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移置式带式输送机机头站及其使用方法

一种移置式带式输送机机头站及其使用方法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移置式带式输送机机头站,主体钢结构采用具有净空的门架式结构,机架上设有滑轨道,机架的一端设有动力元件,机架另一端设有工作工况铰点和驮运工况铰点,驮运工况铰点设于工作工况铰点上方,主体钢结构和机架之间设有转动铰轴。本发明利用动力元件对机架和胶带的张紧装置进行小范围翻转以满足转运车进入机头站底部进行转运,避免了转运时带式输送机、机头站主体、头部料斗、电气房等倾斜的不安全因素;省去了整体旋转前提升头部料斗的繁琐步骤,不仅节省了转运时间,降低了劳动强度和人工成本,省去了头部料斗提升装置,缩小了液压油缸和液压动力站的规模,大幅减少了机头站的重量,节省了机头站的大量成本。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2837948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2-12-26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华电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1210347908.0

  • 申请日2012-09-18

  • 分类号B65G41/00;

  • 代理机构北京联创佳为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郭防

  • 地址 100077 北京市东城区永定门西滨河路8号院7号楼中海地产广场东塔12层

  • 入库时间 2023-12-18 07:46:04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5-04-15

    授权

    授权

  • 2013-02-13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B65G41/00 申请日:20120918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2-12-26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移置式带式输送机机头站及其使用方法,属于露天矿 山的矿藏表层覆盖土层的剥离和矿藏开采中的物料输送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在露天矿山的矿藏表层覆盖土层的剥离和矿藏开采中,普遍采 用带式输送机系统进行物料输送,随着剥、采进程的推进,带式输送 机系统需要不断地进行移位。机头站内设置有驱动系统、张紧装置、 机器房等部件,由于重量大,安全、快捷的移置是其技术难点之一。

目前有拉拽式和驮运式两种移置方式,本发明应用于驮运式机头站。 机头站进行驮运移置时,专用的转运车要进入机头站内,然后驮起机 头站,行走移位。由于带式输送机系统的布置要求,机头站结构下没 有足够的净空供转运车进入,因此机头站移置作业时,转运车进入前 ,需要对机头站主体旋转、抬高机头站一侧,从而保证机头站下有足 够的空间供转运车进入,而机头站整体过重需要用内径350mm以上的液 压缸作为动力源,托起行程需要1.5m以上,液压缸和液压动力站不但 成本高,维护费用也十分巨大。转运过程中,机头站主体、头部料斗 、电气房等由于主体钢结构倾斜而随之倾斜,为了防止头部料斗与输 送机不产生干涉,需要添加提升机构,在主体钢结构倾斜前先将头部 料斗提升,不仅延长了移置工时,并且运输中存在不安全因素。机头 站主体钢结构重达数百吨,旋转和复位都十分缓慢,造成机头站进行 驮运移置占用工时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移置式带式输送机机头站,它利用动力元 件对机架和胶带的张紧装置进行小范围翻转以满足转运车进入机头站 底部进行转运,避免了转运时带式输送机、机头站主体、头部料斗、 电气房等倾斜的不安全因素;省去了整体旋转前提升头部料斗的繁琐 步骤,不仅节省了转运时间,降低了劳动强度和人工成本,省去了头 部料斗提升装置,缩小了液压油缸和液压动力站的规模,大幅减少了 机头站的重量,节省了机头站的大量成本。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一种移置式带式输送机机头站,包括主体钢结构 、机架、张紧装置、带式输送机驱动系统、电器房、梯子平台、头部 料斗和转载带式输送机,机架设于主体钢结构中部,梯子平台铺设于 主体钢结构上,带式输送机驱动系统设于机架上方,张紧装置 设于机架上,电器房设于主体钢结构上,头部料斗设于主体钢结构端 部,头部料斗下方设有转载带式输送机,主体钢结构采用具有净空的 门架式结构,机架上设有滑轨道,机架的一端设有动力元件,机架另 一端设置工作工况铰点和驮运工况铰点,驮运工况铰点设于工作工况 铰点上方,主体钢结构和机架之间设有转动铰轴。由于机架的一端设 有动力元件,机架另一端设置工作工况铰点和驮运工况铰点,机架上 设有转动铰轴,所以利用动力元件进行对机架的小范围翻转定位,就 可以让转运车进入机头站内,避免机头站的整体旋转和转运时机头站 主体、头部料斗、电气房等倾斜,简化机头站构造,节省转运时间, 使操作更加快捷简便,转运过程中更加安全、可靠。

前述的这种移置式带式输送机机头站中,转动铰轴连接机架与主体钢 结构,连接部位位于机架上四分之三处靠近动力元件端。由于转动铰 轴设于机架上四分之三处靠近动力元件端,在旋转力较小时,动力元 件行程尽量短。

前述的这种移置式带式输送机机头站中,主体钢结构上设有铰轴,主 体钢结构与铰轴螺纹连接。

前述的这种移置式带式输送机机头站中,铰轴上设有转盘。

前述的这种移置式带式输送机机头站中,机架上设有与铰轴配合的铰 孔。

前述的这种移置式带式输送机机头站中,铰孔和铰轴端面均设有倒角 。由于铰孔和铰轴端面均设有倒角,便可以允许旋转时的同轴度误差 ,然后通过旋进和旋出自动找正,以实现输送机张紧装置的机架在上 下两个工位进行快速切换和定位。

前述的这种移置式带式输送机机头站中,铰孔与铰轴采用螺纹连接、 圆锥配合或圆柱配合。

前述的这种移置式带式输送机机头站中,机架和张紧装置上均设有导 向托辊。由于机架和张紧装置上均设有导向托辊,从而避免张紧装置 随机架旋转时与机头站其他部位干涉。

前述的这种移置式带式输送机机头站中,所述动力元件为液压缸、手 动压力机或电动推杆。

前述的这种可供转运车快速驮运移置式带式输送机机头站中,张紧装 置设在机架滑轨上,张紧装置在动力源的作用下可沿着机架上的滑轨 一定距离滑动,从而张紧胶带。

前述的移置式带式输送机机头站的使用方法:

机头站驮运工况时,先将工作工况铰点处铰轴通过转盘从机架中旋出 ,然后起动动力元件,机架和张紧装置在动力元件作用下,绕转动铰 轴旋转至水平位置,然后手动旋转驮运工况铰点处的转盘,将铰轴旋 入机架上的铰孔,以固定机架,使机头站门架式结构下具有供转 运车进入的净空,转运车进入机头站门架式结构下进行转运移置;

当机头站移置就位时,手动旋转驮运工况铰点处铰轴的转盘,将铰轴 旋出,机架和张紧装置在动力元件作用下,绕转动铰轴旋转至倾斜姿 态,然后手动旋转工作工况铰接点处铰轴的转盘,铰轴旋入机架上的 铰孔,从而固定机架。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由于机架的一端设有动力元件,机架另一端 设有工作工况铰点和驮运工况铰点,机架上设有转动铰轴,所以利用 动力元件进行对机架的小范围翻转定位,就可以让转运车进入机头站 内,避免机头站的整体旋转和转运时机头站主体、头部料斗、电气房 等倾斜,简化机头站构造,节省转运时间,使操作更加快捷简便,转 运过程中更加安全、可靠;在转动铰轴穿过机架上四分之三处靠近动 力元件端固定于主体钢结构上,在旋转力较小时,动力元件行程尽量 短;在铰孔和铰轴端面均加设倒角,便可以允许旋转时的同轴度误差 ,然后通过旋进和旋出自动找正,以实现输送机张紧装置的机架在上 下两个工位进行快速切换和定位;由于机架和张紧装置上均设有导向 托辊,从而避免张紧装置随机架旋转时与机头站其他部位干涉。

本发明,将机头站整体旋转改成部分机架旋转,避免了转运过程中, 机头站主体、头部料斗、电气房等倾斜带来的不安全因素,同时避免 防止头部料斗与输送机不产生干涉,在主体钢结构倾斜前先将头部料 斗提升的繁琐步骤;动力元件以液压缸为例,整体旋转需要内径350m m,行程1.5m以上液压缸,而对机架局部旋转,仅需要内径160mm,行 程0.3m的液压缸,大大节省动力元件成本,同时省去了头部料斗提升 装置。机头站整体将节省近百万制造成本,同时缩短一半的移置时间 ,节省了劳动强度和人力成本,大幅度提高工作效率。

以应用到10000t/h的剥采系统中的移置式带式输送机为例,每两个月 移置一次,现行机头站每次移置时间约24小时,本发明将每次节省约 10小时的移置时间,就意味着剥采系统每次可多10小时工作时间,多 剥采100000t,每年多剥采600000t。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正常工作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驮运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驮运状态的侧视图;

图4是图1中的A向剖视图;

图5是铰孔、铰轴配合图;

图6是装有导向托辊的张紧装置和机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的标记为:1-主体钢结构,2-机架,3-张紧装置,4-输送机驱 动系统,5-电器 房,6-梯子平台,7-头部料斗,8-转载带式输送机,9-转动铰轴,10 -转运车,11-动力元件,12-工作工况铰点,13-驮运工况铰点,14-转 盘,15-导向托辊,16-铰孔,17-铰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但并不作为对本发 明限制的依据。

本发明的实施例1:如图1、图2所示,一种移置式带式输送机机头站, 包括主体钢结构1、机架2、张紧装置3、带式输送机驱动系统4、电器 房5、梯子平台6、头部料斗7和转载带式输送机8,机架2设于主体钢结 构1中部,梯子平台6铺设于主体钢结构1上,带式输送机驱动系统4设 于机架2上方,张紧装置3设于机架2上,电器房5设于主体钢结构1上, 头部料斗7设于主体钢结构1端部,头部料斗7下方设有转载带式输送机 8,主体钢结构1采用具有净空的门架式结构,机架2上设有滑轨道,机 架2的一端设有动力元件11,机架2另一端设置工作工况铰点12和驮运 工况铰点13,驮运工况铰点13设于工作工况铰点12上方,主体钢结构 1和机架2之间设有转动铰轴9。

转动铰轴9连接机架2与主体钢结构1,连接部位位于机架2上四分之三 处靠近动力元件11端。主体钢结构1上设有铰轴17,主体钢结构1与铰 轴17螺纹连接。

如图4所示,铰轴17上设有转盘14。

如图5所示,机架2上设有与铰轴17配合的铰孔16。

铰孔16和铰轴17端面均设有倒角。

铰孔16与铰轴17采用螺纹连接。

如图6所示,机架2和张紧装置3上均设有导向托辊18。

所述动力元件11为液压缸。

本发明的实施例2:如图1、图2所示,一种移置式带式输送机机头站, 包括主体钢结构1、机架2、张紧装置3、带式输送机驱动系统4、电器 房5、梯子平台6、头部料斗7和转载带式输送机8,机架2设于主体钢结 构1中部,梯子平台6铺设于主体钢结构1上,带式输送机驱动系统4设 于机架2上方,张紧装置3设于机架2上,电器房5设于主体钢结构1上, 头部料斗7设于主体钢结构1端部,头部料斗7下方设有转载带式输送机 8,主体钢结构1采用具有净空的门架式结构,机架2上设有滑轨道,机 架2的一端设有动力元件11,机架2另一端设置工作工况铰点12和驮运 工况铰点13,驮运工况铰点13设于工作工况铰点12上方,主体钢结构 1和机架2之间设有转动铰轴9。

转动铰轴9连接机架2与主体钢结构1,连接部位位于机架2上四分之三 处靠近动力元件11端。主体钢结构1上设有铰轴17,主体钢结构1与铰 轴17螺纹连接。

如图4所示,铰轴17上设有转盘14。

如图5所示,机架2上设有与铰轴17配合的铰孔16。

铰孔16和铰轴17端面均设有倒角。

铰孔16与铰轴17采用圆锥配合。

如图6所示,机架2和张紧装置3上均设有导向托辊18。

所述动力元件11为手动压力机。

本发明的实施例3:如图1、图2所示,一种移置式带式输送机机头站, 包括主体钢结构1、机架2、张紧装置3、带式输送机驱动系统4、电器 房5、梯子平台6、头部料斗7和转载带式输送机8,机架2设于主体钢结 构1中部,梯子平台6铺设于主体钢结构1上,带式输送机驱动系统4设 于机架2上方,张紧装置3设于机架2上,电器房5设于主体钢结构1上, 头部料斗7设于主体钢结构1端部,头部料斗7下方设有转载带式输送机 8,主体钢结构1采用具有净空的门架式结构,机架2上设有滑轨道,机 架2的一端设有动力元件11,机架2另一端设置工作工况铰点12和驮运 工况铰点13,驮运工况铰点13设于工作工况铰点12上方,主体钢结构 1和机架2之间设有转动铰轴9。

转动铰轴9连接机架2与主体钢结构1,连接部位位于机架2上四分之三 处靠近动力元件11端。主体钢结构1上设有铰轴17,主体钢结构1与铰 轴17螺纹连接。

如图4所示,铰轴17上设有转盘14。

如图5所示,机架2上设有与铰轴17配合的铰孔16。

铰孔16和铰轴17端面均设有倒角。

铰孔16与铰轴17采用圆柱配合。

如图6所示,机架2和张紧装置3上均设有导向托辊18。

所述动力元件11为电动推杆。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机头站驮运工况时,为了避免机架2与转运车干涉 ,需要将机架2在机头站门架内旋转至水平位置,即驮运工况铰点13处 进行铰接固定。驮运工况铰点13处铰接固定采用带有转盘14的铰轴17 。操作时,先将工作工况铰点12处铰轴17通过转盘14从机架2中旋出, 然后起动动力元件11,机架2和张紧装置3在动力元件11作用下,绕转 动铰轴9旋转至水平位置,然后手动旋转驮运工况铰点13处的转盘14, 将铰轴17旋入机架2上的铰孔16,以固定机架2,使机头站门架式结构 下具有供转运车10进入的净空,转运车10进入机头站门架式结构下进 行转运移置;

当机头站移置就位时,手动旋转驮运工况铰点13处铰轴17的转盘14, 将铰轴17旋 出,机架2和张紧装置3在动力元件作用下,绕转动铰轴9旋转至倾斜姿 态,然后手动旋转工作工况铰接点12处铰轴17的转盘14,铰轴17旋入 机架2上的铰孔16,从而固定机架。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