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用于弹性体混合物的压延驱动装置的自动启动和连续操作

用于弹性体混合物的压延驱动装置的自动启动和连续操作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方法,所述方法通过在表层离开辊隙时防止表层不利地粘着至辊,从而允许自动地免手动地穿过压延机的辊组,所述压延机的辊组包括一对或多对辊,所述一对或多对辊在其间具有辊隙。在启动过程中或者在表层连续运行通过压延机被中断或打断时,这是特别有用的。所述方法也包括协助防止压延过程的中断(包括被加工的表层的断裂)的步骤。用于启动的步骤包括相比于其他辊,以更慢的速度运行希望弹性体混合物粘着的辊。用于在启动之后保持压延机的连续运行的步骤包括相比于其他辊,以更快的速度运行希望弹性体混合物粘着的辊。

著录项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23-08-11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 IPC(主分类):B29D30/08 专利号:ZL2012800752290 申请日:20120731 授权公告日:20161012

    专利权的终止

  • 2017-11-07

    专利权的转移 IPC(主分类):B29D30/08 登记生效日:20171019 变更前: 变更后: 变更前:

    专利申请权、专利权的转移

  • 2016-10-12

    授权

    授权

  • 2015-05-20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B29D30/08 申请日:20120731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5-04-22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方法,所述方法通过在表层(skim)离开辊隙时防止表 层不利地粘着至辊,从而允许自动地免手动地穿过(threading)压延机的辊 组,所述压延机的辊组包括一对或多对辊,所述一对或多对辊在其间具有辊 隙。在启动过程中或者在表层以更高速度连续运行通过压延机时,这是特别 有用的。所述方法也包括协助防止压延过程的中断(包括被加工的表层的断 裂)的步骤。

背景技术

压延机为包括一系列的辊对的机构,可锻物质可运行通过所述一系列的 辊对,以使材料平滑并形成具有均匀厚度的表层或片材。在轮胎工业中,压 延机用于加工弹性体或橡胶混合物,所述弹性体或橡胶混合物通常被挤出, 随后传送通过压延机以制得或产生橡胶或弹性体混合物的片材。在每一对辊 之间为间隙或辊隙,当辊旋转时,材料运行通过所述间隙或辊隙。取决于众 多加工变量,片材将呈现与辊隙的宽度成比例的厚度。通常,将材料进料通 过三组辊和辊隙,以产生也具有所需厚度的均匀平滑的片材,正如将简短描 述的倒“L”构造的压延机的情况那样。该片材随后用于产生轮胎的一些部 分,如胎面或用于制造和组装轮胎的其他半成品(如带束和胎体帘布层等)。

这种典型的压延系统10的图示示于图1和2中,其具有其间具有辊隙 的三对辊(标记为辊12、14、16和18)和第五辊20,所述第五辊20有时 称为引出辊,其在片材脱离第四辊18时接收片材。所述辊的目的在于在片 材22离开压延机时将张力提供至片材22,并将表层剥离辊18。作为一对的 部分的压延机辊在辊隙区域24中在相对方向上或在相同的线性方向上旋转, 使得进料至辊隙入口26中的材料被迫使通过辊隙至辊隙的离开区域28中。 对于第一对辊,辊隙入口位于辊上方,从而在启动时或就在启动之前将材料 经由重力而自然进料至辊隙中。通常捏合材料的堆(bank)30(本发明人有 时称其为bourelet)在第一对辊的辊隙上方收集,从而存在足够的材料以形 成可通过压延系统的材料的不间断片材。通过从材料来源(如挤出机)略微 过度供给产生材料的片材所需的材料量,从而产生所述堆。随着时间,通过 辊的旋转,材料被迫使向下至辊隙中。

在离开第一辊隙之后,材料随后围绕第二辊14在逆时针方向上缠绕, 直至到达第三辊16,在第三辊16处,材料通过第二辊隙。一旦材料离开, 材料围绕第三辊16在顺时针方向上缠绕,随后遇到第四辊18,在第四辊18 处,材料通过第三辊隙。在此时,片材随后附接至第四辊,在第四辊处,材 料围绕第四辊底部和背部的部分并在第五辊20的顶部再一次在逆时针方向 上旋转,所述第五辊20在顺时针方向上旋转,并向上偏置以在片材行进至 生产中心之前使片材承受张力,在所述生产中心处使用材料的片材制备一些 轮胎部件。所述所需路径通过实线材料轮廓显示,而非故意的材料循环通过 虚线箭头表示,如在下文进一步详细描述。

所有的辊或辊对通常可由单个马达使用齿轮、链条或带驱动。在这种情 况中,所有的辊或一对辊中的所有的辊的速度可相同,或者可通过在辊与马 达之间使用一定类型的传输系统(如变速比减速机)而不同。或者,可通过 使用用于每个辊的单独的马达而独立地驱动所有的辊。在此情况中,有时提 供电子控制,所述电子控制通过由操作者适当编程或由计算机执行的一些其 他控制算法而允许严格独立地控制每个辊的速度。对于独立驱动的或可以以 不同的可调节的速度操作的辊的例子,参见美国专利No.2,333,629、No. 4,444,361以及英国专利No.856,454、No.620,340。

可由压延机系统进料的生产中心的一个例子示于图3,其公开于美国专 利申请公布No.2011036485中,所述专利申请由本发明的受让人共同所有, 且其内容以全文引用方式并入。该申请的部分如下在本文中重现,以描述过 程如何运作,以及过程可如何结合本发明使用。应注意到,这是以生产中心 的例子的方式提供,本发明同样适用于需要任意类型的压延系统(包括仅具 有一对辊的那些压延系统)的任何轮胎部件的制造。

根据描述于‘485申请中的方法的用于产生多层轮胎部件的系统110总体 示于图3中。通常操作系统110,以通过围绕构造表面缠绕条带141而形成 多层轮胎部件。由于轮胎部件为缠绕产品,因此其通常形成完整圆圈(即环)。 部件在本文也称为带。而且,系统110产生片材121,条带141由所述片材 121形成,并且在特定实施例中,当片材121沿着闭环路径行进至片材产生 器120或从片材产生器120行进时,片材121保持连续。因此,系统110自 动返回任何未使用的片材材料以由产生器120再利用。系统110通常形成弹 性体轮胎部件,如例如胎面、下胎面和缓冲胶。其也可产生作为成型轮胎胎 面带的多层带。

在该实施例中,系统110包括片材产生器120、切削组件140、条带涂 布器组件160、回收组件170和可编程序逻辑控制器(未显示)。系统110 也可包括辊组件130,所述辊组件130用于将片材121从产生器120引导至 切削组件140。片材产生器120通常将输入材料112转变为片材121,所述 片材121最终由切削组件140切削成条带141。继续参照图3,输入材料112 通过入口122接收,并可包括新材料112a和/或由回收组件170供给的之前 使用的材料112b。在接收输入材料112之后,产生器120通过任何已知的装 置,例如通过图1和2中显示并在上文描述的压延系统,将输入材料成型为 片材121,所述片材121被成型为任何所需的宽度和厚度。片材121通过出 口124从产生器120中排出。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产生器120包括挤出机。挤出机通常如 通过螺杆将输入材料112推动通过冲模或头部。系统110可使用本领域普通 技术人员已知的任何挤出机。产生器120也可包括代替挤出机的压延机或除 了挤出机之外还包括压延机,所述压延机可包括彼此紧密邻近设置的一对辊 以形成间隙或辊隙,输入材料112通过所述间隙或辊隙以形成片材121(如 上所述)。所得片材121包括与压延机辊隙的宽度相关的宽度。

如图3所示,辊组件130可位于片材产生器120与切削组件140之间。 辊组件130通常包括设置用以形成片材121的平移路径的一个或多个辊132。 在图1和2中上文描述的卷片辊可被认为是这样的辊。特定的平移路径将片 材121引导至切削组件140,并可用于根据需要而使片材121张紧。可调节 辊132的位置以在片材121上赋予或多或少的张力,这也可提供用于调节片 材121的横截面尺寸的方式。可如例如通过马达而驱动一个或多个辊132或 为一个或多个辊132提供动力,从而协助片材121的平移和/或片材121中张 力的调节。另外,诸如弹簧、气压缸或液压缸等的偏置装置可迫使辊抵靠片 材以提供张力。也可通过在滚筒125和/或切削滚筒152之间产生速度差、通 过增加或减小任一滚筒的旋转速度,从而使片材121张紧。

切削组件140通常由片材121形成条带141,以用于随后的轮胎带的组 装。更具体地,切削组件140利用多个切削构件142来切削条带141,其中 每个切削构件142包括切削刀刃143。切削构件142通常沿着片材421的长 度以及沿着切削表面和/或切削滚筒152的圆周间隔。在附图中所示的实施例 中,切削构件142为旋转刀。在所示实施例中,旋转刀类似于惰轮操作,并 在平移的片材121的方向上自由旋转。此外,旋转刀142可由马达或任何其 他已知的驱动装置驱动。而且,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用于切削片材121 的其他装置可代替旋转刀使用,包括其他非旋转刀、刀片或刀刃。

总体参照图3,系统110也包括用于将一个或多个连续条带141施用至 构造表面以形成带的涂布机组件160。一个或多个条带141围绕构造表面缠 绕,以形成多层带。涂布机组件160包括涂布机滚筒162,所述涂布机滚筒 162将一个或多个条带141从其传递至构造组件180。为了在涂布机滚筒162 与条带141之间提供促进条带141与片材121分离的粘合,可加热或冷却涂 布机滚筒162。在特定实施例中,涂布机滚筒162保持在比片材121和/或任 意条带141的温度高至少10摄氏度的温度下。在其他实施例中,涂布机滚 筒162保持在大约70摄氏度下。涂布机滚筒162的表面可包括平滑表面(其 可为镀铬或热镀铬表面),以提供平滑毛细管状表面,所述平滑毛细管状表 面可促进分子键合和/或可类似于真空操作以有利于条带141在其上保持。也 可通过提供粗糙表面而提供改进的粘附,所述粗糙表面提供增加的表面积, 以获得改进的接触面积并因此获得增加的粘附。涂布机滚筒162也可如切削 滚筒152那样操作。此外,如上关于涂布机滚筒162所讨论的温度控制和条 件,以及表面条件和处理也适用于切削滚筒152,以改进滚筒152与片材121 之间的粘附。使用该系统,胎面特征可逐层构造至生胎或未固化轮胎上。

如关于涂布机或切削滚筒刚刚描述,橡胶条带对圆形旋转表面的粘附易 于发生。因此,当接近压延机辊的辊隙的出口处存在多个旋转表面(例如旋 转远离辊隙出口的它们各自的圆周表面)时,弹性体混合物的片材可与这些 表面中的任一者结合,或可同时部分结合至两者。这可在压延机的操作过程, 但特别是在压延机的初始化或启动过程中成问题,因为最初的片材需要通常 由操作者引导以遵循适当的路径,直至已成功“穿过”压延机,并准备将材 料的片材供给至所需的生产中心。由于安全的原因,这需要关闭设备,这可 能是昂贵的。

回看图2,所需路径由实线材料轮廓表示,不希望的路径由虚线箭头表 示。如可以看出,当片材粘着至第一辊12时,可能出现第一不希望的路径, 在所述第一辊12处,所述片材顺时针旋转远离第一辊隙24a的出口28a。这 可将片材引导回捏合材料的顶部堆30a,从而产生不希望的反馈回路,在所 述反馈回路处,过量的材料将溢出辊的轴向端部并向下溢出压延装置的侧 面,从而可能通过胶粘设备而导致对装置或其他设备的损坏。这也中断表皮 的生产,从而在实时供给表皮时停止生产过程。当片材离开第二辊隙24b时 可能出现类似的情况,因为片材可继续在第二辊14上顺时针运行并运行至 材料的顶部堆30a中。在第三辊隙24c之后,材料可将自身再循环回到第二 辊隙24b,从而产生不希望的材料的第二堆30b的生长。最后,在片材围绕 第四辊18的底部返回之后,其可继续粘着至所述辊,并接近第三辊隙24c 的入口26c处产生材料的第三堆30c。

材料的这些堆中的任意者可能变得过大,并导致设备问题。即使在最初 穿过压延机之后,由于粘着至辊以及随时间在接近辊隙入口处聚集的一些小 的残余物,也可能出现所有三个堆,由此导致一定少量的再循环。而且,存 在对第一辊隙的所需量的略微过度供给,以确保存在足够的材料以用于在每 个辊隙处逐步降低表层厚度,所述每个辊隙产生平滑均匀的具有正确厚度的 全宽片材。因此,希望控制材料的堆的尺寸,但不完全消除材料的堆。

现在将解释弹性体混合物发粘的原因。用于制备用于轮胎部件(如胎面) 中的片材的合适的组合物包括玻璃化转变温度在限定范围内的那些橡胶组 合物,所述橡胶组合物基于二烯弹性体、增塑体系和交联体系。可用于这种 橡胶组合物的二烯弹性体或橡胶可以理解为是至少部分(即均聚物或共聚 物)由二烯单体(即具有两个碳-碳双键(不管其共轭与否)的单体)得到 的那些弹性体。

总之,典型的二烯弹性体包括高度不饱和的二烯弹性体,如聚丁二烯 (BR)、聚异戊二烯(IR)、天然橡胶(NR)、丁二烯共聚物、异戊二烯共聚 物和这些弹性体的混合物。这种共聚物包括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SBR)、 异戊二烯/丁二烯共聚物(BIR)、异戊二烯/苯乙烯共聚物(SIR)和异戊二烯 /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SBIR)。合适的弹性体也可包括作为官能化弹性体的 这些弹性体的任意者。

另外,本文公开的弹性体组合物还可包含增强填料。添加增强填料,以 特别地改进材料的拉伸强度和耐磨性。任何合适的增强填料可适用于本文公 开的组合物中,包括例如炭黑和/或无机增强填料(如二氧化硅),偶联剂通 常与所述增强填料缔合。无机增强填料可采取许多可用的形式,包括例如作 为粉末、微珠、颗粒、球和/或任何其他合适的形式,以及它们的混合物。合 适的无机增强填料的例子包括硅质类型的矿物填料(如二氧化硅(SiO2))、 铝质类型的矿物填料(如氧化铝(AlO3)),或它们的组合。

为了将无机增强填料偶联至二烯弹性体,至少为双官能的偶联剂在无机 增强填料与二烯弹性体之间提供足够的化学和/或物理连接。这种偶联剂的例 子包括双官能有机硅烷或聚有机硅氧烷。这种偶联剂和它们的使用是本领域 公知的。偶联剂可任选地预先接枝至二烯弹性体上或无机增强填料上,如已 知的那样。或者,偶联剂可以以其自由或非接枝状态混合至橡胶组合物中。

除了二烯弹性体和增强填料之外,本文公开的橡胶组合物的特定实施例 还可包含增塑体系。增塑体系可提供对橡胶混合物的可加工性的改进和/或调 节橡胶组合物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和/或刚性的方式。合适的增塑体系可包含加 工油、增塑树脂或它们的组合。已知其他增塑体系。

而且,本文公开的橡胶组合物可具有任何合适的固化体系并用任何合适 的固化体系固化,所述固化体系包括过氧化物固化体系或硫固化体系,它们 中的许多是本领域已知的。如本领域已知,可将其他添加剂添加至本文公开 的橡胶组合物中。这种添加剂可包括例如如下的一些或全部:抗降解剂、抗 氧化剂、脂肪酸、颜料、石蜡、硬脂酸和氧化锌。

这些成分,特别是用于弹性体混合物中的聚合物,使得片材粘性或具有 粘着性。增加某些成分(如颜料、填料、添加剂和增塑剂)的量或类型可增 加粘着性。而且,一些聚合物固有地比其他聚合物更粘着。因此,不同的混 合物比其他更粘着,并因此可更具有刚刚描述的问题的倾向。

如可以想象,已设计多种方法来控制材料的片材对压延机辊的不希望的 粘着。一些方法已在上文描述,并包括在限定辊隙的两个辊之间提供温差或 表面精修差异,从而相比于一个辊,材料的片材易于粘着至另一个辊。而且, 可将减小对辊的粘附的表面处理应用于在片材离开辊隙之后不期望对其粘 附的辊。这种处理包括TEFLON、烷醇胺、亚烷基二醇,和聚亚烷基二醇(参 见美国专利No.3,841,899)。在日本专利申请公布No.JP9201838A中,公开 了一种使用软胶辊将脱模剂连续施用至辊上,以解决与所述辊相关的粘着问 题的方法,所述试剂被喷雾至所述软胶辊上,且所述软胶辊与所述辊摩擦。 最后,刮刀刀片的使用通常用于防止材料的不希望的再循环,所述再循环会 导致堆随时间生长(参见例如日本专利申请公布No.08-197558 A和美国专 利No.4,221,022)。而且,也已知的是使用刮刀刀片来防止由加工弹性体混 合物的压延机所加工的片材不适当地穿过,从而防止片材再循环至辊隙的入 口,由此协助压延过程的启动(参见美国专利No.4,871,409的第3栏第5-10 行)。

然而,所有这些方法均具有缺点。考虑到保持辊的温度,必要的是在压 延装置运行的整个时间内保持一致性,这取决于环境条件而可能是困难的, 或者可能超过混合物所允许的温度。而且,该方法可能延迟启动,直至辊达 到所需的温度。施用至辊的表面处理(如美国专利No.3,841,800所公开)可 能随时间而磨损,这增加了再施用处理的成本和设备的可能的一些停工期, 以及混合物的不希望的污染。连续施用脱模剂可能昂贵脏乱,并可能导致试 剂渗入材料中,从而导致材料的片材的性质劣化。最后,刮刀刀片不允许加 工弹性体混合物的压延机自动地免手动地穿过,如现有技术所公认(参见上 文关于美国专利No.4,871,409的评价)。

因此,用于以更可靠且成本有效的方式解决启动时的粘着问题,而不劣 化由压延机制得的片材的材料性质的方法是必要的。更特别地,不需要资本 开支的显著增加的这种方法是有帮助的。允许装置的自动的免手动的穿过的 这种方法将是特别有益的。还希望所提出的方法对最粘着的弹性体混合物起 作用。此外,在启动之后有助于保持压延系统的不间断的连续生产的方法也 是有用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方面和优点将在如下描述中部分说明,或者可从该描述中得以 明了,或者可通过实施本发明而知晓。

本发明包括一种用于操作以所需压延速率加工弹性体混合物的压延系 统的方法。所述压延机包括一对辊,在所述辊之间具有辊隙。所述方法包括 如下步骤:

初始化或启动所述压延系统,所述初始化步骤包括如下步骤:

确定希望弹性体混合物跟随的辊;以及

相比于另一个辊,降低希望弹性体混合物跟随的所述辊的速度,由此产 生速度差。

在许多情况中,所述初始化步骤以免手动的方式完成,这意味着不必或 无需弹性体混合物的物理或手动操控以穿过压延机。

所述方法还可包括如下步骤:

在已初始化所述压延系统之后进行连续生产,所述进行连续生产步骤包 括如下步骤:

反转其间具有辊隙的一对辊之间的速度差,使得希望弹性体混合物跟随 的辊以比另一个辊更快的速度运行。

在一些实施例中,当初始化时,速度差可高达5至10%。速度差可随后 反转以进行生产,在此情况中,速度差则可高达25%。

本发明已成功加工极粘着的混合物,包括具有苧烯含量的那些或具有超 过15%PHR的总增塑剂含量(包括树脂和油)的那些。预期本发明可同样 对其他混合物起作用。而且,本发明可适用于包括多个辊的压延机系统。

参照如下描述和所附权利要求书,本发明的这些和其他特征、方面和优 点将变得更好地理解。引入本说明书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的所附附图说 明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并与描述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的原理。

附图说明

在本说明书中参考所附附图针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描述了本发明 的完整且能够实现的公开,包括本发明的最佳方式,其中:

图1为标准压延装置的透视图。

图2为示于图1中的压延装置的辊的侧视图,所述辊从装置中取出以 提高清晰度。

图3显示了生产中心,所述生产中心使用压延片材用于制备施用至生 胎的条带,以产生轮胎胎面。

在不同附图中相同或类似附图标记的使用表示相同或类似的特征。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描述本发明,将详细参照本发明的实施例和/或方法,在附图中或使 用附图说明本发明的一个或多个实例。每个实例通过解释本发明的方式提 供,并不限制本发明。实际上,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显而易见的是在不偏离 本发明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可在本发明中进行各种修改和变化。例如,作 为一个实施例的一部分说明或描述的特征或步骤可以与另一个实施例或步 骤一起使用,从而产生另外的实施例或方法。因此,本发明旨在涵盖落入所 附权利要求书及它们的等同形式的范围内的这些改变和变化。

如本文所用,“弹性体混合物”指可用于构造轮胎的各种部分的多种可 能的天然的和合成的组合物。这些变体的更完整的描述可见于上文背景技术 中。

如本文所用,“辊速度”指辊在其圆周的线速度,而不是其角旋转或RPM。 应了解,用于大多数压延系统的控制器可容易地将线速度转化为RPM,使 得使用者通常输入辊的所需线速度。当以百分比提及这些速度时,应了解它 们表示由压延系统制得的表皮的所需线性生产速率的百分比。典型的压延速 率为从5至100米/分钟的范围,并在测试本发明时使用。

当初始化或启动时,本发明人发现对一些混合物的加工有利的是,相比 于与其形成辊隙的另一个辊,减慢希望表皮粘着的辊。例如,可能有利的是 相比于第一辊12,将第二辊14减慢高达5至10%。同样地,可能有利的是 相比于第二辊14,将第三辊16减慢5至10%。最后,可通过相比于第三辊 16将第四辊18减慢5至10%,从而完成免手动穿过。换言之,在将弹性体 混合物传送通过第一辊24a之前,在启动时辊速度的比例为如下:

R14=R12的90至95%;R16=R14的90至95%;R18=R16的90至95%。 在这种情况中,表皮本身将适当穿过,而在其离开任意辊隙之后不会跟随错 误的辊。本发明人已在他们所遇到的最粘着的混合物(之后称为混合物1) 上进行测试,并发现使得混合物免手动地穿过,所述混合物具有8.7%PHR 的获自柑橘类水果的聚合油(苧烯),并且也大量装有其他增塑剂。表皮可 随后供给如前所述的生产中心。

在启动之后,本发明人发现,有用的是反转这些辊速度差,以协助保持 表皮的适当发送路线。使用不同的速度差在四个不同的混合物上进行测试, 并发现这减少了错误指向、不希望的粘着和表皮破裂(所有这些可导致压延 装置和生产中心的停工期以再次清理和穿过系统)的可能性。如下表1以列 表方式给出了所述信息。应注意,对弹性体混合物的粘着性贡献最大的总体 总增塑剂含量和树脂类型被选择为非常粘着。

表1

1苧烯树脂    2脂族烃类树脂

如可以看出,在压延装置的辊对之间使用5至20%的速度差,以保持这 些混合物的连续生产。换言之,比一对辊中的相关的辊更慢运行的辊现在比 另一个辊更快移动。然而,本发明人遇到如下情况:使用高达25%的过度驱 动以防止表皮在生产过程中跟随错误的辊。

本发明人已理论推定为何从启动到生产工作反转速度差起作用。在启动 时,表皮上不存在张力,因此其粘着倾向为表皮在辊隙区域中对一个辊相比 于另一个辊的结合力的问题。通过减慢辊,相比于更快旋转的辊,结合力经 受更小的剪切力,从而使表皮粘着至更慢移动的辊。一旦在穿过之后开始生 产,则表皮处于张力下,因此有效的是增加表皮所粘附的辊的速度,因为这 会增加表皮中的张力,从而有助于克服表皮与不希望表皮粘着的辊之间的结 合力。当然,预期这可能不对所有情况和所有类型的弹性体混合物起作用。

本发明已成功测试的典型的表皮厚度平均为1至1.6mm,但可预期这 同样对其他表皮厚度起作用。例如,成功测试高达1.8mm和低至.9mm的 厚度。而且,第一辊至第四辊的辊直径为250mm,第五辊的辊直径为150 mm,但可预期本发明在其他辊直径的情况下起作用,因为是辊表面的相对 线速度差产生所需的力在不同时间(包括启动和生产)引导表皮的适当发送 路线。测试表明,本发明在典型压延速率下起作用,但可预期本发明同样在 其他速率下起作用。

此外,在无需增加设备的情况下实现本发明,这期望地保持了低的设备 成本。然而,可预期可通过使用已知的且在本领域中将构想到得任何方法(包 括增加另外的设备的那些方法)来实现本发明,以有助于处理压延系统中的 不希望的粘着。此外,在许多情况中,本发明可消除在穿过压延机时对人为 干涉的需要,但偶尔地,一些干涉可能是必要的,因此本发明不必限于完全 “免手动”初始化。

虽然已经相对于本主题的具体示例性实施例和方法详细描述了本主题, 但应了解,本领域技术人员在理解前文后可以容易地产生这些实施例的替代 方式、变换方式以及等同方式。因此,本公开的范围是作为示例的方式而非 限制的方式,并且本主题公开不排除包括对本主题的这种修改、变化和/或增 加,如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显而易见的。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