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用于冷榨制油的油菜籽脱皮方法

一种用于冷榨制油的油菜籽脱皮方法

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冷榨制油的油菜籽脱皮方法,属于油菜籽制油方法中的前道工序。本发明包括以下步骤:(1)油菜籽预处理,(2)微波预处理,(3)破碎脱皮,(4)皮仁分离,(5)色选去皮,(6)冷榨制油。该工艺较简单,投资较少,微波预处理有利于菜籽破碎脱皮,有效降低了破碎后皮仁粘连,同时还具有干燥的作用,油菜籽脱皮率为95%以上,去皮率、色选率都高于95%。微波处理获得的油菜籽仁经低温压榨获得的低温压榨毛油色泽浅、营养物质组成更加合理,不需复杂精炼工艺即可为高品质菜籽油,符合当前消费者对绿色健康油的需求。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4877756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5-09-02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合肥工业大学;

    申请/专利号CN201510273235.2

  • 申请日2015-05-26

  • 分类号C11B1/04(20060101);

  • 代理机构34114 合肥金安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金惠贞

  • 地址 230009 安徽省合肥市包河区屯溪路193号

  • 入库时间 2023-12-18 10:36:06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8-08-28

    授权

    授权

  • 2015-09-30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C11B1/04 申请日:20150526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5-09-02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食品加工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去除油菜籽皮的方法。

背景技术

油菜是我国最重要的油料作物与经济作物之一,年种植面积和总产量均居世界首位。在国产植物油中,约50%来源于油菜籽。油菜籽制油技术中,传统制油工艺主要有一次直接压榨工艺、预榨-浸出工艺及直接浸出工艺,现代制油工艺主要指采用挤压膨化预处理后浸出工艺和低温冷榨工艺等。其中油菜籽脱皮冷榨制油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新型加工技术,该技术可显著提高油脂的质量和饼粕的利用价值。与热榨相比,虽然冷榨制油出油率偏低,冷榨菜籽油具有明显的生菜籽风味,但是因为冷榨制油前油菜籽未经高温蒸炒处理,减少了对蛋白质、有效氨基酸的破坏,避免了高温加工油脂产生反式脂肪酸、油脂聚合物等有害物质,最大限度的保留了油中的生理活性物质,如维生素E、甾醇、γ-亚麻酸及功能性食品色素等有益物质。目前,随着人们对绿色健康食用油的重视,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开始青睐于低温冷榨菜籽油。

菜籽种皮占全籽的12%~19%,种皮中含有少量的油脂和蛋白质,主要是粗纤维。另外,油菜籽中的绝大部分色素、单宁、芥子碱、植酸等抗营养因子也存在于种皮中。由于种皮的存在,未脱皮压榨的菜籽油色泽较深、口感较差、并且含有一些抗营养因子,严重影响了菜籽油的品质。油菜籽脱皮后,不仅物料含油量大幅度上升,菜籽油品质也得到明显改善。目前对油菜籽脱皮低温冷榨工艺研究较多,如朱文鑫等(朱文鑫, 胡群亮, 相海, 金素英. 油菜籽直接冷榨制油工艺的研究与应用 [J]. 中国油脂, 2005, 30(3): 16-18.)对于油菜籽直接冷榨制油工艺进行研究发现冷榨制油可有效地保留菜籽油中的有效成分,减少了精炼污水的排放,有利于环境保护。刘昌盛(刘昌盛. 冷榨菜籽油低温精炼技术及其品质特性研究 [D]. 中国农业科学研究院, 西安, 2012)对冷榨菜籽油的低温精练技术及其品质特性进行了较详细的研究,开发出了一种适于低温冷榨菜籽油的低温清洁适度精炼技术。周琦等(周琦, 杨湄, 黄凤洪, 郑畅, 刘昌盛. 微波和脱皮处理菜籽对油中活性成分的影响 [J].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2011, 33 (5): 507-512.)对高、中、低芥酸和硫代含量菜籽为原料的冷榨制油品质进行对比分析,发现微波后油中维生素E和植物甾醇含量最高,且低芥酸低硫代菜籽更适宜通过微波处理提高油的品质。由此可见微波可以用于处理油菜籽,但是尚未发现以微波辅助油菜籽脱皮的方法。油菜籽脱皮制油工艺已经成为油菜籽加工业的一种新趋势,针对油菜籽脱皮低温榨油技术的研究报道很多,但是鲜见具体针对提高油菜籽脱皮率的报道;根据调研,现有技术的油菜籽脱皮率小于80%。

发明内容

为了改善低温冷榨菜籽油的品质,提高油菜籽脱皮率,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冷榨制油的油菜籽脱皮方法。

一种用于冷榨制油的油菜籽脱皮方法包括以下操作步骤:(1)油菜籽预处理、(2)微波预处理、(3)破碎脱皮、(4)皮仁分离、(5)色选去皮油菜籽的脱皮率大于95%。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1)油菜籽预处理

采用筛选及风选结合法除去原料中角果壳、叶、泥沙及瘪籽,得到预处理油菜籽;

(2)微波处理

将预处理油菜籽微波处理,得到微波油菜籽;

(3)破碎脱皮

将微波油菜籽加入到油菜籽脱皮机中进行碾搓破碎脱皮,获得破碎脱皮油菜籽,脱皮率为95%~98%;所述脱皮率为皮仁分离的质量占总菜籽质量的百分比;

(4)皮仁分离

将破碎脱皮油菜籽先后转入到风选机及筛选机中使油菜籽皮和油菜籽仁分离,得到脱皮油菜籽仁,去皮率为90%~95%;所述脱皮油菜籽仁包括油菜籽仁、油菜籽皮、未脱皮油菜籽、破碎油菜籽皮仁粘连体;所述去皮率为分离出皮的质量占破碎脱皮总菜籽皮质量的百分比;

(5)色选去皮

将所述脱皮油菜籽仁进一步经过色选机精选去除油菜籽皮屑,获得油菜籽仁,色选率为95%~98%;所述色选率为色选后得到的皮、皮仁粘连体、未脱皮油菜籽的质量之和占色选前皮仁分离后总菜籽仁中皮、皮仁粘连体、未脱皮油菜籽的质量之和的百分比。

所述步骤(2)中的微波处理条件:功率800~1000W 、时间1~3min。

本发明的有益技术效果体现在以下方面:

(1)本发明首次将微波技术应用于油菜籽脱皮前期预处理工序,提高了油菜籽脱皮率,一方面改善了微波将油菜籽本身结构破坏,尤其损坏了菜籽皮原有的结构,利于菜籽在辊式破碎机中破碎脱皮,有效提高了脱皮率;另一方面微波使油菜籽皮壳毛细管结构中的一些水分流出细胞表面,在破碎脱皮中减少了皮仁粘连,利于后期皮仁分离,同时微波还具有干燥的作用,在较短时间内将油菜籽干燥,利于后期油菜籽破碎脱皮;此外,微波处理获得的油菜籽仁经低温压榨获得的低温压榨毛油色泽浅、营养物质组成更加合理,不需复杂精炼工艺即可为高品质菜籽油,符合当前消费者对绿色健康油的需求;

(2)本发明所采用的工艺条件温和,在原有的油菜籽冷榨榨油工艺基础上将干燥工序替换为微波预处理操作即可,无需进行大范围工序改造。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属于油菜籽制油方法中的前道工序。下面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以下实施例所用原料来源的说明:

青优10号油菜籽,购于安徽寿县远翔油脂有限公司。

实施例1:

用于冷榨制油的微波辅助油菜籽脱皮操作步骤如下:

(1)油菜籽预处理

采用筛选及风选结合法除去原料中角果壳、叶、泥沙等大小杂质及瘪籽,得到预处理油菜籽。

(2)微波处理

将预处理油菜籽微波处理,微波处理条件:功率1000W 、时间1min,得到微波油菜籽。

(3)破碎脱皮

将微波油菜籽加入到油菜籽脱皮机中进行碾搓破碎脱皮,获得破碎脱皮油菜籽,脱皮率为95%;脱皮率为皮仁分离的质量占总菜籽质量的百分比。

(4)皮仁分离

将破碎脱皮油菜籽先后转入到风选机及筛选机中使油菜籽皮和油菜籽仁分离,得到脱皮油菜籽仁,去皮率为90%;所述脱皮油菜籽仁包括油菜籽仁、油菜籽皮、未脱皮油菜籽、破碎油菜籽皮仁粘连体;去皮率为分离出皮的质量占破碎脱皮总菜籽皮质量的百分比。

(5)色选去皮

将脱皮油菜籽仁进一步经过色选机精选去除油菜籽皮屑等,获得油菜籽仁,色选率为95%;色选率为色选后得到的皮、皮仁粘连体、未脱皮油菜籽的质量之和占色选前皮仁分离后总菜籽仁中皮、皮仁粘连体、未脱皮油菜籽的质量之和的百分比。

实施例2:

用于冷榨制油的微波辅助油菜籽脱皮操作步骤如下:

(1)油菜籽预处理

采用筛选及风选结合法除去原料中角果壳、叶、泥沙等大小杂质及瘪籽,得到预处理油菜籽。

(2)微波处理

将预处理油菜籽微波处理,微波处理条件:功率900W 、时间2min,得到微波油菜籽。

(3)破碎脱皮

将微波油菜籽加入到油菜籽脱皮机中进行碾搓破碎脱皮,获得破碎脱皮油菜籽,脱皮率为97%。

(4)皮仁分离

将破碎脱皮油菜籽先后转入到风选机及筛选机中使油菜籽皮和油菜籽仁分离,得到脱皮油菜籽仁,去皮率为93%。

(5)色选去皮

将经风选机及筛选机皮仁分离后得到的脱皮油菜籽仁进一步经过色选机精选去除油菜籽皮屑等,获得油菜籽仁,色选率为96%。

实施例3:

用于冷榨制油的微波辅助油菜籽脱皮操作步骤如下:

(1)油菜籽预处理

采用筛选及风选结合法除去原料中角果壳、叶、泥沙等大小杂质及瘪籽,得到预处理油菜籽。

(2)微波处理

将预处理油菜籽微波处理,微波处理条件:功率800W 、时间3min,得到微波油菜籽。

(3)破碎脱皮

将微波油菜籽加入到油菜籽脱皮机中进行碾搓破碎脱皮,获得破碎脱皮油菜籽,脱皮率为98%。

(4)皮仁分离

将破碎脱皮油菜籽先后转入到风选机及筛选机中使油菜籽皮和油菜籽仁分离,得到脱皮油菜籽仁,去皮率为95%。

(5)色选去皮

将经风选机及筛选机皮仁分离后得到的脱皮油菜籽仁进一步经过色选机精选去除油菜籽皮屑等,获得油菜籽仁,色选率为98%。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