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实现时变谱模拟反褶积的方法和装置

一种实现时变谱模拟反褶积的方法和装置

摘要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实现时变谱模拟反褶积的方法和装置。该方法包括:对地震记录进行时频变换处理,得到时频域地震数据;对所述时频域地震数据的振幅谱进行带限变步长双曲平滑处理,得到平滑后的时频域地震数据振幅谱;将所述时频域地震数据的振幅谱与所述平滑后的时频域地震数据振幅谱的乘积进行时间上的平均得到子波模拟振幅谱;利用所述子波模拟振幅谱和所述平滑后的时频域地震数据振幅谱确定频率域时变谱模拟反褶积算子;将所述频率域时变谱模拟反褶积算子与所述时频域地震数据相乘得到时频域反褶积后的地震数据;对所述时频域反褶积后的地震数据进行反时频变换处理,得到时变谱模拟反褶积后的地震数据。

著录项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7-09-26

    授权

    授权

  • 2015-12-09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G01V1/28 申请日:20150806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5-11-11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地球物理勘探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实现时变谱模拟反褶积的方法和装 置。

背景技术

在地球物理勘探技术领域,要有效识别厚度小的储层,提高地震资料解释的精度,就需 要高分辨率的地震资料。通常,反褶积方法可以提高地震资料纵向分辨率。反褶积方法是通 过压缩地震子波来提高地震资料分辨率。褶积方法大都是基于褶积模型,即把反射地震记录 看成是由地震子波和反射系数序列褶积附加上噪声构成,并且通常假设地震信号是平稳信 号,反射系数序列是随机的白噪序列,子波是最小相位的。

地震波在地下介质传播过程中由于地层的吸收和滤波作用,子波能量逐渐被吸收高频成 分逐渐衰减,子波是时变的,地震波是不平稳信号。同时,测井数据显示的反射系数序列不 是随机的。因此,基于平稳信号和白噪假设的反褶积方法,在实际数据处理中会引入较大的 误差。为了满足高分辨率油气勘探的需要,需要进行提取时变子波。时变子波估计方法很多, 比较代表性的有:Clarke提出的基于最优维纳滤波器的非稳态褶积模型;Mirko提出的基于 峰值最大化的时变地震子波估算方法;Margrave等提出的非稳态滤波方法,并将传统的稳态 地震道模型推广到非稳态,建立了基于Gabor变换的非稳态褶积模型。另一方面,谱模拟反 褶积方法对非白噪序列反射系数具有很好的包容性。所述的谱模拟反褶积方法可以包括在假 设地震子波谱是光滑的条件下,从地震记录振幅谱中拟合出趋势项作为子波谱,根据子波振 幅谱设计反褶积算子,进行零相位滤波,展宽地震子波振幅谱,降低反射系数对子波振幅谱 估计的影响,是一种有着广阔发展及应用前景的反褶积方法。常见的处理方法可以包括:利 用谱模拟技术拟合出地震子波振幅谱,实现了小相位谱模拟反褶积;基于地震子波振幅谱模 拟技术的混合相位地震子波估计方法;采用低通滤波平滑地震记录振幅谱,提取子波振幅谱; 利用经验模态分解技术估算残留子波振幅谱,形成了自适应谱模拟方法。

现有技术中的时变子波估计方法,大都采用分段处理,每段内提取出一个时不变的地震 子波,受分段长度的影响每段提取的平均意义子波与实际子波势必存在一定误差,使得后续 的地震资料处理和解释结果不准确,当相邻地层的地震反射振幅和频率成分差异比较大时, 分段提取的方法将不能很好的反映相邻层段中子波的变化。现有的谱模拟方法通常是采用多 项式最小平方拟合的。但多项式的阶数不好确定,并且求解过程中容易溢出,会造成处理结 果不稳定,不能有效提高地震资料的分辨率。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实现时变谱模拟反褶积的方法和装置,以改善谱模拟反褶积技 术的效果,提高地震资料的分辨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实现时变谱模拟反褶积的方法,该方法包括:

对地震记录进行时频变换处理,得到时频域地震数据;

对所述时频域地震数据的振幅谱进行带限变步长双曲平滑处理,得到平滑后的时频域地 震数据振幅谱;

将所述时频域地震数据的振幅谱与所述平滑后的时频域地震数据振幅谱的乘积进行时 间上的平均得到子波模拟振幅谱;

利用所述子波模拟振幅谱和所述平滑后的时频域地震数据振幅谱确定频率域时变谱模 拟反褶积算子;

将所述频率域时变谱模拟反褶积算子与所述时频域地震数据相乘得到时频域反褶积后 的地震数据;

对所述时频域反褶积后的地震数据进行反时频变换处理,得到时变谱模拟反褶积后的地 震数据。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在对地震记录井时频变换处理之前还包括:对所述地震记录进 行预处理;所述预处理包括球面扩散补偿、地层吸收衰减、子波一致性校正。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对所述时频域地震数据的振幅谱进行带限变步长双曲平滑 处理,得到平滑后的时频域地震数据振幅谱包括:

将所述时频域地震数据的振幅谱划分成预设数量的面元;

确定所述面元的坐标最小值和所述面元的坐标最大值,并根据所述坐标最大值和所述坐 标最小值确定所述面元的坐标增量;

将所述面元的坐标增量作为约束条件计算所述面元中采样点的均值,并将所述均值作为 所述面元的均值;

用所述面元的均值替换所述面元中的采样点的时频值得到平滑后的时频域地震数据振 幅谱。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将所述时频域地震数据的振幅谱与所述平滑后的时频域地 震数据振幅谱的乘积进行时间上的平均得到子波模拟振幅谱包括:

将所述时频域地震数据的振幅谱和所述平滑后的时频域地震数据振幅谱进行相乘,并按 照如下计算公式对相乘后的结果进行时间上的平均得到所述子波模拟振幅谱:

W(f)=1tmax-t0t0tmaxAmp_mul_HySm(t,f)dt

上式中,W(f)代表子波模拟振幅谱,Amp_mul_HySm(t,f)代表所述时频域地震数据 的振幅谱和所述平滑后的时频域地震数据振幅谱进行相乘后的结果,tmax代表地震记录最大 时间,t0代表地震记录最小时间。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利用所述子波模拟振幅谱和所述平滑后的时频域地震数据 振幅谱确定频率域时变谱模拟反褶积算子包括:

根据预先设置的频带确定有效频带和参考频带;

根据每个频带的所述子波模拟振幅谱和每个频带的所述平滑后的时频域地震数据振幅 谱分别确定所述有效频带的频率域时变谱模拟反褶积算子和所述参考频带的频率域时变谱 模拟反褶积算子。

本申请另一方面还提供一种实现时变谱模拟反褶积的装置,该装置包括:

时频变换模块,用于对地震记录进行时频变换处理,得到时频域地震数据;

第一数据处理模块,用于对所述时频域地震数据的振幅谱进行带限变步长双曲平滑处 理,得到平滑后的时频域地震数据振幅谱;

第一计算模块,用于将所述时频域地震数据的振幅谱与所述平滑后的时频域地震数据振 幅谱的乘积进行时间上的平均得到子波模拟振幅谱;

第二数据处理模块,用于利用所述子波模拟振幅谱和所述平滑后的时频域地震数据振幅 谱确定频率域时变谱模拟反褶积算子;

第二计算模块,用于将所述频率域时变谱模拟反褶积算子与所述时频域地震数据相乘得 到时频域反褶积后的地震数据;

反时频变换模块,用于对所述时频域反褶积后的地震数据进行反时频变换处理,得到时 变谱模拟反褶积后的地震数据。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该装置还包括:

预处理模块,用于对所述地震记录进行预处理;所述预处理包括球面扩散补偿、地层吸 收衰减、子波一致性校正。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数据处理模块包括:

划分单元,用于将所述时频域地震数据的振幅谱划分成预设数量的面元;

数据确定单元,用于确定所述面元的坐标最小值和所述面元的坐标最大值,并根据所述 坐标最大值和所述坐标最小值确定所述面元的坐标增量;

第一计算单元,用于将所述面元的坐标增量作为约束条件计算所述面元中采样点的均 值,并将所述均值作为所述面元的均值;

数据替换模块,用于用所述面元的均值替换所述面元中的采样点的时频值得到平滑后的 时频域地震数据振幅谱。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计算模块包括:

第二计算单元,用于将所述时频域地震数据的振幅谱和所述平滑后的时频域地震数据振 幅谱进行相乘;

第三计算单元,用于按照如下计算公式对相乘后的结果进行时间上的平均得到所述子波 模拟振幅谱:

W(f)=1tmax-t0t0tmaxAmp_mul_HySm(t,f)dt

上式中,W(f)代表子波模拟振幅谱,Amp_mul_HySm(t,f)代表所述时频域地震数据 的振幅谱和所述平滑后的时频域地震数据振幅谱进行相乘后的结果,tmax代表地震记录最大 时间,t0代表地震记录最小时间。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数据处理模块包括:

频带确定单元,用于根据预先设置的频带确定有效频带和参考频带;

反褶积算子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每个频带的所述子波模拟振幅谱和每个频带的所述平滑 后的时频域地震数据振幅谱分别确定所述有效频带的频率域时变谱模拟反褶积算子和所述 参考频带的频率域时变谱模拟反褶积算子。

由此可见,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通过对地震记录进行时频变换得到时频域地震数 据;然后,对所述时频域地震数据的振幅谱进行带限的变步长双曲平滑;再将所述时频域地 震数据的振幅谱与所述平滑后的时频域地震数据振幅谱的乘积进行时间上的平均得到子波 模拟振幅谱;利用所述子波模拟振幅谱和平滑后的时频域地震数据的振幅谱得到频率域时变 谱模拟反褶积算子;接着,根据时变谱模拟反褶积算子确定时频域反褶积后的地震数据,并 进行反时频变换,得到时变谱模拟反褶积后的地震数据。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实施例技 术方案利用带限的变步长双曲平滑得到的时变谱模拟反褶积后的地震数据更符合地震子波 的带限特征和地震波在地下吸收和衰减特征,能有效识别厚度小的储层;且算法稳定,运算 效率也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 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中记 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 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一种实现时变谱模拟反褶积的方法的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带限变步长双曲平滑处理过程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实现时变谱模拟反褶积的装置的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第一数据处理模块的模块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 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 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 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下面以几个具体的例子详细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具体实现。

以下首先介绍本申请一种实现时变谱模拟反褶积的方法的实施例。图1是本申请一种实 现时变谱模拟反褶积的方法的实施例的流程图,结合附图1,该实施例包括:

S110:对地震记录进行时频变换处理,得到时频域地震数据。

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对地震记录进行时频变换处理,得到时频域地震数据。具体的, 所述时频变换可以包括短时傅里叶变换,Gabor变换,连续小波变换,S变换及广义S变换 等。

进一步的,在一些实施例中,在对所述地震记录进行时频变换处理之前,可以先采集地 震记录,并对所述地震记录进行预处理,所述预处理可以包括球面扩散补偿、地层吸收衰减、 和子波一致性校正。

S120:对所述时频域地震数据的振幅谱进行带限变步长双曲平滑处理,得到平滑后的时 频域地震数据振幅谱。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步骤S110获得时频域地震数据之后,可以对所述时频域地震数据 取模得到所述时频域地震数据的振幅谱,并对所述时频域地震数据的振幅谱进行带限变步长 双曲平滑处理,得到平滑后的时频域地震数据振幅谱。具体的,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带 限变步长双曲平滑处理过程的示意图,结合附图2,带限变步长双曲平滑处理可以包括:

S121:将所述时频域地震数据的振幅谱划分成预设数量的面元。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面元的数量可以根据具体的地震记录预先设定。具体的比如可以 设置为100。

S122:确定所述面元的坐标最小值和所述面元的坐标最大值,并根据所述坐标最大值和 所述坐标最小值确定所述面元的坐标增量。

具体的,可以根据如下计算公式确定所述面元的坐标最小值:

t1f1=C2·(tmax+tb)·fN

上式中,t1f1代表所述面元的坐标最小值;tmax代表地震记录的最大时间,单位为秒;fN是地震记录的尼奎斯特频率,单位为赫兹;C代表常量;tb代表截距时间,单位为秒。

此外,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地震记录的最大时间tmax=10;所述地震记录的尼 奎斯特频率fN=125;C=0.05。

所述截距时间tb可以通过如下公式计算获得:

tb=tnfmax·tmax/(t0fmax-tnfmax)

上式中,tb代表截距时间,单位为秒;tnfmax代表预先设定的地震记录最大时间对应带限 的截止频率,单位为赫兹;t0fmax代表预先设定的地震记录最小时间对应带限的截止频率,单 位为赫兹;tmax代表地震记录的最大时间,单位为秒。

此外,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地震记录最大时间对应带限的截止频率tnfmax=80; 所述地震记录最小时间对应带限的截止频率t0fmax=100

具体的,可以根据如下计算公式确定所述面元的坐标最大值:

tfmax=tmax·fN

上式中,tfmax代表所述面元的坐标最大值;tmax代表地震记录的最大时间,单位为秒;fN是地震记录的尼奎斯特频率,单位为赫兹。

具体的,可以根据如下计算公式确定所述面元的坐标增量:

Δinc=e(log(tfmax)-log(t1f1))/nbin

上式中,Δinc代表所述面元的坐标增量;nbin代表面元总数量;tfmax代表所述面元的坐 标最大值;t1f1代表所述面元的坐标最小值。

S123:将所述面元的坐标增量作为约束条件计算所述面元中采样点的均值,并将所述均 值作为所述面元的均值。

在一些实施例,可以将所述面元的坐标增量作为约束条件计算所述面元中采样点的均 值,并将所述均值作为所述面元的均值。具体的,所述面元的均值可以通过如下计算公式获 得:

sm(k)=1numΣAmp(t,f)|t1f1+(k-1)·Δinct·f<t1f1+k·Δinc

上式中,sm(k)代表第k个面元的均值;Amp(t,f)代表所述第k个面元中符合 t1f1+(k-1)·Δinc≤t·f<t1f1+k·Δinc的采样点的时频域地震数据的振幅谱;num代表所述 第k个面元中符合t1f1+(k-1)·Δinc≤t·f<t1f1+k·Δinc的采样点的数量。

S124:用所述面元的均值替换所述面元中的采样点的时频值得到平滑后的时频域地震数 据振幅谱。

在一些实施例,在步骤S123获得所述面元的均值之后,可以用所述面元的均值替换所 述面元中的采样点的时频值得到平滑后的时频域地震数据振幅谱。具体的,可以包括在时频 域依照二维坐标时间和频率计算确定所述面元中的每个采样点的时频值,并根据面元的划分 规则,将相应的采样点时频值替换为面元的均值。所述采样点时频值可以为(t+tb)·f,其中, t代表该采样点的时间,单位为秒;f代表该采样点的频率,单位为赫兹;tb代表截距时间, 单位为秒。

S130:将所述时频域地震数据的振幅谱与所述平滑后的时频域地震数据振幅谱的乘积进 行时间上的平均得到子波模拟振幅谱。

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将所述时频域地震数据的振幅谱与所述平滑后的时频域地震数据 振幅谱的乘积进行时间上的平均得到子波模拟振幅谱。具体的可以将所述时频域地震数据的 振幅谱和所述平滑后的时频域地震数据振幅谱进行相乘,并按照如下计算公式对相乘后的结 果进行时间上的平均得到所述子波模拟振幅谱:

W(f)=1tmax-t0t0tmaxAmp_mul_HySm(t,f)dt

上式中,W(f)代表子波模拟振幅谱,Amp_mul_HySm(t,f)代表所述时频域地震数据 的振幅谱和所述平滑后的时频域地震数据振幅谱进行相乘后的结果,tmax代表地震记录最大 时间,t0代表地震记录最小时间。

S140:利用所述子波模拟振幅谱和所述平滑后的时频域地震数据振幅谱确定频率域时变 谱模拟反褶积算子。

在一些实施例中,利用所述子波模拟振幅谱和所述平滑后的时频域地震数据振幅谱确定 频率域时变谱模拟反褶积算子。具体的,可以根据预先设置的频带确定有效频带和参考频带; 然后,根据每个频带的所述子波模拟振幅谱和每个频带的所述平滑时频域地震数据振幅谱分 别确定所述有效频带的频率域时变谱模拟反褶积算子和所述参考频带的频率域时变谱模拟 反褶积算子。

具体的,可以根据具体的地震记录设置频带是[f1,f2,f3,f4],那么当f2≤f≤f3时,f 属于有效频带;当f1≤f<f2和f3<f<f4时,f属于参考频带;此外,当f<f1且f>f4时,f属于其他频带。

此外,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预设设置的频带可以为:

[f1=2,f2=4,f3=70,f4=100]

相应的,可以根据有效频带的所述子波模拟振幅谱和有效频带的所述平滑后的时频域地 震数据振幅谱确定所述有效频带的频率域时变谱模拟反褶积算子。具体的,可以利用如下公 式计算确定所述在有效频带的频率域时变谱模拟反褶积算子:

opy(t,f)=VymaxVy(t,f)+ϵVymax(f∈有效频带);

上式中,opy(t,f)代表有效频带的频率域时变谱模拟反褶积算子;ε代表预先设定的白 噪成分;Vy(t,f)=Wy(f)·HySmy(t,f)(Wy(f)代表在有效频带内的子波模拟振幅谱, HySmy(t,f))代表在有效频带内的平滑后的时频域地震数据振幅谱。Vymax代表为t时刻 Vy(t,f)的最大值。

此外,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预先设定的白噪成分ε=0.0001。所述白噪成分可 以折中信噪比和分辨率,ε越大分辨率越低,信噪比越高,ε越小则分辨率越高,信噪比越 低。

相应的,可以根据参考频带的所述子波模拟振幅谱和操控频带的所述平滑后的时频域地 震数据振幅谱确定所述参考频带的频率域时变谱模拟反褶积算子。具体的,可以利用如下公 式计算确定所述在参考频带的频率域时变谱模拟反褶积算子:

opc(t,f)=λVcmaxVc(t,f)+ϵVcmax+(1-λ)(f∈参考频带);

上式中,opc(t,f)代表参考频带的频率域时变谱模拟反褶积算子;ε代表预先设定的白 噪成分;Vc(t,f)=Wc(f)·HySmc(t,f)(Wc(f)代表在参考频带内的子波模拟振幅谱, HySmc(t,f))代表在参考频带内的平滑后的时频域地震数据振幅谱。Vcmax代表为t时刻 Vc(t,f)的最大值;当f1≤f<f2时,λ=f2-ff2-f1,当f3<f<f4时,λ=f-f3f4-f3.

此外,在其他频带的频率域时变谱模拟反褶积算子可以用常数1代替。

S150:将所述频率域时变谱模拟反褶积算子与所述时频域地震数据相乘得到时频域反褶 积后的地震数据。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步骤S140获得所述频率域时变谱模拟反褶积算子之后。可以所述 将所述频率域时变谱模拟反褶积算子与所述时频域地震数据相乘得到时频域反褶积后的地 震数据。

S160:对所述时频域反褶积后的地震数据进行反时频变换处理,得到时变谱模拟反褶积 后的地震数据。

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对所述时频域反褶积后的地震数据进行反时频变换处理,得到时 变谱模拟反褶积后的地震数据。具体的,所述反时频变换与步骤S110中所述时频变换相对 应,比如所述时频变换为短时傅里叶变换,所述反时频变换为短时反傅里叶变换。

由以上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见,本申请实施例通过将对预处理后的地震记录 进行时频变换得到时频域地震数据;然后,对所述时频域地震数据的振幅谱进行带限的变步 长双曲平滑;再将所述时频域地震数据的振幅谱与所述平滑后的时频域地震数据振幅谱的乘 积进行时间上的平均得到子波模拟振幅谱;利用所述子波模拟振幅谱和平滑后的时频域地震 数据的振幅谱得到频率域时变谱模拟反褶积算子;接着,根据时变谱模拟反褶积算子确定时 频域反褶积后的地震数据,并进行反时频变换,得到时变谱模拟反褶积后的地震数据。与现 有技术相比,本申请实施例技术方案利用带限的变步长双曲平滑得到的时变谱模拟反褶积后 的地震数据更符合地震子波的带限特征和地震波在地下吸收和衰减特征,能有效识别厚度小 的储层;且算法稳定,运算效率也高。

本申请另一方面还提供一种实现时变谱模拟反褶积的装置,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 一种实现时变谱模拟反褶积的装置的示意图,结合附图3,该装置300包括:

时频变换模块310,用于对地震记录进行时频变换处理,得到时频域地震数据;

第一数据处理模块320,用于对所述时频域地震数据的振幅谱进行带限变步长双曲平滑 处理,得到平滑后的时频域地震数据振幅谱;

第一计算模块330,用于将所述时频域地震数据的振幅谱与所述平滑后的时频域地震数 据振幅谱的乘积进行时间上的平均得到子波模拟振幅谱;

第二数据处理模块340,用于利用所述子波模拟振幅谱和所述平滑后的时频域地震数据 振幅谱确定频率域时变谱模拟反褶积算子;

第二计算模块350,用于将所述频率域时变谱模拟反褶积算子与所述时频域地震数据相 乘得到时频域反褶积后的地震数据;

反时频变换模块360,用于对所述时频域反褶积后的地震数据进行反时频变换处理,得 到时变谱模拟反褶积后的地震数据。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该装置300还包括:

预处理模块,用于对所述地震记录进行预处理;所述预处理包括球面扩散补偿、地层吸 收衰减、子波一致性校正。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第一数据处理模块的模块示意图。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结 合附图4,所述第一数据处理模块320包括:

划分单元321,用于将所述时频域地震数据的振幅谱划分成预设数量的面元;

数据确定单元322,用于确定所述面元的坐标最小值和所述面元的坐标最大值,并根据 所述坐标最大值和所述坐标最小值确定所述面元的坐标增量;

第一计算单元323,用于将所述面元的坐标增量作为约束条件计算所述面元中采样点的 均值,并将所述均值作为所述面元的均值;

数据替换模块324,用于用所述面元的均值替换所述面元中的采样点的时频值得到平滑 后的时频域地震数据振幅谱。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计算模块330包括:

第二计算单元,用于将所述时频域地震数据的振幅谱和所述平滑后的时频域地震数据振 幅谱进行相乘;

第三计算单元,用于按照如下计算公式对相乘后的结果进行时间上的平均得到所述子波 模拟振幅谱:

W(f)=1tmax-t0t0tmaxAmp_mul_HySm(t,f)dt

上式中,W(f)代表子波模拟振幅谱,Amp_mul_HySm(t,f)代表所述时频域地震数据 的振幅谱和所述平滑后的时频域地震数据振幅谱进行相乘后的结果,tmax代表地震记录最大 时间,t0代表地震记录最小时间。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数据处理模块340包括:

频带确定单元,用于根据预先设置的频带确定有效频带和参考频带;

反褶积算子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每个频带的所述子波模拟振幅谱和每个频带的所述平滑 后的时频域地震数据振幅谱分别确定所述有效频带的频率域时变谱模拟反褶积算子和所述 参考频带的频率域时变谱模拟反褶积算子。

由此可见,本申请一种实现时变谱模拟反褶积的方法和装置的技术方案通过将对预处理 后的地震记录进行时频变换得到时频域地震数据;然后,对所述时频域地震数据的振幅谱进 行带限的变步长双曲平滑;再将所述时频域地震数据的振幅谱与所述平滑后的时频域地震数 据振幅谱的乘积进行时间上的平均得到子波模拟振幅谱;利用所述子波模拟振幅谱和平滑后 的时频域地震数据的振幅谱得到频率域时变谱模拟反褶积算子;接着,根据时变谱模拟反褶 积算子确定时频域反褶积后的地震数据,并进行反时频变换,得到时变谱模拟反褶积后的地 震数据。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实施例技术方案利用带限的变步长双曲平滑得到的时变谱 模拟反褶积后的地震数据更符合地震子波的带限特征和地震波在地下吸收和衰减特征,能有 效识别厚度小的储层;且算法稳定,运算效率也高。

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 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尤其,对于系统实施例而 言,由于其基本相似于方法实施例,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实施例的部分 说明即可。

虽然通过实施例描绘了本申请,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知道,本申请有许多变形和变化而 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希望所附的权利要求包括这些变形和变化而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