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控制金属纳米 Cu/Ru 多层膜相结构的方法

一种控制金属纳米 Cu/Ru 多层膜相结构的方法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控制金属纳米Cu/Ru多层膜相结构的方法,该方法是在磁控溅射镀膜过程中,采用慢速率沉积工艺,通过控制铜层和钌层的单层厚度,并通过溅射过程转速、偏压参数的调整,使多层膜的相结构随着铜层和钌层厚度的变化逐渐从fcc/hcp向fcc/fcc过渡,最终演变为hcp/hcp。本发明制备的薄膜结构致密,界面层明晰,可以很容易通过控制不同层薄膜厚度来控制各层成分和界面结构,从而为制备力学性能可控的单相纳米晶材料提供可能。同时,该方法操作简单,成本较低,易于在工业上实现和推广。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4630727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5-05-20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西安交通大学;

    申请/专利号CN201510043957.9

  • 发明设计人 王飞;周青;黄平;徐可为;

    申请日2015-01-28

  • 分类号C23C14/35(20060101);C23C14/54(20060101);C23C14/16(20060101);

  • 代理机构61200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陆万寿

  • 地址 710049 陕西省西安市咸宁路28号

  • 入库时间 2023-12-18 08:44:53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9-05-03

    专利权的转移 IPC(主分类):C23C14/35 登记生效日:20190415 变更前: 变更后: 申请日:20150128

    专利申请权、专利权的转移

  • 2017-02-01

    授权

    授权

  • 2015-06-17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C23C14/35 申请日:20150128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5-05-20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纳米金属薄膜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纳米金属薄膜材料界 面结构的控制方法,尤其是一种控制金属纳米Cu/Ru多层膜相结构的方 法。

背景技术

晶粒尺寸在100nm以内的单相或多相金属材料称为纳米金属材料。 金属纳米多层膜是纳米金属材料的一种,因其具有一系列特异性能,一 直以来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研究。纳米金属多层膜一般具有非常高的强 度和硬度,可达理论强度的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从而在微电子和微机 械的高新技术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背景。一般认为多层膜的强度来自小 尺寸效应和界面效应。特别是多层膜中存在大量的异质界面,这些界面 被认为是多层膜强度的重要来源。

纳米多层膜材料可以作为一种新的结构材料使用,还必须要求其具 有一定的塑性和断裂韧性,以保证使用的安全性。对于传统脆性金属材 料,加入软相夹层可以有效提高复合材料的强度和塑性。但由于纳米多 层膜的特征尺寸处在纳米量级,已有的文献表明,纳米金属多层膜材料 的塑性被强烈的限制。

通常认为限制金属纳米多层膜材料塑性的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特征尺寸的减小导致多层膜内的可移动位错数量急剧较少;在多层膜的 两种组分之间形成的大量异质界面有效地约束了位错的活动能力;脆性 相中产生的裂纹在扩展过程中很难被延性层抑制。正因为很难获得高强 韧的纳米金属材料,近年来对提高纳米材料韧性的研究越来越多。

改变相结构是获得高强韧纳米多层膜材料的一个有效途径。原因有 以下两点:(1)金属晶体结构一般分为三种结构,在塑性变形过程中, fcc体系的金属滑移系最多,塑性韧性也最好。如果在多层膜结构中诱导 另一相金属向fcc结构转变,可以有效提高金属纳米多层膜的塑性和韧 性;(2)金属多层膜在变形过程中异质界面处于高应力状态,界面非常 容易产生失配位错,这些位错会强烈阻碍位错穿过界面的塑性变形,由 界面主导的变形容易发生局部剪切导致材料的实效。而当多层膜两相结 构发生转变趋于一致时,共格界面不会阻碍位错的均匀塑性变形过程, 从而提高金属纳米多层膜的塑性和韧性。所以在多层膜内的相转变是非 常有利于力学性能的提高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控制金属纳 米Cu/Ru多层膜相结构的方法,其制备的薄膜结构致密,多层膜界面明 晰,可以很容易通过控制单层薄膜厚度控制多层膜的相结构,从而为制 备力学性能可控的纳米多层膜材料提供可能。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这种控制金属纳米Cu/Ru多层膜相结构的方法,在磁控溅射镀膜过 程中,采用慢速率沉积工艺,通过控制铜层和钌层的单层厚度,并通过 溅射过程转速、偏压参数的调整,使多层膜的相结构随着铜层和钌层厚 度的变化逐渐从fcc/hcp向fcc/fcc过渡,最终演变为hcp/hcp。

进一步的,以上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将单面抛光单晶硅基片分别用酒精和丙酮超声清洗,经电吹风吹 干后,放入超高真空磁控溅射设备基片台上,准备镀膜;

2)将需要溅射的单质金属靶材安置在靶材座上,通过调整电源的功 率控制靶的溅射率;采用高纯Ar作为主要离化气体,保证有效的辉光放 电过程;

3)硅片溅射沉积时,采用直流和射频电源分别连接对应的靶材;溅 射过程中,先在硅基体上用直流电源镀一层铜层,以这层铜层作为钌层 生长的模板,然后交替沉积钌层和铜层形成多层膜,最终达到所需的特 征厚度和层数。

进一步,上述步骤1)中,单面抛光单晶硅基片分别用酒精和丙酮 超声清洗15分钟。

上述步骤3)中,基片台为常温下进行,不采用加热或者冷却手段。

上述步骤3)中,所述的特征厚度是指能够形成不同相结构的铜层 和钌层的厚度,单层特征厚度为0.8纳米,1.5纳米或12纳米。

进一步,薄膜中铜层和钌层的单层厚度,通过镀膜过程中铜层和钌 层的沉积时间进行调节。铜层和钌层厚度4nm以下时产生共格fcc/fcc 结构,在1.5nm以下时产生共格hcp/hcp结构。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采用磁控溅射技术,通过控制不同层厚的铜层和钌层交替更 迭,并通过溅射过程转速、偏压等实验参数的调整,从而形成不同的界 面结构和相结构的多层纳米薄膜,特别是形成了fcc/fcc和hcp/hcp的多 层膜结构,其制备的薄膜结构致密,界面层明晰,可以很容易通过控制 不同层薄膜厚度来控制各层成分和界面结构,从而为制备力学性能可控 的单相纳米晶材料提供可能。同时,该方法操作简单,成本较低,易于 在工业上实现和推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显示三种相结构的铜钌多层膜薄膜的透射电子显微镜 照片。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控制金属纳米Cu/Ru多层膜相结构的方法,是在磁控溅射 镀膜过程中,采用慢速率沉积工艺,通过控制铜层和钌层的单层厚度, 并通过溅射过程转速、偏压参数的调整,使多层膜的相结构随着铜层和 钌层厚度的变化逐渐从fcc/hcp向hfcc/fcc过渡,最终演变为cp/hcp。其 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将单面抛光单晶硅基片分别用酒精和丙酮超声,经电吹风吹干后, 放入超高真空磁控溅射设备基片台上,准备镀膜;在本发明的最佳实施 例中,单面抛光单晶硅基片分别用酒精和丙酮超声清洗15分钟,以保证 清洗干净。

2)将需要溅射的单质金属靶材安置在靶材座上,通过调整电源的功 率控制靶的溅射率;采用高纯Ar作为主要离化气体,保证有效的辉光放 电过程;

3)硅片溅射沉积时,采用直流和射频电源分别连接对应的靶材;溅 射过程中,先在硅基体上用直流电源镀一层铜层,以这层铜层作为钌层 生长的模板,然后交替沉积钌层和铜层形成多层膜,最终达到所需的特 征厚度和层数。本发明的最佳实施例中,基片台为常温下进行,不采用 加热或者冷却手段。所述的特征厚度是指能够形成不同相结构的铜层和 钌层的厚度,单层特征厚度为0.8纳米,1.5纳米或12纳米。薄膜中铜 层和钌层的单层厚度,通过镀膜过程中铜层和钌层的沉积时间进行调节。

综上所述,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利用磁控溅射技术,同时结合不同参 数下铜层和钌层的沉积镀膜技术,制备具有fcc/hcp,fcc/fcc和hcp/hcp多 型纳米金属多层薄膜材料的方法。本发明采用常见的铜和钌作为溅射靶 材,铜和钌的纯度都在99.999%,制备铜钌纳米多层膜材料。

以下给出案例为Cu 0.8nm/Ru 0.8nm的多层膜,以说明此种可控相 结构型薄膜材料及其制备工艺的特点。

具有fcc/hcp,fcc/fcc和hcp/hcp结构铜钌多层膜的具体工艺过程:

1)用金刚石刀片将单面抛光的单晶硅片切割成载物台尺寸大小,然 后用无水酒精和丙酮分别超声清洗15分钟,经电吹风吹干后,放入超高 真空磁控溅射设备基片台上。

2)将金属铜和钌靶材安置在靶材座上,直流电源接钌靶材,射频电 源接铜靶材。关闭溅射舱门,先用机械泵预抽真空,当真空度达到10-1mba 时打开分子泵。

3)当本底真空度达到5.4×10-7mba时,打开氩气瓶阀门,调节氩气 流量为3.0ccm,打开脉冲直流电源,调节直流功率为100W,射频功率 100W准备溅射。

4)铜层的沉积工艺参数:直流脉冲电源功率:100W,基片偏压:-80V, 附加基片台旋转,沉积温度:室温。在此参数下,沉积速率约为每分钟 10纳米,沉积速率需在镀膜前精确或得。先沉积为5s,关闭射频电源, 接下来准备沉积钌层。

5)钌层的沉积工艺参数:射频电源功率:100W,基片偏压:-80V, 附加基片台旋转,沉积温度:室温。在此参数下,沉积速率约为每分钟 7纳米,连续沉积7秒,关闭电源暂停镀膜,再次进行铜层沉积,沉积 工艺参数及时间如步骤4)。如此交替达到所需的层数和比例。注意,镀 膜过程中沉积时间要精确控制,已到达预期厚度。

以下结合附图说明层厚和相结构的关系:

参见图1,图1是显示三种相结构的铜钌多层膜薄膜的透射电子显微 镜照片,其中图(a)-(c)显示了低倍下的调制结构,其中三种多层膜 结构清晰、薄膜致密;图(d)-(e)显示了高分辨下的界面结构变化。 这三种多层膜是通过精确控制沉积速率和沉积时间得到,铜层沉积速率 为10纳米每分钟,钌层沉积速率为7纳米每分钟。其中(a)和(d)为 铜层沉积72秒,钌层沉积104秒,交替进行形成半共格界面fcc/hcp 多层膜,并且铜层和钌层间的晶向成一定角度.(b)和(e)为铜层沉积 9秒,钌层沉积13秒,交替进行形成共格界面fcc/fcc多层膜.在界面 处铜和钌晶格连续,呈ABC堆垛结构排布;(c)和(f)为铜层沉积5 秒,钌层沉积7秒,交替进行形成共格界面hcp/hcp多层膜。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方法可以制备出不同相结构和界面结构的多层 纳米晶薄膜材料,从而为有效控制纳米多层薄膜的强度和塑性提供了可 能。同时,由于间隔时间和沉积速率相对固定,通过相关计算机程序的 编写与设定,便于实现工业化生产和推广。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