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来源于海洋真菌的Azaphilones类衍生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一种来源于海洋真菌的Azaphilones类衍生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来源于海洋真菌的Azaphilones类衍生化合物,其结构式如式A所示:本发明的一种来源于海洋真菌的Azaphi?lones类衍生化合物是从一种海洋真菌中分离得到,海洋微生物种类繁多,数量庞大,从微生物提取化合物的方法简单,步骤简便,使得Azaphi?lones类衍生化合物来源丰富,成本低廉;且该Azaphi?lones类衍生化合物在抑菌或抗癌方面具有良好的效果,因此其在药物领域应用前景广阔。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5017203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5-11-04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海南医学院;

    申请/专利号CN201510448482.1

  • 申请日2015-07-28

  • 分类号C07D311/76(20060101);C12P17/06(20060101);A61K31/352(20060101);A61P35/00(20060101);A61P31/04(20060101);

  • 代理机构44202 广州三环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郝传鑫

  • 地址 571199 海南省海口市龙华区学院路3号

  • 入库时间 2023-12-18 11:47:40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22-07-08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 IPC(主分类):C07D 311/76 专利号:ZL2015104484821 申请日:20150728 授权公告日:20170609

    专利权的终止

  • 2017-06-09

    授权

    授权

  • 2016-01-06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C07D311/76 申请日:20150728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5-11-04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药物化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来源于海洋真菌的 Azaphilones类衍生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海洋中蕴含着丰富的微生物资源,其特殊复杂的海洋环境(高盐度、高压 力、低温、光照等)赋予海洋微生物特殊的代谢方式,代谢物的化学结构具有 极大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尤其是海洋微生物中提取的含有特异性结构及生物活 性强的新型化合物具有显著的药理稳定性和强效性,并且毒副作用相对较小, 对防治心脑血管病、癌症、艾滋病、老年病等疑难病症具有独特效应,已成为 开发新药、特药的主要方向之一。

而且,海洋微生物具有繁殖快、易培养、代谢易于调控,菌种较易选育等 优点,结合发酵工艺可进行该药物化合物的工业化生产。

因此,从海洋生物代谢物提取的新型药物化合物的开发研究意义重大,本 发明提供了一种来源于海洋真菌的Azaphilones类衍生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 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结构的来源于海洋真菌的Azaphilones类衍生 化合物,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未存在该结构化合物的不足。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来源于海洋真菌的Azaphilones类衍生化合物,其结构式 如式A所示:

另一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来源于海洋真菌的Azaphilones类衍生化合 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将海洋真菌菌核青霉Penicillium sclerotiorum M-22菌株接种于种子培 养基,摇床培养,得到种子培养液;

S2、将种子培养液接种于发酵液体培养基中,摇床培养得到发酵物;

S3、将发酵产物用甲醇浸泡提取,甲醇提取液浓缩后经乙酸乙酯萃取、浓 缩、得到浸膏,再经层析分离,得到结构式如式A的化合物。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来源于海洋真菌的Azaphilones类衍生化合物在制备抑 菌药物中的应用。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来源于海洋真菌的Azaphilones类衍生化合物在制备抗 肿瘤药物中的应用。

本发明的一种来源于海洋真菌的Azaphilones类衍生化合物是从一种海洋真 菌中分离得到,海洋微生物种类繁多,数量庞大,从微生物提取化合物的方法 简单,步骤简便,使得Azaphilones类衍生化合物来源丰富,成本低廉;且该 Azaphilones类衍生化合物抑菌或抗癌效果良好,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一种来源于海洋真菌的Azaphilones类衍生化合物的核磁共 振氢谱图;

图2为本发明的一种来源于海洋真菌的Azaphilones类衍生化合物的核磁共 振碳谱图;

图3为本发明的一种来源于海洋真菌的Azaphilones类衍生化合物的核磁共 振HSQC二维谱图;

图4为一种来源于海洋真菌的Azaphilones类衍生化合物对4种指示菌株病 原菌的抑制实验效果图:a:对金黄葡萄球菌的抑制作用;b:对克雷氏肺炎菌 的抑制作用;c:对铜绿假单孢杆菌的抑制作用;d:对大肠杆菌的抑制作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在本发明中,一种来源于海洋真菌的Azaphilones类衍生化合物,从海口西 海岸沿海的漂浮腐叶生真菌菌核青霉P.sclerotiorum M-22中分离得到。该菌株 已保存在海南医学院热带病重点实验室中保藏,保藏日期为2012年11月28日, 保藏号是HNKTM-Z-F-022。保藏单位地址为:海南省海口市学院路海南医学院 热带病重点实验室。经鉴定,P.sclerotiorum M-22和专利号为CN201410072154.1 的中国发明专利已公开的的真菌菌核青霉P.sclerotiorum.SJ 0167为同一种菌株。

一种来源于海洋真菌的Azaphilones类衍生化合物,其结构式如式A所示: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来源于海洋真菌的Azaphilones类衍生化合物的制备方 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将海洋真菌菌核青霉P.sclerotiorum M-22菌株接种于种子培养基,摇 床培养,得到种子培养液;

S2、将种子培养液接种于发酵液体培养基中,摇床培养得到发酵物;

S3、将发酵产物用甲醇浸泡提取,甲醇提取液浓缩后经乙酸乙酯萃取、浓 缩、得到浸膏,再经层析分离,得到式(1)化合物。

步骤S1种子培养基组分为:葡萄糖8~12g,蛋白胨1.5~2.5g,酵母膏0.8~ 1.5g,海盐20~30g,水0.8~1.2L。步骤S1摇床培养条件为:温度22~28℃, 转速100~150rmp,发酵时间2~6d。

在上述制备方法中,步骤S2发酵培养的培养基的组分为:葡萄糖8~12g, 蛋白胨1.5~2.5g,酵母膏0.8~1.5g,海盐20~30g,水0.8~1.2L。步骤S2 摇床培养条件为:温度22~28℃,转速100~150rmp,发酵时间10~25d。

实施例一:

一种来源于海洋真菌的Azaphilones类衍生化合物的具体制备步骤如下:

S1:种子培养液的获得:

S11配制种子培养基:将葡萄糖8g,蛋白胨1.5g,酵母膏0.8g,海盐20g, 自来水800mL配好溶液,分别装于8个250mL锥形瓶,在121℃、0.1MPa 的条件下灭菌20min。

S12种子培养液的制备:将海洋真菌菌核青霉P.sclerotiorum M-22菌株接 种于种子培养基,在22℃的温度下,置摇床上以150rpm的转速,培养6天, 制得种子培养液。

S2:发酵培养:将200mLS11制得的种子培养基装入500mL的锥形瓶中, 经121℃、0.1MPa的条件下灭菌20min后,无菌操作将5mL步骤S12得到的 种子培养液接种至装有发酵培养基的锥形瓶中,共接种100瓶,在25℃的条件 下,置于摇床上以100rpm的转速培养10~25d制得发酵物。

S3:Azaphilones类衍生化合物的提取分离:将步骤S2发酵好的发酵物以每 瓶100mL的甲醇,摇匀后放置1d(期间摇匀4~5次)后,用布氏漏斗过滤, 滤液浓缩一半后用1/2体积的乙酸乙酯萃取4次后浓缩,得到乙酸乙酯粗提浸膏; 发酵菌丝加入等质量的50%甲醇溶液提取4次后合并提取液,提取液浓缩一半 后用1/2体积的乙酸乙酯萃取4次后浓缩,得到乙酸乙酯粗提浸膏,合并2次获 得的粗提物浸膏,累计得18.9g粗提物浸膏。浸膏用200~300目的硅胶进行层 析分离,硅胶进行层析分离时分别用10:0、9:1、8:2、7:3、6:4、5:5、4:6、3:7、 2:8、1:9和0:10的石油醚-乙酸乙酯梯度洗脱,将8:2、7:3和6:4的石油醚-乙酸 乙酯梯度洗脱液合并,用体积比为2:1:1的石油醚-二氯甲仿-甲醇为洗脱液进一 步洗脱,再经过制备型HPLC,用体积比为7:3的甲醇-水为洗脱液纯化,即得 21.3mg Azaphilones类衍生化合物。分离提取的Azaphilones类衍生化合物为黄 色粉末,对其进行核磁共振分析鉴定的谱图如图1~3所示。

Azaphilones类衍生化合物结构测试的理化性质数据如下:1H-NMR(溶剂 为氘代氯仿)和13C-NMR(溶剂为氘代甲醇)具体数据见表1。

表1

从核磁共振的结构分析检测结果可以确定Azaphilones类衍生化合物的分子 式为C20H29O7Cl,结构式如式A所示:

实施例二:

一种来源于海洋真菌的Azaphilones类衍生化合物的具体制备步骤如下:

S1:种子培养液的获得:

S11配制种子培养基:将葡萄糖12g,蛋白胨2.5g,酵母膏1.5g,海盐30 g,自来水1200mL配好溶液,分别装于8个250mL锥形瓶,在121℃、0.1MPa 的条件下灭菌20min。

S12种子培养液的制备:将海洋真菌菌核青霉Penicillium sclerotiorum M-22 菌株接种于种子培养基,在28℃的温度下,置摇床上以150rpm的转速,培养 2天,制得种子培养液。

S2:发酵培养:将200mLS11制得的种子培养基装入500mL的锥形瓶中, 经121℃、0.1MPa的条件下灭菌20min后,无菌操作将5mL步骤S12得到的 种子培养液接种至装有发酵培养基的锥形瓶中,共接种100瓶,在25℃的条件 下,置于摇床上以150rpm的转速培养10d制得发酵物。

S3:Azaphilones类衍生化合物的提取分离:将步骤S2发酵好的每瓶发酵物 加入100mL的甲醇,摇匀后放置1d(期间摇匀4~5次)后,用布氏漏斗过滤, 滤液浓缩一半后用1/2体积的乙酸乙酯萃取4次后浓缩,得到乙酸乙酯粗提浸膏; 发酵菌丝加入等质量的50%甲醇溶液提取4次后合并提取液,提取液浓缩一半 后用1/2体积的乙酸乙酯萃取4次后浓缩,得到乙酸乙酯粗提浸膏,合并2次获 得的粗提物浸膏,累计得18.9g粗提物浸膏。浸膏用200~300目的硅胶进行层 析分离,硅胶进行层析分离时分别用10:0、9:1、8:2、7:3、6:4、5:5、4:6、3:7、 2:8、1:9和0:10的石油醚-乙酸乙酯梯度洗脱,将8:2、7:3和6:4的石油醚-乙酸 乙酯梯度洗脱液合并,用体积比为2:1:1的石油醚-二氯甲仿-甲醇为洗脱液进一 步洗脱,再经过制备型HPLC,用体积比为7:3的甲醇-水为洗脱液纯化,即得 21.3mg Azaphilones类衍生化合物。分离提取的Azaphilones类衍生化合物。经 核磁谱图分析鉴定,本实例所制备的Azaphilones类衍生化合物结构式与实施例 1所制备的Azaphilones类衍生化合物相同,如式A所示。

实例三:本发明的Azaphilones类衍生化合物的抑菌效果测试

测试一:采用纸片扩散法,先测试实例1分离到的Azaphilones类衍生化合 物对4种病原菌能否具有抑菌作用,其实验步骤如下:

将金色葡萄球菌、克雷氏肺炎菌、铜绿假单孢杆菌、大肠杆菌共四种指示 病原细菌,分别划线接种到已经倒好LB固体培养基的平皿上,置于37℃恒温 培养箱中培养14h。

从平皿上挑出单克隆的菌落,接种至已灭菌的装有10mL LB液体培养基的 50mL的三角瓶之中,置于37℃、220rmp的摇床中震荡培养14h。

最佳涂布浓度的确定:用普通LB培养基进行各活化新鲜指示病原菌菌液 10-1~10-3的10倍递增稀释,取各稀释度菌液100μL涂布琼脂平板,各重复稀 释浓度3次,置37℃条件培养12h后观察菌株生长状况。

灭菌的的LB固体培养基融化后适量地倒入已灭菌的培养皿中,待培养基凝 固后,每个培养皿中加入100μL的最佳涂布浓度的新鲜指示病原细菌,并用 无菌玻璃棒均匀涂布平皿的培养基上,置于37℃恒温培养箱中培养20min,烘 干培养基上多余的水份。

加入无菌滤纸小片。无菌滤纸小片制作方法:将定量滤纸用打孔器打成直 径约为6mm的圆形小片,然后121℃高压灭菌20min,烘干即得。每个平皿均 匀加4个滤纸小片,并将滤纸小片轻轻地平铺在已加了病原菌的培养基上。

在无菌条件下,在每个滤纸小片上加入5μL的10mg/mL本发明的 Azaphilones类衍生化合物。

将已加入本发明的Azaphilones类衍生化合物的培养皿置于37℃恒温培养 箱中培养12~16h,然后测量其抑菌圈的大小,拍照并做好相关的记录。如图4 所示,其中,每个培养皿划分四个区域,前三个区域的中心处加入本发明的 Azaphilones类衍生化合物,右下角的区域为空白对比试验,如表2所示,前三 个区域的抑菌圈的平均直径越大,说明本发明的Azaphilones类衍生化合物对该 种病原菌抑菌效果越好。

测试二:测试本发明分离到的Azaphilones类衍生化合物对金色葡萄球菌、 克雷氏肺炎菌、铜绿假单孢杆菌、大肠杆菌共四种不同指示病原菌的MIC测定。

通过纸片扩散法确定化合物对某一病原菌有抑制作用后,采用2倍稀释法 测定其最小抑菌浓度(MIC),其实验步骤如下:

从培养皿上挑出单克隆的菌落,接种至已灭菌的装有10mL的LB液体培养 基的50mL的三角瓶之中,置于37℃、220rmp的摇床中震荡培养14h;

取11支试管编号为1~11,1~10号管每支均装入1mL LB肉汤。在1号 试管内加1mL浓度为2000μg/mL的药液,混匀后吸取1mL至2号试管,依 次类推,1至9号试管吸取1mL弃去。10号管为不含药液的2mL LB培养基对 照,11号试管为不含肉汤的2mL药液对照。

分别测量每只试管菌液的OD值,从试管中取出一定量的菌液置于石英比 色皿之中,以LB液体培养液作为空白,然后在紫外分光光度下测定600nm的 光吸收值。

做好记录,计算出最小抑菌(MIC)浓度,如表2所示,其中,最小抑菌浓 度MIC越小,说明其对该种病原菌抑菌效果越好。

表2

实施例四:本发明的Azaphilones类衍生化合物的抗肿瘤活性测试

采用MTT法对本发明的Azaphilones类衍生化合物抗肿瘤活性。

准备材料:四甲基偶氮唑[3-(4,5-dimethylthiazol-2-yl)-2,5-diphenylterazolium  bromide,商品名为噻唑蓝,简称MTT]:用0.01mol/L的磷酸盐缓冲液(PBS) 溶解MTT,配制浓度为5浓度为mg/mL的四甲基偶氮唑盐溶液,用0.22μm 孔径的滤膜过滤除菌,分装后在-20℃避光保存。

细胞培养基:RMPI-1640(Roswell Park Memorial In-stitute 1640)培养基,加 入10%已灭活(56℃温浴30min)的小牛血清及1%的三抗(青霉素、链霉素和卡 那霉素),混匀后用0.22μm孔径的滤膜过滤除菌。

PBS缓冲液(pH7.4):Na2HPO41.44g、KH2PO40.24g、KCI 0.2g、NaCl 8 g,加蒸馏水定容至1000mL,在121℃、0.1MPa条件下高压灭菌20min。

细胞株选用:黑色素瘤B-16、人胃癌细胞SGC-7901、肝癌细胞HepG-2、 正常乳腺上皮细胞M10。

操作步骤:

收集对数生长期的3种癌细胞,调整细胞悬液浓度为1×104个/mL,往96 孔板的每孔加入100μL,空白加200μL完全培养基,置CO2培养箱中,37℃、 5%CO2培养4h。用色谱纯甲醇溶解的样品,后用完全培养基进行稀释,每孔 加入100μL带有不同浓度药品的培养基,共设置6个梯度,使每孔最终浓度分 为500μg/mL,250μg/mL,125μg/mL,62.5μg/mL,31.25μg/mL和15.63μg/mL, 阴性对照加完100μL全培养基。每个梯度分别设3个重复,继续培养30h后取 出。药物作用结束后,每孔加入40μL浓度为5mg/mL的MTT,培养4h。终 止培养,轻轻地吸去孔内培养液。每孔加入150μL的DMSO。摇床低速振荡 10min。之后用酶标仪检测OD,OD值为490nm下各孔的吸光度值(A)。细胞抑 制率的计算抑制率:抑制率=(实验组OD值-空白对照组OD值)/(阴性对照组 OD值-空白对照组OD值)×100%。抑制率为50%时样品的浓度为IC50。计算出 IC50值,结果用平均值±标准偏差表示。

本发明的Azaphilones类衍生化合物在对3种癌细胞活性测试中均表现抑制 作用,但对正常细胞M-10无明显抑制作用,其中,IC50值越小,就说明本发明 的Azaphilones类衍生化合物对该癌细胞抑制效果越好。测试结果如表3所示。

表3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实施方式对本发明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 定本发明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 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