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利用表面等离子共振生物传感器的生物检测方法

一种利用表面等离子共振生物传感器的生物检测方法

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利用表面等离子共振生物传感器的生物检测方法;所述检测方法包括下列步骤:1)用催化剂标记待测样品,所述催化剂对应于所要识别的目标核酸或者目标蛋白质;2)将标记的目标核酸或者目标蛋白质与SPR表面固定的探针结合;3)在SPR表面的样品池中通入对应于所述催化剂的底物,所述对应于所述催化剂的底物是能够与所述催化剂结合并产生气体的液体;4)检测经气泡放大的SPR特征参数的变化中。本发明的检测方法特异性和灵敏度高;适合进行快速检测;芯片可以重生使用。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2735653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2-10-17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国家纳米科学中心;

    申请/专利号CN201110093764.6

  • 发明设计人 宋炉胜;朱劲松;

    申请日2011-04-14

  • 分类号G01N21/55;C12Q1/68;

  • 代理机构北京泛华伟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王勇

  • 地址 100190 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北一条11号

  • 入库时间 2023-12-18 06:52:28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4-07-16

    授权

    授权

  • 2012-12-12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G01N21/55 申请日:20110414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2-10-17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表面等离子共振传感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一 种利用表面等离子共振生物传感器的生物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表面等离子共振(Surface Plasmon Resonances,SPR)传感技术是1980年 代发展起来的生物化学光学传感技术。其原理是基于p偏振光在特定的波长 和角度,经棱镜或光栅耦合入射到贵金属的表面,形成的倏逝波与贵金属表 面的等离子振动发生共振,从而出现光波消失的现象。由于其发生表面等离 子共振的条件对贵金属表面的折射率十分敏感,而生物化学作用会引起表面 折射率的明显变化,因此SPR可以用于大分子免标记检测以及用于对分子间 的反应动力学常数进行检测。自从1990年代SPR成功商业化以来,SPR生 物传感器由于其突出的免标记、快速灵敏以及实时检测而得到一个飞速发展 并得到广泛的应用。目前SPR生物传感器已经应用于蛋白质相互作用,核酸 相互作用,大分子与大分子之间,小分子与大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食品安 全,农药残留,环境安全以及药物筛选,传染病快速灵敏检测等领域。

进一步地,人们在传统的SPR检测技术的基础上开发了表面等离子共振 成像(Surface Plasmon Resonances Imaging,SPRI)技术,SPRI技术是将传统的 SPR检测技术对于波长,角度或者相位的变化的实时监测转换为对于光的强 度的实时观测,从而可以将传统只能实现对于一种或几种物质的同时检测转 换为可以实现和生物芯片技术结合的高通量的检测技术。SPRI技术拥有免 标记、快速和实时检测以及高通量的优点,对于蛋白质组、基因组传染病高 通量检测,药物筛选,抗原决定簇谱学以及癌症研究都将有广泛的应用。

然而,目前所有SPR生物传感器,无论是角度,波长,相位还是强度检 测方法,都存在的直接检测的灵敏度不足的问题。SPR直接检测方法中,反 应物结合得到的信号都很小,而作为对照的没有反应物的样品产生的非特异 性作用也会产生一定的明显信号,因此即使SPR分辨率达到很高也无法分辨 低浓度的反应物的结合。因此目前多数的SPR检测方法都需要利用到各种信 号放大方法对反应物结合的信号进行放大。

现有技术中,存在使用纳米金颗粒等纳米颗粒进行信号放大和使用酶标 进行生成免疫底物的信号放大的方法。

其中,对于纳米颗粒进行信号放大方法,以纳米金颗粒为例,以利用免 疫反应检测抗体的SPR技术为例进行说明。首先在发生SPR的基质上固定 抗原,之后与抗体溶液孵育反应,利用纳米金颗粒标记的二抗进行检测,由 于纳米金颗粒的质量和密度较大,仅仅孵育抗体引起的折射率的变化要比孵 育金纳米颗粒标记的二抗的折射率的变化小约一个数量级,并且纳米金颗粒 的等离子可以在一定的情况下与SPR再次共振从而增加信号的相应,进而实 现信号的放大。其缺陷是放大效率仍然不足,一般情况下,其放大的效率只 能达到5-20倍。并且,由于纳米颗粒孵育之后倾向于聚沉,使得芯片的重 生存在缺陷。另外,上述信号放大方法中,纳米颗粒引起的非特异性信号会 再次增强,因此该信号放大方法不适合复杂体系检测。

对于直接使用酶标进行生成免疫底物的信号放大方法,以利用免疫反应 检测抗体的SPR技术为例进行说明。首先在发生SPR的基质上固定抗原, 之后与抗体溶液孵育反应,利用酶标记的二抗进行检测,由于酶催化产生的 沉淀的质量和密度较大,仅仅孵育抗体引起的折射率的变化要比孵育酶标记 的二抗催化产生的沉淀折射率的变化小约一个数量级,从而实现信号的放 大。但由于酶催化底物无法重生,导致SPR芯片的使用效率降低。

综上所述,现有的SPR信号放大方法存在放大效率不足、无法重生等问 题,进而导致SPR生物检测的通量偏低,灵敏度偏低,且难以实时检测, 因此,当前迫切需要提供一种高通量、高灵敏、能够实时检测的SPR的检 测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建立一种以纳米颗粒或者酶等催化剂催化产生的气 体作为报告分子的高通量、高灵敏、能够实时检测的SPR的检测方法。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利用表面等离子共振生物传 感器的生物检测方法,所述表面等离子共振生物传感器包括一SPR表面和 制作于所述SPR表面一侧的样品池;所述检测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1)用催化剂标记待测样品,所述催化剂对应于所要识别的目标核酸或者 目标蛋白质;

2)将标记的目标核酸或者目标蛋白质与SPR表面固定的探针结合;

3)在SPR表面的样品池中通入对应于所述催化剂的底物,对应于所述 催化剂的底物是能够与所述催化剂结合并产生气体的液体;

4)检测经气泡放大的SPR表面的SPR特征参数的变化,SPR特征参数 包括但不限于SPR共振角度,波长、强度或者相位。检测SPR特征参数的 变化即可对待测样品作出定性或定量的判断。例如判断出所测的目标核酸或 者目标蛋白质是否存在于所述待测样品中。

其中,上述步骤1)中,催化剂标记核酸的方法包括:

1.1)通过寡核苷酸接头实现对核酸的标记;

1.2)或者通过引物实现对产物核酸的标记;

1.3)或者直接对核酸实现的标记。

其中,上述步骤1.1)中通过寡核苷酸接头实现对核酸的标记方法的步骤 包括:

1.1.1)制备催化剂溶液;

1.1.2)将催化剂溶液与寡核苷酸混合,比例为1-100∶1,反应获得含有 催化剂的寡核苷酸接头;

1.1.3)提取需要标记的DNA,通过去磷酸化去除DNA的5’端的磷酸 基团,防止其自身连接;

1.1.4)在连接酶的作用下,结合催化剂标记的寡核苷酸接头,获得催化 剂标记的DNA。

其中,上述步骤1.2)中通过引物实现对核酸的标记方法中,采用通过 PCR反应引物实现对产物DNA的标记的方法的步骤包括:

1.2.1)制备催化剂溶液;

1.2.2)将催化剂溶液与PCR引物混合,比例为1-100∶1,反应获得含有 催化剂的PCR引物;

1.2.3)利用该标记的引物进行PCR反应,获得催化剂标记的DNA。

其中,上述步骤1.2)中通过引物实现对核酸的标记方法中,采用通过 RT-PCR反应引物实现对产物DNA的标记的方法的步骤包括:

1.2.1)制备催化剂溶液;

1.2.2)将催化剂溶液与RT-PCR引物混合,比例为1-100∶1,反应获得 含有催化剂的RT-PCR引物;

1.2.3)利用该标记的引物进行RT-PCR反应,获得催化剂标记的DNA。

其中,上述步骤1.3)中采用直接对核酸实现标记的方法为:通过与核酸 末端基团反应,从而使核酸末端修饰有氨基,羧基,含硫或者含二酰亚胺类 等化合物,该类化合物可以和催化剂中的酶,或者纳米颗粒作用,从而实现 对催化剂的标记。

其中,上述步骤1.3)中催化剂标记蛋白质的方法步骤为:

1.3.1)制备催化剂溶液;

1.3.2)将催化剂溶液与还原处理的蛋白质混合,比例不低于5∶1,反应 获得含有催化剂的蛋白质;

其中,上述步骤2)中将标记的核酸与SPR表面固定的探针结合的方法 步骤为:

2.1)对催化剂修饰的核酸进行变性处理;

2.2)将变性处理的催化剂修饰的DNA加到SPR芯片的表面,进行杂交 反应;

2.3)清洗除去未杂交结合的催化剂标记的DNA;

2.4)干燥处理备用。

其中,上述步骤2)中将标记的蛋白质与SPR表面固定的探针结合的方 法步骤为:

2.1)PBS处理生物芯片;

2.2)将催化剂修饰的蛋白质加到SPR芯片的表面,进行结合反应;

2.3)清洗除去未结合的催化剂标记的蛋白质;

2.4)干燥处理备用。

其中,上述步骤3)中将利用相应的催化剂的底物与标记的催化剂作用 产生气体,产生的气泡用于放大SPR的光的共振角度,波长和强度的信号。 其方法步骤为:

2.1)加入催化剂的底物溶液到SPR芯片的表面,进行孵育产生气泡;

2.2)对产生气泡的位置进行取样观察。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下列技术效果:

1.本发明的特异性和灵敏度都非常的高。

2.本发明的反应速度非常的快,很适合进行快速检测。

3.本发明相对于传统的产生沉淀的方法,其芯片可以重生使用,大大提 高了芯片的使用效率。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所使用的SPR检测系统及其测量方法示 意图;

图2示出了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所测得的SPR峰偏移示意图;

图3示出了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所使用的SPRI检测系统示意图;

图4示出了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所测得的抗原抗体结合曲线及信号放大 曲线图;其中RU=10-6RIU,RIU是国际折射率单位;

图5示出了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所测得的抗原抗体结合曲线及信号放 大曲线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利用表面等离子共振生物传感 器的生物检测方法。

其中表面等离子共振生物传感器即SPR生物传感器,该传感器是SPR 装置的用于测量的敏感部件。SPR装置包括基于角度检测的SPR装置,基 于波长检测的SPR装置,基于强度检测的SPR装置,基于相位检测的SPR 装置,同时还包括基于和微流控、自动进样系统结合的SPR装置,同时还包 括基于SPR性质进行检测的其余SPR设备装置,同时还包括基于局域SPR 装置,以及长程SPR装置,波导模式的SPR装置等。上述各类SPR装置中, 均可称为SPR生物传感器。一般来说,SPR生物传感器包括一个用于实现 SPR的SPR实现装置,在SPR表面设置样品池,用于容纳含有生物样品的 液体,并且样品池具有液体入口和出口,可以持续流通液体。SPR实现装置 用于引入入射光并检测反射光的信号,当满足SPR(表面等离子共振)条件 时,反射光的强度急剧减小,根据这一性质,检测的反射光的变化即可获得 接近SPR表面的折射率变化,用于判断生物样品中是否含有与表面的物质相 互作用的分子。

下面举例说明上述SPR实现装置。图1示出了基于角度检测的 Kretschmann结构的SPR实现装置(即SPR检测系统)。如图1所示,棱镜 3与一侧镀有贵金属的玻璃芯片的玻璃一侧贴合;在镀有贵金属的一侧贴合 一个封合的流通池,在该流通池两端开口,外接泵阀进行样品池流通液体, 流体进样的区域。其中,玻璃芯片上所镀的贵金属形成SPR表面1,通过不 同入射角度的p偏振光入射至棱镜3,其中部分连续角度的入射光与SPR表 面1等离子耦合形成不同程度表面等离子共振,因此通过检测器5(可采用 电荷耦合元件传感器)检测不同角度反射光的强度的变化,可以得到反射光 角度与强度的关系,通过实时对SPR角度(反射光强度最低的角度)进行实 时的读取,得到对于贴合样品池一侧的接近SPR表面1(一般小于200nm) 的折射率变化。当接近SPR表面1的折射率由于各种原因随着时间发生变化 时,可以得到实时的检测数据。当生物分子4与表面的物质之间发生反应时, 将引起接近SPR表面1的折射率的变化,因此,可以通过检测器5的实时检 测数据,反过来判断生物分子4与表面的物质是否发生反应,从而得到生物 检测结果。例如有核酸结合的时候,会在SPR表面引起折射率变化,SPR 共振角度由图1中细线的位置变为宽线的位置,从而实时观测到产生的结合 反应和解离反应。进一步地,如果实时的对于共振角度进行信号处理,可 以得到生物分子结合的动力学曲线。通过该检测系统可以实时观测SPR金 属层表面由于结合和解离所引起的表面的折射率变化,进而引起的共振角度 或者共振波长的变化。SPR检测系统包括两部分,其一是光路系统,其二是 流体进样池。光路系统中,不同角度的入射光经过棱镜入射到镀金的基底 (SPR芯片)上,在SPR芯片上发生不同情况的SPR共振,产生广角度的反射 光经过棱镜入射到电荷耦合器件(CCD)等检测器上面,之后连接到电脑上进 行实时的共振角度的记录和分析处理。

本实施例中,选择相应的催化剂和底物,使得当催化剂修饰的核酸或者 蛋白质被表面可以与之反应的物质捕获后,所述催化剂能够催化底物并在其 被捕获的位置处产生气体。此时该位置(催化剂被捕获的位置)的SPR峰 会由水溶液的SPR峰变换为气体情况下的SPR峰。而空气和水溶液的折射 率分别为1.0和1.33,因此在有气泡的地方(即产生气体的地方)和水溶液 流经的地方产生的SPR峰是明显不同的。图1中,实线显示的空气情况下 的SPR峰,虚线显示的是水溶液情况下的SPR峰。由SPR原理可知,由于 空气的SPR峰与水溶液产生的SPR峰的共振角度的位置差别为常规可检测 信号的三十倍以上,因此,共振角度的位置会剧烈减小,从而使得表面捕获 催化剂标记的核酸或蛋白质引起的细微变化转换为产生气泡的情况可以引 起极大的信号增强。

更具体地,在一个实施例中,利用表面等离子共振生物传感器的生物检 测方法包括下列步骤1)至4):

步骤1)用催化剂标记待测样品。

所述催化剂对应于所要识别的目标核酸或者目标蛋白质。在一个优选实 施例中,所测的生物样品可以是核酸或者蛋白质。所述核酸包括DNA、RNA、 cDNA和肽核酸。所述蛋白质包括各种抗原、抗体、多肽。用于标记核酸或 者蛋白质的催化剂包括纳米颗粒和酶。所述纳米颗粒是直径在0.1-1000nm 的具有催化性质的纳米颗粒,其实例包括金铂合金\铂壳纳米颗粒等,还包括 修饰有氨基、羧基、巯基、酰基、胺基、生物素、小分子、多肽或者蛋白质 的纳米颗粒。本发明可以优选100nm的金核铂壳的纳米颗粒。所述酶是可 以催化底物产生气体的酶或者核酶,其实例包括过氧化氢酶等,还包括拥有 过氧化氢酶活性的肽段或者突变体。本发明可以优选牛肝过氧化氢酶。需指 出的是:利用酶联免疫进行检测(主要指传统基于辣根过氧化物酶以及碱性 磷酸酶)是生物领域目前常规的检测方法,而利用纳米颗粒的催化活性代替 酶的作用进行标记也已经报道了很多。例如在2008年Nature Nanotechnology 杂志就有报道Fe3O4纳米颗粒拥有过氧化物酶的活性,将其与辣根过氧化物 酶进行,活性相似,而纳米颗粒还具有稳定保存的优势,从而可以成为代替 辣根过氧化物酶的非常好的替代品。

上述步骤1)中,催化剂标记核酸的方法包括:

1.1)通过寡核苷酸接头实现对核酸的标记;

1.2)或者通过引物实现对产物核酸的标记;

1.3)或者直接对核酸实现的标记。

更进一步地,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上述1.1)中通过寡核苷酸接头实现 对核酸的标记方法的步骤包括:

1.1.1)制备催化剂溶液;

1.1.2)将催化剂溶液与寡核苷酸混合,比例为1-100∶1,反应获得含有 催化剂的寡核苷酸接头;

1.1.3)提取需要标记的DNA,通过去磷酸化去除DNA的5’端的磷酸 基团,防止其自身连接;

1.1.4)在连接酶的作用下,结合催化剂标记的寡核苷酸接头,获得催化 剂标记的DNA。

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上述1.2)中通过引物实现对核酸的标记方法中, 采用通过PCR反应引物实现对产物DNA的标记的方法的步骤包括:

1.2.1)制备催化剂溶液;

1.2.2)将催化剂溶液与PCR引物混合,比例为1-100∶1,反应获得含有 催化剂的PCR引物;

1.2.3)利用该标记的引物进行PCR反应,获得催化剂标记的DNA。

在另一个优选实施例中,上述1.2)中通过引物实现对核酸的标记方法中, 采用通过RT-PCR反应引物实现对产物DNA的标记的方法的步骤包括:

1.2.1)制备催化剂溶液;

1.2.2)将催化剂溶液与RT-PCR引物混合,比例为1-100∶1,反应获得 含有催化剂的RT-PCR引物;

1.2.3)利用该标记的引物进行RT-PCR反应,获得催化剂标记的DNA。

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上述1.3)中采用直接对核酸实现标记的方法为: 通过与核酸末端基团反应,从而使核酸末端修饰有氨基,羧基,含硫或者含 二酰亚胺类等化合物,该类化合物可以和催化剂中的酶,或者纳米颗粒作用, 从而实现对催化剂的标记。

在另一个优选实施例中,上述1.3)中催化剂标记蛋白质的方法步骤为:

1.3.1)制备催化剂溶液;

1.3.2)将催化剂溶液与还原处理的蛋白质混合,比例不低于5∶1,反应 获得含有催化剂的蛋白质。

本发明所使用的学术用语“寡核苷酸接头”是指由1-2000个碱基组成的一 段核酸物质,包括进行了修饰有如巯基、氨基、酰基等基团的核酸物质。

本发明所用的学术用语“引物”“PCR”“RT-PCR”的定义参考:《PCR技术实 验指南》,C.W,迪芬巴赫,G.S.得维克斯勒。科学出版社,1998年8月第一 版。

本发明所使用的学术用语“产物核酸”是指由PCR或RT-PCR反应生成的 核酸物质,如DNA,cDNA。

步骤2)将标记的目标核酸或者目标蛋白质与SPR表面镀有金属的一侧 固定的探针结合。

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表面固定探针的方法包括基于物理吸附,化学共 价作用,静电吸附,氢键或者其它弱作用力或者上述作用力的任意几种的组 合的固定方法。进一步地,在另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SPR表面包括各 种金属以及合金的表面,以及镀有各种贵金属的各种玻璃及石英等无机材质 的表面,还包括镀有各种贵金属的高分子诸如聚二甲基硅氧烷以及聚苯乙烯 等的表面。同时还包括镀有各种贵金属的粗糙的表面,包括经过微纳处理和 修饰的分子的镀有各种贵金属的表面如不同材料的镀有各种贵金属的电纺 丝无纺布表面等。

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上述步骤2)中将标记的核酸与SPR表面固定的 探针结合的方法步骤为:

2.1)对催化剂修饰的核酸进行变性处理;

2.2)将变性处理的催化剂修饰的DNA加到SPR芯片的表面,进行杂交 反应;

2.3)清洗除去未杂交结合的催化剂标记的DNA;

2.4)干燥处理备用。

在另一个优选实施例中,上述步骤2)中将标记的蛋白质与SPR表面固 定的探针结合的方法步骤为:

2.1)PBS处理生物芯片;

2.2)将催化剂修饰的蛋白质加到SPR芯片的表面,进行结合反应;

2.3)清洗除去未结合的催化剂标记的蛋白质;

2.4)干燥处理备用。

3)在SPR表面的样品池中通入对应于所述催化剂的底物。

对应于所述催化剂的底物是能够与所述催化剂结合并产生气体的液体。

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的催化剂的底物,包括包含有催化剂底物的 试剂,如过氧化氢酶底物H2O2可以在纯水中,在磷酸盐缓冲液(PBS),碳 酸盐缓冲液等。本发明优选的是不同浓度的过氧化氢。

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上述步骤3)中将利用相应的催化剂的底物与标 记的催化剂作用产生气体,产生的气泡用于放大SPR的光的共振角度,波长 和强度的信号。其方法步骤为:

3.1)加入催化剂的底物溶液到SPR芯片的表面,进行孵育产生气泡;

3.2)对产生气泡的位置进行取样观察。

4)检测经气泡放大的SPR特征参数的变化,判断出所测的目标核酸或 者目标蛋白质是否存在于所述待测样品中。SPR特征参数包括但不限于SPR 共振角度、波长、强度或者相位。

当待测样品中存在目标核酸或者目标蛋白质时,催化剂将催化底物并在 其被捕获的位置处产生气体(即产生气泡),导致SPR表面相应位置(催化 剂被捕获的位置)处的SPR峰由水溶液的SPR峰变换为气体情况下的SPR 峰,即SPR峰发生明显偏移,这样,当SPR实现装置检测到SPR峰发生明 显偏移时,就可以反过来推知待测样品中存在目标核酸或者目标蛋白质。SPR 实现装置可以通过SPR共振角度、波长、强度或者相位的变化来检测SPR 峰的偏移,这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公知的,因此更加具体的检测过程这里不再 赘述。

下面,通过更加具体的四个对比实验证明本发明的利用表面等离子共 振生物传感器的生物检测方法对目标核酸或者目标蛋白质的识别。结合下 述对比实验,可以更好地理解步骤4)。

对比实验1

本实验中,通过铂金纳米颗粒修饰蛋白质进行SPR共振角度信号的放 大。采用的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其原理已在前文介绍,这里不再赘述。

本对比实验的具体步骤如下:

1.在SPR的芯片表面固定1mg/ml的人免疫球蛋白G,在参考管道固定 1mg/ml的兔血清白蛋白作为参考信号。

2.将芯片固定在SPR装置上,经过程序选择人免疫球蛋白G和兔血清 白蛋白所固定位置进行共振角度的观测,将表面通入磷酸缓冲液进行基线的 扫描,如图4基线所示,其中,虚线表示兔血清白蛋白,实线表示人免疫球 蛋白G。

3.制备铂金纳米颗粒溶液。

将铂金纳米颗粒溶液与还原处理的蛋白质G混合,比例为2∶1,反应获 得含有铂金纳米颗粒标记的蛋白质。

4.通入铂金纳米颗粒标记的蛋白质,孵育10分钟,如图4结合曲线所 示。

5.通入磷酸缓冲液进行清洗直到基线平稳,如图4解离曲线所示。

6.通入1%H2O2溶液,观测人免疫球蛋白G和兔血清白蛋白所在位置的 共振角度的变化。由此,可以得到在兔血清白蛋白的位置基本上没有任何的 共振角度的变化,但是在人免疫球蛋白G所在的位置有非常大的共振角度变 化,本实验通过铂金纳米颗粒修饰蛋白质进行SPRI信号的放大。

对比实验2

本实验也是通过铂金纳米颗粒修饰蛋白质进行SPR共振波长信号的放 大。其原理与对比实验1一致,这里不再赘述。

本实验的具体步骤如下:

1.在SPR的芯片表面固定1mg/ml的人免疫球蛋白G,在参考管道固定 1mg/ml的兔血清白蛋白作为参考信号。

2.将芯片固定在SPR装置上,经过程序选择人免疫球蛋白G和兔血清 白蛋白所固定位置进行共振波长的观测,将表面通入磷酸缓冲液进行基线的 扫描,如图4基线所示,其中,虚线表示兔血清白蛋白,实线表示人免疫球 蛋白G。

3.制备铂金纳米颗粒溶液;

将铂金纳米颗粒溶液与还原处理的蛋白质G混合,比例为2∶1,反应获 得含有铂金纳米颗粒标记的蛋白质;

4.通入铂金纳米颗粒标记的蛋白质,孵育10分钟,图4中示出了结合 曲线。

5.通入磷酸缓冲液进行清洗直到基线平稳,如图4解离曲线所示。

6.通入1%H2O2溶液,观测人免疫球蛋白G和兔血清白蛋白所在位置的 共振角度的变化。由此,可以得到在兔血清白蛋白的位置基本上没有任何的 共振波长的变化,但是在人免疫球蛋白G所在的位置有非常大的共振波长变 化,本实验通过铂金纳米颗粒修饰蛋白质进行SPRI信号的放大。

对比实验3

本实验通过铂金纳米颗粒修饰核酸进行SPRI信号的放大。其原理如下:

SPRI装置如图3所示,通过该装置可以观测到的金片表面由于折射率 变化引起的光的强度的变化。SPRI装置包括光路部分和流体进样池37。

光路部分将发光二极管(LED)光源或者激光器作为原始光源31,原始光 源31提供的光束经过准直透镜32和滤光片33产生单色光,经过棱镜34入 射到镀金的基底(SPR芯片36)上,在SPR芯片36上不同位置发生不同情况 的SPR共振,产生不同强度的反射光经过棱镜入射到电荷耦合器件35(CCD) 上面,之后连接到电脑上进行强度图像的记录和处理。

如图2所示,空气和水溶液的折射率分别为1.0和1.33,因此在有气泡 的地方和水溶液流经的地方产生的SPR峰是明显不同的。实线显示的空气情 况下的SPR峰,虚线显示的是水溶液情况下的SPR峰。由SPRI原理可知, 在检测表面折射变化时,选取竖直虚线所显示入射角度位置进行强度变化的 观测。正常情况下由于SPRI装置是用来观测水溶液在金片表面引起的折射 率变化的,所以选择的观测位置是图示水平虚线和竖直虚线交汇的地方。当 由于催化剂修饰的核酸或者蛋白质被表面可以与之反应的物质捕获后,会催 化底物产生气体,该气体在被捕获的位置产生,因此,此时该位置的SPR 峰由水溶液的变换为气体情况下的SPR峰,而由于观测的位置是不变的,因 此此时的反射光的强度值变换为接近100%,由此,表面捕获催化剂标记的 核酸或蛋白质引起的细微变化转换为产生气泡的情况可以引起极大的信号 增强。

本实验的具体步骤如下:

1.在SPRI的芯片表面固定1μM 40个碱基的DNA序列-1和序列-2,序 列-1和序列-2是不相同且没有匹配关系的序列。

2.将芯片固定在SPRI装置上,经过程序选择DNA序列-1和序列-2所 固定位置进行强度的观测,将表面通入磷酸缓冲液进行基线的扫描,如图5 基线所示。

3.制备铂金纳米颗粒溶液;

将其与DNA序列-1的互补序列的PCR引物混合,比例为1∶1,反应获 得含有铂金纳米颗粒的PCR引物;

利用该标记的引物进行PCR反应,获得铂金纳米颗粒标记的DNA序列 -1的互补序列。

4.通入铂金修饰的DNA序列-1的互补序列,孵育10分钟,如图5结合 曲线所示。

5.通入磷酸缓冲液进行清洗直到基线平稳,如图5解离曲线所示。

6.通入1%H2O2溶液,观测序列-1和序列-2所在位置的强度的变化。可 以得到在序列-2的位置基本上没有任何的强度的变化,但是在序列-1所在的 位置有非常大的强度变化,由此,本实验通过铂金纳米颗粒修饰核酸进行 SPRI信号的放大。图5中,虚线表示序列-2,实线表示序列-1。

对比实验4

本实验通过过氧化氢酶修饰蛋白质进行SPRI信号的放大。其原理与对比 实验3一致,这里不再赘述。

本实验的具体步骤如下:

1.在SPRI的芯片表面固定1mg/ml的人免疫球蛋白G,以1mg/ml的兔 血清白蛋白作为参考信号。

2.将芯片固定在SPRI装置上,经过程序选择人免疫球蛋白G和兔血清 白蛋白所固定位置进行强度的观测,将表面通入磷酸缓冲液进行基线的扫 描,如图5基线所示。

3.制备10mg/ml过氧化氢酶溶液;

将10mg/ml过氧化氢酶溶液与还原处理的蛋白质G混合,比例为2∶1, 反应获得含有过氧化氢酶标记的蛋白质;

4.通入过氧化氢酶标记的蛋白质,孵育10分钟,如图5结合曲线所示。

5.通入磷酸缓冲液进行清洗直到基线平稳,如图5解离曲线所示。

6.通入1%H2O2溶液,观测人免疫球蛋白G和兔血清白蛋白所在位置的 强度的变化。可以得到在兔血清白蛋白的位置基本上没有任何的强度的变 化,但是在人免疫球蛋白G所在的位置有非常大的强度变化,由此,本实验 通过过氧化氢酶修饰蛋白质进行SPRI信号的放大。图5中,虚线表示兔血 清白蛋白,实线表示人免疫球蛋白G。

上述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示例性的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易于理解, 产生气泡的方式除了可以用于放大SPR的光的共振角度、波长和强度信号 外,还可以用于放大SPR的光的共振相位的信号。

本发明中,通过催化剂产生气泡进行的SPR的信号放大方法,可是使得 SPR生物检测方法不仅拥有了免标记和实时测试的优点,还具有了高灵敏 化,特异性好,快速检测有点。可以应用于传染病的快速和准确检测,还可 以进行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的高通量筛选,药物和大分子的相互作用等 领域。由于该方法实现的条件简单,以及产生的气泡的灵敏度极高,因此也 很适合普通实验室和野外的快速测试使用。将会产生较好的经济和社会效 益。

最后,上述的实施例仅用来说明本发明,它不应该理解为是对本发明的 保护范围进行任何限制。而且,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明白,在不脱离上述 实施例精神和原理下,对上述实施例所进行的各种等效变化、变型以及在文 中没有描述的各种改进均在本专利的保护范围之内。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