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绝缘夹层及采用该绝缘夹层对定子线圈进行绝缘处理的方法

一种绝缘夹层及采用该绝缘夹层对定子线圈进行绝缘处理的方法

摘要

一种绝缘夹层,包括头部夹层纸板、位于所述头部夹层纸板下方的左侧夹层纸板、位于所述头部夹层纸板上方的右侧夹层纸板、位于所述右侧夹层纸板上方的尾部夹层纸板,折叠之后形成夹层圈,将定子线圈的线圈本体套入夹层圈内从而完成绝缘处理。本发明在对电机定子线圈进行绝缘处理时,只需将定子线圈的线圈本体套于夹层圈内即可,操作十分方便。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2684349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2-09-19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宁波普泽机电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1210163651.3

  • 发明设计人 王军淼;陆泽平;

    申请日2012-05-24

  • 分类号H02K3/34;H02K15/12;

  • 代理机构浙江杭州金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徐关寿

  • 地址 315334 浙江省宁波市慈溪市崇寿镇绿色园区绿园二路1号

  • 入库时间 2023-12-18 08:00:51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3-10-30

    授权

    授权

  • 2012-11-14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H02K3/34 申请日:20120524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2-09-19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对电机定子线圈进行绝缘处理的方法。

背景技术

电机定子线圈需要进行绝缘处理。在现有技术中,通常在定子线圈上缠绕上绝缘布后在进行浸漆处理,工艺十分麻烦。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电机定子线圈绝缘处理方法的上述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绝缘夹层及采用该绝缘夹层对定子线圈进行绝缘处理的方法。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绝缘夹层,包括头部夹层纸板、位于所述头部夹层纸板下方的左侧夹层纸板、位于所述头部夹层纸板上方的右侧夹层纸板、位于所述右侧夹层纸板上方的尾部夹层纸板;

所述的头部夹层纸板包括前端板、位于所述前端板左侧的头部左夹板、位于所述头部左夹板左侧的头部左折板、位于所述前端板右侧的头部右夹板、位于所述头部右夹板右侧的头部右折板,所述的头部左夹板与头部左折板的宽度相同,所述的头部右夹板的宽度与头部右折板的宽度相同;所述的前端板与所述的头部左夹板之间设有第一头部折痕,所述的前端板与所述的头部右夹板之间设有第二头部折痕,所述的头部左夹板与所述的头部左折板之间设有第三头部折痕,所述的头部右夹板与所述的头部右折板之间设有第四头部折痕;

所述的头部左折板的上侧设有头部左上固定板,所述头部左上固定板的横向宽度大于所述头部左折板的宽度,所述头部左折板的下侧设有头部左下固定板,所述头部左下固定板的横向宽度大于所述头部左折板的宽度;

所述的头部右折板的上侧设有头部右上固定板,所述头部右上固定板的横向宽度大于所述头部右折板的宽度,所述头部右折板的下侧设有头部右下固定板,所述头部右下固定板的横向宽度大于所述头部右折板的宽度;

所述的左侧夹层纸板包括与所述的前端板同宽的左侧底板、位于所述左侧底板左侧的左侧第一夹板、位于所述左侧底板右侧的左侧第二夹板,所述的左侧底板与所述的前端板相连,该左侧底板与所述的前端板之间设有左折痕,所述的左侧底板与所述的左侧第一夹板之间设有第一左侧折痕,所述的左侧底板与所述的左侧第二夹板之间设有第二左侧折痕;

所述的右侧夹层纸板包括与所述的前端板同宽的右侧底板、位于所述右侧底板左侧的右侧第一夹板、位于所述右侧底板右侧的右侧第二夹板,所述的右侧底板与所述的前端板相连,该右侧底板与所述的前端板之间设有右折痕,所述的右侧底板与所述的右侧第一夹板之间设有第一右侧折痕,所述的右侧底板与所述的右侧第二夹板之间设有第二右侧折痕;

所述的尾部夹层纸板包括与所述的前端板同长度同宽度的后端板、位于所述后端板左侧的尾部左夹板、位于所述尾部左夹板左侧的尾部左折板、位于所述后端板右侧的尾部右夹板、位于所述尾部右夹板右侧的尾部右折板,所述尾部左夹板的宽度与尾部左折板的宽度相同,所述尾部右夹板的宽度与尾部右折板的宽度相同;所述的后端板与所述的尾部左夹板之间设有第一尾部折痕,所述的后端板与所述的尾部右夹板之间设有第二尾部折痕,所述的尾部左夹板与所述的尾部左折板之间设有第三尾部折痕,所述的尾部右夹板与所述的尾部右折板之间设有第四尾部折痕;所述的后端板与所述的右侧底板相连,该后端板与所述的右侧底板之间设有第二右折痕;

所述的尾部左折板的上侧设有尾部左上固定板,所述尾部左上固定板的横向宽度大于所述尾部左折板的宽度,所述尾部左折板的下侧设有尾部左下固定板,所述尾部左下固定板的横向宽度大于所述尾部左折板的宽度;

所述的尾部右折板的上侧设有尾部右上固定板,所述尾部右上固定板的横向宽度大于所述尾部右折板的宽度,所述尾部右折板的下侧设有尾部右下固定板,所述尾部右下固定板的横向宽度大于所述尾部右折板的宽度;

将左侧底板沿着左折痕向内折,将右侧底板沿着右折痕向内折,然后沿着第一左侧折痕将左侧第一夹板向外折、沿着第二左侧折痕将左侧第二夹板向外折,从而在左侧第一夹板、左侧底板、左侧第二夹板之间围成左夹层;沿着第一右侧折痕将右侧第一夹板向外折、沿着第二右侧折痕将右侧第二夹板向外折,从而在右侧第一夹板、右侧底板、右侧第二夹板之间围成右夹层;

将头部左夹板沿着第一头部折痕向外折,头部右夹板沿着第二头部折痕向外折,然后将头部左折板沿着第三头部折痕回折,将头部右折板沿着第四头部折痕回折,从而在前端板、头部左夹板、头部右夹板之间围成前夹层;

头部左折板回折后头部左上固定板宽于头部左折板的部分塞入右夹层内、头部左下固定板宽于头部左折板的部分塞入左夹层内,从而固定头部左折板的折叠状态;头部右折板回折后头部右上固定板宽于头部右折板的部分塞入右夹层内、头部右下固定板宽于头部右折板的部分塞入左夹层内,从而固定头部右折板的折叠状态;所述的头部左上固定板与头部右上固定板之间形成第一过渡夹层,所述的前夹层与所述的右夹层之间通过该第一过渡夹层衔接,所述的头部左下固定板与头部右下固定板之间形成第二过渡夹层,所述的前夹层与所述的左夹层之间通过该第二过渡夹层衔接;

将后端板沿着第二右折痕向内折,将尾部左夹板沿着第一尾部折痕向外折,尾部右夹板沿着第二尾部折痕向外折,然后将尾部左折板沿着第三尾部折痕回折,将尾部右折板沿着第四尾部折痕回折,从而在后端板、尾部左夹板、尾部右夹板之间围成后夹层;

尾部左折板回折后尾部左上固定板宽于尾部左折板的部分塞入左夹层内、尾部左下固定板宽于尾部左折板的部分塞入右夹层内,从而固定尾部左折板的折叠状态;尾部右折板回折后尾部右上固定板宽于尾部右折板的部分塞入左夹层内、尾部右下固定板宽于尾部右折板的部分塞入右夹层内,从而固定尾部右折板的折叠状态;所述的尾部左上固定板与尾部右上固定板之间形成第三过渡夹层,所述的后夹层与所述的左夹层之间通过该第三过渡夹层衔接,所述的尾部左下固定板与尾部右下固定板之间形成第四过渡夹层,所述的后夹层与所述的右夹层之间通过该第四过渡夹层衔接。

进一步,所述的头部夹层纸板、左侧夹层纸板、右侧夹层纸板、尾部夹层纸板均为绝缘塑纸。

进一步,还包括位于所述左侧夹层纸板下方的套层板,所述的套层板包括套层底板、位于所述套层底板左侧的套层左侧板、位于所述套层底板右侧的套层右侧板,所述的套层底板与所述的左侧底板相连且两者的宽度相同,该套层底板与所述的左侧底板之间设有套层折痕,所述的套层底板和套层左侧板之间设有套层左折痕,所述的套层底板和套层右侧板之间设有套层右折痕;

沿套层折痕将套层底板向内折,使套层底板位于后端板的后方,然后再沿套层左折痕将套层左侧板向外折,沿套层右折痕将套层右折板向外折,从而套层底板、套层左侧板、套层右侧板围成套层,套层套于后夹层外。

进一步,所述头部左上固定板、头部右上固定板的上侧呈弧形,所述头部左下固定板、头部右下固定板的下侧亦呈弧形;所述尾部左上固定板、尾部右上固定板的上侧呈弧形,所述尾部左下固定板、尾部右下固定板的下侧亦呈弧形。

对定子线圈进行绝缘处理的方法,准备如上所述的绝缘夹层,将定子线圈的线圈本体套入前夹层、后夹层、左夹层、右夹层组成的夹层圈内。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在对电机定子线圈进行绝缘处理时,只需将定子线圈的线圈本体套于夹层圈内即可,操作十分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展开状态下的绝缘夹层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定子线圈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绝缘夹层折叠起来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照图1、图2、图3,一种绝缘夹层,包括头部夹层纸板1、位于所述头部夹层纸板1下方的左侧夹层纸板2、位于所述头部夹层纸板1上方的右侧夹层纸板3、位于所述右侧夹层纸板3上方的尾部夹层纸板4,即尾部夹层纸板4、右侧夹层纸板3、头部夹层纸板1、左侧夹层纸板2由上而下纵向排列。

所述的头部夹层纸板包括前端板5、位于所述前端板5左侧的头部左夹板6、位于所述头部左夹板6左侧的头部左折板7、位于所述前端板5右侧的头部右夹板8、位于所述头部右夹板8右侧的头部右折板9,所述的头部左夹板6与头部左折板7的宽度相同,所述的头部右夹板8的宽度与头部右折板9的宽度相同;所述的前端板5与所述的头部左夹板6之间设有第一头部折痕,所述的前端板5与所述的头部右夹板8之间设有第二头部折痕,所述的头部左夹板6与所述的头部左折板7之间设有第三头部折痕,所述的头部右夹板8与所述的头部右折板9之间设有第四头部折痕;

所述的头部左折板7的上侧设有头部左上固定板10,所述头部左上固定板10的横向宽度大于所述头部左折板7的宽度,所述头部左折板7的下侧设有头部左下固定板11,所述头部左下固定板11的横向宽度大于所述头部左折板7的宽度;

所述的头部右折板9的上侧设有头部右上固定板12,所述头部右上固定板12的横向宽度大于所述头部右折板9的宽度,所述头部右折板9的下侧设有头部右下固定板13,所述头部右下固定板13的横向宽度大于所述头部右折板9的宽度;

所述的左侧夹层纸板包括与所述的前端板5同宽的左侧底板14、位于所述左侧底板14左侧的左侧第一夹板15、位于所述左侧底板14右侧的左侧第二夹板16,所述的左侧底板14与所述的前端板5相连,该左侧底板14与所述的前端板5之间设有左折痕,所述的左侧底板14与所述的左侧第一夹板15之间设有第一左侧折痕,所述的左侧底板14与所述的左侧第二夹板16之间设有第二左侧折痕;

所述的右侧夹层纸板包括与所述的前端板5同宽的右侧底板17、位于所述右侧底板17左侧的右侧第一夹板18、位于所述右侧底板17右侧的右侧第二夹板19,所述的右侧底板17与所述的前端板5相连,该右侧底板17与所述的前端板5之间设有右折痕,所述的右侧底板17与所述的右侧第一夹板18之间设有第一右侧折痕,所述的右侧底板17与所述的右侧第二夹板19之间设有第二右侧折痕;

所述的尾部夹层纸板包括与所述的前端板5同长度同宽度的后端板20、位于所述后端板20左侧的尾部左夹板21、位于所述尾部左夹板21左侧的尾部左折板22、位于所述后端板20右侧的尾部右夹板23、位于所述尾部右夹板23右侧的尾部右折板24,所述尾部左夹板21的宽度与尾部左折板22的宽度相同,所述尾部右夹板23的宽度与尾部右折板24的宽度相同;所述的后端板20与所述的尾部左夹板21之间设有第一尾部折痕,所述的后端板20与所述的尾部右夹板23之间设有第二尾部折痕,所述的尾部左夹板21与所述的尾部左折板22之间设有第三尾部折痕,所述的尾部右夹板23与所述的尾部右折板24之间设有第四尾部折痕;所述的后端板20与所述的右侧底板17相连,该后端板20与所述的右侧底板17之间设有第二右折痕;

所述的尾部左折板22的上侧设有尾部左上固定板25,所述尾部左上固定板25的横向宽度大于所述尾部左折板22的宽度,所述尾部左折板22的下侧设有尾部左下固定板26,所述尾部左下固定板26的横向宽度大于所述尾部左折板22的宽度;

所述的尾部右折板24的上侧设有尾部右上固定板27,所述尾部右上固定板27的横向宽度大于所述尾部右折板24的宽度,所述尾部右折板24的下侧设有尾部右下固定板28,所述尾部右下固定板28的横向宽度大于所述尾部右折板24的宽度;

将左侧底板14沿着左折痕向内折,将右侧底板17沿着右折痕向内折,然后沿着第一左侧折痕将左侧第一夹板15向外折、沿着第二左侧折痕将左侧第二夹板16向外折,从而在左侧第一夹板15、左侧底板14、左侧第二夹板16之间围成左夹层;沿着第一右侧折痕将右侧第一夹板18向外折、沿着第二右侧折痕将右侧第二夹板19向外折,从而在右侧第一夹板18、右侧底板17、右侧第二夹板19之间围成右夹层;

将头部左夹板6沿着第一头部折痕向外折,头部右夹板8沿着第二头部折痕向外折,然后将头部左折板7沿着第三头部折痕回折,将头部右折板9沿着第四头部折痕回折,从而在前端板5、头部左夹板6、头部右夹板8之间围成前夹层;

头部左折板7回折后头部左上固定板10宽于头部左折板的部分塞入右夹层内、头部左下固定板11宽于头部左折板的部分塞入左夹层内,从而固定头部左折板7的折叠状态;头部右折板回折后头部右上固定板12宽于头部右折板的部分塞入右夹层内、头部右下固定板13宽于头部右折板的部分塞入左夹层内,从而固定头部右折板9的折叠状态;所述的头部左上固定板10与头部右上固定板12之间形成第一过渡夹层,所述的前夹层与所述的右夹层之间通过该第一过渡夹层衔接,所述的头部左下固定板11与头部右下固定板13之间形成第二过渡夹层,所述的前夹层与所述的左夹层之间通过该第二过渡夹层衔接;

将后端板20沿着第二右折痕向内折,将尾部左夹板21沿着第一尾部折痕向外折,尾部右夹板23沿着第二尾部折痕向外折,然后将尾部左折板22沿着第三尾部折痕回折,将尾部右折板24沿着第四尾部折痕回折,从而在后端板20、尾部左夹板21、尾部右夹板23之间围成后夹层;

尾部左折板22回折后尾部左上固定板25宽于尾部左折板的部分塞入左夹层内、尾部左下固定板26宽于尾部左折板的部分塞入右夹层内,从而固定尾部左折板22的折叠状态;尾部右折板24回折后尾部右上固定板27宽于尾部右折板的部分塞入左夹层内、尾部右下固定板28宽于尾部右折板的部分塞入右夹层内,从而固定尾部右折板24的折叠状态;所述的尾部左上固定板25与尾部右上固定板27之间形成第三过渡夹层,所述的后夹层与所述的左夹层之间通过该第三过渡夹层衔接,所述的尾部左下固定板26与尾部右下固定板28之间形成第四过渡夹层,所述的后夹层与所述的右夹层之间通过该第四过渡夹层衔接。

所述的头部夹层纸板1、左侧夹层纸板2、右侧夹层纸板3、尾部夹层纸板4均为绝缘塑纸。

本实施例中,还包括位于所述左侧夹层纸板下方的套层板29,所述的套层板29包括套层底板30、位于所述套层底板30左侧的套层左侧板31、位于所述套层底板30右侧的套层右侧板32,所述的套层底板30与所述的左侧底板14相连且两者的宽度相同,该套层底板30与所述的左侧底板14之间设有套层折痕,所述的套层底板30和套层左侧板31之间设有套层左折痕,所述的套层底板30和套层右侧板32之间设有套层右折痕;

沿套层折痕将套层底板30向内折,使套层底板30位于后端板20的后方,然后再沿套层左折痕将套层左侧板31向外折,沿套层右折痕将套层右折板32向外折,从而套层底板30、套层左侧板31、套层右侧板32围成套层,套层套于后夹层外。

本实施例中,所述头部左上固定板10、头部右上固定板12的上侧呈弧形,所述头部左下固定板11、头部右下固定板13的下侧亦呈弧形。所述尾部左上固定板25、尾部右上固定板27的上侧呈弧形,所述尾部左下固定板26、尾部右下固定板28的下侧亦呈弧形。

对定子线圈进行绝缘处理的方法,准备如上所述的绝缘夹层,将定子线圈的线圈本体套入前夹层、后夹层、左夹层、右夹层组成的夹层圈33内。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