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生态动水河中养鱼悬浮便携网箱

生态动水河中养鱼悬浮便携网箱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生态动水河中养鱼悬浮便携网箱,包括至少两个支撑环,多个支撑环由前至后依次排列;任两个相邻的支撑环之间各安装一个折叠架;折叠架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支撑环铰接;折叠架由两个支杆前后铰接构成,支杆与支撑环铰接;支撑环和折叠架构成能折叠的网箱骨架,网箱骨架外周包裹网片;折叠架或折叠架附近的网片上安装浮球。一方面,它可折叠,能在搬运、携带时折叠收起减小体积,具有体积小重量轻的优点。另一方面,它可在水中可随水流和浮球的作用下自行展开,并漂浮于上层水域,使鲤鱼始终在流速较快的环境下生存,促使其不停运动,因此,鱼更有活性、肌肉更发达,肉质更鲜美。

著录项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7-09-08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 IPC(主分类):A01K61/00 授权公告日:20131120 终止日期:20160724 申请日:20120724

    专利权的终止

  • 2013-11-20

    授权

    授权

  • 2013-01-30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A01K61/00 申请日:20120724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2-12-05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生态动水河中养鱼悬浮便携网箱。

背景技术

黄河鲤鱼以其色彩艳丽肉质细腻而闻名全国。其上述优良品质主要取决于黄河含沙量高、光照低、水流急的特性。但是,正因黄河具有上述特性,所以需要定期调水调沙,使得养殖网箱需经常搬运以调整位置。而现有的网箱自身较重,且无法折叠,体积较大,因此,不便搬运、携带,不适应黄河定期调水调沙的要求,从而,无法达到养殖黄河鲤鱼的条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生态动水河中养鱼悬浮便携网箱,它可折叠,收放自如,便于携带、搬运,可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生态动水河中养鱼悬浮便携网箱,包括至少两个支撑环,多个支撑环由前至后依次排列;任两个相邻的支撑环之间各安装一个折叠架;折叠架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支撑环铰接;折叠架由两个支杆前后铰接构成,支杆与支撑环铰接;支撑环和折叠架构成能折叠的网箱骨架,网箱骨架外周包裹网片;折叠架或折叠架附近的网片上安装浮球。

为进一步实现本发明的目的,还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所述网片的下部安装网坠。所述支杆上设有加强杆,加强杆的一端与支杆固定连接,加强杆的另一端与相邻的支撑环铰接。最后端的所述支撑环上活动安装牵引杆,牵引杆的一端与支撑环铰接;网片延伸至牵引杆外周。所述牵引杆上安装第二连接带,位于最前端的所述支撑环上安装第一连接带,第一连接带与第二连接带之间通过锁紧机构连接。所述锁紧机构包括第一壳体,第一壳体的一端与第一连接带连接,第一壳体的另一端左右对称设置两根插头,每个插头上各开设凸台通孔和凹槽,凹槽与凸台通孔相通,插头上安装弹性片,弹性片上安装定位凸台,定位凸台位于插头内侧,且定位凸台的一部分位于凸台通孔内;凹槽能为弹性片弯曲变形提供空间;第一壳体上安装第二壳体,第二壳体与第二连接带连接,第二壳体上开设两个插孔,插孔与插头一一对应配合,每个插孔的侧壁上各开设一个侧孔,侧孔与定位凸台配合将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锁定;第二壳体内开设内腔和两个通孔,内腔与通孔相通,通孔分别与插孔一一对应相通;第二壳体的一端开设定位块槽,定位块槽内安装定位块,定位块上设有连接头;内腔内安装升降连板,升降连板上安装两个楔块,楔块与通孔一一对应配合,升降连板上安装连杆,连杆的一端穿入定位块槽内与定位块固定连接;连杆的外周安装复位簧,复位簧位于内腔内,复位簧为升降连板提供复位预紧力;第一壳体内开设空腔,第一壳体上开设导向孔,导向孔与空腔相通;空腔内安装推杆,推杆的外周设有限位凸沿,推杆上安装复位弹簧,复位弹簧的一端与第一壳体连接,复位弹簧的另一端与限位凸沿配合;推杆的外端与导向孔配合;牵引杆上设有定位环;连接头与牵引绳的一端连接,牵引绳的另一端穿过定位环与牵引浮球连接,牵引绳上安装限位球,限位球与牵引浮球分别位于定位环的两侧,限位球的直径大于定位环的直径。所述第一壳体上安装定位齿,定位齿位于两插头之间,定位齿上安装齿条,第二壳体内开设安装腔和定位齿槽,安装腔与定位齿槽相通,安装腔内安装齿轮,齿轮的轴上安装拨杆,拨杆的两端各开设一个条形滑动槽;安装腔内安装两个导向套,每个导向套内安装一根推拉杆,导向套对推拉杆起导向作用,推拉杆的一端设置限位柱,限位柱与条形滑动槽配合,推拉杆的另一端位于插孔内安装卡块,楔块内侧开设卡块槽,卡块槽与卡块配合;齿轮的轴上安装扭簧,扭簧一端与齿轮连接,扭簧另一端与第一壳体连接,扭簧为齿轮提供反转复位的预紧力;卡块与卡块槽配合对楔块起定位作用。所述网箱骨架上安装输气管,输气管与所有浮球相通。

本发明的积极效果在于:一方面,它可折叠,能在搬运、携带时折叠收起减小体积,具有体积小重量轻的优点。另一方面,它可在水中可随水流和浮球的作用下自行展开,并漂浮于上层水域,使鲤鱼始终在流速较快的环境下生存,促使其不停运动,因此,鱼更有活性、肌肉更发达,肉质更鲜美。另外,网箱上安装的浮球可以是充气浮球,以便网箱在水中的位置可通过浮球调节;需上浮时浮球充气,需下沉时浮球放气,操作灵活方便。本发明还具有结构简洁紧凑和使用简便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生态动水河中养鱼悬浮便携网箱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A向结构示意图;图3为生态动水河中养鱼悬浮便携网箱的网箱骨架折叠后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第二壳体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4的B向视结构示意图;图6是图3的II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图7是图4是IV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图8是图4的V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图9是所述第一壳体的结构示意图;图10是图9的C向视结构示意图;图11是图3的I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支撑环 2支杆 3铰链座 4浮球 5网坠 6网片 7复位弹簧 8第一连接带 9第二连接带 10加强杆 11牵引浮球 12连接头 13限位凸沿 14限位球 15定位环 16牵引绳 17铰连轴 18牵引杆  19插头 20推杆 21定位齿 22定位凸台 23第二竖筋 24定位齿槽 25插孔 26侧孔 27侧连接筋 28导向孔 29第一壳体 30升降连板 31连杆 32定位块 33定位块槽 34复位簧 35内腔 36楔块 37凸台通孔 38弹性片 39齿轮 40齿条 41拨杆 42推拉杆 43条形滑动槽 44第二壳体 45限位柱 46导向套 47卡块 48卡块槽 49通孔 50安装腔 51凹槽 52空腔 53输气管。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所述的生态动水河中养鱼悬浮便携网箱,包括至少两个支撑环1,多个支撑环1由前至后依次排列。任两个相邻的支撑环1之间各安装一个折叠架。折叠架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支撑环1铰接。如图2所示,每个折叠架由两个支杆2前后铰接构成。支杆2与支撑环1铰接。支撑环1和折叠架构成能折叠的网箱骨架,网箱骨架外周包裹网片6,网片6前端开设放鱼口。折叠架或折叠架附近的网片6上安装浮球4。网箱骨架上可安装输气管53,输气管53与所有浮球4相通。如图1和图2所示,便携网箱包括五个支撑环1,以增大网箱容积养殖更多的鱼。五个支撑环1依次排列,任两个相邻的支撑环1之间各安装一个折叠架。为方便两个支杆2之间铰接,如图11所示,一个支杆2的一端设有铰链座3,另一个支杆2的一端安装铰连轴17,两个支杆2通过铰链座3和铰连轴17铰接。铰链座3可以是一个U形座,也可以是由位于支杆2两侧的两块直板构成。为方便加工制作,支撑环1通常为方形或矩形。所述的浮球4也可以是非充气的普通浮球,但非充气的浮球无法调节网箱在水中的位置。 

使用时,先将所述网箱通过绳索与浮桥等连接固定,再将其放入黄河内,并通过输气管53向各个浮球4内充气;浮球4在水的浮力下上升,从而将折叠架撑开,使网箱在水流和浮球4的作用下自行展开;最后,将黄河鲤鱼由放鱼口放入网箱内。通常应将浮球4内的气充满,以便所述网箱位于河水的最上层。上层水流急,迫使黄河鲤鱼不停游动,确保肉质鲜美。当有船经过时,为不妨碍船正常航行,可通过输气管53放气,使网箱暂时下沉。当需将网箱收起以便携带时,可将网箱内的鱼取出,将浮球4内的气体放空;再将折叠架向内弯折,使网箱折叠成如图3所示的状态。

如图1所示,为使网片6在水中充分展开,所述网片6的下部安装网坠5。网坠5将网片6的下部向下拉伸。

为增强支杆2的强度,如图2所示,所述支杆2上设有加强杆10,加强杆10的一端与支杆2固定连接,加强杆10的另一端与相邻的支撑环1铰接。

为便于网箱展开,如图1和图2所示,最后端的所述支撑环1上活动安装牵引杆18,牵引杆18的一端与支撑环1铰接。网片6延伸至牵引杆18外周。

为防止网箱在携带途中松散打开,如图3所示,所述牵引杆18上可安装第二连接带9,位于最前端的所述支撑环1上可安装第一连接带8。第一连接带8与第二连接带9之间通过锁紧机构连接。折叠后将锁紧机构锁定;使用时,将锁紧机构打开,从而,使牵引杆18和支撑环1能充分伸展。所述锁紧机构可以是现有的各种锁具,但开锁不方便。

所述锁紧机构也可以是以下方案:如图4、5、6、9和10所示,所述锁紧机构包括第一壳体29。第一壳体29的一端与第一连接带8连接;第一壳体29的另一端左右对称设置两根插头19。每个插头19上各开设凸台通孔37和凹槽51。凹槽51与凸台通孔37相通。每个插头19上各安装一个弹性片38。每个弹性片38上各安装一个定位凸台22。定位凸台22均位于插头19内侧,且定位凸台22的一部分位于凸台通孔37内。凹槽51可为弹性片38弯曲变形提供空间。第一壳体29上安装第二壳体44,第二壳体44与第二连接带9连接。如图4和图5所示,第二壳体44上开设两个插孔25,插孔25与插头19一一对应配合。每个插孔25的侧壁上各开设一个侧孔26,侧孔26与定位凸台22配合将第一壳体29与第二壳体44锁定。第二壳体44内开设内腔35和两个通孔49。内腔35与通孔49相通,通孔49分别与插孔25一一对应相通。第二壳体44的一端开设定位块槽33。定位块槽33内安装定位块32。定位块32上设有连接头12。内腔35内安装升降连板30,升降连板30上安装两个楔块36。楔块36与通孔49一一对应配合。升降连板30上安装连杆31。连杆31的一端穿入定位块槽33内与定位块32固定连接。连杆31的外周安装复位簧34,复位簧34位于内腔35内,复位簧34为升降连板30提供复位预紧力。牵引杆18上设有定位环15。连接头12与牵引绳16的一端连接,牵引绳16的另一端穿过定位环15与牵引浮球11连接,牵引绳16上安装限位球14,限位球14与牵引浮球11分别位于定位环15的两侧,限位球14的直径大于定位环15的直径。 

如图6所示,便携网箱折叠后,定位凸台22与侧孔26配合,第一壳体29与第二壳体44锁定于一体,无法分离,此时,所述便携网箱无法展开,便于携带和运输。

将网箱放入河中后,水流带动牵引浮球11移动,牵引浮球11通过牵引绳16拉动连接头12,连接头12带动定位块32、连杆31、升降连板30和楔块36如图4所示向外移动,当楔块36逐渐退入内腔35内时,定位凸台22渐渐失去楔块36的束缚,在弹性片38的带动下复位至如9所示位置,此时,定位凸台22与侧孔26分离,第一壳体29与第二壳体44失去约束,第二壳体44可与第一壳体29分离,使网箱得以展开。第二壳体44可与第一壳体29分离后,限位球14与定位环15接触配合。此时,牵引浮球11可对牵引杆18施加拉力,从而,使网箱展开更加充分迅速。

为使第一壳体29和第二壳体44在解锁状态下迅速分离。如图9所示,第一壳体29内开设空腔52,第一壳体29上开设导向孔28,导向孔28与空腔52相通。空腔52内安装推杆20,推杆20的外周设有限位凸沿13,推杆20上安装复位弹簧7,复位弹簧7的一端与第一壳体29连接,复位弹簧7的另一端与限位凸沿13配合;推杆20的外端与导向孔28配合。推杆20对第二壳体44,始终施加向外的推力,一旦第一壳体29和第二壳体44失去约束,推杆20会在复位弹簧7的作用下伸出第一壳体29外,加速第一壳体29和第二壳体44分离。

组装所述锁紧机构时,将插头19与插孔25对应,并插入插孔25内,插入过程中定位凸台22受楔块36的挤压克服弹性片38的弹力经凸台通孔37插入侧孔26内,此时定位凸台22与侧孔26配合将第一壳体29与第二壳体44锁定。

如图9和图4所示,所述第一壳体29上安装定位齿21,定位齿21位于两插头19之间。定位齿21上安装齿条40。第二壳体44内开设安装腔50和定位齿槽24。安装腔50与定位齿槽24相通。安装腔50内安装齿轮39。齿轮39的轴上安装拨杆41,齿轮39和拨杆41可同步转动。拨杆41的两端各开设一个条形滑动槽43。安装腔50内安装两个导向套46,每个导向套46内各安装一根推拉杆42,导向套46对推拉杆42起导向作用,确保推拉杆42仅作直线运动。推拉杆42的一端设置限位柱45,限位柱45与条形滑动槽43配合;推拉杆42的另一端位于插孔25内安装卡块47。每个楔块36内侧各开设一个卡块槽48,卡块槽48与卡块47一一对应配合。齿轮39的轴上安装扭簧,扭簧一端与齿轮39连接,扭簧另一端与第一壳体29连接,扭簧为齿轮39提供反转复位的预紧力。卡块47与卡块槽48配合对楔块36起定位作用。当定位齿21插入定位齿槽24的同时,齿条40插入安装腔50内,起初齿条40未与齿轮39啮合,楔块36仍被卡块47锁定,此时,定位凸台22无法推动楔块36,当齿条40与齿轮39啮合后,定位凸台22大部分已位于楔块36的侧面,也无法推动楔块36向下移动,此时,卡块47对楔块36的锁定功能已完成,由齿条40带动齿轮39转动,齿轮39通过拨杆41带动两根推拉杆42向左右方向移动,将卡块47与卡块槽48分离。上述结构可防止组装锁紧机构时,定位凸台22因推动楔块36移动,而无法正常进入侧孔26内锁定,从而,使第一壳体29与第二壳体44连接不牢固。

本发明所述的技术方案并不限制于本发明所述的实施例的范围内。本发明未详尽描述的技术内容均为公知技术。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