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灯具配光性能测试系统自动转台转角的校准方法

灯具配光性能测试系统自动转台转角的校准方法

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灯具配光性能测试系统自动转台转角的校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水平转角校准:采用电子经纬仪校准灯具配光性能测试系统自动转台的水平转角;步骤二,垂直转角校准:采用光学倾斜仪校准灯具配光性能测试系统自动转台的垂直转角。通过常规仪器—电子经纬仪和光学倾斜仪作为标准器,取代昂贵的激光跟踪仪,对灯具配光性能测试系统自动转台转角进行校准,不但大大降低了校准成本,而且校准方法可行;本发明校准方法简单方便并具有可操作性,校准结果准确可靠,有一定的推广应用价值和意义,是本领域的技术革新。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4748947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5-07-01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号CN201510197823.2

  • 发明设计人 朱绯红;钱征宇;

    申请日2015-04-23

  • 分类号

  • 代理机构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董建林

  • 地址 210023 江苏省南京市栖霞区文澜路95号

  • 入库时间 2023-12-18 09:48:08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9-04-09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 IPC(主分类):G01M11/02 授权公告日:20170222 终止日期:20180423 申请日:20150423

    专利权的终止

  • 2017-02-22

    授权

    授权

  • 2015-07-29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G01M11/02 申请日:20150423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5-07-01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校准方法,具体地,涉及一种灯具配光性能测试 系统自动转台转角的校准方法。

背景技术

配光性能是机动车灯具产品和摩托车灯具产品性能中一项最重 要的技术参数,直接影响到车辆和人身的安全。因此产品生产厂家以 及用户都非常重视灯具配光性能的检测。

灯具旋转法的工作原理:将被测灯具固定在配光性能测试系统的 自动转台上,转动工作台使灯具在水平和垂直面转动规定的角度,在 规定距离R处的探测器的法线与灯具的光度中心法线同轴,用探测器 测量距离灯具光度中心R处的照度E,再乘以距离R的平方,得到灯 具在指定方向上的发光强度I。要完成灯具配光性能测试,该测试系 统必须提供准确的水平转角和垂直转角。这对系统的自动转台转角提 出很高的要求。

自动转台是灯具配光性能测试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该转台能实 现灯具在水平和垂直方向转动角度并准确定位,所以对配光测试系统 自动转台转角误差有严格要求。一般灯具配光性能测试系统水平转动 范围为:-180°~+180°,垂直转动范围为:-90°~+90°,自动 转台转角误差一般为±0.10°到±0.25°,但目前对灯具配光性能测 试系统中自动转台转角误差的校准还没有国家校准规范。

由于灯具配光性能测试系统体积较大,不可能将自动转台送到计 量检定部门进行检测,都是现场检测。最好的测量方法就是用激光跟 踪测量系统校准转台转角,用该方法的主要优点:第一是既能实现 水平转角测量又能实现垂直转角的测量;第二是操作方便。但该设备 较昂贵,95%以上的计量检定部门暂不具备该设备。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缺陷和不足,提供了一种 灯具配光性能测试系统自动转台转角的校准方法,该方法采用常规仪 器,取代昂贵仪器,大大降低了校准成本,而且操作简单方便。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灯具配光性能测试系统自 动转台转角的校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水平转角校准:采用电子经纬仪校准灯具配光性能测试 系统自动转台的水平转角;

步骤二,垂直转角校准:采用光学倾斜仪校准灯具配光性能测 试系统自动转台的垂直转角。

其中,所述步骤一包括以下步骤:

1.1)调整灯具配光性能测试系统自动转台的水平回转工作面,使 其处于水平状态;

1.2)对电子经纬仪进行调平;

1.3)调整电子经纬仪的竖轴与自动转台的水平回转轴重合;

1.4)通过设定靶标,确定测量时的瞄准对线;

1.5)测量。

步骤1.1)包括:

1.1.1)将电子经纬仪放置在自动转台上,旋转电子经纬仪的脚旋 钮,使电子经纬仪水准器的圆水泡居中,再将自动转台旋转+90°、 +180°、-90°-180°,查看圆水泡是否居中,若不居中,调节自动 转台的安装螺丝,直至圆水泡居中。

步骤1.2)包括:

1.2.1)旋转电子经纬仪的脚旋钮,使长水准器水泡居中;

1.2.2)将电子经纬仪转动360°,观察电子经纬仪旋转过程中长水 准器水泡是否居中,若不居中,调节电子经纬仪的脚旋钮,直至电子 经纬仪在旋转360°的范围内,长水准器水泡均居中。

步骤1.3)包括:

1.3.1)打开灯具配光性能测试系统自带的激光校准器,所述激光 校准器发出的激光束垂直于自动转台的水平回转轴,调节自动转台的 水平回转工作面,使激光束打在电子经纬仪一侧横轴中心标志“+” 上;

1.3.2)旋转电子经纬仪180°,观察激光束是否打在电子经纬仪另 一侧横轴中心标志“+”上,若不在,调整自动转台在水平方向和垂 直方向的位移量,直至激光束打到电子经纬仪两侧的横轴中心标志 “+”上。

步骤1.4)包括:

1.4.1)将带有目标十字线的靶标贴在自动转台的正前方,水平转 动电子经纬仪,使电子经纬仪上的望远镜对准靶标上的目标十字线, 并在目镜视场内显示目标十字线;

1.4.2)调整望远镜焦距,使望远镜分划板上的十字丝和目标十字 线清晰;

1.4.3)调节自动转台的水平回转工作面的水平微动手轮,使目标 十字线夹在目镜双根竖丝中央。

步骤1.5)为:

1.5.1)固定电子经纬仪水平转动旋钮,将电子经纬仪的水平角置 零,使电子经纬仪随自动转台从起始点转至受校点i的校准角度xi处;

1.5.2)回转转动电子经纬仪,至靶标贴上的目标十字线夹在电子 经纬仪上的望远镜的目镜中双根竖丝的中央,读取电子经纬仪上显示 的测量角度xi正

1.5.3)转动自动转台至xm角度处,其中,xm>xi,电子经纬仪则 随自动转台转动了(xm-xi)角度,回转转动自动转台至xi处,电子经 纬仪随自动转台一起回转,直至靶标贴上的目标十字线夹在目镜中双 根竖丝的中央,读取电子经纬仪上显示的测量角度xi反

1.5.4)计算受校点i的示值误差Δi,计算公式如下:

Δi=xi-xi

其中,为受校点i两次测量的平均值。

所述步骤二包括:

2.1)将光学倾斜仪固定在灯具配光性能测试系统自动转台上,将 自动转台的水平角和垂直角置零,转动光学倾斜仪的纵向水准器,使 纵向水准器的水泡居中,并在光学倾斜仪上读取起始点的起始值x0

2.2)将自动转台在垂直方向上转动至受校点j的校准角度xj角 度,再转动光学倾斜仪纵向水准器使纵向水准器的水泡居中,在光学 光学倾斜仪上读取角度xj正,则受校点j在此方向的校准值bj正

bj正=xj正-xo

2.3)转动自动转台至xn角度处,其中xn>xj,然后回转自动转 台至xj角度处,转动光学倾斜仪的纵向水准器使纵向水准器水泡居 中,在光学倾斜仪上读取测量角度xj反,继续转动自动转台至起始点, 读取起始点光学倾斜仪显示的角度x'0,则受校点j在与步骤2.2)校准 方向的相反方向的校准值bj反

bj反=xj反-x'o

2.4)计算受校点j的示值误差Δj,计算公式如下:

Δj=xj-xj

其中,为受校点j两次测量的平均值。

优选地,所述电子经纬仪的分辨力为2″或5″。

优选地,所述光学倾斜仪的分度值为1′。

本发明所达到的有益技术效果:

本发明通过常规仪器—电子经纬仪和光学倾斜仪作为标准器,取 代昂贵的激光跟踪仪,对灯具配光性能测试系统的总的转台转角进行 校准,不但大大降低了校准成本,而且校准效果好;本发明操作简单 方便,有一定的推广应用价值和意义,是本领域的技术革新。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审查员能更好的了解本发明的技术特征、技术内容及其达到 的技术效果,现结合实施例进行更详细的说明。请审查员不要就具体 实施例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本发明提供一种灯具配光性能测试系统自动转台转角的校准方 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水平转角校准,采用电子经纬仪校准灯具配光性能测试 系统自动转台的水平转角,所述电子经纬仪的分辨力为2″或5″:

1.1)调整灯具配光性能测试系统自动转台的水平回转工作面,使 其处于水平状态

将电子经纬仪放置在自动转台上,旋转电子经纬仪的脚旋钮,使 电子经纬仪水准器的圆水泡居中,再将自动转台旋转+90°、+180°、 -90°-180°,查看圆水泡是否居中,若不居中,调节自动转台的安 装螺丝,直至圆水泡居中。

1.2)对电子经纬仪进行调平

旋转电子经纬仪的脚旋钮,使长水准器水泡居中,然后将电子经 纬仪转动360°,观察电子经纬仪旋转过程中长水准器水泡是否居中, 若不居中,调节电子经纬仪的脚旋钮,直至电子经纬仪在旋转360° 的范围内,长水准器水泡均居中。

1.3)调整电子经纬仪的竖轴与自动转台的水平回转轴重合

首先,打开灯具配光性能测试系统自带的激光校准器,所述激光 校准器发出的激光束垂直于自动转台的水平回转轴;然后,调节自动 转台的水平回转工作面,使激光束打在电子经纬仪一侧横轴中心标志 “+”上;最后,旋转电子经纬仪180°,观察激光束是否打在电子 经纬仪另一侧横轴中心标志“+”上,若不在,调整自动转台在水平 方向和垂直方向的位移量,直至激光束打到电子经纬仪两侧的横轴中 心标志“+”上。

1.4)通过设定靶标,确定测量时的瞄准对线

首先,将带有目标十字线的靶标贴在自动转台的正前方,水平转 动电子经纬仪,使电子经纬仪上的望远镜对准靶标上的目标十字线, 并在目镜视场内显示目标十字线;

其次,通过转动目镜的调焦手轮,调整望远镜焦距,使望远镜分 划板上的十字丝和目标十字线清晰;

最后,调节自动转台的水平回转工作面的水平微动手轮,使目标 十字线夹在目镜双根竖丝中央。

1.5)测量

首先,固定电子经纬仪水平转动旋钮,将电子经纬仪的水平角置 零,使电子经纬仪随自动转台从起始点转至受校点i的校准角度xi处;

然后,回转转动电子经纬仪,至靶标贴上的目标十字线夹在电子 经纬仪上的望远镜的目镜中双根竖丝的中央,读取电子经纬仪上显示 的测量角度xi正

再转动自动转台至xm角度处,其中,xm>xi,电子经纬仪则随 自动转台转动了(xm-xi)角度,回转转动自动转台至xi处,电子经纬 仪随自动转台一起回转,直至靶标贴上的目标十字线夹在目镜中双根 竖丝的中央,读取电子经纬仪上显示的测量角度xi反

计算受校点i的误差Δi,计算公式如下:

Δi=xi-xi---(1)

其中,为受校点i两次测量的平均值。

本发明在具体校准受校点i时,校准角度的测量值取两个方向的 平均值,两个方向分别为:远离起始点方向和靠近起始点方向,其远 离起始点方向为起始点→受校点i,靠近起始点方向为受校点i→起 始点。一般在校准范围取5个校准点,或根据客户要求设定校准点。 下面以校准10°、20°、30°、40°、50°的1-5个校准点为例具体 说明具体测量过程:

首先,将电子经纬仪与自动转台固定,然后将电子经纬仪的水平 角置零,转动自动转台带动电子经纬仪转动至10°处,使电子经纬 仪向起始点方向转动,至靶标贴上的目标十字线夹在电子经纬仪上的 望远镜的目镜中双根竖丝的中央,读取电子经纬仪上显示的测量角度 x1正

保持电子经纬仪在起始点处,然后再转动自动转台至20°,此 时电子经纬仪在10°处,使电子经纬仪向起始点方向转动,至靶标 贴上的目标十字线夹在电子经纬仪上的望远镜的目镜中双根竖丝的 中央,读取电子经纬仪上显示的测量角度x2正

重复上述步骤,得到x3正、x4正、x5正

上述为各个校准点再远离起始点方向上的测量角度,靠近起始点 方向上的测量角度测量方法如下:

读取x5正后,自动转台在50°处,电子经纬仪在起始点处,转动 自动转台至xm,xm>50°,电子经纬仪在(xm-50°)处,回转转动自动 转台至50°处,电子经纬仪随自动转台一起回转,直至靶标贴上的目 标十字线夹在目镜中双根竖丝的中央,读取电子经纬仪上显示的测量 角度x5反,继续转动自动转台至50°处,回转电子经纬仪,直至靶标 贴上的目标十字线夹在目镜中双根竖丝的中央,读取电子经纬仪上显 示的测量角度x4反,同样的,可以得到x3反、x2反、x1反

在根据公式(1)计算出各个受校点的测量误差。

步骤二,垂直转角校准,采用光学倾斜仪校准灯具配光性能测 试系统自动转台的垂直转角,所述光学倾斜仪的分度值为1′:

将光学倾斜仪固定在灯具配光性能测试系统自动转台上,将自动 转台的水平角和垂直角置零,转动光学倾斜仪的纵向水准器,使纵向 水准器的水泡居中,并在光学倾斜仪上读取起始点的起始值x0

将自动转台在垂直方向上转动至受校点j的校准角度xj角度,再 转动光学倾斜仪纵向水准器使纵向水准器的水泡居中,在光学光学倾 斜仪上读取角度xj正,则受校点j在此方向的校准值bj正

bj正=xj正-xo

转动自动转台至xn角度处,其中xn>xj,然后回转自动转台至 xj角度处,转动光学倾斜仪的纵向水准器使纵向水准器水泡居中, 在光学倾斜仪上读取测量角度xj反,继续转动自动转台至起始点,读 取起始点光学倾斜仪显示的角度x'0,则受校点j在与步骤2.2)校准方 向的相反方向的校准值bj反

bj反=xj反-x'o

计算受校点j的示值误差Δj,计算公式如下:

Δj=xj-xj---(2)

其中,为受校点j两次测量的平均值。

本发明在具体校准受校点j时,校准角度的测量值与水平转角校 准时的取值方法相同,取两个方向的平均值。两个方向分别为:远离 起始点方向和靠近起始点方向,其中远离起始点方向为起始点→受校 点j,靠近起始点方向为受校点j→起始点。

为了证明本发明的校准方法可行,申请人分别对水平转角和垂直 转角的示值误差进行了不确定度评定。根据量传系统要求:当水平转 角和垂直转角的示值误差的扩展不确定度均小于1/3时,说明此方法 可行。

1.测量方法

水平转角校准方法见步骤一,垂直转角校准方法见步骤二。

2.测量对象

型号为sms 10h,制造厂家为OPtronik的全自动配光测试系统中 水平转角+50°和垂直转角+30°为例进行不确定度评定

3.水平转角的不确定度评定

3.1.测量模型:公式(1)。

3.2测量值的标准不确定度包含以下不确定度分量

(1)测量重复性引入的不确定度分量u1

(2)标准器电子经纬仪引入不确定度分量u2

(3)自动转台工作面不水平引入的不确定度分量u3

(4)自动转台的回转轴与电子经纬仪的竖轴不重合引入的不确定 度分量u4

3.3.1测量重复性带来的不确定度分量u1

对受校点+50°重复测量三次,测量数据见表1。

表1 受校点+50°重复测量数据表

采用极差法计算u1

其中,c为极差系数,c=1.69。

3.3.2标准器电子经纬仪引入不确定度分量u2

u2=αk

利用分辨力为5″电子经纬仪进行测量时,一般情况下测角误差 α=±6″,按均匀分布计算,取则:

u2=αk=63=3.5=0.058

3.3.3自动转台工作面不水平引入的不确定度分量u3

u3=δ12×k

通过实验得知,自动转台倾斜0.1°时,对同一个角度进行测量, 测量值相差δ1=1′左右。测量时若自动转台倾斜0.1°时,按均匀分 布计算,取则

u3=δ12×k=123=0.58

3.3.4自动转台的回转轴与电子经纬仪的竖轴不重合引入的不确定度 分量u4

u4=δ22×k

通过实验得知,自动转台的回转轴与电子经纬仪的竖轴不重合为 2mm,对同一个角度进行测量测量值相差δ2=20″左右。按均匀分布 计算,取则

u4=δ22×k=2023=5.8=0.097

3.4合成标准不确定度uc

由于以上各不确定度分量不相关,且灵敏系数均为1,则

uc=u12+u22+u32+u42=0.512+0.582+0.582+0.0972=0.78

3.5扩展不确定度U

U=k×uc=2×0.78=1.6'≈0.03°

其中,系数k=2。

4.垂直转角示值误差不确定度分析

4.1.测量模型:公式(2)。

4.3测量值标准不确定度包含以下不确定度分量

(1)测量重复性引入的不确定度分量u1

(2)标准器光学倾斜仪引入不确定度分量u2

4.3.1测量重复性引入的不确定度分量u1

对受校点+30°重复测量三次,测量数据见表2。

表2 受校点+30°重复测量数据表

采用极差法计算u1

其中,c为极差系数,c=1.69。

4.3.2标准器光学倾斜仪引入不确定度分量u2

u2=Δk

根据JJF1083-2002《光学倾斜仪校准规范》,对于分度值为1′

光学倾斜仪,其最大允许误差Δ=±40″,按均匀分布计算,取则:

u2=Δk=403=23=0.38

4.4合成标准不确定度uc

由于以上各不确定度分量不相关,且灵敏系数均为1,则

uc=u12+u22=0.52+0.42=0.64

4.5扩展不确定度U

U=k×uc=2×0.64=1.3'≈0.03°

其中,系数k=2。

由于水平转角与垂直转角示值误差测量结果的扩展不确定度均 小于转角技术要求的1/3,所以方法可行。

下面以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发明的校准效果:

本发明通过校准型号为sms 10h,制造厂家为OPtronik的全自动 配光测试系统,产品的自动转角要求误差为±0.10°,采用本发明的 校准方法,水平转角校准,其测量数据见表3;垂直转角校准,其测 量数据见表4。

表3:用电子经纬仪测量水平转角的测量数据

表4:用光学倾斜仪测量垂直转角的测量数据

采用激光跟踪仪对该自动转台的水平转角和垂直转角校准,测量 数据分布如表5和表6。

表5:用激光跟踪测量系统测量水平转角的测量数据

表6:用激光跟踪测量系统测量垂直转角的测量数据

采用归一化误差En对两种校准方法进行比较分析,

En=ΔmaxU12+U22

当|En|≤1,测量结果满意;当|En|>1测量结果不满意,其中Δmax为两种校准方法示值误差之差的最大值。

水平转角:

采用本发明的校准方法,测量结果的示值误差与激光跟踪仪的侧 量示值误差之差的最大值为0.023°,

由于|En|=ΔmaxU12+U22=0.0230.032+0.0372=0.5<1,测量结果满意,其中 U1为采用本发明的方法获得的扩张不确定度,U2为采用激光跟踪仪 获得的扩展不确定度。上述结果说明电子经纬仪的校准效果和激光跟 踪仪的校准效果一样好。

垂直转角:

采用本发明的方法,测量结果的示值误差与激光跟踪仪的侧量示 值误差之差的最大值为0.025°,

|En|=ΔmaxU12+U22=0.0250.032+0.0312=0.6<1,测量结果满意。上述结果 说明光学倾斜仪校准效果和激光跟踪仪的校准效果一样好。

以上已以较佳地实施例公布了本发明,然其并非用以限制本发 明,凡采取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的方案所获得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 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