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基于有源天线三维波束模型的LTE异构网络干扰协调方法

基于有源天线三维波束模型的LTE异构网络干扰协调方法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有源天线三维波束模型的LTE异构网络干扰协调方法,在有源天线三维波束覆盖LTE异构网络中,宏基站采用内外2波束的3D天线进行覆盖,femtocell仍采用传统的全向天线进行热点覆盖,将小区从内到外划分为3个区域,最里面的区域中的宏用户采用内波束进行覆盖,最外面的区域采用外波束进行覆盖,中间环状区域采用2个波束联合处理来提供服务,这样避免干扰,并针对区域中的femtocell进行分簇复用,从而提高femtocell用户的总吞吐量,针对宏小区中的用户,提出一种波束优化算法,进行小区中内外波束的下倾角调整和资源分配,提高了小区边缘宏用户的吞吐量和小区中宏用户的总吞吐量,改善了边缘用户的吞吐量性能。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4618946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5-05-13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申请/专利号CN201510009017.8

  • 发明设计人 杨清海;杨遵立;褚明丽;

    申请日2015-01-08

  • 分类号H04W24/04(20090101);H04W16/02(20090101);

  • 代理机构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汤东凤

  • 地址 710071 陕西省西安市太白南路2号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 入库时间 2023-12-18 08:40:01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9-01-08

    授权

    授权

  • 2015-06-10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H04W24/04 申请日:20150108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5-05-13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无线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有源天线三维波束模型 的LTE异构网络干扰协调方法。

背景技术

在蜂窝网络中,估计有2/3的语音业务和90%以上的数据业务发生在室内。 因此,对于移动运营商来说,为话音、视频以及高速数据业务提供良好的室内 覆盖变得日益重要。正是在这种情况下,业界提出了femtocell技术,也称为 家庭基站技术。Femtocell不用连接到蜂窝核心网,具有安装简单、自配置自由 化、即插即用的特点,和现存的宏基站采用同频组网方式。

在宏蜂窝网络中,引入了femtocell技术,会带来很多优势,但是也会给宏 蜂窝网络带来许多技术挑战。其中,最关键的问题是femtocell与宏蜂窝网络的 干扰管理问题,直接影响到femtocell网络的性能。由于femtocell使用的频段与 现有的宏蜂窝网络使用的授权频段相同,femtocell与宏小区之间的同频干扰将 会直接影响两个网络的性能,同时,femtocell部署的随机性和大规模性,使得 femtocell之间的同频干扰也变得尤为严重。

在LTE-A技术后续演进中,有源天线波束赋形技术在3GPP标准中提出, 可以提高系统的容量。有源天线系统不仅有水平方向的天线阵元,同时也有垂 直方向的天线阵元,每一个天线阵元都有一个独立的射频单元,可以灵活地控 制波束的水平和垂直方向。

当宏基站采用有源天线技术(AAS)进行配置后,即采用LTE三维(3D) 垂直扇区模型,将小区中心和边缘区域分别采用内外2个波束分别进行覆盖, 有效调整内外波束的下倾角,可以提高系统的容量。不过,在LTE异构网络中, 引入了AAS 3D波束模型,宏基站和femtocell之间的干扰就会变得更复杂,不 仅要考虑内外波束的同频干扰,也需要考虑宏小区和微小区的跨层干扰。因此, 针对AAS 3D波束模型的LTE异构网络,需要采用一种有效的干扰协调策略进 行干扰控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有源天线三维波束模型的LTE异构网络干 扰协调方法,采用AAS 3D波束进行小区覆盖,旨在解决基于AAS 3D波束覆 盖的LTE异构网络中的宏基站和femtocell之间的跨层干扰问题以及内外波束间 的同频干扰问题。通过优化小区中宏用户的功率和调整内外小区的3D波束的 下倾角,减小内外波束间的同频干扰问题,提升小区中宏用户的性能;同时, 有效控制宏小区和femtocell小区之间的干扰并对femtocell进行分簇复用,提高 femtocell用户的总吞吐量。采用本发明,可以提升小区的总吞吐量和小区边缘 宏用户的吞吐量,并保证小区边缘宏用户的公平性。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基于有源天线三维波束模型的LTE异构网络干 扰协调方法,该基于有源天线三维波束模型的LTE异构网络干扰协调方法采用 AAS 3D波束覆盖的LTE异构网络中,宏基站采用内外2波束的3D天线进行 覆盖,femtocell仍采用全向天线进行热点覆盖;将小区从内到外划分为3个区 域,最里面的区域中的宏用户采用内波束进行覆盖,最外面的区域采用外波束 进行覆盖,中间环状区域采用2个波束联合处理来提供服务,并针对区域中的 femtocell进行分簇复用,进行小区中内外波束的下倾角调整和资源分配;

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将小区从里到外依次分为3个区域,最里面区域是采用完全的内 波束进行覆盖,中心的环形区域采用内外2个波束的联合传输进行传输数据, 最外面区域采用外波束进行覆盖;最里面区域为第一区域,中心的环形区域为 第二区域,最外面区域为第三区域;

步骤二,基于门限距离,计算第一区域和第三区域中的联合区域中的每个 femtocell的干扰指示函数和femtocell的干扰度;

步骤三,对第一区域和第三区域中的联合区域中的每个femtocell进行分簇;

步骤四,建立femtocell到用户的信道模型,并基于3D天线模型构建宏基 站到用户的信道增益模型;

步骤五,建立3个区域中宏用户和femtocell用户的信噪比和吞吐量模型;

步骤六,通过最大化小区中宏用户的总吞吐量,进行3D波束优化。

进一步,该基于有源天线三维波束模型的LTE异构网络干扰协调方法的步 骤包括:

步骤一,将小区从里到外依次分为3个区域,第一区域是采用完全的内波 束进行覆盖,第二区域采用内外2个波束的联合传输进行传输数据,第三区域 采用外波束进行覆盖;

步骤二,基于门限距离Rth,计算第一区域和第三区域中的联合区域中的 每个femtocell的干扰指示函数e(νij),j∈SF和femtocell的干扰度dGi);

步骤三,将第一区域和第三区域中的联合区域中的femtocell进行分簇;

步骤四,建立femtocell到用户的信道模型,并基于3D天线模型构建宏基 站到用户的信道增益模型;

步骤五,建立3个区域中宏用户和femtocell用户的信噪比和吞吐量模型;

步骤六,针对进行小区宏用户吞吐量进行优化,提出3D波束优化算法。

进一步,步骤一具体包括:

第一步,划分中心区域和边缘区域,第一区域为中心区域,中心区域范围 为0~r米,边缘区域范围为r~R米,本发明中的边缘区域包括第二区域和第 三区域;

第二步,第一区域完全由下倾角为θ1的3D天线内波束进行覆盖,第三区 域完全由下倾角为θ2的3D天线外波束进行覆盖,第二区域中用户由内外2个 波束联合进行传输数据。

进一步,步骤二具体包括:

第一步,用femtocell之间的干扰指示函数e(νij),j∈SF来表示femtocell 之间的干扰情况:

e(vi,vj)=1R(i,j)<Rth0R(i,j)Rth;

其中,Rth表示门限距离,R(i,j)表示第i个femtocell与第j个femtocell之 间的距离,SF表示参与分簇的femtocell集合,|SF|表示集合SF中femtocell的数 目,并规定e(νii)=0,即femtocell自身之间数不存在碰撞干扰的;

第二步,计算每个femtocell的干扰度,用dGi)表示:

dG(vi)=Σj=1,ji|SF|e(vi,vj);

dGi)=0,则νi是一个孤立点,即0度节点,意味着该femtocell与其余的 femtocell均不存在同频碰撞干扰。

进一步,步骤三具体包括:

第一步,初始化分簇数目l=1,依据每个femtocell的e(νij),将第一区域 和第三区域中femtocell,并用V表示参与分簇的femtocell集合,S表示所有没 有干扰的节点(0度节点)集合;

第二步,根据集合V中的femtocell元素构建femtocell的干扰矩阵A(G),并 计算每个femtocell的干扰度dGi);

第三步,此时干扰矩阵A(G)中有干扰元素,令即返回最 大干扰的femtocell数目为i,同时令dGi)=0,即将A(G)矩阵中第i行第i列的 元素均置为0,并将节点νi记录到初始为空集的集合B中,这样不断将最大干扰 元素记录到集合B中,并将干扰矩阵中该元素所在行和列置零,直到A(G)中无 干扰元素为止,这样得到只有剩余节点构成的一组分簇结果R'l,l=l+1;

第四步,不能满足矩阵A(G)为全0矩阵且B为空集,则令集合V为集合B, 同时令B为空集,并返回第二步重新构建新干扰矩阵A(G),得到新的分簇结果 R'l;如果满足矩阵A(G)为全0矩阵且B为空集,此时集合V不为空集,则V中节 点自成一组;

第五步,将初始的0度节点的集合S集合分配到包含femtocell数目最少的 那组簇中,并结束femtocell分簇算法。

进一步,步骤四具体包括:

第一步,宏基站采用3D波束进行小区覆盖,其水平辐射模型和垂直辐射 模型可以表示如下:

其中,AE,H(φ)和AE,V(θ)分别表示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的天线增益,表示 用户的水平角,表示水平半功率波束宽度(HPBW);Am表示前后向增益,θ 表示用户的垂直仰角,θetilt表示天线的下倾角;θ3dB表示垂直半功率波束宽度, SLAv表示旁瓣电平限制;

因此,宏基站到用户的3D天线增益表示如下:

其中,GE,Max表示该单振子辐射元的最大方向增益(dB);

第二步,宏基站采用3D天线模型,这样宏基站和femtocell到用户的信道 增益表示为:

其中,αu,n,M为宏基站到用户u在第n个子载波上的频率选择性瑞利衰落, 为宏基站到用户u的3D天线功率增益,Su,M为对数阴影衰落,Lu,M则为 宏基站到用户的路径损耗;

第三步,femtocell采用传统的天线,这样femtocell到用户的增益表示为:

Gk,n,f=(αk,n,f)2AfSk,f/Lk,f

其中,αk,n,f为femtocell基站到用户k在第n个子载波上的频率选择性瑞利 衰落,Af为femtocell天线的增益,Sk,f为对数阴影衰落,Lk,f则为femtocell到 用户k的路径损耗。

进一步,步骤五具体包括:

第一步,在内波束覆盖的区域第一区域中的宏用户和femtocell用户的信噪 比表示为:

SINRu1,n,MI=p1Gu1,n,MI(θ1)ΣfAnpfGu1,n,fI+σ2;

SINRk1,n,fI=pfGk1,n,fIΣfAn,ffpfGu1,n,fI+p1Gk1,n,MI(θ1)+σ2;

上式中,p1表示内波束中宏基站的发射功率,表示宏基站内波束 到第一区域中宏用户u1的信道增益,pf为femtocell的发射功率,表示 femtocell到其服务的FUE用户k1的信道增益,An表示使用子载波n的femtocell 的集合,σ2为高斯白噪声;

第二步,在内外波束之间的第二区域中,由于采用JP方式进行数据传输, 对于第二区域中的宏用户,这2个波束都传输有用信号;对于第二区域中的 femtocell用户,宏基站的这2个波束信号都是干扰信号;这样在第二区域中 MUE和FUE的信噪比如下:

SINRu2,n,MC=p1Gu2,n,MC(θ1)+(P-p1)Gu2,n,MC(θ2)ΣfAnpfGu2,n,fC+σ2

SINRk2,n,fC=pfGk2,n,fCΣfAn,ffpfGk2,n,fC+p1Gu2,n,MC(θ1)+(P-p1)Gu2,n,MC(θ2)+σ2;

公式中,表示宏基站内波束到第二区域中宏用户u2的信道增益, 表示宏基站外波束到用户u2的信道增益,表示Femtocell到FUE 用户k2的信道增益,P表示宏基站分配一个资源块的最大功率;

第三步,在外波束覆盖的区域,第三区域中MUE和FUE的信噪比,和第 一区域中信噪比类似,表示如下:

SINRu3,n,ME=(P-p1)Gu3,n,ME(θ2)ΣfAnpfGu3,n,fE+σ2

SINRk3,n,fE=pfGk3,n,fEΣfAn,ffpfGk3,n,fE+(P-p1)Gk3,n,ME(θ2)+σ2;

公式中,表示宏基站外波束到第三区域中宏用户u3的信道增益, 表示femtocell到宏用户u3的信道增益,表示femtocell到FUE用户k3的信道增益,表示宏基站外波束到FUE用户k3的信道增益;

第四步,计算所有的用户的速率得到系统中宏用户总的吞吐量RM和 femtocell总的吞吐量和RF,表示如下:

RM=B(Σu1=1U1Σn=1Nmαu1,nlog2(1+SINRu1,n,MI)+Σu2=1U2Σn=1N-Nmβu2,nlog2(1+SINRu2,n,MC)+Σu3=1U3Σn=1Nmγu3,nlog2(1+SINRu3,n,ME))

RF=B(Σk1=1K1Σn=1Nmγk1,nlog2(1+SINRk1,n,fI)+Σk2=1K2Σn=1N-Nmνk2,nlog2(1+SINRk2,n,fC)+Σk3=1K3Σn=1Nmωk3,nlog2(1+SINRk3,n,fE))

其中,B为每个用户所使用的资源带宽,Nm为第一区域中用户可以使用的 载波总数,U1,U2,U3分别是3个区域中宏用户的总数目,K1,K2,K3为3个区域 中的femtocell用户总数,表示载波指示函数, 每个用户最多分配到一个资源块,取1表示表示分配到载波资源;否则,表示 没有分配到载波资源。

进一步,步骤六具体包括:

第一步,初始化功率p1和内外波束下倾角θ12,根据已分好簇的femtocell, 并确定femtocell对宏用户的干扰并计算迭代次数n=0时的宏基站的总吞吐量 R0M;

第二步,计算宏基站对femtocell的干扰,并按照信噪比由高到低的顺序, 依次进行femtocell用户和宏用户的载波资源的分配:

nf*=arg>max>nSINRk,n,fnM*=arg>maxn>SINRu,n,M(max(SINRu,n,M)γM);

其中,γM为宏用户的最低信噪比需求,可以根据最低速率需求计算得到;

第三步,将功率p1和下倾角θ12分别按照下面公式进行迭代:

p1(k+1)=[p1(k)+pstep·RMp1]0Pθ1(k+1)=[θ1(k)+θstep·RMθ1]θ2π/2θ2(k+1)=[θ2(k)+θstep·RMθ2]0π/2;

其中,pstep和θstep分别表示功率和下倾角的迭代步长,表示宏用户总的 吞吐量RM对功率p1的偏导,和表示宏用户总的吞吐量RM分别对下倾 角θ12的偏导数;

第四步,计算第n+1次迭代的宏用户总的吞吐量第n+1次迭代的吞吐 量转第五步;否则,返回第二步继续进行算法;

第五步,在获得最优的计算出此时的femtocell的用户总的吞吐 量和小区总的吞吐量。

本发明提供的基于有源天线三维波束模型的LTE异构网络干扰协调方法, 采用AAS 3D波束覆盖的LTE异构网络中,宏基站采用内外2波束的3D天线 进行覆盖,femtocell仍采用传统的全向天线进行热点覆盖,将小区从内到外划 分为3个区域,最里面的区域中的宏用户采用内波束进行覆盖,最外面的区域 采用外波束进行覆盖,中间环状区域采用2个波束联合处理来提供服务,这样 避免干扰,并针对区域中的femtocell进行分簇复用,从而提高femtocell用户的 总吞吐量,针对宏小区中的用户,提出一种波束优化算法,进行小区中内外波 束的下倾角调整和资源分配,提高了小区边缘宏用户的吞吐量和小区中宏用户 的总吞吐量。

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1.本发明将有源天线3D波束模型应用到LTE异构网络场景中,其中宏基 站采用了3D内外2波束进行发射信号,本发明是一种基于AAS的LTE异构 网络中的干扰协调方法。

2.本发明中将小区从内到外划分为3个区域进行干扰避免,第一区域中宏 用户完全由内波束进行服务,第三区域中宏用户完全由外波束进行服务,中间 第二区域由两个波束联合提供服务,这样避免波束间的干扰问题,有效进行内 外波束中宏用户的频率复用。

3.本发明中提出了一种femtocell分簇策略,有效进行femtocell之间的频谱 资源的复用,可以极大提高femtocell用户的总吞吐量。

4.本发明中提出了3D波束优化算法,有效进行了小区中宏用户的资源分配 和内外波束下倾角的优化,能够改善边缘用户的吞吐量性能,提高了小区边缘 用户的吞吐量和系统总的吞吐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基于有源天线三维波束模型的LTE异构网络干 扰协调方法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femtocell分簇算法的流程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功率波束优化算法的流程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系统模型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femtocell算法和AAS 3D波束算法得到的小区 宏用户吞吐量和femtocell吞吐量的与现有的方案的吞吐量的仿真对比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机制与传统2D天线、以及内外有干扰的3D波 束的小区边缘宏用户吞吐量的仿真对比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 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 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应用原理作进一步描述。

如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的基于有源天线三维波束模型的LTE异构网络 干扰协调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01:将小区从里到外依次分为3个区域,最里面区域(第一区域)是采 用完全的内波束进行覆盖,中心的环形区域(第二区域)采用内外2个波束的 联合传输进行传输数据,最外面区域(第三区域)采用外波束进行覆盖;

S102:基于门限距离,计算第一区域和第三区域中的每个femtocell的干扰 指示函数和femtocell的干扰度;

S103:对第一区域和第三区域中的联合区域中的每个femtocell进行分簇;

S104:建立femtocell到用户的信道模型,并基于3D天线模型构建宏基站 到用户的信道增益模型;

S105:建立3个区域中宏用户和femtocell用户的信噪比和吞吐量模型;

S106:通过最大化小区中宏用户的总吞吐量,进行3D波束优化。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

本发明在采用AAS 3D波束覆盖的LTE异构网络中,宏基站采用内外2 波束的3D天线进行覆盖,femtocell仍采用传统的全向天线进行热点覆盖;将 小区从内到外划分为3个区域,最里面的区域中的宏用户采用内波束进行覆盖, 最外面的区域采用外波束进行覆盖,中间环状区域采用2个波束联合处理来提 供服务,这样避免干扰;并针对区域中的femtocell进行分簇复用,从而提高 femtocell用户的总吞吐量;针对宏小区中的用户,提出一种波束优化算法,进 行小区中内外波束的下倾角调整和资源分配,提高了小区边缘宏用户的吞吐量 和小区中宏用户的总吞吐量。

本发明的具体步骤包括:

步骤一,将小区从里到外依次分为3个区域,最里面区域(第一区域)是 采用完全的内波束进行覆盖,中心的环形区域(第二区域)采用内外2个波束 的联合传输进行传输数据,最外面区域(第三区域)采用外波束进行覆盖;

步骤二,基于门限距离Rth,计算第一区域和第三区域中的联合区域中的每 个femtocell的干扰指示函数e(νij),j∈SF和femtocell的干扰度dGi):

用femtocell之间的干扰指示函数e(νij),j∈SF来表示femtocell之间的干 扰情况:

e(vi,vj)=1R(i,j)<Rth0R(i,j)Rth;

其中,Rth表示femtocell之间干扰的距离的门限值,R(i,j)表示第i个 femtocell与第j个femtocell之间的距离,SF表示参与分簇的femtocell集合,|SF| 表示集合SF中femtocell的数目,并规定e(νii)=0,即femtocell个体与自身之 间不存在同频碰撞干扰;

计算每个femtocell的干扰度,用dGi)表示:

dG(vi)=Σj=1,ji|SF|e(vi,vj);

如果dGi)=0,则νi是一个孤立点,即0度节点,意味着该femtocell与其 余的femtocell均不存在同频碰撞干扰;

步骤三,将第一区域和第三区域中的区域中的femtocell进行分簇:

初始化分簇数目l=1,依据每个femtocell的e(νij),将第一区域和第三区 域中femtocell,并用V表示参与分簇的femtocell集合,S表示所有没有干扰的 节点(0度节点)集合;

根据集合V中的femtocell元素构建femtocell的干扰矩阵A(G),并计算每个 femtocell的干扰度dGi);

如果此时干扰矩阵A(G)中有干扰元素,令即返回最大干 扰的femtocell数目为i,同时令dGi)=0,即将A(G)矩阵中第i行第i列的元素 均置为0,并将节点νi记录到初始为空集的集合B中,这样不断将最大干扰元素 记录到集合B中,并将干扰矩阵中该元素所在行和列置零,直到A(G)中无干扰 元素为止,这样得到只有剩余节点构成的一组分簇结果R'l,l=l+1;

如果不能满足矩阵A(G)为全0矩阵且B为空集,则令集合V为集合B,同 时令B为空集,并返回第二步重新构建新干扰矩阵A(G),得到新的分簇结果R'l; 如果满足矩阵A(G)为全0矩阵且B为空集,此时集合V不为空集,则V中节点 自成一组;

将初始的0度节点的集合S集合分配到包含femtocell数目最少的那组簇中, 并结束femtocell分簇算法;

步骤四,建立femtocell到用户的信道模型,并基于3D天线模型构建宏基 站到用户的信道增益模型;

步骤五,建立3个区域中宏用户和femtocell用户的信噪比和吞吐量模型;

步骤六,通过最大化小区中宏用户总吞吐量,进行3D波束优化:

初始化内波束覆盖范围用户的发射功率p1和下倾角θ12,根据已分好簇的 femtocell,并确定femtocell对宏用户的干扰并计算迭代次数n=0时的宏基站的 总吞吐量

计算宏基站对femtocell的干扰,并按照femtocell用户和宏用户信噪比由高 到低的顺序,依次进行femtocell用户和宏用户的载波资源的分配:

nf*=argmaxnSINRk,n,fnM*=argmaxnSINRu,n,M(max(SINRu,n,M)γM)    (公式一);

其中,γM为宏用户的最低信噪比需求,可以根据最低速率需求计算得到;

将功率p1和下倾角θ12分别按照下面公式进行迭代:

p1(k+1)=[p1(k)+pstep·RMp1]0Pθ1(k+1)=[θ1(k)+θstep·RMθ1]θ2π/2θ2(k+1)=[θ2(k)+θstep·RMθ2]0π/2    (公式二);

其中,pstep和θstep分别表示功率和下倾角的迭代步长,表示宏用户总的 吞吐量RM对p1的偏导,和表示宏用户总的吞吐量RM分别对下倾角 θ12的偏导数;

计算第n+1次迭代的宏用户总的吞吐量如果第n+1次迭代的吞吐量 转下一步;否则,返回第二步继续进行算法;

在获得最优的计算出此时的femtocell的用户总的吞吐量和小区 总的吞吐量。

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

参见图2,本发明的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一,将小区从里到外依次分为3个区域,最里面区域(第一区域)是 采用完全的内波束进行覆盖,中心的环形区域(第二区域)采用内外2个波束 的联合传输进行传输数据,最外面区域(第三区域)采用外波束进行覆盖,具 体包括:

第一步,划分中心区域和边缘区域,第一区域为中心区域,中心区域范围 为0~r米,边缘区域范围为r~R米,本发明中的边缘区域包括第二区域和第 三区域;

第二步,第一区域完全由下倾角为θ1的3D天线内波束进行覆盖,第三区 域完全由下倾角为θ2的3D天线内波束进行覆盖,环状区域(第二区域)中用 户由内外2个波束联合进行传输数据;

步骤二,基于门限距离Rth,计算第一区域和第三区域中的联合区域中的 每个femtocell的干扰指示函数e(νij),j∈SF和femtocell的干扰度dGi),具 体包括:

第一步,用femtocell之间的干扰指示函数e(νij),j∈SF来表示femtocell 之间的干扰情况:

e(vi,vj)=1R(i,j)<Rth0R(i,j)Rth;

其中,Rth表示门限距离,R(i,j)表示第i个femtocell与第j个femtocell之 间的距离,SF表示参与分簇的femtocell集合,|SF|表示集合SF中femtocell的数 目,并规定e(νii)=0,即femtocell自身之间数不存在碰撞干扰的;

第二步,计算每个femtocell的干扰度,用dGi)表示:

dG(vi)=Σj=1,ji|SF|e(vi,vj);

如果dGi)=0,则νi是一个孤立点,即0度节点,意味着该femtocell与其 余的femtocell均不存在碰撞干扰;

步骤三,将第一区域和第三区域中的联合区域中的femtocell进行分簇,具 体包括:

第一步,初始化分簇数目l=1,依据每个femtocell的e(νij),将第一区域 和第三区域中femtocell,并用V表示参与分簇的femtocell集合,S表示所有没 有干扰的节点(0度节点)集合;

第二步,根据集合V中的femtocell元素构建femtocell的干扰矩阵A(G),并 计算每个femtocell的干扰度dGi);

第三步,如果此时干扰矩阵A(G)中有干扰元素,令即返 回最大干扰的femtocell数目为i,同时令dGi)=0,即将A(G)矩阵中第i行第i列 的元素均置为0,并将节点νi记录到初始为空集的集合B中,这样不断将最大干 扰元素记录到集合B中,并将干扰矩阵中该元素所在行和列置零,直到A(G)中 无干扰元素为止,这样得到只有剩余节点构成的一组分簇结果R'l,l=l+1;

第四步,如果不能满足矩阵A(G)为全0矩阵且B为空集,则令集合V为集 合B,同时令B为空集,并返回第二步重新构建新干扰矩阵A(G),得到新的分 簇结果R'l;如果满足矩阵A(G)为全0矩阵且B为空集,此时集合V不为空集, 则V中节点自成一组;

第五步,将初始的0度节点的集合S集合分配到包含femtocell数目最少的 那组簇中,并结束femtocell分簇算法;

步骤四,建立femtocell到用户的信道模型,并基于3D天线模型构建宏基 站到用户的信道增益模型,具体包括:

第一步,宏基站采用3D波束进行小区覆盖,其水平辐射模型和垂直辐射 模型可以表示如下:

其中,AE,H(φ)和AE,V(θ)分别表示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的天线增益,表示 用户的水平角,表示水平半功率波束宽度(HPBW);Am表示前后向增益,θ 表示用户的垂直仰角,θetilt表示天线的下倾角;θ3dB表示垂直半功率波束宽度, SLAv表示旁瓣电平限制;

因此,宏基站到用户的3D天线增益表示如下:

其中,GE,Max表示该单振子辐射元的最大方向增益(dB);

第二步,宏基站采用3D天线模型,这样宏基站和femtocell到用户的信道 增益表示为:

其中,αu,n,M为宏基站到用户u在第n个子载波上的频率选择性瑞利衰落, 为宏基站到用户u的3D天线功率增益,Su,M为对数阴影衰落,Lu,M则为 宏基站到用户的路径损耗;

第三步,femtocell采用传统的天线,这样femtocell到用户的增益表示为:

Gk,n,f=(αk,n,f)2AfSk,f/Lk,f

其中,αk,n,f为femtocell基站到用户k在第n个子载波上的频率选择性瑞利 衰落,Af为femtocell天线的增益,Sk,f为对数阴影衰落,Lk,f则为femtocell到 用户k的路径损耗;

步骤五,建立3个区域中宏用户和femtocell用户的信噪比和吞吐量模型:

第一步,在内波束覆盖的区域(第一区域)中的宏用户和femtocell用户的 信噪比可以表示为:

SINRu1,n,MI=p1Gu1,n,MI(θ1)ΣfAnpfGu1,n,fI+σ2;

SINRk1,n,fI=pfGk1,n,fIΣfAn,ffpfGu1,n,fI+p1Gk1,n,MI(θ1)+σ2;

上式中,p1表示内波束中宏基站的发射功率,表示宏基站内波束 到第一区域中宏用户u1的信道增益,pf为femtocell的发射功率,表示 femtocell到其服务的FUE用户k1的信道增益,An表示使用子载波n的femtocell 的集合,σ2为高斯白噪声;

第二步,在内外波束之间的第二区域中,由于采用JP方式进行数据传输, 对于第二区域中的宏用户(MUE),这2个波束都传输有用信号;对于第二区 域中的femtocell用户(FUE),宏基站的这2个波束信号都是干扰信号;这样 在第二区域中MUE和FUE的信噪比如下:

SINRu2,n,MC=p1Gu2,n,MC(θ1)+(P-p1)Gu2,n,MC(θ2)ΣfAnpfGu2,n,fC+σ2

SINRk2,n,fC=pfGk2,n,fCΣfAn,ffpfGk2,n,fC+p1Gu2,n,MC(θ1)+(P-p1)Gu2,n,MC(θ2)+σ2;

公式中,表示宏基站内波束到第二区域中宏用户u2的信道增益, 表示宏基站外波束到用户u2的信道增益,表示Femtocell到FUE 用户k2的信道增益,P表示宏基站分配一个资源块的最大功率;

第三步,在外波束覆盖的区域(第三区域)中MUE和FUE的信噪比,和 第一区域中信噪比类似,可以表示如下:

SINRu3,n,ME=(P-p1)Gu3,n,ME(θ2)ΣfAnpfGu3,n,fE+σ2

SINRk3,n,fE=pfGk3,n,fEΣfAn,ffpfGk3,n,fE+(P-p1)Gk3,n,ME(θ2)+σ2;

公式中,表示宏基站外波束到第三区域中宏用户u3的信道增益, 表示femtocell到宏用户u3的信道增益,表示femtocell到FUE用户k3的信道增益,表示宏基站外波束到FUE用户k3的信道增益;

第四步,计算所有的用户的速率可以得到系统中宏用户总的吞吐量RM和 femtocell总的吞吐量和RF,表示如下:

RM=B(Σu1=1U1Σn=1Nmαu1,nlog2(1+SINRu1,n,MI)+Σu2=1U2Σn=1N-Nmβu2,nlog2(1+SINRu2,n,MC)+Σu3=1U3Σn=1Nmγu3,nlog2(1+SINRu3,n,ME))

RF=B(Σk1=1K1Σn=1Nmγk1,nlog2(1+SINRk1,n,fI)+Σk2=1K2Σn=1N-Nmνk2,nlog2(1+SINRk2,n,fC)+Σk3=1K3Σn=1Nmωk3,nlog2(1+SINRk3,n,fE))

其中,B为每个用户所使用的资源带宽,Nm为第一区域中用户可以使用的 载波总数,U1,U2,U3分别是3个区域中宏用户的总数目,K1,K2,K3为3个区域 中的femtocell用户总数,表示载波指示函数, 每个用户最多分配到一个资源块,取1表示表示分配到载波资源;否则,表示 没有分配到载波资源;

步骤六,针对进行小区宏用户吞吐量进行优化,提出3D波束优化算法, 具体包括:

第一步,初始化功率p1和内外波束下倾角θ12,根据已分好簇的femtocell, 并确定femtocell对宏用户的干扰并计算迭代次数n=0时的宏基站的总吞吐量

第二步,计算宏基站对femtocell的干扰,并按照信噪比由高到低的顺序, 依次进行femtocell用户和宏用户的载波资源的分配:

nf*=arg>max>nSINRk,n,fnM*=arg>maxn>SINRu,n,M(max(SINRu,n,M)γM);

其中,γM为宏用户的最低信噪比需求,可以根据最低速率需求计算得到;

第三步,将功率p1和下倾角θ12分别按照下面公式进行迭代:

p1(k+1)=[p1(k)+pstep·RMp1]0Pθ1(k+1)=[θ1(k)+θstep·RMθ1]θ2π/2θ2(k+1)=[θ2(k)+θstep·RMθ2]0π/2;

其中,pstep和θstep分别表示功率和下倾角的迭代步长,表示宏用户总的 吞吐量RM对p1的偏导,和表示宏用户总的吞吐量RM分别对下倾角 θ12的偏导数;

第四步,计算第n+1次迭代的宏用户总的吞吐量如果第n+1次迭代的 吞吐量转第五步;否则,返回第二步继续进行算法;

第五步,在获得最优的计算出此时的femtocell的用户总的吞吐 量和小区总的吞吐量。

结合以下仿真对本发明的应用效果做进一步的说明:

1.仿真条件:

本发明考虑是单个宏小区的2层蜂窝网络,仿真采用正六边形蜂窝网小 区,宏基站位于小区中心,宏小区的半径是500m,femtocell小区的半径是20m; 宏基站到用户的路径损耗基于femtocell到用户的路径损耗分别是:

BS-UE:L=128.1+37.6log10(R(km))

                                          ;

Femto-UE:L=38.64+20log10(R(m))+0.7R+n*WL

其中,WL为穿墙损耗,n为穿墙次数;具体仿真参数见表1所示;

表1 仿真参数设定

参数 数值 宏小区半径R 500m 中心小区总的宏用户 40 宏基站总功率 46dBm Femtocell功率 20dBm Femtocell覆盖半径 20m Femtocell分簇干扰距离值 300m 宏小区中心(内波束单独)覆盖半径 0.6*R 内外波束的联合处理环状区域宽度 35m RB数目 20 RB带宽 90kHz Femtocell数目 30 每个femtocell覆盖下用户数 1 宏基站高度 35m Femtocell高度 5m UE高度 1.5m BSTX天线最大增益 8dBi

UERX天线增益 0dB HorizontalHPBW φ3dB=65°VerticalHPBW θ3dB=65°热噪声功率谱密度 -174dBm/Hz 信道衰落模型 Rayleigh 宏用户最小速率需求 100kb/s BSTX天线最大增益 8dBi

2.仿真内容与结果

在LTE异构网络场景下对本发明所设计的基于有源天线三维波束模型的 LTE异构网络干扰协调方案进行了系统级仿真:

2a)图5为本本发明的小区中femtocell用户总吞吐量、宏用户总吞吐量以 及小区吞吐量与传统机制的对比图;图5中可以看到,采用本方案中femtocell 分簇机制可以提高femtocell用户的总吞吐量,采用本方案提出的3D波束优化 算法可以提高宏用户的总吞吐量,这样可以提升系统总的吞吐量;

2b)图6为本发明提出的机制与传统2D天线、以及内外有干扰的3D波束 的小区边缘的宏用户吞吐量的仿真对比图;图6中可以看到,采3D内外2个 波束,由于内外用户之间的同频干扰,并不能提升边缘用户的吞吐量,而采用 本方案,则可以极大提升小区边缘用户的吞吐量。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 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 的保护范围之内。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