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预测MgO纳米团簇表面气态沉积过渡金属Au、Pt吸附CO分子吸附性质的方法

一种预测MgO纳米团簇表面气态沉积过渡金属Au、Pt吸附CO分子吸附性质的方法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预测MgO纳米团簇表面气态沉积过渡金属Au、Pt吸附CO分子化学吸附性质的方法,有效地利用密度泛函理论(DFT)中B3LYP方法对吸附体系A:Mg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4866660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5-08-26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西北师范大学;

    申请/专利号CN201510244637.X

  • 申请日2015-05-14

  • 分类号

  • 代理机构北京中恒高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吕玉博

  • 地址 730070 甘肃省兰州市安宁区安宁东路967号

  • 入库时间 2023-12-18 10:36:06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9-05-03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 IPC(主分类):G06F17/50 授权公告日:20171110 终止日期:20180514 申请日:20150514

    专利权的终止

  • 2017-11-10

    授权

    授权

  • 2015-09-23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G06F17/50 申请日:20150514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5-08-26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预测MgO纳米团簇表面气态沉积过渡金属Au、Pt吸附CO分子吸附性质的方法,属于量子化学计算的范畴。

背景技术

如今,MgO纳米材料的应用得到了广泛关注,尤其是在很多化学反应中发挥着重要的催化作用。另外,MgO纳米材料也可以作为其他催化剂的载体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比如以MgO为载体通过气态嵌入过渡金属(如Au、Ru、Pt、Pd、Ag、Ni、Cu)的方法,从而生成以MgO为载体的Au/MgO、Pt/MgO催化剂可以在低温条件下催化CO等被O2氧化的反应,通过催化并发生化学反应将有毒有害气体转化为无毒无害物质。MgO纳米材料由于其特殊结构的因素,在作为吸附剂应用具有吸附速率快、反应迅速、吸附容量大等优点,在工业生产、环境保护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目前针对过渡金属Au、Pt对CO吸附性质的研究尚不完善,这方面的理论研究有助于理解在MgO表面嵌入过渡金属离子吸附和催化CO体系的原理机制。现有技术中通过SEM扫描电镜等表征手段是可以观察到MgO材料表面缺陷,但在实验及应用中,并不能够具体的研究出不同缺陷位点对于材料应用的影响。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了一种预测MgO纳米团簇表面气态沉积过渡金属Au、Pt吸附CO分子化学吸附性质的方法,该方法方便快捷、简单易行。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用密度泛函理论(DFT)预测MgO纳米团簇表面气态沉积过渡金属Au、Pt吸附CO分子化学吸附性质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纳米团簇模型的选择:

选择构建下面8种纳米团簇模型作为研究对象,

 A:Mg9O9/Au/CO吸附体系模型,

 B:Mg9O9/Pt/CO吸附体系模型,

 C:Mg9O8/Au/CO吸附体系模型(MgO表面存在F5c位氧缺陷),

 D:Mg9O8/Pt/CO吸附体系模型(MgO表面存在F5c位氧缺陷),

 E:Mg9O8/Au/CO吸附体系模型(MgO表面存在F4c位氧缺陷),

 F:Mg9O8/Pt/CO吸附体系模型(MgO表面存在F4c位氧缺陷),

 G:Mg9O8/Au/CO吸附体系模型(MgO表面存在F3c位氧缺陷),

 H:Mg9O8/Pt/CO吸附体系模型(MgO表面存在F3c位氧缺陷);

2)计算方法和基组的选择:选用密度泛函理论(DFT)中的B3LYP方法,有关于基组的选择如下,由于Au、Pt原子的价电子是Au:5d10 6s1、Pt:5d9 6s1,采用Hay-Wadt赝势及双ξ极化基组(LANL2DZ);对于完美表面MgO表面吸附点周围的Mg原子和O原子,采用6-31G(d)基组;另外,对于存在氧缺陷的MgO表面,为了更好地描述缺陷位周围的电子,增加了弥散函数;对于被吸附分子同样采用了6-31G(d)基组;

3)结构优化:根据步骤2)所选用的计算方法和基组,使用关键词opt,提交计算作业,运行Gaussian03程序对所提交的计算作业进行运算,直到所要求的四个常数完全收敛,计算机运算结束并得到输出文件;

4)输出信息提取:在完成对8种不同吸附体系的结构优化之后,从Gaussian03软件计算的输出文件中提取出关于所述8种吸附体系的最低能量值;

5)根据步骤4)提取出的信息,可以得出所述8种吸附体系相应的体系能量降低值即吸附能,总结出所述8种不同吸附体系的吸附能大小变化的规律;

6)预测该系列各吸附体系中MgO表面气态沉积过渡金属Au、Pt对CO分子吸附能力的大小和吸附可行性的判断。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步骤1)的所述纳米团簇模型结构的构象处于最低能量状态。

在上述各方案的基础上,步骤1)中所述8种吸附体系模型的结构均是使用GaussView5.0程序画出。

GaussianView5.0程序是高斯软件根据需求开发出的桌面平台程序,可以通过该程序画出所需要的分子构型,提交给Gaussian03程序进行计算,计算完成后可用GaussView5.0读出计算数据。

在上述各方案的基础上,步骤2)根据所选体系结构选出适用于该体系计算的方法和基组。

所有的计算都是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研究,需要根据不同的分子构型,不断改进计算方法和基组,通过对方法和基组优化,从而产生与实验值相近似的计算结果。

在上述各方案的基础上,步骤3)的输入命令为#B3LYP/gen opt pseudo=read。

其中,步骤2的输入命令关键词:#B3LYP/gen pseudo=read; 步骤3的输入命令关键词:opt;由步骤2和步骤3的输入命令关键词构成了总的输入命令,即#B3LYP/ gen opt pseudo=read。

由于Gaussian03程序的设计,在读取命令时必须使用关键词代码,以上代码即为命令值,B3LYP为方法,gen为混合基组,opt为几何结构优化命令,pseudo=read为读取混合计算命令。

步骤3)中判断Gaussian03程序运算得出的输出结果是否可靠的四个常数分别是指:Maximum Force(力的最大值),RMS Force(根均方力),Maximum Displacement(最大位移), RMS Displacement(根均方位移)。计算结果需要这四个常数都显示“yes”。 Gaussian03程序输出结果中的四个常数都达到“yes”,说明所计算的分子模型达到最稳定结构,即所计算的分子模型达到现实标准,计算结果可以同实验值相一致。

在上述各方案的基础上,步骤4)输出信息提取,从Gaussian03程序计算出的输出文件xx.log中提取出所述8种吸附体系模型中相对应的键长、键角、二面角及体系总能量等数据,上述数据必须从已经收敛结果的数据中提取。

Gaussian03程序计算产生输出文件为:xx.log。

通过计算得到的团簇体系结构的键长、键角、二面角、总能量的数据从xx.log中提取,需要收敛。只有计算结果收敛才能确保有较高的准确性。

在上述各方案的基础上,在步骤6)中,根据步骤5)总结出MgO纳米团簇表面气态沉积过渡金属Au、Pt吸附CO分子化学吸附性质的影响,从而预测出体系对CO是否具有吸附性及吸附能力的强弱程度,再依据理论值预测出吸附能力最佳的吸附体系。

过渡金属沉积在MgO表面对吸附CO有促进作用,通过两种不同的过渡金属沉积,可对其吸附性进行选择优化,为今后研发纳米吸附材料提供帮助。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目的是用密度泛函理论(DFT)计算以MgO纳米团簇表面气态沉积过渡金属Au、Pt吸附CO分子为体系模型的研究,为实验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得出不同吸附体系的理论数据,总结出两种过渡金属吸附CO和不同氧原子缺陷位置上沉积过渡金属吸附CO的变化规律,尤其是体系吸附能的变化规律,可以为实验提供理论依据。

本发明有效地利用密度泛函理论(DFT)中#B3LYP/gen opt pseudo=read对A:Mg9O9/Au/CO吸附体系模型;B:Mg9O9/Pt/CO吸附体系模型;C:Mg9O8/Au/CO吸附体系模型(MgO表面存在F5c位氧缺陷);D:Mg9O8/Pt/CO吸附体系模型(MgO表面存在F5c位氧缺陷);E:Mg9O8/Au/CO吸附体系模型(MgO表面存在F4c位氧缺陷);F:Mg9O8/Pt/CO吸附体系模型(MgO表面存在F4c位氧缺陷);G:Mg9O8/Au/CO吸附体系模型(MgO表面存在F3c位氧缺陷);H:Mg9O8/Pt/CO吸附体系模型(MgO表面存在F3c位氧缺陷)等吸附体系模型进行结构优化,相比试验能够更快捷更准确的得到键长,键角,二面角,体系最低能量等输出信息,有效避免了其他物质的干扰,与试验值相比得到的数据更为准确,而且可以得到不同吸附体系相对应吸附能量的高低,预测中体系MgO纳米团簇表面沉积过渡金属对CO是否具有吸附性及吸附能力的强弱程度,再依据理论值预测出吸附能力最佳的吸附体系。通过计算方法预测出这些结论更为准确,在减少了时耗的同时更节约了经费开支,具有很大的优越性,对未来指导科学实验及材料研发方面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发明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 是本发明所选8种体系中Mg9O9/Au/CO和Mg9O9/Pt/CO吸附体系模型的结构图;

图2是本发明所选8种体系中Mg9O8/Au/CO(MgO表面存在F5c位氧缺陷)和Mg9O8/Pt/CO(MgO表面存在F5c位氧缺陷)吸附体系模型的结构图;

图3是本发明所选8种体系中Mg9O8/Au/CO(MgO表面存在F4c位氧缺陷)和Mg9O8/Pt/CO(MgO表面存在F4c位氧缺陷)吸附体系模型的结构图;

图4是本发明所选8种体系中Mg9O8/Au/CO(MgO表面存在F3c位氧缺陷)和Mg9O8/Pt/CO(MgO表面存在F3c位氧缺陷)吸附体系模型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实施例1

一种用密度泛函理论(DFT)预测MgO纳米团簇表面气态沉积过渡金属Au、Pt吸附CO分子化学吸附性质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吸附体系纳米团簇模型的选择:

选择下面8种吸附体系作为研究对象,

A:Mg9O9/Au/CO吸附体系模型;

B:Mg9O9/Pt/CO吸附体系模型;

C:Mg9O8/Au/CO吸附体系模型(MgO表面存在F5c位氧缺陷);

D:Mg9O8/Pt/CO吸附体系模型(MgO表面存在F5c位氧缺陷);

E:Mg9O8/Au/CO吸附体系模型(MgO表面存在F4c位氧缺陷);

F:Mg9O8/Pt/CO吸附体系模型(MgO表面存在F4c位氧缺陷);

G:Mg9O8/Au/CO吸附体系模型(MgO表面存在F3c位氧缺陷);

H:Mg9O8/Pt/CO吸附体系模型(MgO表面存在F3c位氧缺陷),

利用计算机GaussView5.0程序画出以上8种MgO纳米团簇表面气态沉积过渡金属Au、Pt吸附CO分子吸附体系的结构,参见图1-图4。由表1的吸附能量输出信息可知,这8种吸附体系结构的构象处于最低总能量状态时吸附CO分子的吸附能。

表1 八种不同吸附体系吸附CO分子吸附能量的输出信息

2.计算方法及基组的选择:选用密度泛函理论(DFT)中的B3LYP方法,即DFT/B3LYP;B3LYP方法是使用最广泛的泛函之一。关于基组的选择,由于Au、Pt原子的价电子是Au:5d10 6s1、Pt:5d9 6s1,采用Hay-Wadt赝势及双ξ极化基组(LANLDZ);对于完美表面MgO表面吸附点周围的Mg原子和O原子,采用6-31G(d)基组;另外,对于存在氧缺陷的MgO表面,为了更好地描述缺陷位周围的电子,增加了弥散函数;对于被吸附分子同样采用了6-31G(d)基组。

3. 结构优化:根据步骤2)中所选用的计算方法和基组,使用关键词opt(optimization,优化),输入格式为#B3LYP/gen opt pseudo=read,然后用Gaussian03程序进行计算,直至所要求的四个常数完全收敛。

 4.输出信息提取:从Gaussian03程序计算的xx.log(xx为名称)输出文件中提取出键长,键角,二面角,体系总能量等数据,必须从已经收敛的数据结果中提取,没有达到收敛标准的数据结果不可用。

5.根据4)提取出的信息,得出所述8种吸附体系相应的体系能量降低值即吸附能,总结出MgO纳米团簇表面气态沉积过渡金属Au、Pt吸附CO分子吸附体系中金属原子与碳原子之间键长变化的规律,尤其提取出吸附体系吸附CO分子吸附能量值,从而预测该系列吸附体系吸附CO分子吸附能力强弱的对比,为MgO纳米材料气态沉积过渡金属作为吸附材料吸附CO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还可以判断该反应发生的难易程度。

6. 对于体系吸附能量的影响:随着MgO纳米团簇表面气态沉积过渡金属的不同以及MgO纳米团簇表面存在氧原子缺陷位置的不同,吸附能量依次降低,D:Mg9O8/Pt/CO吸附体系模型(MgO表面存在F5c位氧缺陷); H:Mg9O8/Pt/CO吸附体系模型(MgO表面存在F3c位氧缺陷); B:Mg9O9/Pt/CO吸附体系模型; F:Mg9O8/Pt/CO吸附体系模型(MgO表面存在F4c位氧缺陷); G:Mg9O8/Au/CO吸附体系模型(MgO表面存在F3c位氧缺陷);C:Mg9O8/Au/CO吸附体系模型(MgO表面存在F5c位氧缺陷);E:Mg9O8/Au/CO吸附体系模型(MgO表面存在F4c位氧缺陷);A:Mg9O9/Au/CO吸附体系模型,这八种吸附体系的吸附能量依次为139.53 kal·mol-1、139.37 kal·mol-1、119.49 kal·mol-1、107.86 kal·mol-1、82.41 kal·mol-1、37.65 kal·mol-1、33.95 kal·mol-1、25.13 kal·mol-1。可见,当MgO表面存在氧缺陷时,吸附能量越大。MgO表面沉积过渡金属Pt要比Au吸附CO吸附性强。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