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壳体反转装置及使用该壳体反转装置的端子插入方法

壳体反转装置及使用该壳体反转装置的端子插入方法

摘要

本发明致力于的问题是使得能够在更小的空间和更少的时间内反转多个连接器壳体,同时使得端子能够顺利地插入到连接器壳体的上下侧的端子收纳室内。为了解决该问题,使用壳体反转装置(1)将配线端子(17)插入到连接器壳体(2)的上下侧的端子收纳室(13)内,壳体反转装置(1)设置有:多个保持器支撑体(5),该多个保持器支撑体(5)确实地平行定位于水平地长的水平基板(7);被驱动体(8),该被驱动体(8)包括以使得能够通过保持器支撑体竖直反转的方式支撑的壳体保持器(3);驱动体(6),该驱动体(6)能够使用移动装置(41)而在基板的纵向方向上移动。驱动体(6)设置有:联接部(33),该联接部(33)用于与贯通保持器支撑体(5)的壳体保持器(3)的轴部(4)可拆卸地配合;和驱动部(36),该驱动部(36)用于竖直反转联接部。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4471804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5-03-25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申请/专利号CN201380038348.3

  • 发明设计人 园原行贵;松冈正记;

    申请日2013-07-18

  • 分类号H01R43/20;

  • 代理机构北京泛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杨本良

  • 地址 日本东京

  • 入库时间 2023-12-18 08:59:18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6-08-10

    授权

    授权

  • 2015-04-22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H01R43/20 申请日:20130718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5-03-25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壳体反转装置及使用该壳体反转装置的端子插入 方法,该壳体反转装置将连接器壳体竖直反转,以在不受到预先插入 的配备有端子的电线的阻碍的情况下将配线端子插入到需要的端子收 纳室内。

背景技术

传统地,为了将配线端子插入到由合成树脂形成的连接器壳体的 端子收纳室内,提出了各种端子插入装置或各种端子插入方法。

例如,在专利文献1(未示出)中描述了:为了在背靠背的基础 上将配线端子插入到并且安置在连接器壳体的竖直方向的两级端子收 纳室内,在将各个配线端子插入到上级的各端子收纳室内以后,将连 接器壳体竖直反转,并且将各个端子插入到连接器壳体的下级(或旋 转之后的上级)的各端子收纳室内。通过竖直反转连接器壳体,上下 侧的端子能够在不反转配设有端子的电线的情况下(或者在反转期间 电线不扭转而引起在插入端子之前端子的位置偏移的情况下)背靠背 地安置。

连接器壳体保持在壳体保持框架内。壳体保持框架由竖直的壳体 保持板可旋转地支撑。旋转缸的接合部前进到位于壳体保持框架的后 部(后面)的接合孔内并且与该接合孔接合。旋转缸固定于基座的框 架。端子插入手柄安置在壳体保持框架的前面,并且壳体保持板能够 在左右方向上沿着引导部滑动。

此外,在专利文献2(未示出)中描述了:用于将电线推开的一 对左右端子引导臂处于闭合状态地安置在连接器壳体的左右端子收纳 室的分割部的前面,该一对引导臂打开,以将插入的左右配设有端子 的电线推开,并且然后将其它端子插入到中间的端子收纳室内。

一对前后电线抓持爪安置在用于将电线推开的引导臂的前面。每 个电线抓持爪都能够通过各个水平汽缸在端子插入和分离方向上前进 和后退。引导臂和电线抓持爪能够通过竖直汽缸一体地升高和降低。 引导臂、端子抓持爪和各个汽缸构成端子插入头部。

引用列表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JP 2000-311762 A

专利文献2:JP 07-161449 A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然而,在专利文献1中描述的壳体反转装置和使用该壳体反转装 置的端子插入方法中,存在这样的担心:将壳体保持框架可反转地安 装在竖直的壳体保持板上的处理(装置改变)复杂,并且在对应于不 同类型的多个连接器壳体(其中,类型可以是各种各样的)的情况下 要求很多时间。此外,存在这样的担心:在对应于多个连接器壳体, 为了将壳体保持板在左右方向(平行于壳体的方向)上移位,以使用 固定旋转缸将需要的壳体保持框架反转的情况下,要求宽阔空间和许 多时间使壳体保持板在左右方向上移位。

此外,在专利文献2中描述的端子插入装置和端子插入方法中, 存在这样的担心:由于用于将电线推开的一对左右引导臂在左右方向 上具有较大的宽度尺寸(例如,具有比端子大的宽度),所以当连接 器壳体的左右端子收纳室之间的间距窄时,不能很好地将电线推开。

鉴于前述问题已经做出了本发明,并且本发明的第一目的是提供 一种壳体反转装置和使用壳体反转装置的端子插入方法,该壳体反转 装置能够以减小的空间和短的时间内将多个连接器壳体反转,并且该 使用壳体反转装置的端子插入方法能够在不与插入的上侧的配设有端 子的电线干涉的情况下使用该壳体反转装置将端子顺利地插入到连接 器壳体的上下侧的端子收纳室内。此外,本发明的第二目的是提供一 种端子插入方法,该端子插入方法能够使用用于将配设有端子的电线 推开的臂以顺利和可靠的方式将插入到左右窄间距的端子收纳室内的 配设有端子的电线推开,并且能够以顺利和可靠的方式将端子插入到 左右窄间距的端子收纳室之间的中间的端子收纳室内。

解决问题的方案

为了实现该目的,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的壳体反转装置包括: 被驱动单元,该被驱动单元构造成具有:多个保持器支撑部,该多个 保持器支撑部平行地安置并且固定在长方形的水平基板上;和壳体保 持器,该壳体保持器支撑在各个所述保持器支撑部上,从而能够竖直 反转;和驱动单元,该驱动单元构造成包括:联接部,该连接部可分 开地与贯通各个保持器支撑部的各个壳体保持器的轴接合;和驱动器, 该驱动器竖直反转所述联接部,并且该驱动单元能够通过移位装置在 所述基板的纵向上移位。

根据该构造,由保持器支撑部和壳体保持器形成的多个被驱动单 元平行地设定在长方形的水平基板上,优选地等间距设定。相对于多 个被驱动单元,一个驱动单元通过移位装置安置在被驱动单元的平行 方向上,并且停止在需要的被驱动单元的前方。驱动单元的联接部通 过进退装置而前进,并且联接到需要的被驱动单元的轴。轴与壳体保 持器及由壳体保持器保持的连接器壳体一体地通过驱动器竖直反转。

使用根据本发明的第一优选方面的壳体反转装置的端子插入方法 构造成使得使用在本发明的一个方面中描述的壳体反转装置的端子插 入方法重复下面的步骤:将配线端子插入到设定于所述壳体保持器的 连接器壳体的上侧的端子收纳室内;使用所述驱动器竖直反转所述壳 体保持器;并且将另一个配线端子插入到所述连接器壳体的变为新的 上侧的端子收纳室的端子收纳室内,以将其它配线端子插入到上下侧 的各个端子收纳室内。

根据该构造,插入到上侧的端子收纳室内的配设有端子的电线竖 直反转,并从而从下侧的端子收纳室垂下,并且在新的上侧的端子收 纳室的前方不存在干扰电线。确保了宽阔的空间。从而,配线端子顺 利地并且可靠地插入到新的上侧的端子收纳室内,而不与已经插入的 配设有端子的电线干涉。重复该循环,并且将配线端子顺利并且可靠 地插入到所有的需要的上下侧的端子收纳室内。在将各个配线端子插 入到左右方向上的两个以上的上侧的端子收纳室内之后,连接器壳体 可以竖直反转(在一个循环中反转的端子的数量可以是多个)。

使用根据本发明的第二优选方面的壳体反转装置的端子插入方法 构造成使得:在使用本发明的第一优选方面中描述的壳体反转装置的 端子插入方法中,具有细杆状并且将电线推开的一对左右臂在前后方 向上互相重叠,插入位于需要的端子收纳室的左右方向上的插入的配 设有端子的电线之间,并且打开以将插入的配设有端子的电线推开, 并且配线端子插入到需要的端子收纳室内。

根据该构造,具有细杆状并且将电线推开的一对左右臂在前后方 向上互相重叠(叠置或聚集),并且用于将电线推开的一对臂之间的 宽度设定得窄。这样,用于将电线推开的该一对臂顺利地并且可靠地 从上方向下插入到已经插入到连接器壳体内的左右配设有端子的电线 之间,并且可靠地将左右配设有端子的电线推开。

发明的有益效果

根据在本发明的一个方面中描述的本发明,一个驱动单元安置在 基板的纵向上,即,安置在被驱动单元的平行方向上,而不使基板上 的包括多个连接器壳体的被驱动单元移位。从而,壳体保持器,即, 连接器壳体能够在减小的空间和短的时间内与多个连接器壳体对应地 反转。此外,能够在短时间内将多个被驱动单元容易地放置在并且设 定于基板上。从而,能够使壳体反转装置的结构紧凑,并且能够快速 地进行连接器壳体的设定(准备)过程和反转操作。

根据在本发明的第一优选方面中描述的本发明,插入到上侧的端 子收纳室内的配设有端子的电线通过连接器壳体的竖直反转操作而位 于下侧,并且在反转之后将接下来的配线端子插入到新的上侧的端子 收纳室内,而不受到插入的配设有端子的电线的干扰。重复该循环, 并且配线端子能够顺利地并且可靠地插入到连接器壳体的所有的需要 的端子收纳室内。从而,能够提高由配设有端子的电线和连接器壳体 形成的副线束的生产率。

根据在本发明的第二优选方面中描述的本发明,在用于将电线推 开的一对臂在前后方向上重叠、并且以窄宽度闭合的状态下,该一对 臂顺利地并且可靠地插入到连接器壳体的上侧或下侧的具有窄间距的 左右端子收纳室内。从而,插入的配设有端子的电线被用于将电线推 开的臂顺利地并且可靠地推开,并且配线端子能够顺利地并且可靠地 插入到中间的端子收纳室内。从而,能够提高由配设有端子的电线和 连接器壳体形成的副线束的生产率。

附图说明

图1A和1B图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壳体反转装置的概要实例(outline  example)和根据本发明的端子插入方法的实施例,其中,图1A是端 子插入到连接器壳体的上侧的端子收纳室内的状态的透视图,并且图 1B是端子插入到通过反转连接器壳体而变为上侧的端子收纳室内的状 态的透视图。

图2A和2B图示出壳体反转装置的被驱动侧的部分具体实例,其 中,图2A是透视图并且图2B是侧视图。

图3A和3B图示出壳体反转装置的驱动侧的部分的具体实例,其 中,图3A是前视图并且图3B是侧视图。

图4A和4B图示出连接器壳体的另一种形态的端子插入方法,其 中,图4A是端子插入到连接器壳体的上侧的端子收纳室内的状态的前 视图,并且图4B是端子插入到通过反转连接器壳体而变为上侧的端子 收纳室内的状态的前视图。

图5是图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端子插入方法的另一个实施例的透视 图。

参考标记列表

1 壳体反转装置

2、15 连接器壳体

3 壳体保持器

4 轴

5 保持器支撑部

6 驱动单元

7 基板

8 被驱动单元

131、141 上侧的端子收纳室

134、142 下侧(或新的上侧)的端子收纳室

16 电线

17 端子

25 用于将电线推开的臂

33 联接部

36 驱动器

41 移位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图1A至4B图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壳体反转装置的实施例和使用该 壳体反转装置的端子插入方法的实施例。在图1A和1B中图示出端子 插入装置中的壳体反转装置的概要。在图2A和2B以及图3A和3B中 图示出端子插入装置中的壳体反转装置的细节,并且在图1A和1B以 及图4A和4B中图示出端子插入方法。图2A和2B以及图3A和3B 中的对应于图1A和1B的构成部分以与图1A和1B中的标号相同的标 号来表示,并且将对其进行描述。

如在图1A和1B中,端子插入装置中的壳体反转装置1配设有: 壳体保持器3,该壳体保持器3保持由合成(绝缘)树脂形成的连接器 壳体2;固定保持器支撑部5,位于壳体保持器3的后(里)侧的水平 轴4在前后方向上贯通该固定保持器支撑部5,并且该固定保持器支撑 部5支撑壳体保持器3,以在竖直和水平方向上能够旋转;和保持器旋 转机构(驱动单元)6,该保持器旋转机构6可分离地联接壳体保持器 3的轴4,如箭头A所示地旋转(竖直反转)并且驱动壳体保持器3, 并且在其从轴4分开的状态下能够在左右(水平)方向上移动。

如图2A和2B所示,保持器支撑部5通过诸如螺纹紧固这样的固 定装置(未示出)固定于水平基板7,并且壳体保持器3被保持器支撑 部5支撑从而能够在竖直和水平方向上(沿着虚拟竖直平面的方向上) 在壳体保持器3中旋转。基板7在左右(水平)方向上形成为长的大 致带状,并且每个都由壳体保持器3和保持器支撑部5形成的多个被 驱动单元8都在左右方向上以等间距平行放置并且设定在基板7上。

保持器支撑部5的向下竖直壁42的水平下面42a放置在基板7的 后水平壁47的上面上。在这样的状态下,用于通过螺纹紧固而定位并 且固定保持器支撑部5的向下竖直壁42的多个小孔43以等间距平行 布置在基板7的后下竖直壁9中。

十个以上(例如,大约15个)被驱动单元8可以以等间距平行安 置(放置)在一个(或单个)基板7上。基板7在其左右两端处设置 有把手10,工人用手抓持该把手10以将安置有多个被驱动单元8的基 板7安置(放置)在端子插入装置上。基板7在其前后两侧设置有多 个小滚轮44,并且基板7安置在端子插入装置的支撑基座上以平滑地 滑动。例如,基板7通过诸如夹具这样的固定装置(未示出)固定于 端子插入装置的支撑基座(未示出)。当从前面看时,壳体保持器3 的具有矩形形状的前端45从基板7的前端壁46向前突出,从而能够 在没有干涉的情况下在周向上旋转。

在图1A和1B以及图2A和2B中,壳体保持器3由合成树脂材料 或金属材料形成,并且连接器壳体2通过弹性部件(未示出)的偏置 力而在没有游隙的情况下固定(保持)在壳体收纳室11中。壳体收纳 室11构造成由上、下、左、右壁(周壁)12和壳体保持器3的后竖直 壁(后壁)12'围绕,并且具有矩形的前开口(由数字11代替)。通过 手动作业或自动机器(未示出)将连接器壳体2从前开口插入到壳体 收纳室11内。

图1A和1B的实例的连接器壳体2具有沿竖直方向的四级端子收 纳室131至134。然而,在本发明的端子插入方法中,如图4A和4B所 示,优选地使用具有沿竖直方向的两级端子收纳室141和142的连接器 壳体15。在左右方向上的端子收纳室13和14的数量可以是多个。

在图1A和1B以及图2A和2B中,壳体保持器3的轴4通过轴承 而在没有游隙地平滑可旋转地支撑在保持器支撑部5的通孔中。轴4 的突出到保持器支撑部5的后部的末端部(由数字4代替后端部)形 成为矩形截面形状。驱动单元6(图1A和1B以及图3A和3B)的水 平旋转轴34的前端侧联接部33设置有矩形截面形状的有底孔部18, 壳体保持器3的轴4的矩形截面形状的末端部4插入到并且接合于该 有底孔部18。

在这里,为了方便起见,将壳体保持器3侧描述为前侧,并且将 保持器支撑部5侧或驱动单元6侧描述为后侧。图2A和2B中的被驱 动单元8侧的壳体反转装置部分由符号11表示。壳体反转装置1由图 2A和2B的壳体反转装置部分11以及将在下面描述的图3A和3B的壳 体反转装置部分12形成。

例如,在图1A、3A和3B中,驱动单元6的旋转轴34能够在前 后方向上如箭头B(图3B)所示地通过气压前进或后退(例如,通过 增加压力而抵抗弹性部件(未示出)的偏置力前进或者在减小压力的 情况下通过弹性部件的恢复力而后退),并且能够通过驱动由于图3B 的上侧的电机19而旋转的带20而经由带轮35如箭头A所示地在周向 上旋转。例如,用于旋转轴34(联接部33)的进退装置由气压和弹性 部件形成,并且旋转轴34(联接部33)的驱动器36由电机19、带20 和带轮35形成。旋转轴34支撑在外壳(轴支撑部)21上,从而自由 地进退和旋转,并且旋转轴34的末端(或前端)部从外壳21向前突 出。

如图3A和3B所示,外壳21与用于使轴旋转的上侧的电机19一 起由前后方向(Y方向)的短导轨22如箭头B所示地可滑动地支撑。 前后方向的导轨22由上下方向(Z方向)的短导轨23如箭头C所示 地可滑动地支撑。上下方向的导轨23经由支架25通过左右方向(X 方向)的长导轨24如箭头D所示地可滑动地支撑,能够在前后方向和 上下方向(箭头B和C的方向)上在小范围内移位,并且能够在左右 方向(箭头D的方向)上在大范围内移位。左右方向对应于图2A和 2B的基板7的纵向,并且左右方向的导轨24在基板7的上方平行定位。

支架25的上端的滑块37与左右方向的导轨24可滑动地接合。水 平方向的环形带39联接并且固定于支架。通过电机38的驱动,环形 带39能够经由带轮40向前或向后旋转。左右方向的移位装置41由电 机38、带轮40和环形带39形成。图3A和3B图示出右手侧的驱动单 元6及其移位装置41。左手侧的驱动单元(未示出)及其移位装置相 对于右手侧的驱动单元6及其移位装置41大致左右对称地布置。

图3A和3B中的驱动单元6侧的壳体反转装置部分由符号12表示。 壳体反转装置1(图1A和1B)由图2A和2B的被驱动单元8侧的壳 体反转装置部分11以及图3A和3B的驱动单元6侧的壳体反转装置部 分12构成。

在下文中,将使用图1A和1B以及图4A和4B描述使用根据本发 明的壳体反转装置1的端子插入方法和端子插入装置(概要)。

首先,如图1A或4A,在连接器壳体2或15设定于壳体保持器3 的状态下,配设有电线16的端子17插入到连接器壳体2或15的需要 的上级端子收纳室131或141内。在图1A的实例中,配设有电线16的 端子17插入到一个上级的端子收纳室131内。在图4A的实例中,配 设有电线16的端子17顺次插入到上级的三个端子收纳室141内。

端子17的插入顺序是这样的顺序:其中,在许多(不同)类型的 配设有端子17的电线16设定于许多(多个)左右方向上的电线传送 装置(未示出)中的平行线夹中的状态下(端子17的类型不需要逐一 不同,并且多个等同的类型根据连接器的电路设定而连续),配设有 端子17的电线16通过抓持爪(未示出)而从左端的线夹顺次抓持并 且升高。在端子插入顺序中,不要求将配设有端子17的电线16重新 布置在线夹上的过程。

当配设有端子17的电线16通过端子反转装置(未示出)的一对 左右抓持爪而从电线传送装置的左端线夹升高时(在这种情况下,每 个线夹都通过打开装置按压并且打开),并且当要求端子17的反转时, 抓持配设有端子17的电线16的端部16a的抓持爪通过诸如电机这样的 驱动器而竖直反转,并且端子17竖直地反转。

接着,例如,通过一对左右临时放置夹具从端子反转装置的抓持 爪抓持(临时放置)配设有端子17的电线16,并且配设有端子17的 电线16通过左右独立的抓持爪从临时放置夹具传递到一对左右端子插 入头部的各个抓持爪。从而,一个电线16的相反端部16a的端子17 由一对左右端子插入头部的抓持爪抓持,并且在大致相同的时间独立 地移位到一对左右连接器壳体2(15),从而使得能够插入端子。配设有 端子17的电线16还可以构造成从端子反转装置的抓持爪或临时放置 夹具传递到端子插入头部的抓持爪。

在图1A或4A的状态下,插入到上级的端子收纳室131或141内 的配设有端子17的电线16在下级的端子收纳室134或142的前开口的 前方垂下,干扰了配设有电线16的端子17插入到下级的端子收纳室 134或142中。

因此,如图1B或4B,连接器壳体12或15对于每个壳体保持器 3以180°竖直反转,并且在反转之前位于上级(或上侧)的端子收纳 室131或141移位到下级(或下侧)。在反转之前位于下级(或下侧) 的端子收纳室134或142移位到上端(或上侧),并且在反转之后,插 入的配设有端子17的电线16从下级(或下侧)的端子收纳室131或 141垂下。从而,在反转之后,在上级(或上侧)的端子容纳室(新变 为上侧的端子收纳室)134或142的前方确保了端子插入的空间。

在该状态下,在通过端子反转装置(未示出)反转之后,配设有 电线16并且预先以180°竖直反转的端子17插入到需要的上级(或上 侧)的端子收纳室134或142内。从而,配设有电线16的端子17能够 顺利地并且可靠地插入到需要的端子收纳室134或142中,而不受到插 入的配设有端子17的电线16的干扰。

端子17以这样的方式插入到端子收纳室13或14内:在通过例如 端子插入头部的一对前后抓持爪(未示出)从上方抓持配设有端子17 的电线16的状态下,端子17(图1A和1B)的末端17a初始插入到端 子收纳室13或14的前开口内,位于图1A和1B的后侧(或与端子17 相邻的一侧,即,深侧)处的一个抓持爪打开,并且然后,端子通过 位于图1A和1B中的前侧(或远离端子17的一侧,即,前侧)处的另 一个抓持爪完全插入。位于图1A和1B中的后侧处的抓持爪可以抓持 端子17的电线压接部。位于图1A和1B的前侧处的抓持爪具有驱动器 (电机或汽缸),该驱动器能够在前后方向上独立地移位。

端子插入头部由各个抓持爪、各个汽缸、各个导轨和将在下面描 述的用于将电线推开的臂25(图5)形成。

在将配设有电线16的端子17插入到图1A或4B的竖直反转的连 接器壳体2或15的上级的端子收纳室134或142内之后,连接器壳体2 或15再次对于每个壳体保持器3竖直反转,并且返回到图1A或4A的 初始位置,并且在连接器2或15的反转之后,配设有电线16的端子 17插入到上级的需要的端子收纳室131或141内。

随后,如图1B或4B所示,连接器壳体2或15竖直反转,并且 在反转之后,配设有电线16且预先通过端子反转装置竖直反转的端子 17插入到上级的需要的端子收纳室134或142内。重复该循环,并且所 有需要的配设有电线16的端子17插入到相应的上下级端子收纳室13 或14内。连接器由连接器壳体2或15以及插入的端子17形成。当将 各个端子17连续地插入到并且安置在连接器壳体2或15的上下侧的 端子收纳室13或14内时,配设有电线16的端子17不需要通过端子 反转装置反转。

在图4A和4B的具有竖直方向的两级端子收纳室14的连接器壳 体15中,重复前述循环,并且能够将配设有电线16的各个端子17以 通过抓持爪将配设有端子17的电线16从电线传送装置的一端(左端) 侧的电线夹具取出的顺序(电线16的排列顺序)插入到上下侧的各个 端子收纳室14内。

在图1A和1B的具有竖直方向上三级以上的端子收纳室13的连 接器壳体2中,所有的配设有电线16的各个端子17都预先插入到例 如除了上级和下级之外的中级的端子收纳室132或133内,然后通过前 述的端子插入方法竖直反转连接器壳体2,并且每个都配设有电线16 且预先通过端子反转装置竖直反转的端子17竖直交替地插入到各个上 级和下级的端子收纳室131和134内。

在配设有电线16且插入到上级或下级的端子收纳室131或134内 的端子17的前述步骤中,配设有电线16且插入到中级的端子收纳室 132和133内的端子17设定于各个电线夹具。

在图1A和1B的具有竖直方向的四级端子收纳室13的连接器壳 体2的情况下,将从上方起的第二级的端子收纳室132认为是上级(或 上侧),并且将从上方起的第三级的端子收纳室133认为是下级(或下 侧)。首先,使用端子插入方法将配设有电线16的端子17插入到从 上方起的第二级(上端或上侧)的需要的端子收纳室132内,然后竖直 反转连接器壳体2,并且将翻转之前的从上方起的第三级(下级或下侧) 的端子收纳室133用作反转之后的从上方起的第二级(上级或上侧)的 端子收纳室。将配设有电线16且预先通过端子反转装置竖直反转的端 子17插入到反转之后的从上方起的第二级(上级或上侧)的需要的端 子收纳室133内。以下,重复该循环,并且将所有需要的配设有电线 16的端子17插入到中级,即,从上方起的第二和第三级的端子收纳室 132和133内。

其后,在连接器壳体2的对应于从上方起的第一级和从上方起的 第四级的各个端子收纳室131和134中,使用端子插入方法将配设有电 线16的端子17插入到通过连接器壳体2的竖直反转操作而变为上级 的需要的端子收纳室131或134内。重复该循环,并且将所有需要的配 设有电线16的端子17交替地插入到从上方起的第一级(上级)和从 上方起的第四级(下级)的各个端子收纳室131和134内。

通过使用驱动单元6的旋转轴34反转壳体保持器3的轴4来进行 前述的连接器壳体2的反转操作。在图2A中,例如,如果配设有电线 16的端子17通过第一连接器壳体2(15)的重复竖直反转而成功地插入 到第一连接器壳体2(15)的各个端子收纳室13(14)内,则驱动单元6的 旋转轴34通过例如恢复力和气压而从其通过例如气压前进(突出)的 状态后退,并且从第一壳体保持器3的轴4分开。

接着,驱动单元6随后在图3A的左右方向(X)上沿着导轨24移位 到配设有电线16的端子17将要插入到其中的第二连接器壳体15(2)。 即使当第二连接器壳体15(2)与第一连接器壳体2(15)分开一定距离(in  the distance)时,驱动单元6在左右方向上沿着长导轨24迅速并且精 确地移位到第二连接器壳体15(2)。

从而,驱动单元6的旋转轴34前进到保持第二连接器壳体15(2) 的第二壳体保持器3的轴4,并且轴4的末端的凹部(由数字4代替) 与旋转轴34的末端的孔部18接合并且联接。

在该状态下,使用端子插入方法重复配设有电线16的端子17到 第二连接器壳体15(2)的上级的端子收纳室141(131)内的插入、连接器 壳体15(2)的竖直反转、以及配设有电线16且预先通过端子反转装置竖 直反转的端子17到反转之后的上级的端子收纳室142(134)内的插入, 并且所有需要的配设有电线16的端子17都插入到第二连接器壳体 15(2)的所有需要的端子收纳室14(13)内。重复该循环,并且配设有电 线16的端子17插入到设定在水平带状基板7(图2A和2B)上的多个 连接器壳体2和15内。

在一个电线16在安置于电线传送装置(未示出)的环形传送带上 的多个电线夹具处向后折叠成U状的状态下,一个电线16的相反端部 16a(图1A和1B)由相邻的两个电线夹具抓持。由于该原因,连接(压 接)到一个电线16的相反端部16a的端子17通过用于端子反转的两个 (或一对左右)抓持爪同时被抓持并且从相邻的两个电线夹具升高(在 这种情况下,两个电线夹具通过打开装置被向下按压并且逆着弹性偏 置而打开),并且配设有端子17的电线16的相反端部16a通过各个左 右端子插入头部经由用于端子反转的抓持爪在前后、水平和竖直方向 上朝着需要的左右连接器壳体2和15独立地移位。端部6a的端子17 大致同时地插入到各个连接器壳体2和15内。

为了大致同时地竖直反转各个连接器壳体2和15,用于使保持连 接器壳体2和15的各个连接器保持器3的轴4反转的一对左右驱动单 元6对应于两个连接器壳体2和15布置。一对左右基板7可以在基板 纵向上连续地安置在端子插入装置的支撑基座上,图2A和2B的多个 连接器保持器3设定于该一对左右基板7。

与多个连接器保持器3对应地,一对左右驱动单元6或一个驱动 单元6适于在左右方向(X)上沿着导轨24(图3A和3B)移动。从而, 能够在不使各个连接器壳体3在左右(X)方向上移位的情况下,以快速 的方式并且在减小的空间中以小的力处理需要的连接器壳体2和15的 反转(而多个连接器保持器3的同时在各个基板7上的左右(X)方向上 移位要求大的力,迅速移位困难,并且要求大的移位和收纳空间)。

图5图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端子插入方法的另一个实施例和端子插 入装置的另一个实施例。

在图1A至4B的壳体反转装置1和使用该壳体反转装置1的端子 插入方法中,当将配设有电线16的端子17插入到连接器壳体2的端 子收纳室13内时,与在左右方向上具有窄间距(小间距)的端子收纳 室13对应地,配设有端子17且已经插入到与需要的端子收纳室133 在左右方向上相邻的各个端子收纳室13内的电线16在左右方向上被 一对左右臂25推开,该一对左右臂25用于将电线推开,是细的(细 杆状),并且当闭合时在前后方向上互相重叠(lapped)。在需要的端 子收纳室133的前开口的前方和周围确保充足的空的空间29,并且提 高了配设有电线16的端子17的可插入性。

在图5的实例中,图示出了将配设有电线16的端子17插入到从 上方起的第三级的端子收纳室133内的实例。然而,配设有电线16的 端子17插入的端子收纳室13可以是从上方起的第一至第四级的端子 收纳室13中的任意一个端子收纳室。此外,在图5中,在配设有端子 17且插入到与需要的从上方起的第三级的端子收纳室133在左右方向 上相邻的各个端子收纳室133内的电线16被用于将电线推开的臂16推 开的状态下,配设有电线16的端子17可以插入到从上方起的第二或 第四级的中间的端子收纳室132或134内。

根据图1A至4B的端子插入方法,配设有电线16的端子17顺利 地插入到连接器壳体2的上下方向上的端子收纳室13内。配设有电线 16的端子17通过图5中的用于将电线推开的臂25顺利地插入到连接 器壳体2的左右方向上的端子收纳室13内。

用于将电线推开的每个臂25都比端子收纳室13的宽度窄,与电 线16大致相同程度地细,并且与连接器壳体的高度大致相同程度地短。 每个臂25都形成为具有圆形截面的细杆状,并且随着接近其末端(下 端)25a而进一步形成为锥状。

在打开状态,用于将电线推开的一对臂25变为其下端侧相对于其 竖直(直立)部稍微向外打开的状态。被推开的电线16在不掉落的情 况下由用于将电线推开的臂25的外侧面25b可靠地保持。在用于将电 线推开的左右臂25闭合的状态下,臂25在前后方向上互相重叠,并 且其细的末端25a在前后方向上对齐,并且能够从上方顺利地并且容易 地插入多个配设有端子17且已经插入的电线16之间。

用于将电线推开的左臂25的上端(接合部)25c向外弯曲,并且 与比用于将电线推开的臂25厚的向上倾斜的板部30的第二半部30a 一体地接续。板部30的第一半部30b具有切口台阶部31,该切口台阶 部31与用于将电线推开的臂25的上端25c的前侧对置。当用于将电线 推开的左右臂25闭合时,用于将电线推开的右臂25与切口台阶部31 的右侧对置,并且重叠在用于将电线推开的左臂25的前侧上(与左臂 25的前侧重叠)并且在前后方向上一起安置。

用于将电线推开的左臂25的上端25c与接续到用于将电线推开的 右臂25的上端25c的向上倾斜的板部30的第一半的切口台阶部31(未 示出)对置地定位。

左右板部30通过螺纹紧固固定于各个竖直杆部32。左右杆部32 中的每个杆部都被例如水平汽缸(未示出)或诸如电机这样的驱动器 驱动而如箭头F所示地在左右方向上打开和闭合,并且被汽缸或诸如 电机这样的驱动器驱动以沿着导轨如箭头E所示地在上下方向上升高 和降低,并且被汽缸或诸如电机这样的驱动器驱动以如箭头G所示地 在前后方向上沿着导轨前进和后退。

在图5中,用于将电线推开的一对左右臂25闭合,以在前后方向 上重叠(叠置或聚集)。从而,用于将电线推开的两个臂25在左右方 向上的宽度减小(减小到当在左右方向上平行安置时的一半宽度)。 在该状态下,用于将电线推开的两个臂25如箭头E所示地从上方向下 移位直到连接器壳体2的需要的端子收纳室133的前方。从而,用于将 电线推开的两个臂25顺利地并且可靠地插入配设有端子17且已经插 入的左右电线16之间。

随后,用于将电线推开的一对臂25如箭头F所示地在左右方向上 打开,并且如箭头G所示地在向前方向(或水平分开方向)上从端子 收纳室133的前开口移位。可选择地,处于闭合状态的用于将电线推开 的一对臂25如箭头G所示地在向前方向(或分开方向)上从端子收纳 室133的前开口移位,并且如箭头F所示地在左右方向上打开。该一对 臂25在左右方向上将左右插入的配设有端子17的电线16推开。此时, 从连接器壳体2的端子收纳室13向前突出的电线16在其自重的作用 下向下垂下。这样,用于将电线推开的一对臂25通过竖直汽缸(未示 出)的伸长运作(expansion operation)而在箭头E方向上降低,并且 如箭头G所示地向前移位。从而,可以在不对已经插入的配设有端子 17的电线16的接合部(端部)16a施加载荷的情况下以小的力将配设 有端子17的电线16顺利地并且可靠地被推开。

从而,在需要的端子收纳室133的前方和周围确保了宽阔的空的 空间29。在该状态下,配设有电线16的端子17通过端子插入头部(未 示出)的抓持爪顺利地并且可靠地插入到需要的端子收纳室133内。

端子插入头部的初始位置处的电线抓持爪位于用于将电线推开的 臂25的前方。用于将电线推开的臂25一体地布置在端子插入头部上, 并且形成端子插入头部的一部分。可以用图4A和4B的具有竖直方向 的两级端子收纳室14的连接器壳体15代替具有图5的竖直的四级端 子收纳室13的连接器壳体2。图5的实施例的端子插入方法或端子插 入装置与图1A至4B的实施例的壳体反转装置1分开地独立使用也是 有效的。

在图1A至4B的实施例中,已经描述了具有三级以上的端子收纳 室13的连接器壳体2竖直反转180°的实例。然而,例如,连接器壳 体2可以反转90°,配设有电线16的端子17已经插入的上级和下级 的端子收纳室131和134以及中间的端子收纳室132和133可以水平地 定位,并且在已经插入的配设有端子17的电线16向下垂下的状态下, 配线端子可以插入到中间的端子收纳室132和133内。

在这种情况下,例如,当使用具有竖直方向的三级和水平的两级 的端子收纳室13的连接器壳体(未示出)时,其反转90°,并从而用 作具有竖直方向的两级的端子收纳室13的连接器壳体。能够使用端子 插入方法插入配设有电线16的端子17。

此外,除了这样的方法之外,在通过前述的端子插入方法将配设 有电线16的端子17插入到使用相同的连接器壳体的上下级的端子收 纳室131和133内之后,连接器壳体在一个方向上反转90°,配设有电 线16的端子17插入到在一端侧处变为上级的中间的端子收纳室132内,然后连接器壳体在另一个方向上从其初始位置反转90°(总共反 转了180°),并且配设有电线16的端子17插入到在另一端侧处变为 上级的中间的端子收纳室132内。从而,配设有电线16的端子17能够 插入到各个中间的端子收纳室132内,而不受到已经插入的配设有端子 17的电线16的干扰。

工业实用性

根据本发明的壳体反转装置和使用该壳体反转装置的端子插入方 法,与多个连接器壳体对应地,在减小的空间和短时间内反转连接器 壳体,并且顺利地将端子插入到连接器壳体的上下侧的端子收纳室内, 而不与插入的上侧的配设有端子的电线干涉。此外,壳体反转装置和 端子插入方法能够用于使用用于将电线推开的臂顺利地并且可靠地将 插入到具有窄间距的左右端子收纳室内的、配设有端子的电线推开, 并且顺利地且可靠地将端子插入到中间的端子收纳室内。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