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快速诱导育珠蚌珍珠囊形成并促进珍珠生长的方法

一种快速诱导育珠蚌珍珠囊形成并促进珍珠生长的方法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快速诱导育珠蚌珍珠囊形成并促进珍珠生长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a,选择2龄育珠蚌进行植片或者植核手术;步骤b,在手术后休养期育珠蚌的养殖水体中添加稀土元素铈;步骤c,每日向含铈的养殖水体中投喂人工饵料;步骤d,育珠蚌在含铈的养殖水体中处理30-60天后,置于自然水体中常规放养。本发明提供的方法能显著诱导植片或植核三角帆蚌珍珠囊快速形成,并能显著促进植片或植核三角帆蚌珍珠质的分泌和沉积,从而较快速促进珍珠的生长,并且使珍珠光泽度好,显著提高珍珠的品质和产量。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4839053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5-08-19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绍兴文理学院;

    申请/专利号CN201410849152.9

  • 发明设计人 金叶飞;任岗;

    申请日2014-12-30

  • 分类号A01K61/00(20060101);

  • 代理机构杭州裕阳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应圣义

  • 地址 312000 浙江省绍兴市环城西路508号

  • 入库时间 2023-12-18 10:21:38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8-06-19

    授权

    授权

  • 2015-09-16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A01K61/00 申请日:20141230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5-08-19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诱导育种方法,特别涉及快速诱导育珠蚌珍珠囊形成并促进珍珠生长的 方法。

背景技术

珍珠是育珠蚌新陈代谢的产物,珍珠的大小、形状、光泽是影响珍珠价值的决定因素, 其中珍珠的大小、光泽度是评价珍珠品质优劣的重要的标准。珍珠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大 量的研究表明,育珠蚌的珍珠囊中珍珠质的分泌和沉积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除遗传因素外, 水温、饵料、钙离子浓度、水体中微量元素等环境因子,直接影响珍珠的质量和产量。因此 通过优化外部环境因子加快植片或植核育珠蚌珍珠囊的形成,并提高育珠期三角帆蚌对水体 中的钙离子的吸收、转运以及在珍珠囊中的沉积速度,是促进珍珠生长,提高珍珠品质的重 要手段。

稀土(Rare Earth)是一族有色金属元素,自80年代以来,研究人员对稀土的生物机 体剂量效应机理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发现稀土元素在生物体内普遍具有“低促-高抑”的 Hormesis效应。低浓度的稀土元素在生物体内具有类似于激素的作用,对水产动物具有显 著的防病抗病、促生长效应,已在水产养殖上得到了一定的应用。申请人研究发现稀土元素 Ce在育珠蚌体内还具有“超级钙”的作用,能显著影响育珠蚌对钙的吸收以及沉积。

但稀土毕竟不是动物体内的必需元素,高浓度的稀土具有类似于重金属离子的性质,对 水生生物具有明显的毒性,因此稀土对水产动物的处理时间、处理阶段以及处理浓度将直接 影响其作用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上述缺点,提供一种在合理时间采用合理浓度稀土对育珠蚌进行处理,并辅 以人工饵料进行养殖,达到快速诱导育珠蚌珍珠囊形成并促进珍珠生长的目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下述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快速诱导育珠蚌珍珠囊形成并促进珍珠生长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a,选择2龄育珠蚌进行植片或者植核手术;

步骤b,在手术后休养期育珠蚌的养殖水体中添加稀土元素铈;

步骤c,每日向合铈的养殖水体中投喂人工饵料;

步骤d,育珠蚌在合铈的养殖水体中处理30-60天后,置于自然水体中常规放养。

优选的,所述育珠蚌为三角帆蚌。

优选的,所述步骤a中为植核手术。

进一步,所述稀土元素为铈的硝酸盐或氯化盐。

优选的,所述稀土元素为铈的氯化盐。

优选的,所述铈在养殖水体中浓度为0.25-3.0mg.L-1,更优选的,铈在养殖水体中浓 度为0.5-1.0mg.L-1

进一步,所述养殖水体为在室内模拟室外微流水体。

进一步,所述人工饵料主要成分为淡水小球藻、胡萝卜汁和干酵母。

优选的,所述人工饵料中三种主要成分的比例V∶V∶W为1000∶1∶10。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本发明以优化了的人工饵料投喂休养期的2 龄植片或植核育珠蚌,并将植片或植核后的育珠蚌置于合0.25-3.0mg.L-1稀土Ce3+的养殖 水体中处理30-60天后,放于室外自然水体中常规放养,结果显示,该方法能显著诱导植 片或植核育珠蚌珍珠囊快速形成,并能显著促进植片或植核育珠蚌珍珠质的分泌和沉积,从 而较快速促进珍珠的生长,并且使珍珠光泽度好,显著提高珍珠的品质和产量。

进一步的,三角帆蚌为我国特有的也是最主要的育珠蚌,本发明的方法特别适用于三角 帆蚌,能够显著提高三角帆蚌珍珠的品质和产量。

进一步的,试验表明铈处理植核手术的育珠蚌,珍珠光泽均匀,品质较高。

进一步的,采用室内模拟室外微流水体养殖法,方便监测。

进一步的,本发明提供的人工饵料对促进育珠蚌手术后恢复及珍珠质的分泌和沉积效果 显著。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1中对照组200倍倒置生物显微镜下石蜡切片珍珠囊细胞发育情况。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1中0.5mg/L浓度处理组200倍倒置生物显微镜下石蜡切片珍珠囊细 胞发育情况。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1中2.5mg/L浓度处理组200倍倒置生物显微镜下石蜡切片珍珠囊细 胞发育情况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1中稀土铈对2龄植片蚌处理60天后珍珠质沉积效果。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1中野外池塘放养一年后各处理组珍珠质沉积效果。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2中稀土铈对4mm珠核实验蚌处理45天后珍珠质沉积效果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2中6mm珠核实验蚌野外放养1年后最适浓度处理组与对照组珍珠 质沉积效果。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述。

实施例1

本实施例中的2龄三角帆蚌购自浙江省诸暨市山下湖一珍珠养殖场,体重38.0-40.0g, 体长7.5-7.8cm。采用常规植片方法植入相同规格的30片细胞小片,共植片500个,其 中200个植片蚌放于养殖塘中放养,300个蚌在充分曝气的自来水中暂养7天后进行稀土 铈集中处理。处理过程如下:

将三角帆蚌养殖在盛有200L曝气自来水的塑料水箱中,每桶放2龄植片三角帆蚌18 只,用充气泵定时充气模拟室外微流水体。实验设置0.25-3.0mg.L-1范围选择3个Ce(NO3)3处理浓度,每个处理4个重复,以未加Ce(NO3)3母液的曝气自来水作为对照组。养殖期间 各组养殖水体的pH值为6.5±0.3,温度23±1℃,溶氧为7.5±0.2mg.L-1,并以CaCl2调 节水体Ca2+浓度至40mg L-1。实验期间以自制人工饵料每天喂食2次,每隔7天换1/3 实验用水。

分别取处理21天、60天后的的各处理组三角帆蚌各3个、10个,用于相关指标测定。 剩余三角帆蚌放于野外大塘放养。在野外养殖塘放养12个月后带回实验室随机取珍珠囊中 珍珠25粒,测定珍珠质沉积量。

1、稀土铈对植片三角帆蚌珍珠囊发育程度的观察

取稀土铈处理21天后的各处理组三角帆蚌3个,取珍珠囊组织经固定液固定后,采用 HE染色等组织化学方法,以石蜡切片的形式定期在高倍生物显微镜下观察不同浓度的稀土 铈对植片三角帆蚌珍珠囊细胞发育程度的影响。珍珠是珍珠囊所分泌的CaCO3和有机基质 在珍珠囊腔内按一定的钙化机制形成的多层球状霰石结晶层,珍珠囊是附着在珍珠表面的一 层组织,由图1、图2、图3可知,在高倍生物显微镜下观察到珍珠囊表皮细胞由单层柱状 上皮细胞和分泌细胞组成,单层柱状细胞核多呈椭圆形,呈蓝色,胞质浅染;分泌细胞的胞 质不易着色,呈透明状。珍珠囊表皮的柱状上皮细胞和分泌细胞共同参与了珍珠的分泌形成。 实验结果表明最适浓度稀土铈处理能显著增强小片细胞的增殖活力,诱导三角帆蚌珍珠囊形 成,与对照组相比,珍珠囊形成时间能提前7-10天。由图片观察可知最适浓度稀土铈处理 使珍珠囊单位空间内表皮细胞量增加,且细胞比对照组珍珠囊细胞厚大。最高浓度稀土铈处 理组三角帆蚌珍珠囊单位空间的表皮细胞量比对照组多但比最适浓度稀土铈处理组少。

2、珍珠质沉积量的测定和光泽度的观察

取60天后的的各处理组三角帆蚌各10个,每只实验蚌随机取出25粒珍珠囊中珍珠质 小片,各处理组珍珠质小片在60℃烘箱中干燥恒重后,用电子天秤称重(mg)后计算平均 粒重。将各处理组珍珠质小片,在60℃烘箱中干燥恒重后用电子天秤称量(以mg计), 计算平均粒重。用数码相机拍照观察光泽度。

(1)稀土铈对2龄植片三角帆蚌珍珠质沉积量的影响

表1、稀土铈对植片三角帆蚌沉积量的影响

注:稀土Ce3+含量:处理浓度3>处理浓度2>处理浓度1

结果表明,由表1数据可知三角帆蚌在各处理液中养殖60天及野外放养1年后,与对 照组相比,稀土铈0.5mg/L和1.0mg/L组的珍珠质沉积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珍珠质沉 积量水平(P<0.05)。其中野外放养1年后,稀土铈0.5mg/L和1.0mg/L的三角帆蚌珍 珠质沉积量均比对照组珍珠质沉积量高85%以上,2.5mg/L组三角帆蚌珍珠质沉积量比对 照组珠质沉积量高26.2%,稀土铈0.5mg/L组和1.0mg/L组对珍珠质沉积量的增加效果 更加明显。由此可知:在本实验浓度范围,稀土铈有助于三角帆蚌珍珠质的沉积,且存在“低 促高抑”的剂量效应。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1中稀土铈对2龄植片蚌处理60天后珍珠质沉 积效果。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1中野外池塘放养一年后各处理组珍珠质沉积效果。其中0 为对照组,1处理浓度1,2为处理浓度2,3处理浓度3。上述两幅图也直观地验证上述 实验结果。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中所用2龄三角帆蚌购自浙江省金华市武义县一育珠蚌养殖场,体重40- 45g,体长为7.5-8.2cm,采用黄惟灏等用珠核包裹细胞小片植入法进行植核操作,具体 在每个蚌的斧足与内脏团连接处植入一定大小的珠核(每颗珠核事先称重并标记),共操作 直径4mm珠核的手术蚌和直径6mm珠核的手术蚌各150个,插核结束后手术蚌在一个 干净的小池塘暂时休养3星期后带回实验室,之后在充分曝气的自来水中继续休养7天, 水体pH 6.3±0.3,水温24±1℃,定时充氧,溶氧为6.5±0.2mg·L-1,每天以自制人工 饵料喂食2次,暂养期间三角帆蚌生长良好,未出现死亡现象。7天后进行稀土铈集中处理。 具体处理过程如下:

将三角帆蚌养殖在盛有200L曝气自来水的塑料水箱中,每桶放2龄植核三角帆蚌12 只,用充气泵定时充气模拟室外微流水体。实验设置0.25-3.0mg.L-1范围的共3个CeCl3处理浓度,每个处理4个重复,以未加CeCl3母液的曝气自来水作为对照组。养殖期间各 组养殖水体的pH值为6.3±0.3,温度24±1℃,溶氧为6.5±0.2mg.L-1,并以CaCl2调节 水体Ca2+浓度至40mg L-1。实验期间以自制人工饵料每天喂食2次,每隔10天换1/2实 验用水。

处理45天后,取各处理组三角帆蚌10个,用于相关指标测定。剩余三角帆蚌放于野 外大塘放养。在野外养殖塘放养6个月后带回实验室取出珍珠囊中珍珠,测定珍珠质沉积 量。

(1)稀土铈对2龄植核三角帆蚌珍珠质沉积量的影响

表2、稀土铈对植核三角帆蚌沉积量的影响

(2)稀土铈对野外放养1年后2龄植核三角帆蚌沉积量的影响

表3、稀土铈对6mm珠核植核三角帆蚌沉积量的影响

结果表明,由表2、图6可知三角帆蚌在各处理液中养殖45天后,与对照组相比,稀 土铈0.5组和1.5组的珍珠质沉积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的珍珠质沉积效果,各稀土铈处理组 珠核增重量均大于对照组水平。其中,对照组三角帆蚌珠核表面只出现沙点状矿物质沉积, 且没有完全包被珠核,也无明显珍珠光泽,稀土铈0.5mg/L组各三角帆蚌珠核已完全被珍 珠质包被,珍珠光泽均匀,1.5mg/L组的三角帆蚌绝大部分珠核表面已均匀布满珍珠质, 并出现珍珠光泽,但个别珠核珍珠质沉积不明显,2.5组只有少于三分之一的三角帆蚌珠核 表面均匀布满珍珠质,且珍珠光泽不明显。

表3和图7为6mm珠核植核三角帆蚌室内稀土铈处理45天、野外大塘放养1年后珍 珠的生长情况。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稀土铈0.5mg/L组(低铈浓度组)的三角帆蚌 珍珠质量明显大于对照组水平,其珠核增重量比对照组高34.6%;稀土铈2.5组(高铈浓 度组)珍珠质量与对照组水平相近,其珠核增重量明显低于稀土铈处理浓度1组的珠核增 重量。

由此可知:在本实验浓度范围,0.5mg/L组的稀土铈处理同样能显著诱导植核三角帆 蚌珍珠囊的快速形成,并促进三角帆蚌珍珠质的分泌以及在珠核上的沉积,稀土铈处理对植 核三角帆蚌珍珠质沉积的影响同样存在“低促高抑”的剂量效应。用本方法特别适用于快速 养殖粒径较小圆润度较高的淡水珠。

上述实施例只是为了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是在于让本领域内的普通技 术人员能够了解本发明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是根据本 发明内容的实质所作出的等效的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