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冷冻冷藏装置及其除霜控制方法

一种冷冻冷藏装置及其除霜控制方法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冷冻冷藏装置及其除霜控制方法。具体地,本发明提供一种冷冻冷藏装置,包括箱体和门体。箱体内限定有至少一个储物间室、向储物间室供给冷却气流的供给风路、使来自于储物间室的气流流过的返回风路、具有送气开口部和返气开口部的容纳有蒸发器、风机和除霜加热器的冷却室以及连通冷却室的送气开口部和返气开口部的除霜回风路。供给风路和除霜回风路中分别设有供给风门和除霜回风风门,以选择性导通和/或阻断供给风路和除霜回风路。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冷冻冷藏装置的除霜控制方法,包括接受除霜信号、启动位于蒸发器上的除霜加热器、关闭供给风门、打开除霜回风风门以使除霜产生的热气对蒸发器进行循环除霜等步骤。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4792094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5-07-22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青岛海尔股份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1510215962.3

  • 发明设计人 陶海波;刘建如;戚斐斐;姬立胜;

    申请日2015-04-29

  • 分类号F25D17/06(20060101);F25D21/06(20060101);F25D21/14(20060101);F25D29/00(20060101);

  • 代理机构北京智汇东方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薛峰;范晓斌

  • 地址 266101 山东省青岛市崂山区海尔路1号海尔工业园

  • 入库时间 2023-12-18 09:48:08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8-02-02

    授权

    授权

  • 2016-07-27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F25D17/06 申请日:20150429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5-07-22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蒸发器除霜技术,特别是涉及一种冷冻冷藏装置及其除霜控制 方法。

背景技术

通常情况下,冰箱等冷冻冷藏装置在运行一段时间后,其蒸发器表面会结 一层霜。该霜层会影响蒸发器与冰箱内空气之间的热交换,降低蒸发器制冷效 率,因此冰箱运行一段时间后必须进行除霜。

现有技术中,通常采用加热的方式对蒸发器进行除霜。然而,除霜过程会 产生大量的热气,该热气通常会通过进风口进入冰箱储物间室内部,一方面, 导致热气中所含热量的浪费,另一方面,会导致储物间室内的温度上升,影响 食物的保鲜和冷冻时间。

发明内容

本发明第一方面的一个目的旨在克服现有的冷冻冷藏装置的至少一个缺 陷,提供一种冷冻冷藏装置,其能够重复利用蒸发器除霜时产生的热气对蒸发 器进行循环除霜,从而充分有效地利用了热气中所含的热量,并且能够避免从 而避免储物间室内的温度因除霜热气而上升,延长了食物的储藏时间。

本发明第一方面的一个进一步的目的是将蒸发器循环除霜后的残留热气 排放至环境空间,避免残留热气进入储物间室内引起温度拨动。

本发明第一方面的另一个进一步的目的是降低冷冻冷藏装置的能耗。

本发明第二方面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冷冻冷藏装置的除霜控制方法。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冷冻冷藏装置,包括箱体和枢 转地连接到所述箱体的门体,其中所述箱体内部限定有:

至少一个用于储存物品的储物间室;

供给风路,配置成向所述至少一个储物间室供给冷却气流;

返回风路,配置成使来自所述至少一个储物间室的气流流过;

冷却室,具有用于使其内部的空气向所述供给风路流出的送气开口部和用 于使来自所述返回风路的空气流入的返气开口部,且其内部设置有用于对从所 述返气开口部流入其中的空气进行冷却的蒸发器、用于驱动所述冷却室内的空 气朝向所述送气开口部流动的风机和设置在所述蒸发器上的除霜加热器;以及

除霜回风路,位于所述冷却室的后面,且连通所述冷却室的送气开口部和 返气开口部;其中

所述供给风路和所述除霜回风路内分别设置有供给风门和除霜回风风门, 以选择性导通和/或阻断所述供给风路和所述除霜回风路。

可选地,所述冷冻冷藏装置还包括:

排放风路,分别与所述除霜回风路和环境空间连通,以供流经所述除霜回 风路的空气直接排放至所述环境空间。

可选地,所述排放风路内设置有排放风门,以选择性导通和/或阻断所述排 放风路;且

所述排放风路与所述除霜回风路连通的一端在空气流动方向上位于所述 除霜回风风门的上游。

可选地,所述至少一个储物间室包括冷冻间室;且

所述供给风路包括开设在所述冷冻间室后盖板上的冷冻进风口,所述返回 风路包括位于所述冷冻间室下部的冷冻回风道。

可选地,所述至少一个储物间室包括上下设置的冷藏间室和冷冻间室,所 述冷却室位于所述冷冻间室的后面,并通过所述冷冻间室的后盖板与所述冷冻 间室相隔。

可选地,所述供给风路包括位于所述冷藏间室后方的冷藏进风道和开设在 所述冷冻间室后盖板上的冷冻进风口;且

所述供给风门包括设置在所述冷藏进风道内的冷藏进风风门和设置在所 述冷冻进风口处的冷冻进风风门。

可选地,所述蒸发器的顶部设有第一温度传感器,以检测所述蒸发器顶部 的温度。

可选地,所述除霜回风路与所述冷却室连通的一端在空气流动方向上位于 所述风机的下游。

可选地,所述除霜加热器设置在所述蒸发器的底部,且与位于所述冷却室 底部的凹槽相对,以使除霜时产生的化霜水通过与所述凹槽连通的排水管流入 位于所述箱体底部的接水盒中。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冷冻冷藏装置的除霜控制方 法,包括:

步骤A:接受用于指示对位于所述冷冻冷藏装置的冷却室内的蒸发器进行 除霜的除霜信号;

步骤B:启动位于所述蒸发器上的除霜加热器;

步骤C:关闭位于所述冷冻冷藏装置的供给风路中的供给风门,以阻断所 述供给风路;以及

步骤D:打开位于所述冷冻冷藏装置的除霜回风路中的除霜回风风门,以 导通所述除霜回风路,使得所述除霜加热器除霜时产生的热气依次通过所述冷 却室的送气开口部、所述除霜回风路和所述冷却室的返气开口部返回至所述蒸 发器,以利用所述热气对所述蒸发器进行循环除霜。

可选地,在所述步骤D之后还包括:

步骤E:当所述蒸发器顶部的温度达到预定温度后,停止所述除霜加热器。

可选地,在所述步骤E之后还包括:

步骤F:关闭所述除霜回风风门,以阻断所述除霜回风路;

步骤G:打开位于所述冷冻冷藏装置的排放风路中的排放风门,以导通所 述排放风路,使得循环除霜产生的残留热气经由所述排放风路直接排放至环境 空间。

可选地,在所述步骤G之后还包括:

步骤H:当所述除霜加热器停止预定时间后,关闭所述排放风门,以阻断 所述排放风路。

本发明的冷冻冷藏装置中,由于连通冷却室和储物间室的供给风路中设有 供给风门,连通冷却室的送气开口部和其返气开口部的除霜回风路中设有除霜 回风风门,在对冷却室的蒸发器进行除霜时,可通过供给风门阻断供给风路, 避免除霜加热器加热除霜时产生的热气通过供给风路流入储物间室内,避免储 物间室内的温度因除霜热气而尝试,延伸了食物的储藏时间;并且,可通过除 霜回风风门打开除霜回风路,使除霜时产生的热气依次通过送气开口部、除霜 回风路和返气开口部返回至位于冷却室内的蒸发器处,以再次利用热气对蒸发 器进行循环除霜,从而充分有效地利用了热气中所含的热量,对蒸发器进行高 效除霜。

进一步地,由于本发明的冷冻冷藏装置还包括连通冷却室和环境空间的排 放风路,且排放风路中设有排放风门,在蒸发器循环除霜结束后,可通过排放 风门打开排放风路,使蒸发器循环除霜结束后残留的热气通过排放风路排放至 环境空间,从而进一步避免了残留热气进入储物间室内引起温度拨动。

进一步地,由于本发明的冷冻冷藏装置可充分有效地利用除霜加热器对蒸 发器加热除霜时产生的热气,并且能够将除霜结束后残留的热气排放至环境空 间,因此,蒸发器除霜操作对储物间室内的温度影响较小,蒸发器除霜结束后, 再次对储物间室进行制冷时,可在较短时间内使储物间室内的温度恢复至除霜 之前的温度,从而降低了冷冻冷藏装置的能耗。

根据下文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具体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 更加明了本发明的上述以及其他目的、优点和特征。

附图说明

后文将参照附图以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方式详细描述本发明的一些具体 实施例。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标示了相同或类似的部件或部分。本领域技术 人员应该理解,这些附图未必是按比例绘制的。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冷冻冷藏装置的示意性结构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冷冻冷藏装置处于制冷状态的示意性结构 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冷冻冷藏装置处于循环除霜状态的示意性 结构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冷冻冷藏装置处于排气状态的示意性结构 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冷冻冷藏装置的示意性结构图;

图6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冷冻冷藏装置的除霜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7是根据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冷冻冷藏装置的除霜控制方法的流程 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冷冻冷藏装置的示意性结构图。如图1所 示,冷冻冷藏装置1包括箱体100和枢转地连接到箱体100的门体200。其中 箱体100内部限定有至少一个用于储存物品的储物间室、供给风路、返回风路 和冷却室40。供给风路配置成向至少一个储物间室供给冷却气流。返回风路配 置成使来自至少一个储物间室的气流流过。冷却室40具有用于使其内部的空 气向供给风路流出的送气开口部和用于使来自返回风路的空气流入的返气开 口部,且其内部设置有用于对从返气开口部流入其中的空气进行冷却的蒸发器 41、用于驱动冷却室40内的空气朝向送气开口部流动的风机42和设置在蒸发 器41上的除霜加热器43。特别地,箱体100内还限定有除霜回风路60,其位 于冷却室40的后面,且连通冷却室40的送气开口部和返气开口部。供给风路 和除霜回风路60内分别设置有供给风门和除霜回风风门61,以选择性地导通 和/或阻断供给风路和除霜回风路60。

本发明的冷冻冷藏装置1由于在连通冷却室40和储物间室的供给风路中 设有供给风门,连通冷却室40的送气开口部和其返气开口部的除霜回风路60 中设有除霜回风风门61,在对冷却室40的蒸发器41进行除霜时,可通过供给 风门阻断供给风路,避免除霜加热器43加热除霜时产生的热气通过供给风路 流入储物间室内,避免储物间室内的温度因除霜热气而尝试,延伸了食物的储 藏时间;并且,可通过除霜回风风门61打开除霜回风路60,使除霜时产生的 热气依次通过送气开口部、除霜回风路60和返气开口部返回至位于冷却室40 内的蒸发器41处,以再次利用热气对蒸发器41进行循环除霜,从而充分有效 地利用了热气中所含的热量。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冷冻冷藏装置1还包括排放风路 50,其分别与除霜回风路60和环境空间连通,以供流经除霜回风路60的空气 直接排放至环境空间。

进一步地,排放风路50中还设置有排放风门51,以选择性地导通和/阻断 排放风路50。在蒸发器41循环除霜结束后,除霜回风路60和冷却室40内可 能还残留有部分热气。因此,可通过打开排放风门51导通排放风路50,使蒸 发器41循环除霜结束后残留的热气通过排放风路50排放至环境空间,从而进 一步避免了残留热气进入储物间室内引起温度拨动。

进一步地,排放风路50与除霜回风路60连通的一端在空气流动方向上位 于除霜回风风门61的上游。由此,在蒸发器41循环除霜结束后,位于除霜回 风路60中的除霜回风风门61关闭以阻断除霜回风路60的同时,并不影响排 放风路50的导通。也就是说,除霜回风风门61可将除霜回风路60分为在空 气流动方向上的上游部分和下游部分,排放风路50与除霜回风路60连通的一 端位于除霜回风路60的上游部分,从而使得除霜回风风门61关闭时,其上游 部分还能与排放风路50连通。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除霜回风路60与冷却室40连通的一端在空气 流动方向上位于风机42的下游。由此,当蒸发器41需要除霜时,可使风机42 以较低功率继续工作,以驱动除霜时产生的热气通过位于风机42下游的除霜 回风路60返回至冷却室40的底部,而不需要额外的驱动部件,简化了冷冻冷 藏装置1的结构。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述,本发明的冷冻冷藏装置1中,至 少一个储物间室包括冷冻间室12。供给风路包括开设在冷冻间室12后盖板121 上的冷冻进风口212;返回风路包括位于冷冻间室12底部的冷冻回风道32。 供给风门包括设置在冷冻进风口212处的冷冻进风风门222。也就是说,冷却 室40通过冷冻进风口212与冷冻间室12连通。

具体地,冷却室40通过其送气开口部向冷冻间室12供应冷却气流。在该 实施例中,送气开口部可包括与冷冻进风口212连通的冷冻送气开口。冷冻送 气开口在空气流动方向上位于蒸发器41的下游,以供经蒸发器41冷却后的空 气通过其中。冷却室40的返气开口部包括与冷冻回风道32连通的冷冻返气开 口。冷冻返气开口在空气流动方向上位于蒸发器41的上游,以将来自冷冻间 室12内的空气引导至蒸发器41,以便于冷却。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蒸发器41的顶部设有第一温度传感器411,以 检测蒸发器41顶部的温度。当蒸发器41顶部达到第一预定的温度后,可判断 蒸发器41除霜结束,因此可通过第一温度传感器411检测的温度数据自动控 制除霜加热器43停止对蒸发器41进行加热,以实现智能化控制。

进一步地,冷冻间室12的后盖板上可设置第三温度传感器122,以检测冷 冻间室12内的温度。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除霜加热器43可设置在蒸发器41的底部,且 与位于冷却室40底部的凹槽44相对,以使除霜时产生的化霜水通过与凹槽44 连通的排水管70流入位于箱体100底部的接水盒80中。接水盒80设置在压 缩机90之上,在压缩机90工作运行时,通过其产生的热量将接水盒80中的 水分蒸发掉。

图2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冷冻冷藏装置处于制冷状态的示意性结构 图,图中箭头表示空气的流动方向。冷冻冷藏装置1处于制冷状态下,压缩机 90、蒸发器41和风机42均处于开启状态。冷冻进风风门222打开,以导通冷 冻进风口212。经过蒸发器41冷却的气流依次通过冷却室40的冷冻送气开口 部、冷冻进风风门222和冷冻进风口212路流入冷冻间室12。冷冻间室12内 的空气通过冷冻回风道32返回至冷却室40的返气开口部,经蒸发器41冷却 后再次流入冷冻间室12,由此形成了冷冻间室12的空气循环路径。并且,除 霜回风风门61关闭,以阻断除霜回风路60;排放风门51关闭,以阻断排放风 路50,防止经过蒸发器41冷却的冷却气流流至环境空间。

进一步地,当第三温度传感器122检测到冷冻间室12内的温度达到第三 预定值时,冷冻冷藏装置1可控制冷冻进风风门222关闭。从而实现了储物间 室制冷的自动控制。

图3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冷冻冷藏装置处于循环除霜状态的示意性 结构图,图中箭头所示为空气的流动方向。冷冻冷藏装置1处于循环除霜状态 时,压缩机90和蒸发器41均处于停止状态,风机42以较低功率工作。除霜 加热器43启动,对蒸发器41进行加热。除霜回风风门61打开,以使除霜加 热器43对蒸发器41进行加热除霜时产生的热气通过除霜回风道60返回至位 于冷却室40内的蒸发器41的底部,从而再次利用该热气对蒸发器41进行循 环除霜。同时,排放风门51处于关闭的状态,防止该热气直接排放至环境空 间。且冷冻进风风门222关闭,以阻断冷冻进风口212,防止除霜产生的热气 进入冷冻间室12,避免其产生温度波动影响食物的储藏。

图4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冷冻冷藏装置处于排气状态的示意性结构 图,图中箭头所示为空气的流动方向。如图4所示,当蒸发器41除霜结束后, 冷却室40及除霜回风道60内可能还残留有部分热气,此时可继续保持冷冻进 风风门222为关闭状态,同时关闭除霜回风风门61,打开排放风路50中的排 放风门51,以使残留热气通过排放风路50直接排放至环境空间。环境空间中 的空气可依次通过接水盒80、排水管70和凹槽44进入冷却室40内,以形成 冷冻冷藏装置排气时的空气循环路径。进一步地,冷冻冷藏装置1处于排气状 态时,风机42可处于停止状态,循环除霜残留的热气可通过自然散热的方式 经排放风路50排放至环境空间。优选地,风机42还可处于以较低功率工作的 状态,以通过强制方式促使残留的热气经排放风路50排放至环境空间。

可见,本发明的冷冻冷藏装置1可充分有效地利用除霜加热器43对蒸发 器41加热除霜时产生的热气,并且能够将除霜结束后残留的热气排放至环境 空间,因此,蒸发器41除霜操作对冷冻间室内的温度影响较小,蒸发器41除 霜结束后,再次对冷冻间室进行制冷时,可在较短时间内使储物间室内的温度 恢复至除霜之前的温度,从而降低了冷冻冷藏装置1的能耗。

图5根据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冷冻冷藏装置的示意性结构图。如图5所 示,在本发明的另一些实施例中,至少一个储物间室包括上下设置的冷藏间室 11和冷冻间室12,冷却室40位于冷冻间室12的后面,并通过冷冻间室12的 后盖板121与冷冻间室12相隔。供给风路包括位于冷藏间室11后方的冷藏进 风道211和开设在冷冻间室12后盖板121上的冷冻进风口212。供给风门包括 设置在冷藏进风道211内的冷藏进风风门221和设置在冷冻进风口212处的冷 冻进风风门222。也就是说,本发明实施例中,冷却室40分别通过冷藏进风道 211和冷冻进风口212与冷藏间室11和冷冻间室12连通。

进一步地,冷却室40具有与供给风路连通的送气开口部,以通过送气开 口部向至少一个储物间室供给冷却气流。具体地,送气开口部可包括与冷藏进 风道211的空气入口端连通的冷藏送气开口和与冷冻进风口212连通的冷冻送 气开口。冷藏送气开口和冷冻送气开口在空气的流动方向上位于蒸发器41的 下游,以供经蒸发器41冷却后的空气通过其中。进一步地,冷藏进风风门221 可设置在冷藏进风风道211的空气入口端。本领域技术人员应理解,在本发明 其他的实施方式中,冷藏进风风门221还可设置于冷藏进风道211的任意位置 或设置在冷藏间室11的进风口处。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返回风路可包括冷藏回风道31和冷冻回风道 32。冷却室40的返气开口部可包括与冷藏回风道31连通的冷藏返气开口和与 冷冻回风道32连通的冷冻返气开口。返气开口部在空气流动方向上位于蒸发 器41的上游,即冷藏返气开口和冷冻返气开口均位于蒸发器41的上游,以将 来自冷藏间室11和冷冻间室12内的空气引导至蒸发器41,以便于冷却。冷藏 回风道31由冷藏间室11的底部延伸至冷却室40的返气开口部。

进一步地,冷藏间室11和冷冻间室12的后盖板上可分别设有第二温度传 感器111和第三温度传感器122,以分别检测冷藏间室11和冷冻间室12内的 温度。

本发明的另一些实施例中涉及的冷冻冷藏装置的其他结构特征与图1所示 实施例箱体,这里不再赘述。

图6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冷冻冷藏装置的除霜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除霜控制方法包括:

步骤A:接受用于指示对位于冷冻冷藏装置1的冷却室40内的蒸发器41 进行除霜的除霜信号;

步骤B:启动位于蒸发器41上的除霜加热器43;

步骤C:关闭位于冷冻冷藏装置1的供给风路中的供给风门,以阻断供给 风路;以及

步骤D:打开位于冷冻冷藏装置1的除霜回风路60中的除霜回风风门61, 以导通除霜回风路60,使得除霜加热器43除霜时产生的热气依次通过冷却室 40的送气开口部、除霜回风路60和冷却室40的返气开口部返回至蒸发器41, 以利用热气对蒸发器41进行循环除霜。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理解,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步骤C和步骤D没有先后 顺序,即在启动除霜加热器43后,可先关闭供给风门,后打开除霜回风风门 61;也可以先打开除霜回风风门61,后关闭供给风门。本发明实施例优选先关 闭供给风门,后打开除霜回风风门61。

图7是根据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冷冻冷藏装置的除霜控制方法的流程 图。在本发明另一些实施例中,在步骤D之后还可包括:

步骤E:当蒸发器41顶部的温度达到第一预定温度后,停止除霜加热器 43。在该步骤中,可通过设置在蒸发器41顶部的第一温度传感器411检测蒸 发器41顶部的温度。第一预定温度可以为表示蒸发器41除霜结束的温度。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在步骤E之后还包括:

步骤F:关闭除霜回风风门61,以阻断除霜回风路60;

步骤G:打开位于冷冻冷藏装置1的排放风路50中的排放风门51,以导 通排放风路50,使得循环除霜产生的残留热气经由排放风路50直接排放至环 境空间。由此,避免循环除霜残留的热气进入储物间室内引起温度波动。

进一步地,在步骤G之后还包括:

步骤H:当除霜加热器43停止预定时间后,关闭排放风门51,以阻断排 放风路50。即当除霜加热器停止43预定时间后,其加热蒸发器41除霜时残留 的热气基本上已经全部排放至环境空间,此时关闭排放风门51可避免冷冻冷 藏装置内的空气过多地与环境空间的空气发生热交换,影响冷冻冷藏装置的制 冷性能。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理解,本发明涉及的冷冻冷藏装置1可以为冰箱、冰柜、 酒柜、冷藏罐等具有冷藏或冷冻功能的装置,或具有冷藏或冷冻间室的其他装 置。

至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认识到,虽然本文已详尽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 多个示例性实施例,但是,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仍可根据本 发明公开的内容直接确定或推导出符合本发明原理的许多其他变型或修改。因 此,本发明的范围应被理解和认定为覆盖了所有这些其他变型或修改。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