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基于无源光网络(PON)技术的智慧社区可视对讲门禁系统

一种基于无源光网络(PON)技术的智慧社区可视对讲门禁系统

摘要

一种基于无源光网络(PON)技术的智慧社区可视对讲门禁系统,包括:设置在业主家中的户内终端、单元门口机、社区商户机和物业中控机,且户内终端与业主家中的多个报警单元连接;其中,户内终端、单元门口机、社区商户机和物业中控机分别接入无源光网络单元,并通过无源光网络单元经由无源光网络而彼此连接。本发明的基于无源光网络(PON)技术的智慧社区可视对讲门禁系统由于架构和传输基于无源光网络(PON)技术,因此无需重新铺设铜缆,施工简单,而且通过安全按键能够确保用户的安全。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4751553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5-07-01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厦门狄耐克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1510155928.1

  • 发明设计人 庄伟;

    申请日2015-04-03

  • 分类号G07C9/00(20060101);G06Q30/06(20120101);H04Q11/00(20060101);

  • 代理机构厦门龙格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钟毅虹

  • 地址 361000 福建省厦门市湖里区厦门火炬高新区火炬园创新路2号兴联电子大厦五楼

  • 入库时间 2023-12-18 09:38:21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9-08-23

    专利权质押合同登记的注销 IPC(主分类):G07C9/00 授权公告日:20160420 登记号:2019990000366 出质人:厦门狄耐克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质权人:厦门市融资担保有限公司 解除日:20190730 申请日:20150403

    专利权质押合同登记的生效、变更及注销

  • 2019-05-21

    专利权质押合同登记的生效 IPC(主分类):G07C9/00 登记号:2019990000366 登记生效日:20190426 出质人:厦门狄耐克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质权人:厦门市融资担保有限公司 发明名称:一种基于无源光网络(PON)技术的智慧社区可视对讲门禁系统 授权公告日:20160420 申请日:20150403

    专利权质押合同登记的生效、变更及注销

  • 2017-08-22

    专利权人的姓名或者名称、地址的变更 IPC(主分类):G07C9/00 变更前: 变更后: 申请日:20150403

    专利权人的姓名或者名称、地址的变更

  • 2016-04-20

    授权

    授权

  • 2015-08-05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G07C9/00 申请日:20150403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5-07-01

    公开

    公开

查看全部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门禁通信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基于无源光网络(PON)技术的智慧社区可视对讲门禁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智慧社区的需求越来越多。人们需要更高的生活便利性和安全性。然而,传统的可视对讲门禁系统采用同轴电缆线路传输模拟信号,需要铺设管材和线材,设置复杂的中间设备:层间隔离器、网络交换机、信号放大器、及各种联网设备等,系统投入成本高,施工工序繁杂,安装调试及维护难度大,特别是在规模较大的社区建设可视对讲系统时,由于距离的增加对模拟音视频信号的传输质量影响较大,甚至不得不设计多个管理中心或中继设备,这不仅增加了硬件投资,浪费人力物力,同时也不便于提高楼宇对讲门禁系统的安全性、智能化和人性化程度。

随着房地产业和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光纤到户和楼宇对讲系统越来越成为住宅建设的刚性需求。与传统电缆传输相比较,光纤传输具有容量大、信号失真小、防电磁干扰能力强、抗雷击等优势,随着光纤传输成本的下降,接入网部分的光纤化是接入网介质发展的必然趋势。代表着“最后一千米”的接入网段,需要有成本低、结构简单、便于实现等特点,这给接入网的全面普及带来了很大的挑战。PON(无源光网络,Passive Optical Network)系统线路采用无源设计,是实现宽带光接入网中最有潜力的技术。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无源光网络(PON)技术的智慧社区可视对讲门禁系统。

本发明提供的基于无源光网络(PON)技术的智慧社区可视对讲门禁系统,具体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基于无源光网络(PON)技术的智慧社区可视对讲门禁系统,包括:设置在业主家中的户内终端、单元门口机、社区商户机和物业中控机,且户内终端与业主家中的多个报警单元连接;其中,户内终端、单元门口机、社区商户机和物业中控机分别接入无源光网络单元,并通过无源光网络单元经由无源光网络而彼此连接。

优选地,所述可视对讲门禁系统还包括电梯,所述电梯也通过无源光网络单元连接在无源光网络中;所述户内终端设有第一安全按键,当陌生人通过所述单元门口机呼叫某个业主的所述户内终端时,业主在开启门禁的同时按下第一安全按键,则陌生人进入电梯后,设置在电梯内的摄像头获取陌生人的图像,并通过无源光网络将陌生人的图像发送到所述户内终端,而且当陌生人选取的楼层与所呼叫的户内终端所在的楼层不同时,电梯不启动且设置在电梯内的摄像头获取陌生人的图像并通过无源光网络将陌生人的图像发送到所述物业中控机,物业工作人员通过所述物业中控机经设置在电梯内的喇叭要求该陌生人确认身份;所述单元门口机设有第二安全按键,当业主刷卡时发现后面有尾随的陌生人则按下第二安全按键,在进入电梯后,电梯不启动,且设置在电梯内的摄像头获取陌生人的图像并通过无源光网络将陌生人的图像发送到所述物业中控机,物业工作人员通过所述物业中控机经设置在电梯内的喇叭要求该陌生人确认身份;所述户内终端还设有电梯召唤按键,按下电梯召唤按键则电梯移动至该户内终端所在的楼层,当多个户内终端召唤同一部电梯时,按照预先设定的优先规则分配召唤任务,所述优先规则包括按照户内终端的优先级高低进行召唤任务分配或者按照先召唤先响应的顺序进行召唤任务分配;当业主响应访客的呼叫并开启门禁时,电梯自动移动至一层。

优选地,所述无源光网络为GPON、EPON和AGPON中的任意一种无源光网络。

优选地,该户内终端具有呼叫转移功能,当业主在预定时间间隔内没有响应访客的呼叫请求时,单元门口机的呼叫请求转移到业主预先设定的另一户内终端。

优选地,所述多个报警单元包括门磁传感器、窗磁传感器、火灾感应器和漏气感应器,当多个报警单元检测到险情时,所述户内终端进行现场声光报警,并且将警报信号发送到所述物业中控机,当该报警信号来自火灾感应器或漏气感应器,该户内终端还向同单元内的其他户内终端发送提醒信号。

优选地,所述户内终端与光猫集成为一体。

优选地,该单元门口机上设有门牌号呼叫按钮,访客按压一到多个门牌号进行呼叫时,同时接通多个户内终端进行可视对讲。

优选地,业主通过户内终端向社区商户机发出购物指令。

本发明的基于无源光网络(PON)技术的智慧社区可视对讲门禁系统的有益效果是:由于架构和传输基于无源光网络(PON)技术,因此无需重新铺设铜缆,施工简单,而且通过安全按键能够确保用户的安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发明所提供的基于无源光网络(PON)技术的智慧社区可视对讲门禁系统的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1-户内终端;2-单元门口机;3-社区商户机;4-物业中控机。

具体实施方式:

现结合附图将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示出了本发明所提供的基于无源光网络(PON)技术的智慧社区可视对讲门禁系统的示意图。本发明的基于无源光网络(PON)技术的智慧社区可视对讲门禁系统,包括:设置在业主家中的户内终端1、单元门口机2、社区商户机3和物业中控机4,且户内终端1与业主家中的多个报警单元连接;其中,户内终端1、单元门口机2、社区商户机3和物业中控机4分别接入无源光网络单元,并通过无源光网络单元经由无源光网络而彼此连接。

无源光网络(PON),即在光线路终端(OLT)和无源光网络单元(ONU)之间是光分配网络(ODN),没有任何有源电子设备。无源光网络(PON)技术是为了支持点到多点应用而发展起来的光接入技术。由于采用光纤作为传输媒质,并使用无源光分配网,PON避免了外部设备的电磁干扰和环境影响,减少了线路和外部设备的故障率,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本发明可视对讲门禁系统通过将户内终端1、单元门口机2、社区商户机3和物业中控机4等各种设备接入小区已有的无源光网络(PON),从而降低了系统构建成本,无需重新铺设铜缆,施工简单。

优选地,所述可视对讲门禁系统还包括电梯,所述电梯也通过无源光网络单元连接在无源光网络中;所述户内终端1设有第一安全按键,当陌生人通过所述单元门口机2呼叫某个业主的所述户内终端1时,业主在开启门禁的同时按下第一安全按键,则陌生人进入电梯后,设置在电梯内的摄像头获取陌生人的图像,并通过无源光网络将陌生人的图像发送到所述户内终端1,而且当陌生人选取的楼层与所呼叫的户内终端1所在的楼层不同时,电梯不启动且设置在电梯内的摄像头获取陌生人的图像并通过无源光网络将陌生人的图像发送到所述物业中控机4,物业工作人员通过所述物业中控机4经设置在电梯内的喇叭要求该陌生人确认身份;所述单元门口机2设有第二安全按键,当业主刷卡时发现后面有尾随的陌生人则按下第二安全按键,在进入电梯后,电梯不启动,且设置在电梯内的摄像头获取陌生人的图像并通过无源光网络将陌生人的图像发送到所述物业中控机4,物业工作人员通过所述物业中控机4经设置在电梯内的喇叭要求该陌生人确认身份;所述户内终端1还设有电梯召唤按键,按下电梯召唤按键则电梯移动至该户内终端1所在的楼层,当多个户内终端1召唤同一部电梯时,按照预先设定的优先规则分配召唤任务,所述优先规则包括按照户内终端1的优先级高低进行召唤任务分配或者按照先召唤先响应的顺序进行召唤任务分配;当业主响应访客的呼叫并开启门禁时,电梯自动移动至一层。

优选地,该电梯内设有身份验证读取器,用于验证陌生人的身份,陌生人可以输入手机号码或者使用临时身份验证卡等方式,比如:物业人员或快递人员的手机号码可在物业中控机4登记备案,当登记备案的手机号码输入身份验证读取器读取时,则被呼叫的户内终端1可显示陌生人的身份;临时作业人员如对楼宇内进行电梯维修、燃气表检测或暖气试水作业的维修人员等,可在物业办公室领取临时身份验证卡,凭借临时身份验证卡来通过身份验证读取器的验证。

面对严峻的安全形势,本发明提出安全按键的技术方案,在使用业主按下安全按键时,即使陌生人故意隐藏面孔,而使得业主无法获知陌生人的图像,可视对讲门禁系统通过电梯对陌生人进行进一步验证,如果无法通过验证,则物业直接进行干预,确保业主人身安全,物业中控机4可对陌生人的图像进行甄别,比如匹配验证是否逃犯等。现有的可视对讲门禁系统对于陌生人尾随并未有阻止的办法,本发明中,业主通过使用安全按键,使得尾随的陌生人必须在电梯内进行身份验证,既保证了安全,也避免了直接询问的尴尬。电梯召唤按键直接体现了本发明的可视对讲门禁系统的智能性。

优选地,所述无源光网络为GPON、EPON和AGPON中的任意一种无源光网络。

优选地,该户内终端1具有呼叫转移功能,当业主在预定时间间隔内没有响应访客的呼叫请求时,单元门口机2的呼叫请求转移到业主预先设定的另一户内终端1。该另一户内终端1的显示屏显示该呼叫请求是由第一户内终端1转移而来,呼叫转移功能能够使得业主不在家时,可委托邻居代为应答,提高了便利性。

优选地,所述多个报警单元包括门磁传感器、窗磁传感器、火灾感应器和漏气感应器,当多个报警单元检测到险情时,所述户内终端1进行现场声光报警,并且将警报信号发送到所述物业中控机4,当该报警信号来自火灾感应器或漏气感应器,该户内终端1还向同单元内的其他户内终端1发送提醒信号。本发明的可视对讲门禁系统能够对警情进行智慧判断和处理,如判断为火灾或漏气等可能导致周边受影响的警情,则能够及时通知邻居做好防范。

优选地,所述户内终端1与光猫集成为一体。由此可使得更加节约业主的室内空间。

优选地,该对讲门禁系统可进行自我健康诊断,物业中控机4可向各个单元门口机2发送心跳包,当连续的预定个数的心跳包都未收到某个单元门口机2的反馈信号,则可诊断为该单元门口机2出现故障,则物业中控机4可对该单元门口机2进行断电重启,若重启后仍存在网络故障,则派出物业人员对其进行维修。

优选地,该单元门口机2上设有门牌号呼叫按钮,访客按压一到多个门牌号进行呼叫时,同时接通多个户内终端1进行可视对讲。当访客为快递员或者是物业工作人员等需要呼叫多户业主时,则可以同时与多户业主回话,节约时间。

优选地,业主通过户内终端1向社区商户机3发出购物指令。社区商户则可根据业主的指令送货上门。

优选地,该对讲门禁系统还进一步包括设置在单元门上的门磁开关,当业主发现楼道内有张贴小广告的流窜人员或盗抢打架的恐怖或纠纷事件发生,为避免人员逃窜,业主可通过户内终端1与该门磁开关通信,锁紧单元门,并与保安室通信报警,此时单元门内通过按压开锁键无法打开单元门。

优选地,该物业中控机4通过PON网络将通知消息,如:警情提示、电梯维修、物业收费、投票选举、暖气试水、商场促销推送到设置于每户业主家中的户内终端1;用户可按照自己喜好决定选择接收哪些通知消息。

本发明的基于无源光网络(PON)技术的智慧社区可视对讲门禁系统的有益效果是:由于架构和传输基于无源光网络(PON)技术,因此无需重新铺设铜缆,施工简单,而且通过安全按键能够确保用户的安全。

当然,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本发明并非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和实施方法。相关技术领域的从业者可在本发明的技术思想许可的范围内进行不同的变化及实施,故凡依本发明专利申请范围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包括于本发明专利申请范围内。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