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压缩机曲轴半固态挤压铸造成形模具及成形工艺

一种压缩机曲轴半固态挤压铸造成形模具及成形工艺

摘要

一种压缩机曲轴半固态挤压铸造成形模具及成形工艺,模具包括上模和下模,上模和下模合模形成封闭空间为压缩机曲轴挤压铸造件的型腔,冲头穿过下模中心部位的孔进入型腔,上模模板通过压杆和上模顶部的凸台部位固定连接,型芯的顶部通过螺纹连接固定在上模模板上,活塞杆穿过上模模板的中心,活塞杆下部的法兰端与加压板螺纹连接,带动加压板在上模上部的凹槽空间内活动,加压板底面连接有环形凸台,型芯穿过环形凸台的中间孔,并插入模具型腔的顶部,成形工艺采用半固态浆料进行充型,浇注温度低,充型过程平缓,并且采用挤压铸造的办法进行成形,具有材料利用率高、成形模具寿命长、成形件组织致密、生产效率高的优点。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2756108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2-10-31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西安交通大学;

    申请/专利号CN201210213211.4

  • 申请日2012-06-27

  • 分类号B22D17/22(20060101);

  • 代理机构61215 西安智大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贺建斌

  • 地址 710049 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咸宁西路28号

  • 入库时间 2023-12-18 07:02:10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9-06-11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 IPC(主分类):B22D17/22 授权公告日:20141015 终止日期:20180627 申请日:20120627

    专利权的终止

  • 2014-10-15

    授权

    授权

  • 2012-12-26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B22D17/22 申请日:20120627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2-10-31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压缩机曲轴成形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压缩机曲轴 半固态挤压铸造成形模具及成形工艺。

背景技术

目前压缩机曲轴生产主要采用金属型重力铸造的办法,由于有较 大的浇冒口系统,材料利用率低,废品率高,铸件的加工量大,生产 效率低。

半固态成形技术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经历从基础研究、技术 开发、设备研制,目前已经进入工业化应用阶段。与液态金属铸造相 比,半固态金属有一定体积分数的球状初生固相,半固态金属成形零 件致密、力学性能高、机械加工量少、模具寿命长;与固态金属锻造 相比,半固态金属含有一定体积分数的液相,半固态金属成形零件复 杂、易于近净成形、机械加工量少,因此半固态成形技术研究及应用 引起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

半固态成形与挤压铸造一起构成了一个各有所长、互相补充的加 工体系,能充分利用外在压力的优势,完成凝固补缩,消除各种缺陷, 获得形状尺寸各一、性能要求各异的制件。

目前还没有见到将半固态成形技术应用于压缩机曲轴生产领域 的相关报道。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压缩 机曲轴半固态挤压铸造成形模具及成形工艺,具有材料利用率高、成 形模具寿命长、成形件组织致密、生产效率高的优点。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压缩机曲轴半固态挤压铸造成形模具,包括上模6和下模8, 上模6和下模8分别固定在挤压铸造机的上、下模座上,上模6和下 模8合模形成封闭空间为压缩机曲轴挤压铸造件7的型腔,型腔内中 心位置为分流锥,冲头10穿过下模8中心部位的孔进入型腔,上模 模板4通过压杆2和上模6顶部的凸台部位固定连接,型芯3的顶部 通过螺纹连接固定在上模模板4上,活塞杆1穿过上模模板4的中心, 活塞杆1下部的法兰端与加压板5螺纹连接,带动加压板5在上模6 上部的凹槽空间内活动,加压板5底面连接有环形凸台,型芯3穿过 环形凸台的中间孔,并插入模具型腔的顶部。

一种压缩机曲轴半固态挤压铸造成形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将压缩机曲轴所需的金属原料灰铸铁或者球墨铸铁进行 熔化;

第二步,将熔化后的灰铸铁或者球墨铸铁制成固相分数为 0.3~0.5之间的半固态浆料;

第三步,将压缩机曲轴成形模具和挤压铸造设备的料筒进行预热 到300~400℃,并将压缩机曲轴成形模具的上模6、下模8合模,调 整成形模具的加压板5的位置使加压板5上面的凸台顶在模具型腔的 上部;

第四步,将半固态浆料倒入挤压铸造成形设备的料筒中,或将制 备好的半固态浆料凝固,进行二次重熔并控制半固态浆料固相分数为 0.3~0.5之间后倒入挤压铸造成形设备的料筒中;

第五步,调整压头10以0.05~0.25m/s的速度推动挤压铸造成形 设备料筒中的半固态浆料对型腔进行充填;

第六步,充填完成后压头10继续施加80~100Mp压力,对半固 态浆料进行保压10~25s,同时对加压板5施加80~100Mp压力,并保 压10~25s,使压缩机曲轴细长轴的末端在压力下凝固;

第七步,保压结束后,上模6在压杆2的作用下往上运动,与下 模8分开,在上模6上升的同时,加压板5也做同步运动,当上模6 移动到高于曲轴铸件的高度时,活塞杆1带动加压板5向下运动实现 压缩机曲轴铸件7的脱模;

第八步,将压缩机曲轴铸件7的浇口和流道进行切割,并通过机 加工、热处理得到两个以上的压缩机曲轴件。

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1、利用半固态挤压铸造工艺成形曲轴液锻件可以实现近净成形, 铸件的力学性能好,加工余量少,缩松缩孔缺陷少,成品率高。另外 成形温度低,成形过程很半固态浆料流动呈层流状态,对金属模具冲 击小,模具寿命提高。

2、曲轴半固态挤压铸造模具可以实现对细长轴部位的加压,减 小了成形力,并且使铸件的缺陷大幅减少。该模具采用间接液锻成形, 可实现一模多件成形,生产效率高。

附图说明

附图为本发明成形模具的半剖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详细描述。

参照附图,一种压缩机曲轴半固态挤压铸造成形模具,包括上模 6和下模8,上模6和下模8分别固定在挤压铸造机的上、下模座上, 上模6和下模8合模形成封闭空间为压缩机曲轴挤压铸造件7的型 腔,型腔内中心位置为分流锥,将半固态浆料分到周向分布压缩机曲 轴件型腔中,可以用来成形2个以上的压缩机曲轴,冲头10穿过下 模8中心部位的孔进入型腔,将挤压铸造成形设备料筒上的浆料推入 型腔,并在充填完成后进行保压,形成压缩机曲轴挤压铸造件7,上 模模板4通过压杆2和上模6顶部的凸台部位固定连接,起到锁紧模 具和分离模具的作用,型芯3的顶部通过螺纹连接固定在上模模板4 上,活塞杆1穿过上模模板4的中心,活塞杆1下部的法兰端与加压 板5螺纹连接,带动加压板5在上模6上部的凹槽空间内活动,加压 板5底面连接有环形凸台,在成形时,活塞杆1可以带动加压板5对 压缩机曲轴细长轴末端挤压,并且可以在压缩机曲轴铸件脱模时起到 顶出铸件的作用,型芯3穿过环形凸台的中间孔,并插入模具型腔的 顶部,用来形成曲轴上面的孔。

一种压缩机曲轴半固态挤压铸造成形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将压缩机曲轴所需的金属原料灰铸铁或者球墨铸铁进行 熔化;

第二步,将熔化后的灰铸铁或者球墨铸铁制成固相分数为 0.3~0.5之间的半固态浆料;

第三步,将压缩机曲轴成形模具和挤压铸造设备的料筒进行预热 到300~400℃,并将挤压铸造成形设备成形模具的上模6、下模8合 模,调整成形模具的加压板5的位置使加压板5上面的凸台顶在模具 型腔的上部;

第四步,将半固态浆料倒入挤压铸造成形设备的料筒中,或将制 备好的半固态浆料凝固,进行二次重熔并控制半固态浆料固相分数为 0.3~0.5之间后倒入挤压铸造成形设备的料筒中,浆料半固态固相分 数的控制是半固态成形很关键的一个参数,固相分数太低,则浆料初 始粘度很大,并且凝固很快,无法完成充填,固相分数太高,则成形 后的组织粗大,球状不好;

第五步,调整压头10以0.05~0.25m/s的速度推动挤压铸造成形 设备料筒中的半固态金属液对型腔进行充填,压头10速度的选择是 很关键的一个参数,压头速度过快,将会导致半固态浆料在流动过程 中发生喷溅和紊流,铸件将会发生卷气,夹杂等缺陷,压头速度太慢, 则半固态浆料凝固,无法充填完成;

第六步,压力的作用是对工件进行补缩,消除铸件缺陷,保压压 力的大小取决于材料的种类和性质及铸件的大小、形状、高度等因素, 压缩机曲轴属于长轴类零件,高径比大,在挤压铸造的时候,金属液 流经这个区域的时候,压力损失很大,无法很好补缩,所以很容易产 生缺陷,如果靠加大压头压力来使这段补缩,压头的压力将会很大, 会加大设备的投入,通过在长轴端加加压板的办法,即可以使曲轴的 长轴端得到补缩,还可以降低压头的压力,半固态浆料填充完模具型 腔以后,根据生产设备情况,尽快开始加压,充填完成后压头10继 续施加80~100Mp压力,对半固态浆料进行保压10~25s,同时对加压 板5施加80~100Mp压力,并保压10~25s,使压缩机曲轴细长轴的末 端在压力下凝固;

第七步,保压结束后,上模6在压杆2的作用下往上运动,与下 模8分开,在上模6上升的同时,加压板5也做同步运动,当上模6 移动到高于曲轴铸件的高度时,活塞杆1带动加压板5向下运动实现 压缩机曲轴铸件7的脱模;

第八步,将压缩机曲轴铸件7的浇口和流道进行切割,并通过机 加工、热处理得到两个以上的压缩机曲轴件。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