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基于FPGA的高并行度的电力系统实时仿真方法

一种基于FPGA的高并行度的电力系统实时仿真方法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FPGA的高并行度的电力系统实时仿真方法,所述仿真方法包括带缓存的组合运算组件和指令安排程序。带缓存的组合运算组件是在FPGA上实现的一种指令控制运算系统,其通过读数据存储区得到计算数据,通过写数据存储区保存计算结果,并由多个带缓存的组合运算组件协同配合共同完成整个仿真计算任务,使得FPGA内部硬件资源充分利用;指令安排程序将仿真程序变成带缓存的组合运算组件可以接受的控制指令,实现细粒度并行计算,并使控制指令的设计变得简单方便。本发明通过带缓存的组合运算组件和指令安排程序为电力系统电磁暂态实时仿真提供了一种新的解决方案,具有高度并行优势。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4899074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5-09-09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天津大学;

    申请/专利号CN201510325509.8

  • 发明设计人 张炳达;王潇;陈雄;

    申请日2015-06-12

  • 分类号G06F9/455(20060101);

  • 代理机构12201 天津市北洋有限责任专利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李林娟

  • 地址 300072 天津市南开区卫津路92号

  • 入库时间 2023-12-18 10:50:22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22-06-10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 IPC(主分类):G06F 9/455 专利号:ZL2015103255098 申请日:20150612 授权公告日:20171212

    专利权的终止

  • 2017-12-12

    授权

    授权

  • 2015-10-07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G06F9/455 申请日:20150612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5-09-09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力系统数字仿真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FPGA的高并行度的电力 系统实时仿真方法。

背景技术

在新能源变革形势下,智能电网已成为适应新能源变革和承担电网新使命的新一代 电网。发展数字实时仿真技术对智能电网一次系统故障再现分析、智能控制装置试验等 诸多方面有着重大的意义。在推进智能电网的建设中,新的二次设备和控制策略的综合 试验研究需要数字实时仿真平台能够模拟复杂故障,且能够连接多种真实设备。随着电 力系统日益变得复杂,仿真网络包含大量电力电子元件与仿真规模愈发庞大对数字实时 仿真从计算能力和计算速度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传统实时仿真器一般设置多个处理器单元(如多核、PC机群等),通过“分解-协调” 策略实现系统级的并行,以使仿真具有实时的计算能力。由于单个处理器内部串行执行、 处理器之间通信耗时等硬件条件的制约,这种方法仅适用于粗粒度的并行仿真。

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拥有并行硬件结构,可实现 高度并行的数值计算。FPGA内部包含的DSP模块和高速收发器可分别实现多个浮点运 算部件和低时延的高速通信。为矩阵运算、快速傅里叶变换等领域设计高性能的硬件结 构已成为当前FPGA并行结构设计的研究热点。

从功能角度来说,电气系统可以划分为电气系统、机械系统和控制系统。控制系统 大多是数字式控制装置,而机械系统的时间常数要大于电气系统,故可采用弱耦合的粗 粒度并行计算方法对整个电力系统进行实施仿真。采用输电线分网、节点分裂分网等方 法,还可把电气系统分为多个独立的电气子系统。这种按照功能和区域划分的粗粒度并 行计算方法使电力系统实时仿真的规模有了很大的提高,但对包含繁重运算量的大粗粒 度显得力不从心。因此,研究一种基于细粒度并行化的电力系统实时仿真方法具有重要意 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保证电力系统电磁暂态仿真实时性的基 于FPGA的高并行度的电力系统实时仿真方法,其充分利用FPGA在针对特定应用特征定 制专门方案的优势,提出了一种基于FPGA的细粒度并行仿真策略。

一种基于FPGA的高并行度的电力系统实时仿真方法,所述电力系统实时仿真方法包 括以下步骤:

构建带缓存的组合运算组件,所述组合运算组件包括:运算器,

其中,每个运算器的输入口配备有一个输入口控制器,输出口配备一个输出口控制器 和任意位置可读写的缓冲通道;

组合运算组件通过读写数据存储区获得仿真参数,并协同配合共同完成所有仿真计算 任务,实现细粒度并行计算。

其中,通过所述输入口控制器、所述输出口控制器、所述缓冲通道实现带缓存的组合 运算组件中运算器的连接关系的可变性;

进一步地,所述运算器采用Altera公司提供的双精度浮点数运算器IP核,包括:除法 器、乘法器和加法器。

其中,所述缓冲通道由一条寄存器级联组成,缓冲通道的首端连接运算器的输出口, 末端悬空,每个时钟缓冲通道中的数据都由首端集体向末端移动一个位置。

所述输入口控制器和输出口控制器具有通用性,包括:存储一系列控制指令的程序存 储区、读取程序和解析程序的指令解码器、执行指令的多路开关。

其中,所述组合运算组件通过读写数据存储区获得仿真参数,并协同配合共同完成所 有仿真计算任务,实现细粒度并行计算的步骤具体为:

指令解码器将程序存储区中的所有控制指令程序进行翻译;多路开关根据翻译后的控 制指令程序执行指令完成数据存储区或缓冲通道到运算器输入口的数据流控制,输出口控 制器负责从缓冲通道到数据存储区的数据流控制;

组合运算组件之间的协同配合是通过数据交换实现的,数据交换由交换站完成;

指令安排程序将仿真程序转化为带缓存的组合运算组件可执行的控制指令,并安排控 制指令的执行顺序。

进一步地,所述指令安排程序将仿真程序转化为带缓存的组合运算组件可执行的控制 指令,并安排控制指令的执行顺序具体为:

指令安排程序将仿真程序中每个基本运算看作一个任务,利用有向无环图描述任务之 间的依赖关系,通过表调度思想实现控制指令的安排。

进一步地,所述通过表调度思想实现控制指令的安排的步骤具体为:

以理想最早启动时间为主权值、理想最晚启动时间为次权值、缓冲通道取出位置为第 三权值确定指令的优先级排序,根据资源的占用情况为指令选择执行资源。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采用日益广泛应用的现场可编程门阵列 (FPGA)作为细粒度并行计算的实时仿真平台,提出了一种基于FPGA细粒度并行计算的电 力系统实时仿真方法。本发明设计了一种可实现任意运算组合的带缓存的组合运算组件使 得FPGA内部硬件资源充分利用;指令安排程序将仿真程序变成带缓存的组合运算组件可 以接受的控制指令,实现细粒度并行计算,并使控制指令的设计变得简单方便。本发明在 智能电网对电力系统实时仿真技术提出了更高要求的情况下,提供了一种新的电力系统电 磁暂态实时仿真解决方案。

附图说明

图1带缓存的组合运算组件的示意图;

图2DAG模型示意图;

图3生成控制指令流程图;

图4IEEE-14电力系统网络图;

图5母线13的三相电压;

图6发电机4的功角和励磁电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一种基于FPGA的高并行度的电力系统实时仿真方法具体实 施方式做出详细说明。

实施例1

一种基于FPGA的高并行度的电力系统实时仿真方法,参见图1,其主要包括:带缓 存的组合运算组件和指令安排程序。带缓存的组合运算组件是在FPGA上实现的一种程序 指令控制运算系统,其通过读写数据存储区获得仿真参数,并由多个带缓存的组合运算组 件协同配合共同完成所有仿真计算任务;指令安排程序使得带缓存的组合运算组件处于最 优的工作状态,实现细粒度并行计算。

其中,带缓存的组合运算组件包括:运算器、输入口控制器、输出口控制器、缓冲通 道。带缓存的组合运算组件中的每个运算器之间连接关系并不是固定不变的,可以根据计 算需要组合出不同的计算功能;变结构运算组件中的每个运算器的输入口配备有一个输入 口控制器,输出口配备一个输出口控制器和任意位置可读写的缓冲通道;通过输入口控制 器、输出口控制器、缓冲通道实现带缓存的组合运算组件中运算器的连接关系的可变性。

其中,运算器采用Altera公司提供的双精度浮点数运算器IP核,包括:除法器、乘法 器和加法器,运算器的个数根据FPGA芯片的运算资源和实际需求决定。

缓冲通道是一条由寄存器级联组成的,缓冲通道中任意位置都可以进行读写操作。缓 冲通道的首端连接运算器的输出口,末端悬空,每个时钟缓冲通道中的数据都由首端集体 向末端移动一个位置。运算器输出的数据可以暂存在缓冲通道中,同时数据存储区中的数 据也可以暂时存放在换种通道中。

输入口控制器和输出口控制器具有通用性,其具体包括存储一系列控制指令的程序存 储区、读取程序和解析程序的指令解码器、执行指令的多路开关。

程序存储区由FPGA内部RAM实现;指令解码器将程序存储区中的所有控制指令程 序进行翻译;多路开关根据翻译后的控制指令程序执行指令完成数据存储区或缓冲通道到 运算器输入口的数据流控制,输出口控制器负责从缓冲通道到数据存储区的数据流控制。

带缓存的组合运算组件之间的协同配合是通过数据交换实现的,数据交换由交换站完 成。交换站由一组寄存器和若干个输出口控制器组成,其控制器负责交换站寄存器与其他 带缓存的组合运算组件的数据存储区之间的数据流控制。

其中,指令安排程序将仿真程序转化为带缓存的组合运算组件可执行的控制指令,并 合理安排控制指令的执行顺序。指令安排程序将仿真程序中每个基本运算看作一个任务, 可以利用有向无环图(Directed Acyclic Graph,DAG)描述任务之间的依赖关系,在有限的 资源条件下通过表调度思想实现控制指令的合理安排。

仿真程序是对电力系统实时仿真进行描述的运算级的伪代码程序。运算代码由基本运 算组成。各运算代码可描述出仿真模型中变量之间的依赖关系。

其中,任务包括运算任务、读取RAM任务和写RAM任务。任务执行所需数据来源 包括数据存储区RAM和缓冲通道,用前驱任务和后继任务来表示任务之间的依赖关系, 前驱任务和后继任务之间的数据引用可以通过数据存储区RAM和缓冲通道实现。

资源包括加、乘、除运算器资源(C类资源),以及读写RAM数据操作资源(M类资 源)。C类资源与变结构运算组件中运算器相匹配,M类资源与各个RAM有固定的匹配关 系。

表调度思想建立在变结构运算组件结构的基础上,以理想最早启动时间为主权值(升 序)、理想最晚启动时间为次权值(降序)、缓冲通道取出位置为第三权值(降序)确定任务的 优先级排序,根据资源的占用情况为任务选择执行资源。

表调度思想可以表述为以下5个主要步骤:

1)计算由DAG描述的所有任务的理想最早启动时间和理想最晚启动时间,清空缓冲 通道和资源占用标记,时间计数器开始计时,将任务分为已调度任务和未调度任务。

2)按照理想最早启动时间为主权值(升序)、理想最晚启动时间为次权值(降序)、缓冲 通道取出位置为第三权值(降序)确定任务的优先级并排序。

3)对于未调度的任务,如果其已被调度的前驱任务在缓冲通道中的位置未超过缓冲 通道的长度,那么进入步骤4);反之,如果其已被调度的前驱任务在缓冲通道中的位置超 过了缓冲通道的长度,需要将已被调度的前驱任务及其之后安排的所有任务重新放回到未 调度列表中,同时将已被调度的前驱任务的理想最早启动时间加1,重新计算所有未调度 任务的理想最早启动时间和理想最晚启动时间,返回2)。

4)给未调度任务进行资源分配,存在资源分配的情况下,只需将被分配的资源打上 已被占用标记,进入步骤5);对于没有资源分配的情况下,只需将该任务的理想最早启动 时间加1,并放回未调度任务列表中,重新计算所有未调度任务的理想最早启动时间和理 想最晚启动时间,返回2);

5)当任务的理想最早启动时间大于计数器的值时,计数器加1,同时清空所有资源的 占用标记。在调度完所有任务之后将所有已调度任务表示成输入口控制器和输入空控制器 的控制指令。

其中,控制指令分为输入口控制器指令流和输出口控制器指令流,输入口控制器指令 流格式表示为:时间序号、操作源地址;输出口控制器指令流格式表示为:时间序号、操 作源地址和操作目标地址。

下面结合图1、图2和数学公式详细描述实施例1中的方案的操作步骤,详见下文描 述:

实施例2

如图1所示,运算系统是一种带缓存的组合运算组件,组件中包括加法运算器、除法 运算器和乘法运算器,其中,双精度浮点数除法、乘法、加法运算器和读写RAM操作均 为流水线操作。每个运算器连接关系并不是固定不变的,可以根据计算需要组合出不同的 计算功能。为使组件中运算器的连接关系可变,为运算器的每个输入口配备一个输入口控 制器,为运算器的每个输出口配备一个输出口控制器,以及一条由寄存器级联组成且任意 位置可读写的缓冲通道。

输出口控制器和输入口控制器具有通用性,其具体细分成存储一系列控制指令的程序 存储区、读取程序和解析程序的指令解码器、执行指令的多路开关。缓冲通道的首端连接 运算器的输出口,末端悬空。输入口控制器负责从数据存储区或缓冲通道到运算器输入口 的数据流控制,输出口控制器负责从缓冲通道到数据存储区的数据流控制。带缓存的组合 运算组件之间的数据交换是通过交换站完成的,交换站由一组寄存器和若干个输出口控制 器组成,其控制器负责交换站寄存器与其他带缓存的组合运算组件的数据存储区之间的数 据流控制。

当某个运算器的两个输入数据来自同一数据块时,需要多花费一个时钟节拍来传送输 入数据,这导致运算器的工作效率下降。如果允许数据存储区的数据流向缓冲通道,则可 事先把其中的一个数据安放在缓冲通道上,需要时把它传送到运算器的输入口。因此,在 图3中增加了以空心箭头表示的从数据存储区到缓冲通道的数据流。这样,也解决了数组 之间的数据流动问题。

对于图2所示的带缓存的组合运算组件,其核心是输入口控制器和输出口控制器。而 对控制器的控制是由控制指令来完成。组件中运算器的增加意味着缓冲通道和数组的增 加。过多的缓冲通道和数组会使控制器的多路开关变得复杂,很难保证多路开关在较高频 率下运行。实时模仿一个具有一定规模的电力系统通常需要几十个变结构运算组件。在这 里,组件之间的数据交互通过交换站来完成。交换站由一组寄存器和若干个输出口控制器 组成,其控制器负责交换站寄存器与某个组件的数据存储区之间的数据流控制。指令格式 与缓冲通道中的输入口控制指令和输出口控制指令一致,但需把缓冲通道变成交换站。

控制指令控制带缓存的组合运算组件数据的运算和存取,是细粒度并行的关键。将计 算过程中每个操作看作一个任务,利用DAG模型来描述任务之间的依赖关系。在满足任 务关系和处理资源的约束条件下,采用表调度思想设计指令安排程序。

任务集T由运算任务集T1、读RAM任务集T2和写RAM任务集T3组成。用addr(ti) 表示任务{ti|ti∈T1UT2}的数据存储位置。用{pa,pb,pc,pr,pw}表示任务{ti|ti∈T}所需的 处理资源类型,其中pa、pb、pc是C(运算器资源类)中的加、乘、除运算器;pr、pw是 M(存储控制器资源类)中的读、写控制器。由于所有处理资源均是流水线结构,将任务执 行时间均视为1,相邻任务ti到tj的最小数据传输时间视为l(ti)-1,其中l(ti)为任务ti所 对应处理资源的流水线深度(latency)。

用es(ti)和ls(ti)表示任务ti的理想最早可能启动时间和理想最晚可能启动时间,用es(tj) 和ls(tj)表示任务tj的理想最早可能启动时间和理想最晚可能启动时间,即

es(ti)=0,tien(T)maxtjpd(ti){es(tj)+l(tj)},tien(T)---(1)

ls(ti)=max{es(ti)},tiex(T)mintjsc(ti){ls(tj)-l(ti)},tiex(T)---(2)

其中,en(T)和ex(T)为所有入口任务和出口任务的集合,pd(ti)和sc(ti)为任务ti的 直接前驱任务集合和直接后驱任务集合。

为满足处理资源的约束条件,将某些任务的前驱任务的执行结果暂存入缓冲通道,实 现任务的推迟执行,其额外延迟的时间记为bt。为防止缓冲溢出,缓冲通道存入位置bi 应选取距离缓冲通道入口最近的空闲位置,缓冲通道取出位置bo(=bi+bt)不能超过缓冲通 道长度bh。因此,本方法以es为主权值(升序)、ls为次权值(降序)、bo为第三权值(降序) 确定任务的优先级排序。

由于pr、pw与RAM有固定的匹配关系,读写任务能否安排取决于对应的pr、pw的 占用情况。而运算任务除了考虑相应运算资源的占用情况外,还要优先选用直接前驱任务 所安排的变结构运算组件内的处理资源。

用任务属性集(P,rs,bt,bi,bo,addr)描述任务的调度结果,其中P为任务的处理资源序号, rs为任务开始执行时间。对ti∈T且P(ti)∈C,P(ti)中输入口控制器指令流<it,il>(it为时 间序号,il为操作源地址)和输出口控制器指令流<ot,ol1,ol2>(ot为时间序号,ol1为操作源 地址,ol2为操作目标地址)可表示为

其中,B(x)表示处理资源序号x的缓冲通道基地址,tj∈pd(ti),tk∈sc(ti)。

公式(3)说明输入口控制器指令存在3种可能情况:

1)当运算任务ti的前驱任务tj属于读RAM任务T2并且从RAM读出的数据没有进入 运算器的缓冲通道时,输入口控制器指令表示为前驱任务tj开始时间,以及前驱任务tj数 据所在数据存储区中的位置。

2)当运算任务ti的前驱任务tj属于读RAM任务T2并且从RAM读出的数据进入运算 器的缓冲通道时,输入口控制器指令表示为运算任务ti开始时间,以及前驱任务tj所在缓 冲通道的位置。

3)当运算任务ti的前驱任务tj属于运算任务T1时,输入口控制器指令表示为运算任 务ti开始时间,以及前驱任务tj所在缓冲通道的位置。

公式(4)说明输出口控制器指令存在2种可能情况:

1)当运算任务ti的前驱任务tj属于读RAM任务T2并且从RAM读出的数据进入运算 器的缓冲通道时,输入口控制器指令表示为前驱任务tj开始时间,以及前驱任务tj数据所 在数据存储区中的位置以及需要将数据存向缓冲通道的位置。

2)当运算任务ti的后继任务tj属于写RAM任务T3时,输入口控制器指令表示为运算 任务ti开始时间,以及运算任务ti的所在缓冲通道的位置以及需要将数据存向数据存储区 中的位置。

如图2所示,具体的指令程序生成算法如下:

①计算DAG所有任务的es和ls,并将bo置零,计时器ct置零,重置处理资源和交 换站标记。

②以任务优先级排序原则生成就绪列表。

③就绪列表非空时,转步骤④。否则,调度完成,转步骤⑩。

④取就绪列表首节点ti。若es(ti)>ct,重置处理资源和交换站标记。若存在{tj|tj∈pd(ti)} 使得bo(ti,tj)>bh,标记{tj}并转步骤⑧;否则,转步骤⑤。

⑤为任务ti选取处理资源。若调度成功,标记占用的处理资源和交换站,转步骤⑥; 否则转步骤⑦。

⑥更新任务属性集(P,rs,bt,bi,bo,addr),并将ct改为es(ti)。转步骤⑨。

⑦将节点ti放回就绪列表,并将es(ti)和bt(ti,tj)分别增加1,计算bi(tj)和bo(ti,tj),其 中tj∈pd(ti)。转步骤⑨。

⑧将节点ti放回就绪列表,并将任务属性集(P,rs,bt,bi,bo,addr)中的任务从后向前依次 放回就绪列表,直至标记的{tj}放回为止,将es(tj)和bt(tj,tk)分别增加1,计算bi(tk)和bo(tj,tk), 其中tk∈pd(tj)。将ct改为min{es(tj)},取消{tj}标记。转步骤⑨。

⑨更新就绪列表中各任务的es和ls,转步骤②。

⑩由公式(3)和(4)生成控制器的<it,il>或<ot,ol1,ol2>,并进一步处理得到符合指令格式 的程序流。

实施例3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的方法,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来详细说 明本发明,但本发明并不仅限于此。

如图3所示,IEEE-14电力系统网络图中,在发电机、变压器、母线、传输线之间设 有断路器,在变压器出口、母线、传输线末端放置短路故障模型。同时,为发电机配备调 速系统和励磁控制系统,为发电机、变压器、母线、传输线配备相应的保护。断路器状态, 短路故障有无,保护投切(包括真实保护)通过人机界面来设置。

本发明选择Altera公司的DSP Stratix V官方开发板。开发板配有Stratix V系列FPGA  5SGSMD5,该芯片包含457000个逻辑单元、172600个自适应逻辑模块、39Mbit嵌入式存 储资源、3180个18×18硬件乘法器、24个锁相环资源等。

为仿真图3所示电力系统,在5SGSMD5芯片上创建了16个带缓存的组合运算组件和 5个交换站。每个组件配有2个除法器、6个乘法器和8个加法器,缓冲通道长度为32。 每个交换站配有16个控制器,缓冲通道长度为128。除运算组件和交换站之外,还搭建了 时钟锁相环、电流过零检测、网络参数更改等硬件电路,并添加了QuartusII提供的逻辑分 析仪Signaltap II模块以验证仿真结果。整个电路共消耗FPGA片上65%的逻辑资源、69% 的存储资源、55%的硬件乘法器和20%的锁相环资源。

双精度浮点数除法、乘法、加法运算器和读写RAM操作的流水线长度设计为7、5、 10和2,经QuartusII提供的软件TimeQuest进行时序约束,将仿真运算的最高工作时钟频 率定为184MHz。通过表调度形成的仿真程序在一个步长内执行时间为27.1μs。

当双精度浮点数加法、乘法、除法运算器和读写RAM的流水线深度为7、5、10和2 时,DAG的模型示意图如图4所示。其中,C1i、C3i、C5i的读写操作由pr1、pw1控制; C2i、C4i、ωi、Ydqi的读写操作由pr2、pw2控制。

输入口指令由时间序号、操作源地址构成,其中时间序号由输入口指令存储在指令存 储区中的位置表示,操作源地址描述了操作数来源于的哪个数据存储区及数据存储区中的 哪个位置。本实施例设计了输入口指令的长度为16位,其格式如表1所示。

表1输入口控制指令格式

操作源地址包括两个部分:用数组号(通道号)来表示操作数位于哪个数组(通道),用数 组内变量地址(通道内寄存器号)来表示操作数位于数组(通道)中的哪个位置。为了缩短程序 存储区的长度,采用短指令,且对有规律的指令串用块指令替代。块指令包括停止、重复、 地址递增、地址递减等,针对数组类型的指令采用执行次数来表示,针对换从通道类型的 数据用重复次数来表示。

输出口指令由时间序号、操作源地址和操作目标地址构成,其中时间序号由输出口指 令存储在指令存储区中的位置表示,操作源地址描述了操作数来源于的哪个数据存储区及 数据存储区中的哪个位置,操作目标地址描述了操作数将存储到哪个数据存储区及数据存 储区中的哪个位置。本实施例设计了输出口指令的长度为24位,其格式如表2所示。

表2输出口控制指令格式

操作源地址和操作目标地址都有可能来自数组或缓冲通道,故用了传输方向来表示数 据是从数组流向缓冲通道还是数据从缓冲通道流向数组。为了缩短程序存储区的长度,采 用短指令,且对有规律的指令串用块指令替代。块指令包括停止、重复、地址递增、地址 递减等,针对数组类型的指令采用执行次数来表示。

为验证仿真的准确性,本发明用PSCAD仿真软件模拟同样的故障和保护。图5、图6 分别给出了线路a发生三相接地故障后母线13的三相电压,发电机4的功角与励磁电压。 经比较,仿真步长为25μs的FPGA实时仿真平台与PSCAD的仿真波形基本一致,误差 在5%以内。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 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