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桑树夏季绿枝嫁接方法

桑树夏季绿枝嫁接方法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桑树夏季绿枝嫁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选穗条:每年6月至7月上旬剪收枝条;2)削接穗:削第一斜面和第二斜面;3)划砧木袋口:切袋口,切成鸭嘴形;4)嵌插接穗:将袋口的皮层与木质部分开,将接穗插入鸭嘴形袋口底部;5)捆扎:从袋口底部0.5-1.5厘米处往上用塑料膜进行捆扎包至袋口顶端,封住袋口顶端的切口;6)接后管理:接穗发芽后及时去掉砧芽。本发明方法首次在桑树嫁接技术中提出在夏季嫁接,在原来的仅在冬春季利用储藏的枝条进行嫁接的方法上进行了创新,嫁接方法中将接穗的第二斜面面向砧木木质部提高了成活率,打破桑树嫁接方法中斜面朝向砧木皮层的传统。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4938216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5-09-30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号CN201510299589.4

  • 发明设计人 李建中;罗静;田时铭;

    申请日2015-06-03

  • 分类号

  • 代理机构重庆市前沿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郭云

  • 地址 402560 重庆市铜梁县巴川街道办事处龙门街126号

  • 入库时间 2023-12-18 11:09:35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23-06-09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 IPC(主分类):A01G 1/06 专利号:ZL2015102995894 申请日:20150603 授权公告日:20170609

    专利权的终止

  • 2017-06-09

    授权

    授权

  • 2015-11-04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A01G1/06 申请日:20150603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5-09-30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桑树嫁接方法,具体涉及一种桑树夏季绿枝嫁接方法。

背景技术

植桑养蚕是农村一项传统副业,特别是在我国南部的省市区,在农副业中 占有较大的比重。果桑是以结果为主,果叶兼用桑树的统称,目前全国各地桑 蚕产业调整和升级,果桑产业得到大力发展。传统的桑树种植方法是采用一年 培苗,二年养树,三年采叶的生产形式,建成可以提供桑叶的桑园,一般需要 3-4年的时间。在生产中桑树经常需要品种改良,品种改良主要通过嫁接来实现。 桑树的嫁接方法很多,一般采用袋接法、芽接法和腹接法等。

目前的嫁接方法通常在冬季和春季进行,在12月至来年3月为主。这种方 法通常需要事先剪收接穗进行储藏,等到适宜嫁接的时间(冬季在12月底至1 月,春季2-3月)再取出进行嫁接。一般在12月剪收接穗,然后将接穗加以妥 善储藏,其方法是:在储藏室内地面铺细沙,把接穗捆好,直立在湿沙上,用 草帘等覆盖,将门窗封闭,防止通风透光,还需要定期浇水保持湿度。储藏接 穗需要场地,花费人力物力,并且冬春季气温较低,桑树处于休眠期或形成层细 胞分裂不旺盛,嫁接后穗条生长较慢,从而影响果桑嫁接成活率、长势等;嫁接 后适逢病虫害高峰,成活率较低。而果桑采取冬季保条短尖、夏季伐条短尖的 剪伐模式,大多数夏伐剪下来的穗条都是丢弃处理,浪费了资源。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充分利用夏季剪收的穗条、 不用储藏接穗、生长速度快、成活率高的桑树夏季绿枝嫁接方法。

本发明实现其目的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桑树夏季绿枝嫁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选穗条:每年6月至7月上旬,剪收当年春季生长的半木质化、无病虫 害的桑树穗条。

2)削接穗:将选取的穗条两端切掉不要,留中部2-3个芽苞,然后在穗条 顶部从上往下沿40-45度切第一斜面;从距离穗条底部4-8厘米处从上向下削 第二斜面,削到穗条底部,确保斜面平滑;在第二斜面背面轻轻用刀刮掉表皮, 现青色即可;将穗条顶部剪成第一斜面,使得嫁接后雨水从第一斜面流走而不 停留在上面影响成活。

3)划砧木袋口:确定好砧木高度锯桩,选无虫害的光滑部位切袋口,切成 鸭嘴形,长度比接穗长0.5-1厘米,以皮层可以剥离即可,不伤及木质部。

4)嵌插接穗:先将袋口的皮层与木质部分开,将接穗插入鸭嘴形袋口底部, 使得第二斜面被袋口全部覆盖。

5)捆扎:从砧木袋口底部0.5-1.5厘米处往上用塑料膜进行捆扎包至袋口 顶端,封住袋口顶端的切口;由于夏季水分多,塑料膜必须在袋口底部以上进 行捆扎,不能将袋口底部全部捆扎,需留出0.5-1.5厘米暴露在外面,使其在 嫁接时遇气温高、树液饱和时多余的树液自动从底部未捆扎处流出,不致于“淹 死”接穗。

6)接后管理:接穗发芽后及时去掉砧芽,做好田间管理。

作为优选地,所述步骤4中嵌插接穗时将第二斜面面向砧木木质部或者皮 层插入袋口。

作为优选地,每株砧木上嫁接的接穗为1-3个。根据砧木大小不同,小砧 木上接1个接穗,大砧木上接2-3个接穗。

作为优选地,所述捆扎方法为从袋口底部0.5-1.5厘米处往上用塑料膜进 行捆扎包至袋口顶端,然后将塑料膜在接穗与砧木顶端木质层接触的地方交叉 缠绕,使得袋口顶端的切口处被完全包住,防止雨水进入。

作为优选地,所述接穗良桑的品种为大十、红果二号、台湾长果桑或者台 湾四季果桑。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首次在西南地区成功进行果桑夏季绿枝嫁接, 在原来的仅在冬春季利用储藏的枝条进行嫁接的方法上进行了创新。以往夏伐 穗条都是丢弃处理,本发明的嫁接方法充分利用了夏季伐条后的桑树穗条,节 约了资源;夏季嫁接,气温高,生长快,长势好,成活率高达95%以上,大大提 高了成活率;夏季嫁接,避开了桑树害虫桑象虫、桑尺蠖、桑毛虫等爆发的春 季,使得嫁接后的病虫害防治工作量大大减少。本发明方法操作简单、嫁接后 植株长势好,成活率高。本发明方法首次在桑树嫁接技术中提出在夏季嫁接, 嫁接方法中将接穗的第二斜面面向砧木木质部,打破桑树嫁接方法中斜面朝向 砧木皮层的传统,斜面面向木质部可以避免接穗插破砧木袋口皮层,确保了接 穗愈合,相比斜面面向皮层成活率更高;另外本方法捆扎步骤中,塑料膜不能 将袋口底部全部包住,需要留出底部的0.5-1.5厘米暴露在外,使其在嫁接时 遇气温高、树液饱和时多余的树液自动从底部未捆扎处流出,不致于“淹死” 接穗,也是本方法成功的关键之一。

附图说明

图1为削好的接穗示意图。

图2为砧木上嵌插接穗后捆扎部位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中桑树嫁接后一年植株生长情况图。

图4为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中桑树嫁接后一年植株生长情况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但并不因此而限制本发明。

下述实施例中的实验方法,如无特别说明,均为常规方法。

2014年6月初在重庆铜梁进行果桑夏季绿枝嫁接实验,按照以下步骤操作:

1)选穗条:剪收当年春季生长的半木质化、无病虫害的桑树穗条;

2)削接穗:如图1所示,将选取的穗条两端切掉不要,留中部2-3个芽苞, 然后在穗条顶部从上往下沿40-45度切第一斜面1a,使得嫁接后雨水从第一斜 面1a流走而不停留在上面影响成活。从距离穗条底部4-8厘米处从上向下削第 二斜面1b,削到穗条底部,确保斜面平滑,将其尖端削为圆形。在第二斜面1b 背面轻轻用刀刮一下,去掉表皮,现青色即可。即得到接穗1。

3)划砧木袋口:在砧木2距离地面30厘米处锯桩,选无虫害的光滑部位 切袋口2a,切成鸭嘴形,长度比接穗长0.5-1厘米,以皮层可以剥离即可,不 伤及木质部。砧木锯桩高度根据砧木树形及实际需要来定。

4)嵌插接穗:先用剥去皮层的树枝轻轻将袋口的皮层与木质部分开方便接 穗的插入避免接穗在插入过程中受伤,将接穗的第二斜面1b面向木质部插入鸭 嘴形袋口2a底部,使得第二斜面1b不外露,避免插皱接穗、插破砧木皮层。 第二斜面1b也可面向皮层插入袋口,但是斜面面向木质部,确保了接穗愈合, 使得夏季接穗和砧木的接触处更易愈合在一起,相比斜面面向皮层成活率更高。

5)捆扎:将塑料膜3切成1.5-2厘米宽的长条,从袋口2a底部0.5-1.5 厘米处往上用塑料膜3进行捆扎包至袋口顶端,然后将塑料膜3在接穗1与砧 木2顶端木质层接触的地方交叉缠绕,使得袋口2a顶端的切口处被完全包住, 防止雨水进入。由于夏季水分多,塑料膜3必须在袋口2a底部以上进行捆扎, 不能将袋口底部全部捆扎,需留出0.5-1.5厘米暴露在外面,如图2所示,使 其在嫁接时遇气温高、树液饱和时多余的树液自动从底部未捆扎处流出,不致 于“淹死”接穗,也是本方法成功的关键之一。

6)接后管理:接穗发芽后及时去掉砧芽,做好病虫害防治、灌溉施肥等田 间管理。

每株砧木上嫁接的接穗可为1-3个。根据砧木大小不同,小砧木上接1个 接穗,大砧木上接2-3个接穗,可在一个砧桩上对称地接两个接穗。

接穗良桑的品种可为大十、红果二号、台湾长果桑或者台湾四季果桑。

2015年夏季观察去年采用本发明方法嫁接的果桑,发现均已成活,植株长 势良好,如图3、4所示。本发明首次在西南地区成功进行果桑夏季绿枝嫁接, 在原来的仅在冬春季利用储藏的枝条进行嫁接的方法上进行了创新。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