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聚合型阻燃增塑剂二甲基硅酸端二醇酯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聚合型阻燃增塑剂二甲基硅酸端二醇酯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聚合型阻燃增塑剂二甲基硅酸端二醇酯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该聚合物的结构如下式所示: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4693443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5-06-10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苏州科技学院;

    申请/专利号CN201510098820.3

  • 发明设计人 冯芳;王世杰;王彦林;

    申请日2015-03-06

  • 分类号

  • 代理机构

  • 代理人

  • 地址 215011 江苏省苏州市高新区科锐路1号

  • 入库时间 2023-12-18 09:18:47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22-12-23

    专利权的转移 IPC(主分类):C08G77/02 专利号:ZL2015100988203 登记生效日:20221212 变更事项:专利权人 变更前权利人:苏州科技大学 变更后权利人:重庆市时创信高分子材料有限公司 变更事项:地址 变更前权利人:215009 江苏省苏州市高新区科锐路1号苏州科技大学石湖校区 变更后权利人:405400 重庆市开州区赵家街道浦里新区赵家片区鲁渝先进制造产业园6号标准厂房一楼

    专利申请权、专利权的转移

  • 2018-08-10

    授权

    授权

  • 2017-08-15

    著录事项变更 IPC(主分类):C08G77/02 变更前: 变更后: 申请日:20150306

    著录事项变更

  • 2015-07-08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C08G77/02 申请日:20150306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5-06-10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聚合型阻燃增塑剂二甲基硅酸端二醇酯聚合物及其制备方 法。二甲基硅酸端二醇酯聚合物属无卤有机硅高分子助剂,适合用作聚氯乙烯、 聚氨酯、环氧树脂、不饱和树脂等材料的阻燃增塑剂。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有机合成高分子材料在生产与建设等方面得到了广泛应 用。但许多高分子材料是易燃的,具有很大的安全隐患,严重影响到人们生活 的安全。在高分子材料中添加阻燃剂,使高分子材料具有难燃或不燃的性能, 是目前解决高分子材料易燃问题的有效途径,因而阻燃剂工业得到了很快的发 展。其中卤系阻燃剂是应用最多、技术最成熟的阻燃剂,但实践发现火灾发生 时,卤系阻燃材料在阻燃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烟雾和有毒的腐蚀性卤化氢气体, 造成二次危害。所以在卤系阻燃剂受到限制的同时,无卤、低烟、低毒阻燃剂 的已成为研发的重点。其中硅系阻然剂由于具有有效的防熔体滴落、热稳定性 好和阻燃抑制烟雾性能优良等优点,已成为目前无卤阻燃剂开发的热门产品。 特别是具有增塑性的含硅阻燃剂,即有机硅阻燃增塑剂更受青睐。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卤、环保有机硅阻燃增塑剂二甲基硅酸端二醇酯聚合 物及其制备方法。该有机硅阻燃增塑剂具有成炭性和增塑性,阻燃效果好,成 本低,工艺简单,应用广泛,具有很好的应用开发前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出一种聚合型阻燃增塑剂二甲基硅酸端二醇酯 聚合物,其阻燃效能高,成炭性能好,还具有增塑性,物化性能稳定,无卤环 保,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二甲基硅酸端二醇酯聚合物,其特征在于,该聚合物的结构如下式所示:

式中m=4~6,n=20~80。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出阻燃剂二甲基硅酸端二醇酯聚合物的制备方 法,其工艺简单,设备投资少,易于规模化生产,且原料廉价易得,成本低廉, 该方法为:

将端二醇溶于有机溶剂中,在20℃下滴加等摩尔的二甲基二氯硅烷,滴加 过程控制温度不超过40℃,滴完后,1-2h升温到70-110℃,保温反应4-8h, 加入产品质量1%-3%的缚酸剂,调至pH=5-6,搅拌1h,趁热抽滤,滤液蒸馏出 溶剂及少量低沸点物,得无色透明液体二甲基硅酸端二醇酯聚合物。

该方法还可为:

将端二醇溶于有机溶剂中,在20℃下滴加等摩尔的二甲基二溴硅烷,滴加 过程控制温度不超过50℃,滴完后,1-2h升温到80-130℃,保温反应4-8h, 加入产品质量1%-3%的缚酸剂,调至pH=5-6,搅拌1h,趁热抽滤,滤液蒸馏出 溶剂及少量低沸点物,得无色透明液体二甲基硅酸端二醇酯聚合物。

如上所述的有机溶剂为乙二醇二甲醚、乙腈、二氯乙烷、二氧六环或二乙 二醇二甲醚,其用量为,有机溶剂体积毫升数是端二醇质量克数的2-5倍。

如上所述的端二醇为1,4-丁二醇、1,5-戊二醇或1,6-己二醇。

如上所述的缚酸剂为三乙胺、N,N-二甲基苯胺、三聚氰胺或吡啶。

本发明的二甲基硅酸端二醇酯聚合物的物理性能如下:

二甲基硅酸-1,4-丁二醇酯聚合物为无色透明液体,产率94.8%~98.6%, 折光率nD25=1.4116,密度(25℃)1.124±0.005g/cm3,分解温度282±5℃。

二甲基硅酸-1,5-戊二醇酯聚合物为无色透明液体,产率93.8%~98.2%, 折光率nD25=1.4236,密度(25℃)0.978±0.005g/cm3,分解温度308±5℃。

二甲基硅酸-1,6-己二醇酯聚合物为无色透明液体,产率为94.2%~98.9%, 折光率nD25=1.4365,密度(25℃)1.145±0.005g/cm3,分解温度278±5℃。

二甲基硅酸端二醇酯聚合物适合用作不饱和树脂、环氧树脂、聚氨酯、聚 氯乙烯等材料的阻燃增塑剂。

二甲基硅酸端二醇酯聚合物的制备工艺原理如下式所示:

式中m=4~6,X=Cl或Br,n=20~80。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创新之处在于:

①本发明阻燃增塑剂二甲基硅酸端二醇酯聚合物具有有机硅聚合链,其物 理化学性能稳定,具有较好的增塑性,分子量大与高分子材料相容性好,燃烧 时能生成致密的硅炭层,有成炭防滴落作用,加工性能好。

②本发明阻燃增塑剂二甲基硅酸端二醇酯聚合物不含有卤素,符合环保阻 燃剂要求,有很好的应用开发前景。

③本发明阻燃增塑剂二甲基硅酸端二醇酯聚合物制备方法简单,原料廉价 易得,成本低,易于规模化生产。

附图说明

为了进一步说明产品的结构和性能特给出如下附图。

1、二甲基硅酸-1,4-丁二醇酯聚合物的红外光谱图,详见说明书附图图1:

图1表明,2972cm-1处为C-H键的伸缩振动峰;2858cm-1处为与氧相连的C-H 键的伸缩振动峰;1462cm-1处为C-H键的弯曲振动峰;1247cm-1处为C-O键的伸 缩振动峰;1035cm-1处为Si-O的伸缩振动峰,803cm-1处为C-Si键的伸缩振动峰。

2、二甲基硅酸-1,4-丁二醇酯聚合物的核磁光谱图,详见说明书附图图2:

图2表明,氘代氯仿为溶剂,δ0.1-0.4是与硅相连的甲基H峰;δ1.35-1.75 是亚甲基H峰;δ3.3-3.7是与氧相连的亚甲基H峰。

3、二甲基硅酸-1,5-戊二醇酯聚合物的红外光谱图,详见说明书附图图3:

图3表明,2980cm-1处为C-H键的伸缩振动峰;2844cm-1处为与氧相连的C-H 键的伸缩振动峰;1452cm-1处为C-H键的弯曲振动峰;1251cm-1处为C-O键的伸 缩振动峰;1032cm-1处为Si-O的伸缩振动峰,803cm-1处为C-Si键的伸缩振动峰。

4、二甲基硅酸-1,5-戊二醇酯聚合物的核磁光谱图,详见说明书附图图4:

图4表明,氘代氯仿为溶剂,δ0.1-0.4是Si-CH3上的甲基H峰;δ1.3-1.85 是亚甲基H峰;δ3.5-4.0是与氧相连的亚甲基H峰。

5、二甲基硅酸-1,6-己二醇酯聚合物的红外光谱图,详见说明书附图图5:

图5表明,2961cm-1处为C-H键的伸缩振动峰;2872cm-1处为与O相连的C-H 键的伸缩振动峰;1496cm-1处为C-H键的弯曲振动峰;1260cm-1处为C-O键的伸 缩振动峰;1026cm-1处为Si-O的伸缩振动峰,803cm-1处为C-Si键的伸缩振动峰。

6、二甲基硅酸-1,6-己二醇酯聚合物的核磁光谱图,详见说明书附图图6:

图6表明,氘代氯仿为溶剂,δ0.1-0.3是Si-CH3上的甲基H峰;δ1.4-1.75 是亚甲基H峰;δ3.3-3.7是与氧相连的亚甲基H峰。

7、实例14产物二甲基硅酸-1,5-戊二醇酯聚合物的GPC谱图,详见说明 书附图图7:

图7表明,二甲基硅酸-1,5-戊二醇酯聚合物的数均分子量为4.5×103,重 均分子量为8.6×103,分布指数为1.91。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在装有搅拌器、温度计、高效回流冷凝管并在冷凝管上口装有干 燥管及氯化氢吸收装置的100ml四口烧瓶中,加入30ml乙二醇二甲醚和9.0g (0.1mol)1,4-丁二醇,20℃下,滴加12.9g(0.1mol)二甲基二氯硅烷,滴加 过程控制温度不超过40℃,滴完后,1h升温到70℃,保温反应8h,加入约0.45g 三乙胺缚酸剂,调至pH=5-6,搅拌1h,趁热过滤,减压蒸馏出溶剂及少量低沸 点物,得无色透明液体二甲基硅酸-1,4-丁二醇酯聚合物,产品得率94.8%。

实施例2在装有搅拌器、温度计、高效回流冷凝管并在冷凝管上口装有干 燥管及氯化氢吸收装置的100ml四口烧瓶中,加入40ml乙腈和9.0g(0.1mol) 1,4-丁二醇,20℃下,滴加12.9g(0.1mol)二甲基二氯硅烷,滴加过程控制温 度不超过40℃,滴完后,1h升温到80℃,保温反应6h,加入约0.4g N,N-二甲 基苯胺缚酸剂,调至pH=5-6,搅拌1h,趁热过滤,减压蒸馏出溶剂及少量低沸 点物,得无色透明液体二甲基硅酸-1,4-丁二醇酯聚合物,产品得率95.6%。

实施例3在装有搅拌器、温度计、高效回流冷凝管并在冷凝管上口装有干 燥管及氯化氢吸收装置的100ml四口烧瓶中,加入50ml二氯乙烷和9.0g (0.1mol)1,4-丁二醇,20℃下,滴加12.9g(0.1mol)二甲基二氯硅烷,滴加 过程控制温度不超过40℃,滴完后,1h升温到82℃,保温反应6h,加入约0.35g 吡啶缚酸剂,调至pH=5-6,搅拌1h,趁热过滤,减压蒸馏出溶剂及少量低沸点 物,得无色透明液体二甲基硅酸-1,4-丁二醇酯聚合物,产品得率96.3%。

实施例4在装有搅拌器、温度计、高效回流冷凝管并在冷凝管上口装有干 燥管及氯化氢吸收装置的100ml四口烧瓶中,加入30ml 1,4-二氧六环和9.0g (0.1mol)1,4-丁二醇,20℃下,滴加12.9g(0.1mol)二甲基二氯硅烷,滴加 过程控制温度不超过40℃,滴完后,2h升温到100℃,保温反应5h,加入约0.4g 三聚氰胺缚酸剂,调至pH=5-6,搅拌1h,趁热过滤,减压蒸馏出溶剂及少量低 沸点物,得无色透明液体二甲基硅酸-1,4-丁二醇酯聚合物,产品得率97.7%, 重均分子量为8.5×103,数均分子量为4.1×103,分布指数为2.07。

实施例5在装有搅拌器、温度计、高效回流冷凝管并在冷凝管上口装有干 燥管及氯化氢吸收装置的100ml四口烧瓶中,加入30ml二乙二醇二甲醚和9.0g (0.1mol)1,4-丁二醇,20℃下,滴加12.9g(0.1mol)二甲基二氯硅烷,滴加 过程控制温度不超过40℃,滴完后,2h升温到110℃,保温反应4h,加入约0.3g 三乙胺缚酸剂,调至pH=5-6,搅拌1h,趁热过滤,减压蒸馏出溶剂及少量低沸 点物,得无色透明液体二甲基硅酸-1,4-丁二醇酯聚合物,产品得率98.1%。

实施例6在装有搅拌器、温度计、高效回流冷凝管并在冷凝管上口装有干 燥管及溴化氢吸收装置的100ml四口烧瓶中,加入30ml乙二醇二甲醚和9.0g (0.1mol)1,4-丁二醇,20℃下,滴加21.8g(0.1mol)二甲基二溴硅烷,滴加 过程控制温度不超过50℃,滴完后,1h升温到80℃,保温反应8h,加入约0.45g 三乙胺缚酸剂,调至pH=5-6,搅拌1h,趁热过滤,减压蒸馏出溶剂及少量低沸 点物,得无色透明液体二甲基硅酸-1,4-丁二醇酯聚合物,产品得率95.0%。

实施例7在装有搅拌器、温度计、高效回流冷凝管并在冷凝管上口装有干 燥管及溴化氢吸收装置的100ml四口烧瓶中,加入40ml乙腈和9.0g(0.1mol) 1,4-丁二醇,20℃下,滴加21.8g(0.1mol)二甲基二溴硅烷,滴加过程控制温 度不超过50℃,滴完后,1h升温到80℃,保温反应7h,加入约0.35g N,N-二 甲基苯胺缚酸剂,调至pH=5-6,搅拌1h,趁热过滤,减压蒸馏出溶剂及少量低 沸点物,得无色透明液体二甲基硅酸-1,4-丁二醇酯聚合物,产品得率95.4%。

实施例8在装有搅拌器、温度计、高效回流冷凝管并在冷凝管上口装有干 燥管及溴化氢吸收装置的100ml四口烧瓶中,加入50ml二氯乙烷和9.0g (0.1mol)1,4-丁二醇,20℃下,滴加21.8g(0.1mol)二甲基二溴硅烷,滴加 过程控制温度不超过50℃,滴完后,1h升温到82℃,保温反应7h,加入约0.4g 吡啶缚酸剂,调至pH=5-6,搅拌1h,趁热过滤,减压蒸馏出溶剂及少量低沸点 物,得无色透明液体二甲基硅酸-1,4-丁二醇酯聚合物,产品得率96.5%。

实施例9在装有搅拌器、温度计、高效回流冷凝管并在冷凝管上口装有干 燥管及溴化氢吸收装置的100ml四口烧瓶中,加入30ml 1,4-二氧六环和9.0g (0.1mol)1,4-丁二醇,20℃下,滴加21.8g(0.1mol)二甲基二溴硅烷,滴加 过程控制温度不超过50℃,滴完后,2h升温到100℃,保温反应5h,加入约0.3g 三乙胺缚酸剂,调至pH=5-6,搅拌1h,趁热过滤,减压蒸馏出溶剂及少量低沸 点物,得无色透明液体二甲基硅酸-1,4-丁二醇酯聚合物,产品得率97.6%。

实施例10在装有搅拌器、温度计、高效回流冷凝管并在冷凝管上口装有干 燥管及溴化氢吸收装置的100ml四口烧瓶中,加入30ml二乙二醇二甲醚和9.0g (0.1mol)1,4-丁二醇,20℃下,滴加21.8g(0.1mol)二甲基二溴硅烷,滴加 过程控制温度不超过50℃,滴完后,2h升温到130℃,保温反应4h,加入约0.2g 三乙胺缚酸剂,调至pH=5-6,搅拌1h,趁热过滤,减压蒸馏出溶剂及少量低沸 点物,得无色透明液体二甲基硅酸-1,4-丁二醇酯聚合物,产品得率98.6%,重 均分子量为6.8×103,数均分子量为3.6×103,分布指数为1.89。

实施例11在装有搅拌器、温度计、高效回流冷凝管并在冷凝管上口装有干 燥管及氯化氢吸收装置的100ml四口烧瓶中,加入30ml乙二醇二甲醚和10.4g (0.1mol)1,5-戊二醇,20℃下,滴加12.9g(0.1mol)二甲基二氯硅烷,滴加 过程控制温度不超过40℃,滴完后,1h升温到70℃,保温反应8h,加入约0.45g 三乙胺缚酸剂,调至pH=5-6,搅拌1h,趁热过滤,减压蒸馏出溶剂及少量低沸 点物,得无色透明液体二甲基硅酸-1,5-戊二醇酯聚合物,产品得率93.8%。

实施例12在装有搅拌器、温度计、高效回流冷凝管并在冷凝管上口装有干 燥管及氯化氢吸收装置的100ml四口烧瓶中,加入40ml乙腈和10.4g(0.1mol) 1,5-戊二醇,20℃下,滴加12.9g(0.1mol)二甲基二氯硅烷,滴加过程控制温 度不超过40℃,滴完后,1h升温到80℃,保温反应6h,加入约0.4g N,N-二甲 基苯胺缚酸剂,调至pH=5-6,搅拌1h,趁热过滤,减压蒸馏出溶剂及少量低沸 点物,得无色透明液体二甲基硅酸-1,5-戊二醇酯聚合物,产品得率94.4%。

实施例13在装有搅拌器、温度计、高效回流冷凝管并在冷凝管上口装有干 燥管及氯化氢吸收装置的100ml四口烧瓶中,加入50ml二氯乙烷和10.4g (0.1mol)1,5-戊二醇,20℃下,滴加12.9g(0.1mol)二甲基二氯硅烷,滴加 过程控制温度不超过40℃,滴完后,1h升温到82℃,保温反应6h,加入约0.35g 吡啶缚酸剂,调至pH=5-6,搅拌1h,趁热过滤,减压蒸馏出溶剂及少量低沸点 物,得无色透明液体二甲基硅酸-1,5-戊二醇酯聚合物,产品得率95.2%。

实施例14在装有搅拌器、温度计、高效回流冷凝管并在冷凝管上口装有干 燥管及氯化氢吸收装置的100ml四口烧瓶中,加入30ml 1,4-二氧六环和10.4g (0.1mol)1,5-戊二醇,20℃下,滴加12.9g(0.1mol)二甲基二氯硅烷,滴加 过程控制温度不超过40℃,滴完后,2h升温到100℃,保温反应5h,加入约0.4g 三聚氰胺缚酸剂,调至pH=5-6,搅拌1h,趁热过滤,减压蒸馏出溶剂及少量低 沸点物,得无色透明液体二甲基硅酸-1,5-戊二醇酯聚合物,产品得率97.3%。 二甲基硅酸-1,5-戊二醇酯聚合物的数均分子量为4.5×103,重均分子量为8.6 ×103,分布指数为1.91。

实施例15在装有搅拌器、温度计、高效回流冷凝管并在冷凝管上口装有干 燥管及氯化氢吸收装置的100ml四口烧瓶中,加入30ml二乙二醇二甲醚和10.4g (0.1mol)1,5-戊二醇,20℃下,滴加12.9g(0.1mol)二甲基二氯硅烷,滴加 过程控制温度不超过40℃,滴完后,2h升温到110℃,保温反应4h,加入约0.3g 三乙胺缚酸剂,调至pH=5-6,搅拌1h,趁热过滤,减压蒸馏出溶剂及少量低沸 点物,得无色透明液体二甲基硅酸-1,5-戊二醇酯聚合物,产品得率97.8%。

实施例16在装有搅拌器、温度计、高效回流冷凝管并在冷凝管上口装有干 燥管及溴化氢吸收装置的100ml四口烧瓶中,加入30ml乙二醇二甲醚和10.4g (0.1mol)1,5-戊二醇,20℃下,滴加21.8g(0.1mol)二甲基二溴硅烷,滴加 过程控制温度不超过50℃,滴完后,1h升温到80℃,保温反应8h,加入约0.45g 三乙胺缚酸剂,调至pH=5-6,搅拌1h,趁热过滤,减压蒸馏出溶剂及少量低沸 点物,得无色透明液体二甲基硅酸-1,5-戊二醇酯聚合物,产品得率94.0%。

实施例17在装有搅拌器、温度计、高效回流冷凝管并在冷凝管上口装有干 燥管及溴化氢吸收装置的100ml四口烧瓶中,加入40ml乙腈和10.4g(0.1mol) 1,5-戊二醇,20℃下,滴加21.8g(0.1mol)二甲基二溴硅烷,滴加过程控制温 度不超过50℃,滴完后,1h升温到80℃,保温反应7h,加入约0.35g N,N-二 甲基苯胺缚酸剂,调至pH=5-6,搅拌1h,趁热过滤,减压蒸馏出溶剂及少量低 沸点物,得无色透明液体二甲基硅酸-1,5-戊二醇酯聚合物,产品得率94.6%。

实施例18在装有搅拌器、温度计、高效回流冷凝管并在冷凝管上口装有 干燥管及溴化氢吸收装置的100ml四口烧瓶中,加入50ml二氯乙烷和10.4g (0.1mol)1,5-戊二醇,20℃下,滴加21.8g(0.1mol)二甲基二溴硅烷,滴加 过程控制温度不超过50℃,滴完后,1h升温到82℃,保温反应7h,加入约0.4g 吡啶缚酸剂,调至pH=5-6,搅拌1h,趁热过滤,减压蒸馏出溶剂及少量低沸点 物,得无色透明液体二甲基硅酸-1,5-戊二醇酯聚合物,产品得率95.6%。

实施例19在装有搅拌器、温度计、高效回流冷凝管并在冷凝管上口装有 干燥管及溴化氢吸收装置的100ml四口烧瓶中,加入30ml 1,4-二氧六环和10.4g (0.1mol)1,5-戊二醇,20℃下,滴加21.8g(0.1mol)二甲基二溴硅烷,滴加 过程控制温度不超过50℃,滴完后,2h升温到100℃,保温反应5h,加入约0.3g 三乙胺缚酸剂,调至pH=5-6,搅拌1h,趁热过滤,减压蒸馏出溶剂及少量低沸 点物,得无色透明液体二甲基硅酸-1,5-戊二醇酯聚合物,产品得率97.4%。

实施例20在装有搅拌器、温度计、高效回流冷凝管并在冷凝管上口装有干 燥管及溴化氢吸收装置的100ml四口烧瓶中,加入30ml二乙二醇二甲醚和10.4g (0.1mol)1,5-戊二醇,20℃下,滴加21.8g(0.1mol)二甲基二溴硅烷,滴加 过程控制温度不超过50℃,滴完后,2h升温到130℃,保温反应4h,加入约0.2g 三乙胺缚酸剂,调至pH=5-6,搅拌1h,趁热过滤,减压蒸馏出溶剂及少量低沸 点物,得无色透明液体二甲基硅酸-1,5-戊二醇酯聚合物,产品得率98.2%。二甲 基硅酸-1,5-戊二醇酯聚合物的数均分子量为5.2×103,重均分子量为9.1×103, 分布指数为1.75。

实施例21在装有搅拌器、温度计、高效回流冷凝管并在冷凝管上口装有干 燥管及氯化氢吸收装置的100ml四口烧瓶中,加入30ml乙二醇二甲醚和11.8g (0.1mol)1,6-己二醇,20℃下,滴加12.9g(0.1mol)二甲基二氯硅烷,滴加 过程控制温度不超过40℃,滴完后,1h升温到70℃,保温反应8h,加入约0.45g 三乙胺缚酸剂,调至pH=5-6,搅拌1h,趁热抽滤,滤液减压蒸馏出溶剂及少量 低沸点物,得无色透明液体二甲基硅酸-1,6-己二醇酯聚合物,产品得率94.2%。

实施例22在装有搅拌器、温度计、高效回流冷凝管并在冷凝管上口装有干 燥管及氯化氢吸收装置的100ml四口烧瓶中,加入40ml乙腈和11.8g(0.1mol) 1,6-己二醇,20℃下,滴加12.9g(0.1mol)二甲基二氯硅烷,滴加过程控制温 度不超过40℃,滴完后,1h升温到80℃,保温反应6h,加入约0.4g N,N-二甲 基苯胺缚酸剂,调至pH=5-6,搅拌1h,趁热抽滤,滤液减压蒸馏出溶剂及少量 低沸点物,得无色透明液体二甲基硅酸-1,6-己二醇酯聚合物,产品得率95.0%。

实施例23在装有搅拌器、温度计、高效回流冷凝管并在冷凝管上口装有干 燥管及氯化氢吸收装置的100ml四口烧瓶中,加入50ml二氯乙烷和11.8g (0.1mol)1,6-己二醇,20℃下,滴加12.9g(0.1mol)二甲基二氯硅烷,滴加 过程控制温度不超过40℃,滴完后,1h升温到82℃,保温反应6h,加入约0.3g 吡啶缚酸剂,调至pH=5-6,搅拌1h,趁热抽滤,滤液减压蒸馏出溶剂及少量低 沸点物,得无色透明液体二甲基硅酸-1,6-己二醇酯聚合物,产品得率96.8%。

实施例24在装有搅拌器、温度计、高效回流冷凝管并在冷凝管上口装有干 燥管及氯化氢吸收装置的100ml四口烧瓶中,加入30ml 1,4-二氧六环和11.8g (0.1mol)1,6-己二醇,20℃下,滴加12.9g(0.1mol)二甲基二氯硅烷,滴加 过程控制温度不超过40℃,滴完后,2h升温到100℃,保温反应5h,加入约0.4g 三聚氰胺缚酸剂,调至pH=5-6,搅拌1h,趁热抽滤,滤液减压蒸馏出溶剂及少 量低沸点物,得无色透明液体二甲基硅酸-1,6-己二醇酯聚合物,产品得率 97.5%,数均分子量为4.4×103,重均分子量为7.9×103,分布指数为1.80。

实施例25在装有搅拌器、温度计、高效回流冷凝管并在冷凝管上口装有干 燥管及氯化氢吸收装置的100ml四口烧瓶中,加入30ml二乙二醇二甲醚和11.8g (0.1mol)1,6-己二醇,20℃下,滴加12.9g(0.1mol)二甲基二氯硅烷,滴加 过程控制温度不超过40℃,滴完后,2h升温到110℃,保温反应4h,加入约0.25g 三乙胺缚酸剂,调至pH=5-6,搅拌1h,趁热抽滤,滤液蒸馏出溶剂及少量低沸 点物,得无色透明液体二甲基硅酸-1,6-己二醇酯聚合物,产品得率97.9%。

实施例26在装有搅拌器、温度计、高效回流冷凝管并在冷凝管上口装有干 燥管及溴化氢吸收装置的100ml四口烧瓶中,加入30ml乙二醇二甲醚和11.8g (0.1mol)1,6-己二醇,20℃下,滴加21.8g(0.1mol)二甲基二溴硅烷,滴加 过程控制温度不超过50℃,滴完后,1h升温到80℃,保温反应8h,加入约0.4g 三乙胺缚酸剂,调至pH=5-6,搅拌1h,趁热过滤,滤液减压蒸馏出溶剂及少量 低沸点物,得无色透明液体二甲基硅酸-1,6-己二醇酯聚合物,产品得率94.4%。

实施例27在装有搅拌器、温度计、高效回流冷凝管并在冷凝管上口装有干 燥管及溴化氢吸收装置的100ml四口烧瓶中,加入40ml乙腈和11.8g(0.1mol) 1,6-己二醇,20℃下,滴加21.8g(0.1mol)二甲基二溴硅烷,滴加过程控制温 度不超过50℃,滴完后,1h升温到80℃,保温反应7h,加入约0.35g N,N-二 甲基苯胺缚酸剂,调至pH=5-6,搅拌1h,趁热过滤,滤液减压蒸馏出溶剂及少 量低沸点物,得无色透明液体二甲基硅酸-1,6-己二醇酯聚合物,产品得率94.9%。

实施例28在装有搅拌器、温度计、高效回流冷凝管并在冷凝管上口装有干 燥管及溴化氢吸收装置的100ml四口烧瓶中,加入50ml二氯乙烷和11.8 (0.1mol)1,6-己二醇,20℃下,滴加21.8g(0.1mol)二甲基二溴硅烷,滴加 过程控制温度不超过50℃,滴完后,1h升温到82℃,保温反应7h,加入约0.3g 吡啶缚酸剂,调至pH=5-6,搅拌1h,趁热过滤,滤液减压蒸馏出溶剂及少量低 沸点物,得无色液体二甲基硅酸-1,6-己二醇酯聚合物,产品得率97.2%。

实施例29在装有搅拌器、温度计、高效回流冷凝管并在冷凝管上口装有干 燥管及溴化氢吸收装置的100ml四口烧瓶中,加入30ml 1,4-二氧六环和11.8g (0.1mol)1,6-己二醇,20℃下,滴加21.8g(0.1mol)二甲基二溴硅烷,滴加 过程控制温度不超过50℃,滴完后,2h升温到100℃,保温反应5h,加入约0.3g 三乙胺缚酸剂,调至pH=5-6,搅拌1h,趁热过滤,滤液减压蒸馏出溶剂及少量 低沸点物,得无色透明液体二甲基硅酸-1,6-己二醇酯聚合物,产品得率97.8%。

实施例30在装有搅拌器、温度计、高效回流冷凝管并在冷凝管上口装有干 燥管及溴化氢吸收装置的100ml四口烧瓶中,加入30ml二乙二醇二甲醚和11.8g (0.1mol)1,6-己二醇,20℃下,滴加21.8g(0.1mol)二甲基二溴硅烷,滴加 过程控制温度不超过50℃,滴完后,2h升温到130℃,保温反应4h,加入约0.2g 三乙胺缚酸剂,调至pH=5-6,搅拌1h,趁热抽滤,滤液蒸馏出溶剂及少量低沸 点物,得无色透明液体二甲基硅酸-1,6-己二醇酯聚合物,产品得率98.9%,数 均分子量为5.8×103,重均分子量为9.7×103,分布指数为1.67。

本案发明人还将上述合成的二甲基硅酸端二醇酯聚合物应用于聚氯乙烯 (PVC)中。参照:GB/T2406-2008《塑料燃烧性能试验方法-氧指数法》测样品 的极限氧指数。将二甲基硅酸端二醇酯聚合物、增塑剂邻苯二甲酸二辛酯(DOP)、 协效阻燃剂三氧化二锑(Sb2O3)和聚氯乙烯以不同比例混合均匀后,用挤出机挤 出,制成直径为3mm的样条,用HC900-2极限氧指数测定仪测试,实验表明二 甲基硅酸端二醇酯聚合物对PVC阻燃性能优良,还有良好的成炭性和增塑性能, 部分试验结果如表1、表2和表3所示:

表1二甲基硅酸-1,4-丁二醇酯聚合物的阻燃性能测试数据

表2二甲基硅酸-1,5-戊二醇酯聚合物的阻燃性能测试数据

表3二甲基硅酸-1,6-己二醇酯聚合物的阻燃性能测试数据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