

(3)在使捆扎带20的带部23穿过的通孔21A、21B处,将先通 孔21A和后通孔21B设为孔缘不同的形态而在外观上能够容易区别, 因此能够正确地选择带部23相对于通孔21A、21B的插通顺序。因此, 能够可靠地使锁定部25及线束WH朝向能够避免与周边构件的干涉的 空间靠近。此外,关于通孔21A的半圆区域22B与方形区域22A的位 置关系,由于在线束WH靠近的方向的相反侧形成半圆区域22B,因 此带部23位于方形区域22A内,能够使半圆区域22B较大地敞开。因 此,作业者通过目视观察先通孔21A的这样的敞开状况,能够检测捆 扎作业正确地进行的情况。而且,由于使先通孔21A的扩张部分的形 状为R形状(半圆形状),因此在带部23的插通时难以产生卡挂,能 够顺畅地进行紧固作业。

<其他的实施例>

本发明没有限定为通过上述记述及附图说明的实施例,例如下面 那样的实施例也包含于本发明的技术范围。

(1)铆紧片36的个数及配置没有限定为本实施例,在保持部33 的两侧缘也可以进行同等数量配置。

(2)在上述实施例中,基于铆紧片36的固定的对象物是ROM1, 但也可以是其他的电气元件,还可以是例如传感器、连接器等。

(3)在上述实施例中,在ROM1侧形成定位用突部37,在保持 板2侧形成承受孔39,但也可以是相反的关系。而且,相对于定位用 突部37的承受部也可以不是承受孔39那样的贯通孔,而是非贯通形 态的凹部。

(4)在上述实施例中,将保持部33设定于保持板2的自由端部, 但也可以设置在保持板2的中途的部位,若是这样的结构,则即使在 保持部33经由阶梯进行配置的情况下,也可以省略加强用的肋35。

(5)在上述实施例中,将按压部13仅配置一部位,但也可以配 置于多个部位,这种情况下,可以将按压部13配置于保持板2的一方 的侧缘,将其他的按压部13配置于另一方的侧缘,进而可以形成为将 长度方向上的位置错开的配置。

(6)在上述实施例中,成对的通孔21A、21B中的先通孔21A形 成得比后通孔21B大,但也可以反之使先通孔21A形成得比后通孔21B 小。而且,只要成对的通孔21A、21B彼此在外观上能够识别即可,各 自的孔形状任意。

(7)在上述实施例中,将线束向保护管19插通,但也可以使用 具有挠性的片材卷缠于线束而进行保护。

标号说明

2…保持板

8…支承面

20…捆扎带

21A、21B…通孔

22A…方形区域(一般部)

22B…半圆区域(识别用扩张部)

23…带部

24…卡定齿

25…锁定部

26…插通口

27…卡定爪

U…配线单元

WH…线束

权利要求书(按照条约第19条的修改)

1.一种自动变速器用保持板,搭载于汽车的自动变速器并用于保 持电线,所述自动变速器用保持板的特征在于,

形成保持所述电线的支承面,并在该支承面上形成有用于供捆扎 所述电线的捆扎带穿过的一对通孔,该通孔形成为通过使所述捆扎带 的带部的自由端侧依次插通所述通孔并卡定于在所述带部的相反侧端 部形成的锁定部而能够将所述电线保持为捆扎状态,且所述成对的通 孔形成为互不相同的形状,

成对的所述通孔中的所述带部的自由端侧先穿过的一侧由能够供 所述带部的自由端侧插通的一般部和与该一般部连通并将一般部扩张 的扩张部形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变速器用保持板,其特征在于,

成对的所述通孔中的不是所述带部的自由端侧先穿过的一侧的另 一侧的通孔在所述支承面的侧缘切口且向侧方敞开地形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自动变速器用保持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扩张部相对于所述一般部,配置在伴随着由所述捆扎带捆扎 所述电线而所述电线靠近的方向的相反方向。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自动变速器用保持板,其特 征在于,

所述扩张部的孔缘形成为曲面形状。

5.一种自动变速器用配线单元,搭载于汽车的自动变速器且用于 进行与变速动作相关的控制,所述自动变速器用配线单元的特征在于,

具备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自动变速器用保持板。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