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智能空间堆叠式装配机器人生产线

智能空间堆叠式装配机器人生产线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智能空间堆叠式装配机器人生产线,包括若干个依次排列的机器人装配单机,该若干个依次排列的机器人装配单机形成装配生产线,该装配生产线的首端外设有第一循环载具升降机构,该装配生产线的末端外设有第二循环载具升降机构;该智能空间堆叠式装配机器人生产线模块化设计,可随意重组,互换性高,可实现快速换型;通用性广,产品工艺更改后,设备的改动量较小;功能齐全,适用于多种生产工艺;整线采用总线控制,可在总控上监视整条线的生产状况,每个单机都有独立的液晶触摸屏人机界面,操作简单。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4820417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5-08-05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号CN201510267649.4

  • 申请日2015-05-22

  • 分类号G05B19/418(20060101);

  • 代理机构32212 昆山四方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盛建德;张文婷

  • 地址 215300 江苏省苏州市昆山市巴城镇东荣路

  • 入库时间 2023-12-18 10:16:50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7-08-01

    授权

    授权

  • 2017-06-30

    著录事项变更 IPC(主分类):G05B19/418 变更前: 变更后: 申请日:20150522

    著录事项变更

  • 2015-12-09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G05B19/418 申请日:20150522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5-08-05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自动加工、组装生产线,具体的说是涉及 一种智能空间堆叠式装配机器人生产线。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高速发展,各种产品的生产、加工和组装逐步 被自动化替代,随之各种自动化生产线也应运而生,但现有的 自动化生产线很难实现多个工序的有力衔接,或者各工序进行 增减比较麻烦,无法适应多种产品的不同需求。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缺陷,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智能空间堆叠式装 配机器人生产线,能够根据产品的需求,随意重组,并且通用 性广。

本发明为了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智能空间堆叠式装配机器人生产线,包括若干个依次 排列的机器人装配单机,该若干个依次排列的机器人装配单机 形成装配生产线,该装配生产线的首端外设有第一循环载具升 降机构,该装配生产线的末端外设有第二循环载具升降机构;

所述第一循环载具升降机构包括第一上下升降气缸和第 一升降机构输送皮带,该第一升降机构输送皮带上设有循环载 具,该循环载具从前段流线输送到该第一升降机构输送皮带 上,所述第一上下升降气缸带动该循环载具及第一升降机构输 送皮带下降至所述第一循环载具升降机构的下部,该第一升降 机构输送皮带翻转并将所述循环载具输送到下一工段即所述 机器人装配单机的机架下部的回流载具输送线上;

所述机器人装配单机包括料盘夹取分料机构、机器人取料 机构、标准皮带输送线、影像系统和设备控制系统,该影像系 统内设有CCD;所述料盘夹取分料机构将产品料盘自动上下 料,并将空料盘回收堆叠;所述机器人取料机构将产品从料盘 取出并移动到CCD检测处经过检测角度及位置后自动调整并 装入所述标准皮带输送线上的循环载具中;所述标准皮带输送 线将前段到位的循环载具输送至产品取放处并进行二次定位、 打开,并可储存一个循环载具到位于所述机器人装配单机的机 架下方的载具回流皮带输送线上;所述设备控制系统包括影像 控制系统和PLC控制系统;

所述第二循环载具升降机构包括第二上下升降气缸和第 二升降机构输送皮带,循环载具从前段流线输送到第二升降机 构输送皮带上,并由第二上下升降气缸带动循环载具及第二升 降机构输送皮带上升到顶部,再由第二升降机构输送皮带翻转 将循环载具输送到下一工段机架下部的回流载具输送线上。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影像系统由两组CCD检测 机构组成,每一组该CCD检测机构包括相机、镜头、光源和 CCD,其中一组CCD用于检测所述机器人取料机构上的产品位 置,另一组CCD用于检测所述标准皮带输送线上的循环载具位 置,两组CCD由同一个工控机控制并能相互交换信号。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机器人装配单机为六 轴机器人装配单机和四轴机器人装配单机其中之一。四轴机器 人装配单机能实现XYZ以及R方向的角度调整与装配,擅长高 速取放;六轴机器人装配单机可以实现特殊的角度产品取放及 装配,比四轴机器人有更多的行动自由度。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四轴机器人装配单机上安 装有抓取机构,该抓取机构通过所述控制系统给定的位置自动 运动。从而将产品从料盘取出并移动到CCD检测处经过检测角 度及位置后自动调整并装入皮带输送线上的循环载具中。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设备控制系统设有操作界 面,该操作界面通过防护罩上镶嵌的17寸工业触摸显示屏来 操作。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升降机构输送皮带上 设有第一到位检测光纤,所述循环载具从前段流线输送到该第 一升降机构输送皮带上并由第一到位检测光纤感应到位后,所 述第一上下升降气缸带动该循环载具及第一升降机构输送皮 带下降至所述第一循环载具升降机构的下部;所述第二升降机 构输送皮带上设有第二到位检测光纤,所述循环载具从前段流 线输送到第二升降机构输送皮带上并由第二到位检测光纤感 应到位后,由第二上下升降气缸带动循环载具及第二升降机构 输送皮带上升到顶部。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机器人装配单机的料盘夹 取分料机构的产品取料处设有二次定位机构将料盘夹紧。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模块化设计,可随意重组,互换性高,可实现快速换 型。

2、通用性广,产品工艺更改后,设备的改动量较小。

3、功能齐全,适用于多种生产工艺。

4、整线采用总线控制,可在总控上监视整条线的生产状 况,每个单机都有独立的液晶触摸屏人机界面,操作简单。

5、设备多处采用CCD进行判别(来料不良、生产过程不 良等实时监控判别),保证生产产品质量稳定性。

6、产品物料采用料车自动加料、料机自动上下料盘,机 器人自动取放料,自动化程度高、节约人力,投资回报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总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所述第一循环载具升降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所述第二循环载具升降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所述四轴机器人装配单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所述六轴机器人装配单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所述料盘夹取分料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所述标准皮带输送线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所述影像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所述设备控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结合附图,作以下说明:

1——第一循环载具升降机构

2——机器人装配单机

3——第二循环载具升降机构

4——循环载具

11——第一上下升降气缸

12——第一升降机构输送皮带

13——第一到位检测光纤

21——料盘夹取分料机构

22——机器人取料机构

23——标准皮带输送线

24——影像系统

25——设备控制系统

31——第二上下升降气缸

32——第二升降机构输送皮带

33——第二到位检测光纤

241——相机

242——镜头

243——光源

244——CCD

251——触摸显示屏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一个较佳实施例作详细说明。 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实施例,即但凡以本发明申请 专利范围及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简单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仍属 本发明专利涵盖范围之内。

请参阅图1-9,一种智能空间堆叠式装配机器人生产线, 包括若干个依次排列的机器人装配单机2,该若干个依次排列 的机器人装配单机形成装配生产线,该装配生产线的首端外设 有第一循环载具升降机构1,该装配生产线的末端外设有第二 循环载具升降机构3。

所述第一循环载具升降机构包括第一上下升降气缸11和 第一升降机构输送皮带12,该第一升降机构输送皮带上设有 循环载具4,该循环载具从前段流线输送到该第一升降机构输 送皮带上,所述第一上下升降气缸带动该循环载具及第一升降 机构输送皮带下降至所述第一循环载具升降机构的下部,该第 一升降机构输送皮带翻转并将所述循环载具输送到下一工段 即所述机器人装配单机的机架下部的回流载具输送线上;

所述机器人装配单机包括料盘夹取分料机构21、机器人 取料机构22、标准皮带输送线23、影像系统24和设备控制系 统25,该影像系统内设有CCD;所述料盘夹取分料机构将产品 料盘自动上下料,并将空料盘回收堆叠;所述机器人取料机构 将产品从料盘取出并移动到CCD检测处经过检测角度及位置 后自动调整并装入所述标准皮带输送线上的循环载具中;所述 标准皮带输送线将前段到位的循环载具输送至产品取放处并 进行二次定位、打开,并可储存一个循环载具到位于所述机器 人装配单机的机架下方的载具回流皮带输送线上;所述设备控 制系统包括影像控制系统和PLC控制系统;

所述第二循环载具升降机构包括第二上下升降气缸31和 第二升降机构输送皮带32,循环载具从前段流线输送到第二 升降机构输送皮带上,并由第二上下升降气缸带动循环载具及 第二升降机构输送皮带上升到顶部,再由第二升降机构输送皮 带翻转将循环载具输送到下一工段机架下部的回流载具输送 线上。

机器人装配单机之间采用柔性连接,并可根据实际产品的 需求进行增减,从而能适应不同产品的需求。

所述影像系统由两组CCD检测机构组成,每一组该CCD 检测机构包括相机241、镜头242、光源243和CCD244,其中 一组CCD用于检测所述机器人取料机构上的产品位置,另一组 CCD用于检测所述标准皮带输送线上的循环载具位置,两组 CCD由同一个工控机控制并能相互交换信号。

所述机器人装配单机为六轴机器人装配单机或四轴机器 人装配单机。四轴机器人装配单机能实现XYZ以及R方向的角 度调整与装配,擅长高速取放;六轴机器人装配单机可以实现 特殊的角度产品取放及装配,比四轴机器人有更多的行动自由 度。

所述四轴机器人装配单机上安装有抓取机构,该抓取机构 通过所述控制系统给定的位置自动运动。从而将产品从料盘取 出并移动到CCD检测处经过检测角度及位置后自动调整并装 入皮带输送线上的循环载具中。

所述设备控制系统设有操作界面,该操作界面通过防护罩 上镶嵌的17寸工业触摸显示屏251来操作。电、气各有独立 的进入点。

所述第一升降机构输送皮带上设有第一到位检测光纤 13,所述循环载具从前段流线输送到该第一升降机构输送皮带 上并由第一到位检测光纤13感应到位后,所述第一上下升降 气缸带动该循环载具及第一升降机构输送皮带下降至所述第 一循环载具升降机构的下部;所述第二升降机构输送皮带上设 有第二到位检测光纤33,所述循环载具从前段流线输送到第 二升降机构输送皮带上并由第二到位检测光纤33感应到位 后,由第二上下升降气缸带动循环载具及第二升降机构输送皮 带上升到顶部。

所述机器人装配单机的料盘夹取分料机构的产品取料处 设有二次定位机构将料盘夹紧。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