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基于3D打印的复杂结构模具制作方法及成型方法

基于3D打印的复杂结构模具制作方法及成型方法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3D打印的复杂结构模具制作方法和成型方法,包括:构建目标模型和模具制作装置,得到目标模型文件和模具制作装置文件;将三维模型文件和模具制作装置文件导入3D打印机,制作目标模型和模具制作装置;在目标模型表面铺设硅胶膜或明胶膜固化;在模具制作装置内表面和目标模型的薄膜表面涂覆隔断材料层,在模具制作装置中定位模型;浇注下模液,固化,得到下模;在下模上的分型面上涂覆隔断材料层,浇铸上模液,固化,去除目标模型得到复杂结构型面特征的上下模模具。本发明基于成熟的三维打印技术,稳定性、可控性好,结构简单、价格经济,加之可以脱机打印,使得生产更易于配置和优化。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4760288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5-07-08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浙江大学;

    申请/专利号CN201510177967.1

  • 发明设计人 丁易人;薛光怀;贺永;傅建中;

    申请日2015-04-15

  • 分类号B29C67/00(20060101);B29C39/18(20060101);A23G1/20(20060101);A23G1/22(20060101);B33Y10/00(20150101);

  • 代理机构33224 杭州天勤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黄燕

  • 地址 310027 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浙大路38号

  • 入库时间 2023-12-18 09:57:47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7-09-01

    授权

    授权

  • 2015-08-05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B29C67/00 申请日:20150415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5-07-08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本发明涉及复杂结构模型的浇铸成型领域,一种基于3D 打印的复杂结构分模制作方法及成型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经济发展和网络的兴起、技术的进步,私人量身定制的概 念日渐深入人心。在食品行业,从生日蛋糕,到纪念日的个性糕点,以个 性造型定制为卖点的个体商户不断涌现,抓取消费者的眼球。而在医学领 域,根据病人的骨骼等生理结构量身定制医用器具(如病人骨骼的石膏模 型等),更是一直以来的强烈需求。

但是,一方面,由于很多材料的强度低,在加工过程中易断裂,对于 以上这些应用场景,目前生产方式普遍严重甚至完全依赖手工制作,如手 工雕刻等。一方面,手工方法具有生产效率低、主观性强、不可控等缺点; 另一方面,在深度定制领域,如食品的真人全身像造型,由于型面复杂、 精细,手工制造至多只能通过将人卡通化这种简化手段来勉强达到定制效 果,且费时费力,成本高昂,所以一直是难以攻克的难题。

3D打印作为近年来的热门技术,以增材制造、强大的复杂实体制造 和单件小批量生产能力为人们熟知,这就为复杂结构的制造尤其是深度定 制造型的实现提供了可行的手段。现有3D打印手段诸如光敏树脂打印、 粉末打印,其成型精度较高,但是材料、设备昂贵,而熔融沉积制造(FDM) 使用成本低廉、技术成熟,加之所使用的PLA熔丝具有经济、无毒环保、 易降解的特性,因此还与很多有较高卫生安全要求的行业(如食品和医疗 等行业)的契合度较高。

但FDM三维打印由于层积制造的方式,导致产品表面存在“台阶” 纹,有时会严重影响产品的表面质量,申请号为CN 201410617641.1的中 国发明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用硅胶膜来获得光洁表面模具的方法,并用来 完成对食品的浇铸造型。包括以下步骤:⑴通过三维软件建模或者三维扫 描需要制作模具的复杂结构,得到模具模型,根据模具模型设计上模具; ⑵制作上模具,在制作好的上模具的型面上涂设表面光滑的硅胶膜,在硅 胶膜表面涂覆隔离层;⑶将步骤⑵得到的上模具浸没在盛有硅胶的下模具 中,固化完成后,将所述上模具和硅胶膜去除,得到具有复杂结构型面的 硅胶模具。这种方法为解决相对复杂型面的食品造型和表面质量问题提供 了一种思路。

但此方法的硅胶薄膜容易破裂并粘连在硅胶模具上,后期清理工作比 较繁杂。且由于通过此方法制造出的硅胶模具不能分型,因此造型有很多 限制,例如全身的人像造型,因为有伸展的四肢,如果不破坏硅胶模具, PLA塑料模型将无法从硅胶中脱出,即使通过破坏塑料模型得到了完整的 硅胶模具,在产品浇铸后同样无法脱出,更无法防止腿部这种细长结构的 脆断。

综上所述:

(1)对于与上述例子类似的这种复杂结构模型,必须采用分型模具, 防止模型无法脱模;

(2)对于低强度材料,固化成型后易发生脆断,加之模型为复杂结 构,脱模时肯定会有剪切力产生,脆断更易发生,因此必须采用质地柔软 的模具;

(3)对于上述例子类似的模型,分型模具的对准精度也有一定要求, 即使模具柔软难以配合,也需要保证配合的准确度。

因此,一种能够制作出材质柔软、配合精度高的分模模具,利用此模 具浇铸成型最终产品,并且经济、实用的复杂结构分模浇铸成型方法被迫 切需要。

目前,对于柔软材质(以下以硅胶为例,其他类似材料同样适用)的 模具分型方法,主要有两种:

(1)分开制作浇注硅胶上模和下模,固化后清理,最后合模。由于 类似硅胶的材料固化后特别柔软难以夹紧和定位,即使所使用的工具精度 很高,分开浇注也会致使上下型面很难做到平齐,因此这种方法得到的硅 胶模具合模密封性差,这继而极易致使浇铸材料从分型面处泄露,产品后 期需要繁杂的处理工序甚至有直接报废的风险。

(2)将模型全部浸没在硅胶中,待硅胶固化后,用刀片手工沿需要 分型的位置切开并取出模型,得到上下分模。这种方法的优点是上下模是 由一个模具切开得到,所以配合精度高,合模密封性好。但缺点也同样明 显:首先手持刀片的不稳定晃动致使型腔结合处的边角割出很多毛刺,模 具使用一次后有些毛刺将会脱落,上下模结合处随之出现坑洞影响产品质 量;其次由于固态硅胶对刀片粘着力很强,切割会很困难,切割方向无法 沿预设切割线进行;最后,对例如人像两腿间空隙的结构,刀片无法伸入, 不能完成切割。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3D打印的复杂结构分模制作方法及成型方 法,利用了硅胶或者明胶等材料的流动性和固化特性,以及固化后的柔软 质地,制作分型模具。通过在已经固化的表面涂覆“隔断”材料后再二次 浇注固化,可以在两次固化的交界处形成分界面,实现模具的自分型。本 发明尤其涉及型面复杂、有表面质量要求、定制化程度高、必须分模制造 的低强度材料的浇铸成型方法。

一种基于3D打印的复杂结构模具制作方法,包括:

步骤(1)、构建具有型面特征的目标模型和模具制作装置,得到目标 模型文件和模具制作装置文件;

步骤(2)、将三维模型文件和模具制作装置文件导入3D打印机,通 过3D打印制作目标模型和模具制作装置;

步骤(3)、在具有型面特征的目标模型表面铺设硅胶膜或明胶膜,固 化;

步骤(4)、在模具制作装置内表面和目标模型的硅胶膜或明胶膜表面 涂覆隔断材料层,在模具制作装置中定位模型;

步骤(5)、可根据需要调整目标模型的倾斜角度,然后浇注下模硅胶 液体或明胶液体至需要分型的高度;固化,得到下模;

步骤(6)、在下模上的分型面上涂覆隔断材料层,浇铸上模硅胶液体 或明胶液体,固化,去除目标模型得到复杂结构型面特征的硅胶或明胶上 下模模具。

本发明还可以包括如下步骤:通过三维软件建模得到目标模型,或者 先利用三维扫描并处理后得到目标模型。该步骤中,按照需求,可采用现 有成熟技术。通过计算机辅助设计CAD(Computer Aided Design)软件可以 自建三维模型,例如利用商业CAD软件Solidworks等绘制。扫描模型可 通过商用三维扫描仪得到点云数据,而后使用Geomagic studio、Cura等软 件处理得到可用的三维模型。

作为优选,所述制作装置,包括:

用于形成上、下模的容器,该容器顶部和一侧设有开口;

盖设在所述容器顶部开口的容器盖板;

目标模型设置在容器内,且与所述容器相对固定;

目标模型具体结构需要根据实际需要确定,与实际加工的产品外形结 构一致。

所述容器一侧同时设有开口;所述制作装置还包括与所述容器一侧开 口可拆卸连接的底板;所述目标模型固定在一底座上,所述底座通过所述 底板与容器相对固定。容器顶部和一侧开口的设置,方便了目标模型的移 除。

作为优选,所述容器棱角位置为倒角结构,具体尺寸选择应该参照模 型尺寸(倒角秒的宽度为模型宽度的20-40%取整),以利于硅胶模具的脱 出。

作为优选,在垂直容器底部的方向上,所述容器内侧壁为底部向内倾 斜的斜面结构。容器壁可设计为斜面(斜度为与垂直面夹角15~30度), 使得硅胶模具的定位和脱出易于实现。

作为优选,所述容器盖板上设有溢流通孔,以便加盖时使硅胶溢出; 所述底板上设有提拉通孔。所述提拉通孔为两个直径为15mm的通孔,方 便施加拉力脱出硅胶模具。

作为优选,所述容器盖板内侧壁上设有凸台;所述容器顶部开口处设 有与所述凸台配合的卡台。凸台可以在浇注食品材料时起到定位硅胶模具 的作用。

作为优选,容器的壁厚至少为3mm,防止受热翘曲变形。

作为优选,模型边缘至同一水平面的容器内壁的距离至少为8mm, 以方便步骤(4)中隔断层的涂覆。

作为优选,容器的深度尺寸相对于模型厚度不应过大,内壁地面和容 器顶缘与模型上下边缘的距离不大于5~8mm,否则会造成硅胶模具取放 困难,加之上下硅胶模组的多余厚度增加,其刚度变大,可能导致食品模 型脱模时被折断。

步骤(4)中,硅胶膜或明胶膜的厚度的控制可以通过调控液体硅胶 的用量实现,总的来说,模型越精细,硅胶膜的厚度应该越薄,以保证最 终的食品造型对细节的表现能力。隔断层材料应该均匀涂覆,以刚好覆盖 固化后的硅胶表面为准,材料的选择可以多种多样,但应以动物油脂(膏 状)为基底,以保证食品安全。液态油脂由于其分子与硅胶表面不亲和, 会凝聚成油滴,不能起到“隔断”作用,还会在后固化的硅胶层表面形成 “麻点”,不利于硅胶模具的合模密封性。作为优选,所述隔断材料层采 用的材料为膏状动物油脂。

步骤(5)中,上膜硅胶模浇铸时应使硅胶液面接近容器顶端,以使 在容器盖板加盖时有硅胶满溢,使得硅胶得到充分填充。

本发明可在三维软件中构建目标模型的打印结构并用FDM打印机打 印,以用于制作对应的硅胶模具,打印结构包括:容器、容器盖板、底板、 目标模型及其底座;即作为优选,所述容器、容器盖板、底板、目标模型 及底座均使用PLA材料,在FDM打印机打印通过三维打印得到。

作为优选,与目标模型固定的底座厚度至少为3mm,以保证脱出硅 胶模具时底板的强度。

本发明同时提供了一种基于3D打印的复杂结构模型成型方法,包括:

(1)在权利要求1所述方法制备得到的上下模的上下型面涂覆隔断 材料层,将上下模置于模具制作装置,合模定位;

(2)将制作模型的液态材料浇铸到上下模的型腔内,冷却成型,脱 模便得到目标造型。

作为优选,在得到上下半模准备合模浇注之前,可在上下型面涂覆隔 断层材料,可以起到加强密封作用。

作为优选,在合模准备浇注液态材料之前,可将硅胶模具整体放入加 热风箱中加热至合适的温度,使得液态材料在模具中保持足够的流动性以 便充满型腔。

作为优选,在浇注完成后,应缓缓冷却至室温,以保证固化后的造型 拥有足够的韧性,防止脱模时发生脆断。

本方法生产的模具:(1)与分浇铸上下模相比,贴合紧密,配合精度 高,制备过程简便,经济效率;(2)与刀割法制备上下模相比,模具外观 整齐,可以重复使用,可控性好,有自动化的潜质,便于商业推广。由于 所使用的材料均无毒环保,因此安全可靠。

与同领域的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

基于成熟的FDM三维打印技术,稳定性、可控性好,结构简单、价 格经济,加之可以脱机打印,使得生产更易于配置和优化。硅胶分模技术 使得必须分模才可得到的复杂造型可以快速方便的生产(例如真人全身像 的食品造型)。隔断材料可以一物三用,既可以隔断固液两态硅胶,还可 以充当密封材料和模具制造的脱模剂,其本身也是易于获取、天然无毒害 的材料,利于大范围的推广,没有化学添加剂的隐患。硅胶模具的制造以 及合模浇注的定位,都是使用打印容器及其盖板,无额外的专用夹具等工 具。

附图说明

图1为在已经固化的硅胶表面涂覆三种不同材料再二次浇注固化后, 硅胶分层的效果对比图,图(a)为不使用任何材料,图(b)为使用液态 食用油的表面,图(c)为使用隔断材料的表面;

图2为实施例1的具体流程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1的模型及底座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1的容器示意图;

图5为实施例1的容器盖板示意图;

图6为实施例1的容器底板示意图;

图7为实施例1的组装图;

图8为图7去除容器盖板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2所示,以一种典型的复杂结构模型——真人全身像的巧克力造 型为例,其曲面造型复杂,并且还有四肢这样的细长结构,是极易发生脆 断的部位,为了表现人的体貌特征,对模型的精细度也有较高要求,加上 固态巧克力又是一种在室温下极易脆断的材料,对于体现本方法的优势具 有说明性。

实施例1

(1)利用商用三维扫描仪得到真人的全身点云数据,在Geomagic  studio中处理成可以进行三维打印的STL格式的人像模型文件,将人像模 型文件导入Cura中得到人像模型的长宽高尺寸;

(2)在Solidworks中设计绘制底板、容器、容器盖板以及人像模型 的底座,并分别另存为单独的STL格式的文件,分别是底板模型文件、容 器模型文件、容器盖板模型文件和人像模型的底座模型文件,将STL格式 的人像模型文件与底座模型文件通过MAGICS融合,得到带人像模型的 底座模型文件:

(a)设计带人像模型的底座如图3,根据人像模型的尺寸,选择对应 人像模型的底座的长宽尺寸,人像模型边缘距离底座各边的距离不低于 10mm,底座的厚度不低于3mm,以保证强度。底座根据人像脚部尺寸设 计一个凸台,高度不小于2mm,以便使巧克力人像可以站立。

(b)设计底板如图6,底板厚度不小于2mm,在底板的一边设计两 个直径不小于15mm的孔,方便硅胶模具的取出;

(c)设计容器盖板如图5,容器盖板设计凸台,高度不小于1mm, 宽度小于容器口部内宽尺寸,以便使得硅胶溢出获得充分填充,还可以在 食品浇铸阶段起到定位硅胶模具的作用。容器盖板上设计通孔结构,使硅 胶可以溢出;

(d)设计容器如图4,容器壁厚不小于3mm,否则易在加热固化硅 胶时变形。容器的内壁底面和顶缘与人像模型上下边缘的距离不超过 5~8mm,否则硅胶膜刚度变大,使得取放困难,且食品造型脱模时也易折 断。容器的边角设计5×5mm的倒角,周围的内壁设计为有一定斜角的结 构,以方便硅胶模具的取放,还可以起到定位作用;容器底部设有用于固 定底板的卡槽;容器开口部位设有用于与容器盖板的凸台相对应的卡台;

(3)将步骤(2)中所述的STL格式的底板模型文件、容器模型文件、 容器盖板模型文件和带人像模型的底座模型文件分别导入Cura生成G代 码,使用PLA材料,在FDM三维打印机上打印实体,分别得到底板、容 器、容器盖板和带人像的底座;如图7和图8所示。

(4)将打印出的带人像的底座表面均匀铺涂液体硅胶(可使用匀速 转台帮助硅胶的铺涂)后放入烘箱中在50~60℃下固化,在带人像的底座 表面形成薄膜,得到表面光洁的带人像的底座,而后使用隔断材料(本例 使用羊皮脂和蜂蜡的混合物)均匀涂覆在带人像的底座的薄膜表面;

(5)在容器内表面和盖板的凸台面涂抹隔断材料,充当脱模剂。将 底板插入容器卡槽中,浇注液体硅胶直到浸没至人像侧部一半的位置(不 能完全没过脖颈),静置于烘箱中固化;

(6)在固化后的下模表面,均匀涂覆隔断材料,继续浇注硅胶至容 器顶缘。加盖容器盖板,保证容器盖板上的凸台与容器上的卡台对应,使 硅胶从容器盖板的通孔中溢出,确保充分的填充后,静置于烘箱中固化;

(7)全部模具固化后,利用底板的两个孔将硅胶模具取出,分离上 模,移除塑料模型,分离下模,如果容带人像的底座的表面的硅胶薄膜有 磨损粘连,检查后去除,得到光洁的硅胶上下模;

(8)在上下模分型面涂覆隔断材料以确保密封,分别将下模和上模 放回容器中合实,加盖盖板,确保定位准确,而后将容器盖板用夹具夹紧, 放入烘箱中加热,由于本例中所使用的食品材料为巧克力,为保证流动性 的同时留存巧克力的风味,应选择温度为33℃;

(9)用水浴锅将加热融化的液态巧克力(可可脂,33~40℃)缓缓注 射进下模和上模之间的型腔,填充完全后将模具固定于振动台振实,最后 将模具静置于冷却装置中缓缓冷却至室温,开模即可得到巧克力的人像造 型。

实施的有益效果

(1)硅胶模具密封性好,配合精确,经过浇注和振实后没有泄露;

(2)食品造型脱模容易,没有折断;

(3)食品造型对塑料模型的复制程度极高,且表面光洁;

(4)操作简单,成品率高,材料易获取,成本低。

为进一步说明本发明,见图1,图1为三种方法对硅胶分层的效果对 比图,图(a)为不使用任何材料,图(b)为使用液态食用油的表面,图 (c)为使用隔断材料的表面;由图(a)可知,在不使用任何材料时,硅 胶结成一块,无法分离。由图(b)可知,在硅胶表面涂覆液态食用油后, 硅胶可分离,但是由于食物油本身容易聚集在一起,分离后的硅胶表面有 “麻点”(A处)。由图(c)可知,采用本发明的羊皮脂和蜂蜡的混合物 时,硅胶分层简单,且表面平滑。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