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全雌化虹鳟的培育方法

一种全雌化虹鳟的培育方法

摘要

本发明的目的是一种全雌化虹鳟的培育方法;该方法在第一轮的受精卵孵化得到第一轮的上浮苗的饲养中,先投喂含有常规鱼用饲料与来曲唑的混合饲料,再投喂常规鱼用饲料;再取成体鱼中的遗传型为雌性、表型为雄性的假雄鱼的精子与虹鳟鱼的卵子进行第二轮受精处理,最终得到第二轮的成体鱼,即为所述的全雌虹鳟鱼。本发明的第一轮的上浮苗进行第一轮饲养的过程中使用含有来曲唑的混合饲料,有利于控制稚幼鱼的性别;本发明的两轮孵化、饲养步骤中各个参数设置合理,各种因素协同作用,有利于受精卵孵化得到上浮苗,和上浮苗成长为成体鱼;本发明的各个操作方法简便易行,适配性好,适于在广大养殖户中推广使用。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2783445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2-11-21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北京卧佛山庄养殖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1210317417.1

  • 申请日2012-08-31

  • 分类号A01K61/00(20060101);

  • 代理机构11001 北京国林贸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李桂玲;孔祥玲

  • 地址 101405 北京市怀柔区渤海镇田仙峪村

  • 入库时间 2023-12-18 07:21:42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9-08-16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 IPC(主分类):A01K61/00 授权公告日:20140226 终止日期:20180831 申请日:20120831

    专利权的终止

  • 2014-02-26

    授权

    授权

  • 2013-01-30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A01K61/00 申请日:20120831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2-11-21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鱼类的人工繁殖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全雌化虹鳟的培育方法,该方法在第一轮的受精卵孵化得到第一轮的上浮苗的饲养中,先投喂含有常规鱼用饲料与来曲唑的混合饲料,再投喂常规鱼用饲料;再取成体鱼中的遗传型为雌性、表型为雄性的假雄鱼的精子与虹鳟鱼的卵子进行第二轮受精处理,最终得到第二轮的成体鱼,即为所述的全雌虹鳟鱼。

背景技术

目前,很多人工养殖的鱼类,雌雄鱼之间在诸如生长率、成熟年龄、繁殖能力、体色和个体大小等方面存在显著的差异。因此,通过人工控制养殖鱼类的性别,专门生产全雌或全雄的鱼苗进行单性养殖,无疑会提高单位面积产量,降低养殖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目前常用的控制鱼类性别的生物技术方法主要有4种:1、种间杂交:最先报道以莫桑比克罗非鱼(Tilapia mossambica)为母本与霍诺鲁姆罗非鱼(Tilapia. hornorum)为父本进行杂交,获得100%雄性后代;2、激素处理:常用激素类药物为类固醇激素、甲酮、雌酮和芳香化酶,在雄激素中应有最广泛的是17α-甲基睾酮,在鱼苗阶段用激素处理后,能够使遗传型雄鱼向表型雌鱼的性逆转、或遗传型雌鱼向表型雄鱼的性逆转,从而成功获得单一性别的养殖种类;3、雌核发育:利用Y射线或紫外线照射、灭活精子的遗传物质,然后使灭活的精子与卵子“受精”,激活卵子发育,精子的遗传物质不参与发育,卵子的发育完全是在母性遗传物质的控制下进行的,结果是子代全部是雌性;4、雌核发育结合激素处理技术:这是一种在生产实践中最为常用的生物技术,该技术要点是在得到雌核发育鱼苗后,投喂雄激素,让其转变为功能性雄鱼,再将这种性转化的雄鱼精子与卵受精,获得全雌鱼苗。

以上所涉及鱼类性别控制的方法具有以下局限性:种间杂交:仅能在特定的鱼类中使用,普遍性不高;激素处理或雌核发育:难以获得100%单一性别的鱼苗,性别控制效率较低;雌核发育结合激素处理技术:操作步骤最为繁琐,费时费力。因此,在鱼类性别控制的生产实践中,需要探索一种普遍性高、性别控制效率高、操作简单、繁育时间短的全雌化虹鳟的培育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全雌化虹鳟的培育方法;该方法在第一轮的受精卵孵化得到第一轮的上浮苗的饲养中,先投喂含有常规鱼用饲料与来曲唑的混合饲料,再投喂常规鱼用饲料;再取成体鱼中的遗传型为雌性、表型为雄性的假雄鱼的精子与虹鳟鱼的卵子进行第二轮受精处理,最终得到第二轮的成体鱼,即为所述的全雌虹鳟鱼。该方法普遍性高、性别控制效率高、操作简单、繁育时间短。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全雌化虹鳟的培育方法,该方法为取虹鳟的卵子和精子,进行第一轮受精处理,得到第一轮的受精卵;再将所述的第一轮的受精卵孵化得到第一轮的上浮苗,进行第一轮饲养,得到成体鱼,所述的第一轮饲养中先投喂含有常规鱼用饲料与来曲唑的混合饲料,再投喂常规鱼用饲料;再取所述的成体鱼中的遗传型为雌性、表型为雄性的假雄鱼的精子与虹鳟鱼的卵子进行第二轮受精处理、第二轮孵化处理、第二轮饲养,得到得到第二轮的成体鱼,即为所述的全雌虹鳟鱼。

该方法依次包括以下步骤:

A、取虹鳟的卵子和精子,进行第一轮受精处理,得到第一轮的受精卵;

B、将所述的受精卵进行第一轮孵化处理,得到第一轮的上浮苗;

C、将所述的第一轮的上浮苗进行第一轮饲养,得到成体鱼;

在所述的第一轮的上浮苗刚开始摄食时,投喂混合饲料;所述的混合饲料含有常规鱼用饲料和来曲唑;持续投喂所述的第一轮的上浮苗上述混合饲料3-6个月后,改为投喂常规鱼用饲料1.5-2年,直至所述的第一轮的上浮苗的性腺发育成熟成为成体鱼;

 D、将所述的成体鱼按照形态特征进行分类处理,得到三类成体鱼:遗传型和表型都为雄性的雄鱼,遗传型和表型都为雌性的雌鱼,遗传型为雌性、表型为雄性的假雄鱼;

E、取所述的遗传型为雌性、表型为雄性的假雄鱼个体的精子和性腺发育成熟的雌性虹鳟鱼的卵子进行第二轮受精处理,得到第二轮的受精卵;

G、将所述的第二轮的上浮苗进行第二轮饲养1.5-2年,得到第二轮的成体鱼,即为所述的全雌虹鳟鱼。

本发明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的第一轮的上浮苗进行第一轮饲养的过程中使用含有来曲唑的混合饲料,有利于控制稚幼鱼的性别。

2、本发明的两轮孵化、饲养步骤中各个参数设置合理,各种因素协同作用,有利于受精卵孵化得到上浮苗,和上浮苗成长为成体鱼。

3、本发明的各个操作方法简便易行,适配性好,适于在广大养殖户中推广使用。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全雌化虹鳟的培育方法;该方法为取虹鳟的卵子和精子,进行第一轮受精处理,得到第一轮的受精卵;再将所述的第一轮的受精卵孵化得到第一轮的上浮苗,进行第一轮饲养,得到成体鱼,所述的第一轮饲养中先投喂含有常规鱼用饲料与来曲唑的混合饲料,再投喂常规鱼用饲料;再取所述的成体鱼中的遗传型为雌性、表型为雄性的假雄鱼的精子与虹鳟鱼的卵子进行第二轮受精处理、第二轮孵化处理、第二轮饲养,得到得到第二轮的成体鱼,即为所述的全雌虹鳟鱼。

该方法依次包括以下步骤:

A、取虹鳟的卵子和精子,进行第一轮受精处理,得到第一轮的受精卵;

所述的虹鳟(Oncorhynchus mykiss)属于大麻哈鱼属(Oncorhynchus),所述的虹鳟为体质健壮、体表无病害,性成熟的个体;购自北京卧佛山庄养殖有限公司养殖基地,也可以购自市场上其他养殖场;所述的雄鱼和雌鱼的数量比为1:2-5,优选为1:3;

所述的第一轮受精处理为人工干法受精,具体的操作为:将所述的虹鳟的卵子从鱼体挤入干燥的塑料盆内,然后将所述的虹鳟的精子从鱼体挤入同一盆内,搅拌均匀,使卵子与精子充分混合得到受精混合物;

再将所述的受精混合物静置8~12分钟,优选为10分钟,进行清洗处理,洗去多余的精液,得到第一轮的受精卵; 

B、将所述的第一轮的受精卵进行第一轮孵化处理,得到第一轮的上浮苗;所述的第一轮孵化处理时间为45天;

所述的第一轮孵化处理在室内遮光的条件下,水温为8-12℃的微流水中进行,DO值大于6mg/L,PH值为6.5-9;

在该孵化处理的过程中,要定期挑出发白、发霉的死卵,以免影响正常的受精卵发育;

所述的受精卵经15天左右,卵的一端出现两个黑眼点,即为发眼卵,从这一时期再经历15天左右时间,卵膜破裂,孵化出小鱼为所述的第一轮的上浮苗; 

C、将所述的第一轮的上浮苗进行第一轮饲养,得到成体鱼;

在所述的第一轮的上浮苗刚开始摄食时,投喂混合饲料;所述的混合饲料含有常规鱼用饲料和来曲唑;所述的混合饲料的配制方法为:将所述的来曲唑溶解在100%乙醇中,得到浓度为10-100mg/L,优选为50mg mg/L的来曲唑的乙醇溶液,再将该来曲唑的乙醇溶液与常规鱼用饲料混合搅拌均匀,通风处阴干,得到所述的混合饲料;所述的来曲唑与所述的常规鱼用饲料的重量比为10-60:1000

所述的来曲唑为市场常规产品,购自江苏恒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

持续投喂所述的第一轮的上浮苗上述混合饲料3-6个月后,改为投喂常规鱼用饲料1.5-2年,直至所述的第一轮的上浮苗的性腺发育成熟成为成体鱼;

所述的第一轮饲养中,水温为8-12℃的微流水中进行,DO值大于6mg/L,PH值为6.5-9;

在饲养所述的第一轮的上浮苗的过程中,应该及时清除孵化池中的死卵及废物;

在所述的第一轮饲养过程中,应定期用“水霉清”等渔药清除养殖水体中的水霉,防止鱼苗感染水霉病而引起伤亡;

 D、将所述的成体鱼按照形态特征进行分类处理,得到三类成体鱼:遗传型和表型都为雄性的雄鱼,遗传型和表型都为雌性的雌鱼,遗传型为雌性、表型为雄性的假雄鱼;

以上分类处理的判断标准为:

第一类:遗传型和表型都为雄性的雄鱼,表现为个体的下颌明显长于上颌,下颌前端向上显著突起;

第二类:遗传型和表型都为雌性的雌鱼,表现为个体的下颌等长于或稍短于上颌,下颌前端平缓、不突起;

第三类:遗传型为雌性、表型为雄性的假雄鱼,表现为个体的下颌长度稍微大于上颌,下颌前端向上突起;

E、取所述的遗传型为雌性、表型为雄性的假雄鱼个体的精子和性腺发育成熟的雌性虹鳟鱼的卵子进行第二轮受精处理,得到第二轮的受精卵;

所述的第二轮受精处理具体的操作为:

从所述的遗传型为雌性、表型为雄性的假雄鱼个体中筛选出能从鱼体挤出精液的个体,用手轻压腹部靠头端,然后从前向后滑动,将其精液挤入一个干燥的烧杯中;同时,挑选体格健壮、性腺发育成熟的雌性虹鳟鱼,干毛巾擦去鱼体身上的水后,用手将其卵子从体内挤入干燥的塑料盆内;再将上述精液倒入挤出的卵子中,用羽毛刷搅拌均匀,精子与卵子充分受精后,加入清水,滤除水分,洗去多余的精液,得到第二轮的受精卵。

所述的遗传型为雌性、表型为雄性的假雄鱼个体的精子和性腺发育成熟的雌性虹鳟鱼的数量比为2-5:1,优选为3:1;

F、将所述的第二轮的受精卵进行第二轮孵化处理,得到第二轮的上浮苗,所述的孵化处理时间为45天;

G、将所述的第二轮的上浮苗进行第二轮饲养1.5-2年,得到第二轮的成体鱼,即为所述的全雌虹鳟鱼;

所述的第一轮饲养在水温为8-12℃的微流水中进行,DO值大于6mg/L,PH值为6.5-9;

全雌虹鳟鱼的检测:

从上千尾个体中随机捕捞100尾个体进行解剖观察,结果是鱼体腹部两侧性腺,通过肉眼可直接看出为卵巢的个体数为100个,并未观察到雄性性腺的个体,说明本实施例成功地培育出了全部雌性化的虹鳟鱼。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是在实施例1基础上的优选方案。本实施例中,杂交和培养方法中的部分参数进一步优化。

本实施例的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与实施例1相同,区别在于:

B步骤中,所述的第一轮孵化处理在室内遮光的条件下,水温为12℃的微流水中进行,DO值为10mg/L,PH值为8.5;

C步骤中,所述的来曲唑与所述的常规鱼用饲料的重量比为15:1000;

持续投喂所述的第一轮的上浮苗上述混合饲料6个月后,改为投喂常规鱼用饲料1.5-2年,直至所述的第一轮的上浮苗的性腺发育成熟成为成体鱼;所述的第一轮饲养在水温为12℃的微流水中进行,DO值为10mg/L,PH值为8.5;

G步骤中,在所述的第二轮饲养过程在水温为12℃的微流水中进行,DO值为10mg/L,PH值为8.5;

本实施例中,1尾所述的遗传型为雌性、表型为雄性的假雄鱼和10尾雌性虹鳟进行杂交,最后得到100%的雌虹鳟鱼。

 

实施例3:

本实施例是在实施例1基础上的优选方案。本实施例中,杂交和培养方法中的部分参数进一步优化。

本实施例的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与实施例1相同,区别在于:

B步骤中,所述的第一轮孵化处理在室内遮光的条件下,水温为8℃的微流水中进行,DO值为8mg/L,PH值为7.0;

C步骤中,所述的来曲唑与所述的常规鱼用饲料的重量比为20:1000;

持续投喂所述的第一轮的上浮苗上述混合饲料4个月后,改为投喂常规鱼用饲料1.5-2年,直至所述的第一轮的上浮苗的性腺发育成熟成为成体鱼;所述的第一轮饲养在水温为8℃的微流水中进行,DO值为8mg/L,PH值为7.0;

G步骤中,在所述的第二轮饲养过程在水温为8℃的微流水中进行,DO值为8mg/L,PH值为7.0;

本实施例中,1尾所述的遗传型为雌性、表型为雄性的假雄鱼和10尾雌性虹鳟进行杂交,最后得到100%的雌虹鳟鱼。

  

实施例4:

本实施例是在实施例1基础上的优选方案。本实施例中,杂交和培养方法中的部分参数进一步优化。

本实施例的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与实施例1相同,区别在于:

B步骤中,所述的第一轮孵化处理在室内遮光的条件下,水温为10℃的微流水中进行,DO值为12mg/L,PH值为7.5;

C步骤中,所述的来曲唑与所述的常规鱼用饲料的重量比为30:1000;

持续投喂所述的第一轮的上浮苗上述混合饲料5个月后,改为投喂常规鱼用饲料1.5-2年,直至所述的第一轮的上浮苗的性腺发育成熟成为成体鱼;所述的第一轮饲养在水温为10℃的微流水中进行,DO值为12mg/L,PH值为7.5;

G步骤中,在所述的第二轮饲养过程在水温为10℃的微流水中进行,DO值为12mg/L,PH值为7.5;

本实施例中,1尾所述的遗传型为雌性、表型为雄性的假雄鱼和10尾雌性虹鳟进行杂交,最后得到100%的雌虹鳟鱼。

 

实施例5:

本实施例是在实施例1基础上的优选方案。本实施例中,杂交和培养方法中的部分参数进一步优化。

本实施例的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与实施例1相同,区别在于:

B步骤中,所述的第一轮孵化处理在室内遮光的条件下,水温为9℃的微流水中进行,DO值为7mg/L,PH值为9.0;

C步骤中,所述的来曲唑与所述的常规鱼用饲料的重量比为35:1000;

持续投喂所述的第一轮的上浮苗上述混合饲料3个月后,改为投喂常规鱼用饲料1.5-2年,直至所述的第一轮的上浮苗的性腺发育成熟成为成体鱼;所述的第一轮饲养在水温为9℃的微流水中进行,DO值为7mg/L,PH值为9.0;

G步骤中,在所述的第二轮饲养过程在水温为9℃的微流水中进行,DO值为7mg/L,PH值为9.0;

本实施例中,1尾所述的遗传型为雌性、表型为雄性的假雄鱼和10尾雌性虹鳟进行杂交,最后得到100%的雌虹鳟鱼。

 

实施例6:

本实施例是在实施例1基础上的优选方案。本实施例中,杂交和培养方法中的部分参数进一步优化。

本实施例的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与实施例1相同,区别在于:

B步骤中,所述的第一轮孵化处理在室内遮光的条件下,水温为11℃的微流水中进行,DO值为11mg/L,PH值为6.5;

C步骤中,所述的来曲唑与所述的常规鱼用饲料的重量比为50:1000;

持续投喂所述的第一轮的上浮苗上述混合饲料5个月后,改为投喂常规鱼用饲料1.5-2年,直至所述的第一轮的上浮苗的性腺发育成熟成为成体鱼;所述的第一轮饲养在水温为11℃的微流水中进行,DO值为11mg/L,PH值为6.5;

G步骤中,在所述的第二轮饲养过程在水温为11℃的微流水中进行,DO值为11mg/L,PH值为6.5;

本实施例中,1尾所述的遗传型为雌性、表型为雄性的假雄鱼和10尾雌性虹鳟进行杂交,最后得到100%的雌虹鳟鱼。

 

实施例7:

本实施例是在实施例1基础上的优选方案。本实施例中,杂交和培养方法中的部分参数进一步优化。

本实施例的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与实施例1相同,区别在于:

B步骤中,所述的第一轮孵化处理在室内遮光的条件下,水温为8℃的微流水中进行,DO值为10mg/L,PH值为8.0;

C步骤中,所述的来曲唑与所述的常规鱼用饲料的重量比为40:1000;

持续投喂所述的第一轮的上浮苗上述混合饲料6个月后,改为投喂常规鱼用饲料1.5-2年,直至所述的第一轮的上浮苗的性腺发育成熟成为成体鱼;所述的第一轮饲养在水温为8℃的微流水中进行,DO值为10mg/L,PH值为8.0;

G步骤中,在所述的第二轮饲养过程在水温为8℃的微流水中进行,DO值为10mg/L,PH值为8.0;

本实施例中,1尾所述的遗传型为雌性、表型为雄性的假雄鱼和10尾雌性虹鳟进行杂交,最后得到100%的雌虹鳟鱼。

 

实施例8:

本实施例是在实施例1基础上的优选方案。本实施例中,杂交和培养方法中的部分参数进一步优化。

本实施例的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与实施例1相同,区别在于:

B步骤中,所述的第一轮孵化处理在室内遮光的条件下,水温为9℃的微流水中进行,DO值为9mg/L,PH值为8.0;

C步骤中,所述的来曲唑与所述的常规鱼用饲料的重量比为10:1000;

持续投喂所述的第一轮的上浮苗上述混合饲料4个月后,改为投喂常规鱼用饲料1.5-2年,直至所述的第一轮的上浮苗的性腺发育成熟成为成体鱼;所述的第一轮饲养在水温为9℃的微流水中进行,DO值为9mg/L,PH值为8.0;

G步骤中,在所述的第二轮饲养过程在水温为9℃的微流水中进行,DO值为9mg/L,PH值为8.0;

本实施例中,1尾所述的遗传型为雌性、表型为雄性的假雄鱼和10尾雌性虹鳟进行杂交,最后得到100%的雌虹鳟鱼。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