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防伪码、防伪码的生成系统及应用系统

防伪码、防伪码的生成系统及应用系统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伪码,该防伪码包括两组相同序列信息进行算法运算生成的最终序列信息,另外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防伪码的生成系统和应用系统。本发明中,将两组相同序列信息(类似于DNA的双链结构)中的元素按照设定程序进行算法运算,生成具有唯一性的最终序列信息,然后根据最终序列信息形成防伪码,解决了厂家产品上的防伪标识容易被伪造的问题。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4751217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5-07-01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广州市宝绅纸塑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1510183837.9

  • 发明设计人 缪小微;李殿奇;

    申请日2015-04-17

  • 分类号G06K19/06(20060101);G06Q30/00(20120101);

  • 代理机构北京商专永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许春兰;周军

  • 地址 510000 广东省广州市白云区江高镇小塘南路68号

  • 入库时间 2023-12-18 09:38:21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8-07-31

    专利权人的姓名或者名称、地址的变更 IPC(主分类):G06K19/06 变更前: 变更后: 申请日:20150417

    专利权人的姓名或者名称、地址的变更

  • 2017-08-29

    授权

    授权

  • 2015-07-29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G06K19/06 申请日:20150417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5-07-01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防伪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防伪码、防伪码的生成系统 及应用系统。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工厂里面会生产各种各样的产品,有些不良厂商为了谋取 不法利益,会想方设法伪造该产品,厂家为了制止不良厂商进行假冒伪劣 的行为,通常在假冒伪劣产品上贴上标签,而这种标签通常只做了简单的 标记,这样使得不良厂商很容易进行伪造,当不良厂商将这种伪造的标签 贴到假冒伪劣产品上并流入市场时,让客户误以为贴着标签的假冒伪劣产 品为正品,严重侵犯了厂家和用户的利益。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防伪码、防伪码的生成系统及应用系统,可 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中的至少一个。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防伪码,该防伪码包括两组相同 序列信息进行算法运算生成的最终序列信息。

本发明中,将两组相同序列信息(类似于DNA的双链结构)中的元素 按照设定程序进行算法运算,生成具有唯一性的最终序列信息,然后根据 最终序列信息形成防伪码,解决了厂家产品上的防伪标识容易被伪造的问 题。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防伪码的生成系统,该防伪码 的生成系统包括输入模块、复印模块、程序模块和输出模块,

输入模块接收厂家产品信息并根据厂家产品信息生成第一序列信息, 输入模块将第一序列信息发送给复印模块,

复印模块接收输入模块发送的第一序列信息,复印模块根据第一序列 信息生成与第一序列信息相同的第二序列信息,复印模块将第一序列信息 和第二序列信息发送给程序模块,

程序模块根据第一序列信息和第二序列信息进行算法运算并生成最终 序列信息,

输出模块接收程序模块发送的最终序列信息,输出模块根据最终序列 信息进行输出并形成防伪码。

本发明中,复印模块从输入模块中接收代表厂家产品信息的第一序列 信息,复印模块根据第一序列信息生成与第一序列信息一样的第二序列信 息(类似于DNA的双链结构),程序模块按照设定程序将第一序列信息的元 素和第二序列信息的元素之间进行算法运算,形成具有唯一性的最终序列 信息,然后通过输出模块进行输出形成防伪码,只要对防伪码进行识别就 可以知道产品的具体信息,例如:产品的厂家信息、产品重量、产品生产 日期或者产品原产地,有利于消费者辨认所要购买的产品是正品还是假冒 伪劣产品。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还包括存储模块,存储模块接收程序模块发送的 最终序列信息并进行存储。由此,存储模块中的最终序列信息可以多次通 过输出模块进行输出形成防伪码,避免了多次对厂家产品信息进行采集的 麻烦,提高效率,或者,最终序列信息作为参照标准存储在存储模块中。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防伪码为二维码、条形码或者光栅点阵。由此, 厂家产品信息可以表现在不同的载体上面。

根据本发明的第三个方面,提供了一种防伪码的应用系统,该防伪码 的应用系统包括:感应模块和控制模块,感应模块感应外界产品信息并生 成第三序列信息,感应模块将第三序列信息发送给控制模块,控制模块包 括验证单元和执行单元,验证单元接收第三序列信息和最终序列信息并将 两者之间进行对比,如果两者一致,执行单元根据对比结果生成安全信号 并进行输出,如果两者不一致,执行单元根据对比结果生成危险信号并进 行输出。

由此,本发明中防伪码的应用系统,感应模块生成第三序列信息,验 证单元将代表外界产品信息的第三序列信息和代表厂家产品信息的最终序 列信息进行相互之间的对比,执行单元根据对比结果生成安全信号或危险 信号并进行输出,如果第三序列信息和最终序列信息一致,则该外界产品 为正品,如果第三序列信息和最终序列信息不一致,则该外界产品为假冒 伪劣产品。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还包括预警装置,预警装置接收执行单元发送的 安全信号或危险信号并进行预警。由此,当感应模块所感应的外界产品为 正品时,预警装置将所接收的安全信号进行表现,可以让消费者放心购买 该外界产品,当感应模块所感应的外界产品为假冒伪劣产品时,预警装置 将所接收的危险信号进行表现,可以让消费者意识到该产品为假冒伪劣产 品,从而考虑是否购买该外界产品,保护了生成厂家和消费者自身的利益。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预警装置包括显示模块和声音模块,显示模块接 收执行单元发送的安全信号或危险信号,例如显示文字:此产品为正品或 此产品为假冒伪劣产品,声音模块接收执行单元发送的安全信号或危险信 号,例如播放声音:此产品为正品或此产品为假冒伪劣产品。由此,消费 者可以更加生动形象地从预警装置得到预警信息,从而更好地作出是否要 购买该外界产品的决定。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感应模块为扫描器。由此,通过扫描器可以更加 清楚地对外界产品信息进行识别。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实施方式的防伪码的生成系统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防伪码的生成系统的工作流程示意图。

图3为图1所示程序模块的一种算法程序示意图。

图4为图1所示程序模块的另一种算法程序示意图。

图5为图1所示程序模块的又一种算法程序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一种实施方式的防伪码的应用系统的示意图。

图7为图6所示防伪码的应用系统的工作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示意性地显示了本发明一种实施方式的防伪码的生成系统的结构。

如图1所示,防伪码的生成系统,包括输入模块1、复印模块2、程序 模块3和输出模块4。此外,防伪码的生成系统还包括存储模块5。

以人工录入的形式在输入模块1上输入厂家产品的具体信息(产品厂 家信息、产品重量、产品生产日期或者产品原产地),输入模块1根据依次 输入的信息量生成具有唯一性的第一序列信息11,例如,产品厂家信息有 4个字节、产品重量有3个字节、产品生产日期有8个字节、产品原产地有 6个字节,那么第一序列信息11为(4、3、8、6),然后输入模块1将第一 序列信息11(4、3、8、6)发送给复印模块2。

本实施例中,输入模块1以文字的形式进行输入。在其他实施例中, 输入模块1也可以以声音的形式或者扫描的方式进行输入,只要保证输入 模块1能录入厂家产品的具体信息即可。

如图3所示,复印模块2从输入模块1接收第一序列信息11(4、3、8、 6),并根据第一序列信息11(4、3、8、6)生成与第一序列信息11(4、3、 8、6)一模一样的第二序列信息21(4、3、8、6),类似于类似于DNA的 双链结构,复印模块2将第一序列信息11(4、3、8、6)和第二序列信息 21(4、3、8、6)发送给程序模块3,另外,在程序模块3中设定好算法程 序,程序模块3接收第一序列信息11(4、3、8、6)和第二序列信息21(4、 3、8、6),并且,程序模块3根据算法程序将第一序列信息11(4、3、8、 6)和第二序列信息21(4、3、8、6)之间进行算法运算,生成最终序列信 息31,例如算法程序采取元素同级相乘:(4x4、3x3、8x8、6x6),即得 到最终序列信息31(16、9、64、36)。

本实施例中,算法程序采取元素同级相乘,如图3所示,(4x4、3x3、 8x8、6x6),即得到最终序列信息31(16、9、64、36)。在其他实施例中, 算法程序可以采取元素斜级相乘,如图4所示,(6x4、4x3、3x8、8x6), 即得到最终序列信息31(24、12、24、48),或者,算法程序可以采取元素 斜级相减,如图5所示,(6-4、4-3、3-8、8-6),即得到最终序列信息31 (2、1、-5、2),只要保证第一序列信息11和第二序列信息21经过算法程 序的处理后得到具有唯一性的最终序列信息31即可。

本实施例中,复印模块2根据第一序列信息11生成第二序列信息21 的数量为一条。在其他实施例中,复印模块2根据第一序列信息11生成第 二序列信息21的数量可以为两条、三条或四条,只要保证第一序列信息11 和第二序列信息21经过算法程序的处理后得到具有唯一性的最终序列信息 31即可。

输出模块4接收程序模块3发送的最终序列信息31,并将所接收的最 终序列信息31进行输出,表现在载体上,形成具有唯一性的二维码,只要 对二维码进行识别就可以知道产品的具体信息,例如:产品的厂家信息、 产品重量、产品生产日期或者产品原产地,有利于消费者辨认正品或者假 冒伪劣产品,解决了厂家产品上的防伪标识容易被不良厂商伪造的问题。

本实施例中,防伪码为二维码。在其他实施例中,防伪码可以为条形 码或者光栅点阵,可以使厂家产品信息表现在不同的载体上。

另外,存储模块5同样接收程序模块3发送的最终序列信息31并进行 存储,存储模块5中的最终序列信息31可以多次通过输出模块4进行输出 形成防伪码,避免了多次对厂家产品信息进行采集的麻烦,提高效率,或 者,最终序列信息31也可以作为现场检验产品的参照标准存储在存储模块 5中。

图2示意性显示了本发明中防伪码的生成系统的工作流程。

如图2所示,防伪码的生成系统的工作流程如下:

步骤S101,在输入模块1上输入厂家产品的具体信息,并根据依次输入 的信息量生成具有唯一性的第一序列信息11(4、3、8、6)。

步骤S102,复印模块2根据第一序列信息11(4、3、8、6)生成与第一 序列信息11(4、3、8、6)一样的第二序列信息21(4、3、8、6),类似于 类似于DNA的双链结构。

步骤S103,程序模块3根据设定好的算法程序(元素同级相乘)将第 一序列信息11(4、3、8、6)和第二序列信息21(4、3、8、6)进行算法 运算,得到最终序列信息31(16、9、64、36)。

步骤S104,存储模块5接收程序模块3发送的最终序列信息31(16、 9、64、36)并进行存储。

步骤S105,输出模块4从程序模块3或存储模块5中接收最终序列信 息31(16、9、64、36),并进行输出,表现在载体上,形成具有唯一性的 二维码。

图6和图7示意性地显示了本发明一种实施方式的防伪码的应用系统 的结构。

如图6所示,防伪码的应用系统,包括感应模块6和控制模块,其中 控制模块包括验证单元71和执行单元72。此外,防伪码的应用系统还包括 预警装置。

感应模块6对外界商品进行识别并获取外界产品信息,感应模块6根 据所获取的外界产品信息生成第三序列信息61并发送给控制模块。

本实施例中,感应模块6为扫描器,通过扫描器可以更加清楚地对外 界产品信息进行识别。在其他实施例中,感应模块6也可以为RFID阅读器, 只要感应模块6能取外界产品信息即可。

验证单元71从感应模块6中接收第三序列信息61,另外,验证单元 71还从存储模块5中接收最终序列信息31,验证单元71将代表着外界产 品信息的第三序列信息61和代表着厂家产品信息的最终序列信息31进行 对比,如果两者一致,则可以知道感应模块6所感应的外界产品为正品, 执行单元72根据对比结果生成安全信号并发送给预警装置进行预警(告诉 消费者此产品为正品),让消费者放心购买此外界产品;如果两者不一致, 则可以知道感应模块6所感应的外界产品为假冒伪劣产品,执行单元72根 据对比结果生成危险信号并发送给预警装置进行预警(告诉消费者此产品 为假冒伪劣产品),可以让消费者意识到该外界产品为假冒伪劣产品,从而 考虑是否购买该外界产品,保护了生产厂家和消费者的利益。

如图6所示,预警装置包括显示模块81和声音模块82。

当预警装置从执行单元72接收的为安全信号时,显示模块81将所接 收的安全信号显示为文字形式进行表现(例如,此产品为正品,请放心购 买),或者,声音模块82将所接收的安全信号以声音的形式进行播放(例 如,此产品为正品,请放心购买);当预警装置从执行单元72接收的为危 险信号时,显示模块81将所接收的危险信号显示为文字形式进行表现(例 如,此产品为假冒伪劣产品,可能会危害您的安全,请考虑是否购买)或 者,声音模块82将所接收的危险信号以声音的形式进行播放(例如,此产 品为假冒伪劣产品,可能会危害您的安全,请考虑是否购买),使得消费者 可以更加生动形象地从预警装置得到预警信息,从而更好地作出是否要购 买该外界产品的决定。

图7示意性显示了本发明防伪码的应用系统的工作流程。

如图7所示防伪码的应用系统的工作流程如下:

步骤S201,感应模块6对外界产品信息进行识别,并根据所获取的外 界产品信息生成第三序列信息61。

步骤S202,验证单元71接收感应模块6中的第三序列信息61和存储 模块5中的最终序列信息31,验证单元71将两者进行之间的对比并将所得 到的对比结果发送给执行单元72。

步骤S203,执行单元72根据对比结果生成安全信号或危险信号并发送 至预警装置。

步骤S204,预警装置将所接收的安全信号或危险信号进行预警。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 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 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