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双履带车起重机及其与单履带车起重机之间的拆换方法

双履带车起重机及其与单履带车起重机之间的拆换方法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履带车起重机,包括前履带车(100)、后履带车(200)和前后车连接梁(300),前履带车上安装有前转台机构(12),该前转台机构的尾部可拆卸地连接有转台尾段(14),后履带车上安装有作为后转台机构的超起配重底座(603)和驱动该超起配重底座回转的后车回转驱动机构,并且前后车连接梁分别连接超起配重底座和转台尾段。本发明在前履带车与前后车连接梁之间设置连接尾段,以便于拆分且在拆分成单履带车起重机后用作转台配重块(700)的承载。另外,还能够在现场方便地拆分成更小型的单履带车起重机或由单履带车起重机组装成双履带车起重机,从而根据吊装作业的实际情况组装或拆分成合适吨位的起重机。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2745601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2-10-24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1210243706.1

  • 申请日2012-07-13

  • 分类号B66C23/36;B66C23/84;B66C23/82;B66C23/74;B66C23/72;

  • 代理机构北京润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桑传标

  • 地址 410007 湖南省长沙市长沙经济技术开发区远大2路中联重科泉塘工业园

  • 入库时间 2023-12-18 07:02:10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6-09-07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 IPC(主分类):B66C23/36 授权公告日:20140716 终止日期:20150713 申请日:20120713

    专利权的终止

  • 2014-07-16

    授权

    授权

  • 2012-12-19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B66C23/36 申请日:20120713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2-10-24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超大型履带式起重机,具体地,涉及一种具有前后履带 车结构形式的双履带车起重机,其前履带车能够实现单车吊装作业。

背景技术

当前,工程建设规模越来越大、工期越来越短,为了提高工程建设的施 工质量与施工效率,施工现场提出了“以空间换时间”的新型作业模式,对 超大型起重设备的需求愈来愈多,从而促使起重机迅速向超大吨位发展,其 重量、体积以及吊装高度日渐增大。其中,履带车起重机以其具有起重量大、 接地比压小、可带载行走等优点,在工程建设领域正得到日益广泛的应用。 现有技术中的履带车起重机,最大起重量可达3200t,最大起重力矩可达 80000t.m,主要用于核电和石化领域。然而,这种三千吨级以上的超大型履 带车起重机在工程建设使用时吊装重量达到或接近各工况的最大额定起重 量的频率并不高,即使是千吨级的超大型履带车起重机更多的也是用来吊装 远小于其额定起重量的百吨级重物,这就造成了超大型履带车起重机的利用 性能比很低,同时也不利于转场、运输和组装等。

因此,为了满足工业生产方式和用户需求的多样性,并有效提高使用效 能比,超大型履带车起重机应朝向“一机多用”、打造专用与多功能变型产 品的方向发展,以拓展超大型履带起重机的使用范围。换言之,超大型履带 车起重机应设计成在需要起吊接近额定起重量时能够被组装,而在长时间的 普通起吊作业期间能够被拆分成更小额定起重量的更小型起重机。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双履带车起重机及其与单履带车起重机之间 的拆换方法,该双履带车起重机方便拆分组装,能够在现场拆分成更小型的 单履带车起重机或由单履带车起重机组装成双履带车起重机。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双履带车起重 机,该双履带车起重机包括前履带车、后履带车和前后车连接梁,前履带车 上安装有前转台机构,后履带车上安装有作为后转台机构的超起配重底座, 其中,前转台机构包括在尾部上可拆卸地连接的转台尾段,前后车连接梁分 别连接超起配重底座和转台尾段。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双履带车起重机实现单履带车作 业的方法,其中,该双履带车起重机包括前履带车、后履带车、前后车连接 梁、臂架桅杆机构和超起配重块,前履带车包括尾部设有转台尾段的前转台 机构,臂架桅杆机构安装到前转台机构上并与前后车连接梁相连,后履带车 包括作为后转台机构的超起配重底座,该超起配重底座上堆垛有超起配重块 并通过超起配重拉板连接于臂架桅杆机构,该超起配重底座通过前后车连接 梁连接到转台尾段上,其中,该方法包括步骤:1)提供前车回转驱动机构, 将该前车回转驱动机构安装到前履带车上以驱动前转台机构实现独立回转 运动;2)提供转台配重托架,将该转台配重托架安装到转台尾段上,并将 臂架桅杆机构的主变幅桅杆拉板与前后车连接梁脱离连接并连接到转台尾 段上,而后在转台配重托架上堆垛转台配重块;3)断开超起配重拉板与超 起配重底座的连接,并移除前后车连接梁和后履带车;4)提供超起配重托 架,将该超起配重托架连接到超起配重拉板上并堆垛上超起配重块,从而实 现前履带车的单车作业。

根据本发明的还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由单履带车起重机组装双履带车 起重机的方法,其中,该单履带车起重机包括前履带车、臂架桅杆机构、超 起配重块和转台配重块,该前履带车包括尾部设有转台尾段的前转台机构, 臂架桅杆机构安装到前转台机构上,转台尾段通过主变幅桅杆拉板与臂架桅 杆机构的主变幅桅杆相连并且该转台尾段上安装有转台配重块,超起配重块 堆垛到超起配重托架上并通过超起配重拉板连接于臂架桅杆机构上,其中, 该方法包括步骤:1)提供后履带车、超起配重底座和前后车连接梁,超起 配重底座作为后转台机构安装在后履带车上,移除超起配重块并断开超起配 重拉板与超起配重托架的连接,而后将前后车连接梁的一端连接于超起配重 底座,另一端连接于前转台机构上;2)移除转台配重块,将主变幅桅杆拉 板连接到前后车连接梁上,并且将超起配重拉板连接到超起配重底座上且在 该超起配重底座上堆垛超起配重块。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根据本发明的双履带车起重机在前履带车与前后车 连接梁之间设置连接尾段,以便于拆分且在拆分成单履带车起重机后用作转 台配重块的承载。另外,本发明的双履带车起重机能够在现场方便地拆分成 更小型的单履带车起重机或由单履带车起重机组装成双履带车起重机,从而 根据吊装作业的实际情况组装或拆分成合适吨位的起重机。

本发明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 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但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在 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的双履带车起重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圆圈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的单履带车起重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中圆圈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的双履带车起重机实现单履带车作业 方法的装配示意图,图中圆圈内数字代表拆装顺序;

图6是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的主变幅桅杆拉板在双履带车起重机 中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7是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方式的单履带车起重机中的前后车连接梁、 转台尾段、转台机构和前车回转中心体之间的分解装配示意图,图中为清楚 起见,省略了其它各部件;

图8是图7的俯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    前履带车            200    后履带车

300    前后车连接梁        400    臂架桅杆机构

500    卷扬系统            600    超起配重块

700    转台配重块          a      夹角

11     前车回转中心体      12     前转台机构

14     转台尾段            21     后车回转中心体

41     主臂                42     超起桅杆

43     主变幅桅杆          701    转台配重托架

431    主变幅桅杆拉板      601    超起配重托架

602    超起配重拉板        603    超起配重底座

4311   单车工作拉板        4312   双车工作拉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 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制本发 明。

在本发明中,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所使用的方位词如“上、下、顶、 底”等通常是针对附图所示的方向而言的或者是针对竖直、垂直或重力方向 上而言的各部件相互位置关系描述用词。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双履带车起重机,该双履带车起 重机包括前履带车100、后履带车200和前后车连接梁300,前履带车100 上安装有前转台机构12,该前转台机构12包括在尾部上可拆卸地连接的转 台尾段14,后履带车200上安装有作为后转台机构的超起配重底座603,所 述前后车连接梁300分别连接超起配重底座603和转台尾段14。作为总的构 思,本发明将如图1所示的大吨位的双履带车起重机设计为能够拆分成如图 3所示的更小吨位的单履带车起重机或者反向组装。因此,对比图1和图3 可见,在移除了后履带车200后,超起配重块600悬置并且为实现结构稳定 性在单履带车起重机的转台尾段14中安装有转台配重块700。因此,本发明 的可拆分式的双履带车起重机在前履带车100的前转台机构12尾部应增设 可拆卸地转台尾段14,以用于在拆分后的单履带车起重机中作为转台配重块 的承载基础,从而也作为实现双履带车起重机实现拆分的一个结构基础。

现有技术中,如图1和图2所示的双履带车起重机一般通过后履带车200 的履带轮行走来带动前履带车100的臂架桅杆机构400进行回转运动。即后 履带车200一般不配备回转马达来驱动后车回转中心体21回转,前履带车 100也不配备回转马达来驱动前车回转中心体11(图8所示)回转。具体地, 后履带车200通过履带轮行走变更位置并通过前后车连接梁300和转台尾段 14带动前转台机构12上的臂架桅杆机构400回转。也就是说,当实现单履 带车作业时,前履带车不具备自行回转驱动能力。而在拆分后的单履带车起 重机中,也不能再依赖于将被移除后的后履带车200的履带行走,前履带车 100必须需具备自行回转驱动能力,以驱动前转台机构12上安装的臂架桅杆 机构400进行回转操作。因此,根据本发明的前履带车100上优选地安装有 用于驱动前转台机构12回转的前车回转驱动机构,也就是在双履带车起重 机的前履带车100中可预安装回转马达,这就避免拆分后需要进一步拆分前 履带车以安装回转马达。

其中,为了在双履带车起重机拆分后的单履带车起重机中的转台配重块 700的安装,根据本发明的双履带车起重机还优选地包括转台配重托架701, 该转台配重托架701安装在转台尾段14的底部。这样,在拆分后将转台配 重块700直接堆垛到转台配重托架701上从转台尾段14的两侧伸出的部分 上即可。另外,从图1可见,双履带车起重机还包括安装在所前转台机构12 的转台尾段14或其它位置上的主变幅桅杆43,主变幅桅杆43的主变幅桅杆 拉板431连接在前后车连接梁300上。主变幅桅杆43及其主变幅桅杆拉板 431用于超起桅杆42的起臂,在起臂后主变幅桅杆拉板431松弛并连接到前 后车连接梁300上。对比图1和图3,拆分后移除了前后车连接梁300,因 而主变幅桅杆拉板431应连接到转台尾段14上,并且主变幅桅杆43也优选 地安装到转台尾段14上。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6所示,该主变幅桅杆43 优选为包括双车工作拉板4312和单车工作拉板4311,双车工作拉板4312 连接到前后车连接梁300上,单车工作拉板4311悬置并且能够与转台尾段 14相连,这样在拆装后,可直接将双车工作拉板4312与前后车连接梁300 脱离连接而方便地将原本悬置的单车工作拉板4311与转台尾段14相连,以 在装置转台配重块700的情况下用于超起桅杆42的起臂操作。

当然,以上描述的双履带车起重机中,为便于拆分成单履带车起重机, 还可以在双履带车起重机中事先安装所需部件例如超起配重托架601等,但 也可以在拆分组装时提供,因而不再一一赘述。

为详细展示本发明的双履带车起重机实现单履带车的单车作业,在以下 实施方式中,提供了如图1所示的一台具有前后履带车结构形式的三千吨级 (3200t)超大型双履带车起重机,并在保证此超大型双履带车起重机性能的 情况下,将3200t履带起重机的后履带车及连接梁拆除后,经过简单的地面 拆装后前履带车能够作为独立的单履带车起重机实现单车吊装作业,如图3 所示,并且其最大起重力矩达到40000t.m,最大起重量超过2000t。

为此,本发明相应提供了一种双履带车起重机实现单履带车作业的方 法,其中该双履带车起重机包括前履带车100、后履带车200、前后车连接 梁300、臂架桅杆机构400和超起配重块600,前履带车100包括尾部设有 转台尾段14的前转台机构12,臂架桅杆机构400安装到前转台机构12上并 与前后车连接梁300相连,后履带车200包括作为后转台机构的超起配重底 座603,该超起配重底座603上堆垛有超起配重块600并通过超起配重拉板 602连接于臂架桅杆机构400,该超起配重底座603通过前后车连接梁300 连接到转台尾段14上,其中,该方法包括步骤1):提供前车回转驱动机构, 将该前车回转驱动机构安装到前履带车100上以驱动前转台机构12实现独 立回转运动;此步骤1)的目的在于使前履带车实现单车独立作业时能独立 回转。步骤2):提供转台配重托架701,将该转台配重托架701安装到转台 尾段14上,并且将臂架桅杆机构400的主变幅桅杆拉板431与前后车连接 梁300脱离连接并连接到转台尾段14上,而后在该转台配重托架701上堆 垛转台配重块700;通过此步骤2)安装转台配重块700,以用于超起桅杆 42的变幅、起臂和起吊时的受力平衡。步骤3):断开超起配重拉板602与 超起配重块600的连接,并移除前后车连接梁300和后履带车200;步骤4): 提供超起配重托架601,将该超起配重托架601连接到超起配重拉板602上 并堆垛上超起配重块600,从而实现前履带车100的单车作业。此步骤4) 安装超起配重以用于起吊作业时的受力平衡,通过上述四个不限顺序的步 骤,基本上从结构上使得双履带车起重机拆分成了单履带车起重机,能够实 现单车作业。

具体地,如图5所示,作为一种示例,在图中圆圈内数字代表的拆装顺 序①中,首先使得主臂41与水平面之间夹角保留在大致70°-75°之间,也 就是拆装前后位置基本不动,其中,这里所指的臂架桅杆机构400包括了主 臂41、超起桅杆42和主变幅桅杆43。

拆装顺序②中,断开主变幅桅杆拉板431与前后车连接梁300之间的连 接并连接到转台尾段14。此处,作为主变幅桅杆拉板431的适于拆分的一种 优选结构,其包括连接于主变幅桅杆43上的双车工作拉板4312和单车工作 拉板4311,在双履带车起重机中,双车工作拉板4312连接于前后车连接梁 300上并且单车工作拉板4311悬置。因而,在上述步骤2)或者拆装顺序② 中,将双车工作拉板4312与前后车连接梁300脱离连接,并将单车工作拉 板4311连接于转台尾段14即可。

拆装顺序③中,在转台尾段14的底侧安装好转台配重托架701,并堆垛 转台配重块700。其中,因为原有的超起配重块600数量较多,而拆分成悬 置的超起配重块的使用量变小,因而转台配重块700优选地取自双履带车起 重机中的超起配重底座603上托装的超起配重块600,而不必自备添加。

另外,双履带车起重机还包括卷扬系统500,该卷扬系统500具有主变 幅卷扬机构,该主变幅卷扬机构通过控制主臂的变幅能达到控制超起配重拉 板602升降的目的,因而在步骤3)或拆装顺序④中,操纵主变幅卷扬机构, 以使得超起配重拉板602断开与超起配重底座603的连接,以便在拆装顺序 ⑦中连接超起配重托架601。具体地,通过收起主变幅卷扬滚筒,使主臂41 上扬,即拆装顺序①中所述的夹角增大,这将使得绷紧的超起配重拉板呈放 松态,以助于断开超起配重拉板,而后也可将主臂回复原位。在这过程中, 主臂41的变幅角度一般较小。

此外,卷扬系统500还具有用于控制超起桅杆42的变幅的超起变幅卷 扬机构,并且由于将3200t级的双履带车起重机拆装成2000t级的单履带车 起重机,起吊量显著降低,考虑到整车结构尤其是臂架桅杆机构的结构紧凑 性和受力均衡特性,应使得超起桅杆42靠拢主臂41,从而减小超起配重块 600的重心与回转中心体之间的中心距,以适应更小的起吊重量。因此,上 述方法还包括:操纵超起变幅卷扬机构,以减小超起桅杆42与主臂41之间 的如图1所示的夹角a。也就是拆装顺序⑤,放开超起变幅卷扬滚筒,使得 超起桅杆42向主臂41靠近,臂架桅杆机构400的重心上扬。此时的超起配 重拉板602基本处于接近地面状态。而后,拆装顺序⑥中,移除前后车连接 梁300和后履带车200,并在拆装顺序⑦中将超起配重托架601连接到超起 配重拉板602上并堆垛上超起配重块600,此时超起配重托架601在堆垛上 超起配重块600后基本着地而不悬置。这样,就基本完成了双履带车起重机 实现单履带车作业的拆装过程,可进入前履带车的单车施工状态。。

以上记述了双履带车起重机实现单履带车作业的方法和过程,相反的拆 装也是可行的,也就是在需要更高起吊重量的时候,通过单履带车起重机组 装成双履带车起重机。因此,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由单履带车起重机组装双 履带车起重机的方法,其中,该单履带车起重机可包括前履带车100、臂架 桅杆机构400、超起配重块600和转台配重块700,该前履带车100包括尾 部设有转台尾段14的前转台机构12,臂架桅杆机构400安装到前转台机构 12上,转台尾段14通过主变幅桅杆拉板431与臂架桅杆机构400的主变幅 桅杆43相连并且该转台尾段14上安装有转台配重块700,超起配重块600 堆垛到超起配重托架601上并通过超起配重拉板602连接于臂架桅杆机构 400上,其中,该方法包括步骤:

1)提供后履带车200、超起配重底座603和前后车连接梁300,超起配 重底座603作为后转台机构安装在后履带车200上,移除超起配重块600并 断开所述超起配重拉板602与超起配重托架601的连接,而后将前后车连接 梁300的一端连接于超起配重底座603,另一端连接于前转台机构12;

2)移除转台配重块700,将主变幅桅杆拉板431连接到前后车连接梁 300上,并且将超起配重拉板602连接到在超起配重底座603上且在该超起 配重底座603上堆垛超起配重块600。

上述组装方法基本相反于从双履带车起重机实现单车作业的方法。作为 示例,即将2000t+单履带车起重机组装成3200t双履带车起重机。上述步骤 1)用于实现双履带车的结构和连接,步骤2)中安装超起配重,用于在双履 带车结构中起吊时的受力平衡和提高整车稳定性。

其中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的是,在组装后的双履带车中,转台尾段 作用不大,可保留或移除。因而,在步骤1)中,可选择性地保留或移除转 台尾段14,以将前后车连接梁300相应地连接到前履带车100的转台尾段 14的尾部或直接连接到转台机构12的其它位置。而且,在主变幅桅杆拉板 431的包括连接于主变幅桅杆43上的双车工作拉板4312和单车工作拉板 4311的优选结构中,在单履带车起重机中,单车工作拉板4311连接到转台 尾段14上并且双车工作拉板4312悬置。因此,在方法的步骤2)中,将单 车工作拉板4311与转台尾段14脱离连接,而将双车工作拉板4312连接于 前后车连接梁300。并且,上述组装方法还可以有选择性地移除转台尾段14 上的转台配重块700或者根据需要将该转台配重块700作为超起配重块600 堆垛到超起配重底座603上。

此外,在步骤1)中,操纵主变幅卷扬机构,以断开所述超起配重拉板 602与超起配重托架601的连接。在所述步骤2)中移除所述转台配重块700 之前,还可操纵超起变幅卷扬机构,以使得超起桅杆42朝向远离所述主臂 41的方向变幅,即超起桅杆42与主臂41之间的夹角a增大,以适应吊装重 量的加大。

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发明并不限 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发明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发明 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这些简单变型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 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 要的重复,本发明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

此外,本发明的各种不同的实施方式之间也可以进行任意组合,只要其 不违背本发明的思想,其同样应当视为本发明所公开的内容。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