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提高蚕豆种子发芽率的方法

一种提高蚕豆种子发芽率的方法

摘要

发明公开了一种提高蚕豆种子发芽率的方法:将蚕豆种子放入55-60℃的氯化钠溶液中浸泡15-30分钟后捞出;蚕豆种子放入20-25℃清水中浸泡2-4小时;将蚕豆种子分别依次放入不同浓度的赤霉素溶液中浸泡;将蚕豆种子放到22-25℃下催芽,每天用清水泼洒。通过本发明所公开一种提高蚕豆种子发芽率的方法,通过采用盐水浸泡不仅对种子进行消毒还使得种子外壳疲软,易于破芽,采用不同浓度的赤霉素溶液分别浸泡可以使种子细胞分裂分化促进种子胚的发育,缩短种子发芽的时间,为胚突破种皮打下良好的基础,采用本发明方法发芽率达到99.2%,并且能够保证发芽后极高的成活率,能够明显缩短蚕豆的生长周期,本发明方法能够极大的提高处理的种子发芽后的幼苗的活力。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4938090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5-09-30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号CN201510377393.2

  • 发明设计人 乔峰;乔磊;乔龙;

    申请日2015-06-27

  • 分类号A01C1/02(20060101);A01C1/08(20060101);

  • 代理机构

  • 代理人

  • 地址 233000 安徽省蚌埠市小蚌埠镇东吴路38号

  • 入库时间 2023-12-18 11:09:35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7-01-25

    授权

    授权

  • 2015-11-04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A01C1/02 申请日:20150627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5-09-30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种植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提高蚕豆种子发芽率的方法。

背景技术

蚕豆,又称罗汉豆、胡豆、南豆、竖豆、佛豆,豆科、野豌豆属一年生草本。为粮食、蔬菜和饲料、绿肥兼用作物。原产欧洲地中海沿岸,亚洲西南部至北非,相传西汉张骞自西域引入中原。蚕豆营养价值丰富,含8种必需氨基酸。现有的蚕豆种植技术,在蚕豆发芽率方面偏低,造成许多种子浪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提高蚕豆种子发芽率的方法,来提高蚕豆种子的发芽率。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提高蚕豆种子发芽率的方法:

1) 将蚕豆种子放入55-60℃的2.5%氯化钠溶液中浸泡15-30分钟后捞出;

2) 将蚕豆种子放入20-25℃清水中浸泡2-4小时;

3)将蚕豆种子分别依次放入浓度为100mg/L、150mg/L、200mg/L、250mg/L、300mg/L的赤霉素溶液中浸泡,每次浸泡2小时;

4)将蚕豆种子放到22-25℃下催芽,每天用清水泼洒2次,每次间隔4-6小时。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本发明所公开一种提高蚕豆种子发芽率的方法,通过采用55-60℃盐水浸泡不仅对种子进行消毒还使得种子外壳疲软,易于破芽,采用不同浓度的赤霉素溶液分别浸泡可以使种子细胞分裂分化促进种子胚的发育,缩短种子发芽的时间,为胚突破种皮打下良好的基础,极大提高种子的发芽率,采用本发明方法发芽率达到99.2%,并且能够保证发芽后极高的成活率,能够明显缩短蚕豆的生长周期,本发明方法能够极大的提高处理的种子发芽后的幼苗的活力。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提高蚕豆种子发芽率的方法:

1) 将蚕豆种子放入55-60℃的2.5%氯化钠溶液中浸泡15-30分钟后捞出;

2) 将蚕豆种子放入20-25℃清水中浸泡2-4小时;

3)将蚕豆种子分别依次放入浓度为100mg/L、150mg/L、200mg/L、250mg/L、300mg/L的赤霉素溶液中浸泡,每次浸泡2小时;

4)将蚕豆种子放到22-25℃下催芽,每天用清水泼洒2次,每次间隔4-6小时。

选取相同的大小的地种植蚕豆,根据本发明方法步骤采用不同的处理,统计相关数据。

 浸泡时间/h80%种子发芽时间/天发芽率胚轴长/cm培根长/cm活力指数本发明方法每次2小时分级浸泡999.2%2.62.5610.53全过程清水101587%1.11.210.21100mg/L赤霉素溶液浸泡101391%1.81.7179.36200mg/L赤霉素溶液浸泡101292.5%2.11.9285.65300mg/L赤霉素溶液浸泡101194%2.32.1443.26

表1

通过表1可以看出通过本发明方法处理的蚕豆发芽率比不按照本发明方法操作的要低,采用固定浓度的赤霉素溶液浸泡效果比不容浓度赤霉素溶液分级浸泡对种子发芽率的提高效果要低,并且本发明方法明显的缩短了种子发芽的时间,本发明处理方法能够极大的提高幼苗的活力。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