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柽柳组织培养快速繁殖的方法

一种柽柳组织培养快速繁殖的方法

摘要

本发明涉及林业科学中的林木组织培养育苗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柽柳组织培养快速繁殖的方法。无菌苗获得:培养基中含有6-BA、IBA、GA、蔗糖、琼脂;继代培养:无菌苗接种于继代培养基培养,培养基中含ZT、IBA、蔗糖、琼脂,获得丛生芽;生根培养:丛生芽接种于含IBA、NAA、GA、蔗糖、琼脂的生根培养基培养,得到生根组培苗;炼苗移栽。此繁殖方法,繁殖系数高,繁殖周期较短,获得的苗木壮、根系较多,移栽成活率达96%以上。省略了常规方法中的壮苗培养步骤,提高了繁殖效率,使柽柳组织培养快速繁殖技术从实验室走向生产,实现了柽柳组织培养苗木规模化生产,为柽柳的快繁推广提供了技术支持。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5052738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5-11-18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青岛正杰实业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1510461866.7

  • 申请日2015-07-31

  • 分类号A01H4/00;

  • 代理机构济南泉城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刘丽

  • 地址 266109 山东省青岛市崇阳路498号喜盈门财富广场5层F室

  • 入库时间 2023-12-18 11:57:15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9-07-19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 IPC(主分类):A01H4/00 授权公告日:20170627 终止日期:20180731 申请日:20150731

    专利权的终止

  • 2017-06-27

    授权

    授权

  • 2015-12-16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A01H4/00 申请日:20150731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5-11-18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林业科学中的林木组织培养育苗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木本植物组织培养快速繁殖方法,具体涉及一种柽柳组织培养快速繁殖的方法。

背景技术

柽柳(TamarixchinensisLour.),又称中国柽柳,为柽柳科(Tamaricaceae)柽柳属(TamarixL.)中典型的多年生泌盐性木本盐生植物,喜生于河流冲积平原,海滨、滩头、潮湿盐碱地和沙荒地。其枝、叶、花具有非常高的观赏价值,且具有抗旱、抗盐碱、耐水湿等特性(张胜利等,2015),适应性强,不仅是优良的防风固沙植物,同时还是水土保持树种、盐碱地改良及绿化造林树种,也是我国造林树种中大家公认的头号耐盐树种,植株可耐2.4%的盐水浇灌、在土壤含盐为25g/kg的滨海盐渍土上能够正常生长(张立宾等,2008),而且还是良好的薪炭、编制和建筑用材;嫩枝及叶药用,能解表利尿、祛风湿、治疗麻疹,其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潜力巨大、开发应用前景十分广阔。但其当前繁殖方式主要以扦插为主,繁殖规模较小、繁殖系数较低,且受季节性限制,苗木生长参差不齐;目前虽然有组织培养繁育的相关报道,但多数仅限于科学研究而未应用于生产,影响了柽柳的推广应用。

目前有少量论文及专利对柽柳组织培养相关技术环节进行了研究,其公开的柽柳及近缘种短穗柽柳(T.laxaWilld.)组织培养技术中,几乎所有文献资料(程磊等2001;李利红等2005;韦小敏等2006ab;王鹏等2007;张永才等2007;乔梦吉等2007;孙旭旭等2009)均将柽柳及近缘种组织培养繁殖技术分为无菌苗的获取、启动培养(有的将与无菌苗获取过程结合称为初代培养)、增殖(继代)培养、生根培养及移栽等五个环节。仅个别文献资料(韩琳娜等2010、刘伯燕等2015)在概念上探讨了缩短培养周期的一步成苗组织培养法,但其方法在不违背植物生长规律的情况下,无法回避无菌苗获取(初代培养)、增殖(继代)、及生根培养等环节,其缩短的培养时间有限、节约成本有限,如果大量缩短时间,苗木生长量、扩繁量必然较小,进而导致其繁殖系数低、苗木生长受限,协调各阶段状态下的苗木繁殖效率也无法达到最佳,综合效益无法最大化。省略掉增殖(继代)培养环节,会大幅降低繁殖系数。当前现有专利(刘伯燕等2015)缺少炼苗移栽环节,无法很好地指导生产。

自2001年至今,所有公开的柽柳组织培养文献资料中,除个别研究个例(孙旭旭等2009)使用1/2MS外,基础培养基均为MS培养基,各培养阶段所使用激素限于a-萘乙酸(NAA)、6-苄氨基腺嘌呤(6-BA)、激动素(Kt),个别研究(孙旭旭等2009)中使用赤霉素(GA)、吲哚乙酸(IAA)。其中启动培养(初代培养)多使用NAA、6-BA等,增殖(继代)培养多使用6-BA、Kt等,生根培养中NAA、6-BA、Kt三种激素均有使用。生长激素有多种,且功能清楚,并具有很多的实践报道。但在柽柳组织培养技术研究的十多年中,仅仅局限在少量的激素范围内,未见有其他激素的使用,形成了固定模式下的重复性研究,没有大的创新,进而可能是导致无法突破柽柳组织培养快繁瓶颈、无法应用于生产的主要原因。其他常用激素,如吲哚丁酸(IBA)可促进细胞分化和分裂,有利于新根生成和维管束系统的分化,促进不定根的形成;玉米素(ZT)不仅能促进侧芽生长、刺激细胞分化,促进愈伤组织发芽,还能抑制过度根部形成,高浓度的玉米素还能产生不定芽分化。

所报道文献资料中,多使用升汞消毒,不仅易引起无菌苗褐化,而且易给工作人员造成健康危害、给环境造成污染。因此,十分必要研发一种使用清洁型消毒剂避免引起柽柳褐化现象、创新型组织培养配方的柽柳组织培养快速繁殖技术,促进柽柳工厂化生产、规模化推广引用。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以上现有技术中柽柳组织培养快繁瓶颈、无法应用于生产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柽柳组织培养快速繁殖的方法。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步骤得到的:

一种柽柳组织培养快速繁殖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无菌苗获得(初代培养)

鲜嫩芽经过处理和杀菌,接于培养基中进行培养,培养基组成为MS培养基中加入6-BA1.0~2.0mg/L、IBA0.05~0.15mg/L、GA0.05~0.15mg/L、蔗糖20~30g/L、琼脂7g/L,pH值调5.8~6.0,培养条件为:在25±2℃,光照12~16h,光强2000~3000lx条件下培养15~20d,获得无菌苗;

(2)继代培养

在无菌条件下将获得的无菌苗接种于继代培养基上进行培养,培养基配方为MS培养基中加入ZT0.3~0.8mg/L、IBA0.05~0.15mg/L、蔗糖20~30g/L、琼脂7g/L,pH值调5.8~6.0,在25±2℃,光照12~16h,光强3000lx条件下培养20d,获得丛生芽;

(3)生根培养

在无菌条件下将丛生芽接种于生根培养基上,培养基配方为12MS中加入IBA0.2~0.5mg/L、NAA0.05~0.1mg/L、GA0.05~0.1mg/L、蔗糖15~20g/L、琼脂7g/L,pH值调5.8~6.0,在25±2℃,光照12~16h,光强3000lx条件下培养30~50d,得到生根组培苗;

(4)炼苗移栽

将瓶生根完好的柽柳移栽到拱棚中,用遮阳网遮阳,2d后松动瓶盖但不打开瓶盖保持2d,不出现萎蔫就将瓶盖打开五分之一的缝,之后观察叶片生长情况;待瓶盖完全打开且叶片生长旺盛时,将柽柳从瓶内移出,洗去根部培养基,放在多菌灵50%可湿性粉剂5g/L溶液中浸泡45s左右,移栽到装好基质的穴盘中每天浇水使湿度达到90%,缓冲7d,适应自然温度和湿度,15d,待新根长出后移栽到大田。

所述的方法,优选步骤(1)中培养基配方为MS培养基中加入6-BA1.0mg/L、IBA0.1mg/L、GA0.1mg/L、蔗糖30g/L、琼脂7g/L,培养条件为:在25±2℃,光照14h,光强3000lx条件下培养18d。

所述的方法,优选步骤(2)中培养基配方为MS培养基中加入ZT0.5mg/L、IBA0.1mg/L、蔗糖30g/L、琼脂7g/L,在25±2℃,光照14h,光强3000lx条件下培养20d。

所述的方法,优选步骤(3)中培养基配方为12MS中加入IBA0.5mg/L、NAA0.1mg/L、GA0.1mg/L、蔗糖15g/L、琼脂7g/L,在25±2℃,光照14h,光强3000lx条件下培养45d。

所述的方法,优选步骤(1)中鲜嫩芽经过处理和杀菌的步骤如下:

将鲜嫩芽放在蒸馏水里面浸泡30min,浸泡时加少量洗衣粉和两滴吐温,30min后用自来水冲洗1~2h,把外植体放到接种台上接种,接种前用75%酒精擦拭接种台,开紫外30min,在接种台内将柽柳外植体用无菌水冲洗3~5次,之后用75%酒精浸泡30S,然后用无菌水冲洗3次,再用2%次氯酸钠杀菌3~9min,用无菌滤纸吸干外植体表面水分。

所述的方法,优选步骤(4)中基质为草炭:蛭石体积比3:1。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利用环境有好的次氯酸钠消毒,克服外植体消毒褐化问题;

2)并研制出创新型快速继代培养及生根培养培养基配方,制定了简单易行的炼苗移栽方案,省略了常规方法中的壮苗培养步骤,提高了繁殖效率,使柽柳组织培养快速繁殖技术从实验室走向生产,实现了柽柳组织培养苗木规模化生产,为柽柳的快繁推广提供了技术支持。

3)此繁殖方法,繁殖系数高,繁殖周期较短,获得的苗木壮、根系较多,移栽成活率达96%以上。

附图说明

图1为芽分化,

图2为芽增殖,

图3-1为侧面观生根情况,图3-2为瓶底观生根情况,

图4为闭瓶炼苗,

图5-1为移栽,图5-2为移栽成活,

图6为规模化快繁。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初代培养基的选择

【1】取材:柽柳外植体取材于大田中刚生长出来的鲜嫩枝芽,取材回来后,选择鲜嫩芽作为试验材料,

【2】试验材料前处理:放在蒸馏水里面浸泡0.5h,浸泡时加少量洗衣粉和两滴吐温,随后用自来水冲洗2h,冲洗后把外植体放到接种台上接种,

【3】接种前准备:接种前,用75%酒精擦拭接种台,开紫外0.5h。将柽柳外植体用无菌水冲洗3次,之后用75%酒精浸泡30S,然后用无菌水冲洗3次,

【4】次氯酸钠杀菌:用2%次氯酸钠杀菌处理3min、5min、7min、9min,随后接于以MS培养基为基础的各种培养基上,发现,上述各种培养基中,杀菌9min情况下,柽柳外植体稍微变色,其余均正常,将外植体放入组培室培育,每天观察长势以及长菌情况,7min以上抑菌效果均较好,以7min处理为最好,

【5】培养基筛选:以次氯酸钠杀菌7min,随后将处理好的外植体接于以MS培养基为基础的10种培养基(A-J)上(见表1),各培养基pH5.8。将外植体放入组培室培育,每天观察长势。具体如下表1。柽柳外植体在大部分培养基中均启动,但是其启动时间、腋芽生长速度、生长势存在差异,部门腋芽出现一定的变异。以(D)MS+6-BA(1.0mg/L)+IBA(0.1mg/L)+GA(0.1mg/L)+蔗糖(30g/L)+琼脂(7g/L)培养基中柽柳外植体长势最好。

表1柽柳外植体在初代培养基上的生长表现

结论:初代培育中,培养基为MS+6-BA(1.0mg/L)+IBA(0.1mg/L)+GA(0.1mg/L)+蔗糖(30g/L)+琼脂(7g/L),酒精消毒30min,次氯酸钠消毒7min,外植体的生长最好。现在实验室柽柳有4700瓶,约19000棵苗。柽柳的初代继代配方已完全成熟,初代配方为MS+6-BA(1.0mg/L)+IBA(0.1mg/L)+GA(0.1mg/L)+蔗糖(30g/L)+琼脂(7g/L)。

实施例2:继代培养基的选择

获得无菌外植体后,换用继代培养基(见表2)上进行继代培育,20d转苗一次,柽柳芽分化、枝条节间长短、长势等情况均存在差异,见表2。

表2柽柳无菌苗在继代培养基上的表现

结论:在继代中,E培养基为MS+玉米素ZT(0.5mg/L)+IBA(0.1mg/L)+蔗糖(30g/L)+琼脂(7g/L)更为适合柽柳的生长分化。继代培养基为MS+玉米素ZT(0.5mg/L)+IBA(0.1mg/L)++蔗糖(30g/L)+琼脂(7g/L)。

实施例3:生根培养基的选择

柽柳组织培养最关键的就是摸好生根配方,在生根培养中,采用了以MS、1/2MS培养基为基础的生根配方,其主根、侧根等生根情况存在很大差异,见表3。以P培养基12MS+IBA(0.5mg/L)+NAA(0.1mg/L)+GA(0.1mg/L)+蔗糖(15g/L)+琼脂(7g/L),pH=5.8生根效果最好。

表3柽柳生根培养情况

综上可以得出柽柳组织培养完整的配方:

初代:MS+6-BA(1.0mg/L)+IBA(0.1mg/L)+GA(0.1mg/L)+蔗糖(30g/L)+琼脂(7g/L),pH=5.8

继代:MS+(0.5mg/L)+IBA(0.1mg/L)++蔗糖(30g/L)+琼脂(7g/L),pH=5.8

生根:12MS+吲哚丁酸IBA(0.5mg/L)+NAA(0.1mg/L)+GA(0.1mg/L)+蔗糖(15g/L)+琼脂(7g/L),pH=5.8

实施例4:炼苗移栽

(1)在3.21将100瓶生根完好的柽柳移栽到自制的小拱棚中,用遮阳网遮阳,

(2)两天后轻轻松动瓶盖但不打开瓶盖保持两天左右,如果两天后叶片不出现萎蔫就将瓶盖打开五分之一的小缝,之后观察叶片生长情况,

(3)待瓶盖完全打开且叶片生长旺盛时(这个过程大约需要一周左右),将柽柳从瓶内移出,洗去根部培养基,放在多菌灵50%可湿性粉剂5g/L溶液中浸泡45s左右,移栽到装好基质的穴盘中,移到穴盘中要注意保持湿度,每天浇水使湿度达到90%,注意,往叶片上浇水而不要是根部过湿。柽柳组培苗移栽生长情况见表4,

(4)缓冲7d左右,让柽柳苗适应自然温度和湿度,15d左右,待新根长出就可以移到大田土里,并做好苗期管理,整个组培过程就算完成了。

表4柽柳组培苗移栽生长情况

实施例5:

(1)无菌苗获得(初代培养)

选择鲜嫩芽作为实验材料,放在蒸馏水里面浸泡30min,浸泡时加少量洗衣粉和两滴吐温,30min后用自来水冲洗2h,把外植体放到接种台上接种,接种前用75%酒精擦拭接种台,开紫外30min,在接种台内将柽柳外植体用无菌水冲洗3次,之后用75%酒精浸泡30S,然后用无菌水冲洗3次,再用2%次氯酸钠杀菌7min,用无菌滤纸吸干外植体表面水分,最后接于MS+6-BA(1.0mg/L)+IBA(0.1mg/L)+GA(0.1mg/L)+蔗糖(30g/L)+琼脂(7g/L)培养基进行培养,pH值调5.8,培养条件为:在25±2℃,光照14h,光强3000lx条件下培养18d,获得无菌苗;

(2)增殖(继代)培养

在无菌条件下将获得的无菌苗接种于MS+ZT(0.5mg/L)+IBA(0.1mg/L)+蔗糖(30g/L)+琼脂(7g/L)快繁培养基上,pH值调5.8,在25±2℃,光照14h,光强3000lx条件下培养20d,获得大量丛生芽;

(3)生根培养

在无菌条件下将丛生芽分段接种于12MS+IBA(0.5mg/L)+NAA(0.1mg/L)+GA(0.1mg/L)+蔗糖(15g/L)+琼脂(7g/L)生根培养基上,pH值调5.8,在25±2℃,光照14h,光强3000lx条件下培养45d,得到生根组培苗;

(4)炼苗移栽

将瓶生根完好的柽柳移栽到拱棚中,用遮阳网遮阳,2d后轻轻松动瓶盖但不打开瓶盖保持2d左右,此时若不出现萎蔫就将瓶盖打开五分之一的小缝,之后观察叶片生长情况;待瓶盖完全打开切叶片生长旺盛时(约7d),将柽柳从瓶内移出,洗去根部培养基,放在多菌灵50%可湿性粉剂5g/L溶液中浸泡45s左右,移栽到装好基质的穴盘中(基质为草炭:蛭石体积比3:1),移到穴盘中要注意保持湿度,每天浇水使湿度达到90%,缓冲7d,逐步适应自然温度和湿度,15d,待新根长出后移栽到大田。

上述实施例为本发明较佳的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并不受实施例的限制,其它任何未背离本发明的精神实质与原理下所做的改变、修饰、组合、替代、简化均应为等效替换方式,都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