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芳亚甲基丙二腈-Tr*ger’s Base类固态发光材料及方法

芳亚甲基丙二腈-Tr*ger’s Base类固态发光材料及方法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芳亚甲基丙二腈偶联的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4861959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5-08-26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江苏师范大学;

    申请/专利号CN201510179143.8

  • 发明设计人 宛瑜;褚衍环;黄树颖;吴翚;

    申请日2015-04-15

  • 分类号

  • 代理机构南京瑞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杨晓玲

  • 地址 221116 江苏省徐州市铜山新区上海路101号

  • 入库时间 2023-12-18 10:21:38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6-08-24

    授权

    授权

  • 2015-09-23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C09K11/06 申请日:20150415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5-08-26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化学合成技术领域,特别涉及芳亚甲基丙二腈偶联的Base类固 态发光材料及其合成方法。

背景技术

有机固态发光材料在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s)、半导体激光器和荧光传感器等领域 的广泛应用,近年来其合成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

传统的荧光材料在稀溶液中有较高的发光效率,而在固态时,由于分子聚集,相邻 分子间的强烈作用产生跃迁能级的禁阻,导致荧光淬灭。

因此要想获得在固态条件下有高效发光的有机固态发光材料,扩展其实际应用范 围,必须合成具有聚集诱导发光(AIE)的分子。具有AIE的化合物由于分子内旋受阻(RIR) 可有效抑制激发态分子的非辐射衰减,使其聚集态能发射较强荧光。

TB骨架具有非平面结构,可避免导致荧光淬灭的π-π密堆积;具有V-型结构,可 产生分子两端间的空间跃迁,形成双发射;具有大的二面角,可获得大的Stockes位移 以减少自吸收;具有刚性结构,可减少非辐射跃迁以增强固态荧光。因此TB骨架是一 个天然的固态发光材料的基本结构,开发为AIE化合物的潜力。若在其骨架上引入光诱 导电子转移受体,可开发为高荧光量子效率的荧光探针,应用于生化传感器等领域;也 可将其修饰为“光活化”催化剂催化不对称反应;也可将其开发为新型手性发光材料和手 性液晶材料。

芳亚甲基丙二腈是一个具有共轭体系和吸电子基团的片断,在发光材料中常作为延 长共轭体系、提供吸电子基以驱动电子转移的骨架。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合成新型芳亚甲基丙 二腈-TB的方法并研究了产物的固态发光性质。

本发明以2,8-二溴TB为原料合成了系列醛基取代的TB,通过醛基与丙二腈缩合得 到了一系列新型芳亚甲基丙二腈取代的V-型TB衍生物,TB骨架上引入醛基后,具有 很好的固态蓝绿色发光,而引入氰基后,化合物具有较强的固态黄绿色发光,均有望开 发为聚集态荧光材料。

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芳亚甲基丙二腈-Base类固态发光材料,芳亚甲基丙二腈-Base 衍生物的结构式包括:

一种芳亚甲基丙二腈-Base类固态发光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醛基取代合成醛基-Base化合物;

2)所述醛基-Base化合物取代合成芳亚甲基丙二腈-Base衍生物。

进一步的,在本发明中,所述步骤1)的具体方法为:4-溴苯胺与多聚甲醛反应合 成得到2,8-二溴Base;所述2,8-二溴Base与醛基取代合成醛基-Base化合物。

进一步的,在本发明中,所述2,8-二溴Base与无水THF反应,冷却至-78℃, 再添加n-BuLi的正己烷溶液反应2h,加入无水DMF,室温反应12h,最后经水淬灭反 应、萃取、干燥及柱层析得一号醛基-Base化合物,结构式为:

进一步的,在本发明中,所述2,8-二溴Base与无水THF和无水Et2O反应, 冷却至-78℃,再添加n-BuLi的正己烷溶液反应2h,加入无水DMF,室温反应12h,最 后经水淬灭反应、萃取、干燥及柱层析得二号醛基-Base中间化合物,结构式为:

进一步的,在本发明中,所述二号醛基-Base中间化合物添加苯硼酸,在 Pd(PPh3)4的催化下,与甲苯和K2CO3溶液在110℃避光反应24h,反应结束后冷却,最 后经水淬灭反应、萃取、干燥及柱层析得二号醛基-Base化合物,结构式为:

进一步的,在本发明中,所述2,8-二溴Base与无水THF反应,冷却至-78℃, 再添加n-BuLi的正己烷溶液反应30min,加入硼酸三甲酯,加完后关掉制冷,恢复至室 温反应后,最后经水淬灭反应、萃取,水层用HCl酸化,白色沉淀经抽滤、水洗、干燥 得三号醛基-Base中间化合物,结构式为:

所述三号醛基-Base中间化合物添加4-碘苯甲醛,在Pd(PPh3)4的催化下, 与甲苯和K2CO3溶液在110℃避光反应24h,反应结束后冷却,最后经水淬灭反应、萃 取、干燥及柱层析得三号醛基-Base化合物,结构式为:

进一步的,在本发明中,所述柱层析采用的淋洗液为石油醚:乙酸乙酯=1:1。

进一步的,在本发明中,所述步骤2)的具体方法为:所述醛基-Base化合 物与丙二腈、SSA一起在无水EtOH中回流反应12h,冷却至室温,抽滤,固体水洗后 经柱层析得芳亚甲基丙二腈-Base衍生物。

进一步的,在本发明中,所述柱层析采用的淋洗液为石油醚:乙酸乙酯=2:1。

有益效果:本发明提供的芳亚甲基丙二腈-Base类固态发光材料及其制备方 法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势:

1、首次将方亚甲基丙二腈片断连接在具有多重结构优势的TB骨架上,获得了具有 优良固体发光性能的新型发光材料;

2、反应条件温和,操作简单,反应时间特别短,产率高,后处理简便;

3、反应避免使用高氯酸、浓硫酸等强酸,反应时间与传统方法相比大大缩短,成 本低,绿色环保,经济高效,具有极高的实际应用价值。

附图说明

图1为醛基取代合成醛基-Base化合物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醛基-Base化合物合成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3为芳亚甲基丙二腈-Base衍生物合成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4为化合物2、3、5、6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示意图;

图5为化合物2’a、2’b、3’、5’、6’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示意图;

图6为化合物2、3、5、6和2’b、3’、5’、6’的固态荧光光谱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更进一步的说明。

一种芳亚甲基丙二腈-Base类固态发光材料,芳亚甲基丙二腈-Base 衍生物的结构式包括:

实施例1

一种芳亚甲基丙二腈-Base类固态发光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醛基取代合成醛基-Base化合物,具体方法为:

1-1)以4-溴苯胺为原料与多聚甲醛在三氟乙酸(TFA)催化下-15℃反应6天合成 得到2,8-二溴Base,如图1所示;

1-2)2,8-二溴Base与醛基取代合成醛基-Base化合物,包括三种方 法,如图2所示;其中图中注释如下:

a)n-BuLi,THF,-78℃,1.5h;

b)DMF,-78℃-r.t.,2min;

c)n-BuLi,THF:Et2O=1:3,-78℃,1.5h;

d)DMF,-78℃-r.t.,10min;

e)PhB(OH)2,Pd(PPh3)4,2M K2CO3,toluene,110℃;

f)(CH3O)3B,-78℃-r.t.,2min;

g)p-iodobenzaldehyde,Pd(PPh3)4,2M K2CO3,toluene,110℃.

各个反应具体过程如下:

1-2-1)100mL二颈瓶中加入1.88g(5mmol)2,8-二溴Base 1,与20mL无 水THF反应,氩气保护下冷却至-78℃,再缓慢滴加4.8mL(12mmol,2.5M)n-BuLi的 正己烷溶液,控制时间1.5h,滴完后继续反应0.5h,再注入1.2mL无水DMF,2min 滴完,缓慢恢复至室温反应12h,最后加20mL水淬灭反应,CH2Cl2(3×20mL)萃取,无 水Na2SO4干燥有机相,柱层析(石油醚:乙酸乙酯=1:1)得浅黄色固体即一号醛基-Base化合物2,产率为56%;

1-2-2)100mL二颈瓶中加入1.51g(4mmol)2,8-二溴Base1与12mL无水 THF和36mL无水Et2O反应,氩气保护下冷却至-78℃,缓慢滴加2.8mL(4.5mmol,1.6 M)n-BuLi的正己烷溶液,控制时间1.5h,滴完后继续反应0.5h,再注入0.47mL无水 DMF,10min滴完,缓慢恢复至室温,反应12h,加15mL水淬灭反应,CH2Cl2(3×20mL) 萃取,无水Na2SO4干燥有机相,柱层析(石油醚:乙酸乙酯=1:1)得浅黄色固体即二号醛 基-Base中间化合物3,产率为32%;

称取0.33g(1.0mmol)二号醛基-Base中间化合物3,添加0.15g(1.2mmol)苯 硼酸,在5%的催化量的Pd(PPh3)4的催化作用下,放入50mL的侧支茄型反应瓶中,氩 气保护下注入10mL的甲苯和5mL(2M)K2CO3溶液在110℃避光反应24h,反应结束 后冷却,最后加入10mL水淬灭反应,CH2Cl2(3×10mL)萃取,无水Na2SO4干燥有机相, 柱层析(淋洗液石油醚:乙酸乙酯=1:1),得到浅黄色固体即二号醛基-Base化合 物,产率为20%。

1-2-3)在100mL三口瓶中加入3.8g(10mmol)2,8-二溴Base1,与40mL 无水THF反应,氩气保护下冷却至-78℃,用注射器缓慢注入9.6mL(12mmol,2.5M) n-BuLi的正己烷溶液,保持此温度继续搅拌反应30min,再快速注入硼酸三甲酯6.6 mL(14mmol),关掉制冷,缓慢升至室温反应后,加入40mL水终止反应;经CH2Cl2萃取,水层用6M HCl酸化,出现大量白色沉淀,抽滤,水洗,干燥得白色固体即三号 醛基-Base中间化合物4,共2.1g,产率为66%;

称取0.37g(1.2mmol)三号醛基-Base中间化合物4,添加0.46g(2.0mmol)4- 碘苯甲醛和10%的催化量的Pd(PPh3)4,放入50mL的侧支茄型反应瓶中,氩气保护下 注入15mL的甲苯和10mL(2M)K2CO3溶液,避光110℃反应24h,反应结束后冷却, 加入10mL水淬灭反应,CH2Cl2(3×10mL)萃取,无水Na2SO4干燥有机相,柱层析(淋 洗液石油醚:乙酸乙酯=1:1),得亮黄色固体即三号醛基-Base化合物6,产率为 40%。

2)醛基-Base化合物取代合成芳亚甲基丙二腈-Base衍生物:

如图3所示,步骤2)的具体方法为:50mL圆底烧瓶中加入0.14g(0.5mmol)醛基 -Base化合物,包括一号醛基-Base化合物2、二号醛基-Base 中间化合物3、二号醛基-Base化合物5及三号醛基-Base化合物6,与 0.10g(1.5mmol)丙二腈、0.03g SSA,在无水EtOH中reflux回流12h,冷却至室温, 抽滤,固体水洗3次,用以除去过量的丙二腈,经柱层析(淋洗液石油醚:乙酸乙酯=2:1), 得到相应的芳亚甲基丙二腈-Base衍生物,包括一号芳亚甲基丙二腈-Base衍生物甲2’a,为黄色固体,产率为35%;和一号芳亚甲基丙二腈-Base衍 生物乙2’b,为黄色固体,产率为15%;还有包括二号芳亚甲基丙二腈-Base 衍生物3’,为浅黄色固体,产率为35%;以及三号芳亚甲基丙二腈-Base衍生 物5’及四号芳亚甲基丙二腈-Base衍生物6’。

实施例2:产物的固态发光性质

1)紫外吸收光谱:

将醛基-Base化合物2,3,5,6和2’a,2’b,3’,5’,6’配成1×10-6mol/L 二氯甲烷溶液,进行紫外吸收光谱测定,相应的紫外吸收光谱如图4、5所示。化合物2、 3、6在300-330nm处出现一个明显的吸收带,化合物5在270-300nm处有吸收,这是 由于π-π*跃迁所引起的;化合物2’a、2’b、3’、5’、6’在350-400nm处都有较强吸收, 是π-π*跃迁引起的;化合物2’a、2’b、3’、5’和6’的吸收波长与化合物2,3,5和6相比 有所增大,可能是氰基的强吸电子性导致的。

2)固态荧光:

上述含有化合物的二氯甲烷溶液在365nm紫外灯照射下几乎不显示荧光,但固体 有较强的绿色和黄色荧光,具有聚集态荧光增强的特征。

图6为化合物2、3、5、6和2’b、3’、5’、6’的固态荧光光谱图,在300-330nm波 长激发下,化合物2、3、5、6的固态荧光发射峰在450-500nm;化合物2’b、3’、5’、 6’的最大波长激发为380-420nm,荧光发射波长在500-550nm,与2、3、5、6相比发 生明显红移,一方面是因为2’b、3’、5’、6’的共轭体系较2、3、5、6有所增长,另一 方面,引入两个吸电子的氰基后,电子的流动更为顺畅。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 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 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