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永生化的鸭胚肝细胞系的制备方法和应用

一种永生化的鸭胚肝细胞系的制备方法和应用

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永生化的鸭胚肝细胞系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1)用胰蛋白酶消化法消化鸭胚肝脏,培养该消化液,得到原代培养的鸭胚肝细胞;(2)采用脂质体转染法,将编码hTERT和Marker基因的真核表达质粒导入该原代培养的鸭胚肝细胞;(3)培养该转染的鸭胚肝细胞,用G418筛选该hTERT阳性克隆;(4)培养筛选的该hTERT阳性克隆,连续培养超过50代次,得到永生化的细胞系。该细胞系在体外传代50代以上仍有较好的活力,保持分裂增殖,不发生衰老和凋亡,是一种永生化的细胞系。该永生化的鸭胚肝细胞形态规则,培养条件简单、容易控制,使用方便,为研究鸭病,特别是研究鸭肝炎病毒提供了很好的载体。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4726409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5-06-24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普莱柯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1310711849.5

  • 发明设计人 张许科;孙进忠;白朝勇;

    申请日2013-12-19

  • 分类号

  • 代理机构北京华夏正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韩登营

  • 地址 471000 河南省洛阳市高新区凌波路5号

  • 入库时间 2023-12-18 09:33:32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7-12-29

    授权

    授权

  • 2015-07-22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C12N5/10 申请日:20131219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5-06-24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永生化的鸭胚肝细胞系的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鸭肝脏是鸭子的主要消化器官,鸭肝细胞是鸭肝脏的主要功能细 胞,许多鸭病原都能引起鸭肝细胞产生病变,所以建立鸭胚肝细胞系能 为研究鸭病提供一种载体,在细胞水平研究鸭病。

鸭病毒性肝炎是由鸭肝炎病毒引起雏鸭的一种传播迅速和高度致 死性传染病,鸭病毒性肝炎卵黄抗体可以有效预防和治疗此疾病,目前 国内是用鸭胚繁殖鸭病毒性肝炎病毒,然后制成抗原,免疫产蛋鸭,用 鸭胚繁殖鸭病毒性肝炎病毒成本高,操作过程繁琐。

目前测定鸭病毒性肝炎卵黄抗体采用的方法是中和试验,即将卵黄 抗体倍比稀释后,用标准抗原中和,然后接种鸭(鸡)胚,计算半数致 死量(LD50),该方法存在成本高,误差较大等弊端,不能准确测定鸭 病毒性肝炎抗体的水平。所以有人尝试将利用原代鸭肝细胞建立中和试 验的方法,如《鸭胚肝细胞培养的研究》(甘肃农业大学学报,1994年 02期)、《鸭肝细胞原代培养方法的建立》(天津医科大学学报,1996 年02期)公开了鸭胚肝细胞的分离培养方法。但是原代鸭胚肝细胞的 分离培养每次必须用到鸭胚,制作程序繁琐,成本高,容易污染,细胞 状态不容易控制。此外,且含有杂细胞,批次之间差异大,细胞病变不 明显,所以该方法难以推广。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采用基因重组技术,将端粒酶逆转 录酶基因(hTERT)转染原代鸭胚肝细胞,首次建立制备永生化的鸭胚 肝细胞系的方法,制备出永生化的鸭胚肝细胞,且鸭病毒性肝炎病毒可 以在细胞上繁殖,有明显病变,用来繁殖的病毒效价高于鸭胚繁殖病毒 效价,使用方便,可以用来生产鸭病毒性肝炎抗原。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永生化的鸭胚肝细胞系的制备方 法,所述方法包括:(1)用胰蛋白酶消化法消化鸭胚肝脏,培养所述 消化液,得到原代培养的鸭胚肝细胞;(2)采用脂质体转染法,将编 码hTERT和Marker基因的真核表达质粒导入所述原代培养的鸭胚肝细 胞;(3)培养所述转染的鸭胚肝细胞,用G418筛选所述hTERT阳性 克隆;(4)培养筛选的所述hTERT阳性克隆,连续培养超过50代次, 得到永生化的细胞系。

优选地,所述Marker基因为neo基因。

具体地,所述方法包括:①用胰蛋白酶消化法消化鸭胚肝脏,M199 培养基培养48小时后,细胞长满单层,建立鸭胚肝细胞原代培养的方 法;

②采用脂质体转染法,将编码hTERT和neo基因的真核表达质粒 pCI-neo-hTERT导入原代培养的鸭胚肝细胞;

③细胞转染pCI-neo-hTERT真核表达质粒48小时,细胞贴壁且状 态良好,加450μg/ml G418筛选,第4天细胞开始死亡,后每3天换一 次培养基且加入450μg/ml G418继续筛选,10天后大量细胞空泡化,第 18天,未转染组细胞在G418作用下全部死亡,转染组仍有较多细胞, 且已有G418抗性细胞开始生长,筛选4周后,G418浓度降至100μg/ml 维持筛选,待镜下可见较大阳性克隆,使用滤纸片法将阳性克隆消化后, 并将其种植于48孔板中,得到抗G418阳性细胞。

④将筛选的细胞在CO2培养箱中培养,每隔2~3天传代一次,连 续培养超过50代次,即得永生化的细胞系。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所述方法制备的一种永生化的鸭胚肝 细胞系。

永生化的鸭胚肝细胞形态规则,培养条件简单、容易控制,使用方 便,为研究鸭病,特别是研究鸭肝炎病毒提供了很好的载体。

本发明的再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制备鸭病毒性肝炎疫苗的方法,所 述方法包括:(1)培养增殖所述永生化的鸭胚肝细胞系;(2)在培养 的所述永生化的鸭胚肝细胞系中接种鸭病毒性肝炎病毒,培养增殖所述 鸭病毒性肝炎病毒;(3)收获所述培养的鸭病毒性肝炎病毒,灭活。

本发明建立的鸭胚肝细胞系接种鸭病毒性肝炎病毒能产生明显病 变,可以用来测定鸭病毒性肝炎卵黄抗体,此方法成本低,使用方便, 且准确度高,可以大规模的推广。

优选地,所述鸭病毒性肝炎病毒为DHV-1-LY株。

本发明的又一目的在于提供所述方法制备的鸭病毒性肝炎疫苗。

本发明的还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测定鸭肝炎病毒卵黄抗体效价的 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1)将所述的鸭胚肝细胞系接种于细胞瓶中,待长满单层后,传 代于96孔板中,每孔1.5~2.0×105个细胞,继续培养;

(2)将鸭病毒性肝炎病毒稀释成100TCID50/1.0ml,与等量的2倍 系列稀释的被检卵黄抗体混合,反应;

(3)反应结束后,每一稀释度接种1列(8个孔)长满所述的鸭胚 肝细胞的96孔板,置于37℃CO2培养箱中继续培养,同时设阴性和阳 性对照;

(4)接种后3~4天,记录每个稀释度出现细胞病变(CPE)的孔数, 计算所述卵黄抗体的中和效价。

优选地,步骤(2)中所述鸭病毒性肝炎病毒为DHV-1-LY株。

目前检验鸭肝炎病毒效价的方法是接种活胚或琼脂扩散法,此方法 误差较大,许多机构都在用鸭胚肝细胞研究鸭肝炎效价的测定方法,利 用建立的鸭胚肝细胞系极大的方便了鸭肝炎病毒生产、检验等研究。

本发明的目的还在于提供所述永生化的鸭胚肝细胞系在制备鸭病 毒性肝炎疫苗、测定鸭肝炎病毒卵黄抗体效价中的应用。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永生化的鸭胚肝细胞系,是以鸭胚肝原代细胞作 为宿主细胞,转染pCI-neo-hTERT真核表达载体,经过G418抗性筛选 得到的表达人端粒酶逆转录酶且具高滴度增殖病毒的细胞系。该细胞系 在体外传代50代以上仍有较好的活力,保持分裂增殖,不发生衰老和 凋亡,是一种永生化的细胞系。

附图说明

图1为永生化的鸭胚肝细胞系细胞生长曲线。

图2为使用RT-PCR检测转染细胞中外源性hTERT,第1、2、3泳 道分别为对转染后第30代和第65代细胞,转染前第2代细胞进行 RT-PCR测定基因组中hTERT的存在情况。

图3为转染后第30代和第65代细胞,转染前第2代细胞细胞内部 端粒酶活性的检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来进一步描述本发明,本发明的优点和特点 将会随着描述更为清楚。但这些实施例仅是范例性的,并不对本发明 的范围构成任何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的是,在不偏离本发 明的精神和范围下可以对本发明技术方案的细节和形式进行修改或 替换,但这些修改和替换均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以下通过对永生化的鸭胚肝细胞系的构建、细胞形态特征、标志物 的基因及病毒增殖鉴定,以及在病毒效价测定及应用来做详细说明,所 述是对本发明的解释而不是限定。

实施例1鸭胚肝细胞系的构建

1.pCI-neo-hTERT真核表达系统

pCI-neo-hTERT可以通过载体连接构建或者商购,本发明具体用到 的pCI-neo-hTERT载体购自Addgene公司。

2.鸭胚肝细胞的分离与培养

无菌采取15日龄的鸭胚肝脏,剪成约1mm3的组织块,用37℃预 热的PBS溶液清洗3次,出去血污。加入适量的EDTA-胰蛋白酶溶液 (含胰酶0.05%,含EDTA0.02%,10ml/胚),37℃消化5min,弃去上 清。再次加入EDTA-胰蛋白酶溶液,加入磁力搅拌子,放于磁力搅拌器 上,120转/min,搅拌消化10min。收集上清液,2~8℃下,600g离心10min, 用含适量15%血清的M199培养基重悬,8层纱布过滤后,细胞计数, 调整为1.0~1.5×106个/ml,加入25T细胞瓶中,放于CO2培养箱中,37℃ 培养2~3天,可长成单层。

3.pCI-neo-hTERT真核表达系统的转染与筛选

转染前48小时,利用ATV溶液消化原代鸭胚肝细胞传代至第2代, 并接种到12孔板中,1.0×106/孔,转染当天达到80~90%细胞汇合度。 转染前2小时,将培养基更换成无血清的M199培养基,每孔400μl。用 无血清的M199溶液将pCI-neo-hTERT质粒稀释成50μl,0.02μg/μl,轻 轻混匀,室温作用5min。将4μl的脂质体(Lipofectamine2000,invitrogen 公司)加入46μl的无血清M199培养基中,轻轻混匀,室温作用5min。 将混合的质粒与脂质体稀释液混合,轻轻摇匀,室温作用20min。

将混合的质粒脂质体溶液逐滴的加入到12孔板中,边加边轻轻混 匀,10μl/孔,留2孔做对照。置于37℃、5%CO2培养箱中培养5~6小 时,然后更换含15%血清的M199溶液,继续培养。

转染后48小时,加入(450μg/ml)G418进行筛选4周,未转染的细 胞大量死亡,存活的细胞开始生长,4周后,将G418浓度降为100μg/ml, 当有大片阳性细胞克隆时,将单克隆细胞挑选出来传代至48孔板中, 加入含100μg/ml的培养基继续培养,每隔2~3天传代一次。培养超过 50代后,即为永生化的鸭胚肝细胞系。

4.永生化的鸭胚肝细胞系的鉴定

4.1细胞形态学特征及生长曲线的测定

鸭胚肝细胞系与原代分离的细胞相比,细胞为多边形,均匀规则的 鹅卵石铺路石状排列,细胞核明显,细胞间存在接触抑制。

将转染后的65代鸭胚肝细胞以1.0×104个细胞/孔接种于24孔培养 板,3d换液1次,每天用0.25%胰蛋白酶溶液消化细胞,血细胞计数 板计数。每个时间点设3个平行孔,每个孔计数3次,取其平均值绘制 细胞生长曲线,如图1。图1说明该细胞第2天开始增殖,第3~5天为 对数增长期,可见该细胞系有很强的繁殖能力。

4.2RT-PCR检测转染细胞中外源性hTERT

(1)根据GenBank中发表的hTERT基因序列,设计出一对引物: 上游:5’-TATGCCGTGGTCCAGAAG-3’,下游: 5’-TATGCCGTGGTCCAGAAG-3’,扩增片段大小为416bp。

(2)细胞总RNA的提取:取转染前第2代和转染后第30代、 65代的鸭胚肝细胞,弃去培养基,PBS洗涤2~3次,加入1mL Trizol 混匀,室温静置5min进行裂解,将裂解物转移到离心管,并向离心管 中加入0.2mL氯仿,震荡,室温静置10min,4℃,10000r/min离心 15min;离心后取上层部分移入另一支离心管,加入0.2mL异丙醇,上 下颠倒,轻轻混匀,室温下静置30min,4℃,10000r/min离心15min; 弃上清,加入1mL75%乙醇振荡,7500r/min离心5min;将沉淀室温下 放置10min左右自然干燥,用30μL DEPC水重悬,即得细胞总RNA。

(3)第一链cDNA的合成:反应体系为,5×AMV buffer4.0μl,dNTP 5.0μl,随机引物1.0μl,RNA模板1.0μl,RNase Inhibitor0.5μl,反转录 酶1.0μl,42℃作用90min。

(4)PCR扩增:扩增程序为94℃5min,94℃变性30s,56℃退火 45s,72℃延伸45s,共30个循环,72℃再延伸10min,4℃保存。

(5)凝胶电泳:取得到的PCR产物10μl于0.1%的琼脂糖凝胶中 电泳,结果如图2。第1、2泳道为转染后第30代和第65代细胞,第3 泳道为转染前第2代细胞,可见转染的hTERT基因存在第30代和第65 代的细胞中,而未转染的细胞中没有hTERT基因。

4.3端粒酶活性检测

按照购买Roche公司的TeloTAGGG Telomerase PCR ELISA试剂盒 中的操作说明进行。首先收集转染前第2代和转染后第30代、65代的 鸭胚肝细胞各约2.0×105个细胞,用Lysis buffer在冰上裂解30min。 12000rpm/min离心20min,取上1μl裂解上清液作为端粒酶模板,按照 试剂盒的PCR扩增反应条件进行扩增,阴性对照用RNAase处理。扩 增结束后,按ELISA要求进行显色,在450nm和690nm处进行吸光度 测定,结果如图3。可见,端粒酶在转染后的第30代和第65代细胞中 有非常高的活性,而在转染前的第2代细胞中活性非常低,说明hTERT 基因在转染后第30代和第65代的细胞中高效表达,而转染前第2代细 胞hTERT基因几乎不表达。

实施例2用鸭胚肝细胞测定鸭肝炎病毒卵黄抗体效价

1.鸭病毒性肝炎精制卵黄抗体的制备

按照常规方法,制备鸭病毒性肝炎精制卵黄抗体,基本步骤如下:

(1)采用鸭病毒性肝炎DHAV-1型毒株接种10日龄易感鸡胚,然后 收获尿囊液,甲醛灭活并制备疫苗;

(2)使用所述制备的疫苗免疫产蛋鸡,免疫后抽样测定鸡高免蛋黄 中抗DHAV-1型抗原抗体中和效价≥1∶8192,之后收集所述鸡的高免 蛋;

(3)将所述高免蛋蛋壳消毒,收集蛋黄,所述蛋黄加入等体积蒸馏 水,搅拌混匀,低温巴氏灭活;酸化蒸馏水法提纯、辛酸法提纯;微滤, 超滤。制备三批鸭病毒性肝炎精制卵黄抗体(1301、1302、1303)

2.传统接种鸭胚测定鸭肝炎病毒卵黄抗体效价

将DHV-1-LY株稀释成每0.1ml含200ELD50,与等量2倍系列稀 释的待检抗体混合,37℃作用1小时,期间摇晃数次。每个稀释度接种 5枚10日龄易感鸭胚,每胚0.2ml,另设病毒液与等量灭菌PBS混合的 病毒对照组和PBS空白对照组各5枚,置37℃培养168小时,记录48~ 168小时的鸭胚死亡数,判定结果。空白对照组应全部健活,病毒对照 组应全部死亡。

能使50%鸡(鸭)胚不发生死亡的最高抗体稀释倍数即为该抗体的 中和效价。

3.接种鸭胚肝细胞测定鸭肝炎病毒卵黄抗体效价

(1)将建立的鸭肝细胞系接种于25T细胞瓶中,待长满单层后, 传代于96孔板中,每孔1.5~2.0×105个细胞,继续培养。

(2)将DHV-1-LY株稀释成100TCID50/1.0ml,与等量的2倍系列 稀释的被检卵黄抗体混合,37℃反应60min。

(3)反应结束后,每一稀释度接种1列(8个孔)长满鸭肝细胞的 96孔板,置于37℃CO2培养箱中继续培养,设阴性和阳性对照。

(4)接种后3~4天,记录每个稀释度出现细胞病变(CPE)的孔数, 按Reed Muench法计算卵黄抗体的中和效价。

4.接种鸭胚和接种鸭胚肝细胞测定鸭肝炎病毒卵黄抗体效价的比 较

将制备的三批鸭病毒性肝炎精制卵黄抗体(1301、1302、1303), 参考《中国兽药典(三)》附录中和试验的方法,将中和后的鸭病毒性 肝炎精制卵黄抗体分别接种鸭胚和鸭胚肝细胞,均设3组平行对照,结 果如表1。因为建立的鸭胚肝细胞系形态和活力稳定,且对鸭病毒性肝 炎十分敏感,病变典型,所以用鸭胚肝细胞测定的卵黄抗体效价,比用 鸭胚测定的卵黄抗体效价高,并且稳定,误差小。

表1

实施例3鸭病毒性肝炎疫苗的制备

将转染的鸭胚肝细胞长满单层后,弃掉培养基,接种用灭菌PBS溶 液作1∶100稀释的DHV-1-LY株病毒液,37℃吸附1h后,弃掉病毒液, 加入10%的M199培养基,放入CO2培养箱中,37℃继续培养,同时设 对照组。接毒后每天观察细胞病变,与对照组相比,接毒后24小时, 细胞出现CPE,72h病变明显,病变细胞出现空泡,有拉网现象,部分 细胞裂解。收毒,测毒价。

将鸭肝炎病毒DHV-1-LY株毒种用灭菌PBS溶液作1∶100稀释, 经尿囊腔接种10~12日龄易感鸭胚,每胚0.2ml。置37℃继续孵育,弃 去48小时内的死胚,收获48~96小时死亡鸭胚,置2~8℃冷却12~ 24小时。将检验无菌的鸭胚液混合后,定量分装,冷冻保存,测毒价。

结果传统接种鸭胚制备的病毒液病毒滴度为105.21TCID50/ml,而接 种鸭胚肝细胞的病毒滴度为106.43TCID50/ml,可见鸭病毒性肝炎I型病 毒DHV-1-LY可以在鸭胚肝细胞上大量增殖,且优于传统接种鸭胚的方 法。

将上述两种方法制备的病毒液分别以0.2%甲醛溶液灭活后,与矿物 油佐剂乳化配制鸭肝炎I型病毒灭活疫苗。使用雏鸭测定,疫苗最小免 疫剂量为0.15ml,确定使用剂量为0.3ml/羽。单剂量、单剂量重复和超 剂量安全试验结果为:细胞制备的疫苗不引起雏鸭的全身不良反应和明 显的局部反应,且能诱导产生90%以上保护;鸭胚制备的疫苗1/10-2/10 不同程度的局部反应,注射部位易形成肿块,能诱导产生90%以上保护。 两种疫苗分别一次免疫3日龄雏鸭后,不同时间诱导产生的HI抗体滴 度(GMT)分别是:细胞苗7天为1:256,14天为1:1024,21天为1:1151; 鸭胚苗7天为1:227,14天为1:896,21天为1:1024;抗体水平均较高, 免后14天使用强毒株LY株攻毒,均可提供≥90%的保护。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 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 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