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小儿清肺止咳汤

小儿清肺止咳汤

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小儿清肺止咳汤,由下述重量范围的中药原料制成:瓜蒌10g-20g、炙麻黄1g-10g、炒杏仁5g-15g、生石膏10g-20g、知母5g-15g、板蓝根10g-20g、连翘5g-15g、浙贝母10g-20g、桔梗5g-15g、橘红5g-15g、炙百部5g-15g、炙白前5g-15g、炙甘草5g-15g。制备时将上述中药原料置入砂锅内,加水煎制,滤渣后的药液即为小儿瓜蒌清肺止咳汤。本发明能够宣肺化痰止咳。用于感冒初期的咳多痰少、间或伴发热、鼻塞流涕小儿患者,具有见效快、副作用小,有效率在95%以上。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2716400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2-10-10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罗碧;

    申请/专利号CN201210223206.1

  • 发明设计人 罗碧;程丽;苏静;靳祖鹏;

    申请日2012-07-02

  • 分类号A61K36/904;A61P11/14;A61P11/10;

  • 代理机构

  • 代理人

  • 地址 250011 山东省济南市历下区文化西路42号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 入库时间 2023-12-18 06:42:37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6-08-17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 IPC(主分类):A61K36/904 授权公告日:20141105 终止日期:20150702 申请日:20120702

    专利权的终止

  • 2014-11-05

    授权

    授权

  • 2012-12-05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A61K36/904 申请日:20120702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2-10-10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药制剂,具体地说是一种小儿清肺止咳汤。

背景技术

小儿感冒初期,常见症状为咳多痰少,间或伴发热、鼻塞流涕,多由病毒、细菌引起。 医疗临床上小儿感冒初期的呼吸道感染普遍采用西药治疗,其见效慢、副作用大,容易使 小儿因感冒引发支气管肺炎、支气管哮喘等症。而已公开的小儿止咳中药只针对小儿感冒 后期引起的支气管肺炎、支气管哮喘等慢性病症进行治疗,而对小儿感冒初期的咳多痰少、 鼻塞流涕等病症的治疗存在缺陷。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小儿清肺止咳汤,它能够宣肺化痰止咳。用于感冒初期的咳 多痰少、间或伴发热、鼻塞流涕小儿患者,具有见效快、副作用小,对感冒初期等症状有 效率在95%以上。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小儿清肺止咳汤,由下述重量范围的中药原料 制成:瓜蒌10g-20g、炙麻黄1g-10g、炒杏仁5g-15g、生石膏10g-20g、知母5g-15g、 板蓝根10g-20g、连翘5g-15g、浙贝母10g-20g、桔梗5g-15g、橘红5g-15g、炙百部5g-15g、 炙白前5g-15g、炙甘草5g-15g。

所述的小儿清肺止咳汤,由下述重量的中药原料制成:瓜蒌15g、炙麻黄5g、炒杏仁 10g、生石膏15g、知母10g、板蓝根15g、连翘10g、浙贝母15g、桔梗10g、橘红10g、 炙百部10g、炙白前10g、炙甘草10g。

本发明所述的小儿清肺止咳汤的制备方法,按重量范围计将瓜蒌10g-20g、炙麻黄 1g-10g、炒杏仁5g-15g、生石膏10g-20g、知母5g-15g、板蓝根10g-20g、连翘5g-15g、 浙贝母10g-20g、桔梗5g-15g、橘红5g-15g、炙百部5g-15g、炙白前5g-15g、炙甘草5g-15g 的中药原料置入砂锅内,加水400-550毫升,浸泡20-40分钟,武火加热至水沸腾,文火 煎煮15分钟,滤渣后的药液备用,再将滤出药液后的中药原料加水400-550毫升煎制10 分钟,将两次药液合并即为小儿瓜蒌清肺止咳汤。

本发明的中药针对小儿呼吸道管腔狭小、粘膜柔嫩的特点,采用以瓜蒌为主的中药制 成,其瓜蒌的作用:清热化痰,宽胸散结,润肠通便;炙麻黄的作用:发汗散寒,宣肺 平喘,利水消肿;炒杏仁的作用:降气、止咳、平喘、润肠通便;生石膏的作用:清热 泻火,除烦止渴,收敛生肌;知母的作用:滋阴降火,润燥滑肠,治肺热咳嗽,大便燥结, 小便不利;板蓝根的作用:清热解毒,凉血,利咽,对多种革兰氏阳性菌、革兰氏阴性菌 及流感病毒、腮腺病毒均有抑制作用;连翘的作用:清热,解毒,散结,消肿,治疗急性 风热感冒、痈肿疮毒、淋巴结结核;浙贝母的作用:清热化痰,散结解毒。治风热咳嗽, 解毒利痰,宣肺;桔梗的作用:宣肺祛痰镇咳、理气;橘红的作用:消痰,利气,宽中, 散结,治风寒痰嗽,恶心,吐水,胸痛胀闷;炙百部的作用:温润肺气,止咳,杀虫,治 风寒咳嗽,润肺止咳;炙白前的作用:祛痰降气止咳:主治肺气壅实,痰多而咳嗽不爽, 气逆喘促,无论偏寒,偏热,随证配伍均可使用;炙甘草的作用: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 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诸药。

本发明中药临床统计资料表明:用于感冒初期、咳多痰少、间或伴发热、鼻塞流涕者 的宣肺化痰止咳症,具有显效快、治愈率高的特点。临床病例共146例,男89例,女57 例,6个月-12个月小儿72例,13个月-24个月小儿61例,25-36个月小儿13例。症状 轻者鼻塞流涕、不发热、精神尚好的小儿患者共计99例;症状重者咳多痰少、间或伴发 热、咳嗽即吐、精神萎靡共计47例。服用本发明药剂,每日一剂,水煎服,可以分为2-3 次服用。上述病例,服用本发明药物每日一剂,显效者为100%,服用本发明药剂两剂后症 状轻者恢复正常者为70例,服用本发明药剂三剂后症状重者恢复正常,症状全部消失者 为72例,服用本发明药剂三剂后症状无明显改善者为4例。

典型病例:

1、患儿,男,1.6岁,发热、咳嗽、呕吐1日,体温38.2℃,一咳嗽即吐。服用本 发明药物2剂,1剂服用1.5天,1日4次,3天后好转,又服本发明药物1剂,服后上述 症状消失,痊愈。

2、患儿4岁,女,发热、咳嗽1天,有痰,不易咳出,体温38℃。服用本发明药物 3剂;每日1剂,1日3次,服用2日时,发热咳嗽症状明显好转,连服3日,上述症状 消失,痊愈。

3、患儿6岁,男,咳嗽一周,咳吐黄痰,已经不发热,食欲不振,服用本发明药物5 剂,并略加开胃药,1日1剂,1日3次,服用5日上述症状消失,痊愈。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小儿清肺止咳汤,由下述重量范围的中药原料制成:瓜蒌10g-20g、炙麻黄 1g-10g、炒杏仁5g-15g、生石膏10g-20g、知母5g-15g、板蓝根10g-20g、连翘5g-15g、 浙贝母10g-20g、桔梗5g-15g、橘红5g-15g、炙百部5g-15g、炙白前5g-15g、炙甘草5g-15g。

本发明的小儿清肺止咳汤由下述最佳重量的中药原料制成:瓜蒌15g、炙麻黄5g、炒 杏仁10g、生石膏15g、知母10g、板蓝根15g、连翘10g、浙贝母15g、桔梗10g、橘红 10g、炙百部10g、炙白前10g、炙甘草10g。

本发明还可由下述重量的中药原料制成:

1、瓜蒌10g、炙麻黄1g、炒杏仁5g、生石膏10g、知母5g、板蓝根10g、连翘5g、 浙贝母10g、桔梗5g克、橘红5g、炙百部5g、炙白前5g、炙甘草5g。

2、瓜蒌20g、炙麻黄10g、炒杏仁15g、生石膏20g、知母15g、板蓝根20g、连翘15g、 浙贝母20g、桔梗15g、橘红15g、炙百部15g、炙白前15g、炙甘草15g。

本发明所述小儿清肺止咳汤的中药的制备方法,按上述实施例重量计将瓜蒌、炙麻 黄、炒杏仁、生石膏、知母、板蓝根、连翘、浙贝母、桔梗、橘红、炙百部、炙白前、炙 甘草置入砂锅内,加水400-550毫升,浸泡20-40分钟,武火加热至水沸腾,文火煎 煮15分钟,滤渣后的药液备用,再将滤出药液后的中药原料加水400-550毫升煎制10分 钟,将两次药液合并即为小儿瓜蒌清肺止咳汤。

本发明能够宣肺化痰止咳。用于感冒初期的咳多痰少、间或伴发热、鼻塞流涕小儿患 者,具有见效快、副作用小,有效率在95%以上。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