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信息统计方法、无线数据采集终端及无线信号发射装置

信息统计方法、无线数据采集终端及无线信号发射装置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信息统计方法、无线数据采集终端及无线信号发射装置,属于信号装置领域,所述方法应用于信息统计系统,所述信息统计系统包括无线数据采集终端和多个安装在待统计目标上的无线信号发射装置,一个无线信号发射装置内存储有一个待统计目标的标识信息,所述方法包括:所述无线数据采集终端获取位于所述无线数据采集终端的信号覆盖范围内的无线信号发射装置发送的标识信息;所述无线数据采集终端将所接收到的每个标识信息均标记为已到目标,通过卫星数据通信技术与远程服务器通信。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信息统计方法、无线数据采集终端及无线信号发射装置,以有效提高人员或物体的数量统计效率。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4966110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5-10-07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阮向荣;

    申请/专利号CN201510297655.4

  • 发明设计人 阮向荣;

    申请日2015-06-03

  • 分类号G06K17/00(20060101);

  • 代理机构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饶钱

  • 地址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粤海路2号四达大厦B-14G

  • 入库时间 2023-12-18 11:19:06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23-06-09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 IPC(主分类):G06K17/00 专利号:ZL2015102976554 申请日:20150603 授权公告日:20180925

    专利权的终止

  • 2018-09-25

    授权

    授权

  • 2015-11-11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G06K17/00 申请日:20150603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5-10-07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信号装置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信息统计方法、 无线数据采集终端及无线信号发射装置。

背景技术

贯彻落实国家关于加快发展互联网、构建智慧城市、大力研发 我国北斗卫星应用领域号召。

目前世界地质灾害频发,发生地质灾害时,电力与通讯受到破 坏情况下,应急指挥中心无法在第一时间掌握灾区受灾人员、车辆 物资等准确数据,无法依据实际受灾数据,开展及时有效的救援工 作。

人们在社会生活中的许多情况,也需要作为团体中的一员统一 行动。管理这种团体生活的基本是人员统计。即,在各种聚会、学 生上课或许多人参加的旅行中,人员统计是必须的。管理相关聚会 或团体的负责人要时刻努力掌握人员状况。例如,作为旅行社职员, 要始终掌握顾客人员情况,才能避免事故发生;再例如,在学校等 人员集中区域,在面临紧急避难时(尤其是电力、通讯受损情况下), 人员撤离后需要迅速清点人员,如果发现某个人员没有安全撤离, 需要迅速组织人员去搜寻。

(地质灾害发生时,电力、通讯受损情况下)关于人员统计的 现有技术是负责人直接清点人员人数。但是,如果人员移动或者不 服从管理时,人员统计工作将很难进行。并且,稍微不留心,就会 出现统计结果不准确的情况。另外,需要管理的人员人数众多时, 进行人员统计所需时间会比较长,而且需要管理者高度集中精神, 因此是相当疲劳和繁琐的工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信息统计方法、无线数据采集终端 及无线信号发射装置,以有效提高人员或物体的数量统计效率。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信息统计方法,应用于信 息统计系统,所述信息统计系统包括无线数据采集终端和多个安装 在待统计目标上的无线信号发射装置,每个无线信号发射装置内存 储有一个待统计目标的标识信息,所述方法包括:

所述无线数据采集终端获取所述无线信号发射装置发送的标识 信息;

所述无线数据采集终端将所接收到的每个标识信息均标记为已 到目标。

结合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 实施方式,其中,所述无线数据采集终端内预存所有待统计目标的 标识信息,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无线数据采集终端将所接收到的标识信息与所述待统计目 标的标识信息一一匹配,将所述待统计目标中未被匹配到的标识信 息标记为未到目标;

所述无线数据采集终端将所有被标记为未到目标的标识信息进 行显示。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实施方式,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 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实施方式,其中,所述无线数据采集终端内 还预存有所述待统计目标的总数量;

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无线数据采集终端统计获得所有所述被标记为未到目标的 标识信息的数量和所有所述被标记为已到目标的标识信息的数量;

所述无线数据采集终端将所有被标记为已到目标的标识信息、 所述总数量、所述所有被标记为未到目标的标识信息的数量和所述 所有被标记为已到目标的标识信息的数量进行显示。

结合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实施方式或第二种可能 实施方式,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实施方式, 其中,所述无线数据采集终端,所述无线信号发射装置包括zigbee 通信模块和卫星通信模块,多个无线信号发射装置的zigbee通信模 块自组成zigbee无线网络,所述无线数据采集终端获取所述无线信 号发射装置发送的标识信息,包括:

所述无线数据采集终端通过卫星通信网络和zigbee无线网络获 取所述无线信号发射装置发送的标识信息;

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无线数据采集终端通过卫星定位系统和zigbee无线网络获 取所述无线信号发射装置的位置信息。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无线数据采集终端,应用 于包括所述无线数据采集终端的信息统计系统,所述信息统计系统 还包括多个安装在待统计目标上的无线信号发射装置,每个无线信 号发射装置内存储有一个待统计目标的标识信息,所述无线数据采 集终端包括:

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所述无线信号发射装置发送的标识信息;

标记单元,用于将所接收到的每个标识信息均标记为已到目标。

结合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可能 实施方式,其中,所述无线数据采集终端内预存有所有待统计目标 的标识信息,所述无线数据采集终端还包括:

匹配单元,用于将所接收到的标识信息与所述待统计目标的标 识信息一一匹配,将所述待统计目标中未被匹配到的标识信息标记 为未到目标;

显示单元,用于将所有被标记为未到目标的标识信息进行显示。

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无线数据采集终端,应用 于包括所述无线数据采集终端的信息统计系统,所述信息统计系统 还包括多个安装在待统计目标上的无线信号发射装置,每个无线信 号发射装置内存储有一个待统计目标的标识信息,所述无线数据采 集终端为手持终端,所述无线数据采集终端内设置有无线收发模块 和数据处理模块,所述无线收发模块用于获取所述无线信号发射装 置发送的标识信息,所述数据处理模块用于将所接收到的每个标识 信息均标记为已到目标。

结合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第三方面的第一种可能实 施方式,其中,所述无线数据采集终端的正面设有触控式显示屏幕 和键盘、所述无线数据采集终端的背面设有松紧带、摄像头和扬声 器,所述数据处理模块内预存有待统计目标的总数量;

所述数据处理模块还用于统计所有被标记为已到目标的标识信 息的数量,将所统计所述数量标记为已到数量,获得所述总数量与 所述已到数量的差值,将所述差值标记为未到数量;

所述触控式显示屏幕用于将所有被标记为已到目标的标识信 息、所述总数量、所述已到数量和所述未到数量进行显示;

所述键盘用于控制所述无线数据采集终端执行预设功能;

所述扬声器用于当所述无线数据采集终端获取位于所述无线数 据采集终端的信号覆盖范围内的无线信号发射装置发送的标识信息 时,发出语音报警声。

结合第三方面的第一种可能实施方式,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 第三方面的第二种可能实施方式,其中,所述无线数据采集终端还 设有条形码扫描装置,所述无线信号发射装置还设有条形码,所述 条形码扫描装置用于扫描所述条形码,获取所述条形码信息,其中, 所述条形码信息包括带统计目标的标识信息。

第四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无线信号发射装置,应用 于信息统计系统,所述信息统计系统包括无线数据采集终端和多个 安装在待统计目标上的无线信号发射装置,所述无线信号发射装置 包括帽体和无线信号发射卡,所述无线信号发射卡安装在所述帽体 内,所述无线信号发射卡内存储有一个待统计目标的标识信息;

所述无线信号发射卡用于将所存储的标识信息发送至所述无线 数据采集终端;

所述无线信号发射卡包括zigbee通信模块和卫星通信模块,多 个无线信号发射卡的zigbee通信模块自组成zigbee无线网络,所述 无线信号发射卡还用于通过zigbee无线网络和卫星通信将所存储的 标识信息发送至所述无线数据采集终端。

本发明实施例将所述无线信号发射装置安装在待统计目标上, 例如应用在人员清点领域,可以将所述无线信号发射装置选用为射 频卡(即电子标签卡)佩戴在人员身上,只要人员在所述无线数据 采集终端的信号覆盖范围内,所述无线数据采集终端就能够采集人 员身上的电子标签卡内的信息,所述电子标签卡内存储有人员的标 识信息,例如姓名、血型、联系方式等信息,所述无线数据采集终 端采集到电子标签卡内的标识信息,将获取的标识信息标记为已到 目标,例如获取的人员姓名为张三和李四,将张三和李四均标记为 “已到”。

本发明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阐述,并且,部分 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发明实施例了解。本 发明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所写的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 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 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 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 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 得其他的附图。通过附图所示,本发明的上述及其它目的、特征和 优势将更加清晰。在全部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指示相同的部分。 并未刻意按实际尺寸等比例缩放绘制附图,重点在于示出本发明的 主旨。

图1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信息统计方法的实施例的 方法流程图;

图2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无线数据采集终端的实施 例的模块框图;

图3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无线数据采集终端的实施 例的结构图的主视图;

图4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无线数据采集终端的实施 例的结构图的后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 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 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 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 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人们在社会生活中的许多情况,需要作为团体中的一员统一行 动。管理这种团体生活的基本是人员统计。即,在各种聚会、学生 上课或许多人参加的旅行中,人员统计是必须的。管理相关聚会或 团体的负责人要时刻努力掌握人员状况。例如,作为旅行社职员, 要始终掌握顾客人员情况,才能避免事故发生;再例如,在学校等 人员集中区域,在面临紧急避难时,人员撤离后需要迅速清点人员, 如果发现某个人员没有安全撤离,需要迅速组织人员去搜寻。

关于人员统计的现有技术是负责人直接清点人员人数。但是, 如果人员移动或者不服从管理时,人员统计工作将很难进行。并且, 稍微不留心,就会出现统计结果不准确的情况。另外,需要管理的 人员人数众多时,进行人员统计所需时间会比较长,而且需要管理 者高度集中精神,因此是相当疲劳和繁琐的工作。

为了克服上述缺陷,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信息统计方法, 如图1所示,所述方法应用于信息统计系统,所述信息统计系统包 括无线数据采集终端和多个安装在待统计目标上的无线信号发射装 置,每个无线信号发射装置内存储有一个待统计目标的标识信息, 所述方法包括:

S11:获取无线信号发射装置发送的标识信息;

所述无线信号发射装置安装在待统计目标上,例如应用在学生 清点领域,可以将所述无线信号发射装置选用为射频卡(即电子标 签卡)佩戴在学生身上,所述无线数据采集终端的信号扫描范围为 0-60米,当然也可以是其他范围,在此不做限定。因此,当佩戴有 电子标签卡的学生位于所述无线数据采集终端的信号覆盖范围内, 所述无线数据采集终端能够根据所述电子标签卡与所述无线数据采 集终端约定的数据传输协议获取所述电子标签卡内的标识信息。

另外,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标识信息可以是学生的身份信息, 当然也可以是无线信号发射装置的设备信息,例如,可以是学生的 信息(包括姓名、班级、学号等等),也可以是无线信号发射装置的 设备信息ID:001,在此不做限定,当然ID:001对应一个唯一的 学生的身份信息。

S12:将所收到的每个标识信息标记为已到目标;

所述无线数据采集终端将所采集的标识信息标记为已到目标。 标记的方式可以是:在所述无线数据采集终端内预先存储所有的人 员名单,将所采集的标识信息与所述预先存储的人员名单比对,若 一致则标记为已到,剩余的人员标记为未到。

例如,所述无线数据采集终端采集到的标识信息为学生的姓名 和学号,将学生的姓名和学号那一栏对应标记为已到。例如,所述 无线数据采集终端设有一个数据库,所述数据库设有一个结构体, 所述结构体的存储方式为:“张三04已到”,“李四05已到”,“王 五10已到”等。

另外,所述无线数据采集终端内预存有待统计目标的总数量, 当所述无线数据采集终端将所接收到的每个标识信息标记为已到目 标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无线数据采集终端统计所有被标记为已到目标的标识信息 的数量,将所统计所述数量标记为已到数量;

所述无线数据采集终端获得所述总数量与所述已到数量的差 值,将所述差值标记为未到数量;

所述无线数据采集终端将所有被标记为已到目标的标识信息、 所述总数量、所述已到数量和所述未到数量进行显示。

例如,所述总数量为40,所述无线数据采集终端采集的标识信 息的数量为35,所述无线数据采集终端统计所述已到目标的标识信 息的数量,所述无线数据采集终端显示清点结果的方式为:所述无 线数据采集终端内预先存储有所有学生的名单,即所有学生的学号 和姓名以及班级,所述无线信号发射装置内存储的标识信息为学生 的学号和姓名以及班级,所述无线数据采集终端采集到的标识信息 与预先存储的标识信息比对。

制定一个用于显示的表格,所述表格的信息有:学生的姓名、 学号、班级以及清点结果,所述清点情况用于显示学生为已到或未 到,判断所采集的标识信息与预先存储的标识信息是否一致,若一 致,则判定为已到,否则为未到。

所述表格如下所示:

姓名 学号 班级 清点结果 张三 03 1 已到 李四 11 2 已到 王五 14 1 已到 赵六 22 1 未到

另外,所述信息统计系统还包括远程服务器,当所述无线数据 采集终端将所接收到的每个标识信息标记为已到目标之后,所述方 法还包括:

所述无线数据采集终端将所有被标记为已到目标的标识信息通 过卫星数据传输发送至所述远程服务器进行存储。(所述远程服务器 采用UPS不间断电源,在电力受损的情况下可以连续工作大于24 小时)。并且,利用近场通讯技术,把数据及时从服务器下载到移动 客户端,所述移动客户端可以是手机、平板电脑或特定移动终端。

再者,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所述无线数据采集终端获取位于所述无线数据采集终端的信 号覆盖范围内的无线信号发射装置发送的标识信息时,所述无线数 据采集终端发出语音报警声。

因此,本发明实施例还可以用于人员搜寻,例如失踪人员身上 佩戴无线信号发射装置,搜寻人员手持所述无线数据采集终端搜寻 失踪人员,当采集到失踪人员的无线信号发射装置发射的标识信息 时,发出嘟嘟的声音,优选地,可以根据采集的信号的强弱发出不 同强度的声音,当采集到标识信息时,通过所述无线数据采集终端 显示所搜寻到的标识信息,若不是所需搜寻的人或所搜寻人数不够, 则继续搜寻。

因此,与现有技术的负责人直接清点人员人数的方式相比,本 发明实施例有效节约了人力成本,有效节约了时间,有效提高了数 量统计效率。并且能够用于人员搜寻,提高搜寻效率,减少搜寻成 本。

如图2,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无线数据采集终端,应用 于包括所述无线数据采集终端的信息统计系统,所述信息统计系统 还包括多个安装在待统计目标上的无线信号发射装置,一个无线信 号发射装置内存储有一个待统计目标的标识信息,所述无线数据采 集终端包括:

获取单元201,用于获取所述无线信号发射装置发送的标识信 息;

标记单元202,用于将所接收到的每个标识信息均标记为已到 目标。

另外,所述无线数据采集终端内预存有待统计目标的总数量, 所述无线数据采集终端还包括:

匹配单元,用于将所接收到的标识信息与所述待统计目标的标 识信息一一匹配,将所述待统计目标中未被匹配到的标识信息标记 为未到目标;

第一显示单元,用于将所有被标记为未到目标的标识信息进行 显示。

所述无线数据采集终端还包括:

统计单元,用于统计获得所有所述被标记为未到目标的标识信 息的数量和所有所述被标记为已到目标的标识信息的数量;

第二显示单元,用于将将所有被标记为已到目标的标识信息、 所述总数量、所述所有被标记为未到目标的标识信息的数量和所述 所有被标记为已到目标的标识信息的数量进行显示。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 上述描述的系统、装置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 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如图3和图4所示,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无线数据采集 终端,应用于包括所述无线数据采集终端的信息统计系统,所述信 息统计系统还包括多个安装在待统计目标上的无线信号发射装置, 每个无线信号发射装置内存储有一个待统计目标的标识信息,所述 无线数据采集终端为手持终端,所述无线数据采集终端内设置有无 线收发模块和数据处理模块,所述无线收发模块用于获取位于所述 无线数据采集终端的信号覆盖范围内的无线信号发射装置发送的标 识信息,所述数据处理模块用于将所接收到的每个标识信息均标记 为已到目标。

所述无线数据采集终端的正面设有指示灯301、触控式屏幕 302、条形码扫描按钮303、S2按钮304、功能按钮305、退格按钮 306、确认按钮307、电源开关按钮308、S1按钮309、ESC按钮310 和数字元号按钮311。所述无线数据采集终端设有电源开关键、底 座连接和复位按钮,电源开关键用于按下此按键时开启或关闭电源, 底座连接用于连接与所述数据采集终端配合使用的底座,通过底座 USB以及电源充电连接线传送或接收数据或进行充电。复位按钮用 于在按下此按钮时,即停止目前正在执行的作业,并且重新开机。

所述无线数据采集终端的背面设有条形码扫描装置312、主电 池盖开关313、摄像头装置314、喇叭装置315和松紧带316,所述 松紧带316一端固定在所述无线数据采集终端的上端,所述松紧带 316的另一端固定在所述无线数据采集终端的下端,所述无线数据 采集终端为按键式手持终端。

所述指示灯301包括充电与系统指示灯、扫描指示灯,充电时, 所述充电与系统指示灯显示为红色,充电完成及系统正常运行时显 示为绿色,电源不足时则为闪烁绿色灯信号。扫描指示灯在条形码 扫描装置扫描成功时显示红色。所述触控式屏幕302为对点触感应 的屏幕,可使用触控笔在屏幕上点选操作。

所述条形码扫描按钮303用于在被按下时,可扫描学生标签; 所述电源开关按钮308用于按下此按钮时开启或关闭电源;ESC按 钮310用于实现在被按下时跳出当前作业的功能;功能按钮305用 于在按下此按钮时与其他按键配合使用可执行预设功能。所述功能 如下表所示:

功能键组合 功能描述 [Func]+[S1] 锁定键盘输入 [Func]+[S2] 阿尔法模式/数字模式的切换 [Func]+[.] 校准GPIO和CPLD [Func]+[<=] 电池状态GPIO CPLD [Func]+[0] 键盘背景光GPIO CPLD [Func]+[1] F1Windows CE的帮助手册 [Func]+[2] F2可编程扫描码 [Func]+[3] F3可编程扫描码 [Func]+[4] F4可编程扫描码 [Func]+[5] F5可编程扫描码

[Func]+[6] F6可编程扫描码 [Func]+[7] F7可编程扫描码 [Func]+[8] F8可编程扫描码 [Func]+[9] F9可编程扫描码

退格按钮306用于向前删除一个字符;确认按钮307用于按下 确认钮可执行选定功能项目,S1按钮309用于按住S1钮可达到F11 之功能,S2按钮304用于按住S2钮可达到F12之功能,数字元号 按钮311用于按下按钮输入数字或依序连续按下按钮显示英文或符 号。条形码扫描装置312可扫面电子标签,喇叭装置315可播放语 音,主电池盖开关313用于在拨动开关,打开和关闭电池盖。

因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无线数据采集终端还可以通过扫面 学生身上的条形码来获取学生的标识信息,与现有技术的一一点名 登记的方式相比,提高了清点效率。

另外,本发明实施例的无线数据采集终端采用符合IP54工业标 准的防水、防尘、防摔、防低温、防高温、防静电设计,能够经受 多次从1.2米高度坠落到光滑的水泥地面,能够抵挡从各个方向上 的溅水和扬尘。电池待机时间长,保证了用户移动通讯一天的工作 效率;采用双电源模式,避免数据的丢失,采用了人体工程学设计, 符合用户操作习惯,减轻操作疲劳。

具有高速数据处理的能力,能够满足运行复杂业务逻辑的程序 高速运行及保障处理数据快速准确。并且,支持GSM/GPRS语音、 短信息和数据通讯能力,支持802.11b/g的Wi-Fi无线局域网通讯, 支持RS232串口通讯能力,支持蓝牙通讯能力。满足CISCO CCX2,3 安全标准,完全支持CISCO AP及安全规范,可通过远程进行数据 更新。采用Windows CE操作系统,Windows CE具备完整的操作 系统特性集和针对端对端开发的环境,并包括了定制设备所需要的 一切,例如,联网能力、实时性、小内存占用、多媒体以及Web浏 览功能。有英文、简体中文、繁体中文三种语言的操作系统供客户 选择。支持Java、C++、C#、VC进行终端软件开发,免费提供全 面的平台开发SDK。支持Telnet远程连接,具备支持HTML/XML 浏览的Microsoft Pocket IE浏览器。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无线数据采集终端采用3.7V 2800mAH充 电时锂电池和120mA的备用电池,保证数据至少5小时内不丢失, 所述无线数据采集终端的外壳采用人体工程学设计,尺寸为 155(长)×76(宽)×29(厚)mm,外壳坚硬,坠地抗震度高,能够承受多 次从4英尺高度跌落到水泥地面的冲击。

再者,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无线信号发射装置包括帽体和无 线信号发射卡,所述无线信号发射卡安装在所述帽体内,所述无线 信号发射卡内存储有一个待统计目标的标识信息,本发明实施例中, 所述无线信号发射装置为电子标签卡,所述无线信号发射卡用于将 所存储的标识信息发送至所述无线数据采集终端。

在学生搜寻的应用领域,当手持所述无线数据采集终端接近失 踪学生的电子标签卡时,听到连续的“滴滴”声,说明所述无线数据 采集终端正在读取学生的电子标签卡。当听到较大的“哒哒”声,说 明已成功搜寻到一名学生。此时,所述无线数据采集终端内的已到 人数、未到人数和总人数随随着搜寻到的学生数动态变化。当某个 班级的学生全部已到时,该班级记录以绿色字体显示,未到齐的班 级以红色字体显示。

点击已到人数、未到人数、总人数的查看按钮,可以查看到该 项的人数的信息,采用分页显示,每页显示11条记录,按<,>键 进行翻页查看。

因此,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无线信号发射卡安装在学生佩戴的 安全头盔内,则本发明实施例应用于应急救灾领域可以包括以下几 个流程:

终端配置:所述无线数据采集终端采用2.45G电子标签装置的 安全头盔和同频率无线射频感应的数据采集机。可记录学生姓名班 级等标识信息,无线射频感应数据采集机主要用来读取RFID标签 数据;所述无线数据采集终端可以接收20米以外的安全头盔内置的 2.45G电子标签装置所发出的监听信号,所述无线数据采集终端将 读取到的电子标签卡的标识信息存储。

数据处理:通过windows CE技术开发的应用软件,将采集的 标识信息与预先存储的人员名单进行比对,判断、分析、统计和显 示已读取人员信息,进而获知失踪人员数量和人员信息。例如,比 对一致则将原名单中的任务标记为已到,其余的标记为未到。

数据通信:通过卫星短信报告功能将所述应用软件比对的结果 发送到应急救灾指挥中心,通过所述无线数据采集终端也可以通过 北斗通信接收来自指挥中心的数据,当然也可以采用其他的有线通 信或无线通信的方式进行数据通信,在此不做限定。

因此,本发明实施例的功能至少包括以下几点:1,信息统计方 法;2,利用自组网技术实现定位搜寻;3,利用rfid信号发射信号 的强弱,实现辅助搜寻,精度在15米直径范围;4,利用gprs卫星 定位技术,实现无遮挡物的精准定位;5,利用卫星数据通讯技术, 在传统通讯受损情况下,把采集信息回传到后台服务器端;6,后台 服务器端利用ups供电方式与闪存技术,实现电力受到破坏情况下, 服务器所收集信息可以连续24小时不间断传输;7,利用近场通讯 技术、蓝牙通讯技术、服务器端数据可以传输到通信终端,所述通 信终端可以是手机、平板电脑或其他特定移动终端;8,数据传输都 依赖卫星通讯技术,实现数据传输不受灾害、自然天气影响,它独 立于目前的传统光纤传输技术的互联网,准确描述可以定义为,依 靠卫星传输数据的新网络。

后台管理:后台服务器数据库会接收来自辖区内各个学校上传 的数据,进行分析、统计,并未各管理部门和指挥中心提供最新和 实时的报告,可以第一时间获知失踪人员数量和人员信息。为抗灾 救灾提供最准确和高效的技术保障。

应急处理中心:指挥中心依据系统数据统筹部署救灾行动与支 援,为科学救灾提供抉择依据,解决了在地址等重大灾害发生时因 为到了电力通讯等设施遭到损害时无法进行科学救灾。

另外,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安装在待搜寻人员身上的无线信 号发射装置还可以是北斗卫星通信卡,多个无线数据采集终端之间 通过ZigBee无线技术组成ZigBee无线网络,所述ZigBee无线网络 中的每个ZigBee模块能够相互通信,从而使无线数据采集终端通过 ZigBee无线自组网技术和北斗卫星定位芯片实现被寻人员的精确 定位。

卫星定位技术是指通过利用卫星和接收机的双向通信来确定接 收机的位置,可以实现全球范围内实施为用户提供准确的位置坐标 及相关的属性特征。如果采用差分技术,其精度甚至可以达到米级。

卫星定位的基本原理是:围绕地球运转的人造卫星连续向地球 表面发射经过编码调制的连续波无线信号,编码中载有卫星信号准 确的发射信号,以及不同时间卫星在空间的准确位置。载于海陆空 各类运载体上的卫星导航接收机在接收到卫星发出的无线电信号 后,测量出信号的达到时间,从而能算出信号在空间的传播时间, 再用这个传播时间乘以信号在空间的传播速度,便能求出接收机与 卫星之间的距离,利用4颗卫星可以建立4个方程式,构成方程组, 从而解算出接收机的位置坐标。

Zigbee定位技术的原理:zigbee技术就是通过在待定位置区域 内布置大量的参考节点,这些参考节点间通过无线通信的方式形成 一个大型的自组织网络系统,当待定位置区域出现被感知对象的信 息时,在通信距离内的参考节点能够快速地采集到这些信息,同时 利用路由广播的方式把信息传递给其他参考节点,最终形成一个信 息传递链,并经过信息的多级跳跃回传给终端电脑加以处理,从而 实现对一定区域的长时间监控和定位。基于RSSI的三边定位算法 的定位机制利用已知发射节点的发射信号强度和接收节点接收到的 信号的差值,估算出节点之间的距离,能够检测出节点的位置信息。

再者,所述无线数据采集终端还可以通过卫星与急救中心处的 后台服务器实现数据的双向传输,即使在灾害的发生导致电力通信 中断的情况下,无线数据采集终端依然能够与后台服务器通信,从 而为统一部署救灾提供最快速和准确的数据和实情,解决因地震火 灾等事故造成的道路、电力和通讯设施遭到破坏而中断的灾情资信。 为快速赢得后方救援提供技术支持。

因此,本发明实施例通过RFID技术扫描佩戴在目标上的电子 标签卡,有效综合了读写器与阅读器的功能,实现了阅读、读写功 能一体操作,可以随时随地地对人员信息进行整理、录入和更改等, 同时该手持设备体型轻巧灵便,便于携带,有效应用于地震火警等 灾害搜寻救援清点和识别管理。

因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信息统计方法、无线数据采集终端 以及无线信号发射装置,适用于人员、物资和车辆的统计、定位以 及搜寻领域,本发明还可以用于其它的数据采集管理及应用领域, 例如智慧城市管理、灾后应急数据采集指挥等,能够在由于地质灾 害等外界因素导致电力或通讯传输瘫痪的情况下,无线数据采集终 端和无线信号发射装置通过独立的数据发射采集通讯系统以及卫星 传输技术的合体,有效且快速的提供人员、车辆、物体等的位置及 具体信息采集等信息。

本发明实施例的无线数据采集终端安装人员搜寻清点管理移动 终端系统软件,作为人员信息管理平台的移动设备部分通过GPRS、 WIFI或USB方式与pc服务器进行数据访问和交换,从而实现信息 交流、录入、更改等。该无线数据采集终端基于Windows CE 6.0操 作系统,具有强大的功能拓展能力。同时无线数据采集终端安装有 条码、RFID读写仪等读写器具,可以有效读取相关信息。本发明采 用人体工程学机型设计,符合人体力学原理,适宜移动手持操作。

本无线数据采集终端可以在体型精巧微小、重量极轻的手持设 备平台上对电子标签所携带的人员信息进行阅读、录入和更改等多 功能一体化操作,同时又便于职能管理部门进行街头搜救等。

另外,附图中的流程图和框图显示了根据本发明的多个实施例 的系统、方法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可能实现的体系架构、功能和操 作。在这点上,流程图或框图中的每个方框可以代表一个模块、程 序段或代码的一部分,所述模块、程序段或代码的一部分包含一个 或多个用于实现规定的逻辑功能的可执行指令。也应当注意,在有 些作为替换的实现中,方框中所标注的功能也可以以不同于附图中 所标注的顺序发生。例如,两个连续的方框实际上可以基本并行地 执行,它们有时也可以按相反的顺序执行,这依所涉及的功能而定。 也要注意的是,框图和/或流程图中的每个方框、以及框图和/或流程 图中的方框的组合,可以用执行规定的功能或动作的专用的基于硬 件的系统来实现,或者可以用专用硬件与计算机指令的组合来实现。

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进行一种信息交互方法的计算机程序产 品,包括存储了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程序代码包 括的指令可用于执行前面方法实施例中所述的方法,具体实现可参 见方法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 上述描述的系统、装置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 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系统、 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 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 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又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 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 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 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通信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 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 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 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 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 的。

另外,在本发明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 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 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

所述功能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 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 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 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 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 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 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 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 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磁碟或者光盘 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 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 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 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 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 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 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 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 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 相同要素。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 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所述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