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利用马达连续移动生成同一景物不同焦距的方法和终端

利用马达连续移动生成同一景物不同焦距的方法和终端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马达连续移动生成同一景物不同焦距的方法和终端,该方法的步骤包括:在拍摄的对焦过程中,根据预置的对焦参数表的数据或当前得到的数据连续移动对焦马达,并在对焦参数表或当前得到的数据所规定的不同马达移动位置对同一拍摄对象获取相应的不同照片、直至完成对焦并拍摄,保存照片;找到所有照片中每个相同指定区域最清晰的图像,将最清晰的图像在照片中所对应区域的编号记录,以生成记载各张照片清晰区域所对应编号的列表;整合照片和列表。通过上述方式,本发明能够先拍照后对焦,为后期继续进行全焦距拍照等应用提供数据支持。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4506767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5-04-08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1410710118.3

  • 发明设计人 李文渊;陈达畅;熊吉普;刘恒殊;

    申请日2014-11-27

  • 分类号H04N5/232(20060101);

  • 代理机构深圳市威世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何青瓦

  • 地址 516006 广东省惠州市仲恺高新区和畅七路西86号

  • 入库时间 2023-12-18 08:10:40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9-08-02

    授权

    授权

  • 2016-05-25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H04N5/232 申请日:20141127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5-04-08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摄影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利用马达连续移动生成同一景物不同焦距的方法和终端。

背景技术

在摄影领域,照相机的种类层出不穷,以满足不同摄影者的不同需求。不同的相机,对焦方式也不相同。对于传统摄像头,其对焦方式是先进行对焦算法判断,找到最合适焦距,然后进行拍照等动作。

但是上述方式的对焦过程可能会使拍摄者错过最佳取景时机,且该方式只能在一个焦距上拍照,对于多个不同焦距的“感兴趣的物体”就无能为力了。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利用马达连续移动生成同一景物不同区域的方法和终端,能够得到同一场景不同焦距的照片和该场景中所有位于多个不同焦距的“感兴趣的物体”。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利用马达连续移动生成同一景物不同焦距的方法,包括:在拍摄的对焦过程中,根据预置的对焦参数表的数据或当前得到的数据连续移动对焦马达,并在对焦参数表或当前得到的数据所规定的不同马达移动位置对同一拍摄对象获取相应的不同照片、直至完成对焦并拍摄,保存照片,对焦参数表或当前得到的数据包含对应不同焦距的马达移动位置数据;找到所有照片中每个相同指定区域最清晰的图像,将最清晰的图像在照片中所对应区域的编号记录,以生成记载各张照片清晰区域所对应编号的列表;整合照片和列表。

其中,在拍摄的对焦过程中,根据预置的对焦参数表的数据或者当前得到的数据连续移动对焦马达,并在对焦参数表或者当前得到的数据所规定的不同马达移动位置对同一拍摄对象获取相应的不同照片、直至完成对焦并拍摄,保存照片,对焦参数表或当前得到的数据包含对应不同焦距的马达移动位置数据的步骤包括:把对焦参数表或当前得到的数据中对焦马达的移动步数信息发送给对焦马达控制器,对焦马达控制器控制对焦马达连续移动;对焦马达在非对焦参数表或当前得到的数据规定的对焦位置时舍弃镜头所获取的图像;到达对焦参数表或者当前得到的数据规定的不同马达移动位置对同一拍摄对象获取相应的不同原始照片;把原始照片转换为第一照片格式的转格式照片,转格式时产生的亮度参数作为照片参数;将第一照片格式的转格式照片转换为第二照片格式的转格式照片,保存第二照片格式的转格式照片和亮度参数。

其中,找到所有照片中每个相同指定区域最清晰的图像,将最清晰的图像在照片中所对应区域的编号记录,以生成记载各张照片清晰区域所对应编号的列表的步骤包括:把每一照片以同种分割方式分割成多个区域,并为多个区域依序编号;根据亮度参数分析所有照片的每个相同指定区域,并针对每个相同指定区域,在所有照片中筛选出相同指定区域中最清晰图像的区域,记录最清晰图像的区域的编号以生成记载各张照片清晰区域所对应编号的列表。

其中,对焦参数表的数据为对焦马达移动步数,照片的数量等于对焦参数表的数据的数量,对焦马达的移动由终端的连拍系统控制。

其中,照片和清晰列表打包后存放入文件系统,由指定应用进行后续工作。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另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利用马达连续移动生成同一景物不同焦距的终端,该终端包括拍摄模块、图像处理模块和保存模块,拍摄模块是在拍摄的对焦过程中,根据预置的对焦参数表数据或当前得到的数据连续移动对焦马达,对焦参数表或当前得到的数据包含对应不同焦距的马达移动位置数据,在对焦马达移动到对焦参数表或当前得到的数据规定的不同马达移动位置对同一拍摄对象获取相应的不同照片,完成对焦并拍摄照片,将照片交由保存模块保存;图像处理模块从所有照片中找到每个相同指定区域最清晰的图像,记录最清晰图像在照片中对应区域的编号,生成记载各张照片清晰区域对应编号的列表;保存模块保存照片和列表。

其中,拍摄模块包括对焦马达控制单元、连续拍摄控制单元和照片格式转换单元,对焦马达控制单元接收到包含对焦参数表或当前得到的数据中对焦马达的移动步数信息的命令,控制对焦马达连续移动,对焦马达在非对焦参数表或者当前得到的数据规定的对焦位置时舍弃镜头所获取的图像,到达对焦参数表或者当前得到的数据规定的不同马达移动位置对同一拍摄对象获取相应的不同原始照片;照片格式转换单元把原始照片的格式转换为第一照片格式的转格式照片,转格式时产生的亮度参数作为照片参数,继续将第一照片格式的转格式照片转换格式为第二照片格式的转格式照片;保存模块保存第二照片格式的转格式照片和亮度参数。

其中,图像处理模块包括分割单元和对比单元。分割单元把每一照片以同种分割方式分割成多个区域,并为多个区域依序编号;对比单元根据保存模块保存的亮度参数,分析所有照片的每个相同指定区域,并针对每个相同指定区域,在所有照片中筛选出相同指定区域中最清晰图像的区域,记录最清晰图像的区域的编号以生成记载各张照片清晰区域所对应编号的列表。

其中,对焦参数表的数据为对焦马达的移动步数,拍摄照片的数量等对焦参数表中预置的数据数量,对焦马达的移动由终端的连续拍照控制模块控制。

其中,照片、照片参数和最清晰列表打包保存在终端的文件系统,由指定应用进行后续工作。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区别于现有技术的情况,本发明在对焦过程中在不同焦距情况下分别拍照,得到不同焦距下的不同照片,可防止拍摄者错过最佳取景时机;利用对焦马达连续移动,在不同焦距处,对同一拍摄对象获取相应的照片,并非单纯的连拍,拍摄过程中可以捕捉到同一拍摄范围内若干摄影者感兴趣的事物;得到照片后,分析出所有照片相同的指定区域中最清晰的部分,这里分析的工具是经过编程得到的算法,分析过程严谨,而非凭主观去推断分析;把最清晰图像对应编号生成列表,并与照片一通打包存放在指定位置,方便再次使用及及后续处理。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利用马达连续移动生成同一景物不同焦距的方法第一实施方式的流程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利用马达连续移动生成同一景物不同焦距的方法第二实施方式的流程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利用马达连续移动生成同一景物不同焦距的方法第二实施方式中照片以相同方式分割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利用马达连续移动生成同一景物不同焦距的方法第三实施方式的流程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利用马达连续移动生成同一景物不同焦距的终端第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参阅图1,图1是本发明利用马达连续移动生成同一景物不同焦距的方法第一实施方式的流程示意图。该方法的步骤包括:

S101:在拍摄的对焦过程中,根据预置的对焦参数表的数据或当前得到的数据连续移动对焦马达,并在对焦参数表或当前得到的数据所规定的不同马达移动位置对同一拍摄对象获取相应的不同照片、直至完成对焦并拍摄,保存照片,对焦参数表和当前得到的数据包含对应不同焦距的不同马达移动位置数据。

这里所称的拍摄的对焦过程,是指拍摄设备比如拍摄终端的一次对焦过程,在这一次对焦过程中,拍摄设备首先接受“对焦”指令,比如通常的半按“对焦”按钮所触发的“对焦”指令,然后拍摄设备根据“对焦”指令控制镜头或机身的对焦马达运作,使镜头中镜片所形成的焦距发生变化,直至拍摄设备得到足够清晰的成像这一过程。现有技术中这一次对焦过程中,虽然拍摄设备的感光元件一直在获取照片,但未对焦成功之前,这些获取到的照片均舍弃,直到对焦成功后,才把对焦成功那一刻的照片保留,也就是说只有对焦成功所得到的焦距下的照片才会被认为普遍意义上的“拍照”,而对焦成功之前感光元件所获取的照片均舍弃,对用户而言这些舍弃的照片不可见。

本发明实施方式中,拍摄终端预置对焦参数表的数据,预置时要根据终端对焦马达的性能手动调试。调试时由使用者随机设置马达移动的步数,通过显示屏幕观测效果,获得满意的效果时,保存此次设置的马达移动步数。多次调试,保存多个马达移动步数并生成了对焦参数表。在终端拍摄的对焦过程中,会调用预先设定的对焦参数表。亦或拍摄终端在日常拍摄过程中,终端将使用者拍摄照片时使用最多或得到图像最清晰的焦距位置数据保存在终端的系统中,供本发明使用,此即前述的“当前得到的数据”。但是考虑到使用者拍照时,通常不会逐个获取场景内每一物体的焦距,而对焦参数表是经过专业测量得到的,因此建议使用对焦参数表,本实施例中将从对焦参数表获取对焦马达的移动位置信息。

对焦马达根据对焦参数表中的数据移动,到达对焦参数表设定的焦距位置时,拍摄相应的照片,即感光元件保留对应这一焦距位置下的照片,并不舍弃。直至对焦马达遍历所有对应不同焦距的不同马达移动位置并拍摄完成后,包括对焦成功后保留对焦锁定的照片,停止拍摄和移动,将拍摄到的所有照片保存。

在一个具体的应用中,使用者根据拍摄者携带相机的马达传感器性能,比如将对焦参数表对焦马达移动的步数设置为为170、190、208、228、260、312、392、508、582这9个数值。拍摄照片数量要与对焦参数表中对焦马达移动步数的数量相同。当前为拍摄9张照片,分别对应于不同的预置马达移动步数。拍摄完成后将得到的9张照片保存。

S102:找到所有照片中每个相同指定区域最清晰的图像,将最清晰的图像在照片中所对应区域的编号记录,以生成记载各张照片清晰区域所对应编号的列表。

将拍摄所得的所有照片进行对比,对比时将每张照片都以相同的方式指定多个区域,给所有照片指定区域赋予不同编号。如给S101中保存的照片编号为1、2、…9,每张照片指定区域编号为A、B、…H、I…。综合两种编号,所有照片的每个指定区域都有一个“数字-字母”格式的编号,且每个编号都不相同。为确保能得到清晰的图像,每张照片指定的区域不能太少,最好不要使S101中对焦参数表规定的多个焦距的拍摄的事物落入一个区域内,影响判断。就同一区域所有照片之间进行比较,得到最清晰的图像及其对应区域编号,生成列表记录该编号。例如保存的照片数量为9张,对比相同指定区域时,对比的区域数量可为任意值,本实施例中将指定区域分割成9个。最终得到了9张不同的最清晰的图像及9个编号,记录在清晰列表里。

S103:整合照片和列表。

在S102中对比分析完成后,将经过处理后的照片和生成的列表打包保存,方便后续处理。具体操作中,S102中的分析过程可能需要将S101中保存的照片的格式转换后才能进行后续操作,保存时不需再将照片格式转换,只需保存由S102转换过的照片的格式即可。

区别于现有技术,本发明在对焦过程中在不同焦距情况下分别拍照,得到不同焦距下的不同照片,可防止拍摄者错过最佳取景时机;利用对焦马达连续移动,在不同焦距处,对同一拍摄对象获取相应的照片,并非单纯的连拍,拍摄过程中可以捕捉到同一拍摄范围内若干摄影者感兴趣的事物;得到照片后,分析出所有照片相同的指定区域中最清晰的部分,这里分析的工具是经过编程得到的算法,分析过程严谨,而非凭主观去推断分析;把最清晰图像对应编号生成列表,并与照片一通打包存放在指定位置,方便再次使用及及后续处理。

参阅图2和图3,图2是本发明利用马达连续移动生成同一景物不同焦距的方法的第二实施方式的流程示意图,图3是本发明利用马达连续移动生成同一景物不同焦距的方法第二实施方式中照片以相同方式分割的示意图。该拍照方法的具体步骤包括:

S201:在拍摄的对焦过程中,把对焦参数表或当前得到的数据中对焦马达的移动步数信息发送给对焦马达控制器,以在对焦马达控制器控制对焦马达连续移动。

在拍摄对焦的过程中,拍摄终端从预置的对焦参数表或之前拍摄得到的数据中获取对焦马达移动步数的信息,预置对焦参数表时操作与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中的操作相同。将对焦马达移动步数信息发送给对焦马达控制器,通常以SendCommand命令的方式发送。对焦马达控制器接收到该SendCommand命令,根据命令中对焦马达移动步数信息,通过Icotl方式控制对焦马达连续移动。Ioctl是linux的一种标准的硬件控制方法,可以精准的控制对焦马达移动。

S202:对焦马达在非对焦参数表或当前得到的数据规定的对焦位置时舍弃镜头所获取的图像。

对焦马达控制器在对焦马达移动过程中,会发送消息给连拍控制器,连拍控制器舍弃在在对焦马达未到达对焦参数表或者当前得到的数据规定的对焦位置时拍摄的照片。因为未到达对焦参数表或者当前得到的数据规定的对焦位置时,所得到的照片是本发明所不需要的,且当连拍控制器按一定频率拍摄时,这类照片的数量会很庞大,占用内存,最主要是影响后续终端辨别对焦参数表设定的焦距对应的照片。对焦马达到达指定的焦距位置后,进入S203。

S203:到达对焦参数表或者当前得到的数据规定的不同马达移动位置对同一拍摄对象获取相应的不同原始照片。

对焦马达到达每个规定的马达移动位置,连拍控制器的镜头获取相应位置的照片,感光元件保留对应这一焦距位置下的照片,并不舍弃。然后对焦马达向下一预置焦距位置移动,如果对焦马达的预置焦距位置仍然没有走完,返回步骤S201,否则进入S204。

S204:把原始照片转换为第一照片格式的转格式照片,转格式时产生的亮度参数作为照片参数。

原始照片转换成第一照片格式的转格式照片,第一照片格式可为yv12格式,yv12格式的照片与原始照片相比,亮度信号保持不变,色度信号减半。同时转换成第一照片格式的照片可将亮度参数的数据提取出来保存,亮度参数是指图像的亮度信号数据,常被记为Y数据,该数据是照片参数是后续进行图像对比分析时的重要依据。

S205:将第一照片格式的转格式照片转换为第二照片格式的转格式照片,保存第二照片格式的转格式照片和亮度参数。

第二照片格式可为Jpeg格式,Jepg格式的照片在图像处理方面有优势,且转换时伴随产生亮度参数的第一格式照片的应用范围小,且需要特定的图片工具才能打开,不利于照片的保存和预览。

S206:把每一照片以同种分割方式分割成多个区域,并为各个区域依序编号。

将所有照片用相同的分割算法分割,此处仅仅是将照片的画面分割,并非数字图像处理领域的图像分割算法。分割方式自定,但是需保证分割完成后所有照片同一区域的形状相同。分割完成后给所有区域编号,编号的方式和本发明第一中实施方式中的编号方式相同。如图3中所示,在具体的实施例中,S205转格式后得到9张Jepg格式照片,将这9张Jepg格式照片以相同的分割方式分割成为12个小区域。给9张Jepg格式照片编号为1、2、……9,给每张照片分割成的12个小区域按图3所示的顺序编号为A、B、……L。因此,每张照片的每个区域都有独立的编号,如第一张照片第一个区域编号为1-A,第六张照片的第九个区域编号为6-I。

S207:根据亮度参数分析所有照片的每个相同指定区域,并针对每个相同指定区域,在所有照片中筛选出相同指定区域中最清晰图像的区域,记录最清晰图像的区域的编号以生成记载各张照片清晰区域所对应编号的列表。

分析对比时要参照前述保存的亮度参数。本发明中亮度参数为Y数据,是判断照片清晰度的条件之一。根据亮度参数Y参数,对比分析得到最清晰的指定区域图像,并把该区域对应的编号记录保存在一张新生成的清晰列表中。如9张Jepg格式照片的第12个区域L区域中,经对比发现第8张照片的L区域最为清晰,就将第8张照片的L区域的编号8-L保存在生成的清晰列表中。本实施方式最终清晰列表中会保存12个编号。

S208:整合照片和清晰列表。

此处保存的是最终经格式转换之后Jepg格式的转格式照片和S207中生成的清晰列表,二者被保存为某种特殊格式的文件放置于终端的文件系统中,由拍摄终端相应的应用进行后续工作。

上述方法,终端内部的交互,通过指令的传输,最终获得了不同焦距的照片和记载最清晰区域编号的列表,为后续操作,如后对焦及全焦距拍照等应用提供数据支持。

参阅图4,图4是本发明利用马达连续移动生成同一景物不同焦距的方法第三实施方式的流程示意图。该方法的具体操作步骤包括:

S301:预置对焦参数表,表数据对应不同焦距的马达移动位置,对焦马达控制器根据上述数据连续移动对焦马达。

在本实施方式中,对焦马达移动的位置是从预置的对焦参数表获取。预置对焦参数表的操作与本发明方法的第一实施例中的操作相同,对焦马达控制器根据对焦参数表获取对应不同焦距的马达移动位置数据连续移动对焦马达。

S302:连拍控制器判断对焦马达是否第一次移动。

对焦马达开始移动后,拍摄设备的连拍控制器判断对焦马达是否为第一次移动。若判断结果对焦马达是第一次移动,则进入S303;若判断结果对焦马达不是第一次移动,则会继续判断已拍摄照片数量是否小于对焦参数表数据的数量。继续判断已拍摄照片数量是否小于对焦参数表数据的数量,判断结果为是时,进入步骤S303,结果为否时,表示已经拍摄完成同一拍摄对象在所有规定的马达移动位置相应的不同照片,此时进入步骤S305。

S303:判断对焦马达是否移动到对焦参数表规定的焦距位置。

对焦马达在移动过程中,连拍控制器会判断对焦马达是否移动到对焦参数表数据规定的焦距位置。如果判断结果为否,连拍控制器会使感光元件舍弃对应这一焦距位置下的照片;如果判断结果为是,进入步骤S304。

S304:保留对焦参数表预置焦距位置的原始照片,并判断已保留的照片数量是否大于对焦参数表数据的数量。

在S303中判断出对焦马达已经移动到对焦参数表规定的任一焦距位置,感光元件保留对应这一焦距位置下的照片。接着连拍控制器继续判断已保留的照片数量是否大于对焦参数表数据的数量。若判断结果为否,表示对焦马达并未遍历所有对焦参数表规定的焦距位置,此时返回步骤S301。若判断结果为是,表示已经拍摄完成同一拍摄对象在所有规定的马达移动位置相应的不同原始照片,此时进入步骤S305。

S305:原始照片转换格式为第一照片格式照片,转格式时生成亮度参数。

S306:将第一照片格式照片转换格式为第二照片格式照片。

S307:把每一照片以同种分割方式分割成多个区域,并为各个区域依序编号。

S308:根据照片参数的亮度参数分析所有照片的每个相同指定区域,并针对每个相同指定区域,在所有照片中筛选出相同指定区域中最清晰图像的区域,记录最清晰图像的区域的编号以生成记载各张照片清晰区域所对应编号的列表。

本实施例中,S305、S307及S308步骤的操作与本发明利用马达连续移动生成同一景物不同焦距的方法的第二实施方式中的S204、S206及S207步骤相似甚至相同,S306步骤中照片格式转换的操作与第二实施方式中的S205中照片格式转换的操作相似甚至相同,这里不再赘述。

S309:保存亮度参数、第二照片格式照片及清晰列表。

将由S305生成的亮度参数、S306生成的第二照片格式照片和S309生成的清晰列表保存到拍摄设备的文件系统,由设备相应的应用进行后续工作。

区别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拍照方法采用严谨的判断机制,科学地得到了同一景物不同焦距对应的照片,并保存在拍摄设备的文件系统中,为后期继续进行全焦距拍照等应用提供数据支持。

参阅图5,图5是本发明利用马达连续移动生成同一景物不同焦距的终端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该拍照终端4包括:拍摄模块41、图像处理模块42和保存模块43。

拍摄模块41包括对焦马达控制单元411、连续拍摄控制单元412和照片格式转换单元413。在拍摄的对焦过程中,拍照终端4从拍摄终端预置的对焦参数表或之前拍摄得到的数据中获取对焦马达移动步数的信息,并将该信息以SendCommand命令的方式发送给拍摄模块41的对焦马达控制单元411,对焦马达控制单元411接收到SendCommand命令,根据其中的对焦马达移动步数信息,以Icotl方式控制对焦马达(图未示)移动。在对焦马达未到达对焦参数表或当前得到的数据规定的对焦位置时对焦马达控制单元411发送舍弃镜头所获取的图像的消息,对焦马达到达对焦参数表或当前得到的数据规定的对焦位置后连续拍摄控制单元412获取相应的照片,即感光元件保留对应这一焦距位置下的照片,并不舍弃。因为连续拍照控制模块412如果在马达移动过程中一直拍摄照片,会得到大量的照片,这些照片是本发明所不需要的,而且这些照片的存在会占用大量内存,并会妨碍终端识别本发明所需要的照片,因此此类照片被舍弃。得到所有对焦参数表或当前得到的数据规定的数据位置的照片后,照片格式转换单元413将原始照片格式转换成第一照片格式的转格式照片,伴随格式转换会产生亮度参数,然后照片格式转换单元413会继续将第一照片格式的转格式照片格式转换为第二照片格式的照片。保存模块43会将第二照片格式的照片和前述的亮度参数保存。其中,第一照片格式的照片可yv12格式的照片,因为原始图片转换成yv12格式的照片时,会伴随产生亮度参数。亮度参数即Y数据,是判断照片清晰度的重要条件。而yv12格式的照片应用范围小,需要特定的应用工具才能打开,所有产生Y数据后,把yv12格式的照片转换成第二照片格式的照片。第二照片格式的照片可为Jepg格式的照片,Jepg格式的照片在图像处理方面有优势,且利于照片的保存和预览。

图像处理模块42包括分割单元421和对比单元422。分割单元421用同一种分割算法把每一张照片画面分割成若干区域。每个区域的形状自定,但最好是规则图形,如方形,圆形等。为方便后续对比,分割后的区域数量应大于等于对焦参数表中设定的焦距数量,使每个区域内至多有一个位于对焦参数表设定的焦距位置的事物落入其中。如对焦参数表中预置参数有9个,代表要得到9张同一场景不同焦距的照片。本实施例的分割方式可以是将每张照片分割成N*M个方形,其中N和M均取任意非零值。分割完成后对每张照片的每个区域编号,所有编号为独立编号,便于区分。分割完成后,对比单元422根据前述中保存的Y数据,对比分析所有分割好的照片中相同的区域,筛选出最为清晰的一张,并记录该区域的编号。待筛选完所有照片之后,将所有筛选出的区域的编号汇总生成一张清晰列表。清晰列表会和前述的以保存的Jepg格式照片打包保存,存放在终端4指定的文件系统,通过指定应用进行后续工作,指定的应用可以是ipa应用、apk应用或exe应用。

对比现有技术,本发明的拍照终端可以使用户查看到拍摄获得的同一场景内不同焦距的照片,用户可以自行比对这些照片,选取自己理想的几张;拍照终端已经做出对比分析得出上述每张照片中最为清晰的区域,可以为后对焦、全焦距拍照等应用提供数据采集的支持。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