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重组染色质修饰蛋白1A及其编码基因和应用

一种重组染色质修饰蛋白1A及其编码基因和应用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重组染色质修饰蛋白1A及其编码基因和应用,所述重组染色质修饰蛋白1A包括染色质修饰蛋白1A,所述染色质修饰蛋白1A的C端连接His-Tag,N端连接PTD序列,所述PTD序列的氨基酸序列为YGRKKRRQRRR,所述重组染色质修饰蛋白1A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本发明在野生型Chmp1A中引入His-tag标签,不会改变Chmp1A的结构且可以很容易地通过Ni-NTA Argarose蛋白纯化系统进行纯化。在野生型Chmp1A中引入PTD序列,在PTD的引导下Chmp1A可以有效的进入肿瘤细胞,发挥Chmp1A的抗肿瘤活性。

著录项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4-05-07

    授权

    授权

  • 2012-11-28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C07K14/47 申请日:20120612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2-10-10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重组蛋白,尤其涉及一种重组染色质修饰蛋白1A及 其编码基因和应用。

背景技术

(一)Chmp1A生物学特性

染色质修饰蛋白1A(Chromatin modifying protein 1A,Chmp1A)属 于ESCRT-III复合物家族成员。ESCRT-III成分及其相关蛋白统称为 Chmps,所有的Chmps蛋白有相似的结构:均编码一个大约200个氨基酸 的ORF;具有一个coiled-coil区域和ujnnnnnn电荷基团,碱性位于N-末 端,酸性位于C-末端。Chmp1A在哺乳动物中是高度保守的,开放阅读框 (ORF)全长591个核苷酸,编码197个氨基酸。Chmp1A在囊泡和多泡 体(MVB)的形成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且与早期和晚期内体膜结构具有 直接相关性。

Stauffer等将不同种类细胞的胞质和核基质进行分离,然后通过 western blot进行分析发现,在胞质和核基质中均有Chmp1A表达,且在 核基质中出现32kD和34kD两种蛋白表达形式,而在胞质中只有32kD一 种形式,在细胞有丝分裂的各个阶段Chmp1A在胞质和核基质中浓度的比 率基本不变。但通过免疫细胞化学和共聚焦显微镜实时检测发现,在细胞 分裂早期Chmp1A主要分布于胞质,而在分裂末期主要聚集在核基质,该 现象可能由于Chmp1A有一个抗原表位通常被屏蔽,以至于抗体不能有效 识别。

有研究表明,Chmp1A可能是一种PcG蛋白,影响染色体结构和细胞 周期。PcG蛋白是一组通过染色质修饰调控靶基因的转录抑制子,从生化 和功能上它可以分成两个主要的核心蛋白复合体PRC1(Polycomb  repressive complex 1)和PRC2(Polycomb repressive complex 2),生化和 遗传研究显示PcG蛋白的沉默功能是通过对染色体结构的修饰实现的。 PRC1蛋白由M33/HPC1、Bmi-1、Mel-18、HPH1、HPH2、HPH3、HPC2、 HPC3、SCMH1、RING1A和RING1B组成一个约1MDa的异质性多亚基 蛋白复合体,PRC2蛋白由ESC(Extra Sex Combs)和Ez(Enhancer of Zeste) 组成一个约600kDa核心复合体。PcG蛋白不仅控制个体正确的发育模式, 而且与细胞的增殖、分化和肿瘤发生有关。在前列腺癌、非小细胞性肺癌、 乳腺癌等多种恶性肿瘤中PcG蛋白表达均失调,且Mel-18已经被证实是 乳腺癌肿瘤抑制基因。通过酵母双杂交筛选,Chmp1A是一个与pcl(PcG 样蛋白,可与多个PcG蛋白结合)结合的蛋白,激光扫描共聚焦显示, Chmp1A并不与染色体直接作用,而是与亚核结构的外部结合,通过募集 已知的PcG蛋白Bmi-1,使组蛋白磷酸化和乙酰化,进而浓缩染色质, Chmp1A与亚核结构形成的复合物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抵抗DNA酶的降解。 爪蟾胚胎注射RNA显示,Chmp1A有着与PcG蛋白M33和Bmi-1相同的 生物学效应,均能抑制En-2and Rx2A的表达,并能破坏正常前神经的生 长发育。

Chmp1A与囊泡转运有密切关系。囊泡转运在生物合成、降解和细胞 信号传导过程中起着连接细胞器和运输的作用。内体在囊泡转运过程中起 着连接高尔基体、溶酶体和细胞膜的作用。囊泡以出芽的方式从内体中释 放蛋白到细胞表面或高尔基体,囊泡内的蛋白是被降解还是参与再循环取 决于内体膜向内或向外出芽的竞争,如果内体膜向内凹陷形成MVB,MVB 会将蛋白和水解酶运送到溶酶体中。囊泡分选蛋白(Vps)作用是使羧肽 酶Y(CPY)转运到溶酶体中,E类Vps作用是使羧肽酶S(CPS)转运 到溶酶体中。研究发现,敲除Chmp1A的细胞溶酶体中未检测到CPY和 CPS,而CPY和CPS均聚集在溶酶体膜表面,细胞中重新转染Chmp1A 质粒后CPY和CPS也被导入溶酶体内部,暗示Chmp1A在囊泡转运过程 中起重要作用。

Chmp1A可调节细胞周期。超表达Chmp1A的细胞系诱导表达24小 时后,细胞分裂系数减小了十倍,能进行DNA复制的细胞比例降低了四 倍,TUNEL实验结果显示该情况并不是细胞凋亡的结果;流式细胞仪检 测发现,超表达Chmp1A的细胞系处于S期的细胞有了明显的增加(约占 总细胞的80%左右),且大多处于S期末期。Chmp1A使细胞生长停滞于 S期和减弱细胞DNA复制活性的能力暗示其可能是潜在的肿瘤抑制因子。

Chmp1A可改变染色质结构。通过对细胞进行Hoechst 33258和 propidiumiodide染色后发现,诱导细胞高表达Chmp1A后,细胞内核酸由 点状分布变为聚集分布,表明Chmp1A可以浓缩染色质。激光扫描共聚焦 显微镜显示,Chmp1A定位于亚细胞核结构的外部,而浓缩的染色质在亚 细胞核内部,说明Chmp1A浓缩染色质的过程中并不与染色质直接作用。 染色质结构的变化必然伴随着组蛋白的修饰,用特异性抗体检测组蛋白 H3磷酸化和乙酰化水平显示,诱导细胞高表达Chmp1A后,组蛋白H3 磷酸化和乙酰化水平明显增加,说明Chmp1A是通过修饰组蛋白起到浓缩 内部染色质的作用。

(二)Chmp1A与肿瘤

前期对Chmp1A的功能性研究暗示,Chmp1A可能与ESCRT复合物 的其它成员一样,在肿瘤形成的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其可能通过控制细胞 生长和调节MVB形成过程中信号活性来影响肿瘤的发生与发展。最近, Li等首次提出Chmp1A是一个新颖的肿瘤抑制基因。研究发现,在多种 癌症病人(特别是胰腺癌)肿瘤组织中Chmp1A的mRNA和蛋白水平表 达均明显降低;敲除Chmp1A的非肿瘤细胞HEK293T,体外培养表现为 非停泊性生长,体内接种后可以促使肿瘤的形成;同样,诱导Chmp1A超 表达的肿瘤细胞PanC-1,体外试验表现为生长抑制,体内接种后可以抑制 肿瘤的形成。正常细胞和肿瘤细胞的体内外试验暗示,Chmp1A在肿瘤细 胞的形成和发展中均起到重要作用。

Chmp1A抑制肿瘤细胞生长的机制目前还不清楚,有研究认为 Chmp1A和TIF1β蛋白均有coiled-coil区域,两种蛋白可能通过该区域结 合,避免了p53泛素化,上调p53和phospho-p53两种蛋白的表达,该两 种蛋白参与了DNA损伤修复、细胞周期调控、细胞凋亡及抑制血管生成 等过程,从而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

Li等实验室的进一步研究发现,全反式维甲酸(all-trans retinoic acid, ATRA)抑制胰腺癌也是通过Chmp1A途径。ATRA是最具生理活性的维 甲酸类药物,通过与受体RAR结合,抑制细胞增殖、诱导细胞分化和凋 亡,该特性被用于抑制多种肿瘤的侵袭和转移。CRBP-1(Cellular  retinol-binding protein I)是维甲酸生物合成和代谢的必须品,CRBP-1通 过调节维甲酸的合成控制ATRA的活性。研究表明,在乳腺癌、前列腺癌、 卵巢癌和子宫内膜癌等肿瘤中CRBP-1的表达均明显降低。ATRA、 Chmp1A和CRBP-1存在一个循环作用过程,ATRA上调Chmp1A的表达, Chmp1A又可以上调CRBP-1的表达,同时CRBP-1反过来提高ATRA的 活性,ATRA最终通过Chmp1A提高p53和phospho-p53两种蛋白的活性, 抑制肿瘤的生长。

(三)TAT蛋白转导域(PTD)

1997年,Vives等发现,TAT蛋白的47-57位氨基酸(YGRKKRRQRRR) 是一个富含碱性氨基酸的多肽片段,该片段与蛋白转导功能相关,是蛋白 转导功能的最小单位,称为蛋白转导域(PTD)。TAT PTD介导的蛋白转 导过程不依赖于受体和转运蛋白,也不需要能量。一般认为这一过程与蛋 白转导域中碱性氨基酸(精氨酸和赖氨酸)的存在有关,这些氨基酸带有强 的正电荷,可能通过直接与带负电荷的细胞膜脂类相互作用而介导穿膜过 程。应用这一技术,已将相对分子质量为15000~120000的数十种融合 蛋白导人细胞内,相当于原来可通过细胞膜化合物的200倍。操作中只需 将与PTD融合的分子直接加入到组织培养介质中,15min内胞内便可达到 最大浓度,且每个细胞内的蛋白质浓度几乎相同。Wadia等认为PTD首先 与细胞膜上的脂筏结合,并通过巨噬细胞胞饮作用迅速进入细胞内部形成 巨胞饮体,随后,pH值的改变导致巨胞饮体膜稳定性降低,最终释放出 PTD。

蛋白转导域在治疗肿瘤性疾病已经有深入研究。Chauhanc和 Muthumani等报道了PTD能跨膜转运抗原蛋白并增强抗原免疫性以抑制 病毒复制及肿瘤的生长。Woo等设计的肿瘤疫苗将癌胚抗原(CEA)与PTD 相连,可诱发有效的CTL反应和INF-γ的分泌,对肿瘤动物进行疫苗接种 可显著提高存活率。脆性组氨酸三联体(FHIT)基因是在人类的一种抑癌基 因,Zhao等利用HIV-TAT将外源的FHIT基因高效地导入肿瘤细胞,从 而抑制肿瘤细胞的恶性增殖。Tasciotti等将TK与TAT融合并导入细胞, 结果导致邻近不表达该酶的细胞死亡。Guelen等构建了一种新的融合蛋白 TAT-Apoptin,与细胞共培养24h后,TAT-Apoptin融合蛋白能诱导大部 分的肿瘤细胞凋亡,而对正常细胞无杀伤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重组染色质修饰蛋白1A,解决了Chmp1A蛋白不 易分离纯化且难于导入靶细胞,导致其对抗肿瘤效果较差的问题。

一种重组染色质修饰蛋白1A,包括染色质修饰蛋白1A,所述染色质 修饰蛋白1A的C端连接His-Tag,N端连接PTD序列,所述PTD序列的 氨基酸序列为YGRKKRRQRRR,所述重组染色质修饰蛋白1A的氨基酸 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

所述His-Tag为多聚组氨酸标签,本发明由6个His连接组成。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编码所述重组染色质修饰蛋白1A的基因,碱基 序列如SEQ ID NO.4所示。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包括所述基因的重组载体。

优选的,所述重组载体的原始载体为pPIC9K载体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包括所述基因的转化子。

优选的,所述转化子的宿主细胞为毕赤酵母(Pichia pastoris)KM17。

本发明提供了所述组染色质修饰蛋白1A的制备方法,包括:

(1)提取人胎盘组织的总RNA,逆转录合成cDNA;

(2)以cDNA为模板,利用碱基序列分别如SEQ ID NO.5和SEQ ID  NO.6所示的引物P3和引物P4,进行PCR扩增;

(3)将步骤(2)的扩增产物连接于载体pGEM-T Easy中,得到质 粒pGEM-T-Chmp1A;

(4)以质粒pGEM-T-Chmp1A为模板,利用碱基序列分别如SEQ ID  NO.7和SEQ ID NO.8所示的引物P1和引物P2,进行PCR扩增;

(5)步骤(4)的PCR产物回收后,经EcoR I和Not I双酶切,连接 于载体pPIC9K中,得到质粒pPIC9K-PTD-Chmp1A;

(6)将质粒pPIC9K-PTD-Chmp1A转入毕赤酵母KM17;

(7)对内含质粒pPIC9K-PTD-Chmp1A的毕赤酵母KM17进行诱导 培养,从培养基中分离纯化得到所述的组染色质修饰蛋白1A。

本发明利用毕赤酵母表达系统和His-Tag纯化技术得到的重组蛋白 PTD-Chmp1A具有天然蛋白的折叠结构,且可以高效地导入肿瘤细胞中。

本发明又提供了所述的重组染色质修饰蛋白1A在制备抗肿瘤药物中 的应用。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发明有益效果在于:

(1)在野生型Chmp1A中引入His-tag标签,不会改变Chmp1A的结 构且可以很容易地通过Ni-NTA Argarose蛋白纯化系统进行纯化。

(2)外源性野生型Chmp1A蛋白不能进入细胞,在野生型Chmp1A 中引入PTD序列,同样不会改变Chmp1A的结构和活性,在PTD的引导 下Chmp1A可以有效的进入肿瘤细胞,发挥Chmp1A的抗肿瘤活性。

(3)利用毕赤酵母真核表达系统表达的PTD-Chmp1A蛋白具有较高 的稳定性和活性。

(4)毕赤酵母真核表达系统经诱导后,PTD-Chmp1A主要以分泌物 形式存在于酵母工程菌培养基中,PTD-Chmp1A蛋白粗制品获得容易,且 比菌体中的蛋白活性高。

(5)所用的Ni-NTA Argarose蛋白纯化系统操作简单,得到的蛋白 纯度高。

(6)PTD-Chmp1A蛋白作为肿瘤治疗药物效果显著。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PTD-Chmp1A蛋白对肿瘤细胞的增殖抑制曲线。

图2是野生型Chmp1A蛋白和本发明PTD-Chmp1A蛋白对肿瘤细胞 迁移的抑制情况。

图3是野生型Chmp1A蛋白和本发明PTD-Chmp1A蛋白对肿瘤细胞 克隆形成的抑制情况。

图4是PTD-Chmp1A对肿瘤细胞侵袭作用的抑制情况;

A.5μg/ml PTD-Chmp1A对A498和786-0肾肿瘤细胞侵袭作用的抑制 情况;B.不同剂量PTD-Chmp1A对A498细胞侵袭作用的抑制情况。

图5是野生型Chmp1A蛋白和本发明PTD-Chmp1A蛋白对肿瘤生长 的抑制情况。

图6是野生型Chmp1A蛋白和本发明PTD-Chmp1A蛋白对肿瘤体积 的抑制曲线。

图7是野生型Chmp1A蛋白和本发明PTD-Chmp1A蛋白对肿瘤重量 的抑制情况。

图8是Chmp1A基因核苷酸序列及推导的氨基酸序列。

图9是PTD-Chmp1A基因核苷酸序列及推导的氨基酸序列。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人胎盘组织mRNA的提取

取50ug液氮中保存的人胎盘组织,用Trizol试剂盒一步法提取人胎 盘组织总RNA,并用DNase(RNase-free)处理,除去肌肉中残留的质粒 DNA。

实施例2  RT-PCR扩增人Chmp1A

取5u1人胎盘组织总RNA,利用引物oligo(dT)进行反转录,合成第一 链cDNA;以cDNA为模板,利用引物P3和P4进行PCR扩增,最后PCR 产物经1%琼脂糖凝胶电泳分析。

P3:5’-CGGAATTCGCCATGGACGATACCCTGTT-3’

P4:5’-TTGTCGACCGGGGCACGGC TAGTTCCTCAA-3’

PCR反应体系:10×PCR Buffer 5μl、10mM dNTPs 2μl、P3和P4引物 各2μl、cDNA 1μl、Taq plus DNA polymerase 2μl、ddH2O 36μl,共计50μl。

PCR反应条件:94℃45s、54℃45s、72℃1min进行30个循环,最后 72℃延伸10min。

实施例3  测序载体的构建和序列测定

用PCR产物纯化试剂盒纯化上述RT-PCR产物,利用T-A克隆策略 直接连接于pGEM-T Easy载体,连接产物转化Top10感受态细胞,在含 氨苄青霉素、X-gal和IPTG的LB平板上进行筛选。对PCR和酶切鉴定 阳性克隆进行测序鉴定,Chmp1A测序结果及推导的氨基酸序列见图8。

实施例4  PTD-Chmp1A突变体的构建

根据克隆的Chmp1A序列,设计上下游引物P1和P2。

P1:5’-AGAATTCATGGACGATACCCTGTTCCAGTTGAAG-3’

P2:5’-ACGCGGCCGCCTAGT TCCTCAAGGC GGCCAACC-3’,

其中上游引物P1引入了PTD序列(斜体加粗)和EcoR I酶切位点 (下划线),下游引物P2引入了His-tag标签(斜体加粗)和Not I酶切位 点(下划线)。

以pGEM-T-Chmp1A为模板,利用引物P1和P2,在94℃1min、 58℃45s、72℃1min环境下30个循环进行PCR,最后72℃延伸10min。

PCR反应体系为:10×PCR Buffer,5μl;10mM dNTPs,1μl;P1,1μl; P2,1μl;模板,1μl;Taq plus DNA polymerase,1μl;ddH2O,40μl。 PCR产物回收后,经EcoR I和Not I双酶切,酶切产物在T4 DNA连接酶 的作用下连接到酵母诱导型表达载体pPIC9K中,从而构建重组表达质粒 pPIC9K-PTD-Chmp1A,重组质粒转化TOP10感受态细胞,在含氨苄青霉 素、X-gal和IPTG的LB平板上进行筛选,PCR和酶切鉴定阳性克隆进行 测序鉴定。PTD-Chmp1A突变体的测序结果及推导的氨基酸序列见图9。

实施例5  重组质粒转化毕赤酵母感受态细胞

重组质粒鉴定正确后,取20μg质粒用Sac I酶切线性化后溶解于10μl TE溶液中,与80μl酵母感受态细胞(Pichia pastoris KM17)混匀,转至 遇冷的电转化杯中,将电转化杯冰浴5min,按照电转参数(电压1.5kV, 电容25μF,电阻200Ω,电击时间4.00ms)电击完毕后,加入1ml冰预冷 的山梨醇溶液将菌体混匀,转至1.5ml的EP管中,将菌体重悬液涂布 MD平板上,28℃培养24h后将菌体用300μl DDW重悬涂布于200μg/ml  G418的抗性平板上。置于28℃培养到肉眼可见,选取酵母单菌落用煮- 冻-煮方法制备模板,用PCR法进行鉴定,确认重组菌株。

实施例6  PTD-Chmp1A突变体蛋白的诱导表达

先将转化pPIC9K-PTD-Chmp1A的毕赤酵母(Pichia pastoris)KM17 接种于YPD平板上,28℃培养2d进行活化;然后接种在50ml BMGY 培养液中,28℃250rpm/min培养至OD600nm为2~6,室温1500×g离心 5min,弃上清后,用BMMY培养液重悬细胞至OD600nm为1,28℃、 250rpm/min继续震荡培养4d,每24h补加5%的甲醇使终浓度为0.5%, 离心分别收集上清和沉淀,SDS-PAGE电泳进行PTD-Chmp1A表达鉴定, 结果酵母表达载体表达的PTD-Chmp1A蛋白主要以分泌物形式存在于含 pMETB-PTD-Chmp1A的毕赤酵母(Pichia pastoris)KM17的BMMY培 养基中,Bradford法测定PTD-Chmp1A在毕赤酵母KM17中的表达量为 约10~12%。

实施例7  PTD-Chmp1A突变体蛋白的纯化

甲醇诱导后的含pMETB-PTD-Chmp1A的毕赤酵母KM17,4℃, 5000×g离心10min,取上清。向表达上清溶液缓缓加入硫酸铵固体至65% 饱和度,搅拌20min,静置30min,4℃,12000×g离心20min,沉淀用PBS 溶解,与4℃对PBS溶液透析36h,每12h更换PBS透析缓冲液,将透析 袋中的蛋白质溶液用Ni-NTA Argarose蛋白纯化系统进行纯化。

将蛋白质溶液与1.5ml 50%的Ni-NTA树脂浆混合,4℃温和混匀 30min,2000×g离心30s把树脂沉淀下来,用3ml Wash buffer(50mmol  NaH2PO4,300mmol NaC1,20mmol咪唑,pH 8.0)清洗3次,2000×g 离心30s,小心地弃去上清,用Elution buffer(50mmol NaH2PO4,300mmol  NaC1,250mmol咪唑,pH 8.0)洗脱3次,2000×g离心1min,上清透析 去除咪唑后即为纯化的PTD-Chmp1A蛋白。

实施例8  纯化后PTD-Chmp1A蛋白的鉴定

PTD-Chmp1A纯蛋白进行SDS-PAGE电泳后,利用Chmp1A单克隆 抗体进行Western blot检测,并通过HPLC检定纯度>98%。

实施例9  重组基因工程酵母菌的保存与稳定性

工程菌(转化pPIC9K-PTD-Chmp1A的酵母菌KM17)加30%的甘油, -70℃保存。为检查工程菌的稳定性,将原始菌种和传代10次的菌种分别 提取质粒进行序列测定。结果序列完全相同,证明本发明中的工程菌是十 分稳定的。

实施例10  PTD-Chmp1A突变体蛋白的保存与稳定性

PTD-Chmp1A纯蛋白加入磷酸缓冲液中,完全溶解后用微空滤膜过滤 除菌,分装后-20℃保存;或将纯蛋白加入辅料制成冻干粉,分装后-20℃ 保存。

实施例11  PTD-Chmp1A蛋白体外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

取对数生长期的肾癌细胞A549,以5000个/孔的细胞浓度接种于96 孔培养板,37℃,5%的CO2条件下培养,24h后分成5组,分别加入终浓 度为20μg/ml PTD-Chmp1A、5μg/ml PTD-Chmp1A、1μg/ml PTD-Chmp1A、 5μg/ml野生型Chmp1A和PBS,每组做5个重复。24、48、72小时后分 别加入10μl 5mg/ml的MTT,37℃继续培养4h后弃去培养液,加入150μl 二甲基亚砜(DMSO),15min后酶标仪上测各孔的OD490nm值。如图1 所示,与野生型Chmp1A相比,3个剂量的PTD-Chmp1A均可以明显抑 制肿瘤细胞的增殖,且呈剂量相关性;而与PBS组比较,野生型Chmp1A 没有出现明显的肿瘤细胞抑制作用。

实施例12  PTD-Chmp1A蛋白抑制肿瘤细胞的迁移

取对数生长期的肾癌细胞A549,以2×105个/孔的细胞浓度接种于6 孔培养板,37℃,5%的CO2条件下培养。A498细胞生长到融合度达到95% 时用200μl移液枪枪头在单层细胞上成“一”字划痕,洗涤3次后加入5ml/ 孔不含小牛血清的RPMI1640培养基,并分别加入终浓度为5μg/ml  PTD-Chmp1A和5μg/ml野生型Chmp1A,观察加药后0h、24h、72h的肿 瘤细胞迁移情况,如图2所示,与野生型Chmp1A比较,PTD-Chmp1A 蛋白可以明显抑制肿瘤细胞的迁移。

实施例13  PTD-Chmp1A蛋白抑制肿瘤细胞的克隆形成能力

60mm的培养皿中接种5000个A498细胞,37℃,5%的CO2条件下 培养。细胞生长24h后分别加入终浓度为5μg/ml PTD-Chmp1A和5μg/ml 野生型Chmp1A,加药后72h观察肿瘤细胞克隆形成情况,如图3所示, 与野生型Chmp1A比较,PTD-Chmp1A蛋白可以明显抑制肿瘤细胞的克 隆形成能力。

实施例14  PTD-Chmp1A蛋白抑制肿瘤细胞的侵袭能力

60mm的培养皿中分别接种2×105个A498和786-0细胞,24h后分别 加入PTD-Chmp1A和野生型Chmp1A,37℃,5%的CO2条件下继续培养 48h,弃上清,消化细胞,重悬于无血清的RPMI1640培养基中,调整细 胞浓度为5×105个/ml。取200μl细胞悬液加入到Transwell的上室,将含 5%胎牛血清的RPMI1640加入小室下室,37℃培养24h后移去Transwells, 倒置,风干。24孔板中加入500μl含0.1%结晶紫,将小室置于其中,使 膜浸没在结晶紫中,37℃30min后取出,PBS清洗多余结晶紫,24孔板 中加入500μl 33%醋酸,将小室置于其中,浸膜,振荡10min,充分溶解。 取出小室,24孔板于酶标仪上595nm测OD值,反应发生侵袭的细胞数。 如图4所示,PTD-Chmp1A作用于肿瘤细胞A498和786-0后显著降低了 肿瘤细胞的侵袭能力(与野生型Chmp1A比较P<0.05),且PTD-Chmp1A 抑制肿瘤细胞的侵袭能力呈剂量相关性,而野生型Chmp1A对肿瘤细胞的 侵袭能力影响较小(与PBS比较P>0.05)。

实施例15  PTD-Chmp1A蛋白体内抑制肿瘤的生长

对数生长期的A498细胞经胰蛋白酶消化后用无血清的RPMI1640培 养基洗涤2次,BALB/c裸鼠前肢腋下接种A498细胞,每只接种量为 200000个细胞。接种2周后,对肿瘤分别多点注射20μg PTD-Chmp1A蛋 白、20μg野生型Chmp1A蛋白和PBS,给药容量为200μl,每周给药1次, 并在接种后第2、3、4、5周分别测量肿瘤的体积,并在第5周取出肿瘤 进行称量。如图5、图6和图7所示,注射PTD-Chmp1A蛋白后,肿瘤的 体积增长速度明显下降(在第4、5周与野生型Chmp1A比较P<0.01), 且在接种后第5周,肿瘤的重量明显低于注射野生型Chmp1A后的肿瘤重 量(P<0.01),而与PBS组比较,野生型Chmp1A对肿瘤的体积和重量未 见显著影响(P>0.05)。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