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聚晶金刚石硬质合金复合片基体、复合片及其制备方法

聚晶金刚石硬质合金复合片基体、复合片及其制备方法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聚晶金刚石硬质合金复合片基体,包括:硬质合金圆柱体;包覆于所述硬质合金圆柱体底面和侧面的硬质合金包覆层,所述硬质合金圆柱体的硬度小于硬质合金包覆层的硬度。与现有技术相比,由于硬质合金圆柱体的硬度小于硬质合金包覆层的硬度,因此,该基体的外层硬度较高、耐磨性较好,而芯部韧性较好、抗冲击强度较高,从而比现有的复合片整体耐磨性更好、抗冲击韧性更强,复合片的使用寿命更长,实现了硬质合金体表面硬度和强度、抗冲击韧性和耐磨性的有机结合,提高了聚晶金刚石复合片的整体耐磨性和耐冲击性,延长了钻探凿削寿命,降低钻探成本。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2720434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2-10-10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河南晶锐超硬材料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1210221919.4

  • 发明设计人 黄凯;王晓;李志海;司治华;

    申请日2012-06-29

  • 分类号E21B10/46(20060101);B22F3/10(20060101);

  • 代理机构11227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李玉秋

  • 地址 475200 河南省郑州市新郑市北城区中兴大道

  • 入库时间 2023-12-18 06:47:36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8-03-16

    专利权质押合同登记的注销 IPC(主分类):E21B10/46 授权公告日:20150909 登记号:2016990001118 出质人:河南晶锐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质权人: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新郑支行 解除日:20180223 申请日:20120629

    专利权质押合同登记的生效、变更及注销

  • 2017-01-11

    专利权质押合同登记的生效 IPC(主分类):E21B10/46 登记号:2016990001118 登记生效日:20161216 出质人:河南晶锐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质权人: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新郑支行 发明名称:聚晶金刚石硬质合金复合片基体、复合片及其制备方法 授权公告日:20150909 申请日:20120629

    专利权质押合同登记的生效、变更及注销

  • 2015-11-25

    专利权人的姓名或者名称、地址的变更 IPC(主分类):E21B10/46 变更前: 变更后: 申请日:20120629

    专利权人的姓名或者名称、地址的变更

  • 2015-10-28

    专利权人的姓名或者名称、地址的变更 IPC(主分类):E21B10/46 变更前: 变更后: 申请日:20120629

    专利权人的姓名或者名称、地址的变更

  • 2015-09-09

    授权

    授权

  • 2012-12-05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E21B10/46 申请日:20120629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2-10-10

    公开

    公开

查看全部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聚晶金刚石硬质合金复合片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 涉及一种聚晶金刚石硬质合金复合片基体、复合片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聚晶金刚石硬质合金复合片由聚晶金刚石层和作为支撑体的硬 质合金基座通过高温高压过程制作而成。其中,聚晶金刚石层具有硬 度高、耐磨性好的特点,而硬质合金则从整体上提高了复合片的韧性 和可焊性。这种复合片被大量用于制作石油、天然气、地质钻头的切 削齿,在钻探以及凿岩过程中将受到交变载荷的反复作用,并且由于 冲击、摩擦的作用使复合片材料的温度急剧变化,其局部温度甚至可 达1000℃以上,对复合片的性能以及使用寿命产生巨大影响。

一般地,评价复合片性能优劣的行业标准往往集中在耐磨性、耐 热性和耐冲击性这三项宏观指标上,现有的研究开发工作大多集中在 复合片的金刚石聚晶层上,而对硬质合金座的性能评价和改进则相对 较少。作为复合片的重要的构成部分,硬质合金基座的结构与性能特 征实际上对整个复合片的使用性能影响巨大。例如,当硬质合金基座 的硬度和耐磨性较小时,钻探时硬质合金基座很可能优先被磨损掉, 而加速整个复合片的破坏;而当其硬度偏高时,在耐磨性增加的同时 其脆性也相应增大,容易导致冲击破裂,一旦在表面形成微裂纹,很 容易在持续的热震冲击和高频的外力冲击作用下,加速扩展和深入延 展到硬质合金内部,从而导致裂纹扩大和最终使复合片开裂。当硬质 合金基座的抗冲击强度和韧性偏低时,复合片可能经受不住钻凿时强 烈而持续的高频冲击,而使复合片的微裂纹等缺陷扩展、加深而导致 复合片的报废;当其抗冲击强度和韧性提高时,其硬度和强度又会受 到限制,并不耐磨损。因此,用于聚晶金刚石硬质合金复合片的硬质 合金基座材料的结构和性能特点与其硬度、强度、耐磨性和韧性紧密 相关。

硬质合金基座绝大多数为均质结构,很难实现硬度、强度、耐磨 性和韧性紧密之间的统一。因此,梯度结构材料的出现,为上述问题 的解决提供了极巧妙的设计思路(刘咏,羊建高.梯度硬质合金材料 设计.长沙:中南大学出版社,2010年.)。譬如,现有技术采用表面 渗碳、渗氮的方法来提高硬质合金基座表面浅层的硬度,提高其表面 的耐磨性能,而芯部仍然具有较好的抗冲击韧性,从而在同一个材料 上实现耐磨性和抗冲击性、硬度和强度的有机结合和协调。

目前具有这样梯度结构硬质合金材料的制作方法很多,但是从已 有的专利和文献报道看来,大都只是简单地集中在硬质合金材料的梯 度化设计和改性上。而实际上,选择用这种表面浅层梯度化的硬质合 金做基座与金刚石微粉通过超高温高压的合成之后,由于催化剂和粘 结剂金属相极快速的扩散迁移,形成的梯度结构很可能被严重破坏而 又回复到均质或近均质的硬质合金结构,从而失去了硬度和韧性、耐 磨性和抗冲击强度的有机结合,影响对复合片的综合使用性能的改善。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同时具有良好 的硬度、韧性、耐磨性和抗冲击强度的聚晶金刚石硬质合金复合片基 体、复合片及其制备方法。

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聚晶金刚石硬质合金复 合片基体,包括:

硬质合金圆柱体;包覆于所述硬质合金圆柱体底面和侧面的硬质 合金包覆层,所述硬质合金圆柱体的硬度小于硬质合金包覆层的硬度。

优选的,所述硬质合金圆柱体沿径向形成由内到外逐渐变大的硬 度梯度。

优选的,所述硬质合金圆柱体包括第一硬质合金圆柱体和包覆于 所述第一硬质合金圆柱体侧面的第一硬质合金层,所述第一硬质合金 圆柱体的硬度为86.1HRV,所述第一硬质合金层的硬度为87.3HRV。

优选的,所述硬质合金包覆层包括:

包覆于所述硬质合金圆柱体底面和侧面的第一硬质合金包覆层;

包覆于所述第一硬质合金包覆层外侧的第二硬质合金包覆层,

所述第一硬质合金包覆层的硬度为88.5HRV,所述第二硬质合金 包覆层的硬度为89.2HRV。

优选的,所述硬质合金圆柱体的横截面直径与聚晶金刚石硬质合 金复合片基体的横截面直径的比例为(0.75~0.9):1。

优选的,所述硬质合金圆柱体与聚晶金刚石硬质合金复合片基体 的高度比为(0.5~0.9):1。

优选的,所述硬质合金圆柱体的高度为4~8mm。

相应的,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聚晶金刚石硬质合金复合片,由上述 技术方案所述的聚晶金刚石硬质合金复合片基体和聚晶金刚石层构 成。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聚晶金刚石硬质合金复合片的制备方法,包括 以下步骤:

将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的聚晶金刚石硬质合金复合片基体与聚晶 金刚石层在1350~1650℃,5.0~8.5Gpa的条件下进行烧结,得到聚晶 金刚石硬质合金复合片。

优选的,所述烧结的时间为10分钟。

本发明提供一种聚晶金刚石硬质合金复合片基体,包括:硬质合 金圆柱体;包覆于所述硬质合金圆柱体底面和侧面的硬质合金包覆层, 所述硬质合金圆柱体的硬度小于硬质合金包覆层的硬度。与现有技术 相比,由于硬质合金圆柱体的硬度小于硬质合金包覆层的硬度,因此, 该基体的外层硬度较高、耐磨性较好,而芯部韧性较好、抗冲击强度 较高,从而与现有的复合片相比,具有耐磨性更好、抗冲击韧性更强, 复合片的使用寿命更长的特点,实现了硬质合金体表面硬度和强度、 抗冲击韧性和耐磨性的有机结合,提高了聚晶金刚石复合片的整体耐 磨性和耐冲击性,延长了钻探凿削寿命,降低钻探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聚晶金刚石硬质合金复合片结构示意 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聚晶金刚石硬质合金复合片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 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 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如图1所示,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聚晶金刚石硬质合金复合片基体, 包括:硬质合金圆柱体1;包覆于硬质合金圆柱体底面和侧面的硬质 合金包覆层2,硬质合金圆柱体1的硬度小于硬质合金包覆层2的硬 度。

在晶金刚石硬质合金复合片基体中,Co含量的变化会使硬质合金 的硬度相应地发生改变。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硬质合金圆柱体沿径向 形成由内到外逐渐变大的硬度梯度,更优选的,硬质合金沿径向方向 形成等间距或不等间距的硬度由内到外逐级变大的梯度变化。

其中,硬质合金圆柱体1优选包括第一硬质合金圆柱体11和包覆 于第一硬质合金圆柱体11侧面的第一硬质合金层12,第一硬质合金 圆柱体11的硬度为86.1HRV,第一硬质合金层12的硬度为87.3HRV。 硬质合金包覆层2包括:包覆于硬质合金圆柱体1底面和侧面的第一 硬质合金包覆层21,包覆于第一硬质合金包覆层21外侧的第二硬质 合金包覆层22,第一硬质合金包覆层21的硬度为88.5HRV,第二硬 质合金包覆层22的硬度为89.2HRV。从而聚晶金刚石硬质合金复合 片基体形成四层结构,硬度由内向外依次为:86.1HRV、87.3HRV、 88.5HRV和89.2HRV。通过该硬度的梯度变化,保证了复合聚晶金 刚石复合片的抗冲击韧性,同时硬质合金包覆层的高硬度,保证了合 金的耐冲蚀性能,适用于高抗冲击性和高冲蚀性的硬地层钻探。其中, 所述硬质合金圆柱体和硬质合金包覆层中的硬质晶粒分别为碳化钨。

从上述方案可以看出,本发明提供的复合片基片的外层硬度最 高,由外层至芯部硬度逐渐降低,可应用于石油、天然气、地质钻头 的切削部分,用该发明制作的聚晶金刚石复合片比现有的复合片整体 耐磨性更好、抗冲击韧性更强,保证了合金的耐冲蚀性能,适用于高 抗冲击性和高冲蚀性的硬地层钻探。

本发明中,硬质合金圆柱体的横截面直径与聚晶金刚石硬质合金 复合片基体的横截面直径的比例为(0.75~0.9):1,更优选为(0.8~0.9): 1;所述硬质合金圆柱体与聚晶金刚石硬质合金复合片基体的高度比为 (0.5~0.9):1,更优选为(0.6~0.8):1。本发明硬质合金圆柱体的高 度优选为4~8mm,更优选为5~7mm。

相应的,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聚晶金刚石硬质合金复合片,如图1 所示,由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的聚晶金刚石硬质合金复合片基体和聚晶 金刚石层3构成。

聚晶金刚石硬质合金复合片基体和聚晶金刚石层的结合面可以 为非平面,优选为波纹槽、锯齿槽、阵列式方台、阵列式梯形台、阵 列式圆柱或圆锥体。在此情况下,聚晶金刚石层的厚度可以是 0.2~3.0mm,即可为0.2mm、0.3mm、0.4mm、0.5mm、0.6mm、0.7mm、 0.8mm、0.9mm、1.0mm、1.1mm、1.2mm、1.3mm、1.4mm、1.5mm、 1.6mm、1.7mm、1.8mm、1.9mm、2.0mm、2.1mm、2.2mm、2.3mm、 2.4mm、2.5mm、2.6mm、2.7mm、2.8mm、2.9mm或3.0mm。

或者,聚晶金刚石层与硬质合金座之间的结合面也可以为平面。 在此情况下,聚晶金刚石层的厚度可以是0.2~1.2mm,即可为0.2mm、 0.3mm、0.4mm、0.5mm、0.6mm、0.7mm、0.8mm、0.9mm、1.0mm、 1.1mm或1.2mm。

上述聚晶金刚石硬质合金复合片优选采用以下制备方法,包括以 下步骤:将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的聚晶金刚石硬质合金复合片基体与聚 晶金刚石层在1350~1650℃,5.0~8.5Gpa的条件下进行烧结,得到聚 晶金刚石硬质合金复合片。其中,烧结温度优选为1400~1600℃,更 优选为1450~1550℃;烧结压力优选为5.5~8Gpa,更优选为6~7Gpa; 烧结时间优选为10~20分钟,更优选为10分钟。

综上所述,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聚晶金刚石硬质合金复合片基体, 其具有较厚外层且硬度较高、耐磨性较好,而芯部韧性较好、抗冲击 强度较高的双层异结构特征。将聚晶金刚石硬质合金复合片基体用于 聚晶金刚石复合片的高温高压合成时,即使经过超高压高温烧结合成 仍能很好地保存和保留预先设计的梯度结构特征,从而制作出可同时 实现对硬质合金体表面硬度和强度、抗冲击韧性和耐磨性有机结合的 高品质复合片产品,以提高聚晶金刚石复合片的整体耐磨性、耐冲击 性,并达到延长钻探凿削寿命和降低钻探成本等目的。

为了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优 选实施方案进行描述,但是应当理解,这些描述只是为进一步说明本 发明的特征和优点,而不是对本发明权利要求的限制。

实施例1

取硬质合金基座,其直径为19mm,高13mm,其中的部位1包 括直径为17mm,自聚晶层界面朝下8mm的同心圆柱区域,采用含 16%Co作为粘结剂的硬质合金材料;部位2采用含13%Co作为粘结 剂的硬质合金材料,所述硬质合金基座的形成沿径向形成由内到外逐 渐变大的硬度梯度,聚晶金刚石硬质合金复合片基体形成四层结构, 硬度由内向外依次为:86.1HRV、87.3HRV、88.5HRV和89.2HRV;

将金刚石微粉装好成块后,上六面顶压机在1500oC,5.5Gpa的 条件下烧结10分钟而结合在硬质合金基座上,得到金刚石聚晶层3 组成的复合片,这样制作成的聚晶复合片合金耐磨性和抗冲击性能均 大大提高,使用寿命得到显著延长。

对本实施例提供的硬质合金基座的硬度与抗冲击强度值等性能 进行检测,结果如表1所示。

实施例2

取硬质合金基座,其直径为13mm,高8mm,其中的部位1包括 直径为10mm,自聚晶层界面朝下4mm的同心圆柱区域,其中的部位 1采用含18%Co作为粘结剂的硬质合金材料,部位2采用含10%Co 作为粘结剂的硬质合金材料;所述硬质合金基座的形成沿径向形成由 内到外逐渐变大的硬度梯度,聚晶金刚石硬质合金复合片基体形成四 层结构,硬度由内向外依次为:86.1HRV、87.3HRV、88.5HRV和 89.2HRV。

将金刚石微粉装好成块后,上六面顶压机在1450℃,6.5Gpa的条 件下烧结12分钟而结合在硬质合金基座上,得到金刚石聚晶层3组成 的复合片,这样制作成的聚晶复合片合金耐磨性和抗冲击性能均大大 提高,使用寿命得到显著延长。

对本实施例提供的硬质合金基座的硬度与抗冲击强度值等性能 进行检测,结果如表1所示,表明本实施例提供的金刚石硬质合金复 合片基体适用于钻探软地层。

表1实施例1~2提供的硬质合金基座性能结果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 或使用本发明。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 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 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 或使用本发明。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 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 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发明将不会被 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 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