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适应于海洋潮汐的浮动码头

适应于海洋潮汐的浮动码头

摘要

本发明涉及桥梁工程栈桥施工领域,公开了适应于海洋潮汐的浮动码头,包括第一浮体(1)和与其铰接连接的第二浮体(2);第一浮体(1)包括固定桩(11)和第一浮箱(12),固定桩(11)下端打设在海床(3)内,固定桩(11)上端设有悬挂第一浮体(12)的固定件,第一浮体与固定桩通过四个张紧轮限位连接。第一浮箱随着海洋潮汐,沿着固定桩上下浮动,始终与斜梯道保持接触面,从而无论潮位高低人员均可以从船体正常上下到栈桥。第二浮体与第一浮体铰接链接,一起随着海洋潮汐升降;当遇到台风天气时,拆下第二浮体放到安全的地方,将第一浮箱悬挂在固定桩上端的固定件上,高于历史最大潮位标高,从而台风天气来临时可以有效的防止台风浪涌破坏。

著录项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7-03-15

    授权

    授权

  • 2015-11-25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E02B3/06 申请日:20150728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5-10-28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桥梁工程栈桥施工领域,尤其涉及了一种适应于海洋潮汐的浮 动码头。

背景技术

目前使用的码头大部分都是固定式的码头,材料的原材料大部分是钢筋水 泥和钢铁,施工周期长,建造成本高。即使是现有的漂浮码头,也不能有效的 适应海洋潮汐,抵御台风天气。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了一种适应于海洋潮汐的浮动码头。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

适应于海洋潮汐的浮动码头,包括第一浮体和第二浮体,第一浮体和第二 浮体之间活动连接;第一浮体包括固定桩和第一浮箱,固定桩下端固定在海床 内,固定桩上端设有悬挂第一浮箱的固定件;第二浮体连接有锚;第二浮体的 宽与第一浮体的宽相同,第二浮体的长度是第一浮体的长度2-5倍。

本发明包括第一浮体和第二浮体,第一浮体的第一浮箱随着海洋潮汐,沿 着固定桩上下调整;固定桩保障了第一浮箱可以随着海洋潮汐调整,但是却限 制了第一浮箱沿着海洋方向移动。第二浮体连接在第一浮体上,与第一浮箱一 起随着海洋潮汐调整;固定桩高出涨潮时第一浮箱的水位线(一般固定桩高出 涨潮时第一浮箱的水位线3米以上),当遇到台风天气时,拆下第二浮体放到安 全的地方,将第一浮箱悬挂在固定桩上端的固定件上,从而有效的躲避台风天 气,起到节约成本的作用。第二浮体连接的锚,起到固定第二浮体的作用。第 二浮体的长度是第一浮体的长度2-5倍,保障第二浮体与第一浮箱一起随着海洋 潮汐调整的同时,提供了比较宽广的浮动码头平台。

作为优选,第一浮箱四周设有固定孔,固定孔内设有固定桩,固定桩和固 定孔之间活动连接,第一浮箱沿着固定桩随着海洋潮汐上下移动。

作为优选,还包括张紧轮,固定孔与固定桩通过张紧轮限位连接。第一浮 体与固定桩通过张紧轮限位连接。

作为优选,固定桩上端设有悬挂第一浮箱的悬挂钩,第一浮箱上设有悬挂 孔。当遇到台风天气时,拆下第二浮体放到安全的地方,将第一浮箱悬挂在固 定桩上端的悬挂钩上,从而有效的躲避台风天气。

作为优选,第二浮体一端设有锚。第二浮体一端设有锚,起到固定第二浮 体的作用。第二浮体远离第一浮体的一端设有锚,固定第二浮体的作用比较好。

作为优选,第二浮体的四个角分别设有锚。第二浮体的四个角分别设有锚, 固定第二浮体的作用比较好。

作为优选,第一浮体至少一侧设有护栏,第二浮体至少一侧设有护栏。护 栏为在浮动码头上工作的工人提供了安全。

作为优选,第二浮体为第二浮箱。

作为优选,第一浮体和第二浮体之间铰接连接。

本发明由于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具有显著的技术效果:本发明包括第一 浮体和第二浮体,第一浮体的第一浮箱随着海洋潮汐,沿着固定桩上下浮动, 始终与斜梯道保持接触面,从而无论潮位高低人员均可以从船体正常上下到栈 桥。第二浮体连接在第一浮体上,与第一浮箱一起随着海洋潮汐调整;当遇到 台风天气时,拆下第二浮体放到安全的地方,将第一浮箱悬挂在固定桩上端的 固定件上,高于历史最大潮位标高,从而台风天气来临时可以有效的防止台风 浪涌破坏,起到安全预防、节约成本的作用。第二浮体连接的锚,起到固定第 二浮体的作用。第二浮体的长度是第一浮体的长度2-5倍,保障第二浮体与第一 浮箱一起随着海洋潮汐调整的同时,提供了比较宽广的浮动码头平台。

本发明还具有以下优点:(1)整体结构坚固,安全耐用。(2)施工周期短, 便于施工,锚桩跨距短,常规设备既满足施工。(3)比常规方法节约材料和设 备费用节约百分之五十以上。且本发明装置结构紧凑,操作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固定孔与固定桩的连接关系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实施例1

一种适应于海洋潮汐的浮动码头,如图1所示,包括第一浮体1和第二浮 体2,第一浮体1和第二浮体2之间活动连接;第二浮体2的宽与第一浮体1的 宽相同,第二浮体2的长度是第一浮体1的长度2-5倍;第一浮体1包括固定桩 11和第一浮箱12,固定桩11下端固定在海床内,固定桩11上端设有悬挂第一 浮箱12的固定件;第二浮体2连接有锚21。

实施例2

一种适应于海洋潮汐的浮动码头,如图1所示,包括第一浮体1和第二浮 体2,第一浮体1和第二浮体2之间活动连接;第二浮体2的宽与第一浮体1的 宽相同,第二浮体2的长度是第一浮体1的长度2-5倍;第一浮体1包括固定桩 11和第一浮箱12,第一浮箱12四周设有固定孔14,固定孔14内设有固定桩 11,固定桩11和固定孔14之间活动连接,第一浮箱12沿着固定桩11随着海洋 潮汐上下移动。固定桩11下端固定在海床内,固定桩11上端设有悬挂第一浮 箱12的固定件;第二浮体2连接有锚21。

实施例3

一种适应于海洋潮汐的浮动码头,如图1所示,包括第一浮体1和第二浮 体2,第一浮体1和第二浮体2之间活动连接;第二浮体2的宽与第一浮体1的 宽相同,第二浮体2的长度是第一浮体1的长度2-5倍;第一浮体1包括固定桩 11和第一浮箱12,固定桩11下端固定在海床内,固定桩11上端设有悬挂第一 浮箱12的悬挂钩,第一浮箱12上设有悬挂孔。第二浮体2一端设有锚21。

实施例4

一种适应于海洋潮汐的浮动码头,如图1、2所示,包括第一浮体1和第二 浮体2,第一浮体1和第二浮体2之间活动连接;第二浮体2的宽与第一浮体1 的宽相同,第二浮体2的长度是第一浮体1的长度2-5倍;第一浮体1包括固定 桩11和第一浮箱12,还包括张紧轮13,固定孔14与固定桩11通过张紧轮13 限位连接。固定桩11下端固定在海床内,固定桩11上端设有悬挂第一浮箱12 的固定件;第二浮体2的四个角分别设有锚21。第一浮体1至少一侧设有护栏 3,第二浮体2至少一侧设有护栏3。

实施例5

一种适应于海洋潮汐的浮动码头,如图1、2所示,包括第一浮体1和第二 浮体2,第一浮体1和第二浮体2之间铰接连接;第二浮体2的宽与第一浮体1 的宽相同,第二浮体2的长度是第一浮体1的长度2-5倍;第二浮体2为第二浮 箱。第一浮体1至少一侧设有护栏3,第二浮体2至少一侧设有护栏3。第一浮 体1包括固定桩11和第一浮箱12,第一浮箱12四周设有固定孔14,固定孔14 内设有固定桩11,还包括张紧轮13,固定孔14与固定桩11通过张紧轮13限 位连接。第一浮箱12沿着固定桩11随着海洋潮汐上下移动。固定桩11下端固 定在海床内,固定桩11上端设有悬挂第一浮箱12的悬挂钩,第一浮箱12上设 有悬挂孔。第二浮体2一端设有锚21。

实施例6

一种适应于海洋潮汐的浮动码头,如图1、2所示,包括第一浮体1和第二 浮体2,第一浮体1和第二浮体2之间铰接连接;第二浮体2的宽与第一浮体1 的宽相同,第二浮体2的长度是第一浮体1的长度2-5倍;第一浮体1至少一侧 设有护栏3,第二浮体2至少一侧设有护栏3。第二浮体2为第二浮箱。第一浮 体1包括固定桩11和第一浮箱12,第一浮箱12四周设有固定孔14,固定孔14 内设有固定桩11,还包括张紧轮13,固定孔14与固定桩11通过张紧轮13限 位连接。第一浮箱12沿着固定桩11随着海洋潮汐上下移动。固定桩11下端固 定在海床内,固定桩11上端设有悬挂第一浮箱12的悬挂钩,第一浮箱12上设 有悬挂孔。第二浮体2的四个角分别设有锚21。

从适应于海洋潮汐的浮动码头往船上装货或者卸货时,将货物通过靠近第 一浮体1一侧的楼梯4和平台41,转运到主栈桥5上。

总之,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发明申请专利范围所作 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发明专利的涵盖范围。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