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治疗阴部奇痒型霉菌性阴道炎的中药洗剂制备方法

一种治疗阴部奇痒型霉菌性阴道炎的中药洗剂制备方法

摘要

一种治疗阴部奇痒型霉菌性阴道炎的中药洗剂制备方法,属于中药制备方法技术领域。目前治疗阴部奇痒型霉菌性阴道炎,一般采用抗菌素及磺胺类,其缺点是毒副作用大。该发明的技术方案为:取虎杖、虎耳草、了哥王、三白草、三颗针、大青叶、大飞扬草、大金钱草、八仙草、八角莲、银柴胡、酢浆草、鼠李、腹水草、辟汗草、望江南、象皮木、淡竹叶、密蒙花、绿豆、蒲公英、景天、硬水黄连、黑面叶、碎米柴、酸浆、鲜黄连、漏芦、橄榄、螺厣草、爵床、藤黄、翻白草、木槿皮和甘草,将以上44味药放入水中浸泡,然后文火煎制,过滤去渣得药液即为治疗阴部奇痒型霉菌性阴道炎的中药洗剂。它的优点是:制成的中药毒副作用小,疗程短,治愈率高。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2743614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2-10-24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胡桂荣;

    申请/专利号CN201210198595.7

  • 发明设计人 胡桂荣;赵彦雷;

    申请日2012-06-17

  • 分类号A61K36/899;A61P15/02;A61P31/10;A61P17/04;

  • 代理机构济南鲁科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左建华

  • 地址 272400 山东省济宁市嘉祥县人民医院

  • 入库时间 2023-12-18 07:02:10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5-08-12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 IPC(主分类):A61K36/899 授权公告日:20140101 终止日期:20140617 申请日:20120617

    专利权的终止

  • 2014-01-01

    授权

    授权

  • 2012-12-19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A61K36/899 申请日:20120617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2-10-24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药洗剂制备方法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讲是一种治疗阴部奇痒型霉菌性阴道炎的中药洗剂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治疗阴部奇痒型霉菌性阴道炎,一般采用抗菌素及磺胺类。

1、头孢哌酮:肌注局部可有疼痛;偶见皮疹、药物热等变态反应;个别病人可出现全血细胞减少、一过性转氨酶升高、凝血酶原时间延长或出血等。

2、采用青霉素:用前必须做皮试,阳性者禁用。因为青霉素易发生变态反应,特别是过敏性休克(最危险的过敏性休克,可发生在做皮肤试验的当时,极少数可发生在连续用药的过程中,后者称迟发性过敏性休克),如不及时抢救,可危及生命。

3、氨曲南:偶有味觉异常、皮疹、轻度胃肠道反应,肌注局部疼痛,静注可出现静脉炎。

4、采用磺胺甲恶唑患者有时引起胃肠道反应、结晶尿、血尿、皮疹、药热及白细胞减少。

5、应用卡那霉素:对听神经和肾脏均有毒性,前者表现为耳鸣、听力减退、甚至永久性耳聋,后者表现为蛋白尿、管型尿等。

6、氨苄西林:大量口服常出现胃肠道不适。肌注局部有疼痛。无论口服或注射均可引起变态反应,以皮疹为多见。用药前必须先做皮试。

7、羧苄西林:可出现各种类型的变态反应。大剂量给药后可引起神经毒反应、肺水肿;用药期间可出现短暂性氨酶升高与粒细胞减少。

8、阿莫西林:偶见皮疹,口服大量后可有恶心、上腹部不适、腹泻等;伪膜性结肠炎。

发明内容

为克服以上缺点,本发明的目的是发明一种治疗阴部奇痒型霉菌性阴道炎的中药洗剂制备方法。霉菌性阴道炎是由深霉菌属的白色念珠菌所引起。多见于孕妇或糖尿病患者,长期应用抗菌素,亦易发生。

病因病机:由于热毒蕴于下焦,气血运行不畅,复受风邪。再加霉菌性阴道炎是由深霉菌属的白色念珠菌所引起。多见于孕妇或糖尿病患者,长期应用抗菌素,亦易发生本病。

临床表现:一、阴部奇痒重。二、严重者坐卧不安,影响睡眠。三、阴道分泌物在急性炎症期较少,以后则出现较多的豆腐渣样白带。四、白带可成白色膜片状,附着于阴道或阴道前庭部,不易擦去,擦除后可见粘膜红肿或小出血点。五、从白带涂片中查到霉菌,即可诊断。舌红,苔薄黄,脉数。

它的技术方案为:取苦楝皮6重量份、芜荑6重量份、水蓼15重量份、甘蔗60重量份、木芙蓉花6重量份、苦参6重量份、苦瓜3重量份、苦丁茶6重量份、苦地胆9重量份、虎杖9重量份、虎耳草9重量份、了哥王7重量份、三白草12重量份、三颗针20重量份、大青叶13重量份、大飞扬草8重量份、大金钱草40重量份、八仙草9重量份、八角莲6重量份、银柴胡6重量份、酢浆草6重量份、鼠李6重量份、腹水草6重量份、辟汗草3重量份、望江南6重量份、象皮木6重量份、淡竹叶12重量份、密蒙花12重量份、绿豆18重量份、蒲公英18重量份、景天3重量份、硬水黄连6重量份、黑面叶9重量份、碎米柴6重量份、酸浆3重量份、鲜黄连6重量份、漏芦9重量份、橄榄9重量份、螺厣草6重量份、爵床9重量份、藤黄1重量份、翻白草6重量份、木槿皮6重量份和甘草9重量份,将以上44味药放入1800毫升水中,浸泡35分钟,然后文火煎制35分钟,过滤去渣共煎出药液390毫升,煎出的药液即为治疗阴部奇痒型霉菌性阴道炎的中药洗剂。

该发明的优点是:该中药制作简单,制成的中药毒副作用小,疗程短,治愈率高。还能避免应用西药产生的不良反应。苦楝皮、芜荑、水蓼、甘蔗、木芙蓉花、苦参、苦瓜、苦丁茶、苦地胆、虎杖、虎耳草。以上11味药具有清热燥湿、祛风杀虫、清热利尿、清心明目、清热解暑、清热散风、清热生津、清热消积、凉血、利水、化痰生咳、解毒消肿之功效。在治疗阴部奇痒型霉菌性阴道炎的过程中,起主要治疗作用,故为君药。了哥王、三白草、三颗针、大青叶、大飞扬草、大金钱草、八仙草、八角莲、银柴胡、酢浆草、鼠李、腹水草、辟汗草、望江南、象皮木、淡竹叶、密蒙花、绿豆、蒲公英、景天、硬水黄连、黑面叶、碎米柴、酸浆、鲜黄连、漏芦、橄榄、螺厣草、爵床、藤黄、翻白草,以上31味药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凉血止血、消肿止痛、清热利湿、散瘀止痛之功效。在治疗阴部奇痒型霉菌性阴道炎的过程中,能辅助主药发挥治疗作用,故为臣药。木槿皮:甘、苦,凉。入大肠、肝、脾三经。清热利湿,杀虫止痒,清热解毒。因其能引领诸药直达病灶发挥治疗作用,故为佐药。甘草:甘,平。入十二经。补脾润肺,益气复脉,缓急止痛,清热解毒,调和药性。既能纠诸药之偏性,又能缓解诸药之毒性,故为使药。苦楝皮、芜荑、水蓼、甘蔗、木芙蓉花、苦参、苦瓜、苦丁茶、苦地胆、虎杖、虎耳草、了哥王、三白草、三颗针、大青叶、大飞扬草、大金钱草、八仙草、八角莲、银柴胡、酢浆草、鼠李、腹水草、辟汗草、望江南、象皮木、淡竹叶、密蒙花、绿豆、蒲公英、景天、硬水黄连、黑面叶、碎米柴、酸浆、鲜黄连、漏芦、橄榄、螺厣草、爵床、藤黄、翻白草、木槿皮、甘草,以上44药具有凉血止血、生津止渴、滋阴除热、行气开郁、活血止痛、去瘀止痛、散血破癥、散瘀止痛、润燥滑肠之功效。是治疗阴部奇痒型霉菌性阴道炎的最佳配方。苦楝皮:苦,寒,有毒。入脾、胃、肝三经。杀虫,清热燥湿。芜荑:苦、辛,温。入脾、胃二经。杀虫消积,散寒止泻,祛风燥湿。水蓼:辛,温。入心经。祛湿止泻,散瘀止痛,解毒消肿,杀虫疗疮。甘蔗:甘,寒,无毒。入肺、脾、胃三经。清热除烦,生津止渴,和中润燥,止咳润肺,解酒提神,治噎止呕。木芙蓉花:辛、苦、甘,平。入肝、肺二经。清热解毒,凉血止血,消肿止痛。苦参:苦,寒,有小毒。入心、肝、胃、大肠、小肠、膀胱六经。清热燥湿、祛风杀虫、清热利尿、止血止痢。苦瓜:苦,寒。入肝、心、肺三经。清热涤暑、清心明目、清热解暑。苦丁茶:苦、甘,大寒。入肝、肺、胃三经。清热散风、清热生津、清热止痢、清热消积。苦地胆:苦、辛,寒。入肺、肝、脾三经。清热燥湿、凉血、清热解毒、利水。虎杖:苦,微寒。入肝、胆、肺三经。活血祛痰、清热利湿、化痰生咳、解毒止痛、凉血止血、泻热通便。虎耳草:微苦、辛、寒,有小毒。入肺、脾、大肠三经。祛风清热、解毒消肿、凉血止血。了哥王:苦、辛,寒,有毒。入心、肺、小肠三经。清热解毒,消毒散结,止咳化痰,泻下通便,祛风除痹。三白草:甘、辛,寒,有小毒。入肺、脾、胃、大肠四经。清热利湿,利水消肿,解毒疗疮,消积化痞。三颗针:苦,寒,无毒。入肝、胃、大肠三经。清热利湿,清肝明目,散瘀消肿。大青叶:苦,寒。入心、胃二经。清热解毒,凉血消斑。大飞扬草:辛、酸,寒。入肺、肝二经。清热解毒,祛风止痒,通乳。大金钱草:甘、咸,微寒。入肝、胆、肾、膀胱四经。清热利湿,和胃降逆,解毒消肿,祛瘀消肿。八仙草:辛、苦,寒。入心、肺二经。清热利湿,活血散於,解毒消肿。八角莲:苦、辛,平。入心、肺、肾三经。清热解毒,祛瘀消肿、止咳化痰,益肾防劳。银柴胡:甘、苦,微寒。入肝、胃经。退虚热、虚劳,清疳热。酢浆草:酸、微涩,寒。入肺、胃经。清热利湿、消肿解毒、凉血止血。鼠李:甘、苦,凉。入肝、肾、脾三经。清热利湿、健脾化痰。腹水草:辛、苦,寒。入肝、肺、肾三经。清热解毒、利湿行水、散瘀止痛。辟汗草:辛、苦,凉,无毒。入肝、脾、胃经。清热解毒、清热燥湿、利尿通淋。望江南:苦,寒。入肺、肝、胃经。止咳平喘、清肝明目、和胃消食、消肿解毒、利尿通淋、泻下通便。象皮木:苦、淡,寒。入肺、肝经。清热解毒,止血消肿。淡竹叶:甘,淡,寒。入心、胃、肾、小肠经。清心除烦、清热解毒、利尿通淋、清化热痰。密蒙花:甘,寒。入肝经。清肝退翳、养肝明目、疏风凉血清热。绿豆:甘,寒。入心、脾、胃、肺经。清热解毒、消暑止渴、利水消肿、益气润肤、清胃厚肠。蒲公英:苦、甘,寒。入肝、胃经。清热解毒、清热利湿、通利小便。景天:苦、酸,寒。入心、肝、肾、大肠经。清热解毒、凉血止血。硬水黄连:苦,寒,无毒。入肺、心、脾、大肠经。清湿热,清热解毒、降气平喘。黑面叶:苦,寒。入大肠、肝经。清热解毒、化瘀止血。碎米柴:甘、苦,凉。入脾、胃、心、肾经。清热解毒、健脾利湿、清热利湿。酸浆:酸、苦,寒。入肺、脾经。清热化痰止咳、清热解毒、治疗水肿。鲜黄连:苦,寒。入心、肝、胃、大肠经。清热解毒、凉血止血,治疗湿热泄泻。漏芦:苦、咸,寒。入胃、大肠二经。清热解毒、消肿排脓、治疗乳汁不行、通筋脉、凉血止血。橄榄:甘、涩、酸,平。入肺、胃二经。清肺止咳、清热解毒利咽、生津止渴、解毒止痢、平肝镇惊、解鳖毒。螺厣草:辛、甘、微苦,凉。入肺、脾、胃、肾四经。清热解毒、凉血止血、润肺止咳、祛风胜湿、清热利湿,治疗尿路结石、风火牙痛、疫毒痢。爵床:咸、微辛、微苦,寒。入肝、胆、脾三经。清热解毒、利湿消滞、活血止痛。藤黄:酸、涩,寒。有大毒。入脾、胃、大肠三经。解毒消肿、收敛止血、杀虫疗疮。翻白草:甘、微苦,平(偏凉)。入肝、胃、大肠三经。清热解毒、凉血止血。木槿皮:甘、苦,凉。入大肠、肝、脾三经。清热利湿,杀虫止痒,清热解毒。甘草:甘,平。入十二经。补脾润肺,益气复脉,缓急止痛,清热解毒,调和药性。

具体实施方式

取苦楝皮6g、芜荑6g、水蓼15g、甘蔗60g、木芙蓉花6g、苦参6 g、苦瓜3g、苦丁茶6g、苦地胆9g、虎杖9g、虎耳草9g、了哥王7g、三白草12g、三颗针20g、大青叶13g、大飞扬草8g、大金钱草40g、八仙草9g、八角莲6g、银柴胡6g、酢浆草6g、鼠李6g、腹水草6g、辟汗草3g、望江南6g、象皮木6g、淡竹叶12g、密蒙花12g、绿豆18g、蒲公英18g、景天3g、硬水黄连6g、黑面叶9g、碎米柴6g、酸浆3g、鲜黄连6g、漏芦9g、橄榄9g、螺厣草6g、爵床9g、藤黄1g、翻白草6g、木槿皮6g和甘草9g,将以上44味药放入1800毫升水中,浸泡35分钟,然后文火煎制35分钟,过滤去渣,煎出的药液即为治疗阴部奇痒型霉菌性阴道炎的中药洗剂。共煎出药液390毫升,当阴部奇痒型霉菌性阴道炎的病人需要治疗时,使药液温度为35℃,每次130毫升,外洗患部,一日三次,二日为一疗程,若症状仍存,再洗第二疗程,以至痊愈。

阴部奇痒型霉菌性阴道炎病人共365例

表一、365例阴部奇痒型霉菌性阴道炎病人的年龄范围

年龄(岁)17~2627~3637~4647~56例数122081378百分比3.3%57%37.5%2.2%

表二、365例阴部奇痒型霉菌性阴道炎病人的疗效表

疗效治愈好转无效例数3623百分比99.2%0.8%

表三、365例阴部奇痒型霉菌性阴道炎病人疗程表

治疗天数3~56~910~1415~25例数132171287百分比3.6%59.4%35.1%1.9%

表四、365例阴部奇痒型霉菌性阴道炎病人治疗前后情况表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